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狂特种兵 异世邪凰:上海的百年(1842-194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8:10:29

上海的百年(1842-1943)

    这是20世纪20年代上海租界的写真。西人的优雅与华人的观望,显示出了隐隐的优劣感与反差。海上天雅阁 提供

 

    1893年,第二代海关大楼落成,顶楼的自鸣钟使路人很远就能听到报时的钟声。供图/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1843:《上海土地章程》签订

  她本是一片田园乡村,然而旧县城很快被现代都市取代,新移民成为都市人口的中坚力量;新奇的西方商业精神与活力刺激了她的发展,使她在近代化的道路上领先中国乃至东亚,所有这些转变都是从一个中外分界而居的制度开始的——

  鸦片战争的最后阶段,1842年6月,中英吴淞之战爆发,清守军力抗但战败,英军借此机会占领上海,后来虽然撤出,但8月份的《南京条约》使上海开埠通商。

  通商就会有洋人居留,在一系列的矛盾和混乱之后,租地协议断断续续理清,最后成为《上海土地章程》。这个章程允许英国人在县城北郊的规定区域内租借房产,主权仍属中国,租界并不等同于殖民地。从清政府考虑,“华洋分离”的条款实质上是将中国人与“夷人”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将到最低限度。而后,美法两国效仿而成立自己的租界。

  没有人会想到,这是一座巨城的黎明时期。

  1853:小刀会起义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上海因对外贸易而失业的水手与棉农织户迫于生计,爆发了小刀会起义。17个月的艰难战事,使上海县城疮痍满目,最终小刀会遭到清军镇压。这场战争的结果惨烈,给平民带来巨大伤亡。但是对这座城市而言,它却成为一个意外的契机。

  大量的华人难民,如潮水涌入外国租界,此前宁静与浪漫的租界生活从此一去不返。“路旁有肮脏的小屋,随时可能发生火灾、爆发瘟疫,到处是妓院、鸦片馆和赌场”,英国领事与租界当局容忍不了这样的混乱,但最终,他们被一个英国商人说服了。商人的话代表了大多数外国商人的想法:“让中国人和我们住在同一区域,其利益将是无法忽视的。”

  租界对中国人正式打开大门,外国商人的商业与房地产业红火起来,这里成为一块由欧洲人管理、大多数居民却是华人的特殊区域。

  事后证明,上海的命运在十字路口进入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1865: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成立

  外资银行抢滩上海,自1847年始,至19世纪90年代初共有12家英资银行开办,其中9家被市场淘汰,存活者以汇丰银行最为成功。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成立于1865年,它的发展战略是将中国作为全球贸易中的基地与枢纽。至1927年,包括德国、日本、俄国、美国等银行在内的外资银行在上海的营业机构达到35家。

  华资银行始于1897年,在民国后的上海以中国银行与交通银行为主。北洋政府时期,这两个银行的北京总行都曾被当成政府的财政工具,而中行上海分行因地处商业地带,有着很强的现代市场意识,为此不惜抵制政府命令,以维持银行信用。

  数年金融业发展,使上海成为远东金融中心,一个国际大都市的轮廓渐渐显现出来。

  1895:《马关条约》签订

  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以前,外国人在上海设厂都是违反条约的,接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上海都是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迅速发展贸易。甲午战争之后的《马关条约》使上海被迫完全开放,英国等欧洲国家将自己的优势产业——棉纺织业打入上海。

  最初的外资纱厂引进先进设备,效率很高,获利丰厚。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忙于交战的欧洲国家放松了中国市场,中国的民族工业借此进入黄金发展期。棉纺织工业、面粉工业、建材等领域里崛起了如荣氏兄弟、刘鸿生、穆藕初等一批现代企业家。“进厂就业”,成为许多农村移民的梦想,产业工人阶层在上海诞生。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给上海注入新的生命力,她的发展获得了稳定的力量,迅速成为中国工业中心。

  1897:商务印书馆创办

  1897年2月11日,商务印书馆创立于上海,它的创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并且,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以上海为中心,是以影响最大的商务印书馆为代表。

  不仅如此,民国的上海,在经历了作为西方文化输入中心与中国新闻出版中心之后,也有了自己的原创文化与文化品格。在各种文学期刊与报纸的推动下,谴责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等通俗文学风行沪上;电影业群雄并起使上海成为“东方好莱坞”;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时局动荡,使大批北京知识分子南下,上海文化进入黄金时代;此时的上海也是中国的美术中心,东西方文化孕育了西画大师刘海粟、徐悲鸿等人,而发达的报刊业与工商业,催生了漫画、工艺美术领域的叶浅予、丰子恺、周慕桥、郑曼陀等画家。

