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白厚:[经济杂谈]转贴:《我的经济学笔记》(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7:29:37

    (1)开篇赘语
    最近这两三年来,我对中国经济非常感兴趣,对于耳闻目睹的身边事,对所谓的大事,也一直在关注和思考,虽然才疏学浅,没有什么深入的认识,但关注愈多,想得也就愈多,也常常自以为有所得,每于会心之处,还不免得意忘形,沾沾自喜。
    尤其是去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谈论经济,纵论时事,似乎渐成时髦的话题。至今年危机逐渐波及中国,昔日纸上谈兵的事情,如今慢慢变成了感同身受了,于是,经济问题就俨然成了咱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了,往往就成了餐桌上的话题,和东家长李家短鸡毛蒜皮的事儿一样普及了。可见经济问题并非“学院派”学究们的论文课题,也不尽是专家学家教授们忽悠小民的大话空话,它本来就是和我们的吃穿住用连在一起的。沿海有工厂关门了,农民工回家了,大企业开始裁员了,小白领下岗了,卖房子的开始促销了,房奴们又担心变负翁了,国家开始大把花钱了,公仆又要加薪了,如此种种,又有哪一粧、哪一件不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呢?可见,全民议经济,举国话危机,实在是很有道理,这不是清谈,不是附庸风雅,而是在关心我们的吃喝拉撒睡,是在担心我们明天的钱包问题。民之所议,心之所系,攸关者大。
  
    有时候坏事也不一定全都是坏事,往往有好事存焉。譬如今年,股市的大跌,教育了中小股民,让投资者认清了它的本质,开始变得成熟起来;楼市的萎靡不振,戳穿了“只涨不跌”的谰言,把大量投机炒房者甩出了局,让老百姓看到了一点民生的曙光;经济危机的到来,着实给吾等小民上了生动的一课,不仅普及了“资本主义经济学”的常识,还在不经意间启动了民间经济学研究的热潮,貌似又迎来一个“百花齐放”的局面。
  
    对于我而言,关注了这么久,一直都是只看不说。如今“百花齐放”都来了,也不免被这气氛所感染,蠢蠢欲动了,要在这“百花园”里再添上几支野花野草。于是也就有了下面的这一组文章,这是我近来一段时间观察思考的记录,是我对身边的经济问题和热点的个人化解读,也可以说是我学习和思考经济问题的笔记,所以且名之曰《经济学笔记》。作为作者,我希望这组笔记,像园中的花草,如能健康地生长下去,兴许还能为百花园子再添几许生机;如不幸沦为了恶花、毒草,小小几株,那也无伤大雅,聊博诸位一哂。
  
    既然是下决心拿出来给人看,还要再絮语几句。下面的这些文章,可以单独成篇,大体是一篇或几篇合起来说一个话题,但所有篇节也有其内在联系,整个合起来有一个基本的脉络和逻辑顺序,并非天马行空,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虽然看起来是很多“碎片”,但为方便阅读,我还是找了一条线穿了一下。既然名之为《经济学笔记》,那就有两个“不讲”,一则尽量不讲或少讲理论,因为理论是枯燥的,不应该以这种形式探讨,而活生生的现实,永远是水气淋漓、生动饱满的。如果行文确实需要,我才提及基本的理论;二则不讲政治,说经济就是单说经济的事,不东拉西扯,不旁支蔓延,这也是为了不涉“禁区”的考虑。虽则在中国,政治和社会方面的话题可能更加有趣,更具可读性,但那是难以自由操纵的活计,我这里且避重就轻吧,尚望看官鉴之谅之。
  
    最后,这些篇什都是我工作之余,偷闲写就,有的成于饭后茶余,更有成于挑灯夜战,时间紧张,所以自然没有时间去精雕细琢。从10月22日开始动笔,断断续续地写,边想边写,边写边改,最初只是兴之所至,挥笔自娱,但渐渐就成了章节,有了个大体的系统,反而成了一项“任务”了。至于何时完工,现在尚不得知,只希望快点写完,完成这项中途冒出来的“任务”。正因写作时间的不定,所以不少篇章中写的事情,有新亦有旧,有时候一篇已写完,后来又发生了新的情况,就又把新的情况写进去了,但原来篇章中写的观点则鲜有纠正,以保其原貌,这一点还请观者诸君明察之。
  
    这些东西是我的学习笔记,所以谈不上有多严谨,也不敢奢望它有多正确,斗胆把它拿出来,一则为自己学习立证,常温习以备忘,二则希望有同好者出来讨论,有方家出来指谬,以扬起是,正其偏。小文虽陋,但是本人牺牲了休息时间的劳动成果,是故敝帚自珍,也希望您同样能理解作者的感受。如果您觉得小文尚可一读,欲转一篇乃至数篇而至他处,则烦请注明作者及出处,以示物有其主,文责自负;如果您觉得还可以推而广之,欲多篇引用或转载,还请与作者协商。
  
    (2) 从次贷危机到金融风暴: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一只蝴蝶开始扇动它的翅膀
    如果时间倒回到2007年初,世界还是这样一番景象:
    华尔街正忙着倒卖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品,各大投行忙的不亦乐乎,也赚的不亦乐乎,欧洲的金融家们也在享受着这场盛宴,英法德意瑞士西班牙的银行大鳄们正在步美国同行的后尘,没命地炒作金融衍生品,冰岛三大银行正为自己借入的大笔资金寻找下家,中国的外贸出口行业风头正劲,外管局还在忙着把大把的贸易美元换成美国的债券,日元澳元还是国际外汇市场的主要商品货币,动辄数千亿的资金大进大出,纵横捭阖,套利避险,外汇交易员的脑袋上老是缠着三根以上的电话线……
  
    看起来,一切都照常,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有秩序地忙乱着,一片太平景象。但谁也想不到,在这平静的繁荣下,暗流正在涌动,一场大风暴正在酝酿,而那个导致风暴发生的“蝴蝶”也开始振动它的翅膀。
    2007年2月13日,正是中国旧历的大年初七,全国人民刚上班,就传来了几个不大不小的坏消息。汇丰控股(HSBC)为其在美国的次级房贷业务增提18亿美元的坏账准备金,美国最大的次级房贷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宣布减少次级抵押贷款,全美第二大的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发布盈利预警。这些都说明了,涉足次贷的主要金融机构发现情况不妙,意识到了巨大的潜在风险,开始有所行动了。
  
    那只蝴蝶的翅膀开始扇动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后的几个月里,坏消息也一个一个地不断传出来,而且不断地升级,坏消息引起的担心和恐慌情绪,也开始逐渐蔓延开来,人们终于发现,次级按揭贷款这回恐怕要出事了,次贷危机真的要来了。
    仅仅一个月后,07年3月13日,全美第二大的次级按揭贷款机构“新世界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ial)宣布濒临破产,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不详消息导致全美股市大跌,其中道指跌了2%、标普指数跌了2.04%、纳斯达克指数跌了2.15%。在苦苦支撑了20天后,New Century Financial裁减了它的半数员工,但还是未能挺过去,正式申请了破产保护。这是次贷危机中第一个倒下的美国大型金融机构。它以自己的死亡,给所有涉及次贷的金融机构敲响了警钟,也给一年以后随之而来雷曼兄弟掘下了第一铲坟土。
  
    此后,形势继续恶化。形势的变化让标准普尔、穆迪、惠誉等华尔街顶级评级机构坐不住了。
    到了7月10日,标准普尔率先出手了,它降低了次级抵押贷款债券的评级。我们知道,评级公司都是锦上添花的主,负责给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弄上华丽诱人的包装,再贴上“优质资产”的标签,确保它们可以卖个好价钱。如果不打开包装,这些产品凭借着评级公司的信誉都能畅通全球,但一旦风向有变,事情不妙,评级公司就会落井下石,立马就往那些昔日的优质产品上盖“不合格”或者“残次品”的戳记。
  
    评级公司的落井下石加剧了金融界的恐慌,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场进一步震荡。7月19日,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旗下的对冲基金濒临瓦解,这导致了贝尔斯登的总裁沃伦?斯佩克特于8月初引咎辞职。8月6日,房地产金融领域又出大麻烦,美国房地产投资信讬公司American Home Mortgage申请破产保护。
    (3)从次贷危机到金融风暴: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危机迅速横向蔓延,各国央行大把撒钱
    经过了半年多的发展,次贷危机已经发展到了第二个阶段,即向更广阔的地区横向蔓延阶段。次贷危机的大火已经蔓延到了欧洲、亚洲的多个角落。
    07年8月份是次贷危机快速蔓延的一个月份,也是各国股市竞相上演“跳水秀”的一个月,更是各国央行大把大把撒钱的月份。
  
    8月9日,法国最大的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卷入美国次贷危机,这是欧洲大型金融机构第一次声称出事。这导致全球大部分股指下跌,金属原油期货和现货黄金价格也随之大幅跳水。
  
    第二天(8月10日),欧洲央行无奈之下,不得不出手干预。11日,世界各地央行48小时内,联手注资3262亿美元救市,这一天,美联储一天三次向银行体系注资380亿美元,以稳定大幅震荡的美国股市。
    三天之后,日本央行加入了注资救市的行列,美欧日本三大央行再度向银行体系注资720亿美元联手救市。
    8月14日,沃尔玛、家得宝(Home Depot)等数十家公司公布因次贷危机蒙受了巨大损失,美股应声大跌至数月来的低点。16日,全美最大的商业抵押贷款公司股价暴跌,面临破产危机,亚太股市遭遇了911事件以来最严重的下跌。
    8月17日,美联储降低窗口贴现利率50个基点至5.75%。20日,日本央行再向银行系统注资1万亿日元,欧洲央行研究继续加大救市力度。次日,日本央行再次向银行系统注资8000亿日元,澳大利亚联储向金融系统注入35.7亿澳元。22日,美联储又向金融系统注资37.5亿美元,欧洲央行追加了400亿欧元的再融资。23日,英国央行再向商业银行贷出3.14亿英镑应对危机,同时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70亿美元。
  
