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快的钢琴曲纯音乐:《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的专业视野》报告给我的启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2:36:32
《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的专业视野》报告给我的启示山东曲阜师大附中  孟祥同  2009年3月14日,北京师范大学的康长运先生在曲阜一中做了《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的专业视野》的报告,有幸到场聆听,收获不小。报告给我的启示记录如下: 一、康长运:中学教师→课程专家康长运是曲阜一中的毕业生,1986年高中毕业,考入某校师范专业,毕业后从教,后考研,教育专业,现在就职于北师大,加拿大某大学访问学者。康是有一个从中学教师成长为课程专家的典范。我以前知道有位孙平华老师也是如此。(孙老师的《聚焦英语教育中的教学与科研》挺好,建议读读。) 二、关于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动力来自哪里?
  1. 需要:学生的学习出于某种需要,如上大学,这是功利的目的。
  2. 成就感: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在自己的圈子里感到有成就,受尊重,为了维持这种成就感,就要不断学习。
  3. 学习本身:学习本身是个很有趣的过程,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这些都离不开学习。
破坏学生学习动力的因素有哪些?
  1. 没有希望导致没有信心导致没有动力。明知做不成的事情谁也不愿做,成人如此,孩子也如此,所以我觉得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根源在于提高学生的信心,提高信心的根源在于让学生有希望。
  2. 没有成就感。学习屡屡受挫会导致没有成绩感,所以平时的课堂教学一定要降低难度,特别是基础年级和毕业年级的基础阶段。难度的提高是个水到渠成的事情,没有扎扎实实的基础性工作,人为的提高难度不会有好的效果。
  3. 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不要说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是很大比例的成绩很好的学生也体会不到学习本身带来的快乐。学习不快乐导致学生普遍厌学(注:厌学≠不学,刻苦学习≠快乐学习),正如今天康老师讲的,我们的很多小学用6年的时间把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变成了不爱学习的学生。(幸好我们的附小还不错,
三、学校教育目标及达成手段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什么?以高中为例,升学是一个谁也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不仅是学生本身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存在着这样的机制:用人单位通过各种考试从大学搜罗人才,大学通过高考从高中搜罗人才,高中通过中考从初中搜罗人才。不管合理不合理,这个体制客观地存在着,这个体制中的个人和机构都要在既定的节拍下起舞,要步调一致,否则就可能踩别人的脚或者被别人踩,最后的结果都是出局。要想在这个体制下生存下来,还要生存的好些,对中学来说,高考升学的重要性怎么估计都不过分。 学校教育不能只有升学。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良知,都不允许我们这么做。即使在应试教育最狂热的时候,素质教育的呼声也一直没有停止过,我们的学生不能因为考不上大学就成了社会的废品。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具有到什么时候,良好行为习惯的、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在任何社会,都是教育的目标,中学当然不能置身事外。因此,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什么?四个字:教书育人。 可问题在于,在升学的背景下,教书和育人是否矛盾?我个人认为,不矛盾,不仅不矛盾,而且相辅相成。一个有着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品德的人怎么会不好好学习呢?问题是学校怎么引导,教师怎么引导。当前我们学校搞得学校品德教育活动、中英文演讲比赛其实都是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的很好的举措。今天康老师提到了自己的儿子在加拿大的情况给我很大的启示,学校用四个月排演一部大戏,学生自己研究剧本、自己设计舞台服装,自己排练,自己卖票,自己组织演出,最终获得成功。从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观点看,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教育是全方位的,既有知识的学习,也有人际关系的协调,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实践。但是这样的教育实践在我国目前的背景下有实施的可能吗?全面照搬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局部的、阶段性的优化还是可以的。其实有很多时候,面对很多问题,我们可以从应试的角度解决,也可以从发展的角度解决,只是长期应试教育的惯性使我们不习惯了换个角度看问题。条条大路通罗马,问题是那条路更好走。 四、教学研究模式康的报告提到几种教学研究模式:
  1. 民间研究
    几个志同道合的老师一起研究解决一些教学中的问题,不用到教育部门立项,不用申请经费,只是为了自己的教学更好些。研究小组、读书沙龙、网络论坛都是很好的研究模式。
  2. 研究小现象、小策略
    所谓小现象,我的理解,指那些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小问题,而研究如何解决这小问题,会逐渐形成解决某一类问题的策略,即小策略。比如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老问题,如何扩大词汇量,就是一个小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学法指导,就是一个小策略。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小问题研究的多了,小策略积累的多了,就解决了大问题,形成了大策略。康报告中提到的PEEI就是这样形成的。
  3. 档案袋
    记录学生成长历程。

五、几点感悟

  1. 教学是个痛并快乐的过程,痛是因为教学之外的东西,快乐是因为教学本身。
  2. 教学研究处处是起点,没有终点。(康)
  3. 教学研究是个单行道。(康)
  4. 走小步,持之以恒
  5. 找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
  6. 教师不能做一个消费者,一个知识的过客,而要做一个参与者、创造者。
  7. 教学研究先解决一个问题:为谁而做?答案是为自己,这样会少很多怨气。怨天尤人什么事也做不成。
读《外语课程与教学论》:三种听力理解模式山东曲阜师大附中  孟祥同 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设计知识和认知等多种因素。下面是三种典型的听力理解模式: 一、自下而上模式该模式从语言的角度解释听力理解过程,认为听力理解是一个由部分到整体的线性加工过程。该模式使人们对听力教学产生一个误区:该模式的着眼点在语言材料,认为听力材料中如果没有语言知识难点,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听懂。其实不然,听的难点和读的难点不是同一个概念,一般来说,词汇的音节越多,该词就会越长,拼写就越困难,但是在听过的过程中,音节越多的词汇占用的时间越长,越有利于识别和理解,因为理解效果和理解时间是有联系的。听和读的机制不同造成所谓的难点不同,不能用读的观点去判断听的问题。以上的错误认识可能和英语教学中长期重读写轻听说有关。 二、自上而下模式该模式从认知的角度解释听力理解过程,认为听力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激活听者的图式知识和情景知识。我的理解:图式理论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用分析的方法,把相关知识,包括语言知识,情景知识,背景知识,世界知识等量化和形式化,是相关知识的形式化、固定化,体现了西方文化的典型思维方式:分析。实际上,分析作为西方思维的典型特征之一,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逻辑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各中学科的研究莫不渗透了分析的特点。英语句法就是分析在语言上的典型表现。该模式的着眼点在听着本身,在实践中,该理论有过分重视图式和情景知识忽略语言知识的倾向,对听力教学也有不利的影响。 三、相互作用模式该模式把以上两种模式综合起来,认为听力理解是听力材料(语言材料)和听者本身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听者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完善的知识的组织结构,另一方面语言材料要提供足够的信息,便于听者认知和加工。即:听者:知识+结构材料:信息+结构听力理解:听者(图式、情境)→听力理解←语言(语音、词汇、语篇、语用等)根据该模式,听力教学既要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还要注重学生认知方式的养成,特别是对西方思维模式的了解。这其实也是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没有英语思维方式养成,就很难从英语的角度而不是从汉语的角度认识英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