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阅读器:面试家长--在中国是先进理念还是南橘北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3:13:11


导语:虽然法律规定就近入学、严禁择校,但择校已经成为心照不宣的事实。择校过程中,也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家长面试”这样的机制,然而,和美国家长面试不以身份论英雄的机制相比,“家长面试”这样的舶来机制似乎变了味道。

一、孩童择校,学生家庭和成绩一样重要

家庭环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学校与父母互动才能了解到孩子的潜能

面试家长已经成为很多美国学校的正常流程,教育者们相信,学校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相应地,学校会设计家长参与度高的活动。因此,面试就成为学校和家长建立长期关系的第一步。面试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家长的价值体系,判断他们是否和学校的教育理念保持一致。在面试中,学校能够了解家长对各种不同问题的看法,观察他们的行为模式。因此,家长的面试对幼儿园的录取也非常重要。

同样,14岁以下的孩子通过考试和面试这样严格的录取过程并不公平。在没有对家长面谈的情况下,学校只能选择考试中发挥出色的孩子,通常他们被认为是最优秀、最聪明的。而另一方面,学校里有各种各样的学生,有些学生非常聪明;有些学生擅长体育运动,另一些则对艺术感兴趣。而只有学校和父母进行互动,才能了解到这些潜在的才能。

幼儿园与小学更注重学生考试成绩之外的因素

幼儿园至6年级家长面试中,一般来说,学生首先要和家长接受10分钟的面试。然后,工作人员带领学生离开面试房间,去玩益智游戏(不是考试评估),然后家长和学校工作人员交流。整个流程完成后,家长们将领到注册袋,填好一部分文件后交回,把其他文件带回家以备下次提交。而7到12年级(相当于国内初中)学生除了完成标准的家长面试外,还增加了单独的学生面试。年纪越大,成绩、推荐信和学生的面试对录取影响会更大。

二、面试问题:只谈孩童与教育,不谈其他

家长面试不是“家长考试”,家长也可对校方提问并对课程指南进行选择

家长们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但在家长面试后才能进行注册。家长面试也并不是家长考试,利用“面试”的机会,家长们也可以向学校提出问题,还会评估课程指南和教科书。以美国东部一所私立小学为例,家长们在接受面试的时候,也将了解6年纪学生的家庭作业期望和成绩的评估方法和整体教学环境。他们将对校际交流和老师家长间的交流有所了解。学院工作人员可以知道家长们对孩子学校生活的期望。

“切忌炫耀财富和社会地位”:私立学校只招收合适的学生

选择私立学校的亿万富翁和社会名流不少,但现实是当今的美国私立学校也在寻求多样化。他们也会给那些没有钱,但符合条件的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很多学校都拥有大量的捐赠基金,并不差钱,所以你就算比尔盖茨或者奥巴马带着子女亲自前往学校,它们也宁愿招收合格的学生,而不是参照他们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关系。在美国纷繁众多的家长面试指南中,一再强调“要谦虚。把车和司机留在家里吧。衣着整洁,不用太名贵。实际上,你的经济状况学校并不关心。”

家长面试的法律边界:只谈教育和子女,切忌私人财产和种族族裔

在美国,家长面试的具体问题在每个州,各个私立学校之间的具体规则皆有所不同,但基本都是围绕着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态度、期望来制定,美国东部,家长面试最常见的十大问题有:

你从子女身上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最令你感到紧张的是什么?

你的孩子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

作为父母,日常的责任是什么?

为人父母,最难的是什么?

你和孩子在一起最美好的记忆是什么?

你孩子做的最有意思的事情是什么?

你最喜欢和孩子一起做什么?

你是否有工作?在工作和子女教育间你如何平衡?

你觉得随着孩子的长大,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一般来说,家长们也深知炫耀人际关系和财富并不能赢得校方好感,甚至会引起对方反感,并不会主动透露个人财产及相关信息,而对于学校来说,不会涉及财产等隐私信息的提问,而在美国西部和南部,对于族裔问题也会格外小心,由于60年代以来的不少投诉案件,也会尽量避免涉及黑人、西班牙裔或者亚裔族群的问题。

三、“家长面试”遭遇的中式尴尬

“家长面试”变成“家长考试”

2010年底,一篇题为“小升初还要考家长?”的帖子在网上。但是,面对这个“新闻”,一些经历过小升初的家长却觉得根本没必要“大惊小怪”,因为,至少在两三年前,北京顶尖的几所名校在招生时,就已经是学生家长一起“考”了。根据家长爆料,面试时,老师“考”家长的主要是教育背景、教育方式、教育理念等。但在一些实际运用中,家长面试也大有变成“家长考试”之嫌。

前不久,有家长在论坛中发帖称,某小学邀请了通过第一轮面试学生的家长们前往参加研讨会,家长到达后,面对的却是1个小时的考试内容,试卷正面为选择题,然后是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反面是数学题,拿到试卷的家长们面面相觑,家长们不由得疑惑起来:笔试的目的是什么呢?考家长的学识吗?如果答不出题,是不是就意味孩子的落榜?而对于此,校方也没有更多说明。

人情关系网和择校费说了算,以出身论英雄引众家长担忧

比起遭遇雷人试题,家长们更多地担心是“以出身论英雄”。然而,近年来更多的“家长面试”中,关系和择校费却越来越成为最“实际”的话题。2010年《北京晚报》的记者从一所知名小学教务处负责人那得知:为了“跨片”选择好学校,每年来报名的学生中,不合条件的“假户籍”在40%至50%左右。甚至有的家长在接受学校入户调查时,竟然找不到自己住在哪间房里。攀亲戚、买假房本等种种手法齐上阵。而一位深谙此道的人士说,有的关系户会把手里多余的名额转给别人,几经辗转,有可能收取高额“中介费”。甚至有的家长参加幼儿园面试时不仅要考察孩子的能力,还要查验自己的工作证、收入,甚至有老师直接问家长能为幼儿园做什么贡献……

结语:现代教育者们相信,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脉相承,为测试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否能够契合,家长面试已经成为美国私立学校学生择校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近年来家长面试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内的择校规则上,但对于关系和财力的倚重,却让“家长面试”变了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