    到了8月份的最后三天,美联储连续三天分三次再向金融系统注资95亿美元、52.5亿美元、100亿美元,继续增加银行体系的流动性。8月31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出面,表示美联储将努力避免信贷危机损害经济发展。布什总统承诺政府将采取一揽子计划挽救次贷危机。
    可以说,整个8月份,美国、欧洲市场基本处于风雨飘摇、风声鹤唳的气氛中。
    9月,次贷危机开始在英国肆虐。随着英国基准利率到达6年来的最高点,多年疯涨的房地产价格开始涨势见颓,房地产按揭的好日子也要到头了。
    9月13日,英国国内第五大抵押贷款机构——英国北岩银行(Northern Rock)发布盈利预警,陷入流动性危机,随后英格兰银行向其注入巨额资金,这直接引发了北岩银行的挤兑风潮。英国民众的恐慌与政客们的舌战同时登台,英国房市12年的繁荣,在这场银行挤兑风波中走向了终结。
    挤兑风潮让北岩的股价一泻千里,到11月20日收盘价竟达到最低的74便士,较2007年2月9日1257便士的年内最高价下跌了 94%,该行市值已从160亿英镑大幅缩水至目前的3.6亿英镑。到08年2月,英国政府无奈地将北岩银行实行国有化,这是英国自1970年代以来首次采取把私人企业国有化的行动。这个月份,美联储再次调低联邦基金利率50个基点至4.75%的水平。
  
    (4)从次贷危机到金融风暴: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危机影响纵向深入,商业银行爆发巨亏
    从07年的四季度到08年的第一季度,这半年,可以看作是次贷危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它的影响迅速纵向深入的阶段,从欧美投资银行深入到全球主要商业银行,从房屋按揭资产证券深入到其他金融衍生品甚至普通的信贷产品,其影响已经深入银行体系内部,并造成了花旗、瑞信等大银行的巨额亏损。
    07年的第四季度,次贷危机以它不紧不慢的速度在向各国渗透。人们在习惯了央行的大手笔注资之后,又逐渐习惯了央行接二连三的降息。美联储又于11月和12月两度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调低至4.25%,将贴现率下调至4.75%,英国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布什宣布次级房贷解困计划。
    进入08年,头两个月的事件,主要集中在各大商业银行和投行身上。随着商业银行年报、季报的公布,以前深藏在商业银行庞大资产中的风险资产逐渐显山露水,逐渐暴露在公众眼前。
  
    1月15日,花旗银行宣布,该行四季度亏损额高达98.3亿美元,创下亏损新纪录。无独有偶,花旗并不寂寞,两天后美林就公布了自己的亏损,美林07年第四季度亏损98亿美元,每股转亏12.01美元。
    1月22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大幅下调75基点至3.50%,隔夜拆借利率下调75基点至4.00%。1月30日,瑞士银行宣布,受高达140亿美元的次贷资产冲减所拖累,2007年第四季度预计出现约114亿美元的巨额亏损,这超过了花旗和美林的记录。1月底,美联储再度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3.0%,将贴现率下调0.5%,至3.5%。
    (5)从次贷危机到金融风暴: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贝尔斯登被收购,投行噩梦开始
    到了08年的3月,以贝尔斯登的破产为标志性事件,次贷危机发展到了第四个阶段,即深涉其中的大型金融机构开始破产阶段。
    贝尔斯登是美国第五大投行,成立于1923年,历史悠久,声名显赫,是美国优先级市场交易商,管理着大量客户资产,同时为大批中小型券商提供担保和清算服务。贝尔斯登陷入这场危机的根源是其大量涉足“抵押担保证券”(简称CDO)市场。
  
    早在07年7月次贷危机爆发不久,贝尔斯登旗下两只基金就成为华尔街金融机构中首批遭到冲击而被迫清盘的基金。这回轮到贝尔斯登自己了。
    受到市场上关于流动性危机传言的影响,贝尔斯登现金头寸急剧恶化,情况告急。为此,3月15日,纽约州联储委员会和摩根大通达成紧急协议,欲联手紧急融资,拯救贝尔斯登于危难之际。
    恰逢此时,华尔街知名金融历史学家查尔斯?盖斯特(Charles Geisst)也放出乌鸦嘴称,纽约联储和摩根大通此举无法支撑贝尔斯登,无法维系其继续生存。在这样的时刻,这无疑是给贝尔斯登提前发讣告,对市场信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金融市场最怕听到的就是坏消息,消息甫一发布,贝尔斯登的股价即大幅下跌53%,创下历史最高跌幅。从2008年初到3月15日,贝尔斯登的股价已下跌了大约60%。
  
    3月16日,摩根大通公司证实,以总价约2.36亿美元(每股2美元)收购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这一价格较贝尔斯登3月14日每股30美元的收盘价缩水了93%,两天的时间,就沦落到了2美元贱卖的结局,市场变幻之快,令人瞠目。收购之后,美联储将为摩根大通的收购计划提供特殊融资。
    贝尔斯登公司CEO艾伦?施瓦茨在其声明中说,在目前环境下,被摩根大通收购,对于所有股东来说,是一个最佳结果。他也只能这么自我安慰了。不过客观地说,在那种风声鹤唳的市场中,倘若放任贝尔斯登破产,将使与该公司相关联的银行、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遭受巨大损失,对金融市场也是个空前的打击。
    摩根大通能出钱买下垂死的贝尔斯登,不仅是拯救了全球投行界第五大巨头,同时对美国经济和全球金融体系而言也是一种信心上的鼓舞。
    在收购的同一天,美联储也在积极行动,将贴现率由3.5%进一步下调至3.25%,并为初级交易商创设了新的贴现窗口融资工具,增加了他们的融资渠道。
    (6)从次贷危机到金融风暴:第五阶段
    第五阶段:雷曼兄弟轰然倒下,金融危机全面爆发
  
    到了2008年的9月,以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为标志性事件,次贷危机发展到了它的第五个阶段,也就是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阶段。此后,华尔街五大投行几乎全军覆没,房地美、房地美、AIG等巨头相继被美国政府接管,昔日赫赫有名的大金融巨头相继倒下,是这一阶段的典型特点。
    因此,从这一阶段开始,次贷危机发展成了“金融危机”,或者,对以华尔街为首的金融界而言,称之为“金融风暴”,也是比较恰当的。
    9月7日,美国联邦住房金融管理局出面,接管了摇摇欲坠的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并对这两家公司各注入1000亿美元的资金。这两家企业可是左右美国住房按揭市场的龙头老大,美国住房按揭市场总规模大约不到12万亿美元,这两家的业务就占了5万多亿左右,几乎是半壁江山,所以“大而不倒”,无论情况有多糟,为了美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千万美国购房人的利益考虑,美国政府都不允许它们倒下,只能接管。
  
    这是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金融救援计划。“两房”被它的监管部门——美国联邦住房金融管理局接管后,目前的高管都被遣散。
    9月14日,华尔街第三大投行——美林证券成功卖身于美国银行。美林这时候已经没有更多的选择了,或者在等待中死去,或者寻求买主把自己买下,获得生机,与其壮烈牺牲,不如苟且偷生。美林果断地选择了后者,而且幸运地碰上了美国银行这个大买主。双方迅速达成协议,美国银行以约440亿美元的代价全额收购美林证券。
    9月15日,美联储又向信贷市场注入700亿美元的资金。但频繁的巨额注资,并没有延缓华尔街金融机构走向倒闭的步伐。和美林证券处境一样的还有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所不同的是,美林抓住机会成功地把自己卖了,雷曼兄弟却没有这么幸运,和韩国、中国、英国的大买主相继失之交臂之后,它想卖掉自己也成了大问题。
  
    于是,不得不求助于美国政府了,不知道鲍尔森和伯南克两位老兄当时到底怎么想的,也许他们考虑的是道德风险,怕金融机构竞相效仿都来卖身,也许当时真是焦头烂额,实在也是无能为力,他们对雷曼兄弟说NO,果断地拒绝了在深渊中苦苦挣扎的雷曼兄弟。他们肯定没有料到雷曼兄弟破产后,带来的竟是狂风暴雨般的金融风暴,和多米诺骨牌般的连锁反应,半个月之后,他们在国会满脸堆笑讨好国会议员的时候,心里一定后悔不已,早知道当时就不应该对雷曼见死不救了,闹出了这么大的乱子。
  
    万般无奈之下,雷曼兄弟走投无路,只有死路一条,宣布破产。9月15日,一家168年历史的百年老店,一夜之间轰然倒地了,留下了几万名失业的员工,和高达613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这一天,成就了美国历史上最大金额的金融破产案,金融史会记住这黯淡的一天。受雷曼兄弟破产消息的影响,全球主要股票指数狂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大跌504点(或4.42%),创下自911恐怖袭击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伦敦FTSE 100指数下跌了3.92%,巴黎CAC 40指数下跌了3.78%,法兰克福DAX指数下跌了2.74%。
  
    9月17日,雷曼兄弟宣布破产仅仅两天后,金融市场又传出惊天消息。美国政府正式接管全球最大的金融保险集团——美国国际集团(AIG),同时,美联储提供850亿美元,购入AIG大约80%的优先股股份,成为这家公司的最大股东,以拯救这家濒危的庞大金融集团。
    之前的两天,AIG就已遭到评级公司的降级评价,导致其股价直线下跌,跌幅达60.8%,以致亏损进一步加剧。AIG是金融市场上的主要衍生品——“信用违约互换”(CDS)的主要交易对手,随着次级按揭贷款违约增加,次级债券违约上升,它手里的CDS合同迅速亏损,巨额索赔纷至沓来,它被CDS拖入了深渊。
    同一天,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决定维持联邦基金基准利率2%不变。美联储再次向市场紧急注资500亿美元,增加信贷市场的流动性。但这样的动作并不能提振股市的信心,股市再次重挫,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了449点(4.06%),纽约证交所无奈之下,出台了禁止投资者卖空金融股的强制性规定,行政命令也出手了。
    9月18日,美联储与全球各中央银行对信用市场再次注资3000亿美元。美国政府金融救援案消息放出后,股价反弹。道琼工业平均指数大涨3.86%。之后,美国政府要求国会授权买下7000亿美元与抵押贷款有关的不良债务,这是史上最大的金融救援法案。
    9月21日,美联储宣布,高盛司与摩根士丹利两家投行转制为“银行控股公司”,并接受美联储的银行监管。高盛与摩根士丹利是华尔街经历危机之后,硕果仅存的最后两家投资银行,这次齐齐转身为商业银行,接受政府的严格监管,宣告华尔街投资银行已经全军覆没了。
  
