过山车第一视角视频:30.遗响悲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04:13
             毁灭不是终结,这片土地此后仍是无数英雄竞折腰的舞台。但无论登台的是屋大维、圣奥古斯丁、盖瑟里克、贝利撒留、希拉克略,还是哈桑·努阿曼、海雷丁·巴巴罗萨、隆美尔、戴高乐、哈比卜·布尔吉巴,这些显赫的名字都与迦太基无关。真正的迦太基永远地停留在了毁灭的那一天。
  
    “何以欢乐过后此等空虚,何以荣华过后此等贫寂?向为城市,而今废墟。谁在回答,唯有风泣。拂去诗人的歌,驱散灵魂聚着的往昔。”
  
    这是十一世纪的阿拉伯诗人西迪·马雷兹的感叹,后来的迦太基在一轮又一轮的重建与毁灭中,在数不胜数的血火刀兵中,终于变成一片残破的地基,荒烟衰草,乱鸦斜日,凝固的时间,供一代代的骚人们故国神游。直到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块文明的碎片拾起,放进了《世界遗产名录》。
  
     剧情已落幕,爱恨已无助。但风烟俱净后,作掩卷之思,很难不去触及一个问题:为什么最后的输家是本来实力占优的迦太基?面对这个过于宏大的,被历代方家高屋建瓴地论述过N次问题,这里能阐发的也仅仅是一点从前人牙慧间拾取的浅见。不从罗马身上找胜因,只从迦太基身上找败因,找到了以下几条。
  
    一曰雇佣军
  
   论人口,迦太基比罗马只多不少,但他们没有罗马那样的公民兵役制度,无论哈米尔卡还是汉尼拔,其麾下服役的本国公民都少之又少,即便有,也多是一些作为骑兵的贵族化兵。绝大多数迦太基人对待兵器的态度是“圣人”式的:不得已而用之。所以,这个缺少战争锤炼的民族自然不是罗马百战雄师的对手,尽管他们与城市共存亡的最后一仗打得可歌可泣,但哀兵并不必胜,作战能力与经验的长期匮乏,使他们最终无法免于国破家亡的命运。
  
   这与迦太基人商业民族的性格有关,对于战争有条件反射般的回避心理,可惜在奉行丛林法则的早期人类社会里,生存之战是无法回避的。
  
   雇请佣兵代为打仗,这是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但雇佣兵的作用有其最大值,汉尼拔的征战历程就是迦太基与罗马争霸史的缩影,都是开头大占上风,最终先赢后输,这就是雇佣兵达到极限后必然会回落的反映。
  
    许多人将汉尼拔远征军后期战斗力下降归咎于卡普亚的安逸生活,对此孟德斯鸠说了几句设身处地的公道话,他说:“人们说汉尼拔的军队在卡普亚变得孱弱不振,但这不是根本原因,像这样一支多次大胜后富裕起来的军队,岂不是随处都可以找到一个卡普亚吗?”(《迦太基与罗马的平行地位/对汉尼拔的战争》)法国老孟的观点与中国老孟孟轲孟亚圣正可作为印证,孟子曾经曰过,有恒产者有恒心,放在雇佣兵的语境中,可以这样解读:雇佣兵打仗为了什么?钱。那有了钱之后呢?固然有一部分雄兵悍将想扩大战果,越赚越多,但战争财毕竟不是那么好发的,尤其是对于在第一线厮杀的士兵来说,他们大多懂得“战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钱的时候烂命一条半卖半送,而当他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作为“恒产”的战利品越来越多,保身惜命的“恒心”也就越来越重,而“有恒心者”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这就是雇佣军弱于罗马的公民军的原因,雇佣军是在种公社的公田,差不多了就大水漫灌,公民军则是在侍弄自己的土地,自然会精耕细作。所以说,为了物质利益而打仗的雇佣兵,其战斗力轨迹就是一条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曲线,总有一个无法超越的峰值,达到之后战斗力就要回落。对此,纵然是把雇佣兵使得出神入化的汉尼拔,也一样无能为力。
  
