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就是花拳绣腿:中华五千年-中国国学经典-统一分裂与中国历史余论.0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1:04:51


首  页新闻中心工 艺 品传统文化中国美术中华人物天下旧闻国家地理探索发现中国戏剧
博 物 馆中国寺庙中国古桥中国古塔中国园林中国石窟著名民居地方庙会中国戏楼世界遗产
著名经幢著名牌坊中国佛教中国儒学中国道教古 遗 址陵墓寺庙风土人情国学经典中医保健
中国武术中国书法中 国 画史前文化茶 文 化酒 文 化中国建筑甲 骨 文中国傩戏中国服饰



文化专栏
[探索发现][文化聚焦]
[文化时尚][文化关注]
[百家争鸣][文化记实]
[文化经济][文化档案]
[一睹为快]
探索发现『第18期』更多
【两千年前秦战国大型车马坑现身甘肃天水】
【北京通州工地发现汉代墓群 50余名专家挖掘考察】
【河南省洛阳邙山陵墓群的古墓冢文物普查工作基本完成】
【陕西省扶风出土19件西周珍贵文物】
【宁夏新发现古长城系战国秦昭王长城】
【“土羊高速”下“抢出”汉墓群】
【既不塑像又不绘画的石窟 莫高窟北区洞窟神秘面纱被揭开】
【河南省洛阳又现“驾六”】
【陕西出土罕见陶棺瓮棺 属我国同类文物之最】
【河南上蔡发现一特大型周代蔡国贵族墓地】
百家争鸣
【《金瓶梅》作者之谜:祖孙三代的心血结晶】
【把握传统和“本土”在当下中国的取舍程度】
【北宋时期的开封:惟一没有皇权暴政的中国古都】
【不能发见思想家是中国学界最大耻辱】
【对批评家的批评:重新建立文学研究的秩序】
【文化争鸣:可喜还是可忧-中国废除科举百年祭】
【传统精髓还是封建糟粕?“二十四孝图”进校园引争议】
【文化争鸣:未来的这个世纪真的属于中国吗?】
【文艺批判:现代戏最终将成为贻害中国戏剧的祸始】
【争鸣:梁启超为何写《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文化经济『第二期』更多
【中国现代艺术市场价值凸显】
【“创新、风格、精品”投资中国画诀窍】
【初涉书画收藏首先中青年画家作品】
【当代书画 明日国宝】
【当代油画:低风险收藏】
【古董首次能按揭买】
【收藏拍卖投资艺术品变现不容易】
【投资名家遗作不能盲目跟风】
梅艳芳 她的妖媚,她的霸气,她的林林种种……构成了香港的一则传奇---一个江湖女人,一个融合沧桑和妖的女子独有的传奇!
【梅艳芳:芳华绝代也许不只是往事】
【邱大立:2004年听阿梅,与2046年听是一样的】
【游威:夕阳无限,似水梅艳芳的流年--纪念梅艳芳】
【从天堂传来的动人旋律——听你们在那边唱歌】
【为“他们的时代”心怀感激--送别梅艳芳】
【再见夕阳 昨天似水流年,今天芳华绝代】
【一代天后的身影渐渐远去 再见,阿梅】
【一呼百应 德艺双馨 解析真正的巨星】
【命运抽离身边丝丝的温暖 胭脂泪,留人醉】
【让美丽的梦一直延续 女人如花·花似梦】
三、怎样理解“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文章出处:中华五千年网 (www.zh5000.com)
【字体: 】 【加入收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讲到统一,就离不开领土,因为任何统一都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实现的,任何统一政权都有自己的领土。提到某一个地方,特别是边疆地区,我们习惯于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却往往曲解了历史事实,更不能正确解释以往两干多年问中国疆域变迁的历史事实和发展规律。
要讨论这个问题,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承认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一个形成、定型和发展的过程。有了国家,才会有这个国家的领土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它的领土一般都会发生变化,除非处于四面隔绝的环境。中国也不能例外。
如果我们承认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概念,经历过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模糊到明确的发展过程。那么就不能否定,每一块具体的领土不可能在一开始就都属于中国,也不可能在同一时期内归属于中国,任何“自古以来”都应该有明确的时间界限,都不能追溯到越古越好。
中国的领土这个概念只能出现在中国产生和形成之后,在此前既不可能有这样的概念,也毫无意义。如有人说,一万年以前中国人通过白令海峡到了美洲,所以美洲是由中国人首先开发的。姑且不论这是否事实,但一万年以前并不存在中国这个国家,“中国人”是指什么人呢?是指当时生活在今天中国领土上的人吗?那些人与今天的中国人之间是什么关系?如果有关系,也只能称为中国人的祖先。如果我们要说一个地方一万年以前就属于中国,同样是不正确的,因为那时中国本身还不存在。
对“历史时期的中国”的范围,先师谭其骧先生在《中国历史地图集》总编例(《中国历史地图集》第1 册,地图出版社,1982年)中确定了这样的原则:
十八世纪五十年代清朝完成统一之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帝国主义入侵以前的中国版图,是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形成的中国的范围。历史时期所有在这个范围之内活动的民族,都是中国史上的民族,他们所建立的政权,都是历史上中国的一部分。
有些政权的辖境可能在有些时期一部分在这个范围以内,一部分在这个范围以外,那就以它的政治中心为转移,中心在范围内则作中国政权处理,在范围外则作邻国处理。