    9月24日,为鼓动国会通过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布什总统发表了全国电视演说。他警告说,如果国会不通过这项庞大的救援计划,美国的整体经济将陷入危险之中。布什还邀请麦凯恩与奥巴马两位总统候选人到白宫举行峰会,共商救市大计。
    第二天,国会议员宣布“基本同意”金融救援计划的“原则”,但双方的会谈随后即陷入僵局,没有达成一致性意见。次日(9月26日),就在国会的讨论声中,又一家银行宣告倒闭了。华盛顿互惠银行关门,这是美国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宗银行倒闭案。摩根大通银行以19亿美元买下华盛顿互惠银行的部分资产。
    到了9月28日,国会议员宣布会谈达成突破,通过分阶段进行金融救援的立法草案,从购买2500亿美元的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开始,并可能扩大至7000亿美元。但美国民众却掀起了抗议政府救援的浪潮,大部分善良的美国老百姓认为,华尔街这是自作自受,不应该让纳税人替他们承担损失,而那些高官们却可以凭借“金色降落伞”离职,政府应该让他们得到惩罚。在总统大选前夕的敏感时期,两党不敢轻易得罪民意,国会“恰当地”回应了这种民意和呼声。他们以惩罚美国整体经济的方式,惩罚了华尔街,也讨好了激奋的美国选民。
  
    在9月29日国会众议院举行的表决中,由民主党主导,共和党倒戈,以228票对205票的结果,拒绝了布什政府提供的“金融救援计划”,这让当天的美国股市应声暴跌了778点。
    布什政府陷入困境。在经历了日夜不停的斡旋和院外活动后,10月1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布什政府的“金融救援法案”2.0版本,进行了修正,增加了税收优惠,提高联邦对银行存款保险的上限,从10万美元提高至25万美元。10月3日,法案提交美国国会众议院再次表决,这一次,美国人才真正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再不尽快施以援手的话,倒霉的不仅仅是华尔街,将是整个美国经济,失业的将是美国广大民众。众议院以263票对171票的结果,通过了金融救援法案2.0版。布什立马说,他将立即签署法案使之成为法律,保尔森则保证会“迅速行动”,向缴不起房贷的房贷户买下不良资产。
  
    至此,美国政府7000亿美元的救援法案,历经波折之后正式出台,金融危机引发的极度恐慌情绪稍稍得到了缓解,美国各界翘首以待,看政府这7000亿美元的成效到底有多大。
    (7)金融危机发生的故事之一:被金融泡沫吹大了的美国梦
    回顾一下这次金融危机的形成,可以说是“次贷危机”的蔓延和深化而造成的。而次贷危机呢,是美国住房按揭贷款金融创新产品无限膨胀,遇上了房价走势下跌而造成的。
    看起来要搞清金融危机的发生过程,还是得先找到它得以发生的“源头”——住房按揭(Mortgage)。我们就从这个住房按揭开始说起吧。
    从一般人的需求层次上讲,除了吃饱喝足穿暖之外,人人都需要一个可以遮风挡雨、可以保障安全的场所,这个场所就是房子。这个世界上,除了晚上睡在马路上、大桥下、水泥管道里的流浪汉之外,人人都需要睡在房子里,对房子的需要,无论繁简奢陋,都是客观存在的自然需求,古今中外,中土西洋,概莫能外。
  
    这些虽然听起来像是废话,但是非常重要,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破除一些无聊的谣言。比如说只有中国人才安土重迁,看重房子这东西,所以中国人才把房子价格炒得这么高,老外就不怎么在乎,人家美国欧洲人就没有这么迷信房子,所以人家的房价相对合理,这种说法把房价畸高的责任归咎于国人的偏好,实在是可恶之至加无知之极了。
  
    美国人对住房的渴求和喜欢程度,一点都不比我们逊色。我们知道美国人有所谓的“美国梦”,美国历史极短,多民族杂居,多文化并存,没有多少复杂的文化内核和统一的民族精神,这“美国梦”也算是美国人能够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核了吧。
    且不说别的,这房子一项,也是美国梦的一个重要方面了。这和我们中国的“中产阶级”的小理想也挺像的了,所谓“有房有车,有点小钱”,看起来是我们的中产阶级是拷贝了人家的“美国梦”。其实,这样的想法,在哪里都一样,天底下的老百姓,无论白人黑人黄人,都一样,不同的只有文化和制度。
    说远了,这里说“美国梦”的意思,就是说,美国老百姓照样喜欢拥有自己的房子,这一点和我们没有任何区别。他们也不是什么外星人,喜欢住在天上或者海里。美国土地广袤,人口相对较少,加上联邦政府住房政策卓有成效,住房问题解决得不错。
    据美国住房部的全国住房市场调查数据,到2006年地,已经有75%的美国家庭住进了“别墅”里,这里说的“别墅”美国叫做single family house,是美国社会的主流住宅,即我们所见的大城市郊区的“独栋别墅”。单从这一点看,美国人民住的还是很幸福的。
    但总有人收入微薄,买不起房子,总有人还在做着自己的安居梦。但资本主义国家也出了“活雷锋”,帮美国人民解决房子问题了。这就是美国的金融机构,以及他们发明并发扬光大的的“次级按揭贷款”。在过去的6、7年间,他们不辞劳苦,呕心沥血,挖空心思,帮美国老百姓搞起了轰轰烈烈的“安居工程”,帮大部分美国人实现他们的“美国梦”。
  
    简单地说,那就是这么个过程,这些美国金融界“活雷锋”,利用自己发达的全球金融网络,到处搞钱,搞到了大把的钱,再把这些钱以按揭贷款的形式,连哄带骗地贷给绝大多数美国人民,美国人民有了几乎是天上掉下来的钱,就去疯狂地买房子,房子价格也就一路涨,这大大刺激了房屋开发商,他们也玩命地造房子,造出来大量的房子,给美国人住。所以说,这一切起源于一个被“吹大了的美国梦”。
  
    这个被金融泡沫吹大的了“美国梦”,最终能否实现呢?
    答案很清楚,也很悲惨,金融危机来了,梦还是破灭了。这就如同当年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上说的那样,经济危机来了,生产出来的产品一下子过剩了,但资本家宁可把牛奶倒进河里,也不会分给穷人喝掉,如今这个事实并没有任何改变,穷人的安居梦破了,但那些大量空置的房子,业主并非大慈善家,却不会白白分给无家可归的人居住,没有房子的,照样还是要睡在马路上。
  
    (8)金融危机发生的故事之二:被金融家们忽悠进来的美国人
    凭借美国经济稳定发展的东风,抓住了美国人民实现“美国梦”的现实需要,要大搞“安居工程”,并从其中的各个金融环节来渔利,这是华尔街金融家们的如意算盘。
    但要让这个如意算盘变成现实,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要把广大美国人民的买房积极性给调动起来,要把大部分美国人给拉进来。要知道借钱买房不是慈善事业,钱是要还本付息的,而且利息也不少,这一点老百姓心里清楚。所以,要做到这一步,让买房人愿者上钩,那就是致命一招——“忽悠”。老百姓毕竟知识有限,金融家们却一个比一个猴精,所以“忽悠”这招,乃是手到擒来。
  
    实际上,写到这里,我发现自己在讲次贷危机发生的故事,或者说,在试图重现当时危机发生的全部过程。
    这是个麻烦事。对于描述这次危机的过程,如果我们找来这个危机酝酿过程中的各个参与者,如贷款买房人、贷款银行、投行、“两房”、保险公司、各种基金、评级公司、美联储,还有大量的投资者,等等,给他们各自一个典型的角色,我们可以演绎出一个很生动的故事,来演绎一下人性的贪婪,看看华尔街的真实面目,看看那些拿着千万年薪的精英们都在做些什么。如果再仔细加以润色,没准也可以弄出个话剧啊什么的,那就有可读性了。但我还没打算把这么悲惨的现实搞成文学作品,还是当个故事来讲吧。
  
    话说美国人都想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小窝,扬基当然也不例外。扬基姓扬名基,是个标准的黑人青年,年纪也轻,还没结婚,但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女朋友一直对他住在黑人棚户区这事耿耿于怀,这促使扬基下决心咬咬牙要买套房子,也过过人家中产阶级过的日子。
    但扬基的工作确实不咋地,在一家中型超市当搬运工,一个月两千来美刀,吃饱喝足了,也剩不下几个钱,连和女友约会都基本上是去公园。扬基所在的小城地处美国中西部,虽然不算很繁华,没法和纽约、洛杉矶等大城市相比,但在连年的房价上涨后,要弄套像样的房子,最少的也得十几万美元啊,这个价钱对扬基来讲,显得有点不切实际。所以房子这事,就一直拖下来了,扬基甚至觉得,也许自己生来就没有买房子的命。
  
    但风水轮流转,世事难预料。有一天,扬基的机会终于来了。这天一大早,他发现自家门口塞了一张传单,上头的话说得很诱人,“不掏一分钱,住上新别墅”,仔细看,是某贷款公司的宣传单,联系方是New Century Financial公司,还有很醒目的联系电话。扬基将信将疑,天底下哪有如此好事,难道馅饼掉到我头上了。当天下班后,扬基试着拨通了传单上的电话。
  
    以下是他们的对话,我们看看扬基是怎么获得住房贷款的。
    扬基:Hello,我想了解一下你们的宣传单上说的事,那是真的吗?
    信贷员:你好。当然是真的。
    扬基:哦,我指的是,指的是你们那个宣传单上的那个——
    信贷员:“不掏一分钱,住上新别墅”,千真万确!我向上帝保证。
    扬基:OMG,是真的。可是我没有钱,我还在贫民窟呢,怎么住别墅?
  
