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街融景城(北滨路):从八个臆断微观外媒对中国的误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0:06:35

  回首2011年上半年,外媒一如既往的热切关注中国议题,从“妖魔化”出走,友善、客观的报道,勾勒出一个“与时俱进”的真实中国。

  然而,这些友善、客观、真实的声音外,也不乏偏颇、夸张、炒作,甚至诬蔑性的论调。作为一个成长中的新兴大国,中肯的批评,我们欣然接受,但那些明显与事实不符的“臆想”,让我们读出的不仅仅是误解,还有埋藏在一些外媒内心深处的“傲慢与偏见”。


            日媒:中国高铁盗版“日本新干线”

          怀疑中国盗取专利 日企暗示“考虑起诉”中国高铁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京沪高铁正式运营。

  日本新干线技术开发者——川崎重工的总裁大桥忠晴7月4日称,如果中国高铁在海外申请专利的内容与中国和川崎重工关于新干线技术出口的契约相抵触,将考虑对中国高铁“侵权”提起诉讼,他还称希望“中国采取作为大国应有的行动”。这番话被日本媒体解读为该企业“暗示将起诉中国高铁”。5日,日本新干线运营商JR东日本总经理清野智也称,对中国新干线申请国际专利表示“重大关切”,今后将“静观事态发展”。

  5日,一贯对中国高铁技术横加指责的JR东日本再次表示了他们的“关切”。据《产经新闻》报道,总经理清野智称对中国高铁申请国际专利“重大关切”,今后将静观事态的发展。《读卖新闻》5日还称,日本外相松本刚明4日和中国外长会谈时,也表达了对中国高铁“侵犯日本知识产权”的关心。

  日本媒体对中国高铁的纠结心态近来表现得十分明显,特别是京沪高铁成功运行后。“中国版新干线”是日本媒体最常用的指代中国高铁的词汇,日本《产经新闻》则一直称中国高铁是“盗版新干线”。此前,日本朝日电视台新闻节目主持人在报道中国高铁时,称中国在这个问题上“脸皮太厚了”。7月1日,日本电视台称,“中国新干线仅凭时速与日本新干线不同就想申请国际专利”,并引述国际律师的话分析称,只凭速度差就申请国际专利“很难”。该律师还称,在一个技术基础上产生新技术,在技术界是理所当然的事。现在搞清楚新干线出口时日中之间的契约内容非常重要。该电视台还断言,美国和俄罗斯“不会承认中国的高铁专利”。

  如何对抗中国高铁?日本“中国商业热线”网站4日刊文说,中国高铁申请国际专利问题在日本引起的骚动有点过头了,日本应摆脱“受害者”意识,联合同样向中国出口过高速铁路技术的德国共同“维权”。文章称,中国根本不把日本放在眼里,日本应该“堂堂正正和德国组成共同战线”对抗中国。该文还分析称,如果此事拿到国际法院,依照法律裁决的可能性很大,这样的方式对日本有利。日本只要静等法院裁决就行了,这也是借机把知识产权观念彻底打入中国的良好机会。


                王勇平驳斥日媒称我高铁是“盗版新干线”


资料图片:6月30日,首列正式运营的京沪高铁列车从北京南站驶出,开往上海。当日,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新华社记者 刘勇贞 摄


  [主持人]一些日本媒体说中国高铁“是在日本新干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版新干线”,日本《产经新闻》则干脆说是“盗版新干线”,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王勇平]什么叫“盗版日本新干线”?这有点大言不惭了。可以说,新干线与京沪高铁完全不在一个相提并论的层次。无论速度还是舒适度,无论是线上部分技术还是线下部分技术,差距都很大。例如,我们创新制造的CRH380A型车与过去从日本川崎重工引进技术、合作生产的CRH2型车相比,功率由原来的4800千瓦增加到9600千瓦;持续时速由原来的200~250公里提高到380公里;脱轨系数由0.73降低为0.13;头车气动阻力降低15.4%,尾车升力接近于0,气动噪声降低了7%;转向架轮对实现了“踏面接触应力”比欧洲标准降低10~12%的新突破;车体的气密强度从4千帕提升至6千帕,提升了50%,保证了列车在时速350公里隧道内交会的结构安全可靠性,等等。我认为,打“嘴上官司”毫无意义,一切靠事实说话,靠数据说话。


                中国高铁走向世界 日本狭隘民族主义当弃


2011年6月30日 京沪高铁正式开通 6月30日,从上海首发开往北京的G2次列车的列车长张莹莹在为旅客服务。当日,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新华社记者孙参摄