  1905:上海地方自治运动

  租界在1854年成立了工部局,成为华洋杂处之后的市政机构。这个机构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努力将西方的市政建设经验带给上海。最初的工程是大规模的道路建设,铺设排水设施、人车分道、竖立路灯与规范路名等工作都在这一工程之中,而道路的质量也逐年推进,至1893年时已经有铺筑柏油与水泥的人行道出现。相应的规范是右行原则、规定区域的单向交通、规定时间的禁行等等,都与今天的交通原则大抵相同。

  对比之下,华界道路的狭隘污秽日渐明显,风气所至,华界地方长官在19世纪90年代开始修筑华界马路,但进展缓慢。1905年,上海地方自治运动兴起,新成立的市政机关力图改变华界路政的落后面貌。这些机构把开拓马路、清洁街道作为市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此后数年,路政的近代化使上海城市布局和整体风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座不同于旧城区的近代都市就此崛起。

   1911:剪辫大会

  1910年,全国最高民意机关资政院通过了“剪辫易服”的议案,次年1月15日,上海各界在张园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剪辫大会”,参加者四万多人,当日剪辫就有上千人。经过这场剪辫运动,人群中有辫人与无辫人可以一样自由地出入公共场合。

  此前在1892年时,便有人提出“易西服”的主张,实际上是想造成一种向西方学习的人文环境,上海举办“剪辫大会”时,被欧风浸润的上海人对剪辫早已迫不及待,而这只是一个服饰变革的序曲。

  辛亥革命后,上海民众在服饰上的崇洋之风使其成为各地模仿的对象,当时有这样的童谣:“乡下娘娘要学上海样,学死学煞学不像。学来稍有瞎相像,上海已经换花样。”

  1920:重建外滩运动

  商业中心区的外滩并非一天建成的。当建筑技术的许多难题被克服时,外滩需要新的高度。1920年,英资企业的元老怡和洋行在外滩重建公司总部,一场重建运动席卷此地。

  1920至1923年,一群深受欧洲影响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在外滩出现,其中尤以1923年完成的54米高的汇丰银行大楼最令人瞩目。1925年,源自新大陆的优雅摩天大楼与多彩的装饰艺术在外滩占据上风,这种风格与外滩的活力尤其吻合。1927年落成的第三代海关大楼就是这一时期的标志性建筑。

  1920至1930年,外滩建筑全部重建一新,后来上海举世闻名的景观自此定格。

  1927:建立上海特别市

  上海市政府成立之前,上海的行政权一直不统一。1927年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第89次会议,确立“上海特别市”的成立,将上海的行政级别提高,一跃成为直接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特别市,并将上海作为全国的模范城市来经营。

  这个市政府是在易于现代城市管理的理念上建立起来的,面对一个巨大而混乱的城市,市政府决定用1927到1937的10年间彻底改善上海的面貌,并以此提出了“建设大上海”的计划。虽然后来的战事与经济危机使“大上海计划”夭折,但上海市政府成立本身,已使上海突破传统的地域型行政区划体制,对上海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中国地方行政制度也因上海特别市的建立而正式有了与省平行的、直辖中央的市级政区。

   1943:租界“收回”

  1943年8月1日,上海的公共租界迎来了名义上被归还中国政府的一天。只是,这个公共租界交接仪式是由日本导演,由汪伪政府接收。

  原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公共租界进入由日本直接殖民统治的黑暗时代,英美侨民遭到拘禁,租界已经名存实亡。当美军在南太平洋战场赢得主动权之后,英、美等国为减轻自己的战场压力,积极促使蒋介石对日作战,因此相继签署条约,于1943年1月交还租界。

  英、美是用一纸空文交还并不在其治下的租界,而日本此时觉得有必要维护南京汪伪政权的合法性,所以决定采取同样的措施以赢得主动,遂有了1943年轰轰烈烈的租界交接仪式。然而日本宪兵终归是凌驾于汪伪政府之上,直到日本战败。

  这个城市终于在迥异于传统中国的道路上行走100年后,回到中国的管辖之内,然而这100年的历史在日后的岁月里,其影响绵绵不绝、从未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