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章鱼风筝怎么放:1犀牛角的鉴别方法--- 明清犀角雕鉴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42:15
犀牛角的鉴别方法  犀,有山犀、水犀、兕犀三种。又有毛犀似之。山犀居山林,人多得之。 水犀出入水中,最为难得,并有二角,鼻角长而额角短。水犀皮有珠甲,而山犀无之。兕犀,亦沙犀,上不一角在顶,文理细腻,斑白分明,不可入药。
http://bbs.cctv.com.cn/forumtopic.jsp?id=6012041&pg=6
http://www.mycollect.net/gudongmanage/file_browse.asp?f_id=55368
世界上一共有5种犀牛,即白犀牛、黑犀牛、印度犀牛、爪哇犀牛和苏门答腊犀牛。其中,白犀牛和黑犀牛生活在非洲,而印度犀牛、爪哇犀牛和苏门答腊犀牛则属于亚洲犀牛,通常生活在巴基斯坦北部、印度的阿萨姆邦、尼泊尔、不丹和孟加拉国。其中印度犀牛则只生活在印度北部的阿萨姆邦和邻国尼泊尔的一些地区。
印度犀牛和非洲犀牛很容易就能区分出来。鉴别方法之一就是看犀牛角,印度犀牛头部长有一只角,而非洲犀牛(白犀牛和黑犀牛)则长有两只角。另外,还可以从犀牛的皮肤上进行区别,印度犀牛的皮肤上清晰可见深深的折痕,就好像穿了铠甲一样,而非洲犀牛的皮肤则比较光滑,没有折痕。
所有的犀牛都是食草动物,印度犀牛通常以青草、水果、树叶和农作物为食,其中高高的象草是它们的最爱。印度犀牛为了避免一天中气温较高的时段,通常会在早晨或是傍晚出来活动。它们的体重通常可以达到大约2000千克,寿命约为40年左右。




鉴别犀牛角属于屠龙之术
学而无用武之地
现在全世界所有的犀牛角贸易都已经被禁止了
任何犀牛角的买卖都是非法的
一些合法的中药里面用的犀牛角,都是用角蛋白配制的人造犀角

因此劝你不要学习这种技术

还有,说犀牛角能够降低酒精含量也是无稽之谈
从化学的角度讲,犀牛角是由致密的角蛋白组成的
通俗的说,犀牛角和指甲、头发没有本质区别,
完全不具有吸附酒精、与酒精反应或者催化酒精发生反应的能力。
因此说酒经过犀牛角处理会降低究竟含量的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至于酒的口感变化,很有可能是孳生在犀牛角里的犀牛的鼻屎融解在酒里造成的。 --------------------------------------------------------------------------------------------------------------------------------------------------------------------- 犀牛角材质的鉴定秘诀:即其断面如毛竹之截面,有细小颗粒状纹。而牛角、羊角等没有此特征。另外,犀角加水研磨汁如牛奶。但一般犀角雕刻艺术品鉴定不必用此办法,因为这毕竟是“有损鉴定”。
犀角和犀角雕质稀物贵,动辄千万之数,故须明察秋毫方可下手。其实犀角的特征比较明显,首先是它的造型:犀角底盘的造型为马蹄形,角的前端和后端分别有一条浅浅的纵向凹槽和一楞凸起的筋脉称之“天沟地岗”。故明清间的犀角雕造型多马蹄形杯,利用天沟作杯的流口,地岗作杯的把柄。其次犀角有纹理,即纵向的直丝纹,犹如甘蔗的丝纹,其横向的断面上有一点点的粟米纹,和毛竹节的断面纹一般。第三,犀角有腥味,尽管明清犀角雕至今已有三五百年的历史,其表皮上的腥味已经挥发,但再将角雕放在毛皮上磨擦仍能闻到一阵类似麻油的香味(腥味),在鉴定分辨犀角时必须将这三条综合有机地联系起来。

  犀角雕有新旧之分,犀角亦有亚洲犀角和非洲犀角之别,在药用价值上说,据记载亚洲犀角是非洲犀角的二十倍。非洲犀牛有二只角,角大,最大的长度可达80至90厘米,质梗,易裂,半透明,亚洲犀牛只有一只角,角小,最大的印度犀其角也仅三十厘米,而最小的印尼苏门塔拉犀,角只有十几至二十厘米,质细性糯。非洲犀角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皆在清代中期以后一般由广州进入,就地加工,故非洲犀角的雕刻多广工,现代仿明清犀角雕的角料,所用的也都是非洲角。所仿器形多佛像、马蹄杯、没乃何,及牌片、挂件、印章等。图为两件将在博海秋拍会现身的明清旧器。

