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贝尔去冒险吃老鼠:经济笔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08:23:24

延伸阅读,和上一篇放在一起读。这是我去年7月发在《华尔街日报》中文版上的,我恐怕非常有先见之明的猜到了有人会说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外储缩水这件事情。

王二是个种粮大户。每年夏秋两季,王二家里的粮仓都是远近最满的。除去留下足够的口粮,王二的粮食一直都是卖给公家。早年间,公家收购粮食的价格定得很低,一斤稻才一毛来钱。王二一年卖给公家几万斤的粮食,拿到手不过千把块钱。王二这个里外闻名的种粮好手,这么多年也没靠卖粮就一下子殷实起来。不过王二也是个省吃俭用的人,除了一年拿出四分之一的收入孝敬老爷子,还有拿出将近一半的收入投入到地里,王二自己是能省则省,不会多花一分钱。所以这些年下来,还是攒下了一点钱,存折上大概已经有接近2万5千块。王二心里合计:2万5千块,一毛多一斤稻,那可是20万斤稻的价钱,顶我七八年的收成,不是一笔小数了。

后来有一天,公家也意识到粮食收购价太低,阻碍了种粮人的收入增长,于是宣布粮食收购价提价,由原来的一毛多一斤,一下涨到三毛一斤。新的价钱也不算高,但好歹比原来的价格涨了一倍多。村里的人把这个消息告诉王二,以为王二会很高兴,却发现王二有点愁眉苦脸。别人就问王二:这不是好事吗?怎么反而不高兴了呢?

王二的道理是这样的。王二的存折上有2万5千块,粮价没提之前,这笔钱能买20万斤稻。现在粮价一下翻了一倍多,这笔钱只能买8万多斤稻。王二心想,这么多年的辛苦和省吃俭用积累下的这点积蓄,一夜之间就被公家抹掉了一半还多,这怎么能不让人心里发愁?

王二说的看似不无道理,但这道理似乎又全然扭着,要是顺着王二的思路,那难道不是说粮价定得越低越好?要是粮食价格一分钱一斤,王二可不是要发了。可是哪有种粮的人希望粮价低的道理呢?

村里的人就劝王二:你存折上的钱一分也没少啊。除了粮食,你想买别的东西,从化肥种子到衣服袜子,还不是跟原来一样买?你一个种粮食卖粮食的人,从来都是你卖粮给别人,而不是从别人那里买粮,粮价调高对你当然是好事。从今以后,你一年挣的能顶过去两年还多,干嘛愁眉苦脸的。

王二听了,心里好受了不少,但还是觉得有点疑惑,因为换算成粮食,王二存折上的钱确实就是不值钱了,王二的道理也没错阿。不过,很快王二自己就把这件事情想通了。过去粮价定得是太低了,原本三毛一斤的粮食硬是给公家定在一毛多一斤,每卖一斤粮食给公家,等于王二给公家贴一毛多钱。要是没有这些贴公家的钱,王二的存折上就不应该是2万5千块了,而至少应该是6万块才对。粮价没涨之前,这些贴给公家的钱都是隐性的,至少王二自己没仔细想过这件事情。现在粮价涨到一个更合理的水平了,看起来是王二的存折换算成粮食会缩水,但实际上只是把那2万5千块和6万块的差距变成了显性而已。王二在这些年里,因为粮价定得过低,光在储蓄这一项上,就补贴了公家3万5钱块。这件事情,不管公家调不调粮价都已经发生了,和粮价调不调没有关系。没调粮价之前,王二懵懵懂懂,不明其事。调了粮价之后,这些年的损失才如此明显的显现出来。王二确实应该觉得有点不高兴,但最终还是村里人说的对,对一个卖粮的人而言,粮价上调应该是好事,不是坏事。

