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公务员考试网:曝光食品行业的潜规则(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38:49

刚买回一星期的超市新鲜鸡蛋,竟然臭了,蛋黄也散了,这是什么原因?销售生姜的商贩为什么都囤积有大量的硫磺?水泥板除了可以用来建房子还能用来做什么?买了8斤猪肉去灌肠,结果加上调料,出来的肠竟然才七斤半,还有半斤猪肉呢?林林总总食品行业的潜规则,记者将为您一一解密……

     【超市鸡蛋潜规则:包装日期非生产日期】                                                                                                                     鸡蛋臭了        刚买回一星期的超市新鲜鸡蛋,竟然臭了,蛋黄也散了,这是什么原因?昨天,市民许先生把自己的遭遇公布到网络论坛,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吃到“新鲜臭蛋”的市民还真不少。记者随后调查采访竟然发现了一个超市售卖鸡蛋的潜规则:包装日期比产蛋日期晚10天!(图片来源:东南网)       【西安硫磺熏姜成行业潜规则:硫磺姜占60%份额】                                                                                                   硫磺生姜        2010年10月,媒体曝光西安北二环蔬菜副食交易中心个别商户用硫磺熏制生姜,而这种熏过的生姜长期食用对人体健康不利。随后,记者对西安市的几个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做了调查,结果发现这些批发市场普遍存在加工或销售“硫磺生姜”,用硫磺给“生姜美容”已成了生姜行业内的“潜规则”。(图片来源:东南网)       【“水泥纸箱”装水果成潜规则,采购商称无奈】                                                                                            水泥苹果箱        在装苹果的纸箱里装水泥充重量被曝光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使用“水泥纸箱”装水果,已成水果批发行业的“潜规则”。记者前往现场探访,一箱苹果110元最后有19.1元花在“水泥箱”上。一名水果店老板表示,虽然很无奈但是也没办法。“果农提高了收购价格,我们再涨价,下级批发商接受不了,生意不好做,只能在包装上动手脚,其实就是赚个纸箱钱。”(图片来源:东南网)       【灌香肠潜规则:短斤少两】                                                                                    半斤猪肉不翼而飞       “我买了8斤猪肉去灌肠,结果加上调料,出来的肠竟然才七斤半!”2011年1月8日,居民刘女士说,她前天下午买了8斤猪肉,交给市场上一家肉店加工灌肠。刘女士随后到朋友店里聊天,朋友提醒她灌肠时小心被“短斤少两”,“绞肉机里还能藏不少肉”。刘女士一称,果然灌肠只有七斤半。随后记者暗访,猪肉店老板道出了其中猫腻:“灌肠的时候总会有一些肉留在机器里,等你走了后他就拿出来放着,攒多了再做成香肠自己卖。”这名店主告诉记者,不少灌香肠的摊点都这样。(图片来源:东南网) 【鱼贩争夺黄海鱼虾蟹,青岛渔船遭遇送礼潜规则】                                                                                  给船长“小费”        螃蟹75元/斤,几乎赶上了中秋节时的最高价;鲳鱼80元/斤,比去年足足贵了一倍;黑头鱼20元/斤,价格涨了50%……冬天的海鲜“贵”字当头,然而多数市民并不知道,购买的每斤海鲜里面,除包含渔民人工费上涨、柴油涨价等带来的成本外,还有一部分是为渔民的“送礼费”埋单。日前记者赴沙子口等渔港调查发现,冬天因海鲜货少价高,捕鱼渔民与收鱼鱼贩间的交易竟存在“潜规则”。市海洋与渔业局机关服务中心主任汪洪山说,现在海洋资源日益稀缺,同样的价格,卖方想给谁不想给谁,必然会掺杂着人情与利益因素在其中。“现在渔业方面,是卖方市场,而不是买方市场。买方送给卖方一些吃的、喝的、用的等物资,便于他们形成一种长期友好的贸易关系,这种行为完全是由市场规律决定的。 ”汪洪山说,这在南方已完全公开了,南方不少企业每年都给船长几十万的“小费”,为的就是能得到及时的供货。(图片来源:东南网)      【活鱼值班死鱼下锅追踪,“掉包计”成饭馆卖鱼潜规则】                                                                              值班鱼                                                                                                                                2010年7月28日,北京日报六版以《活鱼“值班”死鱼下锅》为题曝光了 “九头鸟”世纪金源店顾客所点活鱼被死鱼掉包的情况,并在随后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追踪调查。