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大叻景点介绍:语文修辞大观之二 修辞与生活(2)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28:03

李梦阳试才

——换义

换义是一种修辞手法。什么是换义呢?请看下面的故事。

明代文学家李梦阳,甘肃灰阳人。曾任户部郎中。他才思敏捷,性格诙谐,是明代文坛“前七子”的领袖。传说他在江西担任提学副使是,发现有个学生与他同名同姓,不禁觉得有趣。他想考考那个读书人的学问,说:“你怎么和我同名呢?我出个联语给你对好吗?”他不等对方点头,就吟道: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这一联很妙,蔺相如是战国时赵国的大夫,司马相如是汉代的文学家,意思是说这两个人名字相同,其实人不相同。暗指学生同自己同名,但两人地位却不一样。那个读书人听后,略一思索就对道:

“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

对得很巧。魏无忌是战国时魏国的公子信陵君,长孙无忌是唐代大臣。意思是说:“前人取名字没有忌讳,我为什么要忌讳您呢?”

两人都用历史故事,话里套话,是弦外之音。从修辞上说,都用了换义的手法,“相如”本来是人名,而在“名相如实不相如”里,它又是“相同”的意思。这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李梦阳偏偏把它们联系起来了;“无忌”也是人名,与“无忌讳”是不相干的,那个学生也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实际是在联系中悄悄地更换了词语的意义,这就是换义。所谓换义就是利用词语的多义性的条件,在特定的语文环境里,让原来表示甲义的词语更换为表示乙义,使两者发生 形同义异的现象,这就是换义的修辞手法。换义实际上是偷换概念,以便给人一种新鲜感、幽默感,造成生动活泼的艺术趣味,这便 是换义的修辞作用。

   

你知道我是谁吗?

       ——设问

设问句是根据语言环境的需要,为了引起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和思考,或为了加强某种语气,用提问的方法把确定的意思表达出来的一种修辞手法。为了说明设问的特点和用法,请看下面的故事。

英国大作家狄更斯十分喜爱钓鱼。他认 为钓鱼是最具有意义的休息。一天,他正在钓鱼,一个陌生人走来问他:

“怎么,你在钓鱼?”

“是啊!”狄更斯答道,“今天钓了半天,没见一条鱼,可是昨天在这里却钓了十五条啊!”

“是吗?”陌生人问,“那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这地方专门检查钓鱼的,这段江上严禁钓鱼。”说着,他从衣袋里掏出发票薄,要记下名字罚款。

狄更斯忙问他:“那你知道我是谁吗?”

正当陌生人惊讶的时候,狄更斯直截了当的说:“我是作家狄更斯。你不能罚我的款,因为虚构故事是我的专业。”

“那你知道我是谁吗?”这里采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陌生人这样问,是为了引起狄更斯的注意和思考,他并不要求狄更斯回答,而是自己提问后自己作了解释,即自问自答。狄更斯也问了一句:“那你知道我是谁吗?”也是为了引起陌生人注意,也是自问自答。这种自问自答式的设问是正问,即正面提出问题,有明确的答案。也即答案紧跟在问句的后面。你能回顾一下,你还见过那些设问句吗?

                                 

伊索和问路人

            ——反问

正问是设问的一类,还有一类叫做反问。什么是反问呢?我们再来看伊索的故事吧。

有一天,寓言家伊索正走在乡间的路上,他遇见一个过路的人。过路人向伊索打听前面的村子还有多少路,要走多久。“你往前走吧!”伊索对他说。“我当然知道要走,我是请你告诉我,还要走多少时间呢?”“你就走吧!”伊索还是这样回答。“这个人大概是个疯子。”问 路人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地说。他走了几分钟以后,听见伊索在后面叫他,他站住了。 伊索对他说:“你再过两个钟头以后,就能走到了。”“您为什么不马上告诉我呢?”过路人不满地问。“当初我不知道你走的是快还是慢,我怎么回答你呢?”

