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牧羊犬看家能力:唐诗中经济史料的特点及其价值刍议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5:13:51
唐诗中经济史料的特点及其价值刍议
载《〈全唐诗〉经济资料辑释与研究》甲编
卢华语  主编
 
摘要  唐诗中包含大量经济史料。其特点是:1.材料繁复。不少篇什涉及到唐人经济活动的许多方面。2.意蕴丰赡。唐诗虽大多篇幅短小,但传递出的经济信息却多种多样。3.真实可靠。所述内容均为诗人亲身见闻,是最原始的第一手资料。其史料价值是:1.印证典籍之所述。文史互证。2.匡正载籍之所误。传统史料以多种原因难免讹误,可据唐诗纠正某些谬误。3.补充史籍之所遗。史籍失载,部分内容可以唐诗所述弥补。
关键词:唐诗  经济史料  特点  价值
唐诗越来越受到史学界的重视,治唐史者不少专著引唐人诗句为证,以唐诗为基本材料选题立论更引起人们兴趣,对唐诗的史料价值作理性探讨亦有之,这些都为陈寅恪倡导的“以诗证史,以史说诗”的治学方法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近二十年来,关于唐代经济资料的整理出版和发掘利用,成绩不小,硕果迭见。如王永兴《隋唐五代经济史料汇编校注》第一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李季平《全唐文政治经济资料汇编》(三秦出版社1992年版)、敦煌吐鲁番文书和散见各处的墓志(其中均包含丰富的经济史料)的汇集成书以及对两《唐书·食货志》的笺注等,然而所有这些成果均属传统的正宗史料及考古发掘所出文献,对于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中反映唐人经济活动和生活的诗句虽常为论者引用,但对其史料的特点和价值的探讨却少有人问津,故本文特作尝试。

从经济史角度观照,唐诗的经济史料有如下特点:
1.材料繁复。诗歌重在抒情。先贤早已指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孔《疏》:“言作诗者,所以舒心志愤懑而卒成于歌咏。”[1]然而人们的思想感情(心志愤懑)不是凭空而来,总是在一定的时空,受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刺激而产生,这样,以抒情为主的诗歌就不能不直接或间接地反照特定的社会现实或现实的某些方面。唐诗由于篇什数量大,作者众多,出自社会各类群体,主角是封建士大夫(包括当权者和在野的失意之士),此外,则上有帝王将相,下有各色平民百姓以及和尚、尼姑、道士等。各色人物接触、经历的社会生活面极其广阔而以社会的物质生活为最。无论什么人都要吃饭穿衣,物质生产和生活是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所以在唐诗人笔下或隐或显地描述当时经济生活的诗篇特多,涉及到经济活动的许多方面,蕴含丰富的经济史料。潘百齐《全唐诗精华分类鉴赏集成》[2]将撰者认为唐诗中的精华部分所涉及的内容归纳为45部,每部分若干门,每门又分若干类,凡796门,1093类,其中绝大部分可以迳直归为经济史料。如该书所录农业部、工业部、商业部、交通部、植物部、动物部、器物部、建筑部、灾祥部、名胜部、山水部、田园部、地理部、气象部、四季部、节令部、民族部、宫廷部、服饰部、饮食部、居住部、旅游部、民俗部、交际部、友谊部等有关内容,此外,尚有为数更多而不被该书认为是“精华”的篇什和诗句所涉及的经济内容则难以备述。随手举例如:杜甫《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稻向华,清晨遣女奴阿稽、竖子阿段往问》、《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3]二诗,基本上记述了唐夔州(治今重庆奉节)水稻生产的全过程;刘禹锡《畲田行》[4]写南方畲田的开垦与种植;刘禹锡《贾客词》[5]、元稹《估客乐》[6]揭露商人唯利是图的本质和弄虚作假的经营手段等等,都直接还原了唐时的经济现场。又如“牛壮日耕十亩地”[7],“两日催成一匹半”,[8]反映劳动生产率;“闲田且牧猪”[9]“策杖牧群猪”,[10]表现生产方式,说明唐代养猪主要是放牧,不似现代圈养;“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11]记酒价;“咸阳秦帝居,千载坐盈虚。版筑林光尽,坊场听疏。”[12]“君不见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论”。[13]显示在某些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有识之士发出了“爱材养育”的呼吁。这些无疑都是直接的经济史料。