    二曰制海权
  
    再具体到战术层面,迦太基从第一次布匿战争之后,就丧失了制海权。否则,汉尼拔将不必以非战斗性减员近半的惨痛代价,上演翻越阿尔卑斯山的“壮举”,哈斯德鲁巴也不必以改变意大利战局的最后一点希望为赌注铤而走险。
  
    马汉在《海权对历史的影响》的绪论中,以此为例做了论述:“为了推翻罗马人,迦太基人必须攻击罗马在意大利的力量中心……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迦太基人需要一个坚不可摧的基地,和一条安全可靠的交通线。前者已由天才的巴卡家族在西班牙建立起来;而后者迦太基人却从没有得到过。”马汉进一步论述,迦太基人从西班牙进军意大利,只能选择险阻重重的路线,盖因“罗马人控制了海洋,而迦太基人从未威胁到罗马人对海洋的控制”。
  
    战争不仅是决机于两阵之间,战争很大程度上比拚的是后勤保障,古今皆然,尤其是这种涉及到两个国家民族命运的“全面战争”。制海权的丧失导致了迦太基军在后勤方面全落下风。李维谈到汉尼拔困守布鲁提安的窘境说:“他从未收到过来自迦太基国内的任何补给,那里的人们在为能否保住西班牙而焦虑,似乎意大利的一切都在顺利进展。”一边是罗马人越挫越勇不断扩军,一边是汉尼拔孤立无援后继乏力,辛苦得来的优势就这么挥发掉了。“我等的船还不来,我等的人还不明白。”望着地中海蓝色的波涛,汉尼拔只能一次次这样无助地哀叹。
  
    非洲援兵运不到前线,这固然是丧失制海权造成的技术性难题,但迦太基政府也难逃不作为的嫌疑。其实在那个没有雷达的年代,海军很难真正实现海上封锁,迦太基两次小规模增兵,都平安抵达,汉尼拔和马戈先后回国时,更是把总数近3万的大军都顺利带回了非洲,可见,罗马海军也不是无处不在,说到底还是事在人为。另外,迦太基享有海上优势凡600年,一朝受挫于罗马人,竟就此一蹶不振,制海权被一只小小“乌鸦”衔走,这未免太不可思议(事实上罗马的乌鸦船虽然在对战中占有优势,但乌鸦飞桥导致船只头重脚轻运转不便,一旦遇上风暴很难幸免,因此在第一次布匿战争后期,罗马已停止制造乌鸦船,并限制这种船只投入远洋作战。),此中固然有非洲用于造船的木材资源不如欧洲丰富的客观因素,但第一次布匿战争后,迦太基破罐子破摔的回避心态,也是海权旁落的重要原因。
  
    三曰战略纵深
  
    蒙森说,敌军在意大利登陆,战争才刚刚开始;而敌人兵临北非,则意味着战争就要结束了。前后三次布匿战争,都是如此,敌人一兵临城下,迦太基就束手无策,只能拼上最后的赌本,结果只有第一次运气好,挫败了轻敌的雷古鲁斯,后两次则一败丧师,再败亡国。
  
    这就是他们没有足够的回旋余地所致,这也是海商民族的必然,蒙森在介绍罗马与迦太基的不同时还说,迦太基人置财富的价值于土地之上,而罗马正相反。以商业立国的迦太基一切为海洋贸易让路,对内地的经营不够扎实。须知真正的海权大国,不是仅仅悬于海上,背后都有坚实的陆地作战略保障。比如二战时的英国,能在美国参战前独力对抗占据了几乎整个欧洲大陆的第三帝国,作为其战略大后方的印度居功甚伟,当然,这也得益于英国海上实力对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的掌控力,所以说即便对海权国来讲,陆地也须齐抓并举不可偏废,跛脚的迦太基就是教训。
  