  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的表现却始终不够和善。每每在中国高铁取得突飞猛进时,便发出了十分不和谐的不明智的声音。用“盗版新干线”等错误言语进行诽谤以蛊惑人心,是日本狭隘民族主义在作祟,其实质就是对中国高铁的抵触和遏制,想把中国高铁技术觊觎为己有。在此,应强烈建议日本某些政治人物和媒体要控制情绪,不要因两国发展现状引起的心理落差而影响对两国关系大局的判断,共同履行维护两国和平友好睦邻关系的责任。中国睡狮毕竟早已觉醒,中国高铁也毕竟“轻舟已过万重山”。

  事实胜于雄辩。如:时速380公里CRH380A动车组创新。在系统分析总结京津、武广、郑西线路试验数据基础上,结合京沪高铁的运用需求,中国南车四方股份公司对CRH380A动车组列车提出了顶层技术指标和各系统的创新方向。通过系统分析、统筹策划、分步实施,以仿真分析为依据,以完整的部件试验、系统试验、线路运行试验、运营跟踪试验为验证,以安全可靠为核心,对动车组进行了全面验证,共完成仿真260余项,零部件及系统试验650余项。京沪高铁线路试验从2010年11月开始,长达150多天。分别进行了18大类54项型式试验、31大类126项科学研究试验,以及8大类40项联调联试试验。通过CRH380A的自主研发,我们系统研究了高速运行条件下动力学性能、空气动力学性能、振动模态匹配、结构可靠性等关键技术。在系统集成、低阻力流线型头型、气密强度与气密性、振动模态、高速转向架、减振降噪、牵引系统、弓网受流、制动系统、旅客界面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创新,在安全、可靠、舒适、节能环保等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用最直观的速度来表明:当中国高铁创造486.1公里的试运行最高时速时,你日本的速度停留在哪里?难道说我国的高速也是“侵”你倭人权利所得? (来源:光明网)


            西媒:“中国式结婚”抑制全球经济复苏

            西媒:中国人为结婚买房子遏制全球经济复苏



  【西班牙《世界报》6月4日报道】题:遏制全球经济的爱情

如果没有房子,那么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和自己喜欢的人结婚。中国人在寻找配偶方面遇到的困难正对全世界产生重要的经济影响,因为他们减少消费,攒钱以吸引潜在的伴侣。

按照中国传统,单身男子要想结婚就必须是自己房子的主人,而在今天,买房子需要一大笔钱。这就迫使很多人大幅度削减开支,控制消费以增加存款。如果说在全世界增长最快的市场上没有消费,那么全球经济就会停滞。


在为了结婚而不得不牺牲本可以承受的舒适和其他奢侈品的中国年轻人中,20岁的杨家和(音)是其中一个。他生活在北京一个庞大的小区内,但为了进入他的房间,我们不是上楼梯,而是下楼梯来到一间没有窗户的地下室。这间房子不是为了长期居住而设计的,杨和其他100多人(包括儿童)生活的地方是一个防空设施。

估计全中国有成百万人生活在地下室和人防设施内。在杨生活的这个地下室,有很多通道通往各个房间。杨的房间空间狭小,只够放下一张简易床,天花板上挂着的一个灯泡是唯一的光源。

地下室的卫生间和厨房设备是公用的。但杨不是非得生活在这样的条件下。显然他能够付得起条件更好、更有利健康的房租。他说:“现在我在北京,我首先要做的是工作和攒钱。”

他说,现在的中国女性都很现实, “一个人得有自己的房子才能成为可供选择的对象,所以我过这样的生活是为了能给自己买房子”。

许多中国父母为孩子的情况感到担心,并开始亲自为他们挑选伴侣。房产和婚姻之间的密切关系是中国人热衷于存钱的关键理由,却不仅仅是中国单身年轻人面临的问题,也是世界经济面临的难题。一般来说,中国人将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存进银行,远远超出美国人5%的比例。

很多国家要求中国增加内需,希望中国政府说服国人少存钱,多购买进口货。但在不买房就很难找到配偶的困境下,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说服像杨家和与龚本如这样的年轻人不要再把钱藏在褥子底下。


                辣评:“中国式结婚”遏制全球经济?