  另一类仿犀角的材料取黑水牛角,其鉴别方法是:

  水牛角的底盘系扁三角形,与犀角之马蹄形差距很大,且水牛角更没有“天沟地岗”的特征。

  水牛角的腥味淡而臭,与犀角的类似麻油般香味的腥大相径庭。

  水牛角的纹丝细,质韧,受热压后会变形,可加工成多种形状,为了冒充犀角的粗而直的纹丝,作伪者将水牛角雕件,用餐馆里发蹄筋的方法,将其浸发,务使其纹丝变粗,但其横断面上的“粟米纹”则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可看它的雕工线条,包浆、色彩等等。

  总之鉴定犀角雕多方位全面地看,胆大心细得其要领,才不会出错。  -----------------------------------------------------------------------------------------------------------------------------------------------------------------------  明清犀角雕鉴赏  

近十年来,收藏市场正经历着由通俗向高雅转变的历程。收藏家们经过了几十年的积累与沉淀,收藏的雅兴越来越高,三十年前被视为高层次的古陶瓷,青铜器已逐渐被价值更高的新品类所代替,象牙、犀角之类的珍贵艺术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一位资深收藏家,以前是以收藏明清瓷器著称的,前几天与他相聚,才知道他已将收藏重点转向了世间少有的犀角制品,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他说“收藏这一领域,讲的是以珍奇为贵,世间越少的东西,就是最受人钦羡的东西,收藏一大堆大路货,不如有一件别人没有的宝物,犀角就是这类宝物的一种”。(图1)

我认为这位藏家的观点,代表了当前收藏界的一种新潮流。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在文化追求上也上了一步台阶,开始从“下里巴人”向“阳春白雪”过度,当然比一般收藏品更雅、更稀、更珍的犀角制品肯定会受到更多人的重视。(图2)

从市场实践看,十余年前一件清中期8cm左右高的犀角杯不过2-3万元左右,比较珍惜的犀角佛像也不过50万元。2001年北京某拍卖公司拍过一件清代精雕犀角佛像,价107万元,在当时曾引起轰动,但去年辽宁拍过一件与其类似,仅高5.8cm的佛像就达264万元。进入21世纪以来,犀角制品价格一路上扬。2005年香港苏富比的一次专场拍卖,成交前十名中,犀角占了五名,其中明代双螭海棠杯以1140万成交,创出了当时同类拍品的最高价。此后各大拍卖公司推出的犀角制品,成交价在300万至500万的已不稀见。2008年北京瀚海推出的一件高15cm的明代犀角杯成交价达649万,原本属于偏科的犀角,十年之中价格增长十多倍,而且还有继续走高的趋势,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有人推测说犀角制品将成为艺术品收藏中的新风流。

犀角雕刻艺术品之所以逐年走红,与其存世量及其珍罕有直接的关系。传统犀角雕中,明代迄清初的制品,以亚洲犀角为主,而到清中期,亚洲犀就绝迹了,仅存于民间的少数亚犀遗珍,经过数百年战乱和灾祸,存留下来的已极其稀少,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清中期后非洲犀角流入中国,数量也十分有限,加之近二十余年国际野生动物保护法规不断完善,再想成批进口非洲犀角已不可能,何况近几年风传国际市场将对于非遗存性犀角交易进行限制,犀角制品就成为不可多得的珍稀之物,所以不用分析也可看出,中国明清犀角艺术品将爆发一轮新的价格冲高是毫无疑义的。(图3)

尽管价格不断冲高,人们还是想收藏犀角制品,这还与目前市场上假货充斥有关。一些收藏家花巨资买了假画、假瓷器,一旦被专家揭穿,假画变成了废纸,假瓷变成了廉价工艺品,上当受骗者则落个“颗粒无收”的结局,损失太大。而收藏犀角制品,只要质地是真犀角,即使是当代的仿古制品,也可保持住材料的价值,不致“全军覆没”,风险相对来说就小多了。这也是犀角、象牙类制品逐渐成为藏市主流的原因。(图4)

