踌躇造句:“物流占GDP比重上升”不是通胀的推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23:28
核心提示:通胀的根源只有一个而且唯一一个,就是泛滥的货币政策。不管通过何种手段压低流通成本,最终带来的结果将是通胀的失范,而非对通胀的遏制。

继年初河南天价过路费暴露出中国高流通成本之痼疾以来,流通成本就被冠以通胀“发动机”之名而为市场所诟病。近日,央视揭露,中国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18%,已为当前高物价的重要推手。若这一假设成立,中科院汪同三提供的国内流通成本占商品价格的50~70%之数据,就似乎足以使人相信“流通费用的通胀发动机效应”并非虚言。

毫无疑问,当前国内高流通费用确实是物价上涨乱象的重要成因,但把其定性为酿制当前通胀的背后推手则是严重的谬论。专业化社会分工使企业内部成本转变成市场交易成本,从而致使现代经济呈现出高交易成本(流通费用)、低制造成本的经济结构形态。不过,由于企业内部成本外化为市场交易成本是以社会分工能节约企业成本乃至经济运行成本为前提,即交易成本要低于社会分工前的企业内部成本耗损,因此经济的社会分工程度越高,全要素生产率也就越高,最终商品价格则越低。例如,以前开店卖货,要支付铺面租金,吸引人过来买。现在在网上开店,找物流送货更便宜。过去的租金则转化为物流成本(以及更多的消费者剩余)。于是,铺面租金下滑而物流占比则上升,这是一种新技术带来的成本转化,不能说物流成本占GDP上升就一定是坏事。

当然,高流通成本的经济合理性并不排斥当前国内高流通成本的现实不合理性。事实上,当前国内高流通成本远高于专业化分工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所节约的经济运行成本。这种“额外”的高流通成本首先源自流通市场垄断租金、高行政成本和高税负,以及国内流通行业的低效等。如当前在流通环节征收的营业税税率虽为5%,但营业税无法如增值税可以抵扣,且以营业额为主的税基折算成税率实际高于当前17%的增值税税率,同样运输成本中有相当比重源自燃油税、车辆购置税等赋税成本,因此过高的税费无疑增加了流通成本。

更重要的是,当前国内高流通成本根源于长期以来执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即高流通成本是当前通胀的表现形式,而非制造通胀的发动机。无须讳言,中国经常项目顺差本质上是中国储蓄的出口,然而当前已出口的国内储蓄通过结汇转换成了国内购买力,从而导致了货币超发。这些过剩货币流动性以低利率贷款给国企和地方政府,投资于交运、城市化和重工化等领域,牵制了消费品制造业和农业等公平竞争金融资源的能力,从而使消费品等部门无法获得足够的资源用于扩大生产、保障供给,从而最终超发的货币以高流通成本的形式完成通胀传导,抬高居民日常消费品价格。

把高流通成本作为通胀发动机,是一场新的替罪羊游戏。单纯从降低流通成本看,当前信息技术、渠道革命等为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等提供了技术可能性,如数字化信息技术降低了市场供需主体的搜寻成本,而搜寻信息成本的降低将对商品库存积压和流通环节的管理成本产生作用等,从而带来更多的消费者剩余,从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而购买则必须是一个实际货物转移到消费者手上的物理移动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消灭、压缩和节约的,这就是物流的过程,而在所有其他总成本项(搜寻、铺面等等)都下降的时候,货物销售量的上升,必然带来物流总成本占GDP比重的上升,它何罪之有?

通胀的根源只有一个而且唯一一个,就是泛滥的货币政策。不管通过何种手段压低流通成本,最终带来的结果将是通胀的失范,而非对通胀的遏制。殊不知,若采取各种行政手段压低物流等流通费用,那么物流等部门将因运营即亏损而选择服务中止,从而使市场面临流通瓶颈下的商品供给冲击,从而诸如当前蔬菜滞销、电荒和油荒等会迅速向其他行业蔓延。毕竟,当前高流通成本源自货币超发和超越经济承载能力的超前投资,且当前物流行业的真实投资收益率并不高,如铁路领域就面临长期亏损局面,而公路领域目前也存在数千亿的护养缺口。

因此,当前唯有促使货币政策回归中性,矫正货币流动性过剩和长期偏离均衡的人民币利率汇率水平,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货币假借流通环节传导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