    信贷员:先生,您难道想一辈子就这么住下去,就住在贫民窟里?您隔壁的约翰去年刚搬新家了,难道您还不知道?
    扬基:嗯,我知道,可是我没那么多钱。
    信贷员:咳,贷款呀。没钱可以贷款买啊。我不需要你有那么多钱,事实上,我也没有,约翰也没有,但我们现在都住了新别墅。您就不动心么?
    扬基:我当然想贷款,但去哪儿贷?前几年我试过,贷款公司说我的资格不够,还不贷给我呢。您知道,我只是个——小搬运工,在银行眼里,我收入不高。
    信贷员:您在说几年前?那都什么年代了!住房贷款还要首付30%、20%,见鬼!现在可不同了,您找我们就找对了,我们就是帮您实现住房梦的!您付点首付就行了,就这样。
  
    扬基:我攒的钱还不多,就那么一点。我女友倒是看中了一套房子,联排的,townhouse,您知道,在我们这里,这也得10万块呢。首付要2万,我没有。
    信贷员:您可真幽默!您看上的房子,市场上不是很多么,这么着吧,让我来帮您。不用付2万的首付了,您付1万就行了,1万块您总拿得出来吧。
    扬基:嗯,让我想想。1万——我觉得明年吧,明年我就能攒足这笔钱了,明年我就可以申请你们的贷款了。
    信贷员:咳!您可真行。还等什么明年啊,好机会来了,您不抓住,它转眼就没了。这么着吧,我问你,您有工作吧?
    扬基:有,我在一家小超市。但我的收入——收入不高,
    信贷员:那就好。收入高低无所谓,有工作就好。您有信用卡吗?
    扬基:信用卡我有。四五张呢。都是信用卡公司上门给办的,人家态度这么好,不办都不好意思了,就办了几张,还有两张没用过呢。
    信贷员:那更好了,信用卡公司敢办。我们也敢。
    扬基:什么意思?明年我再来找你?
    信贷员:不用了!你的条件不错,我给你个最优惠的,零首付。你不用付首付款了。我们提供100%的按揭贷款。
  
    扬基:啊?!真的不用付首付了了?您没忽悠我吧?
    信贷员:当然没有,我们怎么会忽悠客户呢。您不是看了宣传单了吗?“不掏一分钱,住上新别墅”,我们说到办到。不过,您可得给我弄份收入证明,毕竟还有手续要办哩。
    扬基:可是我的收入不高。
    信贷员:这个,嗯,这个就不用我说了吧。和你的老板娘拉拉近乎,工资收入证明也给你开得高点儿,另外,把你几张信用卡的透支额度也都写上,用得上。
    扬基:这个好办。老板娘好商量,写多少又不用她出钱。
  
    信贷员:这就对了,你下个月就可以住上新房子了。美妙的中产阶级生活近在眼前,我要恭喜您了,尊敬的扬基先生!贷款申请表格我会送到您府上,您还有别的问题么?
    扬基:我有点做梦的感觉。这是真的么,我真的不用掏一分钱。哦,另外,我还得问问,我每个月的按揭要多少钱呢?多了我可还不起,上个月我还用信用卡刷了一辆二手车呢。
    信贷员:扬基先生,您可真麻烦。但我有办法,我给你做个“可调利率贷款”,就是ARM,您知道吧,哦,不知道也没关系。就是说,这个贷款利率是变动的,开始的三年利率很低,给你3%,你只需要每月按揭500块钱,至于余下的钱,以后再说。500块,你总还得起吗,老兄?
    扬基:什么ARM?我可没听说过。不过你要说每月只有500块,我还是可以还得上的。
    信贷员:就是嘛,我就知道这个ARM很适合你。这可是我们针对您这样的客户专门开发的新品种,保您满意。
  
    扬基:我前三年只要还500块,那以后呢,我担心以后我失业了,还不起您的钱怎么办啊?
    信贷员:哎,我的扬基兄弟,你怎么这么多担心啊。不掏一分钱就白住,您还不乐意啊?您没见着这房子价格蹭蹭蹭地往上窜啊,一年比一年贵,您哪天万一住腻歪了,想换个更大的,您转手把它给卖了,把我们的钱一次性还请,不就完了,没准您还可以赚一笔呢。再说了,我是贷款的,您是借钱的,我有胆子敢贷,您还不敢借?
    扬基:您说得也对。不行我可以卖掉啊。那好,就这个吧,我很喜欢这个。哦,我可爱的新房子,哈哈。
    信贷员:先别高兴得太早了,老兄。过几天我会登门拜访。别忘了,把你今天遇到的好事和你的那些朋友们说说,让他们也来我这办个贷款。“不掏一分钱,住上新别墅”,就是这么简单,明白么,我的扬基先生?
    扬基:明白明白。谢谢你,你这个上帝的礼物。
    令扬基没有想到的是,打完电话的第二天,信贷员就如约而至,带着一叠复杂的表格,把扬基和他女友堵在了被窝里。在热情的信贷员的帮助下,扬基稀里糊涂地填完了表格,签上了大名。临走时,信贷员也没忘了恭喜他们两个,一再叮嘱扬基替他宣传宣传贷款业务。
    扬基从巨大幸福中回过神来了,在签下自己名字的瞬间,他感觉天上掉的馅饼真真实实地砸在了自己头上,以前做梦都不敢问津的新房子,如今真的属于自己了。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扬基和他女友一边忙着收拾新家,准备在圣诞节前搬家,过一个美妙的2005年的圣诞节。一边给那个好心的信贷员当起了免费宣传员,逢人便讲自己的故事,启发他的朋友们,去实现自己的梦想。那些朋友们眼看着扬基的“成功”故事,也陆续接受了住房按揭贷款公司的热情邀请,个个有了按揭贷款,个个准备着搬进新居。
  
    我们看到,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扬基,在住房按揭公司的帮助下,实现了他的住房梦。同时,过去的这几年间,和扬基一样实现了住房梦的,是美国千千万万的底层工人,失业者,甚至还有一些仅仅想找个地方安定来下的流浪者。他们不顾自己的未来状况,稀里糊涂地签订了贷款合同,为以后的无家可归埋下了祸根。
    而那些贷款公司在这一波实现“美国梦”的大潮中,做了“雷锋”和低收入阶层的“大救星”,业务得以成倍增长,使自己公司的规模迅速壮大。
    但这些针对低信用群体而新开发的贷款新产品,统统被称为“次级按揭贷款”(subprime Mortgage),也就是比正常的住房按揭贷款信用低、风险大的产品。过去的六七年来,美国的次级按揭贷款经历了“滚雪球”式的扩张,给这些发放住房贷款的金融机构积累了巨大的风险。在这场诱导、发动穷人贷款买房的大运动中,次级贷款积聚的风险正越来越高,但由于美国房价经历了多年的持续上涨,谁也没有太在乎这个潜在的风险,不知道风险到底有多大。
  
    (9)金融危机发生的故事之三:次贷风险的第一次转移
    前头一节我们说到了,“次级按揭贷款”就是发放给那些本来没有多少还款能力的借贷人的住房贷款。简单地说,如果严格审核贷款人的资格,这些次级贷款人贷不到款,但现在放贷机构审核松弛,睁只眼闭只眼,该发不该发的贷款,统统都发了。
    这样宽松的房贷政策,实行的时间一长,就造成了两大直接结果:
    第一个后果是,放贷机构的按揭贷款业务量急剧放大,阿猫阿狗都来申请住房贷款了,于是放贷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和专业按揭公司)的钱不够用了,产生了巨大的再融资需求;
    第二个结果,审核贷款时不注重风险控制,为占领市场乱发乱放贷款,致使贷款资产的风险快速积累,成为贷款机构的一块“心病”,于是自然就产生了转移风险的需求,要把这样的巨大风险给转移出去。
    在以上这两种需求的刺激下,金融机构便开始了第一轮的“金融创新”,那就是“资产的证券化”(securitization)。也就是说,金融机构通过一定的方法,把按揭贷款资产变成有价证券(securities),再拿到证券市场上去交易,把这些证券卖给想买的人。这样,资产的证券化完成了,风险就在交易过程中转移了。既把按揭资产拿去卖了钱,还同时转移了附着在资产上的风险,可谓一举两得,一下子解决了两个问题。
  
    这个“资产证券化”的基本产品,就叫做“资产支持证券”(Assets-Based Securities,略作ABS),意为,这个ABS证券的发行和交易,是以一定的资产为支撑的,证券持有人的未来收益,是以支持它的资产的收益为基础的。具体来说,在这里头,基础资产就是放贷机构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收益的基础就是按揭贷款人的定期还本付息。只要贷款人不断地支付利息,那以此为基础的证券就能获得稳定收益,这个ABS证券就会不断有人去买,这个市场就能周转不停,运行不息。
  
    ABS证券一般有两类,一是关于住房的,叫“住房按揭资产支持证券”(Residence Mortgage Based Securities,略作RMBS),其基础资产是为住房发放的按揭贷款。还有一类是关于商业地产的,如商场、办公楼等等,叫“商业地产按揭资产支持证券”(Commercial property Mortmage Based Securities,略作CMBS),其基础资产是为商业地产发放的按揭贷款。二者原理相同,只是按揭用途不同而已,我们以下讨论的基本都是前者,即RMBS这一类。
  
    “资产证券化”这件事说起来挺简单,但涉及到按揭资产的价值评估、重组、风险分类、打包、资产定价、上市交易等等环节,也是很专业的活计,一般金融机构做不了,或者自己业务太忙了,不愿意费那个劲去做。
    这也可以说明中国的情况,我们的资产证券化喊了这么多年,也没有什么大的进展,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个东西比较复杂,牵涉部门和利益太多,所以一直处于口号阶段。美国金融体系远比我们发达,有了这个需求,自然就有人去干。所以美国的按揭资产证券化发展很快,规模也相当大。
    在美国,专门干这个活的机构主要是两类:
    一类是投资银行(大摩、高盛等)在操作,这也是它们的主业,它们接受放贷的商业银行等客户的委托,帮助它们将按揭资产实现“证券化”,把按揭贷款变成ABS债券,在帮助它们卖出去;
    另一个就是“房利美”(全名“联邦国民抵押协会”,FNMA,简称Fannie Mae)和“房地美”(全名“联邦房贷抵押贷款公司”,FHLMC,简称Freddie Mac)这两家专业机构。这是美国政府为了推动住房金融市场的发展,赞助成立的专门提供住房按揭专业服务的两家巨型“半官方”公司。它们两家的业务模式,一是直接买进商业银行等机构的ABS债券,为银行提供资金支持,二是直接买进商业银行的按揭贷款,自己再做成ABS债券,对外出售筹资,三是为按揭贷款提供担保,间接支持住房按揭贷款市场的扩大。
  
