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新田:巍巍古穈 雄峙秦巴——古穈方国考(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3:25:09
麇的渊源与迁徙
在历史上持续了近两千年的古麇国,虽然影响深远,但存世的史料却甚少,所以历来学者对它的辉煌既往见仁见智,或详或略,甚至相互抵牾。我们于中取同存疑,对古麋国作一个大略的描述。
[Adver]  古麇部落与楚同源,都出自黄帝之孙颛顼帝。颛项五传至陆终。陆终生六子,其六名季连,芈姓,为楚人、麇人之共同祖先。《左传-昭公十三年》记晋卿叔向对韩宣子说:“芈姓有乱,必季实立,楚之常也”。这位季实,就是季连的后裔,也就是使楚国由小弱之国走向强大之国的熊通。周成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1)楚人先祖熊绎受封之后,后人皆以氏“熊”为姓。大概以麋鹿为图腾的麇部落(麋、麇古音义相通)仍沿用形似鹿首的“芈”姓。芈又写作“妳”,是西周青铜器铭文中体现上古母系社会特点的九大姓姬、姜、妫、姒、赢、姑、姚、坛、彘尔之一。
除“芈姓”说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称:麇为“周国名,祁姓,一作赢姓。子爵,春秋灭于楚,今湖北郧县治即其国。”《文献通考》也称麇为“赢姓。子爵,国近楚,今均州郧分”。
根据殷商武丁时期甲骨卜辞“乙酉卜,争,贞麇告日:方由今春凡,受有佑?”(公元前1296年,麇受到邻国方由攻击,向商王武丁报告并求援),说明至少在距今3300余年前,麇部落就已经出现。
关于麇部落的起源及迁徙,何光岳在《楚灭国考·麇子国考》中认为“麇”即“微”,季连后裔,芈姓。何光岳按照“微”的名义,参考大量古籍、图谱,认为麇(微)部落始居于今山东省梁山县北运河入黄河的地域。后来在商、周部族此消彼长的斗争中被迫迁徙到今山西潞城一带。
麇(微)部落在潞城时,曾与殷商发生重大冲突,商王廪辛(前1225一前1220在位)俘获了微的首领杀以祭神,并刻于甲骨以记之(3)。麇(微)部落遭此重创后,一部留居原地臣服于商,受商保护;一部西度黄河迁到渭水中游南岸(今陕西眉县),依附同族的周部落。后来周的祖先公刘由豳迁到岐山之南,渭水北岸,与麇(微)部落夹渭水而居。
至周武王兴兵伐商时,渭水之南的麇(微)部落与周会盟,成为伐商主力军之一。《尚书·牧誓》记此日:“周武王十一年,以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与庸、蜀、羌、雾、微、卢、彭、濮等族伐纣,会诸侯于孟津之上。”
麇(微)部落助周灭商后被封为子爵国。后因居地迫近周的发祥地周原,渐感受到周的威胁,又越过秦岭迁徙到今郧县五峰乡的锡穴一带。公元前611年,麇国为楚庄王所灭,设其地为“锡县”。
何光岳的上述考证,虽引证多多,言之凿凿,但颇有疑点。
其一是上述论证所引以为据的古籍文句中全是“微”而没有“麇”。但公元前1296年。殷商武丁时期甲骨l、辞“乙酉卜,争,贞麇告日……”中已有“麇”字(而不是何光岳所说“甲骨文只有鹿字”)。而齐文心著《探寻商代古麇国》中引录的涉古麇部落带“麇”字的甲骨i、辞有六条(牛骨2,龟甲4)。后世经典《春秋》、《左传》都有关于古麇国的记载,何以在关于麇(微)部落的迁徙流变论述中只有“微”字而没有“麇”字呢?
