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臣人割喉俄罗斯士兵: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重建模式选择及实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26:53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重建模式选择及实现对策

 

  西部地区是全国的生态屏障,为全国提供着生态公共产品,但是由于西部地区生态固有的脆弱性,再加上人地矛盾的突出,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本文分析指出在西部经济发展中,要把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进行生态环境的重建。以生态环境的重建,推动西部经济的发展,以西部经济的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互动。

  (中经评论·北京)一、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总体评价
  

  自从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当前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仍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生态荒漠化问题严重,草原退化面积不断扩大
  

  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2.2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9%,基本集中在西部,而且每年在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出现沙进人退的恶劣局面,严重地威胁到人们的生存空间。资料显示,近30年来仅内蒙古北部沙漠地区因沙害而弃耕的农田达12.7万公顷,尚有40万公顷处于风沙的威胁之中。在风沙线上,有679个村镇时刻处在被流沙淹没的风险之中。荒漠化还导致沙尘暴的产生,使西部地区成为全球现代沙尘暴高发区之一,严重威胁城市的安全,就连我国首都北京也被国际环保组织列为沙漠化边缘城市。我国现有草地面积3.9亿公顷,其中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地区。由于长期以来对草原采取过度放牧、滥垦草原、滥采乱挖草原植被与掠夺式开发、粗放式经营,同时又不投资搞草原建设,致使草原长期处于超负荷严重透支状态,破坏了草原的生态平衡,使得草原退化面积不断扩大。目前90%的可利用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每年还以3000万亩的速度增加。
  
  (二)资源使用制度不合理,使资源短缺日益严重
  

  1.水资源短缺严重。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季节分布极为不均,土地面积占全国52%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仅占全国的不足20%,河川径流量的10%。这些地方的水权没有明确的界定,因而水利用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水价过低,不反映水的稀缺性和机会成本,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使用,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西部基本上都是灌溉农业,主要使用大水漫灌等比较落后的灌溉方法,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工业以矿产资源开采和初级品加工为主,设备陈旧,且不注意环境保护,排出大量废水、污染地下水,使得水资源变得更为紧缺。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民日常生活所需用水也日益增加,这也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2.水土流失日益加剧。长期以来,随着西部地区人口数量的增加,为满足持续增长人口生存的需要,人们大量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实行掠夺式开发和粗放式经营,对环境索取不断增加。同时缺乏一套完整的环境价值评价体系和生态补偿机制,没能投入足够的资金保护生态环境,结果使耕地表面土壤大量流失和浪费,有机质和速效肥大量损失,土地生产力水平严重下降,每年有上亿吨的泥沙输入黄河、长江。泥沙淤积造成的江河洪水灾害,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3.动植物物种不断减少。由于森林和草地的破坏,植被的大量流失,农药的大量使用,再加上人为的捕杀,物种赖于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使繁衍在西部地区的物种日益减少,生存在戈壁荒漠和草原上的野马、野驴、狼、狐狸等早已难见到。
  
  (三)工农业污染严重,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西部经济的增长方式以粗放型为主。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推动经济增长,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高能耗、低效益和对环境的极大破坏为代价的,表现在:1.农业污染严重。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但在缺水的同时,水资源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黄河上游灌溉区平均每生产1公斤粮食所需用水为1.12—3.6立方米,是全国务灌溉区每生产1公斤粮食所需用水量的1.5—3倍。由于农业上水资源的浪费,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使得缺水地区土地盐碱化问题日趋严重。西部地区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一方面使得农作物增产、增收,另一方面也会产生农药化学污染,有毒农药的富集,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并通过食物链的传递直接威胁到人类健康。化肥也是对农业环境造成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农田流失的氢和磷等化学元素经地表径流入水体,引起营养富化和地下水污染,使水质下降,破坏生态系统的养分平衡,也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2.工业污染严重。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主要是建立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之上的,以重工业、低层次的产品加工,劳动力密集和低技术产品为主,而且很多企业设备落后,单位产品能耗高,物耗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工业三废排放总量虽然不多,但万元产值排污量却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西部污染物排放所占比重远高于其工业所占比重。2004年西部工业总产值只占全国的15.2%,而工业废水排放比重则高达22.1%,工业废气比重高达25.3%,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高达26.8%,两相对照,差距至少在7百分点以上。由此可见,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已相当严重,污染治理迫在眉睫(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汇总计算而得)。3.城市环境污染严重。西部城镇化率从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17%上升到2001年的21.5%,城市人口数量占西部总人口数量的23%,工业总产值占西部工业总产值的81%。由于西部工业以能源和重化工业为主,且大都集中在城市及周边地区,均属高消耗,污染密集型产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与东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污染总量虽不大,但由于其大部分工业都集中在少数中心城市,污染排放量十分集中。兰州、乌鲁木齐、重庆都被国际环保组织评为全球十大污染城市,其产生的废弃物对城市周边地区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形成原因分析
  

