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传话游戏:私人笔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42:58

    还说邓晓芒

    邓晓芒至少有三个社会角色:哲学家、教师和战士。作为哲学家,他著述等身,最近连续发表三部重要作品——《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儒家伦理新批判》以及《德国古典哲学讲演录》。这些天搬出他过往作品,一一翻阅,比较熟悉的有早期作品《灵之舞》,认真读过的《中西文化比较十一讲》,还有《文学与文化三论》、《人论三题》、《新批判主义》,等等。这还只是他作品的一部分,不足一半;作为教师,也领教了他讲授康德著作的章法,真是令人赞叹。我说过,要是全部高校有500个这样的教师,中国教育将会改观。一位朋友说,不要500,50就够。我们扳着手指头一数,恐怕5个都挺难;作为战士——他怎么就是战士了呢——对,他是战士。谁说来着?战士是自觉的,邓是自觉的战士,他的多部作品极富论战性,都是作为战士的产物,比如《新批判主义》,和刚刚出版的《儒家伦理新批判》。

    三个社会角色是如何统一到一个人身上的呢?恐是缘于宿命般的使命感和对民族根本利益的看法。听起来很老派,可就是他角色合一的秘密。他对哲学的理解也很老派,为民族福祉开辟道路。他这样想,也这样做。他的哲学,冷拔、峻峭,带着江南出鞘利剑的寒气,但也有转暖时节,温情脉脉,灿烂千阳。他是时代的儿子,他的哲学也为这个时代而存在。他是我们这个时代可敬的哲学家、教师和无畏的战士。

    改行的伯恩斯坦

    威廉·伯恩斯坦,本来学的是医学和哲学,半路钟情经济学,对金融、投资领域,据说亦颇有见地,国内翻译出版过他的有关著作。几年前,读过他《财富的诞生》,有史家气象,用笔却是记者手法。

    刚刚由海南出版社推出的《茶叶、石油、WTO:贸易改变世界》,很有《财富》气质,视野开阔,叙述细密,读起来有节奏感,更像是讲故事,虽然比《财富》更学术化。故事从美索不达米亚起头,一路讲到欧洲,一路讲向中国;作者用四章篇幅,讲述印度洋贸易通道是如何被锻造出来,且在中-西贸易天平上无法比拟的地位;近现代贸易,乃本书重头戏,始自寻找新大陆的大航海,最新发生的具有转折意义的故事,是所谓的“西雅图之战”,用去八章。

    “现代生活是在前所未有的贸易之河上流动”,作者开篇这么说,很能打动人,写作本书的目的也呼之欲出了:贸易出自人的本能,满足一定条件,便能释放极大威力,以至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对世界的看法。中国人的贸易历史并不短,但窥见其真谛,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对作者上述结论,中国人大概最为会心,尽管我们还像个小学生。

    生于忧患,死于折扣?

    这是我对《廉价:折扣文化的惊人代价》读后的八字评价,读者尽可不介意标题中的问号。

    这是一部迟来的书。说“迟来”,是因为在它到达我们读者面前时,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已经对折扣产生了与美国人一点不差的依赖感。多数中国人,已经很习惯地活在折扣文化营造的气氛中,圈子里流行的“血拼”,折射出国人面对折扣商品的精神面貌。《廉价》的作者是美国人,但书中时常提到中国的义乌,沿海诸多城市,无所谓褒贬,说明作者谈论的故事,早已跃出美国本土,波及世界,中国光荣地成了故事中的重要章节。

    从作品的副标题,我们分明体会得到作者写作本书的意图。他警告世人贪图折扣商品的“惊人代价”,就是从此不可挽回地走向“廉价”之路:廉价商品导致廉价的人民,廉价人民导致廉价国家。作者耸人听闻了么?在我看来,作者已很审慎了,很客气了,很节制了。

    对折扣的爱慕与追求,源于“忧患”意识——对匮乏的担心,和贪不到便宜的焦虑。但这很可能,几乎必然地,将人类引向死亡,在劫难逃。恕我直言,死相跟吃相一样,最难看的,恐怕非我族莫属,信不信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