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旅游线路推荐:美国为何要追杀本·拉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5:20:08
 美国为何要追杀本·拉登         美国击毙拉登,奥巴马立刻走上电视,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了这一重大事件,并称“这一成就证明了美国的伟大和美国人的决心”。…[详细]        从2001到2011,正可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对于这么一位亲口承认制造“911事件”的恐怖大亨,美国对他的追杀仅仅是一种“犯美利坚者,虽远必诛”的大国报复吗?作用何在?目的何在?         追杀本拉登:体现原则的正义         两任美国总统的誓言        911事件后的第六天,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就向袭击制造者本·拉登发出了通缉,他用了一个美国西部片里的明快说法:“Wanted: Dead or Alive”(悬赏:死或生)。他给出的通缉理由更是非常简洁,“我所想的和美国人所想的,就是让拉登受到正义的制裁”。从此,追捕拉登成为美国全球反恐战略的一大标志。即便拉登曾抛出“长期和解”的橄榄枝,美国人也从不理会。在下台的半年之前,布什还立誓任期内必须抓获拉登。到任期结束,誓言没有兑现,这成了布什任期的最大遗憾。…[详细]        然而,布什的继任者,对立政党的民主党总统奥巴马,在竞选过程中也立誓追捕拉登。奥巴马与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的辩论过程中,尽管在伊拉克撤军的问题上分歧极大,但在追捕拉登这一点上,两者是完全的一致。奥巴马说,“我们会杀死拉登、摧毁基地组织”。在当选总统之后不久,奥巴马就命令中央情报局把击毙或者抓捕拉登作为打击基地组织战争的首要任务。…[详细]         美国针对恐怖分子的政策原则:不让步 不宽恕        作为世界上最强大而富裕的国度,美国无疑是遭到世界上某些势力忌恨的。而美国挥舞着美元和大炮输出普世价值——民主、自由的价值观,则让冲突变得不可避免,而由于美国强大的实力,恐怖袭击几乎成为了袭击美国的最重要手段。但恐怖袭击与现代文明是完全格格不入的,是反人类的。与一般的专制、战争等暴力政治不同之处在于,恐怖主义是一种打破任何规则的、不择手段的“超限”暴力——不讲仁义、不讲人性、更不会讲法律与道德。在与恐怖主义的较量中,使用任何姑息、欺骗、引诱、妥协等手段,都可能会得不偿失引火烧身。与恐怖主义的多年对抗,让美国人总结出针对恐怖分子的政策原则——历经几届政府,这几条原则的官方表述基本没有变化:
        1、不向恐怖分子做任何让步和交易。        2、依法惩处犯罪的恐怖分子。         3、孤立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并向其施加压力,迫使其改弦更张。        4、支持同美国合作和需要协助的国家的反恐怖主义能力。         前两条原则主旨是向恐怖分子施加压力,依法惩处,绝不做任何会被理解为怂恿恐怖分子的事。美国的政治、道德和法律传统高度强调法制的理念,恐怖行为必须要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对恐怖分子绝不玩弄手段。这些原则长期得以坚持,是因为他们深深扎根于美国的传统价值观念,也是历任美国执政者和美国人民的信念。后两条原则则是美国向盟友和敌人发出的信息——打击恐怖主义,非友即敌。虽然看起来十分霸道,但也显示了美国极为坚定的态度,在反恐问题上绝对不允许含糊其辞,模棱两可。萨达姆与基地组织玩“暧昧”,即落得被捕审判绞死的下场。美国人相信,这些原则表现了美国反恐怖主义的严肃态度,决不手软地追杀本·拉登就很好的体现了这几个原则。这不仅能直接让恐怖分子受到应有的制裁,打击恐怖主义组织的行动和削弱它们的能力,也对恐怖主义组织或国家产生极大的威慑力,并有助于激励其他国家加强它们自己的反恐怖主义努力。         