2.意蕴丰赡。唐诗篇幅,大多短小,寥寥几笔,便勾画出一幅幅特色鲜明、生动、具体的生活图画,特定时空语境中的人和物跃然纸上,传递出多种经济信息,拓展人们思维空间,再现已逝的历史场景,有利于深刻认识了解当时的经济原相。如张籍《野老歌》: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14]
全诗8句56字,描述西江岸边深山里一户贫苦农家与江中船上珠宝商人生活的巨大反差。老农一年辛苦所得,全部“输入官仓”,年终家里颗粒不存,只得叫上儿子上山“收橡实”以充饥;而江中船上富商饲养的宠物却永远有肉吃,社会的不公竟至于此。然而,通过诗人以精练的语言所塑造的形象我们所能了解到的远不止这点;除此之外,还可看到:第一,繁重的赋役逼得农民逃亡。老农住在西江边的深山里,西江是珠江干流,指今广西梧州市至广东三水市一段,沿岸地区唐时分属岭南道的封州、康州、端州,那一带地广人稀,即使在最繁荣的天宝年间,那里每平方公里平均也不到5人[15],老农不住离城乡较近,生产生活都比较方便的地方,而偏选择深山,无非是深山人迹罕至,容易躲避赋役,表明繁重赋役逼得贫苦农民无以为生,只有逃亡勉强活命。第二,土地兼并的剧烈。老农住深山,种山田。深山并不全是山,也有河谷、平坝、浅丘与山坡之别,山田顾名思义是山坡或高山上之田。垦殖的一般规律是河谷、平坝、浅丘、山坡依次推进,老农不选河谷、平坝、浅丘易开垦之处耕种,惟一令人信服的理由是这些地方都已经有了主人,他不可能再有别的选择余地。岭南地方大,人口少,而土地兼并同样剧烈,由此可知。第三,贫苦农民陷入绝境。老农耕种“三四亩”山田,且不说“苗疏”收成不会好,现参照唐代西南地区行复种制地区的粮食产量平均每亩3石计11,4亩山田所收不过12石,就是不纳税,全部作口粮也不够5口之家一年食用;而现在又要全部“输入官仓”,这就不是岁暮才无粮,一年四季都面临着饥饿的威脅,求生的路多么难寻。第四,社会风尚侈糜。张籍(约767—约830)生当中唐之世,政治腐败,社会黑暗,一方面广大民众赤贫,陷入绝境,另一方面物质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他们尽情享受,追求物欲,无所不用其极。吕思勉先生指出:“世愈乱,奢侈愈甚。盖乱世四海困穷,自有乘机幸获者,奢侈之甚,由贫富之不均,非由物力之丰足也。”12本篇老农靠拾橡子求生,珠宝商以肉饲犬取乐;商人“贱类”,暴殄天物,以至于是。仅此一斑,足窥社会风气之全貌。梁启超云:“善为史者,偏能于非事实中觅出事实。”[16]他举小说为例,其实对于诗歌也是适用的。
3.真实可靠。陈寅恪指出:“通论吾国史料,大抵私家纂述流于诬妄,而官修之书, 其病又在多所讳饰,考史事本末者,苟能于官书及私著等量齐观,详辨而慎取之,则庶几得其真相,而无诬讳之失矣。”[17]唐人诗歌,以抒发个人感情为主,虽亦属私著,但诗人笔下的人物、事件、场景,都是他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历、深切所感,无诬无讳,应是最原始的第一手资料。如杜甫“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18]又如白居易《秦中吟》的《议婚》,述“富家女”与“贫家女”的不同命运与品性,形成鲜明的对比;《重赋》记横征暴敛和民众的苦难;《伤宅》、《轻肥》、《歌舞》、《买花》从不同角度写“大官”、“内臣”、“公侯”宅第的壮阔和生活的侈糜;[19]《新乐府》的《百炼镜》、《红线毯》、《缭绫》、《紫毫笔》等述手工业品的精美及制作的艰辛[20]等等,都是白居易贞元、元和之际在长安的“闻见之间”所作,[21]“其辞质而轻”、“其言直而切”、“其事覈而实”[22],全方位多维度反照当时社会的经济语境,所以梁启超说:“至如杜甫、白居易诸诗,专记其所身历之事变,描写其目睹之社会情状者,其为价值最高之史料,又无待言。”[23]“史料以求真为尚”[24],梁启超所谓的最高价值,就是指史料的真实可靠而言的。
[1]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1《周南·关睢》第一,《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2] 河海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 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221,中华书局1960年版