外国人比较牛,敢把全球经济停滞的原因归罪于中国式结婚,但仔细一想,好像有些道理,再仔细一想,又不尽然。

中国男人要结婚就得有房,在收入较低的情况下当然要抵制消费,努力攒钱,其结果必然会影响全球经济。但是中国男人不全是收入较低的,前段时间中国人去欧洲疯狂抢购奢侈品的新闻可以证明,试问一下外国人,这些中国男人难道也会遏制全球经济的发展?难道他们结婚时也得攒钱买房?

所以说外国人的观点不严谨,他们最多可以说中国穷男人的结婚遏制全球经济。其实中国穷男人结婚遏制全球经济的前提是遏制中国经济。但是中国经济每年的GDP增长在世界各国中名列前茅,哪有被遏制的迹象?这就奇怪了,中国穷男人没有遏制本国经济,而去提制全球经济,难道他们全都练成了传说中的“隔山打牛”神功?

要使中国穷男人遏制本国经济的论点成立,必须假设中国经济能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只是因为中国穷男人的拖累,才放慢了极高速增长的步伐。

中国穷男人(文/天宗健)抑制消费,只为买房。第一说明收入低,第二说明房价高。收入低包括两种情况,绝对低和相对低。经过中国政府的多年努力,绝对贫困人数已经不多,所以收入低就只能是相对低,这就是收入差距的问题。中国房价高是不争的实事,但中国政府正在采取措施控制房价。

中国穷男人为了结婚非要买房,这其实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男女比例失调的现状。如果男女比例是100:100,适婚男女一加一等于一家人,一个女子不嫁给没房的男人,可以就要剩下了,男人命中注定会娶到一个女子,他就不会攒钱买房,遏制经济。但现在中国的男女比例是多少?“2005年,中国男女儿童比例已经达到119:100,有些地区这一比例甚至达到130:100。”“到2020年,中国将有2400万适婚男性找不到老婆。”(中国网2010年1月12日《我国性别比例失衡 10年后2400万男性没老婆》)

就像“罗马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一样,2400万的光棍大军不是一下就突然形成了,也是从现在起慢慢积累的。中国穷男人们面对如花似玉的女子,如果不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就会加入到光棍大军中,怎么办?只能攒钱买房,战胜那些没有房或者房子小的同类。

中国式结婚遏制全球经济,这只是外国人的一个观点,但我们应看到这个观点背后隐藏的事实。这些事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来源:光明网)


            外媒:中国将掉吃掉美国的“午餐”

              希拉里:中国在吃“美国的午餐”

印度《商业标准报》3月7日文章,原题:中国在“吃我们的午餐”?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国会举行的预算案听证会上表示,中国不仅在世界各地与美国竞争,而且实际上是在吃美国的午餐。但中国模式究竟效果有多大?中国的政策真的始终如一吗?

中国的贸易、投资、贷款和施工建设,正大幅改变世界经济环境。这是因为,虽然中国投资者会考虑到开展业务(如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或尼日尔)的种种挑战,但他们敢于承受风险,到美日印的公司不愿去的地方。长远而言,中国可能会在多个领域取代其他老牌伙伴。

就拿中亚来说,北京终结了俄对土库曼斯坦天然气近乎垄断的地位,使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和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向东输往中国。假以时日,中国的优惠贷款将侵蚀所有其他国际贷款方的影响力。

但中国的政策并非始终一致,其做法实际上也并非无往而不胜。欧亚集团最近有关中国在非洲活动的研究报告可提供解释。中国的建筑、电信和水电公司受益于基础设施换资源的协议。但中国的石油和矿业公司未能主导非洲开采业。中国对矿产丰富国家的大量基础设施投资,确保其公司可进入当地市场,但并未占到便宜。


                英媒:中国科技发展将吃掉“美国午餐”

英国《独立报》2月20日文章,原题:美国的首席科学家发出警告:“中国将吃掉我们的午餐”。

奥巴马的科学顾问周日说,中国正处在超越美国成为科技创新一流大国的有利位置,若美国人不能增加博弈筹码,将被中国超越。白宫科学和技术政策主任约翰·霍尔德伦表示,美国面临着和半世纪前类似的科技挑战,当时苏联发射了世界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令美国人大吃一惊。他警告说,美国如今面临另一个“卫星时刻”,这次对手是中国。该国正大力投资科技研发,中国的学生在科学和数学方面的成绩现在比美国学生出色得多,“若不能增加博弈筹码……中国将吃掉我们的午餐。尽管中国还没达到我们的水平,但上升的速度极快。”就科学和创新而言,中国正在做的事是“惊人的”。

