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频3 竹马 迷你机箱:地球档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29:43
物理性质


  我们的家园地球,是太阳系的第三颗行星。也是我们已知的唯一拥有含氧大气、表层液态水海洋以及生命的星球。


  地球的大小在太阳系中排名第五,比四颗气态大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要小,但是比三颗石质大行星——水星、火星和金星——要大。地球的直径大约为8000英里(13000公里),由于重力的原因,组成它的物质被聚集成了球状。这个球不是那么完美,而是一个椭球形——由于自转的原因,南北极较扁,而赤道部分凸出。

 


 


  大约有71%的地球表面被水覆盖,大部分是海洋。地球大气中有1/5的成分是氧气,它们由植物制造。


  轨道特征


  地球绕一个贯穿南极点和北极点的假想轴旋转,这个假想轴称为地轴。同时也绕太阳公转。地球要花费24小时完成绕地轴一周的自转,花费大约365天完成绕太阳一周的公转。


  地球的自转轴与黄道面呈一定角度。黄道面是地球公转轨道所在的一个假想平面。这意味着南半球和北半球会在一年的不同时间段朝向太阳或背向太阳,引起接受的光照量的变化和并产生季节变化。


  地球轨道不是完美的圆形,而是像其它行星的轨道一样,呈椭圆形。地球在1月初接近太阳,而在7月远离太阳,尽管这种远近变化的影响比地轴倾角造成的冷暖效应要小得多。地球位于环绕太阳的所谓的“适居带”中,在这里的温度刚好能允许液态水在星球表面存在。


  历史


  地球可能在46亿年前,大致和太阳以及其它行星在同一时间诞生。那时被称为太阳星云的一团旋转着的气体和尘埃聚合到一起形成了太阳系。随着重力导致的星云物质坍缩,它旋转得越来越快并形成了盘状。大部分物质被吸引到中心形成了太阳。其它在盘状星云中的物质相互碰撞合并,形成包括地球在内的大型星体。来自太阳的太阳风以其强大的力量驱散了太阳系中心附近的大部分氢和氦一类较轻的元素,还把地球和它的同胞打磨成了小型的石质行星。


  科学家认为,地球最开始只是一团无水的岩石。岩石中存在的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而释放的能量),以及随着深度而增加的压力,使其升温到足以使地球内部熔化,导致岩石中含有的一些化学物质上升到地表,并形成了水,另一些成分形成了大气。近期的证据表明,地壳和海洋可能在地球成形后的2亿年间形成。


  地球的历史可分为四个时期——依次经历冥古代、太古代、元古代和显生宙。前三个时期合起来持续了40亿年,合称为前寒武纪(隐生宙)。最早的生命迹象发现存在于距今38亿年的太古代,但是地球上的生命在显生宙之前并不丰富。


  显生宙可划分为三个时期——依次经历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古生代时期,海洋和陆地上演化出许多种类的动物和植物;中生代是恐龙的时代,而新生代则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哺乳动物的时代。


  大部分在古生代岩层中发现的化石都是没有脊骨的无脊椎动物,例如珊瑚、软体动物和三叶虫。鱼类首先出现在4亿5000万年前,两栖动物出现在大约3亿8000万年前。到了3亿年前,大片的森林和沼泽覆盖了陆地,最早的爬虫类化石也发现在这一时期的地层中。


  中生代是由恐龙主宰的世界,尽管哺乳动物也在距今2亿年前的化石记录中出现。在这一时期,被子植物逐渐成为了植物的主要类群,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随着恐龙时代的终结,新生代开始于距今大约6500万年前。许多科学家认为恐龙时代的终结是因为一次星体撞击。哺乳动物幸存下来,成为了今天主宰陆地的动物。


  成分和结构


  大气


  地球大气含有大约78%的氮气、21%的氧气和痕量的水蒸气、氩气和二氧化碳等其它气体。太阳系中没有另外一个具有含氧大气的星球,而含氧大气则是地球的另一个特征的至关重要的前提,这个“特征”就是我们——生命。   空气包围着地球。离地表越远,空气越稀薄。在离地大约100英里(160公里)的地方,空气已经变得十分稀薄,允许人造卫星在低阻力下高速飞行。但是痕量的大气依然存在于离地370英里(600公里)处的高空。


  地球大气层的最底层是所谓的对流层,这一层的大气不断运动,引起了气象变化。阳光加热了地表,使得暖空气上升。而这部分空气最终会随着压力下降而扩散冷却,而且由于冷空气的密度比它周围空气的密度大,它又继续下沉,直到它被地表再次加热。


  在对流层之上,离地大约30英里(48公里)的地方,是平流层(同温层)。平流层大气包含臭氧层,臭氧层由紫外线照射导致的三个氧原子结合成的臭氧分子组成。臭氧层阻挡了大部分来自太阳的有害紫外辐射,使它们不能到达地表。


  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大气中的一些其它气体将来自太阳的热量收集起来,温暖了地球。如果没有这种“温室效应”,地球将变得非常寒冷,而不适于生命的存在。但过度的温室效应导致了现在金星上所见的地狱般的景象。


  地球轨道人造卫星已经证明,由于热胀冷缩,高层大气会在白天扩展到更高的区域,而在夜晚则会收缩。


  磁场


  地球磁场由地球外核中的电流产生。地球的磁极也在运动中,地磁北极的北进速度最近加速到了每年24英里(40公里),可能在几十年内从北美移动到西伯利亚。


  地球的磁场在其它方面也在处于变化中——全球的磁场强度在19世纪后减弱了10%。这种变化与地球磁场曾经发生过的变化相比还算温和的——有时地球磁场会完全翻转,地磁北极和地磁南极会对调。


  当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被地球的磁场捕获后,它们会在磁极上方坠入大气,与空气分子碰撞,导致其发光,这种现象被称为极光,分为南极光和北极光。


  化学成分


  氧是地壳岩石中最丰富的元素,大约占到所有岩石质量的47%。第二丰富的元素是硅,占到27%,再其次是铝、占8%,铁5%,钙4%。硫、钾和镁每种占大约2%。


  地核主要由铁和镍构成,也有可能存在少量的硫和氧一类的轻元素。地幔由铁和富镁的硅酸盐岩石构成。


  内部结构


  地核直径约4400英里(7100公里),比地球的半径稍大,与火星的大小相当。地核最外层的1400英里(2250公里)的部分是液态的。地核内部相当于4/5月球直径,即直径大约为1600英里(2600公里)的部分是固态的。


  环绕地核的是地幔,有大约1800英里(2900公里)厚。地幔不完全是固态,可以缓慢地流动。地壳漂浮在地幔之上,就像木头漂浮在水上一样。地幔中岩石的缓慢运动拖动大陆移动,引起地震、火山爆发和造山运动。


  在地幔之上有两种地壳。陆地地壳主要由花岗岩和其它轻质硅酸盐矿物构成,而海底则主要由黑色的高密度火山岩——玄武岩构成。大陆地壳平均厚度25英里(40公里),虽然在某些区域会稍厚或稍薄。水聚集在玄武岩地壳的低洼处形成了海洋。地球上的水量比充满洋盆所需的水量要多,剩余的部分分布在大陆的边缘,就是我们称为大陆架的地方。   地球从它的核心获得热量。在地壳的底部,温度可达1800华氏度(1000摄氏度),每深入1英里升高3华氏度(1摄氏度/公里)。地质学家认为地球外核的温度大约为6700华氏度到7800华氏度(3700摄氏度到4300摄氏度),在内核可能达到12600华氏度(7000摄氏度),比太阳表面的温度还要高。巨大的压力使这样的超热内核保持在固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