人民币汇率相对美元的升值导致用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外汇储备的缩水,与王二卖粮的事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中国现在有2万5千亿美元左右的外汇储备,如果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是6.8人民币/1美元,这些外汇储备合人民币就是17万亿,基本上相当于2009年中国全年GDP的一半。假想一下,并不是说真的会发生,如果人民币升值到4人民币/1美元,那中国的外汇储备折合为人民币就会“缩水”到10万亿,一下“蒸发”掉7万亿。因此,人民币的升值直接对应的就是会计意义上用人民币计价的外汇储备减少。这被一些人当作是反对人民币升值的一个重要理由,甚至被有些人当作是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特别是美国的一个策略,通过逼迫人民币升值来赖掉对中国的债务。

问题是,和王二的情形一样,粮价上调不会减少存折上的钱,人民币升值也不会影响中国的外汇储备—升值前是2万5千亿美元,升值后还是2万5千亿美元。中国的外汇储备可不是用来换成人民币,人民币是中国自己印的,用不着花外汇储备来换自己能印的东西。中国的外汇储备最终是要用来进口东西的,从原材料,到制成品,到各种技术,人民币升值本身丝毫不会减少中国手上外汇储备对这些东西的购买力。升值前,这些储备能买一万架波音747飞机或者360亿桶原油;升值后,虽然折合人民币变少了,但这些储备还是能买一万架波音747飞机或者360亿桶原油。当然,原油和飞机的美元价格也会发生变化,但这和人民币升值不升值并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

可是,如果真的帐面消失了7万亿人民币的外汇储备,这难道不是损失吗?没错,和王二的情形一样,这些也是损失,但是这些是已经发生过的损失了,只是由隐性变为显性而已。如果人民币真的被低估了,如果人民银行积累大量外汇储备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人民币的汇率低估,那这些“损失”就是过去这些年中国补贴国外消费者的一个度量。不少到过美国的朋友都有感觉,一样中国制造,一样的质量和品牌,美国的中国货比在中国的还便宜。这种价格差异背后的原因很多(比如说税收,配送网络的效率等等),但中国对出口以致于最终对国外消费者的补贴,恐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民币不升值,这些补贴都是隐性的,一升值这些补贴就直接显示为人民银行的帐面损失。至于人民银行最终怎么消化这些由于汇率升值引起的帐面损失,则就完全是另外一件事情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见笔者前段时间在这个栏目写的“人民币汇率制度背后的金融压抑”一文)。

总之,对人民币升值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很多正常合理的担心,非常自然也十分必要。但升值引发外汇储备缩水这件事情,不能算是一个理由。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 2条评论

不要只看赚不赚钱

Posted on 05月 6, 2011 by kaieconblog

我去过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通胀率高得有点吓人。跟当地中央银行的人聊天,问他们为什么不收紧货币。回答是:我们受不了收紧货币的成本。你可能会好奇,央行一个印钱的地方,怎么可能会担心亏钱。但一个事实是,货币政策是有成本的,当然也有利润。就拿这个国家为例,因为有两位数的通胀率,因此,如果央行希望收紧货币,就得以两位数的利率去市场发行央票回收流动性。支付两位数的利率,央行可不是要花血本?

其实,这完全不是一个特例,美联储也面临一模一样的问题。拿美联储正在进行,但快要结束的数量宽松为例。数量宽松的目的是拉低长期利率,具体操作起来就是美联储在市场上用高价买债券(债券价格越高,对应的利率就越低)。但总有一天,美联储是要开始加息的。一旦加息周期开始,债券的价格就会下跌,美联储手上持有的债券立刻就会贬值,美联储就会遭受损失。

事实上,这件事情可以被一般化。央行在收紧货币的时候一般是要“亏钱”的,反过来则是,央行在放松货币的时候是要“赚钱”的。央行如果真的是以“赚钱”为目的,那需要做的就是放松货币,制造通胀,然后央行坐收铸币税和通胀税。但是,很显然,央行不应该是以“赚钱”为目的的,而是应该以价格稳定以及其它的目标(例如就业,金融稳定)作为政策指南的。这同时就意味着,央行不能太在乎赚钱或者赔钱。如果央行老是担心赔钱,就会出现我到过的那个国家的情况。