法新社2月19日报道,原题:美专家说,中国的目标是成顶尖科学大国

研究人员周五在美国的科学大会上说,中国把其目光瞄准了成为世界顶尖科学大国的目标,这一位置数十年来一直被美欧占据。

就在美欧都被迫缩减科研经费之际,中国却一直在“大幅度”增加科技开支,中国表示到2020年时,希望把GDP的约2.5%用于研发。

但在中国达到目标前,将不得不克服一些问题,如人才流失,赴海外留学的中国人中近1/3留在国外。还有中国研究人员在强大压力和激烈竞争下形成的弄虚作假和剽窃风气。


            美媒:中国水价推高了美国石油价格

              美媒:中国水价低推高美国石油价格



彭博社7月6日文章,原题:我们为什么关注中国水价?

一名美国司机一边在高速公路上飞奔着,一边抱怨油价过高。他或许永远想不到,中国水价的不合理也是推高账单的原因之一。中国主要靠燃煤发电,其次靠水力发电。很明显,水是水力发电的根本,但很多煤电厂也离不开水,比如开矿、加工煤和给发电机降温。2010年,中国燃煤发电消耗114万亿升水,约为全国总消费量的20%。这无疑使中国已然严峻的水短缺雪上加霜。

据世界银行介绍,中国人均水占有量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4,水分布极不均衡。而且中国90%的主要城市地下蓄水层都遭到污染。超过3亿人缺乏安全饮用水。此外,中国今年还遭遇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干旱,降水量只有正常年份的40%至60%。这意味着水坝发电量将会减少,没有足够的水用于燃煤发电。因此,中国人不得不更加依靠柴油发电。这也就导致官方禁止柴油出口。那名美国卡车司机就得花更多的钱买油了。

可以从三方面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是减少中国的水污染;其次是通过海水淡化处理和南水北调等手段,增加中国缺水地区的供给;最有效的是第三招,给水资源更合理地定价。水是地球上最珍贵的商品,但多数国家却免费供应。很多批评人士认为提高水价会影响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因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无偿向每个家庭供应每天的基本生活用水,然后在此范围外的用水价格则随着用水量的增长而提高。世行报告透露,只要服务质量好、价格公道,中国人愿意为水多付钱。目前中国水价过低,难以达到高效用水维持供给的标准。提高水价不仅能让民众减少浪费,还能实现合理用水。▲(作者是前白宫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局长彼得·欧尔萨格)(来源:环球时报)


            美媒:中国持美国债能挟持美国

          美媒:中国持大量美债能在经济对话中挟持美国



《华盛顿邮报》4月11日发表经济顾问公司GaveKal-Dragonomics驻北京董事总经理Arthur Kroeber的文章,其中反驳了外界对中国给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所带来挑战的5种谬论和误解。摘译如下:

中国持有约1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是美国的最大债权国。绝大多数人认为,这意味着中国是“美国的银行”,而且也同银行一样,能够在美国做出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的时候,通过抛售美国国债来降低对方的信贷额度。

然而,中国所持有的美国国债同银行提供给企业的正规贷款不同。它们更像是存款——安全、流动性大、利息非常低下。中国只能将这些“存款”取走,再存到别的地方——但这笔存款太大,没有“银行”能够接收。欧洲和日本的债券市场不够庞大,无法吸收如此庞大的资金,也没有足够的油田、矿产和房地产供中国这么一大笔资金消费。此外,中国也不能将所有资金用于国内投资,这么做将引起恶性通货膨胀。不管喜欢与否,美国和中国已经纠缠在一起——谁都无法挟持对方。(来源:环球时报)


            韩媒:韩国民谣“阿里郎”被中国夺走

              韩媒:中国人不厚道韩民谣被中国夺走


              游朝鲜必看《阿里郎》。资料图片

中国要将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传统音乐“阿里郎”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息传到韩国后,韩国舆论便炸开了锅。不少韩国媒体和民间人士惊讶“韩国民谣被中国夺走”,“韩民族阿里郎联合会”更是认为,中国这么做是为了将来向世界教科文组织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准备。不过,韩国官方表示,不必将中国的举动过度解读。

据韩国国际广播电视台23日报道,中国国务院日前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传统文化“阿里郎”、韩国传统清唱“板索里”、“伽倻琴”、“回婚礼”和“摔跤”等5种项目指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国国际广播电视台说,即使中方介绍,这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融合政策的一部分,但韩国民间对此依然表示很大不满。韩国《每日新闻》称,韩国国民对中国试图将韩国传统文化纳入自己的文化感到激愤,并强烈要求韩国政府采取对应措施。“韩民族阿里郎联合会”称,中国将“阿里郎”列为文化遗产是侵害韩国古代史的“东北工程”的一环,而且可能事前还和朝鲜进行过协商。中国的意图并不单纯,今后可能会进一步向联合国申请文化遗产。