    可以说,投资银行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服务,为按揭资产的证券化提供了技术支持,让证券化得以无处不在,让放贷机构有了“再融资”的有力工具;而“两房”凭借它们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官方背景,鲸吞商业机构的住房按揭资产和它们依此而发行的债券,有力地支持了商业银行等放贷机构的业务扩张,也承接了它们转移过来的风险。
  
    资料显示,仅在1995—2001年间,“两房”就从商业银行那里买入了2.25兆美元的按揭贷款资产。到目前为止,“两房”直接或间接介入的住房按揭贷款占到了全美住房按揭贷款总额的75%以上,可见“两房”在美国住房金融市场中的龙头地位。
    投资银行和“两房”,可以说是美国住房金融市场ABS迅猛发展的两个车轮,让住房金融市场迎来了极度繁荣。我们可以看到,通过这一次金融创新,通过ABS债券的发行,商业银行等放贷机构成了获得了在发展的资金,也成功地转移了次级按揭贷款的风险。
    (10)金融危机发生的故事之四:CDO的产生和次贷风险的放大
    我们不难看到,在第一层次的住房金融产品创新中,关键是住房贷款基础上的ABS的出现,是这个“次级按揭贷款支持债券”(简称“次级债券”,“次债”)的出现,是这个债券交易市场的兴起和繁荣。
    在这个过程中,投资银行扮演了至为重要的角色,因为它们才是将按揭资产“证券化”的操作者,是这个市场的推动者和中介人。商业银行、“两房”、债券购买人等等参与者,都要以投资银行的活动为中介。
    在这个创设、交易ABS的系列活动中,投资银行们为什么屁颠屁颠,乐得为大伙提供服务呢?因为有中介费用的收益,这也是投资银行传统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但随着美国的房地产市场越来越好,住房按揭相关的债券交易量越来越大,那些做证券化的商业银行、“两房”都卖出了好价钱,那些买走债券的机构投资者们也转手卖了好价钱,人人都赚了大钱了。
  
    但忙里忙外的投资银行,赚的还是那份中介费用,用我们的话来说,投行靠的是“大脑”,赚的是“辛苦钱”。老是看着别人发大财,它就难免要眼红了,眼红了,就要动脑子了,这也是金融创新得以继续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投行们的贪婪本性和赢利冲动在推动着它。如果不能赚到更多的钱,投行们才懒得去动这个脑筋!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则是风险资产“避险”的需要。
    我们都知道,ABS债券的“基础资产”是商业银行等放贷机构的按揭信贷资产,这些资产是分很多层次的,有相对健康点的,有稍微差点的,有比较糟糕的,甚至有胡乱放贷的垃圾资产……因此,按揭资产的风险不同,所以相关的ABS债券的风险也不同,有高有低,低风险的自然好卖,高风险的就不大好卖,有的基本就可以归于“垃圾债券”之列了。
  
    由于ABS债券的结构比较单纯,风险识别相对容易,孰优孰劣,明眼人一看便知,这就来麻烦了,风险太透明了,暴露在外了,那些垃圾债券就要卖不出去了。投行们这时便开始发愁了:如何把这些高风险顺利卖出去,让大家都接受它,形成繁荣的交易,那样才好,不然这个市场就要被这“垃圾债券”给搅黄了。
    于是,金融衍生品创新的需求就在实际中产生了,那就是,继续设计多层次的、更为复杂的衍生品,把风险高低不同的资产搅合在一块,让风险更隐蔽一些,让一般人都识别不了。
    于是,在以上需求的推动下,新一轮的金融产品创新开始了。美国投行们开发出来一大串的住房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新产品,在ABS的基础上变出来了很多花样。
  
    一般来说,在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主要有这么几种:“抵押转递证券”(Mortgage pass-through Securities)、“抵押支付债券”(Mortgage-backed Bond)、“担保抵押债务证券”(Collateralized Mortgage Obligations,CMO)、“债务借贷债券”(Collateralised Loan Obligations,CLO)和“债务抵押债券”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CDO)。这些金融衍生品的“兄弟”们,各有其特点,各有其功用,相继出世后,被投行们当成做大住房金融市场的工具,但经历几番大浪淘沙,最后成了名的,做的规模最大的,就是这个昔日大名鼎鼎、如今却是臭名昭著的CDO了。
  
    话说这个CDO,纯粹是投行们闭门造车给生造出来的,当然造车的那些人,也不是一般人,都是些聪明绝顶的金融奇才、是顶尖高校的经济学教授,甚至还有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他们整出来的东西,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一曰复杂难懂,经历过多次复杂的数学模型推演之后,一般人肯定看不懂其中的奥妙,这样有利于投行去忽悠投资者;
    二曰漂亮精致,看起来很美,大投行出品,包装都十分精美,评级都很高,卖相要好;
    三曰风险隐蔽,原来都是风险很高的次级贷款资产,但经过了多次结构重组,成了结构性产品,风险就不那么清晰可见了,或者说原来的风险不知道被“结构”到什么地方去了,高风险资产成了风险模糊不定的产品了。
    这些特点,都是为了衍生品市场的投资交易而设计,模糊的产品,模糊的评级,模糊的风险,模糊的定价,模糊的交易,一切都是稀里糊涂地进行,反正大家众口一词都说好,那它就是个好东西,就能卖出好价钱,就能带来可观的收益,既然能赚钱,那谁还会费劲去追究它的来龙去脉呢。
    以上的这些特点,正是CDO与生俱来的优势所在。它足够复杂,它是把原来的ABS债券放到一个大锅(专家称之为“资产池”)里,打散了,煮烂了,再重新成形,按照风险分层(tranch)的原则重新组合,再拿刀切成小块,拿出来卖;它也足够精美,由华尔街顶级投行倾力出品,有专业机构进行信用增级,请标普、穆迪、惠誉等国际顶级评级机构给予好的评级,拿到最顶级的豪华酒店召开新品发布会,镁光灯下,身价自然倍增;它的风险也足够隐蔽,原来的风险资产都一锅煮了,原材料早已经面目全非了,谁还知道这CDO里头究竟包括了哪些东西,风险是高还是低,反正有这么多顶级机构保证,那就可以放心大胆地买。
  
    那么,既然市场那么火,有没有市场风险呢?难道金融创新真的把风险都创新掉了么?这个不用说也知道,其中的风险是用脚趾头都可以想得到的!
    可是其中有巨大的利润,高风险必然伴生高利润,但有了高利润,冒点风险又算得了什么呢。试想,如果你买到一个层层包装、无比精美的包装品,纵然你知道里头装的可能就是狗屎,一文不值,但它卖得很贵,还有更多的下家争着买你的,你可以轻易加价卖出去赚钱,倒手就是钱,那你还会犹豫么?我相信稍有经济理性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参与其中,进行这个产品的买卖,这如同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传一次花,可以拿一次钱,谁不想传呢,反正总有下家接着。
  
    从其在资本市场的作用来看,CDO、CLO等金融衍生品,就是投资者手里传来传去的这个“花”;从其基础资产的质量来看,有相当大比例的CDO,以及在CDO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子孙产品”,其所依据基础资产已经接近于“垃圾资产”了,也就是说,精美的盒子里装的内容,已经近乎狗屎了。
    现在金融危机爆发了,我们回过头来反思CDO这些产品,大家对其风险都心知肚明,尤其是商业银行、投行、大型基金等投资机构,明白得很,何以还如此疯狂地买卖呢?我上面说了,它们有三个基本特点,具备了一个好产品的卖点。在实际市场操作中,它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以至于让投资者很难抵挡住它的“致命诱惑”。
    第一个诱惑是,它的收益率实在是太高了,高到让人无法拒绝。我们知道,次级按揭贷款由于贷给基本没有偿付能力的人,风险很高,所以本来的利率就要比正常贷款高出2—3个百分点,以该类高息贷款为基础发行的ABS和CDO产品同样也就具有高收益的特点。也即,购买次级按揭贷款支持证券虽然要承受高风险,但同时也会享受高收益,风险和收益是对等的。尤其是到了CDO及其派生产品这个层次,由于资产风险的多次重组,有些“垃圾资产”积聚的风险更高,但其收益也往往高得惊人,可以达到15%以上。风险虽高,但都被投行们给掩盖了,外表看不出来,但价格和高收益却是摆在表面上的,一看即知,这样的话,貌似只有高收益而(暂时)没有高风险。于是,大家趋之若鹜,一哄而上给抢了。
  
    第二个诱惑,也是很大的诱惑,就是这个衍生品无论怎么创新,怎么花哨,它本质上都是“资产支持证券”(ABS)的一种变种,其背后都是有资产支持着的。
    譬如,CDO背后有ABS,ABS后头有按揭贷款资产,按揭贷款背后有实实在在的住房物业。有投资者看到了高风险,有些担心,犹豫是否接受眼前的创新品,投行就会说了:你怕什么啊,我这个产品的“基础资产”是加利福尼亚的住房按揭。您可是投资专家,您自己去看看加利福尼亚的房价,都涨成什么样了,一天一个价。您还别觉得贵,五大投行的研究报告都说,明年房价还得再涨20%。房价一直在涨,您还担心按揭没人还,还担心按揭债券会跌价,还担心市场上没有人接受我们的债券?我看您是谨慎过度了。要买趁早,不买让开。
  