    而这又与迦太基高层的政策有关。从地理位置上看,布匿战争固然可以视为迦太基代表的非洲与罗马代表的欧洲的争霸,但作为迦太基人,他们始终没能真正融入非洲,无论文化、宗教、生活方式,可能还有思维方式,他们都还是闪米特-希腊式的。而且迦太基人似乎有意识地强调这种血统与门第,决不让非洲属民与自己享有平等的权利,也没有迹象表明他们曾将自己的文化与生活方式推及于后者,这样,他们将自己人为地定位为一个与周边臣属格格不入又高人一等的外来统治集团,拒绝作出本土化的努力。迦太基人与非洲当地人的关系有类于斯巴达人与其统治的希洛人,尽管不似后者那样暴戾,但性质都是单纯的有“统”无“治”。这就导致迦太基人立足非洲逾六百年,而其在当地的根基,仍像是建在北非沙地上的城堡。
  
    四曰党争之祸
  
    孟德斯鸠认为:在迦太基得势的有两派,一派总是希望战争,而另一派总是希望和平,结果把自己弄得既不能享有和平,又不能很好地进行战争。
  
    提出“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的老孟,竟在此处鼓吹党外无党的帝王思想吗?当然不是!多党固好于一党,但如果仅有两个或多个党派彼此之间的互为牵制,那还是不够的,没有法律机制的制约与调节,这种纯权术性质的制衡只会变质为狗咬狗式的党争。
  
    就拿迦太基来说,他们这些政党考虑问题的方式,都是把自己的集团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比哈米尔哈汉尼拔父子代表的商业奴隶主阶级,需要用战争维护商业垄断利益,因此他们在西班牙的经营,也念念不忘以打败罗马为目标;而伟人汉诺代表的地主奴隶主阶级,希望和平,因为那样符合他们的利益,于是在战争期间也对前线多有掣肘:他们宁愿把军队投放到西西里,而不愿尝试着把他们送到最战功卓著也需要人手的汉尼拔那里,不是不懂得战略资源优化配置,而是不希望自己的政敌凭借战功获得更大的发言权。
  
     为什么把持政坛的总是这些重私利轻社稷的人呢?这是因为迦太基参与政治的民众范围越来越小,直到军国大计成为小圈子的私营业务。
  
    迦太基的民主框架比罗马还完备,他们的上层建筑和罗马相似,也有执政官、议院,监察院、公民大会。其中不乏亮点,比如他们在防范军人独裁方面就做得比罗马更好,执政官没有兵权。故而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对迦太基政体倍加推崇。但他在该书中还有过一句名言:“众人,而非一个人单独占有权力,是好的,这也是可能的。”审视迦太基政权结构的沿革,正好与这一原则背道而驰,他们看似缜密的分权结构,也不过是徒有其表,比如议员,虽由选举产生,但基本是终身制;名义上应该是最高权力机构的公民大会,其实没有具体的行政权力,与罗马的民众大会不可同日而语。诚然,罗马元老院的职位后来也渐渐被大家族垄断,但罗马的保民官,在战时独裁体制下都保有权力,而像这样的民众代言人,在迦太基的政治结构中是找不到的;至于从字面上看应该属于司法系统的监察院,很快就兼并了立法权,人员构成也过渡成了清一色的贵族——我们都很清楚,让“统治阶级”自己监督自己,那会出现什么情况。
  
     后世岳飞抗金屡战屡胜,金酋胆怯欲走,被一汉人书生劝住:“自古未有权臣在内而将能立功于外者。”迦太基不是君主制国家,没有我们惯常理解的那种权臣,但是迦太基政府的思维模式是我们熟悉的“权臣式”,即一切以本集团利益为优先。政权被寡头集团占有,民众对政治的参与途径被堵塞,对行政的有效监督能力丧失。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牍中,是谁之过欤?典守者不得辞其责。”出现这样的局面,迦太基人民也不能仅仅被看成受害者,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迦太基公民们把统治者放出牢笼的。对此房龙有进一步的阐发:对于(迦太基)民众,只要有足够的工作,较高的工资,市民中的大部分就会心满意足地接受比自己“优秀”的人的统治,而且不会无理地要求什么(《人类的故事》第22章《罗马和迦太基》)。民众吃得饱饭,满足于安闲享乐的生活,就忘了自己“国家主人”的身份,觉得“人权首先是生存权”,忽略了对政治进程的参与意识,没有想到公民对政权进行监督的权力同时也是义务,是不可以放弃的。这种麻木不仁,这种“拿民主换面包”,这种公民的“不作为”,变相地帮助贵族集团窃据国器。
  