说这么多,是想说,央行赚钱还是赔钱,是其采取什么货币政策的结果。评价央行,你要看的是其采取的货币政策对不对头,而不是央行赚钱还是赔钱了。

中国现在的货币政策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货币政策服务于汇率政策。很多实行浮动汇率的国家,流进一个国家的外汇并不会变成央行的外汇储备,也不会影响货币供应量,因为央行根本就不在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在中国,事情则是,流进中国绝大多数外汇,最后都会变成储备,因为这是央行干预的结果。为什么要干预?不干预汇率就要升值。

我这里不是要评价央行汇率政策是不是合理,只是想说,汇率政策是中国货币政策一个重要部分。央行允许货币升值,相当于收紧货币条件,而央行允许货币贬值,则相当于放松货币条件。因此,中国的央行面临其它央行一摸一样的问题:收紧货币的时候会有“损失”,放松货币的时候会“赚钱”。这件事情当然不难理解: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都是用人民币计价的。人民币升值,外汇储备作为人民银行的资产,转换成人民币的时候就会缩水;人民币贬值,外汇储备作为人民银行的资产,转换成人民币的时候就会增值。前者,会使得人民银行亏钱,后者会导致人民银行赚钱。

但是,这样因为人民币升值或者贬值导致的亏钱和赚钱,是央行汇率政策的一个结果。评价这件事情,不能把目光放在央行的外汇储备是不是因为人民币升值或者贬值而缩水或者增值了,而是应该看央行的汇率政策本身是不是合理。当然,你可以把储备管的很好,然后产生较好的回报率,但这个回报率最后还是用外汇计价的。人民币升值,导致储备转换成人民币缩水这件事情,仍然还是会发生。因此,需要把外汇储备用外汇计价的回报率和外汇储备因为人民币汇率变化而发生的增值和缩水分开看。前者是一个投资回报的问题,后者则是一个汇率政策的问题。

关心一个央行是赚钱还是赔钱是一件挺危险的事情。特别是,如果央行自己开始关心这件事情。因为,历史证明央行赚钱的时候多半都是老百姓遭殃的时候。很多政府收不上来税,没有财政收入,就是靠央行“创收”的那点钱过日子的。还是应该把注意力转移到央行自身的政策合理不合理为好。

Posted in 经济学笔记 | 1条评论

长痛在后面

Posted on 05月 3, 2011 by kaieconblog

写了有几个星期了,应该是发在了《瞭望东方》。

2011年4月8号,星期五,华盛顿正是满城樱花烂漫的时节。我下班后直奔地铁站,和成千上万结束了一周工作的人们一样赶着回家。华盛顿地铁上的一景就是上下班高峰时期地铁上挤着很多的政府雇员。这些人很容易辨别:如果一个人西装革履,然后胸前或者腰间别着一个牌子,那这个人多半是吃公家饭的。

那一天,地铁上的政府雇员们分明都在谈论同一个话题:下星期一要不要上班?是的,直到周五下班的那一刻,美国国会仍然没有批准继续给联邦政府提供经费,如果在当晚12点前没有新的经费,联邦政府除了关键人员以外的雇员都要回家,也就是所谓的政府关门。美国上一次政府关门还是在克林顿的任上。

事情的背景是这样的。美国在危机前就有财政赤字的问题,而且还有一些长期的挑战,这中间最主要的就是伴随着二战后“婴儿潮”一代的退休和越来越贵的医疗服务,美国政府将在未来几十年面临大幅增加的养老和医疗支出。在这场危机中,美国赤字暴涨,债务猛增,使得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和急切性变得格外突出。如果说这些都不是新问题,那奥巴马政府现行的财政政策,更有加剧这些问题的倾向。原因并不复杂,奥巴马政府延续了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同时又没有真心诚意想要消减开支,这里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奥巴马在直到这次政府关门事件之前,都对自己亲自任命的“赤字委员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增加收入,消减开支的建议不闻不问,象征性的冻结联邦政府雇员工资省下的钱不过赤字的一个零头的零头,这些都使得美国的财政赤字在放眼可及的未来都会运行在高位。换句话说,美国的财政和债务问题因为危机慢病转成急症,又碰上了奥巴马政府雪上加霜的政策。真心诚意的想要解决债务问题也好,终于找到了机会报一箭之仇也好,重新夺回众议院的共和党人在政府需要国会批准资金的时刻突然发难,他们给了民主党人两个选择:要不然听我们的大幅消减开支,要不然没有拨款政府关门。

