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阮妈妈河粉方便面: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6:27:46
一、极乐世界的有无问题
在我们还未针对问题作出分析之前,要请您且先看看,一些关於佛教与科学十分巧合的数据如下∶
●古人普遍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佛却说地不是方的,而是圆的,叫做地轮。
此事後来科学发达了,测知地的确是圆的,叫做地球。
●《华严经》和《梵网经》等记载,华藏世界,如云似海,重重无尽。
近代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以数理证明宇宙是四度空间的连续体,认为宇宙是膨胀的,而且是极其宏大乃至无穷无尽的!他引用相对论来说明质量与能量所表现的一个静的宇宙和一个动的宇宙,两者间的错综组合,形成了变化莫测的宇宙。这与佛教所说的重重无尽的宇宙观,相当接近。
●佛教说,百亿须弥,百亿日月,构成一个三千大千世界,那只是一佛之化土而已。
所谓三千大千世界,即一千个太阳系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现代天文学家已探测到银河系中,有著本身发光如同太阳的星近十亿个,依理推测应有三百亿个之多。并在太阳系的空间,还有数不尽、算不清的星云星系,而且每一个星球都有一或两个卫星月球。这与佛教所说的百亿须弥、百亿日月的数目,可谓不谋而合。
●佛经还说,世界无量,众生无量。
一九六八年,英国剑桥大学物理学家安东尼·休伊什研究小组的成员乔斯林·贝尔,发现了自外太空发射的神秘电波讯号,这和以往星球所发出的稳定讯号不同的是,贝尔接收到的讯号是脉动的,是一种每隔十五秒固定显现一次的影像。於是许多人都相信他找到了外太空生物存在的证据。根据该小组的归纳,这种脉动电波是来自距离地球二百光年(光每秒的速度约三十万公里,一年所走的距离叫做一光年,约等於十万亿公里)的一个自转的星球。由於他的这个能证明外太空有生物的发现,使到休伊什与其指导教授马丁·赖尔爵士获颁一九七四年的诺贝尔天文学奖。不久之前,身患残疾的现代伟大科学家史蒂芬·霍金也指出,宇宙那么大,地球那么小,外星有生物一点也不奇怪。
●佛教把宇宙分为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即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色界即已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身的众生所住的世界;无色界即连色身亦无但住心识於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
现代科技通过电子光学望远镜,已可探测到太阳系之外有银河系、银河外系,及搜集到与我们的宇宙不同的第二宇宙(反物质宇宙)及第三宇宙(性质不明)所发射出的电波,甚至已截收到来自五十亿光年远距离的星球电讯!
●人有生、老、病、死,世界也有成、住、坏、空。
英国剑桥大学的宇宙物理学家弗列德·霍助教授,曾於一九六四年在英国皇家学会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他所发现的新的重力理论,说明了宇宙的起源。他认为星球与银河系可能有开始、进化和终结,宇宙中每一星球,在其一生中均进行著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即在大爆炸之後又重新组合。此外,鲁汶大学教授刘梅特尔创导而为多数科学家信服的原始爆炸学说,也认为宇宙有起源、发展和毁灭的过程。凡此种种,莫不与佛教的宇宙观相一致。
●有一次,佛坐在河岸边,其弟子取了一钵水给他,他告诉其弟子∶一钵水中,八万四千虫。
此事直到十五世纪末叶,科学家发明了显微镜,以之向水中一看,这才发现面的的确确存在密密麻麻无数的小虫(细菌)。
●最可贵的是,佛教指出宇宙一切万有,都是缘起性空的。
缘起就是众缘和合而生起,也就是一切均由各种的条件组合而生而有的意思;性空则是说凡是依靠众缘的组合而生而有的事物,都没有真实的自体,缘聚则生,缘散则灭。
证诸事实,宇宙万有确实样样皆是缘起性空,就以人体为例,佛教说人体乃由地(固体)、水(液体)、火(温度)、风(气体)四大元素所组成。现代的化学也说,一个成人的身体,是由大约16%的碳,⒏%的氢,⒊%的氮,1·5%的钙,⒈%的磷,0·5%的其他元素,再加上70%的水所组成。又根据生物学家的研究,一个成人的躯体,是由大约60兆个细胞所组成,这个数目几乎等於全球总人口的一万倍。
再者,科学家还用化学的方法,将一切的物体分解之後,得出许多微细的粒子叫做分子,它是由更小的粒子原子构成的,因此科学家们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一切的物体,最初都是由同质或异质的原子(後来又发现在最微小的原子之中,尚有因子、质子、量子)结合而成分子,然後再由分子构成一切的物体,离开了众多的分子,根本就没有物体的存在。科学家们的此一结论,不正是证明佛教之所说∶一切万有,小至微尘,大至宇宙,无一不是缘聚则生(有),缘散则灭(空)的吗?
以上所举之数据,在在说明,科学越进步,就越能证明佛教的正确性。单单一个缘起性空,就已把宇宙的真理,人生的实相,一语道破了。在这理论面前,所有宣说一切皆由神或上帝所创造的神话,都不攻自破,都无立足之地。难怪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大文豪、大诗人的泰戈尔要说∶我认为释迦牟尼佛乃世上最伟大的圣哲!(见泰戈尔作《论佛祖及佛教思想》一文。)又英国近代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和举世公认为最杰出的逻辑学家的罗索也说∶各宗教中,我所赞成的是佛教。(见《当代名人演讲集》中〈罗索谈宗教问题〉。)
世人一定会感到很惊奇,佛祖释迦牟尼现身人间,根据世界佛教友谊会於一九五0年在锡兰(即今之斯里兰卡)哥伦坡举行第一次会议时,公认佛乃降生於公元前六二三年,涅於西元前五四三年,也就是说佛乃降生於距离今天二六二四年前的古代,这比中国的老子、孔子更早。其时没有现代数学、物理学,也没有先进的科学仪器,佛又凭什么竟能对宇宙的一切一清二楚呢?
假如您是一位对佛教素有研究的人,自然就不会感到惊奇了,因为您明白佛是一位世出世间(世间和超世间)的大圣人,佛眼洞视一切,亲眼看到一切,他对宇宙的一切都若指掌,洞若观火,所以能够清清楚楚的、明明白白的把事实真相说出来。
科学的精神在於拨开现象探索真理,而佛教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便已打破现象的世界,揭开宇宙与人生之秘纱了!
所以尽管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到了叫人目眩之境地,然而就今日太空科学所发现的宇宙真相来看,尚属粗浅。佛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便已说人类只不过是地球的过客而已,人类生死往来的范围是三千大千世界(约等於一个银河系),而大千世界又其数无量。但我们的科技,直到今天,莫说相等於一个银河系的大千世界,就连银河系中的太阳系都搞不清楚,乃至早已发现的九大行星(最近科学家又打破十大行星概念,说太阳系中有十大行星),也没有哪一位科学家能把它的事实真相说得清楚,往往後说推翻前说,至今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有二∶
其一,我们的地球,在太空中,只如一粒微尘,人类要从地球上去证实大千世界,实属不可能;
其二,再伟大的科学家,也只是一介凡夫而已,他们没有六通,更没有佛眼,根本不能像佛那样亲眼看到宇宙的事实真相,只能根据数理、物理和科学仪器来做分析、归纳、推演,这就难免一知半解,言人人殊了。
总之,没有身历其境,如何能说出其真相呢?这就是科学家难以突破的困境。这也就是佛教合乎科学又超乎科学的地方。
佛也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便已向世人介绍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了,说极乐世界就在我们这个世界的西方,离此十万亿佛土(一佛土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亦即一个银河系)。但放眼看看我们现代的科技,连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都搞不清楚,更遑论离此十万亿个银河系之外的极乐世界了。在现阶段若硬要科学来证实极乐世界,无异缘木求鱼,那是绝不可能的事。
对於科学至今尚不能证实的极乐世界,我们又凭什么来确认它的存在呢?在博大和精深的佛法面,有一个教人如何衡量和判断事物之有无的三量∶
一、现量。即不用意识思索,单凭直觉就能证知的境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又如人手接触到火就能立刻肯定它的存在是。
二、比量。当见到远处有烟,就知其处必有火,或听到隔壁有说话的声音,就知其处必有人是。
三、圣言量。又名圣教量,即由圣人(指佛)的言教,或圣人所说的经典,才知道确有其事。正如极乐世界,要不是由佛介绍和推,我们根本无从获知在广漠无边的太空中,竟有如此一个既奇异又美妙的世界存在一样。
此三量乃佛教的因明学,亦即现代人所说的逻辑学,它亦相等於现代哲学思维方式的辨证法。但现代逻辑学和辨证法,就缺少了佛教所特有的不但放诸四海而皆准,而且历万古而常青的圣言量,所以两者是不可同日而语和相提并论的。
我们就是秉持这种佛教所特有的、且又充满真知灼见的圣言量,而坚信西方确有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的。
我们之所以对这种圣言量信心十足,毫不怀疑,另外还基於以下之几个理由∶
第一、著名的《金刚经》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佛绝对是一位讲真话、讲实话、所讲皆符合事实真相、不讲骗话、不讲自相矛盾的话的大圣人。
第二、在释迦牟尼佛向世人推介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时,在场听经的人,有许多是十方来的大菩萨,如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以及未来佛弥勒等等,此外尚有许多的大阿罗汉,他们皆具六神通,皆能亲见亲到极乐世界,如果是佛信口开河,无中生有,决定瞒不过他们的。
第三、佛有广长舌相,此相乃佛三十二相之一,常人三世不妄语,舌能伸出舔到鼻尖,三大阿僧祗劫不妄语,舌薄广长可覆面,而释迦佛即是如此。请问∶除了佛,世间谁有此能耐呢?如果连佛的话都不信,还有谁的话可信呢?
今日备受尊敬的佛门高僧净空法师说∶在凡夫中,有地位有道德的正派人士,尚且不肯说骗人的话,何况佛岂肯打妄语?佛经中如有一项所说与事实不符,则全部佛经均可认定为虚妄不实之谎言。妄语为起码五戒之一,凡夫持五戒只能保住人身,如佛打妄语,岂不是连凡夫都不如?