收藏犀角制品,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学会辨别真假犀角,由于市场上暴利的诱惑,现在涌现出的假犀角可谓五花八门,有用牛角染色冒充的,有用牦牛角代替的,甚至还有人用马蹄子来蒙人。除了使用代用品,就是用化学合成物冒充,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不少“犀角元宝”、“犀角大杯”、“犀角观音”,全是树脂塑造,其做假手段很高,有些假货的“甘蔗丝”“粟米纹”都做得惟妙惟肖,令不少“淘宝者”上当受骗。另外古旧鹿角、鱼牙角,(又称虬角),由于价值没有犀角高,也被拿来冒充犀角。弄得藏家如坠五里雾中,不知所措。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辨别真伪呢?许多收藏家看了有关鉴定的书籍,被其中说的什么“天沟”、“地岗”、“马牙边”、“云头雨脚”、“正透反透”等名词弄得晕头转向,其实“天沟”、“地岗”、“马牙边”是犀角原材料上才能找得到的,而现实中的犀角雕,却是雕好的成品,这些特征早已不明显。再说“云头两脚”“正透反透”主要指的是犀角的颜色和花纹的变化,但自明代以来,犀角雕件,大多数都经过染色,已不是原材料上的本色,要从中找出犀角原料上的特点是非常难的。根据多年的经验,真假犀角的鉴别不用去按书上说的什么“天沟”、“地岗”、“马牙边”、“云头雨脚”等叫人不着边际的“特征”来辨别。只要掌握五个要点即可,第一看表面的“甘蔗丝”纹,凡是真犀角,沿其纵向的表面,都有密布的直线纹,这些线纹和削了皮的甘蔗中显露出的竖纹一模一样。注意所有竖纹都是平行的,不可能有紊乱和相交的,放大镜下观察,这些竖纹不是简单的花纹而类似头发一样,呈角质状。(图5)而代用品有的无甘蔗纹,有的纹理紊乱,与犀角截然不同。(图8、图9)第二,凡是竖向的“甘蔗丝纹”,到与其90°的平面上,都呈现出一个圆点,从横剖面看,就象一束束头发的断面一样,圆点密布形成所谓的“鱼子纹”也叫“粟米纹”,凡是竖向线条到横截面处不形成圆颗粒的,都不是犀牛角。(图6、图7)第三,用40倍放大镜细看“鱼子纹”,所有的圆颗粒都形成蜂窝状,也十分像蛇皮一样形成鱼鳞纹,(图10)凡圆颗粒仅是密集的细点,或呈与马蹄莲花朵一样又无蛇皮形态的,都是代用品。(图11)第四,用手使劲摩擦雕件表面,等手发热后嗅一下,真正的犀角有腥味,这种味淡淡的虽腥而不臭,有点香油的气味。第五,看天然花纹。犀牛角的横剖面上密集的“鱼子纹”、也作“粟米纹”,这些密集的小圆点,组合起来就像一滴墨汁滴到宣纸上墨迹渲散开后形成斑驳的花纹一样,有深有浅,有黑有黄。(图12、图13、图14)除了犀角外,其他角类虽然个别的也有“鱼子纹”,但鱼子纹组合是均匀的,单调的,成几何形状排列的,形不成深浅间杂,色彩斑驳的花朵。《格古要论》中说犀角“成株肥大,花儿且好”的为上品,就是指“鱼子纹”组成的花纹。所有犀角横剖面上都会出现这种自然的花纹,凡没有花纹的一律是代用品。鉴别犀角的这五个要领,要从真犀角上去领会,多看看真犀角,自然就知道它的本质是什么了。

另外,同是犀角,亚洲犀与非洲犀在价格上有很大差别,亚洲犀早已绝迹,所以凡是亚洲犀角制品,年代不会晚于清早期,而非洲犀与亚犀在价格上有很大差别,最近三十年,由于犀角价格高,还有不少从非洲走私进来的犀角,也被作伪者购去雕制一些仿古作品,冒充亚洲犀角,对此也应警惕,凡是用非洲犀角雕成的明代风格作品,都值得认真辨别,十有八九是现代仿品,(明末清初以前也有少量非洲犀角制品,但数量极少)。