[4] 《全唐诗》卷354
[5] 《全唐诗》卷354
[6] 《全唐诗》卷418
[7] 高适《寄宿田家》,《全唐诗》卷213
[8] 王建《当窗织》,《全唐诗》卷298
[9] 王绩《田家三首》,《全唐诗》卷37
[10] 王绩《薛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意以赠》,《全唐诗》卷37
[11] 杜甫《仄行赠毕曜》,《全唐诗》卷217。注:建中三年,置肆酿酒,斛收直三千。
[12] 沈佺期《咸阳览古》,《全唐诗》卷96
[13] 柳宗元《行路难》,《全唐诗》卷353
[14] 《全唐诗》卷382
[15] 翁俊雄《唐朝鼎盛时期政区与人口》第213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1参看本书《唐天宝年间西南地区农民生活初探》相关部分
12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下,第85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
[16] 《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中国历史研究法》第157页,岳麓书社1985年版
[17]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顺宗实录与玄怪录》第7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8] 唐·孟棨《本事诗·高逸》第三,《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9] 《全唐诗》卷425
[20] 《全唐诗》卷427
[21] 《全唐诗》卷425
[22] 《全唐诗》卷426
[23] 《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中国历史研究法》第157页
[24] 《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中国历史研究法》第180页

作为经济史料,唐诗的价值主要是:
1.印证典籍之所述。缪钺在语其治学体会时云:“研究历史,如能联系文学作品,探索当时人的‘心声’,则对于问题往往能有深刻而新颖的看法。我在教学和科研中,常是用文史结合的方法,触类旁通,互相印证,涉猎既广,探索转深。”[1]正因如此,陈寅恪的《元白诗笺证稿》成为文史互证之范式,这对经济史研究更具特殊意义。传统经济史料,多载经济活动的结果而很少涉及过程,又多见物而鲜见人,传递的多是点的信息;定性描述,常给人以空洞抽象之感。诗歌以形象反映社会实际,特定环境中人、物运动神形兼备,鲜明生动,复制历史现场,可传递多种信息,供人诠释。史载“开元、天宝之中,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11唐诗中大量篇什述及山田、畲田、圩田、湖田等,遍及南方地广人稀区域,如前引张籍《野老歌》述老农在西江沿岸深山耕种山田,表明平地、丘陵已垦殖殆尽,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向高山、湖泊进军,与山、水争地,“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12便是对“高山绝壑,耒耜亦满”的具体阐释。又《元和郡县图志》卷22成州长道县载:“盐井,在县东三十里。水与岸齐,盐极甘美,食之破气。”《新唐书》卷40《地理》4载秦州长道县“有盐”。二书都记了长道县盐业资源的存在,仅此而已,其他则阙如;可杜甫的《盐井》诗13则对长道县盐业资源的丰富(“卤中草木白”,长道县遍地是盐),生产规模的巨大(“煮盐烟在川”,广阔的原野都弥漫着煮盐的青烟),官府作坊组织管理的严厉(“官作既有程”,每天每年都有规定的生产指标),盐产量巨大,煮盐艰辛(“汲井岁榾榾,出车日连连”)以及盐价和商人转手牟取暴利(“自公斗三百,转致斛六千”)等都有具体描绘,这无疑深化了人们对长道盐业资源及生产的认识了解。