之后发生的事情只能用闹剧来形容。拿政府关门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本身就是很不负责任的,政府的正常运作本不应该成为国会政治足球赛的牺牲品。问题的关键在于,民主和共和两党,最后争论的只是要不要裁减几百亿美元开支的问题。民主党说100多亿撑死了,共和党说600亿才行,最后妥协的数字是300多亿。可问题是,美国一年的赤字现在就是一万多亿,债务十几万亿,有没有这300亿,完全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差别。当国会的领导人挽狂澜于既倒般的在4月8号临近午夜时分宣布达成协议,政府不会关门时,他们实际做的只是在一个自己设置的政治战场上,宣布了自己胜利。

让我们还是回到“赤字委员会”提出的真正解决美国财政和债务问题的方案吧。很少有人喜欢这个方案的全部,但大多数人都同意,正是因为这个方案的一些建议看上去那么不可想象,那么难以接受,这才反映了美国面临问题的严峻程度。无独有偶的是,这个委员会报告的题目就是“真相时刻”。

举例说吧,这个委员会在支出方面最重要的提议就是:所有的开支都需要消减。这意味着共和党人钟爱的军费支出必须裁减,民主党人钟爱的各种社会福利支出也必须裁减。在税收方面这个委员会的提议是:宽税基,低税率,取消税收补贴。这意味着过去免税的买医疗保险的钱现在也要缴税,免税的用于支付按揭利息的支出现在也要缴税,总之,很多过去免税的收入现在都要缴税。对于养老金体系,这个委员的提议概括起来就是:增税,延长退休年龄和消减退休金。而对医疗保险支出,这个委员会干脆说,虽然我们不确定怎么控制,但是我们知道医疗支出必须被控制在一个总数之内。

真相是相对容易道出的,那就是长痛还在后面。现在缺的就是美国的政治领导人真正有勇气去面对那些困难的,必然要得罪人的选择,而不是再献上一场政府关门,满地找牙的政治闹剧。

Posted in 经济学笔记 | 2条评论

海外采购是一举多得(旧文)

Posted on 05月 1, 2011 by kaieconblog

注:此文先后三易其稿,最初一版是二月份写的。我至今仍然不太理解此文触及了什么敏感内容,老是不让发。我最后的妥协是写得更长了一点,然后发在了《中国新闻周刊》上。

这些年来,中国经常派庞大的海外采购团去美国和欧洲采购,下单动辄几十亿美元,甚至上百亿美元,有时候这样的采购还伴随着重要的双边访问。不少人把这看作是中国给欧美送礼。可不是?如果买了数百亿美元的东西,那不就是中国给欧美的企业带来了数百亿美元的生意,称作送礼似乎并不为过。

但这种看法似乎是把中国当作是吃亏的一方,相应的则是欧美从中得了便宜。这种看法的源头可以一直追溯到“重商主义”。这一流行于文艺复兴末期,直到工业革命时期的理论,把国际贸易看作是纯粹的零和博弈,出口赚钱的一方的是赢家,进口付钱的一方是输家。中国的海外采购,是付钱进口,根据重商主义,自然就是中国吃亏。

把贸易看成是零和博弈,直接导致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虽然,作为一种理论,重商主义已经早已被遗弃,但作为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重商主义还始终非常有市场。可问题是,事情远不是这样的。事实上,中国恐怕才是海外采购的真正受益者,这里不是指政治上的,而就是经济上的受益。这里面有好几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中国从这些国家买得都是中国需要且不能生产的东西。假设你有一辆车,车坏了,你自己又不会修,你送到修车的那里付钱,让师傅把车给你修好了,请问你在整个过程中吃亏了吗?当然没有。对方确实赚了你的钱,但你花了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而且车如果不修好你会更不方便。所以,你也是整个交易的受益者。和重商主义相信的相反,贸易其实是一种交易双方都得益的事情。拿中国和美国为例,在出口产品的领域直接竞争并不多,中国从美国购买的东西无非两种:一是大宗商品,比如说大豆,中国需要大量的大豆满足国人日益增加的对猪肉和食用油的需求,而国内的生产已经完全不能满足;二是高科技的制造业产品,代表性的就是大型客机,中国目前还没有能力独立生产。买自己需要,但是又不能生产或者生产不够的东西,怎么说都不能算中国吃亏。看起来中国是花了钱,但是也解决了我们自己的需要。因此,这样的买卖应该可以说属于双赢。