在《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载《长水集续编》,人民出版社,1994年)一文中,谭先生又论述了确定这一原则的理由,他指出:“我们是现代的中国人,我们不能拿古人心目中的‘中国’作为中国的范围。”“也不能拿今天的中国范围来限定我们历史上的中国范围。我们应该采用整个历史时期,整个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国为历史上的中国。我们认为18世纪中叶以后,1840年以前的中国范围是我们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国,这就是我们历史上的中国。至于现在的中国疆域,已经不是历史上自然形成的那个范围了,而是这一百多年来资本主义列强、帝国主义侵略宰割了我们部分领土的结果。”
很清楚,谭先生确定的是今天的学者研究中国历史、编绘中国历史地图时所需要涉及的范围,所以他特别强调我们不能拿古人心目中的“中国”作为中国的范围。这就是说,古人心目中的“中国”不等于这个概念。如果我们看一下《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一幅幅地图那就更清楚,每一个具体的时期、每一个具体的政权的疆域都是在变化的,从来没有固定在一个范围之中。所以不能将他确定的、代表今天学者观念的概念强加于古人,滥用于讨论历史时期的统一和分裂。
至于他提出的第二个理由,我的理解是应该将中国疆域的变迁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1840年以前,另一个是1840年以后。前者基本上没有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与历代中原王朝先后发生过关系的周边民族和政权最终合为一体,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清朝;后者则在西方列强势力进入东亚以后,中国疆域的变迁已经直接或间接受到了影响;这就是“自然”与否的区别。
但如果把“自然”解释为历史发展的必然,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承认,1840年以后中国部分领土的丧失也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同样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会失去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有些国家就没有丧失?为什么中国有些领土能保住,有些能失而复得,有些就不能保住?这些都不是偶然的,都可以在中国本身找到深刻的内因。
今天的中国所继承的是清朝和中华民国的领土,而清朝的最大疆域形成于18世纪中叶,所以在此前,总有一部分领土还不属于中国。那么在清朝以前,怎样判断一个地方是否属于中国呢?实际存在着两种标准:一种是当时的标准,一种是今天的标准。用当时的标准看,只有属于中原王朝的疆域范围,才能属于中国,否则就是异国、异族。用今天的标准看,一切在清朝极盛疆域范围内的民族和政权都属于中国,无论他们是否与中原王朝发生了关系。
中原王朝不等于中国,但始终是中国的主体和核心,也是实现统一的核心和基础。历代中原王朝存在着明确的承继关系,所以一般所讲的“属于中国‘就是根据是否归属于中原王朝来确定的,用的是第一标准。正因为如此,任何一个地方之”属于中国“都有具体的年代和具体的事实,绝不能随意提前,歪曲事实。
元朝以前的中原王朝都没有能将青藏高原纳入版图,西藏归属中国(中原王朝),只能从元朝将西藏置于宣政院(初名总制院)算起。此前的唐朝与吐蕃,完全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政权。即使是在唐朝与吐蕃实行和亲,保持友好的阶段,如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结婚后,唐朝也没有试图控制和统治吐善。何况唐蕃的蜜月很短,对峙和争战的的年代却很长。有人根据唐朝方面的片面记载,认为吐蕃与唐朝存在着“朝贡”关系,所以是唐朝的藩属;或者认为唐蕃间有“舅甥之盟”,就不是一种平等地位。其实吐蕃承认唐朝为“舅”自己为“甥”,只是因为松赞干布等赞普娶过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是唐朝皇帝的女婿。现在还在拉萨的《唐蕃会盟碑》称“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在和盟约”‘“今蕃汉二国所守见管州镇为界,已东皆属大唐封疆,已西尽是大蕃境土,彼此不为寇敌,不举兵革”。长庆二年(821 年)唐蕃会盟的誓辞也称:“中夏见管,维唐是君;西裔一方,大蕃为主。”这些都是唐蕃关系最客观的证据。
根据《隋书。东夷传》的记载,至迟到公元7 世纪初,台湾岛上已经有了统治当地居民的“王”。但台湾与大陆中原王朝之间一直没有归属关系,明代以前还找不到什么史料记载。
南宋曾在福建同安县下设置澎湖巡检司,有人据此推断这个巡检司也管辖了台湾,这是毫无根据的。宋朝的巡检一般官位不高,这个设在同安县的巡检司辖区不可能很大,而澎湖与台湾岛的距离不小,澎湖的面积与台湾也相差悬殊,即使这个巡检司的确管到了澎湖列岛,也不可能再跨越海峡管理台湾岛的治安或边防。元朝在澎湖岛上设立了巡检司,但同样没有证据表明它的辖境包括台湾岛在内。
不仅南宋没有管辖过台湾,就是元、明两朝也没有。明朝后期的海盗颜思齐、郑芝龙曾经以台湾西海岸北港一带为基地,建立过有政权性质的组织。明朝的军队在追击海盗时也到过台湾一带的海域,但并没有划为经常性的防区。郑芝龙一度投降明朝,但没有把在北港的基地交给明朝。在郑芝龙转移到大陆活动后,北港被荷兰人占据。1661年郑芝龙之子郑成功“复先人旧业”,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建立了忠于明朝的地方政权。但那时大陆已由清朝统治,南明永历政权已经灭亡,所以郑成功政权是一个独立的地方政权,与大陆政权没有主从关系。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郑成功之孙郑克爽投降后,清朝才在台湾设府,隶属于福建省,台湾从此确定了对大陆政权的归属关系。
