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南朝阳镇天气预报:【净空法师讲座】名闻利养 贪嗔痴慢 迷惑颠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9:09:34

【净空法师讲座】名闻利养 贪嗔痴慢 迷惑颠倒

默认分类 2010-10-17 21:48:07 阅读44 评论1   字号: 订阅

名闻利养 贪嗔痴慢 迷惑颠倒——净空法师
1 世间人所求的什么?富贵荣华、名闻利养。
2 世间人的心不清净,被名闻利养染污,被五欲六尘染污。
3 你看世间人的心,他安在哪里?安在名闻利养里头。他那个心一天到晚所牵挂的就是名闻利养。
4 世间的名闻利养,统统是假的,那叫什么?轮回知见。生死轮回的知见,你牵挂在生死轮回上,你怎么能出得了轮回?
5 诸位要知道,名闻利养、贡高我慢一现前,护法神就会离开,凶灾祸害就会随之而来。
6 有一些人虽然他出家,他不懂得佛法的道理,也不晓得修行的方法,反而是邪知邪见,落在名闻利养里面。
7 正法里面没有贪嗔痴慢,心是清净的;邪法里面有染污,带着贪嗔痴、名闻利养这些东西。
8 正法是叫你把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统统放下,叫你修清净心。
9 看破、放下的功夫从哪里做起?名闻利养要舍,要能让给别人。自己修行常常要使自己身心清净,这样就好。
10 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妄想分别执着都是染污,统统都要放下。
11 被名闻利养染污,被五欲六尘染污,被妄想分别执着染污,你的心怎么能清净?
12 你不肯把世间名闻利养放下,佛给你说法也枉然!
13 世间人所追求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佛菩萨完全舍弃、放下。
14 世间人贪图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果报在三途。
15 我们无始劫以来生生世世搞生死轮回,就是欲望在作祟;没有欲望,就没有轮回了。
16 佛劝戒我们: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一点都沾不得;一沾上五欲六尘,就是生死轮回!
17 我们学佛,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一概都不沾边,只是一味地老实念佛、服务大众,才能成就!
18 佛常教给我们修福修慧,求福求慧。福是不是世间名闻利养?不是的。
19 你要是把世间名闻利养看作福,求这个,你把佛的意思看错了。福是什么?福是定,就是清净心,心清净才是真福,清净心多快乐!
20 世间有钱的人、有地位的人,虽富不乐,他苦,不算有福,快乐是福,离苦得乐这是福。
21 世间名闻利养、荣华富贵都是过眼云烟,死了之后,一样都带不去。
22 这个世间所有的名闻利养、一切财宝都是假的。
23 要用多少精神、时间去争取的名闻利养、金银财宝,搞到后来一样也带不去,这是莫大的损失!
24 人生荣华富贵、金银财宝都不值得一顾,最重要的是光阴。光阴糟蹋掉、浪费掉,叫真正可惜。
25 我们要抓住宝贵的光阴,认真修行,信愿持名。我们一天修学,我这一天没有空过;一年认真修行,我这一年没有空过。
26 诸位要晓得,那时候你会感觉到生命很充实,你的时间没有白过,生命有意义、有价值,你会真正感觉到幸福美满。
27 如果你一天到晚贪的念头强,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你样样都要,你来生一定到三途!贪的力量强是饿鬼道的业因,你来生一定作鬼去了。
28 你要是聪明,世间的一切不要去争,吃得饱、穿得暖就够了。
29 你对于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稍稍有一点动心,就变成障碍,你就脱离不了六道轮回。
30 名利看得淡,日常生活容易满足;粗茶淡饭的生活,能过得很自在、很快乐。
31 人生第一幸福是身心健康、自在快乐,绝对不是名闻利养。
32 世间人把名闻利养看得那么重,那是看错了,那是迷惑颠倒。
33 觉悟的人,用名闻利养来护持正法,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这是智慧!
34 愚痴的人,得到名闻利养很欢喜,这是迷惑颠倒!
35 世间人颠倒错乱,沉迷在名闻利养里,染污了自性!
36 名闻利养、五欲六尘,都是六道轮回的因缘。
37 人生也不过几十年而已,可是贪图名闻利养将来堕三恶道,那个时间就太长了,这是很可怕的一桩事情!
38 念佛人口里面念佛,心里头还是名闻利养,果报还是在三途!
39 念佛能成佛,念佛也会下地狱。
40 假借念佛自欺欺人,欺骗众生,贪图名闻利养,这个不如法!这个果报在阿鼻地狱,这是我们要知道的。
41 真正的修行人,决定不搞名闻利养!