2.匡正载籍之所误。即考证史料所记内容的真伪、正误及可信度。传统史料,绝大多数是二手资料,是有关人士对第一手资料进行过筛选、提炼、加工而成的,难免诬讳,是有心为之;除此之外,则因认识局限或条件限制以及其他因素影响而导致的讹误尚不知几许。这后一种情况,即使是史德可嘉、史才可称、史识高明的顶尖大师也难免俗,更何况普通平庸之辈。《汉书》卷62《司马迁传》对《史记》给予了很高评价,然对其失误和自相矛盾亦有尖锐批评:“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其言秦汉,详矣。至于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梧。”明末清初严衍与其门人谈允厚撰《资治通鉴补》294卷,就是既服其事核词盈,又病其遗事轶闻甚多疏漏,乃共为补正。谈允厚特在后序中列出了《资治通鉴》的漏、复、紊、杂、误、执、诬七大弊端。《新唐书》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成书,刊行不到30年,就有吴缜《新唐书纠缪》20卷问世,列举其书事失实、载述脱误、自相矛盾400余事。显然,对传统史料(经济史料包含其中)不能不信,但也不能盲目轻信,需要鉴别核实。梁启超指出:“鉴别史料之误者或伪者,其最直捷之方法,则为举出一极有力之反证。”[2]“故凡有当时当地当局之人所留下之史料,吾侪应认为第一等史料。”[3]如《新唐书》卷55《食货》5记会昌(841—846)百官俸钱:“尚书,御史大夫,太子少师、少保、少傅、百万”,“左右丞、侍郎……,八万”。尚书正三品,侍郎正四品,职务是正副之别,官阶高下只低一品(两级),而月俸多少达12.5倍之巨,如此悬殊,令人生疑。查《唐会要》卷91,《册府元龟》卷506载贞元四年(788)百官月俸:“六尚书,御史大夫,太子三少,各一百贯文”,“左右丞,诸司侍郎,……各八十贯文”。尚书比侍郎多20贯文,即多2万文。然则《新唐书》与《唐会要》、《册府元龟》所记谁家可信,便可用当时当事当局之白居易的诗求证。“开成元年(836)白居易除同州刺史,辞疾不拜,寻授太子少傅。”[4]其年有《从同州刺史改授太子少傅分司》:“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闲人。”[5]开成四年(839)《春日闲居三首》之三:“又问俸厚薄,百千随月至。又问年几何,七十行欠二。”[6]以上证实白居易任太子少傅时月俸是“百千”,即“百贯”,是“十万”而非“百万”,与《唐会要》、《册府元龟》所记同。会昌(841-846)中,白居易以刑部尚书致仕,亦有诗记其官俸,其《刑部尚书致仕》诗云:“全家遁世曾无闷,半俸资身亦有余。”[7]“半俸”是多少呢?《狂吟七言十四韵》诗:“俸随日计钱盈贯,禄逐年支粟满囷。”自注云:“尚书致仕,请半俸,百斛亦五十千。岁给禄粟二千,可为。”[8]又《自咏老身示诸家属》诗:“寿及七十五,俸沾五十千。”[9]白居易自言他以刑部尚书致仕后“半俸”为“五十千”,则全俸亦“百千”,也与《唐会要》、《册府元龟》同,则《新唐书》“尚书,御史大夫,太子少师、少保、少傅”的“百万”误,当作“百贯”或“十万”。准此,对照《唐会要》、《册府元龟》则可知《新唐书》所记的“太师、太傅、太保,钱二百万。太尉、司徒、司空,百六十万。侍中,百五十万。中书令,门下侍部,左右仆射,太子太师、太保、太傅,百四十万”中之数据亦误,其“二百万”当作“二百贯”或“二十万”;“百六十万”当作“百六十贯”或“十六万”;“百五十万”当作“百五十贯”或“十五万”;“百四十万”当作“百四十贯”或“十四万”。[10]
3.补充史籍之所遗。传统史料。重政治,轻经济;传统经济史料,多记经济制度、政策等生产关系,而于生产力,除少量专业载籍外,则散见诸书,往往挂一漏万,搜寻检索,费时费力,而成事者半,难于周全。汪篯、王永兴述唐代丝织业的地区分布,对唐时贡赋资料,收罗殆尽,据此得出结论云:关内道无丝织品。[11]这论断难以令人信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仅凭二手资料,而忽略了当时人的声音。白居易的《秦中吟》记他贞元、元和时在长安的见闻,其《重赋》云:“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缯帛如山积,丝絮如云屯。号为羡余物,随月献至尊。”[12]此外,还有一些述关中蚕桑业的诗。唐代商品经济还没有发展到商品生产与原料分离的程度,原料产地即商品产地,凡有蚕桑业的地区,也必然有丝织业。李白《春思》:“燕草碧如丝,秦桑低绿枝。”[13]以“桑”作“秦”地物候标志,足显秦地蚕桑业普遍。大历(766-780)中,起居舍人包何休日与友人去长安东郊春游,有《和程员外春日东郊即事》诗:“郎官休浣怜迟日,野老欢娱为有年。几处折花惊蝶梦,数家留叶待蚕眠。”[14]元和(806-820)初,兵部侍郎权德舆在去参拜昭陵时途径咸阳,但见四野“涂涂沟塍雾。漠漠桑柘烟。”[15]大中(847-859)间虞部员外郎许浑春日去韦曲(今陕西长安县南)郊游,才接近村庄,但见“绕屋遍桑麻”,无边无际,乃至怀疑自己到了天涯,进得村来,又见“蚕出小姑忙”。[16]这都表明唐时关内道特别是关中平原不仅有蚕桑丝织业,而且很繁荣。