我们还常听人说,未曾亲眼看到就相信那是武断。对此,另一位近代著名的佛教学者方伦居士答得好,他说∶大家都没有天眼,不曾看见过极乐国,也没有神通,不曾到过极乐国,所以不应执定极乐国为有,若执为有,便是武断,这话是对的。但是,没有天眼和神通的人,若执定极乐国为无,是不是也武断呢?既是不曾看过到过,怎么可以遽说为无呢?就因为大家都是凡夫,所以说有说无,都没有资格,这样就要遵从『圣言量』,以佛所说为依归了。自己既无通慧,佛言又不相信,那就成为天下最顽固的绝物了。
看了上面我们所举的科学越进步就越能证明佛教的正确性的数据,再加上佛充满真知灼见的、颠扑不破的圣言量,极乐世界到底是有还是无的问题,相信您必已找到了正确的答案了吧!
二、十方赞誉的阿弥陀佛
佛教界自古就流传一句话∶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富贵!於此我们要补充一句∶念了无量寿经,才知弥陀伟大!
《无量寿经》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一生中,专门介绍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的三部经典之一,另两部为《观无量寿佛经》和《阿弥陀经》。
此经又被尊为净土第一经,因它乃净土三经之中心。又佛宣称,在他此次的度生法运(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总共一万二千年)中,此经乃最後才灭的经,亦即一切经法都灭了,还留它住世多一百年,以度有缘之人。由此可见其威力之强及影响之远了!
就在这部震古铄今及弥足珍贵的经典,佛很详尽的?述了阿弥陀佛如何由人修行成佛,和他如何创造极乐世界的种种伟大事迹∶
那是在过去无量数劫以前,是在世自在王佛住世的时代。
当时有一国王,即妙喜国的世饶王,常去听佛讲经说法,听了之後,不但欢喜,而且理解,随即发起无上菩提心(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心),舍弃国家和王位,皈投在世自在王佛座前,出家为僧,法号叫做法藏比丘。
这位法藏比丘,卓而不群,胸怀大志,人家顶多为社会、为国家或为民族著想而已,而他却是为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著想。他眼看芸芸众生,业障深重,福慧浅薄,加之生命又很短促,即使发心修道,也是障道的恶缘多,助道的善缘少,甭说成佛,就是想跳出三界,脱离六道轮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於是,他时常都在心中想∶要如何才能帮助这些众生脱离茫茫苦海?怎样才能使大家早日成佛?
类似问题,终日缠绕心头,终於有一天,给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那就是∶自己必须先成为一位十方都赞誉的佛,以便吸引十方无量众生的瞩目;并要建立一个美妙绝伦的世界,以便一切众生都非常乐意往生;同时还要有一个绝妙的修行法门,以便十方众生万修万人去。
答案是找到了,但他不知道要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位十方都赞誉的佛?和哪一种国土最美好?哪一种法门最微妙?於是他去请教老师世自在王佛,他向佛禀白∶我想成佛,乃想成为一位超越十方一切诸佛的佛!而且我要我将来的佛国,也是一个超越十方诸佛刹土的净土!请问像我这样的心愿能实现吗?
听了如此令人肃然起敬的心声,世自在王佛就对他说∶譬如一望无际的海水,如果有人用斗去量,经过很多劫的长时间,海水尚且可以量尽;同样的,只要人有坚强的意志,和至心求道,加上不懈的努力,这样就连成佛都不成问题,还有什么心愿不能兑现的呢?
佛的话给与他极大的鼓励,於是他跪在佛面前∶请佛慈悲垂示十方诸佛美好的净土,以及庄严净土之法,我听了一定如教修行。
佛感其至诚,就为他详细的开示了各种的修行方法,并为他宣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的境界。不仅如此,还以不思议自在神力将所说的诸佛刹土,一一的展现在他的面前,让他清清楚楚的亲眼目睹,身历其境。
资质超卓和绝顶聪明的法藏比丘,便将所见到的诸佛刹土,选其胜而舍其劣,发现其中西方净土,最为殊胜,於是决定在西方建立一个崭新的世界;又将所听到的各种修行方法,舍其难而选其易,发现其中持名念佛一法,第一方便,於是决定以之作为自己将来普度众生的无上法宝。
这样的精挑细选,去芜存菁,和加上自己的精心设计,总共经历了五劫长的时间,才完成构思其心目中的集十方佛国之美好於一身的绝妙净土。
在这五大劫的长时中,他一面构思,一面修行,同时还集结了许多庄严其净土和帮助一切众生修证佛果的大愿。
这时他又回去见佛,向佛做一个修行的报告,他禀告佛∶我已成功构思我的美妙净土!同时也已成功清净之行了!
从他後面的这一句话,证明他此时已修到心不起分别、已证入无所执的清净境界了!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以清净心为因,将来所证的果报国土,一定也庄严清净。
佛见他修行已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就无限欣喜的吩咐他道∶你现在可以具体的宣布,你那普令一切众生皆大欢喜的大愿了!
於是法藏比丘即在佛前,在大众之中,发下他那冠绝古今,脍炙人口的四十八大愿∶
⒈、国无恶道愿⒉、不堕恶趣愿
⒊、身悉金色愿⒋、三十二相愿
⒌、身无差别愿⒍、宿命通愿
⒎、天眼通愿⒏、天耳通愿
⒐、他心通愿10、神足通愿
11、遍供诸佛愿12、定成正觉愿
13、光明无量愿14、触光安乐愿
15、寿命无量愿16、声闻无数愿
17、诸佛称叹愿18、十念必生愿
19、闻名发心愿20、临终接引愿
21、悔过得生愿22、国无女人愿
23、厌女转男愿24、莲花化生愿
25、天人礼敬愿26、闻名得福愿
27、修殊胜行愿28、国无不善愿
29、住正定聚愿30、乐如漏尽愿
31、不贪计身愿32、那罗延身愿
33、光明慧辩愿34、善谈法要愿
35、一生补处愿36、教化随意愿
37、衣食自至愿38、应念受供愿
39、庄严无尽愿40、无量色树愿
41、树现佛刹愿42、彻照十方愿
43、宝香普熏愿44、普等三昧愿
45、定中供佛愿46、获陀罗尼愿
47、闻名得忍愿48、现证不退愿
他的愿,愿愿庄严净土,愿愿济度众生。并在每发一愿之後皆说∶若不尔者,誓不成佛。这是展现他誓欲每一愿皆要兑现的决心。
他这样做是踏著古来诸佛的步伐前进。古来诸佛,莫不先立大愿,後依愿起行。因为∶立大愿是立大志,立了大志才有大行,有了大行才会有大成就,当愿行圆满之日,即是成佛之时。
职是之故,法藏比丘在发愿之後,即不遗馀力的实践其愿,生生世世,不管生在何处,也不管是何身分,常以四事(衣服、卧具、饮食、医药)供养一切诸佛和众生,并广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自利利他,福慧双修。他就是这样的在无央数劫的长时中,成功的积累了无量无边和不可思议的功德!
今天,法藏比丘已经愿行圆满而成佛了!据《阿弥陀经》说,他成佛以来,已有十劫,佛号阿弥陀,其美妙绝伦的国土名极乐,地点就在我们这个世界的西方,离此十万亿佛土。
法藏比丘在未成佛之前,便已是一位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誓给一切众生安乐,愿拔一切众生痛苦的伟大人物!成佛以後,更以普度一切众生为己任,所以他在他所成就的国土上,为一切往生者提供宇宙间最完善的生活环境,最完美的修行道场,和他亲自教导众生修行佛法,保证人人一生成佛;尤其他的万德洪名,能令一切闻者、念者,无不获得绝大利益!
他的名号功德之所以如此不可思议,因为∶
●阿弥陀三字,乃无量之义,他的寿命、光明、功德、智慧、慈悲、神通、道力、相好、说法、化度……等等,无一不无量。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亦皆无一不无量,可见阿弥陀这一个称号,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德号。我们若念阿弥陀佛,即等於念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拜阿弥陀佛,亦等於拜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即一切,所以不可思议。
●释迦佛在《阿弥陀经》,以无量寿和无量光来代表一切之无量。古人谓,寿则竖穷三际,光则横遍十方。用现代的话来说,寿指无量的时间,光指无量的空间。这无量的时间和空间,即是现代哲学所说的宇宙万有的本体,也就是我们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和一切法之法性。因此我们若念阿弥陀佛,即等同於念自己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之真如佛性。同时声声念佛,正是声声唤醒自心,要它早日恢复自性本具之正知正见、万德万能,所以不可思议。
●这一个佛号,能令十方无量众生,闻名发心、闻名得福、闻名得忍、甚至闻名即毕竟不退等等,所以不可思议。
妙哉!一个充分象徵无量与圆满的名号。像这样一个万德齐备的大名号,乃是法藏比丘以旷世稀有之伟大行愿换取来的。
根据中国隋时净影寺慧远法师的说法,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可以分成三方面∶一、摄法身愿(包括第13、15、17三愿);二、摄净土愿(包括第39、42、43三愿);三、摄众生愿(包括其馀之42愿)。从比例上来看,我们就不难发现,摄受众生才是四十八愿的主要内容,此亦显示,阿弥陀佛之所以发愿要建立西方极乐世界,目的纯粹是为了救度众生,他要一切众生都在此生中,了生死、出三界、生净土、成佛道,人人都跟他一样,寿命无量、光明无量、样样皆无量、圆满。
世人就是从佛的这种伟大的愿,认识到他才是真正的救世主,是一切众生的救度者。故此,人人皆以无比虔诚的心,敬仰他、皈依他,希望能得到他伟大的愿力加持,而在此生中,了生死、出三界、生净土、成佛道。所以佛教界还流传著一句家家弥陀佛的话,那就是家家户户都有人念阿弥陀佛的意思,於此亦可见世人对其崇拜敬仰之一斑了。
也由於阿弥陀佛的愿,对众生的关注太广了,对世人的慈悲太切了,所以古德有偈赞曰∶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
站在理(体)上讲,佛佛道同,法法平等。佛与佛的道法既平等,则其果位亦平等,我们切不可妄生分别心,以为佛有等级之别,那就大错特错了;但站在事(相)上言,阿弥陀佛九品度众生,与众生所结的缘最深最广,胜过十方诸佛,又他的极乐世界,广博庄严,超越十方诸佛净土,的的确确阿弥陀第一啊!