    在这样的威逼利诱,对于疯狂逐利的投资机构来说,谁能受得了,立马就下手了。
    第三个诱惑,是这些产品都请来了太厉害的“托儿”,让投资者不信产品,也得相信这些个“名托”。
    比如投行们自己,它们自己也在疯狂地买,这是最好的示范效应,比如信用增级机构,它们能化腐朽为神奇,能把狗屎说成是宝贝,比如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它们其实也看不准这些花里胡哨的新玩意,凭直觉就给出了AAA的评级。
    事实上,评级机构貌似最客观公正,实际上这个托害人最深。在所有的次级贷款支持债券中,大约有75%得到了AAA 的最高评级,10%得了AA评级,另外还有8%也得到了A评级,仅有7%的产品被评为BBB或更低的级别。也就是说,有高达93%的产品被评为A以上评级,而A以上就是安全的。实际情况呢,早在2006年四季度,美国次级按揭贷款的违约率就达到了14.5%,到了2007年的一季度,违约率增加到15.8%,这时候“次贷危机”还没发生呢,你说它安全不安全?所以说,这些国际名托当了“大忽悠”,负有很大的责任。
  
    正是因为CDO产品的优点和诱惑,所以以住房按揭资产债券为基础的CDO得以迅速发展起来。在投行的大力宣传推广下,住房按揭资产CDO交易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了,逐渐成了美国CDO市场的最主力产品,占了美国CDO市场的65%以上。
    2007年,全美次级按揭贷款规模也不过才1.5万亿美元,但以此为基础的MBS证券化产品规模超过了2万亿美元,以MBS为基础的CDO市场规模则达到了9万亿美元之巨。CDO在为市场提供流动性的同时,也把次级贷款的风险给成倍地放大了。
    (11)金融危机发生的故事之五:投行越界和CDO家族扩编
    CDO市场越做越大了,相关的市场交易者都尝到了甜头,纷纷买入大量的CDO产品,美国的房价也是一年涨过一年,不见跌价的势头,这些衍生品的价格也就跟着坚挺得很,让大家一个个赚的盆盈钵满。这好像是一个人人都赢、没有输家的奇迹。正好应了贷款公司的广告,他们的业务员在卖力推销按揭贷款时,就信誓旦旦地说,美国根本不会出现还不起房屋贷款的事情,就算实在没钱还了,把房子转手一买,卖价超过原来按揭总价,还可以赚一笔钱呢。
  
    话说那些金融创新的投行们,为了更大地赚取中介费,先是搞出来了ABS,不过瘾,又搞出来了CDO系列,CDO分为高、中、低、股权等多个级别,风险不同,价格不同,那些实在不好的在市场疯狂时期都找到了对冲基金、保险基金等超级大买家,顺利给卖了出去。投行们松了一口气,不论优劣高低,手里没有存货。
    但市场还在疯狂地发展,投行们慢慢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所有买了自己开发出来的次级债券的各大投资机构们,无一例外地都赚了大钱,闭着眼睛瞎买的,都发了财了。在这些大买主里头,竟然还有商业银行和贷款公司,当初它们怕风险太大,委托自己去搞证券化,以分散贷款风险,如今它们却又把风险更大的衍生品债券给买回去了。这让投行很纳闷,去问那些商业银行,人家回答得很干脆,赚钱啊,赚钱我为何不买,管它当初是谁的东东呢。
  
    还有一类人,就是那些财力雄厚、胆子奇大的对冲基金、保险基金们,天下没有它们不敢冒的险,所以投行们就把那些风险很高的、卖剩下的“垃圾债券”,统统卖给了这些胆大的机构,一边收钱,一边暗笑它们可能要倒大霉了。但没有料到的是,这些高风险债券收益很高,那些大量吃进的基金们,照样赚了大钱,而且安如泰山,好像和高风险一点边都没沾上。
  
    这让投行更加郁闷了,自己辛辛苦苦忙活,都给人做了嫁衣裳了,眼看着别人赚大钱了。这时候投资银行终于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己干!你买我也买,而且我还可以拣好的挑,我不信我赚钱赚不过你们。
    举个好理解的例子吧,投行们的这个决定,和我们中国的证券公司自营炒股一样,眼看大牛市来了,不再满足于赚取客户的佣金,都是自己提枪杀了进去,挪用客气资金大肆炒股,最后的结果有两个:一个是牛市还在,杀进去的都发了大财,另一个是熊市突降,抽身不及,把自个给搭了进去,弄破产了。投行们也是一样,眼看CDO市场的火爆,憋不住了,提大把的美金杀了进去,重仓持有CDO,结果我们都看到了,无一例外地把自个搭进去了,几乎全军覆没。
  
    华尔街的大投行们一旦决定自己买卖CDO,那就更加促进了这个市场的疯狂。因为大投行有“金融创新”这个最有力的“武器”,可以根据交易需要随时开发新产品。玩CDO玩久了,新鲜劲过了,还是觉得不过瘾,二、三十倍的杠杆率还是觉得不够高,还得开发更刺激的新玩意。于是把各种ABS、CDO弄到一起,再放一锅里煮,重新进行打乱组合,弄出一批新的来,新的债券也可以再反过来回炉,和旧的一块重组,弄出更新的来…………如此反复多次,每一次都分出个三六九等,高中低档,新的旧的可以重组,高的低的也可以重组,进入随心所欲的境界了。
  
    于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CDO的儿子、孙子都造出来了,但为之命名比较困难,投行们干脆都叫它们为CDO的平方(CDO square)、CDO的立方(CDO cube)了,更复杂的就叫做CDO的n次方。命名还算好办,但价值评估和风险定价就成了大难题了,到了CDO这个层次,其定价就够复杂的了,到了平方、立方这一代产品,风险定价就有点盲人摸象的味道了,跟着感觉走,感觉它值多少钱就卖多少钱,真正地随行就市了。
  
    我这可不是开玩笑,给复杂的信用衍生品定价是世界性的难题。1997年,美国经济学家索拉斯和莫顿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给他俩的获奖理由竟然是:找到了“鉴定金融衍生产品价值的一个新方法”(for a new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value of derivatives),仅仅找到了一个新的定价方法就得了诺贝尔奖,由此可见,给复杂的衍生品进行风险定价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投行的研发人员再厉害也比不上这俩得主吧,所以我说投行简直是在盲人摸象,一点都不委屈它们。
  
    (12)金融危机发生的故事之六:CDS出世和次贷风险的全面渗透
    上一小节说到投行越界买卖CDO,投行们就这么盲人摸象地定价,热火朝天地卖债券,稀里糊涂地赚大钱,时间久了,大概也感觉不太对头,钱太好赚了,说明风险太大了,离出事也就不远了。投行们的心里开始不踏实了,要想办法再一次分散风险率了,换句话说,要拉几个出事时候垫背的了。于是金融创新的需求再次产生了,于是CDS这种新产品就应运而生了。
  
    那这个CDS又是个什么东东呢?
    CDS的全称叫做“信用违约掉期”( Credit Default Swap),是一种在债券持有人和保险公司之间订立的信用保险合约,简单地说,就是CDO等债券的持有人为了避免按揭贷款的违约风险,向保险公司投了保,一旦出了事,由保险公司赔付。当然这里头主要的操作人还是大投行们。如果不出问题,CDO债券的收益还是很高的,但如果出事呢,如果按揭贷款出现呆坏账呢?那这些债券可能会变得一钱不值。所以投行们未雨绸缪,创造出了CDS这个产品。
  
    具体来说,就是将 CDO的利息收入进行分解,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模块:
    一个是“资金使用成本”,就是它能为投资者带来的收益;
    另一个模块,是“风险成本”,就是为了防止发生信用违约损失要承担的成本。
    简单点说,就是一部分是可以赚到的钱,一部分是确保资产安全的必要支出。债券持有人如果想要确保手里资产的安全,不怕信用违约事件的发生,那就可以把风险成本转移出去,同时也把违约风险同时转移出去。这就和我们常说的买保险一个道理,把未来风险转移出去,同时也要支付一定的保险费。
    但在美国CDS市场的实际操作中,和我们理解的买保险还不全一样,我们买保险一定要找保险公司买,不能到银行去买。美国这个“信用违约掉期”的买方不一定就是保险公司,它可以是银行,可以是其他的投资机构。只要它愿意承担未来可能发生的信用违约风险,它就可以取得这个“风险成本”,可以分享CDO债券的一部分收益。
    也就是说,这个CDS合约的本质是,它把CDO的收益分开了,分属于CDS合约的“交易对手”,一大块给了目前的债券持有方,一块给了未来的损失承担方,这样就把双方紧紧栓在一起了,次贷的风险也被又一次放大和分散了。
    在CDS交易中,承诺承担未来损失的主要是保险公司,出了事的美国国际集团(AIG)当然是市场交易中CDS的重仓持有者。在美国房地产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有华尔街的投行过来推销这个CDS产品,说您不用掏一分钱,就可以分享我这CDO的高额收益,只要您给个承诺就行了。
    保险公司就想,这个主意很不错啊,眼下CDO这么火爆,大把大把地赚钱,我一分钱都不用掏,就和这些人分享利润,这不是白白送钱给我们吗!白送谁不要啊。至于说到按揭贷款者违约,至少目前来看,那是万万不会发生的,以后什么时候发生,猴年马月亦未可知,不管那么多,眼前别人主动送来的钱,且收了再说,先把业绩报表做漂亮了再说,年终几千万的高额期权还等着这个实现呢。于是,保险公司开始大量买入CDS合约,其他投资机构看到了这么个没有本钱的东西,着实好,也跟着买入CDS,来这个市场分一杯羹。
  