另一层含义是我们最后支付的其实是欧美欠我们的钱。因此,与其说海外采购是我们在给欧美人送礼,不如说是我们在讨还欧美人欠我们的债务。再打一个比方吧,假设你总去一个超市买东西,积累了很多那个超市返的代金券。最后你拿那些代金券去超市换东西,请问,这究竟算是你给超市送礼,还是超市兑现欠你的东西?我们都知道中国在过去这些年积累的将近三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至少有一万亿美元左右是以美国国债的形式存在的,剩下的很多应该是欧元区的债券。这些外汇储备不是凭空变出来的,而是中国一点点出口积累起来的。而欧美很多国家,在过去十几年,一直都是入不敷出,每年都有一部分支出是靠借外债来支付的。这一正一反,在短短几年里就让中国成为了对美国最大的官方债权国,而美国则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持有外汇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就像持有超市的购物券本身没有意义一样,不把这些钱变成实物,最终这些钱只是一堆纸而已。美国人欠中国的钱已经相当于美国制造业一年生产的全部东西,换句话说,美国人白干一年,把所有生产出来的制造业产品都给中国,大概才能够还清欠中国的钱。觉得中国买几十亿上百亿美元欧美的产品就是中国给欧美送礼,完全把关系搞反了。中国不仅要买几百多亿美元欧美的东西,中国要买上数万亿美元欧美的东西,才能把欧美欠中国人的钱全部变成真金白银要回来。

还有最后一层含义。欧美都在执行异常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货币利率很低,汇率还有贬值的倾向,欧洲还有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可不是,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都已经发生了危机。持有这样的货币,从回报率上讲,会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如果遇到了债务危机,最后搞不好本都回不来。中国,恰恰就大量的持有这些货币,前面说了,将近三万亿美元之巨。不需要高深的经济知识,如果钱可能会变得不值钱,你应该做的就是在钱变得更不值钱之前,把钱花掉,换成实物。中国当然不可能在大尺度上减持美元或者欧元,因为那样会带来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但是花掉上百亿美元,换成大豆和飞机,完全不算是一个坏主意,从保值的角度说,甚至是 一个很好的主意。

当然,如果仅仅只靠采购团去花外汇,那中国恐怕永远也花不掉外汇储备。中国现在一个月的外汇储备增长都在300-400亿美元之巨,光靠买飞机大豆,那得买多少才能解决问题?所以,只有真正让中国的老百姓富了,舍得花钱了,也用得起欧美货了,大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和欧美之间的这种不对称关系。

Posted in 经济学笔记 | 3条评论

个税起征点(2)

Posted on 04月 27, 2011 by kaieconblog

这篇其实和起征点没什么关系,但是是接着上一篇的话题的。

不少评论正确的指出,个税的征收应该充分考虑家庭的具体情况。同样的收入,家里的情况很不一样,收税的额度也应该不同。一个月入1万块的单身汉和一个月入1万块但是有一家老小要养的人,收的税一样多,就不是那么合理。

事实上,比如说美国,在报税的时候就有各种区分,一些收入是不需要交税的(比如说你放到个人养老金账户里的钱,在放进去的时候是免税的),不少开支是可以抵扣的(比如说教育指出,医疗指出,房贷利息支出)。有些时候税率是负的(比如说EITC,当你的收入极低的时候,你挣一块钱,政府还给你贴几毛钱,目的是鼓励工作,而不是只是呆在家里吃救济),老人孩子都可以增加抵扣额。