阿弥陀佛的伟大,就连十方诸佛亦皆同声赞扬,本师释迦牟尼佛就在《无量寿经》说∶
阿弥陀佛,光明善好,胜於日月之明,千万亿倍。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又在《观无量寿佛经》中说∶
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你看,佛不但放光利乐一切有情,还摄取不舍一切念佛众生,真是慈悲到了极处啊!你能不死心塌地的皈依他吗?
我们今天既知阿弥陀佛常放光注照一切众生,摄取不舍一切念佛众生,相应的,就应该时时忆佛念佛,以便我们的心,与佛的心,心心相印,感应道交!这正如阳光虽然普照大地,一视同仁,不分彼此,但也要您决心从阴暗的角落走出来,方能接触到它的光明和温暖一样。
此外,阿弥陀佛由人修行成佛,以及创造极乐世界,其事迹还给世人带来几个非常明晰的讯息∶
⒈、佛教常说,一切众生,本具佛性,皆可成佛。阿弥陀佛由人修行成佛,便是一个最有力的证明。此亦启示世人,切勿妄自菲薄,轻视自己,否定自己,反之,要自励、自信、自强不息,学佛所学,行佛所行,以期有朝一日,佛性显现,成佛作祖!
⒉、万法唯心所造,包括十方佛国净土,是可以随人的心力和愿力去创造的,正如《维摩经》所说∶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这也就是大乘佛教净土宗的理论根据。
⒊、法藏比丘既可凭其愿力功德而成就极乐世界和普度众生,我们也可籍著忆佛念佛的愿力功德而往生西方和见佛成佛。因此,念佛人的前途,是无限的光明、灿烂!
这样的讯息,才是全人类真正的福音啊!
三、美妙绝伦的极乐世界
我们从净土三经中,知道西方有一尊伟大的阿弥陀佛,和那有一个无比庄严、清净美妙的极乐世界!
极乐世界之美妙,天下没有一个词儿足以用来形容它,它就如阿弥陀佛自己的四十八愿中之第39愿所说的那样∶
我作佛时,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虽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数,及总宣说者,不取正觉。
由於极乐世界之美,就连具有天眼的人都不能尽说其美妙,所以,我们现在从净土三经中去看极乐世界,所看到的只是亿万分之一,大海之一滴而已。换言之,只是一个粗略的认识。尽管如此,像下列种种,就已足以令人惊叹、响往、神驰不已了∶
●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即畜生、饿鬼、地狱)。悭贪是饿鬼的因,嗔恚是地狱的因,愚痴是畜生的因。极乐众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一切自然俱足,根本无贪;全国都是菩萨诸上善人,互相爱护,根本无嗔;一切众生,闻妙法,心开意解,根本无痴。因无贪嗔痴之恶因,故无三恶道。
●也没有妇女。极乐世界是一个绝对清净平等的世界,人人六根清净,无有爱欲情事,而且人人的身形样貌都跟阿弥陀佛一样,具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故无有妇女。
●极乐世界,广大无边,就是十方无量世界的众生一齐往生到那去,也不会有人满之患。
●气候温和。没有四季、寒暑、阴雨的变化,永远是那么的凉爽舒适,令人心旷神怡。
●地势平坦。世间的地有崇山峻岭,也有万丈深渊,那是世人的心不平,故地不平;极乐世界的人,心地清净平等,因心平故地亦平。
●黄金为地。实际是七宝为地,黄金为七宝之首,举其首已摄其馀矣。七宝者,金、银、琉璃(青色宝)、玻璃(水晶)、砗磲(青白色宝)、赤珠(赤色宝)、玛瑙。世间也有七宝,但都是些凡品,若以之与极乐世界的宝中极品相比,简直是天渊之别。
●有宫殿楼阁。其宫殿楼阁非常的奇特,能随人之意而大、而小,可在地上,也可浮於空中,全由一宝、二宝乃至七宝形成,其富丽堂皇更胜过六欲天主之天宫百千万倍,那是往生之诸上善人的居处,也是大家聚会讲经说法的地方。刚刚往生的人,先在莲胞之中静修,等到花开时,证得法身,就可住进楼阁了。
●有色树。在楼阁外面的空地上,有一行行排列得很整齐的色树。所谓色树,即由一宝乃至七宝和合而成的色彩缤纷的树。其树有的高一百由旬(由旬有大中小三种,大由旬约八十里,中由旬约六十里,小由旬约四十里),有的一千由旬。树的上空还弥覆著由金缕珍珠百千杂宝所结成的罗网,美观极了!最神奇的是,这些色树,微风吹来,就如百千种乐器,同时演奏,令人想起三宝的功德而念佛、念法、念僧(其所念之三宝乃自性三宝,非我们所念之住持三宝)。
●树现佛刹。极乐世界的色树,还能在树与树之间映现出十方佛国庄严美好的人、事与物,让观赏的人好像在镜子看到自己的面相一样清楚。
●有七宝池。那还有无数由七宝合成的水池,其面积小的有十由旬,大的百由旬乃至千由旬,简直跟大海一般,而且皆以金沙铺地,不同我们这全是砂石污泥。
●有八功德水。在无数的七宝池中,还盛满了八种不可思议妙用的水∶一、澄净,非常澄清洁净,一点杂质也没有;二、清冷,即清净凉冷,永远保持同样的温度;三、甘美,即甘甜味美,非常可口;四、轻软,即水的性质轻浮柔软;五、润泽,即滋润滑泽,有益身心;六、安和,即安宁和平,沐浴其中,安稳舒适;七、除患,即喝了这种水,不但可以止渴,还可以除饥;八、增益,即喝了这种水,或在水中沐浴,可以增长善根。除此之外,其水还有三种的特色∶一、随意,即水能随人之意,或增,或减,或冷,或暖;二、说法,即当池水往复激荡时,能发妙音,宣讲妙法;三、进道,即人入水浴已,道业突飞猛进。
●有宝花。在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在八功德水之上,有著无量无数微妙香洁的莲花。微者,七宝所成,此方绝无;妙者,其色无量,又能发光;香者,异香远闻,四时不散;洁者,出自德水,体至洁净。其花大小不一,由一由旬乃至百千由旬不等,这是因为念佛的众生有勤怠之分,故莲花便有大小之别。这些莲花,就是我们将来往生之花胎,谁在此世界信佛念佛,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即长出莲花一朵,上标其名,将来往生时,即在此莲花中化生。极乐世界的一切景物均不生不灭,惟独莲花变化无常,如人努力念佛,七宝池中的莲花就越念越大,如改信其他法门,或停止完全不念,则此花即随之而枯萎凋谢,可见它没有一定的形状,变化而有,唯心所现。
●有珍禽。极乐世界尚有百千种奇妙杂色之鸟。鸟属畜生,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哪来这许多的鸟呢?原来这些鸟,都是阿弥陀佛欲使法音不停宣流,而以不思议的神力变化出来的。这些化鸟到处发出柔和优雅的声音,宣讲人人心中所想听到的佛法,实在微妙极了!阿弥陀佛变诸鸟,莲宗九祖益大师说∶凡情喜此诸鸟,顺情而化,令欢喜故;鸟尚说法,令闻生善故;不於鸟起下劣想,对治分别心故;鸟即弥陀,令悟法身平等,无不具,无不造故。所谓无不具,即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开悟时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无不造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常作天乐。极乐世界,时常天乐鸣空,随各人之意愿而听到自己所喜欢的音乐。
●天花缤纷。那还昼夜不停地从天空中飘落下曼陀罗等众妙天花,这些天花一著地,不须洒扫,自动消失,世间那有此等美事?
●极乐世界,下从地起,上至虚空,一切万物,皆放光明,不但人有光,连七宝、宫殿、楼阁、宝池、色树、莲花等等都放光,故极乐世界,不须日月,自然光明。
●极乐世界,不仅是一个光明的世界,而且还是一个极其芬芳的世界,因为那的一切,都是由无量宝香和合而成的,所以在在弥漫香气,处处散发芬芳。
●极乐世界,不但没有不善的事,连不善的名字都听不到,这是因为那的人、事和物,无不尽善尽美的缘故。
●又极乐世界,处处皆有花台,上坐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诸行人,说微妙法,这是娑婆众生所梦寐以求的事啊!
像这样一个美妙绝伦的世界,可以说宇宙中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毕竟它是阿弥陀佛集十方诸佛刹土之美好於一身的佛国,自然样样皆奇特稀有,与众不同,处处都给人一个惊奇了!