韩国《朝鲜日报》称,韩国文化观光部曾将“阿里郎”列为“韩国100大象征”,并成立了“阿里郎世界化小组”将“阿里郎”打造成国家品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做法无疑构成了威胁。问题是在韩国将阿里郎作为路边音乐放任不管期间,中国已经将阿里郎当成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

“中国早在三四年前就指示地方政府做好将‘阿里郎’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准备工作。”韩国YTN电视台说。CBS网站则分析说,中国1987年曾将穿韩服的朝鲜族印到纸币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还上演了朝鲜族的扇子舞和长鼓舞。中国对韩国文化和历史的侵害越来越露骨。

不过,韩国文化遗产厅22日对此发表评论说,与韩国根据文化遗产保护法所采取的措施一样,“阿里郎”等被指定为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中国国内对其进行保护并获得政府的支援,所以没有必要对其扩大解读。韩国政府认为,中国指定的是“朝鲜族阿里郎”作为国内文化遗产,而不是“韩国阿里郎”,不能将其视为“东北工程”的一环。韩国文化遗产厅计划明年将“密阳阿里郎”、“珍岛阿里郎”等分散在韩国国内各地的“阿里郎”打包申请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环球时报)


              韩国国民对中国的傲慢与偏见 为何总误读中国


              色彩明快的太极扇背后,闪烁的是与你我一样的黑眼睛。

韩国人对华印象多负面

自卑感与优越感相互影响,恶化了韩国人的中国观


“提到中国,您最先联想到什么?”

“劣质食品。”

“仿造名牌。”

“红色共产主义。”

……

访谈室内没有中国人在场,提问者与回答者都是韩国普通国民。围绕对中国以及中国人的印象,他们畅所欲言,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他们一连串的回答中,多数是中国人所不乐意听到的。有些回答会令中国人惊讶,有些令人欣慰,而有些则令人感到脸红。

这是不久前,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韩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课题组,与韩国庆熙大学社会学系黄承渊教授合作,委托韩国一家咨询公司(应该公司要求隐去其名称),实施的一项名为“韩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的民意调查,该项调查针对韩国普通国民共发放问卷1000份。

课题组选择了5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20~25岁的男女大学生一组、25~35岁的男女韩国人一组、31~40岁的男女就业者一组、41~50岁就业者一组、51~55岁的男性就业者一组。受访者学历都在本科及以上,他们不懂中文,大部分没有来过中国,他们对中国的观点在韩国国民中具有代表性。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受访者就某个特定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对中国文化、社会、经济、政治、中国人、中国崛起以及中韩政治经济关系分别进行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韩国人对中国以及中国人印象总体较为负面。比如受访者的“中国联想”中,负面联想占48%,中性联想占27%,正面联想只占25%。


            美媒:中国的皮蛋是全球最恶心食品

              美国CNN就皮蛋被评为最恶心食物一文道歉


       中国人爱吃的皮蛋,在部分美国人眼中成了“最恶心的食物”,中西文化差异可见一斑。

“对本文无意造成的任何冒犯,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昨日,美国CNN就皮蛋被评为最恶心食物一文道歉。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3000名员工曾提出抗议,全国网友声援,美国CNN官方首次表态。

昨日,CNN官网一封落款为美国CNN Go主编安德鲁的文件声明:“每种入选食物都只是iReporter们的个人感受……并不代表CNNGo或CNN的意见。”他同时表示自己很喜欢吃皮蛋:“最喜欢的莫过于在我最爱的香港餐馆里吃到的加了酱姜的皮蛋。”

美国CNN最后表示:“让我们再次澄清。这篇文章的本意绝对不是要以任何形式冒犯任何人——无论你喜欢皮蛋,不喜欢皮蛋,是皮蛋生产厂商或是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我们更无意冒犯中国文化。”

湖北神丹公司董事长刘华桥表示,该公司员工接受美国CNN的道歉,感谢全国网友的声援和支持。该公司诚意邀请美国CNN当事记者来中国,实地品尝皮蛋美食,了解皮蛋美食文化风俗。


                辣评: 美国人为何跟中国皮蛋较劲?