1683年前的台湾也可以说是中国的一部分,因为长期生活在台湾的民族到1683年成了中国的一个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他们在台湾建立的自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政权。但这与政治上归属于中原王朝、中央政府是不同的,不能据此而解释为台湾自古以来(包括1683年以前)就隶属于中原王朝或大陆政权。至于将孙权派卫温、诸葛直去“夷洲”(台湾),隋炀帝派军队击“琉球”(台湾)也作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证据,已经不是可笑或无知的问题,而是适得其反。这两次军事行动都是去台湾掳掠人口的,要是台湾是孙吴政权或隋朝自己的领土,需要这样做吗?
一个地区归属了中原王朝以后,并不一定从此始终归属,中间可能有一段、甚至好几段与中原王朝分离的阶段。无论此地目前是否属于中国,我们都应该严格按照历史事实,对具体的阶段作具体分析,不能将首次归属于中原王朝以后的年代都看成“属于中国”。
蒙古高原上的匈奴在公元前1 世纪发生内部分裂,其中的南单于投降了汉朝,以后在汉朝的扶植下重新据有蒙古高原。但匈奴并没有并入汉朝,汉朝也没有将匈奴当作本朝的一部分,双方约定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南,天子有之;长城以北,单于有之”。以后在蒙古高原建立的政权,与中原王朝大致都保持着这样的关系,所以都不能说已经归属于中原王朝。
只有在唐贞观四年。(630 年)灭东突厥后,有一段时间成为唐朝疆域的一部分,但至突厥复国即中止,要到元朝建立后才再次与中原王朝确立归属关系。明朝始终没有将蒙古高原纳入版图,所以从1368年起蒙古高原又一次与中原王朝分离,至清康熙年间击败噶尔丹后才重新为中国所统一。
西域也有类似情况。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成了西汉疆域的一部分。公元初王莽天凤年间,西域都护府不复存在,西域对中原王朝的归属中断。至东汉永平十七年(74年)恢复都护府,但至建初元年(76年)又撤销;以后又两次复置,所以西域对东汉的归属不是延续的,所包括的地区也是不完整的。以后的三国魏、西晋、十六国、北朝、隋朝都有这样的情况,直到唐贞观十四年(640 年)设置安西都护府才重新恢复了对西域的完全统治。
755 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在西域的疆域逐渐丧失,五代、北宋;辽、金都没有能够恢复。元帝国虽然疆域辽阔,但今新疆的一部分先后成为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的领土。明初一度拥有今新疆东部,以后完全退出,所以新疆重新成为中原王朝的一部分要到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才实现。
一个地区“自古以来属于中国”只反映历史,并不能说明现状。朝鲜半岛北部曾经是西汉、东汉、三国魏、西晋等中原王朝的郡县,是正式的行政区域;越南的北部从公元前2 世纪至公元10世纪都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15世纪初整个越南曾是明朝的一个省;蒙古高原几度为中原王朝所管辖,也是清朝疆域的一部分;但它们先后脱离中国。难道我们能根据它们“自古以来属于中国”的历史,而不承认它们已经独立的事实吗?唐努乌梁海与外蒙古的喀尔喀四部都是清朝乌里雅苏台将军的辖区,外蒙古“独立”后,唐努乌梁海依然是中国的一部分,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单方面宣布“接纳”唐努乌梁海地区加入苏联,在没有签订任何国际条约的情况下,攫取了中国这块领土。时至今日,绝大多数国人已经完全不知道唐努乌梁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的历史事实了。
证明一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固然能使中国人拥有道义力量,却未必能为我们提供法律根据。现行国际法对领土归属的判定,主要还是根据由目前往上回溯的一段时间,而不是抽象的“自古以来”,也不是越早越好。更何况国家之间解决领土争端,在多数情况下根本不是依照国际法,而是基于国家实力的较量,或着眼于实际利益的谈判。
北宋的沈括在与辽国使者谈判边界争端时,曾以历史归属为依据而取得对宋朝有利的结果,因而被传为美谈。据《宋史。沈括传》和《续资治通鉴长编》所载,当时辽国的萧禧出使宋朝,索取河东的黄嵬,他扬言必定要获得这块土地后才回国。沈括奉命参加谈判,他先去枢密院查阅档案,找到了以往谈判边界的资料,证明这一带是以古长城为界的,而萧禧所争的地方离古长城已有三十里。宋神宗命沈括画成地图,萧禧看了只好放弃原来的要求。神宗派沈括出使辽国,与辽方继续谈判。沈括根据数十卷档案中的资料,与辽方进行了六次谈判,辽方不得不撤回对黄嵬的领土要求,转而索取天池。但只要分析一下当时的形势,就不难发现,当时宋辽双方处于对峙状态,都不想因为局部的领土之争而发动战争,所以沈括找到的“自古以来”的历史根据还能起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辽方虽然放弃了黄嵬,却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以后的勘界谈判中宋朝还是损失了一些地方,所以对沈括的胜利不能夸大,更不能根据这个事例,将历史归属当作解决边界争端的关键。
我曾经问过外交部一位官员:“我国与外国的领土争端,有多少是根据历史归属解决的?历史资料在外交谈判中究竟起过多大作用?”他没有作肯定的回答,我相信实际上不会有成功的例子,因为政治家考虑更多的是现实,而不是历史。
不要再陶醉于“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不要再用模糊的大一统来满足某些人的虚荣心,而应该面对21世纪的现实。


