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水调歌头带湖:中科大少年班出来的“天才”让我觉得可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2:32:54

中科大少年班出来的“天才”让我觉得可怕



  在儿子高考之前和考上北大之后,很多家长都会问:你们为什么不让他考科大少年班?如果不考少年班,又何必要跳几次级呢?简单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但要把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认识变化过程交待清楚还是需要一点篇幅的。

  从他第二次跳级到参加北京八中少儿班入学考试的两年中,这个问题始终没有离开我们。最终让我们决定不让他考科大少年班主要是因为几件与此相关的事情。

  最先让我们对考少年班产生质疑是去北京八中考少儿班。

  儿子从二年级再次跳级进入四年级时,我们开始想或许他还真有点天赋,也是在那个时候知道了北京八中有个少儿班。经过别人的引荐,我专门拜访了已经考入少儿班的一位家长(他的孩子第一次高考没考上一志愿,复读一年后上了首医)。通过这位家长的介绍,我对八中少儿班有了大概的了解。其中比较让我感兴趣的,是仅用四年时间就可以考大学,那得少做多少作业啊!仅这一点就足以让我有些心动。但我更关心的是,在四年时间里,学校怎么安排少儿班的教学,使这些孩子能够既全面发展,又充分发挥智力优势,考上好大学。注意,是要考上好大学,而不仅仅是考上大学。如果仅仅是考上大学,按北京的升学率,根本不需要什么智力优势。

  报名现场,少儿班报名之火爆,远远超出了我的预计。排在蜿蜒的报名队伍中,我开始打量起这些孩子和孩子身边的家长,心里在想,这么多孩子都很牛啊?在相互攀谈中了解到,和我儿子第一次来报名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孩子有很多是已经参加过选拔考试,或者对选拔考试的内容和题型都有相当了解的,而且已经有针对性的做过很多功课。我当时想,这种选拔考试应该是完全即兴或者没有任何人为训练的才能真正反映孩子的实力,如果提前学一遍还有什么实际意义?

  在进一步的了解中发现,八中少儿班在四年的学习中,是以牺牲人文学科,主要学习高考科目来达到高考目的的,这和我们的想法相去甚远(据说现在已经有所改进)。在八中少儿班,只是在刚刚进校的第一学期学一些历史和地理,而且不参加北京市的会考。后面的三年半,只学习有限的几门高考课程。用这样的方法,即使考上大学又如何,知识结构先天不足,这不是我们希望的。我儿子的高中会考成绩可是全优啊,这才是我希望的。

  我对跳级和少年班的看法是,不能以减少学习科目或降低非高考科目的要求来缩短正常学习时间,如果你真有实力,应该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其他人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的学习内容。同时,还不能仅仅限于学习所谓的文化课,而是应该全面发展,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和一定水平的鉴赏能力。

  其次是儿子的老爸在美国做高访的时候,正好和科大少年班毕业的一个学生在同一个实验室。在和这个曾经的科大少年班留学生的交往中老公觉得,这些少年大学生的身上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狂,口气大是肯定的,最可怕的一点是有强烈的偏执倾向,比较难沟通,思维怪异,三十好几了还是孤家寡人一个,一般的人可能也很难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不知道少年大学生本身就有这些特质还是进入少年班以后由环境因素造成的。看看这些不修边幅蓬头垢面的昔日少年大学生,想想自己的儿子如果成为少年大学生后有可能就是这番光景,真的很可怕。我宁愿他是个普通人,也不做这样的超人。

  不去少年班还有另外一个考虑,因为无论是北京八中的少儿班,还是科大的少年班,都是这些年龄相近、心智发育水平比较相近的孩子在一起,在很多时候老师依然会给很多的关照和特殊待遇,这对孩子的正常发展应该是利弊兼半。好的方面在于大家年龄相近容易交流好融合,不好的方面是与真实的社会环境脱节。与年龄大的同学在一起,确实会有很大的不同,思想不够成熟,幼稚,挑战性比较强,但也可以帮助他尽快成熟。当然,吃亏、被算计是免不了的,这是上北大后的事情了。

  经过这样的思考过程,我们决定让儿子参加正常的高考,做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只是年龄比其他人小而已。

  实际上,他没上八中少儿班也仅比八中同期学生晚一年高考(其实有很多第一年也没能考上说得过去的大学,也是复读后再考滴,所以,时间是一样的),但我相信那些少年大学生鲜能够和我儿子的业余爱好PK的。我很肯定,他不是北大考试成绩最好的,但应该是发展最均衡的,这也是我最感到骄傲和自豪的。


  PS:最近有一个三岁就开始看新闻联播,七岁开始看人民日报,肩抗五道杠的男孩突然蹿红。著名评论员石述思说:这个孩子的走红,说明了中国教育有病。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