    关键的是,买入CDS的机构,不是放在家里不动,它可以拿着这合约去银行质押现金,然后再拿着现金变本加厉地买CDO和CDS,买了再质押,如此循环,买得越多,赚得越多。最后竟然把CDS市场规模做到了创纪录的62万亿美元。
    但是CDS的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因为CDS这个创新产品太成功了,一经推出,大受欢迎。聪明的华尔街人再接再厉,又创造出了基于CDS的一系列创新衍生品产品。这其中就有“合成CDO”,就是把CDO和CDS捏合到一块来。还有“CDS基金”。这个CDS基金值得一说,因为它确实是个“天才”的构想,是个无本万利的东西。
    譬如某个投资机构,买入了大量的CDS合约,已经空手赚到了10亿美元的“保险费”,因此它想买入更多的CDS,但手头有点紧,需要从市场上容道更多的钱才行。它就发起了一个基于CDS的基金,对市场声言这个基金是专门投资CDS的,号召广大的投资者来买它的基金份额。要在平时,弄这么一个基金,去买高风险的CDS,它的号召力不会太大。但它的独特和聪明之处在于,它先把自己赚来的这10亿美元投入到基金里头去,作为保证金,再从社会上吸收90亿美元,并且对投资者承诺说,您买基金不要担心,我已经投入10亿了,如果这基金发生亏损,那么先亏我的这10亿保证金,如果赚了钱呢,那就是大家的,而且如果基金亏损超过10%,您可以提前赎回。也就是说,基金亏了我承担,赚了大家分,无论怎么玩,您都不会吃亏。
  
    天下还有这等好事!拿到评级公司那里,评级公司的人也傻了眼,毫不犹豫地给了个“AAA”的最高评级,各大财经报纸上也开始大赞这个天才的产品问世。这样一来,社会反响空前热烈,基民都疯了似的购买这个基金,基金发起人一下子就凭空多了100亿美元的资金,而自己却没有出过一分钱,仅仅是签了几份CDS合约。
    这就是CDS的吸引力所在,它的“精髓”在于不用自己出钱,能“空手套白狼”,不仅可以套白狼,而且套回来的“白狼”还能再用,可以拿去捉更多的山羊和兔子。不亦乐乎!
    写到这里,我们应该可以发现,到了CDS的问世,次级按揭贷款的风险,已经不知道被放大了多少倍了,以它为基础的债券和各种衍生品,已经不知道被卖到哪里去了,反正全世界都在买美国人的债券,光是中国政府,就买了3760亿美元的“两房”债券。
    总结一下前面的故事。
    其实从住房按揭资产证券化,产生ABS开始,就进入了虚拟经济的层面,都是虚拟经济层面的事情了。之后的一系列金融创新,都是金融家们为了赚取更多的钱,同时也是为了分散原有的风险,这让虚拟经济的规模越变越大,远远超出了了实体经济的规模(如次级按揭贷款规模仅有1.5万亿美元,CDS市场则高达62万亿美元)。
  
    于是这个市场的泡沫放大成了虚拟经济的泡沫,而且被各方参与者越吹越大,至于风险呢,被极大程度地分散了,表面上看起来无影无踪了,其实则是无处不在,如影随形,像一柄悬在我们头上的利剑,摇摇晃晃,你不知道它何时会掉下来;又好像一个远在前方的陷阱,若隐若现,你不知道哪天走着走着道,就掉入这个深不可测的陷阱里去了。
  
    这个故事的整个过程,比如一帮人推着车子上高山,车子里装着大石头,车子就是金融创新工具,石头就是美国的房价。只要车子不停地向前推,房价就会不断走高,自己的成绩也越来越大,但越推就越累,就需要大伙齐心协力来帮忙,好比银行自己搞次级贷款不行,就找来了投行、保险公司、评级公司来帮忙一样。大伙都被绑在了车子上,只能一步一步向上走,不能放手,放手就是失败。有旁边人提示风险说,你们这么干太危险了,早晚车子会压垮你们,大伙嗤之以鼻,说,我们这不是一步一步走得很稳吗,哪有什么风险啊,至少我目前看不出来会出事(雷曼的CEO说委屈地说,我的每一个决策都是审慎和适宜的,我想不到会发生这么大的危机)。于是大伙继续向前,车子越推越高,大家也越来越风光,突然稀里糊涂就到了山顶。没想到山的那边不是山坡,却是陡崖,大伙一个跟斗就掉进深渊了。事后就埋怨了,我们已经尽了最大谨慎了,一路上都没出点岔子,谁知道这山两边完全不同啊!
  
    是的,谁也不知道山顶在哪里,更没法看到山的那一边是什么情况,想赚钱,就玩命爬山,到顶了摔下去,也是听天由命,至于到顶的时候,车夫是谁,没法预料,是谁谁倒霉。要怨就怨美国政府吧,不该让他们合伙推这车,各走各的,金融业要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更不该让他们把房价这块大石头绑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要有防火墙,不然就会互相影响,相互连累。
  
    话说回来,到了山顶的那一天,房价下跌了,贷款者违约了,保险事故发生了,保险公司要赔钱了。本来以为都是小概率事件,违约率很低,可一下子成了普遍事件了,100个CDS合约,十几个、二十个违约了,保险公司面临巨额赔偿,就算把自己卖了也赔不起,于是喊着要救助了,不行就破产了。美国国际集团(AIG)就是最大最典型的例子。
  
    (13)这场金融危机到底是不是一场阴谋?
    金融危机影响深远,这么可怕,它到底是不是个“惊天大阴谋”呢?是不是美国人策划好了的呢?这个问题首先要说一下,也说说我的观点。
    读了《货币战争》一书的朋友们,往往先入为主地有了“金融大阴谋论”的印象,相信那个罗斯柴尔德家族真的是美国的幕后老板,所以很多人还坚持认为老美在耍大阴谋,玩弄了全世界,全球忙活着盘点损失,而它自己正在盘点收成呢。
    说实话,我不大相信宋鸿兵先生描绘的全球“货币战争”真实存在,估计小布什们也没那么深的谋略和智商。但被老美搞成这个结果,但要说这里头没有任何阴谋和算计,没有人充当冤大头,那是绝难服人的。
    其实,可以这么说,老美当了全球老大几十年,是足够强大了,它的阴手段也很多,它也很想耍阴谋,但世界经济和全球金融这么个东西,譬如脾气诡异的庞然怪兽,没这么好操控,不是随心所欲说耍就能耍的。如果真的这么好耍,那1929年以来的历次危机老美就不会每次都陷入衰退的泥潭了,美国总统也不用这么焦头烂额了,只耍弄金融阴谋就可以搞垮全世界经济,唯我独尊,那它也不用维持这么大的军事力量,成天吓唬这个恐吓那个了,也不用费力鼓吹“中国威胁论”了。
  
    事实上,现代金融基本上是按老美的那套模式发展壮大起来的,世界金融秩序也是老美一手主导的。在很多时候,或者特定情况下,金融(特别是美元这个全球结算货币)确实是老美的敛财和避难工具,但人家崇尚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的事管得少,或者对新事物干脆放任不管。于是,就有人玩命地玩金融,甚至铤而走险,玩出了金融危机,当然这也不是它的本意,比如自个玩大了摔一大跟头,谁也不想摔,它可以装可怜,可以让别人出医药费,但自己脸上的青肿那也是免不了的;又好比拿自家的锅碗瓢盆耍把戏,不小心给弄砸了,摔烂了,它可以讹看热闹的人来赔,可自家人吃饭也是立马就麻烦,日子也得苦一阵子了。
  
    其实,看看历史就知道,老美的每次金融和经济危机,都相当成功地进行了部分转嫁和全球分担,大伙为它出了不少力,二战前的欧洲、70年代石油危机时的拉美和中东,90年代的日本和东南亚,如今的亚洲(尤其是我朝),它每次找的都是有钱的主,这次也不例外。这么多人帮它,并非是因为国际社会雷锋多,而是老美手里 有得意的家伙,有狠手段,或者干脆捏着别人的命门,它有事了,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你没得选择,硬着头皮当雷锋。
  
    没办法,这就是世界经济秩序,也是世界通行的规则,谁当了老大,谁就永远受益,所谓“赢者通吃”,就是这个意思。和丛林法则也差不了多少,只是变得制度化了,隐蔽化了而已。除非世界力量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新任掌门上台,那老美一样得给新掌门填补窟窿。可不乐观的是,这个新掌门是谁,好像还不大明朗,老外都说21世纪看中国,不知道是不是对雷锋的吹捧和心理安慰,我们不要高兴得太早,但中国自个家里的事,多着呢,也烦着呢。当掌门还得耐心等等。
  
    反过来,真要说“阴谋论”存在,也不是不可。老美每次玩出大事了,就找人填窟窿,还真是用了不少阴谋,或者说,它在平时就准备着这一手了,做好了转嫁自家损失的充分准备,设计了很多全球敛财的渠道和方法,也建立了不少帮手型的国际机构,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行)。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说是它的阴谋吧。
  
    不过,老大总是这么干,底下众兄弟也不是傻子,心里明白得很,它那些巧取豪夺、明讹暗赖,硬抢软磨的招式花样,大家都知道了差不多了,只不过身不由己,没办法而已。要不然,欧洲、中国、俄国干嘛多年以来,在国际上开会,逢人便讲,全球要共同努力,致力于建立多极化世界,要建立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什么呢?因为美国多年来一家独大,所谓世界经济旧秩序,就是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实行经济掠夺和金融讹诈的秩序,新秩序就是要让它难以掠夺和讹诈,或者让别人代替它来进行掠夺讹诈。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如说金融危机是个“阳谋”,谁都知道危机注定要发生,谁都知道老美要讹诈世界,谁都不得不违心又无奈地接受这个事实。
  
    这或许才是金融危机的阴谋和阳谋。
    (14)说说神秘的罗斯柴尔德家族
    上面一节说到金融阴谋论,提到了一个关键的角色——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相信看过《货币战争》这本书的朋友都会有印象,作者宋鸿兵先生说,这就是控制美国乃至全球金融的幕后总老板,是总资产高达30多万亿美元(或者更多不可测)的神秘家族财团。说实话,很惭愧,我之前对这个罗斯柴尔德家族一无所知,看了宋先生的书才知道世界上有这么个家族,真是孤陋寡闻。
  
    但无意中又看到一则财经新闻,竟然和这个家族银行有关。这是2007年8月刊登在《第一财经日报》上的一篇新闻报道,题目是“罗斯柴尔德银行入股青岛商行”,报道说,罗斯柴尔德银行花了2540万欧元,入股青岛商业银行5%的股份,当起了这家小型城市商业银行的外资小股东。
    我看到这则新闻,实在是相当地吃惊,这不就是那个控制全球金融的家族么,怎么和一个小小的中国城商行搞到一块去了,真是堕落啊!看到后面,又发现了新闻中的新闻,原来早在2006年10月,这个罗斯柴尔德还曾和中国民生银行合作过,做了这家中国民营股份制银行的顾问,当顾问干嘛呢,我们不得而知,也许是赚点顾问费,也许是来中国这个未来的金融大市场打个前站,探探虚实。
  