此外,世出世间一切事都离不开因果。极乐世界,乃阿弥陀佛在因地时发了愿,经过无量阿僧祗劫修诸功德,後以不思议愿力、功德所成就的净土,这面有因有果,极其符合有如是因,得如是果的因果定律。所以,它绝对不是无中生有的、纯属虚构的神话故事。
若问极乐世界为什么要这么的美好庄严?答案是∶佛愿如此。佛要未往生者,生稀有想,栖神净域,一心念佛,求生其国;若已生者,一切俱足,不作他想,一心求道,直至成佛。
有人或还会问∶极乐世界的众生,六根所对之境,一一无非乐受,岂不妨碍道心?其答案∶这就是极乐世界之妙,其处众生虽受诸乐,但无有乐想,常在寂静之中,这都是弥陀愿力加持所致。弥陀第12愿说∶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这即是说,往生的人,六根已不入六尘,所以六根清净,一尘不染。也因此虽受诸乐,并不妨道。
相信还有人会追究一个现实的问题,那就是∶阿弥陀佛,十方赞誉,极乐世界,无比庄严,但世上到底有谁见过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呢?於此,我们要举几个实例,以资证明见过的人很多∶
(一)释迦牟尼佛为韦提希讲《观无量寿佛经》,当讲完经时,韦提希夫人及五百侍女皆亲眼见到法相庄严的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还清清楚楚的见到极乐世界无与伦比的美不胜收的景观妙境。
(二)东晋庐山之净宗初祖慧远大师,一生曾三次见过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与经上所说的完全一样。
(三)古今中外,许多念佛有成就的人,都能在现生见到佛和极乐世界,有的在定中见,有的在梦中见,更多的是在临终时见佛亲来接引,而且西方的胜境,分明在目前。
世人能见佛见菩萨,确有其事,但有缘乃见,无缘则视而不见。尝言佛学乃哲学之母的中国国父孙中山,於民国五年,与诸同志游浙江普陀,在佛顶山亲见观世音菩萨现金身,问同游诸人,大家都说没有看见。回来後他写了一篇游普陀志奇,以记其事。他是基督徒,若不是亲见,绝没有理由捏造故事来为佛教的佛菩萨作宣传的。
凡读过净土三经的人,无不知道极乐世界,离此十万亿佛土,亦即十万亿个三千大千世界或银河系之外。
今年(二000)年初,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观测中心撰写报告指出,不明飞行物体(UFO)与外星人没有任何关系。其论据是∶虽然地球以外可能有高度文明的星体,但他们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星也有⒋.⒊光年之远,即使乘坐每秒高达一百公里的高速太空船飞来地球,也要飞一万二千八百年。除非外星人是不死身,而太空船的燃料供应可源源不绝,否则难以进行漫长的太空之旅。
由这则科学报告,不禁令人联想∶佛经说,我们在此土一发心念佛,远在十万亿佛土之外的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立即长出莲花一朵。又念佛人,临命终时,佛来接引,一弹指顷,即至极乐世界。像这样的速度,岂不是比光速还要快不知多少倍,这有可能吗?
对此,益大师在其著名的《弥陀要解》,有很精彩的问答如下∶
问∶西方去此十万亿土,何得即生?
答∶十万亿土,不出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无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难即生。如镜中照数十层山水楼阁,层数宛然,实无远近,一照即了,见无先後。
如还不明白,请再看看净空法师对此段文字的解释∶此疑西方与此地距离遥远,何能即达。大乘经讲十法界均是心性变现之物,心性是能变,十方诸佛刹土是所变。能变的心性无量无边,所变的刹土也是无量无边。西方极乐世界距我们娑婆世界,佛说只有十万亿佛土,若比无量心性乃是很短的距离。所以经上说,念佛人往生西方在一弹指间就到达了。阿弥陀佛也是我们自性之内的阿弥陀佛,绝非自性外还有一个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也是自性变现出来的。再加阿弥陀佛本愿功德威神加持接引,往生有何困难。又如以一面镜子照外面山水,不会近的先照,远的後照,镜中景物,实无远近。诸佛菩萨尽虚空遍法界,想到那立刻即到那,《华严经》将此事说得很清楚,因为我们有妄想分别执著,不能契入这种情况,若无妄想分别执著则远近大小都没有了。
一言以蔽之,我们的心性是尽虚空遍法界的,而极乐世界虽在十万亿佛土之外,实未离於法界,亦即未离於自心,就在我们自己的心性之中。所以,极乐世界,看似遥远,往生却是刹那间的事。
四、说之不尽的往生利益
世人念佛,求生西方,一旦成功往生,即成为极乐众生,从此不但享有极乐世界那种种穷微妙极的、美不胜收的物质环境,更可贵的是,还可同时享有亦是极之微妙、无比清净的身心世界。
所生活的环境叫依报,自己的身心叫正报。极乐众生,依正二报,无尽庄严,故其世界才叫做极乐世界。
如果您想知道往生的人的身心世界是如何的微妙,同样的,只要根据佛的四十八愿和净土三经之所说,便不难得其梗概∶
●不会再堕落於三恶道。
不管是谁,只要成功往生,从此便永了生死、永出三界、永脱轮回,直至成佛,绝对不会再堕落於三恶道了。
●皆具紫磨真金色身。  凡是往生的人,其身体即与佛一样,都是紫磨真金色,此乃显示∶生佛不二,真实平等。
●皆具三十二种大丈夫相。
三十二相乃佛的特徵之一,《法界次第初门》曰∶如来应化之体,现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使见者爱敬,知有胜德可崇。人天中尊,众圣之王,故为现三十二相。
依於佛愿,往生的人,一生到极乐国,不待花开,即生即得此相。
●形貌皆跟佛一样,没有美丑的差别。
人一生到极乐世界,其身形容貌也立刻跟佛一样,容貌非常端正,身心也极其洁净,不再有美丑之分别了。大家如此等同一相,这也是表示∶极乐世界,一切平等。
●寿命也跟佛一样,无量无边。
往生的人,都是莲花化生,得到清虚之体,不像娑婆四大假合之身,有生老病死,变化无常,所以,寿与佛齐。
●有宿命通。  往生的人,无不获得弥陀本愿功德威神的加持而证得种种的神通。神通的新名词叫做特异功能,这种特异功能,凡夫不如小乘,小乘不如菩萨,菩萨又不如佛。宿命通是一种能知自、他过去世所作种种善恶的能力。阿罗汉的宿命通只能知道过去五百世的事,而往生的人,却能知道过去无量劫中所造的一切善恶果报。
●有天眼通。  天眼通是一种超感官的、不论粗细远近都能看见的能力。阿罗汉最多只能见三千大千世界事;往生的人却跟佛菩萨一样,能见无量世界过去现在未来之一切事,无所不知,无所不见。
●有天耳通。  天耳通是一种不受远近限制能够听到一切声音的能力。往生的人,不但普闻十方世界的音声,而且能听到十方诸佛的说法。
●有他心通  他心通是一种能知他人心想的能力。往生的人,都能够清楚知道十方世界无量众生的心想。
●有神足通。  神足通又名神境智证通,或心如意通,是一种具有飞行、分身、速到、变化自在的能力。往生的人,都能够在一想念间同时到达十方无量世界,想到那,立刻就到那。有了这种神足通,想遨游太空,那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遍供诸佛。  极乐众生,因有神足通,故能在极短之时间内,到达十方无量佛国去遍供十方无量诸佛。此亦显示,极乐众生个个超越时空,他们可以在一念之间遍及十方世界去供养诸佛,或普度众生,是化身去,自己仍在极乐世界,听经修道。
●远离分别,诸根寂静。
分别者,分别人我、是非、爱憎、善恶、美丑等等,此乃妄心所生的妄想。往生的人,获得弥陀威神的加持,远离妄想分别和执著,了达真如即万法,万法即真如的诸法实相。
诸根者,指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凡夫的六根,常入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往生的人,六根已不入六尘,所以六根清净,一尘不染。
寂静者,杜绝烦恼叫做寂,脱离痛苦叫做静。换句话说,没有了心理上的烦恼,也没有了生理上的痛苦,叫做寂静。往生的人,心理和生理方面都已经没有了痛苦,这种境界也就是佛教所说的涅。
●定成正觉,证大涅。
定成正觉,就是一定成佛的意思。大涅,是指证得大乘的涅。大乘的涅具有法身、般若、解脱之三德,小乘则三德之中仅具解脱一德而已,故释迦牟尼佛说小乘涅如中途站,不是究竟之目标。
这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12定成正觉愿。净空法师说∶此愿等於阿弥陀佛为我们授记,也是阿弥陀佛给与我们的成佛保证书。
●女身转男  可以由女身转为男身。善导大师说∶乃由弥陀本愿力故,女人称佛名号,正命终时,即转女身,得成男子,弥陀接手,菩萨投身,坐宝莲上,随佛往生。
释迦佛在因地行菩萨道时,积一大阿僧祗劫的勤修,始能渐离女身而为男身。可见女转男身,实非易事。今只须执持弥陀名号,便能蒙佛本愿加持,转女成男,往生极乐,如此殊胜的机缘,岂可错过?
●莲花化生  往生极乐的人,都在莲花之中自然化生,清净无垢,神通智慧,放大光明,俱如菩萨。
●住正定聚。  正定聚,乃三聚之一。聚是聚类的意思,一切众生分为三类,叫做三聚。必定证悟的一类,叫做正定聚;毕竟不证悟的一类,叫邪定聚;介於上二类之间,有缘则证悟,无缘则不证悟的一类,叫不定聚。往生的人,皆住於正定之聚,所以必定成佛。
●远离热恼,心得清凉,所受快乐,犹如漏尽比丘。
热恼者,身热心恼。往生的人,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永离热恼。
清凉者,清净凉爽,正与热恼相反。往生的人,入於极乐世界大清凉池(喻大涅)中,故其心皆得清凉。
漏者,烦恼的别名,漏尽比丘即烦恼断尽的比丘,指阿罗汉。因阿罗汉已断尽见思惑,於诸世法,不执不著,虽受快乐而心不染著。犹如漏尽比丘,就是形容极乐众生心地清净,虽受快乐却不染著。
●不贪计身。  贪计身,即认为人有一个真实的我而贪著计较,亦即我执。凡夫妄执四大假合之身为我,贪著计较,处处为我著想,顺者生爱,逆则生嗔,以致造业受轮回。往生的人,有阿弥陀佛本愿功德加持,已断我执,我的念头不会再生起来,正如《金刚经》所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相、无寿者相。四相俱泯。
●得金刚那罗延身。  金刚者,即金刚石,至坚至利,可破一切,一切不可破它。那罗延者,天上之大力士那罗延神,其力大无比。这是形容往生的人,其体坚固如金刚,其力强大如那罗延,等同如来之金刚不坏身。
●身顶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获得无边辩才。
往生的人,身顶皆有常光。光是智慧的象徵,显示他已成就一切智慧(指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之三智)。并获得无边辩才,辩才指善巧演说法义之才,诸佛菩萨说法的辩才叫做四无碍辩,或四无碍智、四无碍解,即法无碍、义无碍、词无碍、辩无碍。
●善说诸法秘要。  秘者奥秘,要者精要。往生的人,因有智慧和辩才,故能善巧演说一切佛法之奥秘和精要。
●一生补处。  一生补处者,尽此一生即能补到佛位的意思,为最後身等觉菩萨的别号。凡是往生的人,都能究竟证得一生补处等觉菩萨的果位,决定一生成佛。
●教化随意。  往生的人,悉登补位,成等正觉,但菩萨成佛,各有愿力,有的菩萨,欲返秽土,普利群生,教化有情,他便能蒙佛愿力加持,再回娑婆,救度众生,来去自如。
●衣食自至。  往生的人,思食食来,不假安排,思衣衣至,不必裁缝,乃至一切用具,莫不称心如意。西方人本不需要饮食,但在凡圣同居土上的带业往生者,因多生多劫的饮食习气未忘,故有此种设备,若上三土(方便、实报、寂光),便没有这样的事了。又极乐众生的吃相与此界不同,一嗅即饱,故无大小便溺,弄脏极乐世界的清净国土。
●应念受供。  众所周知,若论修福,供佛第一。往生的人,可以在一念之间,普令十方诸佛,应念受供。这种八地菩萨才有的功夫,即使下下品往生的人也都有,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证离生法。  往生的人,皆证得永离六道轮回生死之法,即使随缘示现於三界六道之中度众生,也不会再有生死轮回这一回事了。
●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上善人,指的是等觉菩萨。往生的人,即使下下品往生,也能时刻跟观音、势至、文殊、普贤等诸等觉菩萨在一处,讨论佛法,修行佛法,这是何等荣幸的事啊!