42 修行人,如果希望别人尊敬他,依然是六道凡夫!
43 名闻利养,要晓得那是假的;搞了,总是堕三恶道!
44 如果贪图世间五欲六尘、名闻利养,果报多半在三途。
45 如果贪图佛法、贪图善业,贪嗔痴没断,果报在三善道,出不了六道。
46 要出六道一定要断贪嗔痴,这是我们一定要牢牢地记住!
47 为什么念佛人不能往生?就是他有牵挂,放不下,牵挂这个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害他生生世世六道轮回。
48 莲池大师教给我们,真正修行人决定不贪恋名闻利养,要把这个舍尽,要能够甘心于淡泊的生活,道业才能成功!
南无阿弥陀佛
    ~ T 贪嗔痴慢 ~[/url]1 “贪”是在顺境出现。
2 “嗔”是在逆境发作
3 “痴”则在不苦不乐时出现,引发人们胡思乱想,甚至想入非非。
4 “慢”是傲慢,瞧不起人、自以为是,这是大烦恼。
5 智慧开了,才能断“贪嗔痴慢”。
6 “贪嗔痴慢”这个烦恼,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是与生俱来的,是你生生世世累积的。
7 如果你没有“贪嗔痴慢”,你不会到人间来。
8 你要是没有“贪嗔痴慢”,你不可能在六道轮回,你早就出三界了。
9 菩萨修六度,度什么?就是度三毒烦恼的。
10 布施度悭贪;忍辱度嗔恚;般若度愚痴;傲慢也是嗔恚里面所摄的,所以烦恼归纳起来称之为“三毒”。
11 今天的社会环境,浊恶到极处,这是众生自私自利、贪嗔痴慢而变现出来的。
12 凡夫天天搞贪嗔痴,这是修三恶道,很勤苦地在修,这是生死根本!
13 悭贪心所造之业,招来饿鬼道的苦报。
14 嗔恚心所造的业,感受地狱的苦报。
15 愚痴的心所造的罪业,招来畜生道的苦报。
16 放下贪嗔痴,三恶道就没有了。
17 迷惑颠倒的人才会有贪嗔痴慢的习气。
18 世间人贪图享受,享受一定会增长贪嗔痴慢。
19 世间人的享受,有喜怒哀乐、七情五欲、贪嗔痴慢,这个享受不正常!
20 从清净心里面流露出来的喜悦,里面没有贪嗔痴慢,没有七情五欲,这才叫正常的享受。
21 我们对一切境界不起七情五欲,保持心的清净平等,对境界一切了了分明,该做的,我们尽心尽力去做,做得圆圆满满,这个心就是清净心。
22 心清净,与净土相应,才能够生净土。
23 贪嗔痴慢重的人,一切时、一切处,横结恶缘。
24 你要是在一切境界里面起分别、起执着、起贪嗔痴慢,就被境界所转;被境界所转就造业。
25 天灾人祸,是从贪嗔痴慢中来。
26 “贪心”感水灾;“嗔恚”感火灾;“愚痴”感风灾;“傲慢”感地震。
27 贪嗔痴是罪根。
28 贪嗔痴的反面是戒定慧。
29 于一切境缘中,转贪嗔痴为戒定慧。
30 戒定慧本有,贪嗔痴本无;本有的决定可以现前,本无的决定可以放下。
31 古德常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32 贪嗔痴慢这个念头起来,不怕!为什么?无始劫以来的习气,它怎么会不起来呢?当然会起来的。
33 如果我们在境界里面,起了贪嗔痴慢,要立刻警觉到我们的佛性又迷了。
34 如何能常常保持觉而不迷,这是真正修行、真正的功夫。
35 贪嗔痴慢一起来,你就立刻提起佛号,用佛号代替它,你能这样念佛,这就叫功夫得力。
36 无贪、无嗔、无痴,是三善根。
37 具足三善根,必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38 用自己的意念,调整自己的身心,把贪嗔痴三毒化解。
39 断贪嗔痴慢,免疫能力就会增强。
40 觉悟的人,心中决定没有贪嗔痴慢。
41 觉悟的人,心一定是清净的、平等的、慈悲的。
42 要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要时时刻刻保持自己的清净心;见色闻声不要起妄想,不要起贪嗔痴慢的念头。
43 这个修,实实在在不容易,说得容易,做起来不容易!不容易怎么办?你就老实念佛,这就是个妙办法!
44 我们接触外面境界,不动念则已,动念马上转过来念阿弥陀佛就好。阿弥陀佛也是一念,用这一念止住一切妄念!