    再看一则刊登于2008年5月27日《每日经济新闻》上的新闻,大意是说,经过几十轮的激烈竞价,罗斯柴尔德银行最终如愿所偿成为中海基金15.385%股权的新主人。在《货币战争》中攻无不克的Rothschild银行集团,又入股一家中国本土的基金管理公司了。
    不过,从以上这些新闻来看,无论怎么看,我也看不出“神秘金融家族”的影子,也没见到控制着几十万亿美元财富的金额巨鳄的宏大气魄来。但也由此可证,这个罗斯柴尔德,也没啥了不起,亦不过而而,可能是宋先生在写故事写得一时兴起,就顺手牵羊,把它拿来当主角了。因此,我们不妨把《货币战争》里的很多篇章,当成是真实感很强的金融小说来看。
  
    附:新闻原文节录如下:
    《罗斯柴尔德银行入股青岛商行》
  
    继上个月与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Intesa Sanpaolo SpA)签署转让19.9%股权的协议之后,青岛市商业银行(下称“青岛商行”)的一位高层昨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电话采访时说,该行引入的第二家境外投资者是欧洲的老牌家族银行Rothschild(罗斯柴尔德银行)。
    “Rothschild是一个小股东。”上述青岛商行的高层说。据英国《金融时报》昨日报道,Rothschild的控股公司之一Rothschild Continuation Holdings宣布,该公司已经投资2540万欧元(合2.6亿元人民币)收购了青岛商行5%的股权。青岛商行的上述高层说,这是初步确定的入股比例,最终参股比例要等监管机构批准之后才能确定。
    Rothschild银行集团是欧洲最古老的家族银行之一,有200多年的历史,在全球30多个国家设立机构,并通过子公司和附属公司网络为全球的政府、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银行、资产管理、投资银行、基金管理、私人银行及信托管理等服务。
    “Rothschild的很多业务都是国内商业银行以后应该发展的,如私人银行业务、中间业务等。”上述青岛商行的高层说。他还介绍,签署合作协议之后,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和Rothschild都会派工作人员到青岛商行。
    据了解,Rothschild在中国拓展业务不止入股青岛商行一桩。去年10月,Rothschild与民生银行签署了《全球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财务顾问业务上进行合作,Rothschild将为民生银行提供财务顾问咨询服务、资本扩充及引进战略投资人、境外上市、境内(外)收购兼并等服务。
    (15)警惕索罗斯们给我们灌的“迷魂汤”
  
    危机爆发后不久,美国金融投资大鳄亨乔治?索罗斯(GeorgeSoros)就抛出了观点,认为中国将是当前金融危机的“最大赢家”,成就新的“金融帝国”。德国《世界报》的报道称,索罗斯认为,美国以及欧洲部分国家未来将存在国有银行并背负巨额债务,而中国则将成为下一个全球金融帝国。美国的影响已渐式微。过去25年来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不断,而中国以及石油生产国却保持了盈余。
  
    索罗斯说,我们消费了太多,远非我们的生产所及。当我们积累债务的时候,他们(指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却通过储蓄创收。中国将拥有更多的世界财富,因为他们会把手中的美元储备和美国政府债券转化为真实资产。美国在过去25年间犯下的罪恶将促使权力转移到亚洲。
    在97亚洲金融危机中早就臭名昭著的索罗斯,如今大夸中国,他是在恭维我们,拍我们的马屁,还是在给我们灌迷魂汤?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哀鸿遍野,经济衰退就在眼前,难道大家都是输家,有没有背后的赢家呢?如果有,谁才是这场危机的赢家?
    这几个月以来,美国金融风暴的狂风愈刮愈烈,以往在我们眼中曾经像神一般的金融大鳄们说没就没了。雷曼、贝尔斯登,多么牛逼的名字,说死就死了;美林,多少人哈佛毕业生向往的地方,不得已委身他人了,还倒赔了嫁妆;摩根斯坦利、高盛,如日中天的顶级投行,一夜之间就改弦易辙,被美联储招安了。五大顶级投行,叱咤风云,风光荣耀了一二百年,才短短几个月功夫,就悉数消失了。
  
    美国政府的救市计划,从无到有,从激烈争议到顺利通过,从7000亿到直接购买金融机构股权,实行部分国有化,大把大把的银子往这个金融黑洞里填,可也没见激起几个像样的水花,纽约三大股指还是那么不争气地耷拉着头。
    再看欧洲的那些貌合神离的美国盟友们,被美国和美元压制得太久,见“老大”家里着火了,一开始还有点幸灾乐祸,隔岸观火,算计着怎么乘机把欧元推上“货币霸主”的宝座。但就在转眼间的事,自家的银行也开始喊着要破产了,冰岛干脆声称要“国家破产”了,低声下气去找俄罗斯借钱去了,冰岛为什么不找英法德意挪威瑞典等友好国家开口啊,它知道今年世道不好,“地主家也没有余粮”,那就别自找难看了。于是,老欧洲国家开始着急了,央行相继出手了,政府救市了,于是那点钱也不够花了,昔日勾心斗角的兄弟们联合了,2万亿美元准备丢进去了,却还是顾头不顾腚,四处火起。欧洲这些年经济跟着美国走,金融跟着华尔街玩,美国着火了,它就能幸免?鬼才相信!
  
    倒是那些持有贸易美元的亚洲债主们,可以隔着太平洋先看看热闹,暗自庆幸自己金融行业的“封闭”和“落后”,金融创新的步伐没有亦步亦趋地跟上美国榜样,还没有整出一个几十万亿美元的CDS市场来。亚洲的金融行业也是一样的人性,一样的贪婪,但金融创新产品少,没有实现其贪欲的有效工具,金融虚拟经济的规模还没有膨胀到很严重的程度(至少目前看还是如此)。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亚洲经过97年的金融危机后,放慢了金融创新的步伐,不说是因祸而得福,也算是“因祸而得以避祸”了。
  
    但亚洲国家有太多的钱也不是好事,尤其是持有美元。以前是我们主动借给老美花,让它疯狂地购买我们的廉价出口商品,当我们的廉价产品倾销市场。我们要高速增长,要GDP的翻番和大量的就业,美国佬则喜欢廉价商品,大家各取所需,倒也和平发展了不少年。但这回出事了,可就不同了,美国人觉得借钱太慢了,不如讹诈来得痛快。一来二去,几个越洋电话打过来,又被小布什讹去了几千亿美金,我国当然还是充当大苦主,没办法,谁让你这么能攒钱呢,谁让你在海外有个失散的孩子呢。至于什么时候还钱,难说,估计美国人一开始四处兜售国债的时候,就没打算这个茬。
  
    讹钱归讹钱,如果发挥下阿Q精神,反过来想想,能被讹诈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一来可以说明我们比较富裕,美元多得没地方放,只能到处放贷;二来,说明我们家里头还算“太平”,对岸的大火越烧越旺,我们还能继续维持歌舞升平之象,还能腾出手来放个贷、搞个对口国际支援什么的。顺便再弄出几个精英级的经济学家,逢人便讲,中国没啥大事,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大,那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事,给老百姓大吃“定心丸”。我们就是再送几个小钱,给垂死挣扎的资本主义纾纾困,解解难,也为我们争取点时间,也增加点政治军事谈判的经济筹码。
  
    就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听到了都是美国、欧洲如何如何倒霉的论调,美国的华尔街如何如何贪婪,金融机构如何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美国、欧洲的金融界损失了多少多少钱。有好事者如IMF,居然还一本正经地算出来,说次贷危机损失了大约14000亿美元,这危机才刚开始,潜藏在世界各个角落里的金融衍生品的真面目还没完全展露出来,很多到期CDS都不知道苦主是谁呢,也不知道IMF那帮神仙是怎么捣鼓出来的。
  
    同时我们也听到这么一些声音,主要是在国内,那就是说中国的金融是多么的安全,中国经济不会受到大的影响,中国投资美国国债的损失是很小的,外汇投资的风险是完全可控的。甚至说,美国佬当前倒霉,正是我们金融崛起的大好时机,是大好历史机遇,应该关起门来偷偷地庆祝。这不知道这些乐天派是无知,还是麻痹国人,抑或是另有目的。



关闭
关闭
[经济杂谈]转贴:《我的经济学笔记》(转载) [经济杂谈]日本被下调了评级,很恐怖的事情 [跟着我有饭吃}(转载) [经济杂谈]我来说说经济的真实面目 [经济杂谈]说说广西落后的原因(转载)_ [经济杂谈]中国模式的皇帝新装(转载) [经济杂谈]今天股市的暴跌,我看着很爽!!!! 转载:幽默的经济学 经济论坛』 [经济杂谈]回顾历史:上海的广东帮(转载) 『经济论坛』 [经济杂谈]我在铁路售票处当实习员教你如何买票(转载) [经济杂谈]转载高手总结的股市稳定盈利的20条经验(转载) [经济杂谈]房地产崩溃进入倒计时(转载) [经济杂谈]2011的波澜壮阔 [经济杂谈]2011的波澜壮阔 [经济杂谈]2011的波澜壮阔 柴米油盐经济学 -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 人大经济论坛 [经济杂谈]历史书上的欺骗:让人啼笑皆非的鸦片战争(转载) [经济杂谈]历史书上的欺骗:让人啼笑皆非的鸦片战争(转载) [经济杂谈]耶鲁大学校长:中国大学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大的笑话(转载) [经济杂谈]重温缠中说禅的《货币战争与人民币战略》(转载) [经济杂谈]一个忽悠了几亿中国人的伪概念-所谓“中国房地产泡沫”(转载) [经济杂谈]一些重口味的历史真相,你也许不知道(转载) [经济杂谈]兰德公司: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穷的国家(转载) [经济杂谈]五分钟让你明白中国的内需是怎么回事(转载) [经济杂谈]转]最后的晚餐——写在大崩盘前夜(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