    在统治集团的利益面前,国家民族的利益被忽略,这固将导致“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的局面,这样就能理解,为什么即便到了第三次布匿战争前仍握有70万人口、20万精良装备的迦太基,要让汉尼拔陷入孤军苦斗的境地了。
  
    综上,一切成败还是由体制决定的。体质决定论并不新鲜,而且在短的时间内反例多多,比如斯巴达胜雅典、哥特人破罗马、阿拉伯征服萨珊波斯、蒙古灭宋、满清代明……但如果把考量的时间放长,则不难发现,体制决定成败,堪称“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那简直是一定的。
  
    最后再赘述一下获胜后的罗马,他们的胜利也绝非兵不血刃,这里不是说被汉尼拔消灭的那20来万军队,而是三次布匿战争带给罗马的反作用力。
  
    罗马的地盘越来越大,其早期的盟邦政策也就逐渐不能适应新的情况,如威尔斯所说:“这个国家的精神变得野蛮而鄙陋了,不再扩大公民权的范围,不再对异族公民作出使其同化的慷慨努力。”(《世界史纲》第二十五章第7节)
  
    对此,斯塔夫利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提供了一个例证:
  
    罗马给这些新获得的领土的待遇并不如它早期对意大利的那样,参议院只有当官员定期向母国输送足够的税金、贡品、谷物和奴隶时才可以使他们不受政府限制地实行自由管辖。于是就导致了各地资源的过渡开发以及对人民各种形式的勒索。西塞罗对于西西里总督加以斯·威勒斯(公元前73至71年)贪污行为的描述,很完整的概括了当时官员盛行的贪赃枉法的风气,其文节选如下:
     在他们肆无忌惮的管理之下,难以量计的钱财被从农民身上榨取出来。我们最忠实的盟友遭到了国家公敌一般的对待,罗马市民则像奴隶一样被终日劳作折磨。十恶不赦的罪犯通过贿赂就能获得无罪释放,而实际上诚实且清白的人却......将秘密地被审判和流放。严加防卫的港口和城市对海盗和罪犯开放。我们的朋友,西西里的士兵和水手,反而因饥饿而死。装备精良的高级舰队因为是我们“国家的耻辱”而被摧毁。一些富有国王的赠礼——古老的著名艺术作品等——也同样被这位总督大人糟蹋殆尽。而他糟蹋的还不止是公民塑像或艺术品,他大胆到了敢于掠夺最受人民敬重的圣所。总之,他根本没有为西西里的人民剩下一尊拥有古典艺术价值的神像。
  
    就这样,保障原来的共和政体正常运转的机制与法律,在地盘空前扩张的时候已显得鞭长莫及,新领地的公民权利得不到保障,集权和腐败得不到制约,而这种不良风气是会传染的。
  
    此外,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以来,为了对抗汉尼拔,罗马的军权有所强化,士兵和将军都逐渐向职业化发展,公民军团的时代也逐渐过去了。这固然是战争的需要,但战争结束后,罗马人没有做出努力,来消解这种军事极权化倾向对共和精神的伤害,反而听任军人的势力越来越大,如威尔斯所说,在布匿战争前,有政治抱负的人讨好选民,而在那之后他们转而讨好军队了。最终,罗马共和国变成了军事僭主层出不穷的帝国。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宁有种乎?
  
    这还不算,随着边境的扩大,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参军这样的苦差使逐渐不为罗马公民所喜,支撑罗马崛起的尚武精神逐渐衰颓。而随着对周边蛮族的征服,打败了迦太基雇佣军的罗马,竟重蹈手下败将的覆辙,本来由公民组成的罗马军队也逐渐蛮族化佣兵化了。对蛮族战士和属国,统驭稍有不慎就会出麻烦,远的不说,单是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后扶植起来的努米底亚,到了马西尼萨的孙子辈,就出了个朱古达,为祸一方,成罗马之大患,其时距离迦太基的覆亡仅过了30年。而最终毁灭罗马的,也正是掌握了罗马军权的日耳曼蛮族将领们。
  