另,唐代蚕桑丝织产地不见于贡赋资料而于唐人诗歌可以得知的各州尚有:
忻州。崔颢《结定襄郡狱》;“是时三月暮,遍野农桑起。”[17]
代州。王昌龄《塞上曲》:“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18](以上属河东道)
楚州。李益《莲塘驿》“江村远鸡应,竹里闻缫丝。”[19]
鄂州。李频《鄂州头陀寺上方》“西江帆挂东风急,夏口城衔楚塞遥。沙渚渔归多湿网,桑林蚕后尽空条。”[20](以上淮南道)
郢州。孟浩然《归郢中》“愁随江路尽,喜入郢门多。左右看桑土,依然即匪他。”11
商州。杜牧《题青云馆》“深处会容高尚者,水田三顷百株桑。”12韩琮《题商山店》“商山驿路几经过,未到仙娥见谢娥。红锦机头抛皓腕,绿云鬟下送横波。”13(以上山南道)
台州。长孙佐辅《闻韦附马使君迁拜台州》“蚕殷桑柘空,廪实雀鼠稠。”14
饶州。章孝标《送张使君赴饶州》“饶阳因富得州名,不独农桑别有营。”15
袁州:袁皓《重归宜春……》“有村皆纺绩,无地不耕黎。”16郑谷《作尉鄠郊送进士……》“归去宜春春水深,麦秋梅雨过湘阴。乡园几度经狂寇,桑柘谁家有旧林。” 17(以上江南道)
桂州。张籍《送严大夫之桂州》“有地多生桂,无时不养蚕。”18
考察唐代丝织产地之分布,以上诗句迳可补充贡赋资料之不足。
对唐代经济史研究,唐诗确有不可忽视的史料价值,可文艺创作与历史撰述毕竟不是一回事。诗歌常用夸张作表现手法,艺术夸张虽有一定的现实依据做基础,却不能被认定为史实。“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21]可以据此说李白常用衣物换酒,但不好说李白一次喝酒便耗费千金。又诗歌描述对象,往往都有特定的时空,不宜随便引伸,以所谓艺术的典型当作事实的普遍性,写作时间,地点考证不清,便不能轻易引用,也就是说,不是唐诗涉及的所有经济内容都可以作为史料,不同具体情况还当区别对待。
[1] 缪钺《冰茧庵序跋随笔·治学琐言》,《缪钺全集》第七、八集合卷74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1 清·董浩等编《全唐文》卷380元结《问进士·第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缩印本
12 《全唐诗》卷692,杜荀鹤《山中寡妇
13《全唐诗》卷218
[2] 《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中国历史研究法》第181页
[3] 《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中国历史研究法》第185页
[4] 晋·刘昫《旧唐书》卷166《白居易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5] 《全唐诗》卷456
[6] 《全唐诗》卷459
[7] 《全唐诗》卷460
[8] 《全唐诗》卷460
[9] 《全唐诗》卷460
[10] 此节所述本陈寅恪《元白诗中俸料钱问题》,《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1980年版
[11] 汪篯《隋唐时期丝产地之分布》,《汪篯隋唐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王永兴《试论唐代丝纺织业的地区分布》,《魏晋隋唐史论集》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12] 《全唐诗》卷425
[13] 《全唐诗》卷165
[14] 《全唐诗》卷208
[15] 《全唐诗》卷320《拜昭陵过咸阳别墅》
[16] 《全唐诗》卷529《春日题韦曲野老村舍二首》
[17] 《全唐诗》卷130
[18] 《全唐诗》卷140
[19] 《全唐诗》卷282
[20] 《全唐诗》卷587
11 《全唐诗》卷140
12 《全唐诗》卷523
13 《全唐诗》卷565
14 《全唐诗》卷469
15 《全唐诗》卷506
16《全唐诗》卷506
17《全唐诗》卷676
18《全唐诗》卷384
[21] 《全唐诗》卷162,李白《将进酒》
责任编辑: ec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