亚洲犀角与非洲犀角辨别也较复杂,不同专家说法也不尽相同。但一般只要察看几个要领就可以大致分别出来。第一,亚洲犀角都比较短,原材料最多30cm,雕成的制品超过20cm已属大件,(图18)而非洲犀角则较长,最长的可达80cm,所以如果某件雕件已认定是犀角,其长度超过25cm的,可以肯定不是亚洲犀,近几年拍卖市场上出现过60cm的大件犀雕,绝对是非洲犀角无疑。(图19)第二,看截面形状,亚洲犀角截面是椭圆形的,一般被制成酒杯,以尽量保持其原状,有些佛像,底座若接近椭圆形,基本可以认定是亚洲犀。(图15)非洲犀角的截面是圆形的,一般用做碗,瓶类雕件,(图16)还有一种截面接近长方形的是非洲白犀角。常常被削割成椭圆形,冒充亚洲犀角,但白犀的粟米纹在放大镜下蜂窝状不如亚犀明显。何况多半是电脑制版、机器雕刻,只要认真分辨,是不难区分出真伪的。(图17)第三,看雕件腔口的深浅,亚洲犀角杯的杯槽(就是能盛水的部位)都比较浅,(图20)而非洲犀角的腔口则较深,原因是非洲犀角长度大,因而底部的凹腔就比较大。(图21、图22)第四,看纹路,表面甘蔗丝纹粗的是亚洲犀,而纹丝较细密的则是非洲犀,掌握了以上规律,在现实中分辨亚洲、非洲犀角就有一定的底数了。  

掌握材质的鉴别,是犀角制品收藏的第一步,但如只会辨别材质而不会辨别年代和艺术水平,仍然无法得到真正具有文物价值的犀角珍品。我们曾收到不少收藏家的来信,反映最近犀角市场上出现了一批以新近走私进口的非洲犀角为原料雕成的仿古作品,有些雕得很精致,藏家以明、清制品的价格买来后,请专家鉴定则是当代新活,弄得十分狼狈,他们希望能知道一些识别仿品的经验。

犀角雕刻远在商周就已出现,但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是明、清而迄民国时期的作品,当然也不乏最近二十年来陆续出现的仿古制品,收藏犀角制品,不必追求年代古远,而只求其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汉唐以前的作品存世极稀,就连博物馆内也极罕见,不是收藏家能遇到的,我们可以暂时不做深刻的探讨。明清两代是犀角雕的最辉煌时期,其艺术性也最高,且存世量相对多一些,所以建议收藏家们以明清两代的制品为主要寻追目标,当然民国时期也有少数精湛的作品,同样不可轻视,而近二十年的仿品,则只能视作高价材料的工艺品了。

收藏爱好者们反映,他们最头疼的就是对年代的鉴别,一件成品究竟是明是清还是当代仿制,有没有一个总规律可以依循呢?有些藏家还反映最近十年多,出版的鉴别犀角年代的书至少有二十多部了,但讲得都非常笼统,而且动不动就是艺术风格、时代特色、刀法雕技等十分复杂的叙述,不同的书中还有不同的说法,让初入门径的人很难找到要领,他们希望能知道一点简明的基本规律,以便到实践中有一把尺子去衡量真伪。

对于收藏爱好者们这种希望立竿见影的心态,笔者十分理解。按理说,要想成为真正的行家,还是必须在艺术风格、时代特色,各时期的不同雕琢方法上下功夫的。问题是一些收藏爱好者并不希望成为鉴定家,而只希望对各代犀角制品的特点有个最概括的了解,能在实践中有个基本尺度就行了。为满足大家的这种需要,我这里介绍一偷懒的方法。

要想判断一个雕件是明是清,是新是老要从以下三点入手:

第一:看雕工是简洁还是繁缛,大家知道犀角是非常珍贵的东西,在早期(如明中、晚期),上层人物制作犀角杯,主要是为利用其药性价值,犀角有凉血、解毒的功效,将酒放入杯中,能吸收药性,健壮身体,犀角杯的实用价值是主要的,艺术价值居第二位,所以雕刻家们是以尽量保存原材料为目标的,在下手雕刻以前往往有惜材如金的心态。这样,雕出的成品,必然是绝对维持材料原形状,且刀工简洁,能够不剔不剜的,绝对不会去剔削,(图1)图案也以浅浮雕为主,不忍把角肉挖得太多。明代的作品大都符合这个特点,(图2、图3)明晚期虽然有些松动,但绝不会出现多层次的繁复雕法。(图4)而到了清代,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雕饰,而希望作品有较高的艺术性,于是清代初期的犀雕在造型上有些已经在原材料基本形状上进行剔削了,在雕饰上也不局限于图案疏朗,而追求较细密的纹饰,但原则上还不损失原材料的材质,比起明代作品它们显得精细,而比起乾隆以后的作品,它们又显得朴质。(图5、图6)到了乾隆时期,由于人们唯美思想的膨胀,收藏者已经把追求富丽豪华当成主要目的了,所以对于材质的保护就退居了次要地位,这就使工匠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天才,雕出的成品层次分明,纹饰繁复,与明代作品就有了截然不同的风格,(图7)这个时期造型已不以杯、碗为主,出现了如意、佛像、佩饰等题材,这种风气一经形成就不可收拾,到了乾隆后期甚至出现了镂空雕件,距离明代简洁疏朗的风格越来越远了。(图8、图9)现代雕品为迎合人们的审美观,往往雕得十分细腻,这样美是美了,但绝对不符明代或清早期的规律,明眼人一眼就会分辨出来的。(图10)

第二:看底足及腔。明代中晚期的制品,以平底的为多,这是为了尽量保留犀角的材质,(图11)即使有少量剜足的,其足凹也极浅,清早期平底的已不多,但圈足剔刻深度不大,仅从轮廓上显出其实是圈足而已,到了乾隆时期,就出现了深挖足的作品。(图13、图14)比较明代作品可谓泾渭分明。

与底足剔剜深浅变化一样,作品杯口的深度也有一个规律,即越早的作品腔口越浅,这是因为清中期以前,犀角原料以亚洲犀为主,这种角很短,底部凹槽也浅,(图12)清中期后非洲犀角被广泛使用非洲犀角长度大,底部凹槽也深。再加上明代匠人又舍不得过于深剔,所以明清犀杯深度就截然不同了。若看到杯口深度超过4cm的,可以毫不犹疑定为乾隆以后的作品。(图15)

第三:看颜色。前面说过,天然的犀角,以褐黑色为多,也有一些是白色的,其色调并不漂亮,所以雕成后多数都要进行染色,明代的制品由于雕饰简单图案简洁,更容易暴露出天然犀角颜色不匀的缺陷。所以多染以蜜色以增其美感,(图16)到了清乾隆时期,雕琢工艺变得繁复,工匠们可以剔去不匀的色调,所以染色可以退居第二位,这时期的制品,反而能保持犀角的本色,(图18)按照一般规律,明代制品以黄褐色、蜜色为主,清初又增加了红褐色,(图17)到乾隆则以犀角的本色黑褐色为主了。

第四:看雕饰花纹的内容。明代的作品以简单的花卉,螭虎为主,有少量山水图案,山水中一般没有人物,且以浅浮雕为主,少见多层次的深浮雕,尤其少见透雕。现在市场上有不少镂空雕件,都标榜为明代作品,很值得认真推敲,大部分是晚清民国的作品。

清早期在图案内容上有了变化,出现了山水人物图,康熙时有了深浮雕,但透雕仍罕见。到了乾隆时期才出现了图案繁缛的多层次深浮雕。乾隆时期尚古风气浓厚,出现了不少仿商周青铜器纹饰的作品,(图21)这在康熙以前是看不到的。

第五,看杯槽内的雕饰。犀角雕件,主要是酒杯。在杯槽内常常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注入酒水后,通过水的反射,花纹立体感十分强烈,增加了艺术性。杯槽内的纹饰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明中期以前的犀角杯,重在实用,杯中往往仅是一个素面没有花纹。明晚期,杯槽内的纹饰很简单,也很稀疏,有的仅是阴刻线条。清康熙前出现了较为复杂的图案,但以浅浮雕为主。(图19)乾隆时期才出现了十分繁复的高浮雕。(图20、图22)这个特点在杯槽内显得更为明显,所以如果从立面上难以辨别时,可重点看杯槽内的雕饰。

以上的简易方法,只是一个应急的办法,但在初学者来说,在尚不掌握图案纹饰规律和刀工刻法技巧的阶段,还是有用的,需要说明的是收藏家们在掌握了这些“土办法”后,还必须在时代风格、个人风格、刀法技艺、造型工艺等方面狠下功夫,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鉴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