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项目成本估算:義學、科判與法界思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1:41:12

義學、科判與法界思惟

(2011-03-18 04:29:53)转载 标签:

科判

義學

法界思惟

正定

生命性

杂谈

分类: 學佛釋疑

既言義學必言契理。所言契理者,即符聖心之謂也;稱聖心乃言

佛之知見也,言佛知見乃言佛之如實知見,非指方便之言也!

故此佛之如實知見乃真理實況,非是方便施設之語! 然如何契?

以及真理實況者為何?此為義學實修者所研討之標的也!此亦為

中觀論派及經教行者,所一再緊守不放的根本疑情所在!

 

在上求佛道的歷程中大乘佛法發展出契理與正思惟正知正見

的一套系統,此乃佛教教學系統中的一大特色,亦屬義學與哲學

最大差異的核心區別!易言之義學是以正念正見為體正思惟

為動力其目標即在兌現並闡釋生命存在的真相;若無此一宗旨,

皆是大腦識性之思惟所作,本無生命存在之價值與意義,而此

中觀論派之所以提出契理,無非契此法界存在之真理,故依于

正念、正見而施以正思惟,方足以起正精進,乃至令正語、正業、

正命達到正定之目標方可以俱捨世間結構之一切而入住於法界

中耶!

 

于此,義學的培訓乃以正思惟的訓練為下手處,以正思惟為能、

為動力故培養行者以正思惟方乃成為經教行者之主要因素

正思惟之訓練必依于經,此乃大乘佛法特重講經之故,然弘宗

演教的講經不同于一般的講演,乃依于正思惟而來,正思惟者

何也?即依于科判而理出來的思惟模式,推其本源,大乘經典

無非在詮釋世間結構中的苦集滅道以及法界結構中的常樂我淨,

故依之而理出的思惟模式為所以此思惟模式鍛鍊行者之心行,

是為心地法門也,或稱心要法門,若不依此,是乃妄心法門!

依此心地法門,則思惟有序,可導入法界,是為正思惟,所之

結論屬正見,所存追索之疑情即正念也!

 

古德已將大乘經典作出許多科判,華嚴、天台,皆有之,小部

經典亦不勝枚舉因此義學行者首應臨帖實習次應自行科判,

尤以主修之經本更需自行科註乃至倒背如流當能自行科註

多少經論即是多少經論之座主!此中不在座主或論主,而是

如何產生見性之見,所以必須自行深入科判,乃至令此經所言

之生命性德化為自己的生命性德,如是言、思、行必三密相應

而入經中菩薩之性德,兩兩溶融,是與本尊之自相應也!

 

經文科判是將經文之思惟條列綱目,行者若能善體斯意、善用

其心迅即增廣智慧疾入法界思惟以大乘經典呵斥世間生命

之餘,復許法身之存在!故依科判而入經文,始得經意,經義

即佛心,經文即佛語,得佛語不解佛心,是不會聖意,焉得入

法界耶,故欲解經意、會佛心,科判是一捷徑耳

 

 

分享

4

阅读(82) 评论 (1) 收藏(2) 转载(3)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转载列表:

    转载 前一篇:正思惟的下手處 后一篇:聞名拔苦與本願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