其二是何光岳的考证中,说“微”部落起源于薇草,“而麋鹿最喜食薇,因而麇字的音,与微相同”,“……所以古代微、麇、麋、眉皆为一字。甲骨文只有鹿字,…一·”因此,“微”就是“麇”。
这是一个复杂的训诂学问题。按训诂原则,我们从现行工具书(已补充、订正了历史错误)可以查知,麇指麋鹿,通“眉”、“糜”;麇指獐子,通“群”。所以,麇不通“麋”、“眉”、“糜”。
“微”,无通假,古国名:一为商纣王庶兄启被封于微(今山东梁山西北),后延至山西潞城县东北,称“微子”。微子以纣无道而力谏之,纣不听。后微子降周,被封于宋,为周代宋国始祖。二是商周时西南夷之国,地域在今四川巴县-带,即参与周武王伐商之“微”。
有学者研究殷商武丁时期涉古麇部落带“麇”字的六条甲骨l、辞及同期其它甲骨{、辞后认为,“麇”、“微”是当时并存的两个商代方国,“麇”在殷商武丁之西南方的汉水中上游(今郧县);“微”在殷商武丁之西的山。西潞城县,两地间相距一千多里(5)。
由上述看来,“麇即微”之说不能成立。
再说微山,一在山东南部,县名;一为何光岳引用《嘉庆郧阳志补·微王山铭》证“麇即微”的湖北郧阳竹山的微王山:“微王山,距竹山县西南三十里,日微口,二水支分,于此合流而人堵水(堵河)……土人谓之微江。
沂微江而上百里而近,有二山临水…-·均谓之微王山。山民事微王甚谨,水旱疠疫之灾,于是乎祷之,其应如响……按《尚书》:武王伐纣,载其助者日羌、庸、微、卢、彭、濮。人意其自是得爵,而遭秦焚书之后,故其家事失传。”
竹山西南一百三十里的微王山,距四川巴县参与周武王伐商之“微”有千里之遥(直线距离500里,山路倍之),距麇国所在的郧县也有四五百里。微王山先民是否参与了周武王伐商之役而受封,嘉庆郧阳志也只是说“人意(猜想)其自是得爵”,并未指实。
四川巴县之“微”距郧县也有千里之遥,即使伐商有功而受封,也只可能封于蜀地,名“微国”,不可能被封于千里之外的麇国地而名“麋国”。所以,“麇”不该是“微”。
麇的兴起与强盛
新的问题是,《尚书》记武王伐纣的同盟军有庸、蜀、羌、微、卢、彭、濮八大部落,分封时各按什么名目,史料无载。“微”参加了伐商,后世典籍却无“微国”之名、;伐商八大部落无“麇”名,但“麋子国”在后世经典《春秋》、《左传》都有记载。何光岳在《麇子国考》中虽以“麇即微”之说称“微”以伐商之功被封为“麇子国”,却并没提出依据。
麇之起源与受封,据《左传》所载,与百濮有很大关系。《左传》有“麇为百濮长”和“百濮帅乎麇”之说;《左传·文公十六年》记楚庄王灭庸、麇事也称“庸人帅群蛮以叛楚,麇人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其中的“群蛮”、“百濮”都是由南三苗分化而来。
三苗,古籍又称有苗、苗民、南蛮等。《山海经·北经》称三苗九黎皆颛顼之后。现在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三苗为扩大领地和发展势力,曾与尧舜禹部族进行过旷日持久的抗衡征战,经尧舜禹部族征服后分化瓦解,其中被迫南迁者称南三苗,主要分布在江汉地区。
其中由南三苗分化而来的“百濮”部族是占地较广的著名部落。就湖北地域而言,从郧阳山区到江汉平原,都是濮族分布地;就组织形式而言,濮族又是较松散的部族,听命于商朝麇子国,即“麇为百濮长”。
商亡周兴之际(公元前1122年),麇应该是以率百濮部族参与伐商有功而受封为周朝麇子国。(《尚书》所记伐商八大部落中言“濮”不言“麇”,应该是编撰《尚书》者,特别是后来“删述六经,垂宪万世”的孔子强调君臣之义而有意为之。毕竟“濮”是族群而“麇”是称臣于殷商的方国,以臣伐君,儒家以为大不义,所以不言“麇”而言“濮”。这正是孔子“寓褒贬”的“春秋笔法”。)濮族影响之大之深远,更在攻楚(公元前611年)1258年之后的贞观廿一年(647),唐太宗李世民贬三子李泰至郧乡县(今郧县),众大臣为李泰所拟封号为“濮王”,说明郧乡县为百濮之地。且濮族影响久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