文化娱乐
[探索发现][文化记实][文化时尚][文化聚焦][文化经济][文化档案]






◆清代帝王的“第二生命”,御用鼻烟壶(1)
◆清代帝王的“第二生命”,御用鼻烟壶(2)
◆清代帝王的“第二生命”,御用鼻烟壶(3)
◆清代帝王的“第二生命”,御用鼻烟壶(4)
◆清代帝王的“第二生命”,御用鼻烟壶(5)
◆清代帝王的“第二生命”,御用鼻烟壶(6)
◆清代帝王的“第二生命”,御用鼻烟壶(7)
◆在时尚化中迷失的文学批评



□中国文化浸润的琉球秘宝(1)
□中国文化浸润的琉球秘宝(2)
□中国文化浸润的琉球秘宝(3)
□中国文化浸润的琉球秘宝(4)
□中国文化浸润的琉球秘宝(5)
□中国文化浸润的琉球秘宝(6)
□中国文化浸润的琉球秘宝(7)
□中国文化浸润的琉球秘宝(8)
□中国文化浸润的琉球秘宝(9)
□中国文化浸润的琉球秘宝(10)
□罗布泊诡异事件全记载(1)
□罗布泊诡异事件全记载(2)
□罗布泊诡异事件全记载(3)
□罗布泊诡异事件全记载(4)
□罗布泊诡异事件全记载(5)
□罗布泊诡异事件全记载(6)
□罗布泊诡异事件全记载(7)
⊙慈禧内廷寝宫掠影(1)
⊙慈禧内廷寝宫掠影(2)
⊙慈禧内廷寝宫掠影(3)
⊙慈禧内廷寝宫掠影(4)
⊙慈禧内廷寝宫掠影(5)
⊙慈禧内廷寝宫掠影(6)
⊙慈禧内廷寝宫掠影(7)
⊙西北山民魅力泥塑
⊙孔子比耶稣更“人性化”
⊙网络时代,书香依旧?