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个很合理的个税体系,其实不是,至少很多美国的公共财政专家觉得不是。为什么?这里面有很多原因,这里随便说几个:

1. (意想不到的)扭曲。美国买房的利息支出是可以抵税的,这个政策的目标是减轻购房者的经济负担,但不少经济学家认为,这也间接的导致了美国投资结构的扭曲:过多的房地产投资和过少的生产性投资。美国的雇主如果向雇员提供医疗保险,这部分钱,尽管也是雇员福利的一部分,是不用交税的。但如果雇员用工资自己去购买医疗保险,则是要先交完所得税,再去买保险。这导致了美国的医疗保险,在多数时候都是由雇主提供的。这件事情的坏处是:普通人并没有动力去比较选择不同的医保方案,而只是被动的接受雇主提供的医保。缺少了亿万最终消费者的比较和选择,让不少经济学家认为,是导致医疗费用和保费的增长难以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不少。导致这些发生的原因都是,你试图通过调节税率来实现一些目标,但因为税率不同带来的扭曲很可能是让人意想不到的。

2.缺乏透明度和难控制的隐性财政支出。你给一个人免税或者减税,和收这个人的税,然后再给这个人发补贴在结果上是一样的。你可能觉得后面一种方式属于多此一举,但这也说明了,免税也是一种财政支出,那些没有被收上来的税就是支出。但是,免税比起收上来在发回去有两点劣势:一是你很难追踪那些从来没有收上来的钱,但是你想对容易追踪那些花出去的钱。损失1万块的财政收入和多花了1万块的支出,结果上看可能一样,但是后者要比前者容易问责的多。因此,从透明度的角度上说,一视同仁的收税,然后给需要补贴的人发放补贴,要比直接减免税有优势。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美国这样一个赤字需要控制的国家,控制支出,比控制那些没有实现的税收收入要简单的多。这也是美国的赤字委员会的一个重要建议就是取消一些所谓的“税收支出”-用减免税的方式来进行财政支出的方式。

3.操作性。填过美国税表的人大概都知道,那个东西烦得不行。我本人已经彻底放弃了自己填税表的念头,每年都要花钱买软件填或者花钱找人帮着填。想知道报税有多恐怖,大家可以瞻仰一下奥巴马的税表,满满59页纸!这就是为了在各种地方考虑进各种情况的一个副作用,你的税收体系会变得异常繁琐。

所以,在最宏观的层面,设计税收体系的时候,总得面对一个权衡:简单,透明和少扭曲,但同时缺乏人性化和人性化但复杂,不够透明和产生扭曲的税收体系。很少有人愿意走极端,因此合理的选择也许应该是一个折衷。但不管怎样,知道这中间存在取舍是很重要的。

Posted in 经济学笔记 | 2条评论

个税起征点

Posted on 04月 25, 2011 by kaieconblog

正在征求意见的个税改革方案中一个最引人注目,也是最受争议的就是新的起征点应该定在什么位置。草拟的方案是起征点为3000,争论的焦点是很多人觉得3000还是设的太低了。

我想这件事情想了有一段时间了:究竟有没有什么简单的办法来确定起征点设在什么位置?

一个方式是以某个标准,比如说当地的贫困线,或者是贫困线的X倍,超过的部分才需要交税。不过X究竟定在几倍,仍然是一个很随意的事情。

另一个方式是,你定一个标准,人群中有多少人应该交税。美国的情况是,美国有将近一半的人群不用交收入所得税。比如说你套用这个标准,说中国应该有一半挣工资的人不需要交所得税,那这个起征点应该划在所谓的“中位收入”这个地方。给定中国收入不均的现状,中国的中位收入会低于平均收入。中国的人均GDP只有3万多块,人均工资收入会更低,中位工资收入还要更低。所以,按照这个标准,起征点没有太大调高的空间。除非我们觉得人群中应该只有30%或者20%的人交收入所得税,即便这样,起征点可能也没有太大上调空间,因为根据刚刚公布的北京蓝皮书,在收入水平相对高的北京:

七成普通职工年薪低于3万

蓝皮书中收录了北京市有关机构对16区县、17行业职工工资收入状况抽样调查报告。调查以职工税后到手收入计算其工资水平,不含个税及社保等。

调查表明,2009年全市普通职工人均年工资收入2.68万元,合月均2233元;全市普通职工家庭人均年收入2.20万元,合人均月收入1833元。接近70%的普通职工年工资收入低于3万元,不足1.2万元/年的职工约为2.8%,超4万元的仅14.2%。

请注意,即便你把社保和个税算回去,3000块的起征点也基本能让70%的人不用交税,这还是在北京(或者,你可能会觉得这个蓝皮书的数据有问题)。在全国,3000块的起征点恐怕能让远远超过70%的人不交税。

还有一个方式是,搞民意调查。搞民意调查就必须抽取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我怀疑(请注意,以下纯属个人猜测),如果你真的在一个有代表性的群体里做一个调查,你问这样一个问题:你能接受的最低的起征点是多少?你得到的答案会和一个人的收入水平高度相关:你要是问一个月入3000的,他可能觉得只要起征点不低于3000就行,你要问一个月入10000的,回答可能是至少5000,7000更好。你或者可以从另一个角度问,你能接受的最高起征点是多少?我猜测,挣3000的人会觉得挣5000的就应该交了,挣5000的会觉得挣10000的怎么样也应该交了。如果你把调查的结果作一个简单平均,这样得到的起征点,很可能会接近平均收入,也许会高一点,也许会低一点。换句话说,你要是真的通过民主方式来确定起征点,起征点恐怕也不会偏离平均收入太远。如果选择平均收入,那起征点并不会离3000块太远。

一个存在问题的方式就是,你公布一个意见,然后让人自发的来提意见和建议。不是说这些意见和建议不好,而是这种自发方式征集来的意见,很可能会非常不具有真正的代表性,这样得到的意见是不能保证无偏的。

不管怎样,每个人恐怕对起征点在什么地方合理都有自己的看法。给定起征点会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调整,恐怕一个简单透明的机制来决定如何调整起征点会好一点。不然2000,3000还是5000,根本没法比较哪个更合理。

注:如果你认为本文是在论证3000块起征点合理,那你误读本文了。你如果认为本文是在论证3000块起征点不合理,那你也误读本文了。本文写的东西,和具体的起征点定在哪里无关。

Posted in 经济学笔记 | 3条评论

坏消息,好消息,阴谋论和愤青

Posted on 04月 23, 2011 by kaieconblog

前两天偶然看到美国公布的从一些国家进口商品的价格指数。我对这些数据究竟能多反映实际,因为一些技术上的原因,不敢特别确定,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美国人大概不会做假。

这组数据起始于2003年12月,基数为100。让我对这组数据最吃惊的是,中国对美出口商品的价格,在过去将近8年的时间里,竟然几乎没有涨过。2003年12月的时候是100,2011年3月的时候是102.7,花了8年时间,涨了2.7%。

我把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也按照一样的方式做了图,2003年12月为100,到了今年3月,变成了126,换句话说人民币在同样的时间里对美元升值了26%。

升值了26%,出口商品却只涨价了2.7%,究竟怎么解读?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是坏消息:人民币升值了,出口商品却不能涨价,因为出口多以美元计价,这意味这到手的人民币就会变少,最终会影响出口企业的利润和工人的工资。这说明了,升值对出口企业的伤害会很大。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是好消息:人民币升值了,出口商品却不用提价。即便升了这么多,中国的出口行业一样还是很兴隆。这说明,中国这些年生产效率的提高很大,单位成本,即便在人民币升值和工人工资上涨的情况下,仍然很具有竞争力,因此在吸纳了升值成本之后,出口企业仍然有钱可赚。

有人可能会阴谋论:美国人一边压我们升值,一边压不让我们涨价,一边印钞票,这样做就是试图剥削中国劳动力并扼杀中国经济。要警惕金融霸权。

有人可能会愤青:这就是在卖国,洋奴和讨好美国人。国内什么东西都涨价,卖给美国人的却不涨价,歧视国人。都给狗官给贪了,物价这么高,房价这么贵,还让不让人活了?草泥马!有人悄悄问了一句:怎么扯到房价上去了?  愤青会说:快说,你收了多少钱代言?捏死你这个五毛!

