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域兔苹果手机助手:第一框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学习指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32:51
第一框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TRS_AUTOADD_1224840034310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24840034310 P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24840034310 TD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24840034310 DIV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24840034310 LI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一、学习指导

 

(一)知识网络

 

 

 

(二)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使学生了解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了解文化市场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带来的问题;懂得什么是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知道怎样发展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三)学法指导

 

1.例证法

 

例证法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的方法,它相当于说明文中的“举例子”。在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中,可以通过大量真实可靠的事例说明或论证观点的正确性,以说服别人。教材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当代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特点,要求学生对其中某一个特点提供具体例证。例如,许多文化产品的观赏者跨越了年龄、性别、职业、地域等界限,相声、小品、杂技等文化产品,可以说老少皆宜,深得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地域人们的喜爱。

 

2.辨析法

 

辨析法就是对某一问题的各种不同观点进行辨别的基础上加以辩证的分析,以明辨是非曲直、区分好坏优劣。例如,教材提供了“关于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两种不同的判断,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认为应该如何看待大众传媒的发展”?又如,面对“经典”作品与流行作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要求学生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并“就流行文化作品与经典文化作品的意义阐述自己的见解”。很显然,本框教材反复运用了辨析的方法。

 

二、知识点拨

 

(一)当代文化生活面对着多种选择

 

教材从丰富多彩的服饰入手,引出文化生活的多样性。同时,人们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也反映出文化的差异性。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文化产品的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也给大众传媒插上了飞翔的翅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从人们面对的现实社会文化生活以及人们对当代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特点的描述中,可以领略到文化生活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多种选择。

 

(二)文化生活具有两面性

 

人们面对的文化生活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它能够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它可以通过灵活而有吸引力的表现方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它便于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它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等等。另一方面,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有些文化产品借消遣娱乐的名义,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俗趣味;有些媒体单纯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等等。

 

正因为文化生活具有两面性,因此,需要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要大力倡导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消除落后的、庸俗低级的文化。

 

例题: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同时,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许多令人忧虑的现象。这说明(  )

 

A.文化生活具有两面性B.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C.文化生活有消极影响 D.文化生活是积极向上的

 

解析:文化生活有喜有忧,就是说的文化生活的两面性。B、C、D三项都只是讲到其中的一个侧面。A项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概括,符合题意。

 

(三)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这个问题是本框学习的重点,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把握:

 

1.人们对文化生活需求的特点

 

由于人们生活地域、民族、职业、年龄、生活经历、教育程度的差异性,因而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2.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

 

无论什么类型、什么风格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活动,只要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这种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3.怎样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

 

第一,必须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第二,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第三,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第四,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让精神文化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的进步。

 

例题:在我国,文化产品既有经典的,又有流行的;既有传统的,又有时尚的;既有高雅的,又有通俗的;既有严肃的,又有娱乐的;等等。这表明(  )

 

A.文化生活的差异性B.文化产品的多样性

 

C.文化生活的多样性D.文化产品的层次性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化产品的风格多样。A、C两项讲文化生活,外延过大,与本题不一致;D项讲的是文化产品的层次性,也不符合题意。B项符合题意。

 

三、学习自评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位外国朋友说,许多年前我到过中国,那时人们的着装几乎是一个式样,颜色也比较单调。现在,一切都变了,各色时装随处可见,中国变得多姿多彩了。服饰文化的巨大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经济生活多种多样                 B.政治生活复杂多变

 

C.社会生活纷繁复杂                 D.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因而,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 (   )

 

A.正面影响B.消极作用C.多种选择D.巨大差异

 

3.我们的文化生活之所以能发生许多可喜变化,主要是因为( )

 

①文化市场的繁荣②传媒的商业性③文化市场的盲目性④大众传媒的发展

 

A.①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这反映了 ()

 

①文化产品的消极性②文化产品的多样性③文化市场的盲目性④传媒的商业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5.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经历和不同教育程度的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的特点是(  )

 

A.统一性、融合性、层次性         B.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

 

C.求同性、一致性、兼容性         D.求异性、多样性、差异性

 

6.“崇尚时尚就是崇尚新文化。”这一观点( )

 

A.正确。因为崇尚新文化与崇尚时尚是一致的

 

B.错误。因为新文化不可能是时尚的东西

 

C.正确。因为新文化总是比较时尚的东西

 

D.错误。因为时尚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新文化

 

(二)非选择题

 

1.辨析:经典文化作品的价值大于流行文化作品的价值。

 

 

 

 

 

 

 

2.当今社会,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人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研究,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但是,也有不少人迷上“网络游戏”,耽误了学业和工作,甚至诱发了犯罪。

 

你是如何看待网络文化的?