    如同西晋困顿于五胡,黑衣大食疲弱于突厥,所谓先进民族总自恃文化上的优越、血统上的高贵,想以此为凭役使所谓落后民族,把他们当作甲胄干橹、爪牙炮灰,一次次历史的结论表明,这并不那么容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道理是没错,然而无论古今中外,在君权体制下,天子无道似乎更像是历史的常态。
  
    罗马政治体制的嬗变,乃至最终灭亡的祸端,在其打倒迦太基,霸业发轫的时候,即已经悄悄埋下了,所以,究竟是谁,杀了谁呢?
  
   全文完
  附录:迦太基大事年表
  
   约公元前11世纪,腓尼基人活跃于地中海东岸,建推罗、西顿、比布罗斯诸城邦。
  (当时中国:西周王朝达到鼎盛。)
   公元前814年,来自推罗的腓尼基移民在北非筑迦太基城。
  (当时中国: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流放周厉王,周公召公摄政,是为共和元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记载的年份。)
   公元前7世纪中叶,迦太基人在西西里岛建立殖民地。
  (当时中国:齐桓公时代。)
   公元前7世纪末,迦太基人在科西嘉建立殖民地。
  (当时中国:楚子问鼎洛水,饮马黄河。)
   公元前425年,迦太基航海家汉诺船长航行到西非几内亚湾,沿途建立殖民城市。
  (当时中国:晋国衰落,被瓜分在即。)
   公元前348年,迦太基人与向南拓展势力的罗马人接触,并签订协议。
  (当时中国:秦国首府已经迁至咸阳,庄子正年轻。)
   公元前310年,叙拉古领主阿加索克利斯攻打迦太基城,历时约半年,不逞而退。
  (当时中国:无特别重大事件,公元前313年张仪欺楚,秦楚交兵。)
   公元前280年,伊庇鲁斯王皮洛士入侵意大利,次年迦太基与罗马签订盟约,共同对付皮洛士。
  (当时中国:无特别重大事件,公元前284年,乐毅领衔五国伐齐;公元前279年,田单火牛阵大破燕军。)
   公元前264年,迦太基与罗马因西西里的争端而反目,第一次布匿战争爆发。
  (当时中国:无特别重大事件,秦赵对立严重。)
   公元前260年,罗马新式武器“乌鸦船”首次投入战斗,于密莱岬海战大败迦太基舰队。
  (当时中国:秦赵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国降卒40万。)
   公元前256年,埃克诺姆大海战,迦太基战败,罗马首次军队在北非登陆,罗马执政官雷古鲁斯进攻迦太基城,于途被桑提普斯打败,雷古鲁斯
  
  被俘。
  (当时中国:秦国灭东周,破楚国都城。)
   公元前247年,哈米尔卡出任迦太基驻西西里军最高指挥官,同年汉尼拔出世。
  (当时中国:秦国占韩国上党,魏公子信陵合纵抗秦。)
   公元前241年,哈米尔卡代表迦太基与罗马签订停战协议,第一次布匿战争战败。
  (当时中国:孙膑狙杀庞涓于马陵道。)
   公元前240年,迦太基政府欠饷激起雇佣军叛乱。
  (当时中国:无特别重大事件,次年秦王嬴政之弟长安君成蛟叛乱,旋被平定。)
   公元前237年,哈米尔卡平定雇佣军之乱。
  (当时中国:吕不韦下课,李斯谏逐客书。)
   公元前236年,哈米尔卡当选为资深执政官,随后率部西征,开始经营西班牙。
  (当时中国:无特别重大事件,次年吕不韦自杀。)
   公元前228年,哈米尔卡死于西班牙土著之手,女婿哈斯德鲁巴继承其职位,迁殖民政府所在地于新迦太基城。
  (当时中国:秦军俘获赵王仟。)
   公元前226年,哈斯德鲁巴于罗马使者签约,划埃布罗河为界。
  (当时中国:秦军攻燕,燕王迁都。)
   公元前221年,哈斯德鲁巴遇刺身亡,汉尼拔接掌西班牙大权。
  (当时中国:秦灭尽六国,一统华夏,秦王嬴政始称皇帝。)
   公元前219年,汉尼拔陷萨贡托城,与罗马决裂。
  (当时中国:秦始皇派徐福出海寻访长生不老药。)
   公元前218年,罗马元老费边·布提欧在迦太基城宣战,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汉尼拔出师远征翻越阿尔卑斯山,当年12月底,于特拉比亚大败
  
