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疗骑士: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 - 曾锡文的BLOG - 博客大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54:35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 - [商场风云]

2008-09-12

Tag:汇源 品牌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zengxiwen.blogbus.com/logs/28844067.html

    汇源要卖给可口可乐了,消息一出,舆论大哗。

    一个国内果汁市场领导品牌,这么说卖就卖了,而且还卖给美利坚文化的代表,也难怪那么多人捶胸顿足。

    可是,人家董事长朱新礼一语道破天机,“做企业,就是要当儿子养当猪卖。”

    好一个“当儿养当猪卖”,我看,这老兄算是参透市场经济的精髓了。所谓市场经济,无论产品、品牌、企业,都是商品,货如轮转财如流水,低进高出,有利就走。哪有那么多的婆婆妈妈?都说是,商人重利轻别离,一个企业,一个品牌,买买卖卖寻常事。

    大概别人要说,哼哼,你不就是个跨国公司的家伙,民族品牌杀手的代表,有什么资格说风凉话?

    那么,你们以为联合利华的这近两千个品牌都是我们自己生自己养的?说实话,全是买来的架子猪。现在在中国的夏士莲、是从东南亚买来的;旁氏,是从美国买来的;老蔡酱油,是从台湾买来的;除了力士、阳光是创业时的品牌,其他的,基本上都是买来的,只有早晚的区别。当然,作为架子猪,养肥了也要卖的。这几年,陆陆续续卖了不少品牌,听说要从两千个品牌卖的只剩四百个主要品牌。甚至连联合利华的面子-高档品牌,CK、伊丽莎白雅顿,这两年也给卖了。卖的时候,我们还真伤心了一阵儿,倒不是因为这些品牌利润高低售价好坏,这与我们打工的何干?只是觉得,这一来,我们还真成一群卖牙膏卖冰棍的跑街的了。再也不能走到每一个豪华商场一楼,随手一指作潇洒作无所谓状地说,啊啊,这个CK那个雅顿,我们的产品!

    在卖企业方面,确实要学学李嘉诚。李超人最善于做企业,不但更善于卖企业。他的企业,养肥了就会卖的。比如他1994年在英国创的orange公司,风光正劲时果断脱手,总计获利2000亿港元。他去年卖掉在印度的电讯公司,也获利近千亿。他与宝洁在中国合资的股份,养肥了就不要了,一脱手卖了137亿港元。当年,联合利华在他手上还买过“蔓登琳”冰淇淋品牌。

    卖企业有它的原因,买企业也有它的理由。别以为企业和品牌卖了就没了,中国市场大得很,不是一家能独霸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只要有能力,创个品牌那不是小菜一碟。我记得和路雪买下蔓登琳时,也有人说从此天下归和路雪了。事实是没过几年,伊利蒙牛先后崛起,这冰淇淋的天下,有的争呢。

    回想一下,还真是这么回事。就拿洗衣粉市场来说,先是奇强,后有雕牌,现在又是立白,总有不同的本地品牌呼风唤雨。当然,要把我们的奥妙和宝洁的汰渍打下擂台也难,但,形成万紫千红的局面,绰绰有余了。

    说来说去,也就是一条,品牌就是个商品,没什么政治意义民族情结。即使是那些著名的“民族品牌”,也是有个演变过程的。我们能想出的著名民族品牌,比如说“青岛啤酒”和“海尔”都有些不那么“民族”的背景。行内人都知道,青岛啤酒厂始建于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当时青岛被德国占领,英德商人为适应占领军和侨民的需要开办了啤酒厂。企业名称为“日尔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Germania Brauerei Akt.-Ges.,Tsingtau.),青岛啤酒1906年在慕尼黑博览会上展出获得金牌奖时,用的是日尔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的名字。而海尔呢,当时我在轻工部,这个项目就是我经手的。海尔原来只是个小的散热器厂,也就是生产铸铁暖气片的。后来引进德国利勃海尔公司技术生产冰箱,品牌叫做“琴岛-利勃海尔”,后来嫌名字太长,改称“海尔”。海尔冰箱上那个海尔兄弟的logo,两个小男孩一个黄一个白,正是代表了中外技术合作。

    所以回头再说汇源,按六倍多销售额出售,行内人听了都在咂舌,可口可乐真敢大出血。要知道,大宝才按三倍销售额出售,已经说是“天价”了。“花开当折终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能这么高价卖为什么不卖?

    我们往往心疼这些卖掉的民族品牌,其实真正可惜反而的是那些垮掉的民族品牌。在七八十年代一统中国饮料市场的品牌,号称“八朵金花”,现在到哪里去了?广州“亚洲”、北京“北冰洋”、沈阳的“八王寺”、天津的“山海关”、青岛的“崂山”、这些响当当的品牌连卖都没卖就消失了。我记忆中最深的就是北冰洋了,从小就爱吃他的冰棍,爱喝它的汽水。为了吃北冰洋,我和姐姐宁肯多走半个小时的路上学,也要省下五分钱车票钱买一根冰棍。“北冰洋”承载了我多少儿时的回忆。到了和路雪进北京的时候,我还想促进北冰洋与和路雪的联合,但人家北冰洋不干。几年过去,北冰洋饮料和冰淇淋都没影了,听说品牌也流失了。

    重视品牌是好事,从一而终却大可不必。何必分什么民族的还是外国的呢?Thinkpad品牌在计算机里鼎鼎大名,还不是被联想买来了。中国现在有钱了,还真该想想到底买些什么品牌对自己占领国际市场有好处。我们过去老说自己是只能赚产品价值链的一小部分,大头都让品牌和渠道赚走了。那还不容易,看好哪个品牌和渠道赚得多,把它买下来就行了呗。与其放在美国国债或“二房”债券里看着贬值天天提心吊胆,不如也当一回品牌主,赚着价值链的大头笑得眼眯眯。你以为家乐福、联合利华、欧莱雅会不肯卖?只要你出够了钱,根本不需要六倍销售额,人家股东早就高兴的姓什么都忘了。别小看汇源卖出的二十四亿美元,这二十四亿美元如果拿到伦敦股市上买联合利华股票,朱新礼先生就是联合利华的第一股东,足可以在联合利华这一亩三分地里呼风唤雨了。要知道,这可是个年销售额超过4500亿人民币,利润超过700亿人民币的公司,拥有超过四百个国际品牌。别的不说,就一个“立顿”,每年全球销售额就超过400亿人民币,是除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以外,世界第三的饮料品牌。这次第,怎一个汇源了得。

    能混成朱总这个局面,就不是简单人物。有了这24亿美金打底,谁敢说再有个三五年,朱总不会创出另一个大景象?“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看客,还是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