  (一)人为因素
  

  西部生态环境的恶化,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人类对自然索取无度,不加保护的结果,其具体表现为:1.历史和生态债务。西部生态的恶化和脆弱,是因为历史上遗留下的生态债务十分严重。西部广大地区自汉唐以来推行屯田制,游牧民族弃牧从耕,大肆砍伐树木以做建筑之用,使得地力下降,林地破坏现象十分严重,同时这些土地失去了植被保护,导致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2.贫困与环境恶化恶性循环。居住在西部的人,尤其是农民和牧民,面临这样一个困境:恶劣的环境造成了他们的贫困,而他们的努力脱贫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恶化了环境,走上贫困——破坏——更贫困——更破坏的恶性循环之路。即使贫困问题得以解决,由于个人欲望的驱使,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实现时也很难考虑到自己行为带来的“外部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3.人口过度增长。西部虽然单位土地面积承载量很低,但是这些地区人口繁殖速度过快。据统计,新疆的生育率是江苏的3倍。2004年全国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6.49,而新疆却高达千分之10.91。除了本地区人口自然增长以外,外地人口向这些地区的不断涌入也加剧了人口的剧增。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西部地区的人口与1949年相比,增加了8倍。西部地区的人口密度(甘肃58人/平方公里,陕西169人/平方公里,宁夏103人/平方公里,新疆10人/平方公里),远远超过了联合国专家提出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每平方公里不得超过20人和7人的标准。如此看来,西部并不是我们日常说的地广人稀,而是单位面积意义上的人满为患。
  
  (二)经济因素
  

  西部经济环境破坏的经济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企业污染行为导致负的外部性。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它性,这就很容易造成“公共地的悲剧”。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微观投资主体,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职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考虑成本——收益,努力控制成本,扩大收益。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企业机器设备陈旧,产业以重工业、加工业为主,产品附加值低,能耗高,企业利润普遍不高,无力投资环保设备,减少企业污染排放量,从而导致环境污染。即使企业有能力支付污染所导致的治理、恢复费用,但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降低生产成本,也故意忽视其所造成的负的外部性效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基本行为是“利己”,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行为中的“利他”行为只会在“利己”的前提下才会接受,但这种“双赢”局面在现实中很难达到。一般情况下“利己”会导致外部不经济,这种外部不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破坏生态环境,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2.产业结构不合理。西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经济落后,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产业之间关联度低,严重地阻碍了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使得环境日益恶化。一是农业产业发展滞后,结构调整乏力。西部农业基础薄弱,传统农业还占相当大比例,农业产业装备的技术水平及技术含量低,与农业间存在产业关联关系的其他产业(如农产品加工业等)发展缓慢。结果使得生态农业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推广缓慢,导致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中各类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低下,农业资源浪费甚至破坏环境现象十分严重。农业生产采取的仍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比较落后的粗放式经营方式,导致粮食亩产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在农业上重收获轻投入,采取掠夺式经营,即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浪费和逐步枯竭,生态环境的恶化,还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二是工业装备陈旧,主导产业单一,产业链条短,行业地区分布不合理,结构效益差。据统计,西部企业的机器设备只有10%—15%达到目前国内先进水平,多数企业仍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机器设备,其工业装备水平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而且西部工业以资源开采和初级产品加工为主,产品结构单一,尚未形成完整、合理的工业产业链,这不利于建立生态工业体系。同时西部各省产业结构趋同,导致各地区的经济没有特色,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在同一低水平上进行过度竞争和重复建设,这不利于全国的完整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转换生值和高度化,影响全国经济的发展,也会造成社会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巨大浪费,延缓了西部地区的发展。三是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西部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其产值占该区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37%,远远没达到发达地区60%的水平;内部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传统产业比重大且占主要地位,新兴产业比重小且发展不足;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餐饮业等流通部门发展较快,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比较大,金融、咨询、科技专利推广等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发展较慢,不利于生态经济和环保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三)政治法律因素
  