2008年,曾因妖魔化中国,CNN曾在祖国创造了一个网络流行语:做人不能太CNN。三年后,当祖国流行语演变成“做人不能太郭美美”时,CNN难耐寂寞,又开始生事,这回矛头对准了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食品皮蛋。

近日,在CNN评选的全球十大恶心食品中,皮蛋列为第一,原因是味道吓人,外形怪异,像是魔鬼生的蛋。与之作伴的亚洲食品还有韩国的狗肉和柬埔寨的一种食用蜘蛛。

污蔑我们的人民不可忍,污蔑人民爱吃的蛋照样不可忍。7月4日——美国国庆日,我国最大的蛋品加工企业——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以董事长及3000名员工的名义正式发函抗议,要求CNN道歉。
《抗议信》本着毛主席对敌斗争确立的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对挑衅的美帝传媒进行了皮蛋启蒙——该食品由鲜鸭蛋腌制而成,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在中国及世界各地有二十亿消费者,深受人们喜爱。中国的传统医学认为,皮蛋性凉、味辛,有解热、去肠火、治牙疼、去痘等食疗功效。皮蛋瘦肉粥还是肯德基(KFC)的畅销产品。

平心而论,真正应当选十大恶心食品的是美国人发明的肯德基和麦当劳——高热高油高脂,是各国肥胖症患者的最爱,俗称垃圾食品。CNN之所以视而不见,不仅因为他们很爱国,更由于他们的国家是世界一强国,只能对外输出自己的文化——包括餐饮文化,别人的只要自己不喜欢、不认识就是垃圾、恶心。皮蛋就是又一悲剧。CNN的问题不在于事先没对皮蛋进行深入研究,而是其根本懒得了解。(来源:广州日报)

这是美国人价值观凌驾世界的傲慢,是西方中心论在皮蛋身上附体。但也说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国制造遍布全球,尤其是GDP超越日本直追美国,而与之匹配的国家软实力还相对滞后。

若干年前,曾有一部叫《刮痧》的影片讲述了中美之间文化尖锐的误读和冲突,今天皮蛋风波又呼啸而至,着实让人感慨万千。

首先,国内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已震惊世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你可以理解成“安全的皮蛋”——无疑为这种误读进一步提供丰沃的土壤。令人失望的是,国内先富人群到国外挥金如土,也没有做出太多提升中国整体形象的事情,倒更像一群穷得只剩下钱和知识的人去效忠另一种文明。

尊严从来都不是被赐予的,而是争取来的。无论人,还是皮蛋。除了谴责CNN,更值得做的事还有很多。

            外媒:食品丑闻让中国素食主义流行

               外媒:食品丑闻令中国素食主义流行

阿联酋《国民报》5月31日文章,原题:食品安全丑闻让越来越多中国人弃肉选择素食主义

宋一丹(音)做出改吃素食的决定后,父母和朋友都大加劝阻。在中国,人们普遍深信有肉吃才是吃得好。这是因为在中国大部分历史中,老百姓一直在为填饱肚子而挣扎,很多人因为买不起肉才不得不以素食为主。过去40年来,随着这个国家日益富庶,肉类消费增长近5倍。任何商务宴请或是婚礼喜宴,都少不了大量肉菜。但是,出于宗教、环保或健康原因,一部分(通常是富裕的)中国人正开始有意避免食肉。一连串的食品安全丑闻更是许多人弃肉择素的重要原因。

中国人对素食主义的兴趣从未如此高涨。“善待动物组织”的阿什利·福鲁诺说,素食主义正在中国形成一股潮流,最明显的证据就是素菜馆在北京等大城市如雨后春笋般竞相开张。10年前中国首都的素菜馆屈指可数,现在已超过100家。过去的素菜馆大多附属于寺院,或由还俗僧尼经营。这让以无神论为主的中国人对这种近乎于宗教经历的吃法敬而远之。如今,在新开张的素菜馆吃饭要自在、时尚得多。北京市中心一家素菜馆的老板王蕊(音)说,几年前多数素食主义者还是为了实践佛教信仰。现在,她的朋友和顾客们主要由于其他原因放弃吃肉,比如食品安全。近年来,中国受到连串食品安全丑闻震动。仅今春,媒体就报道了牛肉膏、地沟油和西瓜爆炸等丑闻。

戴雨涵(音)他们家两个月前开始不吃肉,戴女士每周都买有机蔬菜,“确实不便宜,但健康是无价的。”王蕊说:“从前你要是在素菜馆请客,人家可能会觉得你不太热情。如今,好多生意人都把客户往这儿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