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传奇心悦会员碎石:文人的风骨【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03:37

文人的风骨【原】

(2010-08-14 06:29:39)转载 标签:

杂谈

       文人的风骨【原】

 

   古代文人,是有风骨的。今天的文人,原本也应该有风骨。什么是风骨?

   魏晋时代的风骨,也称建安风骨。指汉朝末期从建安至魏初,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孔融、王粲、陈琳、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为代表人物,在汉乐府民歌和古诗十九首的基础之上,以五言诗的形式进行文学创作,从而形成的一种风骨遒劲、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气象。

 

   到了近、现代,有一位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如今千年虽逝,但那个洒脱不羁、另类传奇的时代却久久地为后人所怀念。幸好古人把一本《世说新语》留给了我们。魏晋众名士们的故事,一代人卓尔不群的轶闻轶事和精神追求,依赖它而流传下来。

 

   俺以为,风骨风骨,关键在骨。骨骼清奇自由张扬,才会形成风格——乱世之间独到的一种文化景观。回想自大汉朝宿儒董仲舒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降,在一些史家眼中,文人似乎只有在公子王孙芳树下捧臭脚的份了。可是谁想到,潜流默默数百年间,文人的风骨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东汉末的战祸流离、两晋王朝的丑恶凶残,都没有能够消弭文人的风骨。再看后世的李杜苏黄、关汉卿、王夫之、李贽、曹雪芹,哪一个不是铁骨铮铮?即使近代西风东渐外敌强权之下,不照样有谭嗣同、邹容陈天华章太炎,还有鲁迅闻一多朱自清吗?

 

  所以,有人说中国文人依附性太强,不足以成大事,这只能是一家之言的伪命题而已。

  当然周作人是个另类;郭沫若也是一个另类,还有时下的郭敬明。他们也只能代表他们自己,不能说明什么。

  俺倒是以为,如今盛世之下,潜在的具有凛然气节、风骨清癯的大家会不断涌现的。俺比较推崇王蒙,这位及吃过苦、受过难、又当过文化部长的文人,真的应该好好品读一番呢,请看俺的《无题》在下——

   经风见雨今尤健,

   娓娓道来心不烦。

   秉笔直书曾经是,

   真情实感诉笔端。

 

   文章本是千古事,

   莫看一时潮流偏。

   积健为雄风骨在,

   谁说文人独行难。

     最后俺再说说对于风骨的浅见:风骨是文人的脊梁。既是风格的外化,也是节操的体现。

    ——庚寅秋热于问心斎

 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

0

阅读(42) 评论 (14) 收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