  罗马执政官桑普罗尼乌斯,歼敌两万余人。
  (当时中国:张良携力士狙击秦始皇于博浪沙,未遂。)
   公元前217年,汉尼拔于特拉西美诺湖伏击罗马执政官弗拉米尼乌斯,尽歼其所部约3万人。
  (当时中国:无特别重大事件。)
   公元前216年,汉尼拔在坎尼以寡击众,大败罗马8个军团,歼敌4.97万,生俘1.9万,阵斩罗马高级将领120余人,意大利第二大城市卡普亚倒
  
  向迦太基。
  (当时中国:无特别重大事件,次年秦始筑万里长城。)
   公元前212年,与迦太基结盟的叙拉古被罗马攻破,罗马指挥官马塞卢斯屠城,阿基米德罹难;汉尼拔夺取塔兰托城。
  (当时中国:秦始皇焚书坑方士,公子扶苏劝谏被逐。)
   公元前211年,罗马人收复卡普亚,汉尼拔兵抵罗马城下,无功而返。同年,在西班牙战场,罗马指挥官老西庇阿兄弟于卡斯托罗兵败身死。
  (当时中国:陨石落于东郡,上有文字:始皇死而地分。)
   公元前210年,大西庇阿赴任西班牙战场,奇袭新迦太基城,夺取了迦太基人在西班牙的首府。
  (当时中国:秦始皇崩于沙丘,赵高李斯沙丘之谋,矫诏赐死扶苏扶立胡亥。)
   公元前209年,罗马收复塔兰托,同年小哈斯德鲁巴在贝库拉战役中败于大西庇阿,率部遁向意大利。
  (当时中国:陈胜吴广大泽乡揭竿而起。)
   公元前207年,小哈斯德鲁巴成功翻越阿尔卑斯山之后抵达意大利战场,但于梅陶鲁斯河谷中伏,全军覆没。
  (当时中国:漳污之战后,章邯降项羽。)
   公元前206年,大西庇阿在伊利帕战役中打败马戈与吉斯戈,将迦太基势力完全逐出西班牙。
  (当时中国:刘邦入咸阳,秦三世子婴降,秦亡。)
   公元前204年,大西庇阿在北非登陆。(当时中国:韩信背水一战。)
   公元前203年,大西庇阿在马西尼萨的帮助下取得巴格拉达斯河大平原战役胜利,同年夏天,汉尼拔和马戈从意大利战场撤兵归国,后者死于途中。(当时中国:无特别重大事件,刘邦统一中国过程中。)
   公元前202年,扎马战役中汉尼拔被西庇阿打败,次年迦太基接受城下之盟,第二次布匿战争以失败告终。(当时中国:垓下之战,楚霸王项羽战败,乌江自刎。项羽与汉尼拔,东西两大名将一生纵横无敌,又在同一年遭受毁灭性的失败,时也运也,令人唏嘘。)
   公元前195年,为躲避迦太基政府中反对派的迫害,汉尼拔流亡至赛琉古帝国,为安条克三世作幕僚。(当时中国:汉高帝刘邦崩。)
   公元前183年,流亡在小亚细亚的汉尼拔服毒自杀,同年,下野的大西庇阿稍早于他在意大利去世,死因不祥。(当时中国:无特别重大事件,吕后乱政中,匈奴犯边中。)
   公元前150年,迦太基与马西尼萨发生领土争端,引起罗马人干预。(当时中国:无特别重大事件,汉景帝在位。)
   公元前149年,百般刁难之后罗马人要求迦太基人弃城迁往内陆,第三次布匿战争爆发。
(当时中国:无特别重大事件,汉景帝在位。)
   公元前146年,小西庇阿攻陷迦太基,纵火焚烧,迦太基城毁国亡尽归臣虏,第三次布匿战争结束。至此迦太基立国667年。(当时中国:无特别重大事件,汉景帝在位。)
   公元前29年,获得“奥古斯都”头衔的屋大维在迦太基故地建城,该城于公元1世纪成为罗马帝国阿非利加行省的首府。(当时中国:汉成帝在位,长安日食。)
  