●圆证三不退。  菩萨修行,要断见思惑,方证位不退;断尘沙惑,方证行不退;断无明惑,方证念不退。而一切往生的人,一生到极乐世界,即圆证三不退。
极乐众生得不退的原因有五∶一、佛力加被。佛四十八愿中最後一愿说∶我作佛时,他方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者,应时不获一二三忍,於诸佛法,不能现证不退转者,不取正觉。往生的人,因有佛力加被,故有能力不退转。二、佛光常照。往生的人,佛放光明,摄受其人,如日月照著暗途,不堕坑堑,故能不退转。三、六尘说法。极乐世界的六尘均能说法,皆说苦空无常无我,时常熏习,故能不退转。四、菩萨为胜友。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外无邪魔,内无烦恼,故能不退转。五、寿命永劫,极乐众生,寿与佛齐,可长期修,譬如远行,寿命长便无顾虑,终有到达目的地之一日,故能不退转。
●圆净四土  十方佛国,皆具四土,即一、凡圣同居土,为未断见思惑之凡夫与为了度化众生而现身说法之圣人所共同居住的国土;二、方便有馀土,为已断见思惑之阿罗汉,辟支佛和还未证得法身之菩萨,或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乱之众生所住的国土;三、实报庄严土,为佛的报身与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的地上菩萨,或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之众生所住的国土;四、常寂光土,为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无明一共有四十二品,统统断尽,即生此土。
其他诸佛世界,四土隔离,唯独极乐世界,四土圆融。益大师在《弥陀要解》说∶然同居众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圆净四土,圆受诸乐也。可见往生的人,一到西方,即能同时享受到四土的境界,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综上所述,往生的人,其依正二报,无尽庄严,若欲细说,穷劫都难尽啊!
极乐众生,依正庄严,在事上讲,那是弥陀愿力威神的加持,才能样样皆美好、微妙;在理上说,那是人人本具的佛性中本来就有的东西,未往生前,因妄想分别执著而迷失了,往生之後,得弥陀本愿威神的加持,即逐渐的恢复过来。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悟道时说∶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他一连说了五句何期,那是没有想到的意思。他说∶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是如此的清净!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是没有生灭的!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是自己圆满具足的!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是没有动摇的!没有想到自性自能生出万法来!
近代的禅门宗师虚云老和尚曾经解释此五句说∶前四句何期是摄用归体,後一句何期是全体大用。
由此可见,往生到极乐世界去的人所享有的种种利益,正是人人本具之佛性的全体大用,亦即由自性本体中所显露出来的大作用。
这样的大作用,一般人要像六祖大师一样,要经过多生多世的修行,才能证得;而我们只要成功往生到极乐世界去,立刻就能享有,那是何等便宜的事啊!
就是因为有这样大的便宜事,所以本师释迦牟尼佛,和十方无量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极力的劝导其国众生快点去极乐国;而西方极乐世界的导师阿弥陀佛,也无任欢迎十方众生快一点到来。由此可见,十方诸佛的心思是一样的,即希望一切众生∶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五、特色如云的念佛法门
念佛法门,又名净土宗、念佛宗、莲宗、净宗等等,为大乘佛教八宗之一。
此法门,乃阿弥陀佛在因地作法藏比丘时,从世自在王佛为他而说的无量法门中,精选出来的无上法宝!同时,它也是释迦牟尼佛用来普度一生成佛之缘熟的众生的绝妙大法!
此法宝既为佛所亲选,可想而知,它必精微奥妙,震古铄今,别具许多特色了!
诚然,念佛法门的确蕴含著无数的特色,其特色一一皆如闪闪发亮的金字招牌,吸引无数世人的注目!又如晶莹夺目的宝石,令人不禁击节激赏!
於此,我们谨将它如云般多的特色,归纳起来,合为十二,胪列於下,愿与一切世人共赏、共用。
⒈.易学易行  有大乘佛教八宗之祖美誉的龙树菩萨,作《十住毗婆沙论》,将佛教的一切法门,分为易行道和难行道两种∶谓凡依经教,在此土积功累德,断惑证真,修因得果者,皆属难行道摄;若依念佛法门,往生净土,於彼国中,成就佛果者,皆属易行道摄。准此而观,在佛教一切法门之中,唯有念佛法门,才是易行之道,别的都是难行之道。
为了求证其之所说,我们不妨来研究一下,佛教大小乘各宗的主要修法∶
●华严宗∶要修法界三观,即真空绝相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以便证入一多相容,大小互入,一即万法,万法即一,融通周遍,不相妨碍之一真法界。
●天台宗∶要修一心三观(空观、假观、中观),以破三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证三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成三德(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
●般若宗∶须作八不正观,以便悟入不生不灭,不去不来,不一不异,不断不常之佛性。
●唯识宗∶要转凡夫有漏之八识而为佛无漏之四智,即要转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再转前面之眼、耳、鼻、舌、身五识为成所作智,这样才能转识成智而证入佛智。
●律宗∶要遵守释迦牟尼佛所制定的戒律,如五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等等,来节制日常的思想行为和观念,久後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然後再以定慧伏断见思烦恼,而出三界。
●禅宗∶偏重修心,以心传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所谓见性,即断绝思路,直显真心。利根的人,在六根接触六尘的一刹那间,以一念相应慧,截住现业流识,回光反照,便见自身本具,上同诸佛,下等含识,灵明洞彻,广大周遍之真如佛性。
●密宗∶要手结印,口念咒,意观本尊法相,如此便可藉如来三密加持的作用,而即身成佛。然而,修法时要依坛法,仪式又特多,实在很难做到如法。
●净宗∶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只要具备信(深信有极乐世界)、愿(切愿往生极乐世界)、行(力行念佛使净念不断)之三资粮,临终佛来接引,决定往生,一生成佛。
●小乘的修法∶要先修五停心观,以遏止乱心,接著要修三十七道品(分为七科,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如是顺序而修,便能断见思惑,成阿罗汉,了生死,出三界,寄生诸佛净土。这样的修法,其实乃是大乘的基础功夫,故其难度并不亚於大乘的。
看了上述大小乘各宗的主要修法之後,你就会明白,龙树菩萨为什么说净宗的念佛法门为易行道,其他的都是难行道了。其他各宗,深微奥妙,都太好、太妙了!然而它们只适合上根利智的人修习,实非一般障深慧浅的人,能力所及。更浅白一点说,我们委实做不到。
至於说念佛法门为易行道,主要原因为∶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无论男女老幼,一学就会,不仅学富五车的学者博士能念能行,就是不识之无的愚夫愚妇也一样能念能行。
●净宗所依的经典,只有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一论(世亲菩萨所造的往生净土论),就连後人加入的《普贤菩萨行愿品》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也只有五经一论,而且其篇幅不长,易於读诵、研究。
●学习其他的法门,要有好的师资,没有好的师资,便很难有成就;学念佛法门,无需师资,只要把一句佛号念到底,便有不可思议的成就。
中国古代衡州有一个王打铁,一家四口,以打铁度日,一日不打,生活即无著落,时常自怨自艾,前世不修,今世受苦。很想修行,却不知门径。一日见有一位游方僧,便请入奉茶,请教修行之法。僧即教他念南无阿弥陀佛,他虽目不识丁,但弥陀圣号一学就会,从此打一下铁,就念一声佛,数年如一日。一天沐浴更衣,告诉其妻∶我今天要回家了。妻问∶这不是你家吗?你家在那?他答∶我家在西方。其妻笑说∶那你就去吧!过後他又依旧站在炉边打铁,高声念佛,最後说了一个偈∶叮叮铛铛,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说完偈就站著往生去了!其时,异香弥漫,天乐鸣空,众所共闻。
这个故事是告诉我们,阿弥陀佛四个字,像王打铁那样目不识丁的人也能一学就会,而且其成就实比现代没有念佛的学者博士还大得多呢!他能在此生中,了生死、出三界、生净土、成佛道;而许多没有念佛的学者博士、诺贝尔奖得主,却依然还在此五浊恶世,大搞六道轮回。
其实,即在号称易行道之念佛法门中,复有难易,原有下列四种之修法∶
(一)实相念佛。即观佛的法身非有非空、亦有亦空的中道实相至理。这种修法跟禅宗没有两样,是念佛法门中最难修的一种。
(二)观想念佛。在《观无量寿佛经》所说的十六观中,便有十二观都是说观想念佛,因其广阔细微到难以想像,不是心粗虑杂的末法众生,所能忆持。
(三)观像念佛。在《观经》十六观中,只有第13观述及,其他佛在《般舟三昧经》中讲到观像念佛的修行方法,但也因境细心粗,不是我们所能做到。
(四)持名念佛。持名就是念佛名号,这是《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所说的修行方法,《观经》到最後一观也说持名念佛,可见三经都宣扬此法门的。因持名念佛,不论男女老幼,识字不识字,出家在家,聪利愚钝,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没有一个人不会念,所以在四种的念佛中,它是最容易、最简单和最受欢迎的一种念佛了。