  一是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在西部大开发的形势下,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希望招商引资,发展地区间的经济合作来带动本地经济增长。与此同时,由于发达地区出于产业升级的需要,会把一些低技术,低附加值,高污染的行业向西部地区转移。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一些地方政府明知其对环境有害却允许其投资。更有甚者,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区的局部利益而置国家整体利益而不顾,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发展某些行业以获得经济利益;二是环保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力度弱导致环境问题不能有效解决。我国先后颁布了《水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地方政府也相应制定了600多个地方性的环境保护法规,对西部环境的保护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西部现行环保法律存在各种法律规定比较定位不好操作,各法之间还有矛盾难以统一,而且比较分散,没有针对性等问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和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同时,西部人主体法治观念淡漠,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西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环保执法力度太弱,对于那些能为地方带来财政收入,创造就业机会的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视而不见,致使这些企业将河流湖泊或农田空地作为免费的排污场所。

  三、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重建的模式选择
  

  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将面临着加速发展经济与生态环境重建的任务。在这些双重任务面前,必须要选择互动开发模式,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重建互动模式的内容包括:
  
  (一)人与自然的互动
  

  西部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迫使我们必须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即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一致关系。自然向人类提供各种公共产品和资源,人类从自然中获取各种物质以满足自身生产、生活需要,并最终以废弃物形式向自然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最终将遭到自然的报复。因此,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建立人与自然互动的开发模式。如图1(略)所示,针对造成西部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经济因素、政治法律因素,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西部地区在生态环境互动开发模式的建立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互动,综合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教育手段和技术手段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区域内部互动开发模式
  

  保护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于是许多地方政府都从各地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把生态经济当作地方的支柱产业来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很好的事情,但是从地方利益出发的纯粹作为产业来发展的生态经济,往往会出现为了维护本地的生态平衡而转嫁污染,或者为了争夺生态资源而恶性竞争,使得一地的生态建设的成就是以另一地的生态破坏为代价的,这反而影响了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这个生态建设的最高目标。因此需要政府来出面协调和监督各地的生态经济研究与建设,以阻止地方利益博奕而出现的双方都不能获得最大效益的结果,这就需要政府引导建立区域内部互动开发模式,以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如图2(略)所示,为了推动区域内的生态经济建设,必须建立政府引导下的区域内部互动开发模式,要从思想观念、城市规划、政策和协调机制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促进区域内部互动,使区域内的生态经济发展形成一个整体。
  
  (三)产业互动开发模式
  

  西部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影响西部生态重建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促进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笔者运用波特模型对西部产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分析,希望能从一个新的视角得到一些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从而有所借鉴。如图3(略)所示,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和生态经济,用高新技术改造和升级传统产业,推广清洁生产,注重第三产业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建立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生态第三产业的生态经济体系,实现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之间良性互动,从而实现产业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针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及问题产生原因,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选择互动开发模式。依据这一模式的基本内容及其设想,应积极采取以下实现对策:
  
  1.多种手段相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互动。(1)在行政手段方面,加强和完善环境的论证和审查,完善政绩考核标准。国家应制定严格的项目审批标准,一方面对西部呈报上来的项目进行评审,以免损害环境;另一方面在进行决策时,特别是对西部的重大经济、政策、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设计制定时,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通过对区域开发,城市发展规划以及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规划时,也要加强对政府政策的环境审查。此外,应切实完善政绩考核标准,将环境保护纳入考核指标中,改变那种唯“经济增长”的片面考核方式。加大对环境保护投入力度,要从资金、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2)在经济手段方面,针对企业所产生的“负的外部性”效应,实行处罚与补贴相结合的政策。对于产生污染而不加治理的企业进行处罚,对于那些努力减少污染和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的企业实行补贴和奖励。同时,排污权交易,环境损害责任保险等行之有效的经济手段应在治理污染中加以使用。在此基础上,控制人口数量实现人口合理迁移,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是西部地区缓解人口矛盾、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3)在法律手段方面,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加大执法力度,推进西部的可持续发展。西部生态经济重建的一切活动必须严格执法,加强监督管理,认真落实环境法律法规。同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规时要注意具体化和量化,提高可操作性,加强法规宣传,进一步完善各地的配套法规,坚决打击违法行为。(4)在环境意识教育方面,与东中部地区相比,西部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力的知识、技能水平总体不高,环境保护观念淡漠,其传统农业文化占主体地位,缺乏竞争、创新、合作等意识。这种观念、素质和劳动力资源很难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因此,必须加大对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投入,提高其文化素质水平和环境保护意识。(5)在科学技术方面,应加强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从长远来看,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取决于环境保护的技术水平,技术手段为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因此,政府应积极支持和鼓励西部科研机构和公司、企业研制新的环保技术,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2.建立区域内部的协调机制,实现西部区城内部的互动发展。针对西部生态环境重建过程中出现的地方利益博弈问题,应由政府引导建立区域内部的协调机制,实现西部区域内部的互动发展。一方面要统一发展理念,形成整体意识。区域内首先要树立统一的发展理念,不能用单纯的经济增长来代替社会发展。与此同时,应积极培训教育各级政府官员,克服地方保护主义思想,树立总体的区域发展观;另一方面要建立协调机制,在互惠互利,共同繁荣,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多边协调,互相联动的原则指导下,制定一套制度化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定期召开省市长高层会议,为各地就地区经济发展问题进行协商并形成共识提供必要经常性机制,而且任何协议一旦达成,就有了约束力,就必须执行。同时,还要建立一套功能性机构,设立秘书处负责日常联络和组织工作,还应设立各种专业委员会和工作小组,使他们具有一定的管理协调、研究分析和组织职能。在此基础上,统一区域内规划,协调基础建设。要从全局、长远的角度制定区域的总体规划,使得各地互相协调,形成优势互补;要建立统一的科技研究体系。可以集中本区域的优势力量,依据各地高等院校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一套区域内的统一科技研究、科技创新、成果扩散体系;要形成区域内统一的宏观调控体系。
  