【解密】旷世传奇 故宫文物南迁大揭秘(1)
【解密】旷世传奇 故宫文物南迁大揭秘(2)
【解密】旷世传奇 故宫文物南迁大揭秘(3)
【解密】彰显密宗文化 供奉舍利的八重宝函(1)
【解密】彰显密宗文化 供奉舍利的八重宝函(2)
【解密】彰显密宗文化 供奉舍利的八重宝函(3)
【解密】彰显密宗文化 供奉舍利的八重宝函(4)
【解密】彰显密宗文化 供奉舍利的八重宝函(5)
【解密】彰显密宗文化 供奉舍利的八重宝函(6)
【解密】彰显密宗文化 供奉舍利的八重宝函(7)
【解密】彰显密宗文化 供奉舍利的八重宝函(8)
【解密】彰显密宗文化 供奉舍利的八重宝函(9)
【解密】易中天引起反响:“教授也疯狂”
【解密】超女“毒害论”引发空前争议
文化聚焦
『第三期』更多
【床上的爱国主义?】
【从“周星驰受辱事件”看愤青如何爱国】
【全球潮起“中国热” 华文传媒的冷思考】
【传唱至今的十大经典抗战歌曲】
【专家呼吁加强风景溶洞保护】




【剥隘——即将消失的千年古镇】
【诞生在网络上的本土帝国】
【科举:中国文化的核心?挥之不去的中国式幽灵?】
【古玩市场进入“黄金时代”】
【看不明白东方文化何以能“统治”世界】
【文化的罗大佑在华语流行乐坛称雄】
文化关注

  中国占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汉族民间歌曲按音乐体裁可分为号子、山歌、田歌、小调、舞歌、渔歌、礼俗歌、儿歌、生活音调等九类。  中国各少数民族因地理、历史、人文、语言的不同,除有与汉族大体相似的劳动歌、山歌、舞歌、习俗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年内公布】
【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揭牌】
【中国傩将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1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辽宁省级保护试点项目】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闻发布会举行】
【中国努力抢救民族记忆】
【中国努力抢救民族记忆】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1)】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2)】
【中国傩文化引起世界学术界关注】
【抚顺“洞库”藏清皇族族谱 隐秘30载】>
【敦煌副院长:丝绸之路90%古遗址失去原貌】
文化记实
『第七期』更多
【前蜀帝王衍贪色亡国】
【后蜀孟昶赔了夫人又亡国(1)】
【后蜀孟昶赔了夫人又亡国之谜(2)】
【南唐后主与小周后的生死恋】
【问君还有几多愁】
【宋廷“狸猫换太子”】
【辽道宗误杀皇后
【孟皇后被屡废屡立】
【宋徽宗幽会李师师】
【金海陵王“淫遍天下美色”】
【南宋真假公主之谜】
【宋光宗“惧内”】
【宋宁宗的皇后自行废立太子】
【成吉思汗选择继承人】
【元顺帝痛失大元朝】
【江山已经摇摇欲坠】
【建文帝被叔叔赶尽杀绝】
【明成祖斩杀三千宫女】
【明宪宗“恋母情结”】
【明武宗与酒家女一见钟情】
【明武宗宫闱丑闻】
文化档案
【晚年郭沫若的心路历程:在政治漩涡中挣扎】
【秦桧其实是个大忠臣?】
【外滩,上海历史的缩影(1)】

【外滩,上海历史的缩影(2)】
【外滩,上海历史的缩影(3)】
【外滩,上海历史的缩影(4)】
【毛泽东不离身边的书】
【古代后宫佳丽用的化妆品】
【“江青日记”流失案始末】
【中国历史上最会做秀的十个国君(1)】
【中国历史上最会做秀的十个国君(2)】
【中国历史上最会做秀的十个国君(3)】【中国各地喜迎端午风俗各异】
中华五千年网精彩图库

美丽的中国湖泊

见证中国寺庙

形形色色的中国桥梁

中国千年古塔

活化石-中国傩戏

千姿百态-中国民居

人文杰作-中国园林

罗布泊诡异事件

舍利的八重宝函

琉球王朝秘宝展
如有意见和建议,请惠赐E-Mail至zh5000@zh5000.com
Copyright©2000  www.中华五千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