为什么美国人不在乎“冤冤相报何时了”         有原则对无原则,美国人并非以牙还牙        或许有读者会问,美国人对恐怖分子如此严厉,虽然某种程度上会产生威慑力,但就不怕遭致报复吗?事实上,美国历史上遭遇到的很多恐怖袭击,都是打击恐怖分子后遭到的报复。甚至“911事件”本身,就是拉登在东非发动使馆袭击后,被悬赏500万美元且遭打击后而再次发动的报复。美国人这次终于击毙了拉登,当然也可能会遭致拉登追随者的报复,美国人就真的不怕“冤冤相报何时了吗”?美国与极端势力的矛盾,从大的角度来讲,确实可以理解为“文明的冲突”。但如前所述,恐怖主义是不讲任何原则任何手段,根本上是反人类文明的。这种行为不仅无法通过别的方式与之妥协,也绝不应逃脱制裁。正如布什所说,正义必须得到伸张,所以美国人对原则如此在乎。另外,美国人对恐怖主义虽然严厉,但也并非“以牙还牙”式的无原则对无原则。例如,美国打击恐怖主义时会尽量避免伤害平民;抓获恐怖分子后必须经过法院的审判,在没有恐怖头子直接策划袭击的证据时还不得不轻判甚至释放;另外,1976年福特总统明确宣布美国不搞暗杀行为,这与以色列式的报复还是不同的(对拉登的行动属于军事打击,与暗杀不一样)。
        当“世界警察”的大国自信        作为今日的“世界老大”,相比几十年前,虽然在经济上、军事上的优势有所减少,但多年来的积累让他们仍然保持着自信。美国人相信他们塑造并主导着世界文明的价值观,他们也认为自己有义务继续输出这种价值观。因此,绝不能向恐怖主义投降。正如奥巴马在演讲中宣称:“我们对全球传递美国价值观的承诺不变,我们为世界安全宁愿自我牺牲的承诺不变。我们生来要为所有人争取自由和公正。”  事实上,美国人在这方面的做法也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欢迎和认可,这让美国人更为相信自己的做法道义上是正确的。每次美国反击性打击恐怖主义以后做的民意测验都表明,虽然人们相当怀疑打击能否减少恐怖主义,但是各次打击行动都获得了同样的支持。最后,美国人的自信还表现在对自身反恐技术的自信,他们相信“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相信开放式文明的先进。         十年追杀路漫漫         2001年11月14日,美国政府正式发出对本拉登的全球通缉令,悬赏2500万美元捉拿本拉登。只要提供线索就能得到2500万,而生擒或得到他的尸体,将再得2500万美元。对拉登的追击正式开始。        2001年12月,美军得到了本·拉登藏身于阿富汗边境托拉博拉地区指挥基地和塔利班武装的情报,并迅速展开了对拉登的追捕,托拉博拉大追捕成为了当时的焦点新闻。虽然美军使用了各种先进的手段,然而在复杂地形和寒冷天气的干扰下,美国人最终失去了拉登位置。…[详细]        从2002年开始,拉登不断通过录音带、录像讲话发出新的恐怖袭击威胁,美国情报人员想尽办法试图从这些蛛丝马迹中寻获拉登的线索。        2004年5至7月,美军有了最好的逮捕拉登的机会,他们与巴基斯坦军队在阿富汗边境向拉登藏身之处发起了进攻,然而最后还是失去了这条线索。        2005年3月,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了拉登,他说美国人正在“日以继夜”地工作,尽最大努力要把拉登逮捕进行审判。        2006年1月,消失了一年多的拉登录音带再现,拉登宣称计划再次袭击美国的同时,提出了一个“长期和解”的选择,但对恐怖大亨的建议,美国人来了个干脆的拒绝。 虽然此后也没有出现更有力的线索,虽然也时时传出拉登早已经被打死或者病死的猜测,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美国人仍然没有放弃追捕的努力。在阿富汗、巴基斯坦交界的崇山峻岭之间,在中亚,在印度,在整个中东地区,无数特工仍然搜寻着谜一般的拉登。        2010年8月,天不负有心人,美国情报部门历经数年的艰苦工作之后,终于再次获悉拉登的线索。再过了几个月,终于锁定拉登就藏在巴基斯坦的一座建筑内。        2011年5月1日,在奥巴马下令的这次行动中,恐怖大亨拉登被击毙。这次长达十年,算上911之前更是长达十几年的艰苦追击,终于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