其实佛早就预知,末法时期,众生障深慧浅,观想不能成就,观像也极之不易,所以才为众生量身订制了此简单易行的持名念佛法门,以期一切世人,万修万人去。证诸事实,古今中外,单凭一句佛号而成就者,比比皆是。
这必须指出的是,法法平等,无有高下,所谓难易,在契机者,虽难亦易,不契机者,虽易亦难,难易的分别,问题在人,不在於法也。
⒉.稳当方便  在佛教八万四千法门中,要数最稳当、最方便的法门,可以肯定的说,非念佛法门莫属。因为∶
(一)只要一心念佛,即常为十方诸佛之所护念,又常为佛光之所注照,自然不会有错入歧途,或中途著魔之事发生。故净宗二祖善导大师说∶馀门修行,迂僻难成;唯此法门,速超生死。
(二)修学别的法门,未必一生能成,万一修至半途,寿元已尽,则来生便有隔阴之迷,忘却前世所修,等於前功尽废;而修行念佛法门的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来接引,往生极乐,位居不退地,果证无生忍,自可一生成佛,直趣无上菩提,自然没有隔世多昧前生之事发生了。故禅宗著名的百丈禅师说∶修行以念佛为最稳当。宋代的永明禅师著《四料简》,也极力的劝人念佛。
(三)在日常生活中,无论行住坐卧,都可以念佛,方便之至。如行时,可以一步一弥陀,或一步念一个字;住(站)时,身体放松,正是念佛的好时节;坐时,不管双盘或单盘,或跟平时一样的坐在椅子上,都可以念佛,坐的时候念佛,最容易入静、入定;卧时,亦可念佛,惟不宜出声,因出声不合律仪,只可在心中默念,最好与呼吸配合,呼时或吸时念,悉听尊便。
(四)现代的人,生活紧张,不是忙著工作,就是忙於学习。念佛法门的最大方便处,就是不妨碍工作和学习,在任何不用思考的时候,都可以念佛。净宗八祖莲池大师便说∶拈匙放箸,口口不离;举足动身,步步踏著。何得埋头食饭,空过一生?玩山观水,徒劳万里?中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有诗曰∶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纵饶忙似箭,不废阿弥陀。还有一位古德说得好∶终日跑街坊,心中念佛忙,世人皆不识,别有一天堂。这些古德的话,在在显示,穿衣、吃饭、旅行、娱乐、工作、学习、运动,甚至大、小便,都可以念佛,方便之至。
由於稳当,可以使人在修行道上,不会出错,高枕无忧;因为方便,不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修行,与道须臾不离。像这样一个既稳当而又方便的法门,的的确确乃末法时代障深慧浅的众生的首选。
⒊.二力兼有  世所共钦的龙树菩萨,之所以判定念佛法门为易行道,除了它易学易行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它二力兼有,修行容易成功。
二力者,自力和他力。自力就是我们自己一心念佛的功力;他力就是弥陀愿力的加持。
在佛教传入中国初期,许多人都误认佛教只讲自力,不讲他力,自从译出净土三经之後,此一观念才改变过来。北魏时的昙鸾大师,独具慧眼,他看出净土三经的奥妙所在,所以他极力强调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18愿,认为根据此愿,依仗佛力,便可往生,早成正觉。这一见解,对佛教界(尤其净土宗)影响极大。此18十念必生愿,更被唐代善导大师推为往生的主要条件(称为正行,读诵、礼拜等只是助行),从此以後,念佛便成为净宗修行的主要内容,因为大家都深信,念佛可以使人仗佛愿力威神的加被,而得解脱。
事实上,修行念佛法门有绝大利益,绝大便宜,这完全是因为它自他二力兼有之故。
修行别的法门,纯靠自力,不靠他力,故自己必须把见惑(即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共有八十八品)和思惑(即贪、嗔、痴、慢、疑,共有八十一品)统统断得一乾二净,才能了生死、出三界;而念佛法门,自他二力兼有,只要一心念佛,见思惑虽未断,亦可仗弥陀威神愿力的加持,而了生死、出三界、往生西方。
很显然的,懂得在八万四千法门中选修念佛法门的人,必是一个有福有慧的人,因为他懂得借用他力。这好比现在住在城市中人,若欲登百层高楼,聪明的人必舍楼梯而搭电梯,如果有人舍电梯而走楼梯,你说此人是不是自讨苦吃?
我们平日念佛,栖神净域,便能与佛的清净八识所显现的净土,气分相投,而寄生其中。这种情形就好比一杯清水,它虽然没有大海的功能,但若将之倒入大海之中,它立刻就能产生与海水一样的作用,同一硷味。这便是以我们现前之一念,投入如来性海的便宜处。於此可见,他力之大,实非言语文字所能形容!
但他力虽大,尚须自力配合,才能发挥其力量,譬如我们乘车去远方,虽然我们是靠车子运载我们去,然而如果我们不上车,还是去不成的。明乎此,则大家修行念佛法门,虽说有阿弥陀佛的大愿力可以给我们作依靠,仍须自己努力念佛才是啊!
关於借用他力,世人有必要省思一件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事,那就是∶佛住世时,曾在地上撮起一把土,对弟子们说∶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这是告诉世人,世上恶人的数目远超善人,故失掉人身的三恶道(畜生、饿鬼、地狱),其数量也比人类多出不知多少万亿倍。我们死後,是否有机会再幸作爪上之泥土,谁也没有把握。何况我们今生还是不停的贪、嗔、痴,就算今生没有作恶,难保无数的前生都不作恶,万一死後有一个前世的恶业种子成熟了,发为现行,那就会堕落於三恶道了。因此,不修念佛法门,不借他力横出三界,实在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也因此,净宗第十三代祖印光大师曾经这样告诫世人∶即今之世,若舍净土,则果证全无。良以去圣时遥,人根丑劣,非仗佛力,决难解脱。老人家的意思,障深慧浅的人,若不借助佛力,要想从茫茫苦海中解脱,根本没有希望。
有鉴於此,世人务必信佛念佛,发愿生西,以便乘佛愿力,在此生中,了生死、出三界、生净土、成佛道,都成为有福有慧的念佛人;切莫刚愎自用的去做一个犹如在行万里路时弃舟车而用徒步,登百层高楼时又舍电梯而走楼梯的笨伯。
⒋.成就快速  念佛法门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能使人在这一生中,往生极乐,也在这一生中,成就佛道。
在这一生中往生,《观经》说,下品下生,临终十念,即得往生;《无量寿经》中,弥陀第18愿∶十方众生,十念称名,即得往生;《阿弥陀经》中,执持名号,七日亦得往生。
宋朝有一位莹珂法师,他自知自己是个破戒造业的和尚,死後必定堕落,於是请教同参,有何方法可以得救?同参劝他念佛,求生净土,可免恶报。他即关起房门,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专心念佛。终於感得阿弥陀佛现身,对他说∶你尚有阳寿十年,到时再来接你。他说∶我业障深重,再过十年,不知又要造多少罪业,决定十年寿命不要了,现在就跟佛去。佛见他意志坚决,就说∶好!三天後我来接你。他很高兴,打开房门告诉众人,三天後往生,众皆不信。时间到了,他要求僧众为他助念,众僧见他神情不似有假,遂依他所请念阿弥陀佛,送他往生。念不到一刻锺,他告诉大家∶佛来接我了,我要走了!说毕即往生去了。
莹珂法师只念佛三天,便能蒙佛亲来接引往生,这就证明了佛真的如经上所说∶摄取不舍一切念佛众生,此亦足以证明念佛人的确可以很快速的得偿往生之心愿。
至於在这一生中成佛,也是有佛经作根据的,弥陀第12愿∶生我国者,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
一般来说,凡夫成佛,都要经过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即佛位)。论时间,要三大阿僧祗劫(若以万万为亿,万亿为一兆来计算,一阿僧祗劫等於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大劫,一大劫又等於十三亿四千三百八十四万年)。而且,这是从十住中之第一发心住算起,以前所修的时间还不计算在内。可见从凡夫到成佛,肯定不止三大阿僧祗劫的。
可是我们读《阿弥陀经》,知道阿弥陀佛成佛迄今只不过十劫而已,以十劫来跟三大阿僧祗劫相比,时间实在是太短了,但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经中说在极乐世界∶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祗说。一生补处乃指一生补处菩萨,亦即等觉菩萨。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短短的十劫当中,竟有无可计数的人已在极乐世界成为可以继绍佛位的等觉菩萨了。
《观经》即清楚指出,下下品往生者,十二大劫就能花开见佛悟无生;下品中生者,六大劫花就开;下品上生者,只要十小劫就能证入初地。这是下辈的往生者,至於中辈及上辈的往生者,时间就更加的短了,像上品上生者,即生即证无生法忍,立刻就成为法身大士了。
虽然,在大乘佛教八宗之中,禅宗特别标榜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密宗也说∶三密相应,即身成佛,其实它们所说的成佛,只是天台宗所立的六即佛(理即、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证即、究竟即)中之名字即,至多也只是分证即而已,决不是福慧俱足,万行圆满的究竟佛。不信请看,禅宗的祖师如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惠能及其门下四十三人全都明心见性,何以尚未成佛?密宗的祖师如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等,何以也尚未成佛呢?由此可见,在世间修行,未历三祗,未破三惑,便说成佛,那是痴人说梦,不会成为事实的。极乐世界则不然,在短短的十劫当中,便有无数的人已成为与佛差不多相等的等觉菩萨了,他们离成佛之妙觉只差一步而已,其速度之快,委实令人惊奇,令人难以置信,这也是十方诸佛都劝人念佛求生西方的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文殊、普贤是华藏世界教主毗卢遮那佛的二胁士,是等觉菩萨的身份,但他们还要念佛,发愿生西,为什么呢?因为在极乐世界成佛十分迅速,其他世界不能相比啊!