45 具体一点地说,修行修什么?首先把你的欲望舍掉。贪嗔痴慢,要把这个舍掉。
46 千万不要以为欲望不能舍,别人都在追求,我们怎么能舍掉?
47 佛为什么叫我们舍尽这一切欲望?有道理。我们无始劫以来生生世世搞生死轮回,就是欲望在作祟,没有欲望就没有轮回了。
48 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一点都沾不得,沾了就是生死轮回!
南无阿弥陀佛
~ M 迷惑颠倒 ~

1 对宇宙人生的真相迷惑不解,是一切苦难的根源。
2 凡是怨天尤人,都是对真实现象不了解,这就是迷惑颠倒。
3 人生就好像作梦,迷惑颠倒!众生在梦里面患得患失,争名夺利,打得头破血流,一觉醒来一场空,什么也没有!
4 苦从迷中来。
5 我们的想法、看法、说法、做法与自性不相应,叫迷。
6 “迷”有三种,那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其中最严重的是执著。
7 有执著就出不了六道,佛法说穿了,破执着而已。
8 今天的电影、电视、报章、杂志,所谓的文艺表演,都是在教“邪思邪行”、“杀盗淫妄”,都是在造地狱道、饿鬼道、畜牲道的业因。
9 现前这个时代一般众生,他是信邪不信正,这就是愚痴、迷惑颠倒。
10 不认识正法,排斥正法、毁谤正法,他怎么不遭难?
11 今天世界动乱不安,根本的原因是:家庭伦理道德衰落。
12 现代社会冲突的根源是:把名利看得重,把道德教育看得淡。
13 名利现前,就会损人利己,这是动乱的根源。
14 为了“利”,“竞争”就变成“斗争”;“斗争”最后就变成“战争”。
15 自私自利是轮回心,自私自利是我们最大的障碍。自私自利,是迷妄的根源,是所有一切罪业的根本。
16 自私自利,起心动念总想控制一切人事物,总想占有一切人事物。
17 “控制”这个念头是迷惑;“占有”就造业了。
18 起惑造业,后面就受苦报,六道三途的苦报!
19 把名利看淡,把物欲看淡,把情执看淡,才能化解冲突。
20 名利、欲望、情执重,人就会向下堕落。
21 世法、佛法,在迷悟,不在事相。
22 事相当中没有迷悟,迷悟在人心。
23 世尊,用教育的方法,把迷信变为正信。
24 佛陀教育的宗旨是:帮助人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25 跟凡夫接触,不必认真;因为凡夫都在迷,用的都是虚情假意。
26 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嗔痴慢、五欲六尘的享受,都是迷惑。
27 这些东西都是染污,都是障碍,它迷了你的心,迷了你的智。
28 迷了,心叫识;悟了,心叫智。
29 起心动念是迷惑,是妄想;有妄想,就有分别、执著与十法界。
30 一个人迷惑颠倒,才会有贪嗔痴慢的习气;觉悟的人,决定不可能有。
31 觉悟的人知足常乐,迷惑颠倒的人贪图享受。
32 人一享福,就迷惑颠倒,就造恶业。
33 凡夫贪图享受,对饮食无不讲求,结果吃出了一身毛病。
34 实在讲,愈是简单的生活,愈是健康的生活。
35 凡夫糊里糊涂、醉生梦死,在颠倒迷惑中过日子。
36 颠倒迷惑的相,是起心动念、分别、执著。
37 我们今天在这个世间所享受的,只有苦没有乐,这个是要觉悟!
38 你要以为你在这个世间还有乐,那你是迷惑颠倒,你没有觉悟。
39 佛陀在《戒经》里面告诉我们,佛不在世的时候,是“以戒为师”、“以苦为师”。
40 苦能够时时提醒我们自己的警觉,一享受就迷惑颠倒了。
41 不沾世间的荣华富贵,人就不会糊涂,人就不会堕落。
42 修行人应时时警策自己,远离世间的荣华富贵,这样才能安心于道。
43 凡圣之差别在于:凡人迷惑颠倒、妄念不断;圣人心地清净、佛号不断。
44 我们现前虽然是迷惑颠倒,迷惑颠倒不怕,怕的你不肯回头。
45 佛法常讲“回头是岸”、“苟一念回心”,只要你一念回光返照,“决定得生”。
46 为什么“决定得生”?因为“自心本具极乐”。
47 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西方三圣、诸上善人,都是自己一念心中所现之物,那怎么能不生?
48 极乐世界不是在自心之外,决定往生的道理就在此地。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