Posted in 经济学笔记 | 8条评论

三险一金-读英文的朋友

Posted on 04月 22, 2011 by kaieconblog

前段时间写三险一金系列的时候,被好多人围攻。这件事情在美国的大牌经济学家之间也发生,不太一样的话题,但是一样的经济问题:

罗切斯特的经济学教授Steven E. Landsburg写道:如果你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消费,你就不可能对这个人收税,即便你把他银行里的钱都拿走也不行。(你要是觉得这是奇谈怪论,可以好好读读文章,仔细想想)

伯克利大学的Brad de Long教授写道:煞笔。

诺奖得主克鲁格曼写道:大煞笔,对经济学狗屁不通。

Steven E. Landsburg回应到:克鲁格曼,你丫屁股指挥脑袋。

哈佛大学的曼昆写道:吵死了,Steven E. Landsburg说了一件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Brad de Long和克鲁格曼太钻牛角尖,小题大做了。

曼昆的原话是:在我看来,Steven E. Landsburg说的不过是税收的负担最终未必落在那个交税的人头上。他只不过是用一种很戏剧性的方式来说这个观点。在实质上,他的观点是挺标准并很难反驳的。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 发表评论

贸易逆差-一个小算术

Posted on 04月 14, 2011 by kaieconblog

中国今年一季度出现了贸易逆差,总共是10亿美元。去年同期为贸易顺差145亿美元

我不想太多的解读这个数据,我想不同人的看法肯定不同。我只是想做一点简单的算术:如果大宗商品的价格保持去年同期的水平,中国的贸易逆差会有多少改变。

我这里只是看了十种大宗商品,数据都是海关的数据,最主要的数字就是最右下角那个230,指得是230亿美元。换句话说,如果中国进口这些商品的数量不变,而如果价格没有涨的话,中国进口这些商品需要花的不是950亿美元,而是720亿美元,因为价格变高,中国一季度进口这十种大宗商品就多支出了230亿美元。

如果大宗商品没有涨价,假设中国进口的数量都不变,那中国一季度就不会是10亿美元的逆差了,而会是220亿美元的顺差(-10+230=220)。

 

就说到此为止。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 9条评论

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Posted on 04月 13, 2011 by kaieconblog

这篇纯粹是在写实,就是记录一下我脑子里不到一分钟想到的事情。当日记看,别当观点看。

我今天上班的路上突然想起一系列不太相干,但其实又有点相干的事情:

1. 中国很多人反对人民币升值,一个原因是这会影响出口企业已经很薄的利润。这件事情当然是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假设的,那就是出口企业不能把升值的部分传导到最终的出口价格上,否则升值对利润的影响应该没有那么大。换句话说,这里的假设是作为供给方的中国出口企业将最终承担大部分的升值成本,而作为需求方的美国消费者则不需要承担多少。

2. 中国现在有很多人声讨增值税,原因是增值税最后要由消费者承担,导致消费者负担太重。这里面的假设当然是,增值税会由作为需求方的消费者最终承担一大部分,而作为供给方的中国企业则不需要承担很多。

3. 中国还有还多人在声讨三险一金和个人收入所得税,原因是这减少了工薪阶层的收入。这里面的假设是,作为劳动力供给方将最终承担很大一部分个税和三险一金,而作为劳动力需求方的企业则不需要承担很多。

这些事情当然并不完全一样,但1是供方承担大部分,2是需方承担大部分,3又是供方承担大部分,这里面好像需要有点逻辑。如果这些看法都是正确的,那大概还可以从一个角度来解释:那就是中国企业内战内行,外战外行。要不然,怎么中国企业在碰到美国消费者的时候,没办法把升值成本转移给美国消费者,而在碰到中国消费者和劳动力的时候,却能把各种税收负担转移给中国的消费者和劳动力?或者是中国的消费者比起美国的消费者而言,太怂了?或者只是抱怨的人都在屁股指挥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