  3.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和环保产业,实现产业互动。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和环保产业实现西部地区的产业互动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重建的重要内容。(1)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的环保产业。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遭破坏程度十分严重,发展环保产业潜力巨大,一方面可以为防治污染提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产品,另一方面又能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发展西部环保产业是实施西部生态经济战略的重要措施,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应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环保市场体系和运行机制,运用经济杠杆和市场规律,引导和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完善和实行环保产业法规体系,保护环保企业合法权益,规范市场行为,促进环保企业的发展。(2)在西部地区推广生态产业。一方面大力发展西部生态农业。建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协调平衡的大生态农业结构;把粮食生产与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种植与农林、牧副、渔业相结合,发展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相结合;把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措施相结合,实行综合治理;另一方面大力发展西部的生态工业。生态工业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把生产过程纳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中,实现工业经济发展的生态化。应以生态工业园区为载体,强化各地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建立西部地区的生态工业体系,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的生态第三产业。(3)推广清洁生产,在西部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工艺,从源头上解决生产污染问题。要加强清洁生产技术和科研成果的推广和使用,实现增产减污,结合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结合增产节支,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用高新技术改造西部传统工业。在有重点、有选择地加快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推进传统产业的高技术改进,是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目前,应集中力量对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和产品进行技术改造。重点选择冶金、机械和汽车、石化、建材、轻纺、食品等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及其骨干企业,应用高新技术成果,实行高起点配套改革,大力提高其技术含量,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大力促进西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西部持续增长的先导产业。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发展自身有特色、有优势的领域,选择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核技术等西部地区有优势的产业,建设一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强大牵引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使之成为西部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驱动器”。
  
  4.为西部生态环境重建的互动模式提供服务支撑体系。(1)建立西部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目前正在西部实施的一些建设项目,在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缺少统一标准,有的还受部门和地方利益驱动,影响环评结论的科学和客观性。为了尽量减少在西部大开发中再产生新的环境问题,使西部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应尽早设立西部地区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西部大开发中重大工程建设和生态建设对环境影响的评估,实行环境评估一票否决制度,保证西部大开发的健康进行。(2)坚持不懈地支持西部自然资源摸底调查工作。西部自然资源丰富,优势明显,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优先切人点之一。但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仍有大量问题不清楚,有待解决。西部地区可开发的自然能源潜力多大,西部地区水资源的承载力和地下水资源的动态分布与潜在能力如何,西部高山冰川水资源的储量及其变化规律是什么,全球变暖与生物多样性,山地灾害的关系等,都需要一批有志奉献的科技工作者在国家的支持下做工作,为西部大开发提供进一步的科学依据。(3)尽早建立和完善中国西部气候生态环境系统监测网络。围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农业开发、资源利用等重大问题,为资料匮乏的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但目前西部地区这类监测站网数量少,分布不均匀,层次高低不一,类型也不完善。为了保证西部大开发的顺利实施,建议国家统一规划、专项支持。打破部门所有,实行一站服务多部门,以节约国家资金,还要切实推行国际统一。我们必须重视对气候生态环境现状和演化过程的长期观测和数据积累工作,并形成以重点台站为中心的监测网络系统,为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持久提供坚实的科学支撑。
  
来源:中经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