总之,有了念佛法门,谁想成佛,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了。
⒌.普契众机  念佛法门,自古便有阿伽陀药之美誉!因阿伽陀药能普疗众疾,而念佛法门亦能普度众生。
它之能普度众生,主要原因是它能普契众机,适合一切不同程度的人修持,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益大师是净宗的第九代祖师,他所著的《弥陀要解》,在佛教界极具权威,尤其近代的印光大师对之推崇备至,曾说∶即使阿弥陀佛降世为《阿弥陀经》作注解,亦不能超出其上。老人家甚至肯定这部注解,就是阿弥陀佛的意思,没有丝毫的错误。益大师就在这本《要解》这样强调∶唯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故释迦慈尊,无问自说,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谓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
他所说的收机最广之机,指的就是根机、程度。世人的根机程度有上中下之不同,禅宗专接引上上根人,教下如华严、法华接引上、中根人,其他之经论亦以专度某一类之人,唯独念佛法门,接引不同根机的人,上至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平等普度,实在不可思议。
益之前有位莲池大师,他所著的《弥陀经疏钞》,与益大师的《弥陀要解》及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均为佛门的不朽之作,都是研究净土宗行人非读不可的名著。这位莲池大师另外有一篇《普劝念佛文》,可以作为念佛法门普契众机的最佳注脚。兹录其全文如下,以飨读者∶
《弥陀经》言∶若人念佛,临命终时,必生彼国。又《观经》言∶念佛之人,莲分九品。盖此念佛法门,不论男女僧俗,不论贵贱贤愚,但一心不乱,随其功行大小,九品往生,故知世间,无有一人不堪念佛。
若人富贵,受用现成,正好念佛;若人贫穷,家小累小,正好念佛;
若人有子,宗祀得托,正好念佛;若人无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
若人子孝,安受供养,正好念佛;若人子逆,免生恩爱,正好念佛;
若人无病,趁身健康,正好念佛;若人有病,切近无常,正好念佛;
若人年老,光景无多,正好念佛;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好念佛;
若人处闲,心无事扰,正好念佛;若人处忙,忙偷闲,正好念佛;
若人出家,逍遥物外,正好念佛;若人在家,知是火宅,正好念佛;
若人聪明,通晓净土,正好念佛;若人愚鲁,别无所能,正好念佛;
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若人看经,经是佛说,正好念佛;
若人参禅,禅是佛心,正好念佛;若人悟道,道须佛证,正好念佛。
普劝诸人,火急念佛。九品往生,花开见佛。见佛闻法,究竟成佛。始知是心,本来是佛。
看了上面各阶层人士都正好念佛的提示,您就会明白,世上无一人不可念佛,而念佛法门也适合一切之人了。
⒍.现生获益  人类是现实的动物,故许多人心中都有一个现实的问题∶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是不是要等到将来往生西方之後,才能享受到念佛的利益?答案是∶今生念佛,今世就能获得其利益。
今世(指未往生前)就能获得什么利益呢?其范围太广泛了,不胜枚举。兹举十例,以概其馀∶
(一)佛光注照  《观无量寿佛经》不是说佛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吗?只要你念佛,必为佛光之所注照,终身安乐!
(二)诸佛护念  《阿弥陀经》的本名叫做《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凡持诵此经,或称念阿弥陀佛名号者,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诸事迪吉,一切呈祥!
(三)菩萨护佑  《十往生经》云∶佛言∶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神得其便也。因此,念佛的人,仗弥陀愿力摄受,菩萨威神加持,自然永无魔事,终其一生,安稳快乐!
(四)人天爱戴  《无量寿经》中说∶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花。芬陀利花就是白莲花,微妙香洁,人人爱戴。以之比喻念佛的人,就像白莲花一样,到处受人欢迎爱戴。
(五)消除业障  念一句阿弥陀佛,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重罪都能消灭,则我们日常遭遇的业障,自会重者轻受,轻者化为无了。何以念一声佛号,能灭多劫重罪?因为发心念佛,即是大智慧现前,譬如一灯光明,能破千年暗室。慈云灌顶大师说,世人业重,所有经忏不能消除者,凭一句佛号便能消除。我们若想消业障,灭罪业,不必求其他经咒,念阿弥陀佛就够了。
(六)解除怨结  念佛的人,心地慈祥,自然不会与人结怨作怼,即使过去已结的怨仇,也可藉佛愿力威神,化戾气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了。
(七)止息恶念  凡夫的心,妄念纷飞,忽而贪、忽而嗔、忽而痴,总之所起的念头,大都善念少而恶念多;念佛的人,因为一心念佛,恶念不生,善念增长,自然福德绵长矣。
(八)调伏妄心  莲池大师说∶佛号纳於乱心,乱心不得不佛;清珠投於浊水,浊水不得不清。可见六字洪名,是一念治万念的无上妙法,也是医治妄想的特效药,果能一心念佛,则妄想分别执著,可以一扫而空,还你清净湛然的本来面目。
(九)福至心灵  念佛的人,心中想佛,口念佛,日久功深,罪灭福生,福至心灵,心想事成。
(十)三业清净  念佛的人,心中想佛,是意业清净;口中念佛,是口业清净;身不妄作,是身业清净。一个人若能做到身口意都清净,那才是一个真正学佛的人,去佛不远矣!
这,顺便再说几个历史故事,以资证明念佛有功夫的人,自能与佛发生感应道交。
●明代的莲池大师,有一年他所住的地方发生亢旱,村民请他祈雨,他说他只会念佛,不会求雨,但在众村民的坚请之下,他敲击木鱼,率领众人,绕田念佛,未几雨即倾盆而下,众皆惊叹。
●隋代的南岳慧思禅师,虽是禅师,但求生净土,夜梦阿弥陀佛与之说法,从此聪辩过人,讲经说法,度人无数。
●宋代的永明禅师,笃志西方,见观音菩萨以甘露灌其口,由是辩才无碍,下笔万言。
●宋时秀州有一位出家人,常念阿弥陀佛为人治病,愈人无数,人皆称之为活佛。时人川西的刘净密老居士(後来在西康出家,法名慧定),他也常以所念之阿弥陀佛法水,为人消除病苦,异常灵验。
其他,诸如念佛明目、念佛免死、念佛愈病、念佛却鬼、念佛免难、念佛亡等等,此类事迹,罄竹难书,若将之搜辑起来,可以编写成许多部数寸厚的巨著呢!
尽管如此,念佛法门最可贵之处,乃是它能使人就在此生中,了生死、出三界、生净土、成佛道,至於神奇的感应,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而已。因此,念佛人应以求生西方为目的,不可舍本逐末,以求感应求神通当作目标,那就大错特错了,而且容易著魔,这一点不可不知道。
⒎.带业往生  所有一切法门都说,人要断尽见思烦恼,才能了生死、出三界;唯独念佛法门却说,不必断见思惑,也可带业往生。
从前有位国王,向一位法师请教∶念佛人真的可以带业往生吗?
法师反问国王∶大石头放在水会沉吗?
必沉!国王回答。  要大石头不沉,能吗?
不可能。  如果将大石头放在大船之上,然後载到很遥远的地方去,这样能吗?
国王恍然大悟,点点头。
这段问答是启示我们∶众生造恶业,必然堕落於三恶道,就好像大石头放在水必沉一样;但如果念佛,业虽重,但可仗著弥陀愿力威神的加持,往生极乐净土,就好像把大石头放在大船之上,可以无远弗届一样!