参考书目:
  原始史料:
  李维《War With Hannibal》企鹅出版社
  阿庇安《罗马史(残卷)》商务印书馆
  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上)商务印书馆
  奈波斯《外族名将传》上海人民出版社
  弗龙蒂努斯《谋略》解放军出版社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
  
  近现代史学文论:
  蒙森《罗马史》(第三卷) 商务印书馆 李稼年译
  威尔·杜兰《恺撒时代》东方出版社
  威尔斯《世界史纲》燕山出版社
  富勒《西洋世界军事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剑桥插图版人类战争史》山东画报出版社
  《非洲通史·古代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Beschaouch《迦太基传奇》世纪出版集团 郭昌京译
  杜普伊斯《战略之父汉尼拔的军事生涯》
  赛格·兰斯《汉尼拔:伟大的战略家》广西人民出版社
  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解放军出版社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商务印书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伯恩斯坦《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与战争》国际知识出版社
  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上海人民出版社
  杰弗里·帕克《城邦——从古希腊到现代》山东画报出版社
  《列国志·突尼斯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工具书:
  钱伯斯《世界历史地图集》
  翦伯赞《中外历史年表》中华书局
  《最伟大的演说辞》中央编译出版社
  
  文学作品:
  福楼拜《萨朗波》 译林出版社
  吉哈尔《迦太基三部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以上所列著作中,除《War With Hanibal》为英文版外,其他皆为中译本,译者的工作为我节省了许多翻鸟文字典的时间与精力,由是感激,诸公大名不及一一列出,若有得见拙文的,尚请担待则个。
  
    其他如波利比乌斯、迪奥多罗斯、西塞罗、马基亚维利等人的记述与言论,均系间接引自上述书籍;房龙、路德维希、桑戈尔等文学性质的文论;唐诗宋词三国水浒圣经神曲孙子兵法荷马史诗毛主席语录等文中曾用到的公共资料,以及写作时参考过的地图和影像资料,恕不逐条列举了。
  
    此外,网络上关于汉尼拔的佳作所在有多,我也拜读过一些,从中深受启发,在此一并致谢致敬。但需附白,对网络文章原创性质的论述及演绎,本文不敢有只言片语之掠美,本文中用到的史料部分,亦无来自网络的孤证。
  
    有人说我这个东西是小说,还真是抬举我了,我觉得历史学术著作和野史戏说类的文学作品之间,还是有很大的空间的,所谓草根史民间史,就是这个中间地带的填充品,本文也即是这么一种东西,目标是史材上力求严谨,史笔上力求通俗,史识上力求出新,只不过水平所限,距离这个目标还差得很远。
  
    还得做个很可能是多余的版权声明,目前这东西还没出手,版权归我所有,大家要是有兴趣,愿意转贴转载到别的坛子博客,都随便,那是看得起我,就一个要求,标明作者就可以,但假如有朝一日有了新主,那如何处置就不是我能说了算的了,莫谓言之不虞。
  
    最后,对不弃下愚惠然赐教的西楚霸王、jdzheng-sh、押沙龙、黑色斯芬克斯、天下第一苦力等诸位,ss15、谁是庆父等踊跃抢沙发抢分页顶帖捧场的朋友们,江中斩蛟、mikice等从头跟到尾给足我面子的朋友们,赐予红脸的斑竹,以及部分神秘嘉宾,在此作个团团揖,同道感谢,本文一稿写成于9月24日,并于当日开始连载,这一个多月来,多蒙各位的斧正与鼓励,我一边贴前面的,一边修订打磨加工后面的,实在获益匪浅,这回是真的完事了,有愿意继续交流有的欢迎,不过正文不会在更新了,感谢再三。若有缘,我们下个帖子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