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喷吹控制仪:百年上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9:34:13

 

    2010年3月28日,历时近3年时间综合改造的百年上海外滩在世博会开幕前夕宣告竣工。 (图片拍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www.scio.gov.cn 

 

     外滩是上海的象征。它承载着上海开埠近170年的历史,浓缩了百年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上海是中国近代金融业、航运业的发祥地。1849年,英商开辟了上海至香港的定期航班;1897年,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诞生。上海成为与伦敦、巴黎、纽约齐名的世界性大都会。“汽笛一响黄金万两”、东方“第一繁盛商埠”更成了当时上海的写照。

     我以下拍摄想通过镜头,展示中西方文化在中国近代的碰撞,行摄匆匆多多谅解

1846年西方人在外白渡桥至金陵东路之间修筑马路,称为bund,中文翻译为外滩、黄埔滩。上海辟为商埠以后,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英、法分别在其北端、南端设立领事馆,外商洋行、银行、报馆也云集中段地区经过约一个世纪的营建,在这个仅有三里长的一条弧线上,鳞次栉比地矗立起52幢各种风格的大厦,有英国古典式、英国新古典式、英国文艺复兴式、法国古典式、法国大住宅式、巴洛克式、哥特式、爱奥尼克式、东印度式、近代西方式、折衷主义式、中西掺合式等等。从建筑上看,外滩这些具有西方复古主义建筑风格的大楼,虽然不是出自一个设计师,也不是建造于一个时期,但它们的建筑格调基本是统一的,整个建筑轮廓线的处理也是协调的,因此成为上海具有“万国建筑博览”标志性的建筑群之一。外滩是上海近代大都市的最初轮廓线,荟萃着世界各国重要的建筑样式. 目前的外滩大楼大多改建过2~3次,在改建过程中, 有的重新设计,有的扩大规模, 有的提高层次,有的部分改变造型。外滩一条街的建设,约可分为三个时期。 初创时期(1843年~1885年) 这一时期的建筑一般为二层楼房,布局和造型大多脱胎于欧洲中世纪宫殿、 府邸的通用形式。其中的英国驻沪领事署, 有宽大内长廊式阳台, 属东印度式。唯一一幢中国式建筑是1857年建造的江海北关, 形似中国南方之庙宇。



繁荣时期(1885年~1908年) 上海开埠四十年后,洋行资本有了重大的发展, 亟需拓展经营场所。鉴于外滩地价飞涨,遂将二层建筑翻建为三层以上的建筑。江海北关也因房屋破旧等原因, 由中国南方庙宇式改成略似教堂的西洋式。这一时期的建筑,以后大都被20世纪20年代至40 年代的建筑所替代。保留至今只有三处, 一是招商局大楼(今上海海监局所在地),二是中国通商银行大楼(今长江航运公司下属单位所在地),三是华胜大楼(今上海市航天局所在地)。

 

 

2009年建设中的外滩。


   鼎盛时期(1908年~1937年)这一时期由于水泥等新型建筑材料的采用及世界“现代主义”建筑潮流(其特征是追求高度与实用)的影响,进一步向高空发展。五层以上的建筑有亚细亚火油公司大楼(今上海冶金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房地产局所在地)、皇家总会(今东风饭店)、有利银行大楼(今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所在地)、 汇丰银行大楼(原上海市政府所在地)、日清公司大楼(今上海市海运局所在地)、海关大楼、交通银行大楼(原上海市总工会所在地)、汇中饭店(今和平饭店南楼)、《字林西报》馆(今桂林大楼)、麦加利银行大楼(今春江大楼)、 横滨正金银行大楼(今上海市纺织工业局所在地)、 扬子保险公司大楼(今申富餐厅)、怡和洋行大楼(今上海市对外贸易局所在地)、 格林邮船大楼(今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所在地)、东方汇理银行大楼(今上海市公安局交通处所在地)。 十层以上的建筑有沙逊大厦(今和平饭店北楼)、 中国银行(今中国人民银行等所在地)、百老汇大厦(今上海大厦)。 以上这些大楼奠定了今日外滩的雄姿。

1897年竣工的6号,是外滩现存最老的建筑之一,原为中国通商银行。


 

   1992年国庆节前,外滩综合改造一期工程完成。   2010年3月28日,历时近3年时间综合改造的百年上海外滩在世博会开幕前夕宣告竣工。

    百年苍桑,这些建筑见证了近代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以下摄影图志,重点反映中国本土的视觉。

 

 

  王开照相馆的创始人王炽开,是一个二十世纪初从广东到上海来淘金的外来移民,他在上海毕生的艰苦奋斗见证了上海这个移民城市的百年兴衰。王炽开从一个德商照相馆里的小学徒到独立经营一家照相馆,王开照相馆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照相馆发展成上海照相业的龙头老大,王炽开的成功,他所倡导的经商理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质量为本,大规模的广告效应,热情周到的服务,广罗人才,这些恒久不变的商战真谛蕴涵着王炽开的远见卓识和精明智慧。

国内女人抽烟是否与这类广告有关?

    百年历史,商海沉浮,战争、人文、艺术、人生。。。有许多事值得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