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玻璃单独破碎险:大陆教授到台北法院去旁听后的感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3:27:23
大陆教授到台北法院去旁听后的感慨    到台北法院去旁听

  2010年11月10日,台北阳光普照。应一位台湾法律学人兼律师的邀约,我来到台湾高等法院去旁听这位律师代理的案件。在台湾,在遵守法庭纪律的前提下,民众无需提前申请,可自由进入法庭旁听。来到高等法院民事审判庭,一进大门,门卫让我把小背包放在安检带上,发现里面有相机,于是要求我把相机寄存,因为法庭里面不允许照相。

  上到二楼,在法庭走廊,我看见几个人正在紧张地更换黑面白色V领制服,我问其中一位,他说这是律师服(法官服是蓝色V领,检察官服是红色V领),律师进入法庭必须穿上。我旁听的案件在第13法庭,法庭门口坐着“庭务员”负责维护法庭秩序和传唤参加庭审的人。这是一个公司财产权纠纷案件,非常不凑巧,由于一方当事人的原因,法庭仅就程序问题,简单询问后就休庭了。但在这一过程中,我特别留意到法庭里的一些特殊之处:法庭书记官通过电脑打字记录当事人的陈述,在当事人的坐席桌上有显示屏,马上就可以看见书记官的打字记录是否准确,主审法官和当事人都可以随时要求校正。法庭的设施与大陆的法庭差不多。但在法官和书记官坐席标牌上标有当值法官和书记官的名字,在当事人坐席旁,放置有100度、125度、150度、200度四副老花镜,为老眼昏花的当事人准备。主审法官背后的墙壁上一个荧光灯上显示“录音中”。法庭不大,坐席不多,但有限的坐席,划分为记者席、证人、鉴定人席、旁听席几个区域。

  我走出法庭四处观看,发现在审判庭外一个宽敞的走廊处有专门的配有座椅的当事人休息区。到 “阅卷室”,我看到几个人在查阅案卷材料,柜台后面有两个服务人员,旁边配备有复印机。当事人及律师到这查阅案卷,就像到图书室查阅资料。 “阅卷室”对面的房间是“律师休息室”,我进出一看,房间比较大,有供律师休息的沙发和茶几,条件很好。

  从高等法院出来,我意犹未尽,听一位刚参加庭审的律师告诉我,离高等法院不远就是台北地方法院,有包括刑事案件的各种案件的审理,也许更精彩。我步行到了台北地方法院,让我意外的是门口的警察这次并没有让我把背包拿下来安检,我大摇大摆地步入法院(台北地方法院与台北地方检察署在同一楼内办公,到台北市地方法院要经过台北地方检察署),上到二楼,看见一个显示屏,显示各法庭目前是否开庭以及庭审案件的排序号。随便进入一个法庭,当庭正在审理的是一个交通肇事案件,两个被告人很年轻,因为在午夜飙车,造成他人财产损害。这是一个独任审理的案件,虽然是刑事案件,但主审女法官并不威严甚至有些和颜悦色。庭审刚开始,主审法官核定被告人身份,告知当事人的权利。我注意到,这位女法官称被告人为“李先生”,告知被告人“可以保持沉默”,问话时说“请您陈述一下”。我注意到在被告人的坐席上放着台湾的法规全书,供被告人随时查阅。检察官宣读了起诉书,然后基本上一言不发,法官问检察官要追究被告人什么刑事责任时,检察官回答竞是不欲求罪责,也就是不作任何具体的定罪量刑的建议。这是一个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案件,旁听席上的受害人和保险公司代表出庭,法官主要关注的民事赔偿的部分,并提示被告人,认罪并作出相应赔偿,未来判决会更有利于被告人。法官没有当庭宣判,而是择日约受害人以及调解员(社会贤达担任,可能是法学教授、知名律师)再次开庭进行调解。可见,台湾的法庭与大陆法院一样,分享注重调解的东方经验。休庭后,被告人自行走出法庭,随家人回家了。经询问得知,被告人目前正取保候审。

  从二楼法庭走下来到一楼,我惊奇地发现一个敞开式的服务大厅,柜台后面分别排坐着各类服务人员,有的专门提供法律咨询、有的提供状纸。我问负责法律咨询的服务人员,咨询需要缴费吗,他说是免费的,但需要排队。更有意思的是,这还设有银行。我问银行职员为什么把银行设在法院,她说便于打官司时当事人费用的支取。

  走出法院路过检察署,门上写着几个大字“为民服务大厅”。

  作者简介:王世涛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

----------------
台湾民众的上访

  从台北市地方法庭走出来,我迷路了,可是正因为这一无心之失,我却有了意外的收获。不经意间我发现一个高大建筑前一群人穿着统一制服,在喊着什么。走近一看,才知道这座大楼是台湾行政院环境保护署,而这群人身穿深蓝色马夹制服,前身和背后用红、白两种颜色写着“乌山头水库拒绝垃圾场”。其中一个人举着黄色和绿色两个竖幅彩旗,上面写着两个大字“抢救”。这些上访人群能有几十个人,年纪都比较大,打扮像是乡下人,其中有一男一女在这群人中间拿着扬声器大声地宣讲,每讲几句话后,大家会一起跟着喊。由于说的是台湾当地语言,我基本上没有听懂,只有零星的几个字眼说的是普通话,大概有:此前有过陈情,但至今未有解决,“不体恤民情”等等。在这激昂的群众周围靠环境保护署办公大楼一侧站着数名警察,没有枪械甚至没有警棍,静默地面对着这些群众。

  后来到网上查询得知;乌山头水库位于台湾台南市官田区,具有水力发电功能,与乌山头水力发电厂和乌山头风景区相并在一起。地理位置在海拔468米的乌山岭。由于自空中往下看形如绿色珊瑚,故雅称为珊瑚潭。台湾环保团体近年发现乌山头水库水源区遭受污染,数十个环保团体发起“抢救乌山头水库”的行动。

  此时已经是晚上五点多,天要黑了,这些民众可能已经在此多时,一些年老的疲惫地坐在楼前的台阶上休息。这时开来一辆沃尔沃双层巴士,显然是来接这些群众的。不知道这个巴士是环境保护署派来的,还是群众组织自己租用的。只见这些群众陆陆续续上了车,其中几个人特意将刚才在请愿过程中遗落在地上的垃圾捡拾起来带走。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这些群众上车后,竟然和警察挥手打招呼,说再见。当然警察也同样挥手说byebye,然后目送他们所乘车辆离开。

  这是我从未见过的景象,慷慨激昂的请愿,竟然这么和平有序的撤离,警察与群众之间没有敌视、没有冲突。似乎双方有一种默契共同信守。诉愿一定要表达,但却不走极端,本为恼怒的事情却很理智地面对。

  有人说台湾没有上访,也许这就是台湾的上访吧。但至今令我疑惑的是,是什么促使这些台湾的乡下人如此理性地在法律秩序内请愿、上访?当大陆因为上访持续不断地产生流血冲突和暴力抗法事件之时,台湾的上访为什么这么和平有序?

  坐在回程的地铁上我一直在思考,但百思不得其解。

  作者简介:王世涛,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