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传奇心悦划算吗:再说文人的风骨【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9:58:34
 再说文人的风骨【原】

 

   古代文人,是有风骨的。今天的文人,原本也应该有风骨。什么是风骨?昨日最后俺再说了对于风骨的浅见:风骨是文人的脊梁。既是风格的外化,也是节操的体现。

 

   魏晋动乱时代的建安风骨,磨砺出以五言诗的形式进行文学创作,从而形成的一种风骨遒劲、慷慨悲凉,铿锵有力的独特风格气象。俺以为风骨风骨,关键在骨。骨骼清奇自由张扬,才会形成风格,乱世之间独到的一种文化景观。文人,就应该以自己的独到、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见识、自己的文笔见长。但是因为孔老夫子遗传下来的“春秋笔法”——述而不作,所以敏于行而讷于言,真正的理性思维长篇大论很少,中国才不会有黑格尔。

 

    倒是可以出《菜根谭》或《耕堂笔记体》之类的语录体文本,这是欠缺呢,还是短小精悍以小见大优点?但是俺听有人指摘中国文人依附性太强,不足以成大事的说法又嗤之以鼻,以为这只能是一家之言的伪命题而已。中国文人有依附的毛病,但绝非全部。隐居——出世的只是师爷那一类型的,如汉末诸葛亮、明初刘基,鞠躬尽瘁之后似乎结局也不太美妙。但是李杜苏黄、南宋抗敌词人们和关汉卿、王夫之、李贽、曹雪芹以致谭嗣同、邹容、陈天华、章太炎,还有鲁迅闻一多朱自清,特例独行的“持不同政见”者不也比比皆是吗?

 

   前几日暑期夏令营,为假期中的孩子们讲述古代传统道德,同行王老师又搬出孔融让梨的“弟子规”,据说还是中央党校教授力主提倡的道德教材。悲乎!堂堂盛世怎么又祭起如此陈旧的旗帜来?当今的文化人颜面何在?怎么就拿不出像样的合乎新时代的理论、教材,难道都去市场大潮里面追逐金钱、利润去了吗?

 峨冠博带的屈原在行吟

   其实,“弟子规”内容基本上还可以,但是因为时代久远,那里面“为长者讳、为亲者讳 ”是否陈旧?里面的对长辈的繁文缛节是否迂腐?里面的对小女子的苛求是否过分?是呀,毕竟是几百年前的东西呢。此外,蒙学三种里边如《三字经》《千字文》《朱子家训》也都存在类似问题,更别提《太上感应篇》了,为什么不能结合时代更新实用,如毛泽东所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之后再拿来使用?鲁迅力倡的拿来主义呢,当代文人的失职呀!

 

   同样,如今改革开放西风东渐,文化界思想界艺术界新浪潮、新思维、新流派不少,不一定非要跟在洋大人后面亦步亦趋地爬行,聪明的有着悠久传承的东方文化人,为什么不可以坐下来深刻思考,改变一下述而不作的陋习,摒弃语焉不详的“春秋笔法”,洋洋洒洒创制出自己的思想、文化、艺术、文学的长篇巨制呢?!

   新时代的中国文化人,任重道远呀!您,可否坐得住理性思考的冷板凳吗?

     ——庚寅早秋于问心斎

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