这必须指出的一点是,此法门虽说可以带业往生,但是只带往昔所造之业,不带今生念佛之後所造之业。若有人以为可以带业往生,遂咨意造业,完全依赖於佛,自己不必修行,那就搭错线、会错意了,倘若如此,堕落於三恶道都有份,更遑论往生了。
带业往生最典型的例子是∶古时有一人,名叫张善和,一生杀牛为业,一日病危,将欲命终,见群牛都来索命,有的以角挑其眼,有的以角刺其胸,又有的以头撞其背,或以脚踢其身。他感到十分恐怖,即吩咐其妻请僧救度。其妻请僧到来,立即告诉善和∶这是你今生杀业太重,才会有此现象,只有一法可以救你,就是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可以为你解冤,可以令你脱苦,现在请你随我念佛。僧即高声念南无阿弥陀佛。善和合掌胸前,也跟著念佛。甫念数声,善和说∶牛已经去了!僧劝他再念,求生西方。善和一一依僧之言,过不多久,高声说∶佛来接我了!最後念佛而逝。
益大师曾坦告世人,我们多生多劫所造恶业无量无边,其情形犹如被三军重重包围,唯一的办法就是突围,凭念佛功夫,可以带业往生,可以冲出重围。
念佛之所以可以带业往生,因为它可以化业力为愿力,业力虽不可思议,愿力更不可思议。
⒏.决定往生  阿弥陀佛在因地时,曾发四十八度生大愿,其第18愿说∶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这是说∶称其名号,虽只十念,亦能往生。
第19及20愿说∶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奉行六波罗密,坚固不退,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一心念我,昼夜不断,临寿终时,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其前。经须臾间,即生我刹,作阿惟越致菩萨。不得是愿,不取正觉。
这是说∶凡发愿欲生其国者,临终必来接引往生。
又第21愿说∶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发菩提心,坚固不退。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极乐。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这是说∶凡作善事之後,若将功德,回向求生极乐,必得往生。
由阿弥陀佛每发一愿之後皆说若不果遂者,不取正觉,这是向世人保证∶不管您是持名念佛,或发愿求生,还是修诸功德回向,必定往生。
唐时善导大师(据传乃阿弥陀佛之化身),更直截了当的说∶万修万人去。综观佛教之历史,真的,只要真修,没有一个人不往生的。
如何证知一个人决定往生呢?决定往生的人,临终必有瑞相,诸如∶
●心不颠倒∶临终时,心中没有一点的恐惧,也没有丝毫的牵挂。
●预知时至∶能预先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往生。
●净念不失∶心中一直都欣向净土,厌离娑婆。
●洗漱更衣∶临终时会先盥洗、漱口、更衣。
●自能念佛∶自己能出声念佛或在心中默念。
●端坐合掌∶身体端正的坐著,双手合掌胸前。
●异香满室∶屋子或房间,到处弥漫奇异的香味。
●光明照身∶佛放光明,照耀其身。
●天乐鸣空∶天空中传来好听的音乐。
●说偈励众∶临终时说偈,鼓励世人努力念佛。
只要具有其中之一种,便决定往生矣。
⒐.九品往生  念佛法门,常为人津津乐道的特点之一,就是可以九品往生。
九品者,念佛人的智慧功德,有深浅的不同,可以分为上、中、下三辈。在三辈中,每一辈又可分为三品,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合之便成九品,也就是九种的品类的意思。不管那一品,皆可往生。
由於往生的人有九种的品类,所以所托生的莲花叫做九品莲花,所往生的极乐世界叫做九品净土、九品净?、九品安养、或九品莲台,所修的九种净行也叫做九品行业,阿弥陀佛更号称为九品觉王。
修什么样的因,就得什么样的果,谁想知道自己将来生品的高低,只要看你现在所修的九品行业是属於那一种品类,就可预知其消息了。《观无量寿佛经》即清楚指出∶
上品上生者∶生前须发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还要慈心不杀,具诸戒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行六念,回向愿生彼国,命终即得往生。
上品中生者∶不一定要受持读诵方等经典,但要善解义趣,於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命终即得往生。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命终即得往生。
中品上生者∶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於西方极乐世界,命终即得往生。
中品中生者∶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命终即得往生。
中品下生者∶孝养父母,行世仁慈,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极乐国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闻已命终,即得往生。
下品上生者∶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即得往生。
下品中生者∶生前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偷僧祗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死後应堕地狱,命欲终时,狱火煎迫,遇善知识,赞说弥陀十力威德,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闻已除八十亿劫重罪,狱火化为清风,吹诸天花,花上化佛来迎,命终即得往生。
下品下生者∶生前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应堕地狱,临终遇善知识,说法教令念佛,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念念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即得往生。
就上面所列的九品行业的等级而言,上三品之往生者,乃悲智双运之菩萨;中三品之往生者,乃缘觉声闻之圣众;下三品之往生者,便是我们这些带业往生之凡夫。
再从九种品类的众生都可以往生的情形来看,念佛法门,的的确确,彻上彻下,无所不宜,上至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不管是谁,只要听到念佛法门,能信,能愿,能行,即属缘熟众生,即有资格往生,不退成佛。
念佛法门可以九品往生,这就为世人敞开了超凡入圣之大门,即使下下品往生,也胜过三界之最高天!也因此,有许多念佛的人,以得少为足,常说∶能下下品往生,就够了!对此,净空法师时常苦口婆心的教诫世人∶念佛要求上品往生,千万不要说,我下品下生就可以,这个志气未免太劣啦!上品上生生不了,还有中品可持;假如下品下生去不了,就完了!这一生不就错过了吗?所以一定要把品位拉高,达不到中品,下品确实还有分;千万不能定得太低,太低就没有把握。世人皆应紧记老人家的教诲才是啊。
⒈0.活著往生  往生是往西方极乐世界去莲花化生,但许多人都把神圣的往生当作死的代名词,那是指鹿为马,大错而特错!
实际上,死与往生,的确有著实质上的不同∶死是一切动物(包括人类)这一期的生命死亡了,但是死亡的只是四大假合的肉体而已,其阿赖耶识(俗称灵魂)又去投胎,再次形成另一个痛苦的生命,因此,死并不是痛苦的终结,而是另一个痛苦的开始。而且,死的情形,非常痛苦,非常恐怖,一切都是凄凄惨惨戚戚;而往生则完全不同,是了生死、离轮回、出三界、生净土,从此超凡入圣,跻身於菩萨圣贤之林,所以获得往生的人,无不无限欢欣而往。而且往生的情形,世上没有任何一种盛大的庆典足与之相提并论或更加隆重的了!
关於往生的盛况,《观经》说∶
●上品上生者∶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无数菩萨,至行者前。同时,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行者见了,无限欢喜,自己见到自己的身体,坐在金刚台,跟随在佛的後面,好像一弹手指那么短的时间,就生到极乐世界去了。
●上品中生者∶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与千化佛,同时都伸出手来,握著行者的手。行者见了,自己看见自己坐在紫金台,像转一个念头的短时间,就生到极乐世界去了。
●上品下生者∶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花,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同时伸出手来迎接他。他就见到自己的身体,坐在金莲花,跟随在佛的後面,就生到极乐世界去了。
●中品上生者∶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念佛人一见佛光,心非常欢喜,自己看见自己的身体,坐在莲花头,双膝跪在地上,合掌向佛行礼,在头还没有抬起来的短时间,已经往生极乐世界去了。
●中品中生者∶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花,至行者前。行者自己见到自己坐在莲花上,当莲花合拢时,行者已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了。
●中品下生者∶命欲终时,遇到善知识,向他细说极乐国土种种的快乐,如法藏比丘所发的四十八愿。行者听了之後,随即命终,譬如像身强力大的人,把他的臂膊伸屈一下之间,已经生到极乐世界去了。
●下品上生者∶阿弥陀佛即差化身的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菩萨,来接行者。行者看见化佛所放的光明,遍满其室,心非常欢喜,他就坐在宝莲花,跟在化佛的後面,生到极乐世界去了。
●下品中生者∶命欲终时,因生前造作诸恶,故地狱众火,一时俱至。好在遇到善知识,为他演说阿弥陀佛的威德、光明、神力,他听了之後,立即灭除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地狱猛火立时化为清快凉爽的风,吹来无数天花,花上都有化佛化菩萨来迎接他,像转一个念头的时间,就生到极乐世界去了。
●下品下生者∶因生前造作五逆十恶,是一个罪大恶极的人,像这样的人,应堕地狱、饿鬼、畜生之三恶道,经历多劫,所受痛苦,无穷无尽。这样愚痴的人,临命终时,碰到善知识,为说妙法,教他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只要他以极真诚恳切的心来念佛,具足十念,念念可以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到金色的莲花,像太阳一样停在他面前,只有像转一个念头那么短的时间,他已经往生极乐世界去了。
往生场面之盛大,蔚为奇观,可惜我们只有肉眼,看不见罢了。不过从上面九品往生的盛况来看,你就晓得往生是一项伟大的成就!是人生一等一的大事!也是一件极其荣耀的事!它绝对与死不同,是故许多人视往生等同於死,那是有眼不识泰山,把宝当作草,贻笑大方。
除此之外,往生还有一个比上面所说的盛况更加令人不可思议的事,就是∶许多世人由於种种原因,从这一个国家移民到另一个国家去,当移民时,是活著去,不是死後才去;而我们往生极乐世界也是移民,因为这个世界太苦了,很难修行,成佛不易,所以大家决定移民到极乐世界去,当往生时,也是活著去,不是死後才去。
净空法师在无数次的开示中,都强调念佛人往生,就跟世人移民的情形完全一样,是活著去,不是死後才去。他老人家的论据是∶念佛人往生时,没有病苦,预知时至,人很清醒,神识清楚,神情安祥,看到佛菩萨来迎,还会告诉旁边的人∶佛菩萨来了!我看见了!我要走了!你就晓得往生是活著走的,不是死後才走的。跟佛菩萨走时,臭皮囊不要了,丢掉了。可见念佛法门是一生成就的法门,如果死了,才去投胎,那已经是第二世,不是这一生了。(见法师主讲《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记》一书)
他老人家还说∶念佛法门乃一个令人不死的法门。这个说法,也是有根有据的∶
昙鸾大师是後魏时代的人,少年出家,因病而感人命危脆,旦夕无常,想学神仙不死之术,遂到江南去找陶隐居,恳求仙术。陶隐居给了他仙经十卷,即欣然而返。在归途中,遇到三藏菩提留支,便向留支请教∶佛法中有不死之法,胜过这些仙经所说的吗?留支告诉他∶世上那有长生不死之法?纵然得到长命,暂时不死,最终还是要六道轮回,这有什么可贵?要论真正的长生不死,就是佛所说之道。随即送他一部《观无量寿佛经》,并说∶学面之法,就不会再在三界之中受生死,也不会再在六道之中轮回,寿命之长,河沙数劫量,都不能相比,这才是佛教所说的长生。他听了非常欢喜,即把仙经烧掉,立志专修专弘净法,求生西方。晚年还感得龙树菩萨现身对他说∶我就是龙树,现居净土,你是同道,特来相见。
以此印证净空老法师之所说念佛乃不死之法,信哉斯言!同时,我们也可以想像到,老人家若不是一个再来人,肯定说不出这样的话。
⒈⒈.毕竟不退  《阿弥陀经》说∶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鸧跋致。阿鸧跋致是不退转的意思。什么东西不退转呢?一、位不退,带业往生到极乐世界之凡圣同居土,依莲花化生之後,即永不退堕於三界六道;二、行不退,三界的见思惑即落,尘沙惑亦破,得生方便有馀土,进趋佛果,即永不退堕於同居土;三、念不退,破无明,显法身,生实报庄严土,分证如来寂光,心心流入萨婆若海(即一切种智,亦即诸佛究竟圆满之菩提)。
根据一般经论所说,要修到十地法云地的菩萨,才能圆证三不退,但《弥陀经》说十方世界人民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即圆证三不退,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更不可思议的是,我们所念的这一句阿弥陀佛,还能令念者、闻者,皆得毕竟不退。益大师在《弥陀要解》指出∶不论至心散心,有心无心,或解不解,但弥陀名号,或六方佛名,此经名字,一经於耳,假使千万劫後,毕竟因斯度脱。
《法华经》中有个故事∶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一老人,意欲出家,佛弟子中,许多人已证得阿罗汉果,具宿命通,能知过去未来,他们观察此老五百世中没有善根,因此不接纳他。老人悲泣,不肯离去。佛见了即叫他前来,为其剃度。过後即对其弟子们说∶无量劫前,此老乃一樵夫,上山砍柴,遇一猛虎,急忙爬到树上,无意中念了一声『南无佛』,有此因缘,今生因缘成熟,所以发心出家。这个老人後来还证得阿罗汉果呢。
这个故事足以证明益大师上面所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