“我怎么回答你呢?”伊索用的是反问。反问是从反面提出问题,不作回答,答案已经暗含在反问句中。运用反句,能加强语气,表达确定的思想,坚定的态度。

在你的学习生活中,还能发掘哪些反问句用得好的例子吗?如:

巴金《海上日出》:“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绝妙书信吐怨情        

——委婉

汉代蜀中才子司马相如,被拜为中郎将之后,便自感身价百倍,顿时起了休妻之念。他差人给妻子卓文君送去书信一封,信中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一串数字,何意未说,要求卓文君立即回信。

卓文君看完信后,知道丈夫故意刁难自己。她也算得上一位才女,看到丈夫如此对待自己,满怀怨情悲愤,提笔写道:

“别之后,二地悬念。只说三四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处传。九连环从中挫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尽,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烧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心已乱。急切切,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郎啊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作女来我作男!”

司马相如读罢妻子的回信,惊叹卓文君的才华出众,顿消 休妻之念。

朋友,你知道卓文君给丈夫的回信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巧妙在何处?

奇妙的六十七个字

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视讲授汉语修辞知识。有次,老师走进课堂,没有像往常一样去绘声绘色地分析课文或品评同学们的作文,而是转身在黑板上写了如下一段文字:

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和竹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同学们一看,这不是我们学过的《井冈翠竹》中的一段精彩文字吗?老师料定同学们会这么想,就说:“是的!这是我们学过的一段文字,但就要这三句话中,却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究竟有多少种呢?请同学们认真分析后谈谈自己的看法。”

不到五分钟,班里就有多数人举起了手。又过了五分钟,全班同学都举起了手。可是在回答中,有的说用了三种修辞手法,有的说用了四种修辞手法,最多的说出了六种修辞手法。

老师认真地说:“我平时虽然给大家讲了一些修辞手法,但都运用了典型明显的例句。在《井冈翠竹》这段文字里,多种修辞手法巧妙而贴切地套用在一起,所以同学们尽管认真作了分析,也没有一个说得全,讲得充分。我可以告诉大家,作者是位善于运用修辞的高手,这段文字虽只有短短的六十七个字,却运用了八种修辞手法……”

老师的分析和理解,给了同学们新的启迪。朋友,你能分析出用了哪八种修辞手法吗?

与韩镐论文

据说郑板桥有一位得意门生叫韩镐,家境虽然十分贫穷,但很有才华。在县试中,屡次名列前茅,因而受郑板桥赏识。为此郑板桥经常给以资助并热心辅导。

有一次,当韩镐向他求教写作问题时,郑板桥当即挥笔写了一副对联,赠给了韩镐:

删繁就简三秋树

标新立异二月花

——与韩生镐论文郑板桥

在这幅对联里,郑板桥将自己的真知灼见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了这位青年人。

韩镐得到这副对联后,如获至宝,挂在家中认真领悟,大受教益,最后中了举人。这副对联至今对我们的写作很有启发。为什么呢?你能解释出它的要义吗?

侍女巧对下联

清朝初年,有位喜欢舞文弄墨的宰相叫张英。他自以为通晓诗文,才思过人,不料却被一老农难住了。

一天,他闲来无事,就穿上便服到郊野去玩。这是一个插秧时节,他见一伙插秧的农民在田头上休息谈笑,便走过去与农民闲聊。他听农民们说笑谈吐粗俗,就出言责怪。一老农说:“平民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说笑一下轻松轻松,哪能光像你一样死板板文诌诌呢?”张英说:“以文取乐何乐而不为?”那位老农说:“也好,我有一上联你对一对吧!”接着手指一捆稻草扎着的秧苗出句道:

“草捆秧父抱子”

张英听了,搜尽肚肠竟对不出合适的下联,最后不得不在农民的笑声中怏怏而归。

回到相府,张英同夫人谈起这件事,夫人吟哦再三,也被难住了。

这时站在一旁的侍女失口道:“这有什么难对的!你们爱吃笋子,我天天提着竹篮出去买。你何不这样对:

“篮装笋母怀儿。”

这下联,对称工整巧妙,张英夫妇连声称赞。

为什么颇有文才的宰相及其夫人反被农民难倒,而侍女却轻易而巧妙地对出下联呢?其实是张英缺乏此一方面生活的原材料。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离开了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创作就缺乏“原料”,有文才也就“难为无米之炊。”

你认为上联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