 

 

 

 

 

 

 

四、能力拓展

 

2007年3月,在俄罗斯“中国年”上又掀起了一股强劲的“中国文化风”。4月,“中法文化交流之春”在北京、上海等14个中国城市举行。4月,“中韩文化交流年”拉开帷幕,中韩将联合举办大学生饮食文化交流展、中韩歌会、韩国唱剧与中国京剧交流演出、中韩传统服饰展、中韩著名画家交流展等多项文化活动。今年还是“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双方希望通过体育活动,加强两国青年人彼此间的相互理解。

 

从各具特色的中国节、交流年中可以看出,只有尊重各国文明的多样性,不同文化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才能使不同文明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关于中外文化交流,请谈谈你的看法。

 

 

 

 

 

 

 

五、相关信息

 

(一)联合国《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摘录

 

第1条 文化多样性──人类的共同遗产

 

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

 

第3条 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因素

 

文化多样性增加了每个人的选择机会;它是发展的源泉之一,它不仅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而且还是享有令人满意的智力、情感、道德精神生活的手段。

 

第4条 人权──文化多样性的保障

 

捍卫文化多样性是伦理方面的迫切需要,与尊重人的尊严是密不可分的,它要求人们必须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特别是尊重少数人群体和土著人民的各种权利。任何人不得以文化多样性为由,损害受国际法保护的人权或限制其范围。

 

第6条 促进面向所有人的文化多样性

 

在保障思想通过文字和图像的自由交流的同时,务必使所有的文化都能表现自己和宣传自己,言论自由,传媒的多元化,语言多元化,平等享有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科学和技术知识──包括数码知识──以及所有文化都有利用表达和传播手段的机会等,均是文化多样性的可靠保证。

 

(二)网络文化亟待建设

 

2007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和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指出,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会议强调,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遏制腐朽落后思想文化传播,形成共建共赢的精神家园。要大兴网络文明之风,深入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特别是要为青少年成长创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风尚。

 

(三)什么是“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所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性文化形态,大众文化最先产生于西方社会,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纵观西方和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大众文化走向,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确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促进了社会文化生活的多元化发展。

 

大众文化所具有的特点:

 

(1)现代性。大众文化产生于现代工业化时期,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它伴生于工业社会的大众群体,因此明显地不同于前工业社会中的民间文化和其他文化形式。

 

(2)商业性。大众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商业文化,现代化科技手段是大众文化生产和消费的重要载体,因而能使大众文化在短期内迅速蔓延和扩张。大众文化是在工业时代的市场化扩张中孕育并形成的,市场是它的试金石,消费者愈多,大众化则愈强。

 

(3)世俗性。大众文化面向世俗生活,本质上是一种市民文化。一般说来,大众文化的存在形式是一种私人生活空间的拓展,其存在过程也是一种由个人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是一种中性的大众消费。取悦大众是大众文化的重要价值追求。

 

(4)标准化。消费大众的心理需求、精神追求是各异的,接受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因此,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只能从多数人的一般需求特征和接受水平出发。“一般”即是“标准”,尤其是当大众文化产品被工业化批量生产时,标准化也就愈加在所难免。

 

(5)时效性。如果说世俗性是大众文化的空间表达特征,那么时效性则突出地表现着大众文化的时间特征。大众文化既要合乎时宜,又要能够产生轰动效应,尤其是当其以电影、电视等现代传媒为依托而表现时,则更强化了大众文化的这种时效性特征。

 

(6)娱乐性。大众文化多以日常生活行为和感觉、感触为主要内容,因此特别追求诉诸感官的娱乐效果,引导人们注重消遣、游乐和嬉戏,所谓“跟着感觉走”、“玩的就是心跳”,通过这种感官刺激使人活得更轻松和随意。

 

教材中所说的“大众文化”,是指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2008-10-24  人教网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