记者发现,经曝光后九头鸟的“值班鱼”已经下岗,而其他不少商家依然在沿用活鱼换死鱼的伎俩。“掉包计”俨然成了一些见利忘义饭馆卖鱼的潜规则。(图片来源:东南网)       【“染色橙”抢滩市场,水果“美容”成潜规则】                                                                                         染色橙        外表诱人、颜色异常鲜艳的脐橙、皇帝柑、橘子,有可能是经过染色剂加工过的。知道了这个事实,难免会让人吓一跳。记者走访福州多家水果市场发现,“水果美容”已经成了水果行业的“潜规则”,很多批发商说,其实这些被上色的水果,大多的本身色相都不太好,而且也不太新鲜,像染色橙为例,原本批发价最多只有每斤1.8元,经过染色之后可以卖到2.5元/斤,而且染色的成本也非常低,每斤只要1毛5到2毛钱就可以了。(图片来源:东南网)      【蔬菜“注水”成潜规则,46斤菠菜有13斤是冰水】                                                                                           注水菜        2010年1月,从批发市场花80元买回的一袋菠菜里,郑先生掏出了10瓶冰水。经称重,整袋菜共重 46斤,其中冰水就有13斤。也就是说,批发商宣称1.7元/斤的菠菜,实价为2.42元/斤。多位摊贩表示,批发外省运来的蔬菜时,他们多让批发商给个蔬菜净重的实价。“新密一斤菠菜批一块七,太便宜了,现在批发价也得两块多一斤。他们是用低价吸引小商贩批发,实际赚的是冰水钱。”居民抱怨,菜价高,估计这冰水占了不少原因。(图片来源:东南网) 【嫩肉粉“装嫩”,添加亚硝酸盐成行业潜规则】                                                                                 嫩肉粉中添加亚硝酸盐        为了使肉制品烹饪后口感鲜嫩,不少饭店和市民热衷于往肉制品中添加嫩肉粉。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餐饮企业中不允许添加使用亚硝酸盐。他提醒记者:“家里用最好买贵的,便宜的嫩肉粉里面基本都添加了亚硝酸盐,吃多了很伤身体。据了解,在嫩肉粉中添加亚硝酸盐已经成为行业的潜规则。(图片来源:东南网)      【卖出的泔脚油加工后,又回到饭店】                                                                                      泔脚油加工后重回餐桌       饭店进货,油是大头,有的黑心采购员在油上耍花招牟取暴利,赵志伟讲了他们的惯用伎俩。“泔脚油有百害无一利,但有些采购员偏在这种油里捞‘油水’。”赵志伟说,加工泔脚油,通常是一条龙服务。有专人回收泔脚料,送进作坊,然后经过煮料和油水分离,捞出表面的油装桶,搞定后再返销小饭店。“降低成本,捞进回扣,‘两全其美’,采购员何乐而不为?”(图片来源:东南网)      【辣椒“调味”,鸡肉混充水煮牛肉】                                                                                   调味料上下“辣手”      “采购是道重要关口,应该去合法渠道。”上海市肉类行业协会秘书长郁麟驹说,有些小饭店为了不让顾客觉得菜的味道有问题,故意在调味料上下“辣手”――用辣椒和酱掩盖真实的味道。(图片来源:东南网)       【食用油也玩潜规则,缩水已普遍】                                                                                     食用油“瘦身”        5升装的花生油拿回家一量只有4.5升;5升装的花生油竟然只有7.8斤……记者调查发现,年关将近,又到了食用油的销售旺季,油价也出现了一定的上涨。为了应对油脂巨头的涨价,一些小品牌食用油厂家忙着给油瓶“瘦身”,利用节约下来的成本拉低批发价,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体现自己的价格优势。(图片来源:东南网) 【机器里一滚,隔年陈米变射阳大米】                                                                                                        陈米变新米       “在有些小饭店里,你吃的‘江苏射阳大米’,看上去晶莹剔透,吃口却不香纯绵甜,这可能是隔年成米‘变’的。”上海市粮油行业协会秘书长赵志伟说的射阳大米是一种优质名牌大米,有天然清香味。“射阳的气候适合水稻生长,但粮源有限,每年射阳大米都供不应求。”水稻不够,小饭店又要采购射阳大米,怎么办?赵志伟点出其中门道:“一些小饭店采购员和米贩串通,米贩去安徽等地采购陈年稻谷,然后在射阳米场的机器里滚一下,经过一番包装,就成了射阳大米。”(图片来源:东南网)         (来源: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