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能大宗师笔趣阁txt:拉登已死,卡扎菲还能活多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2:22:51
拉登已死,卡扎菲还能活多久?【华声大视界收录】
战术大湿 发表在 辣眼时评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forum-76-1.html
发表时间:2011-5-6 08:22


该文已被【华声大视界】收录 http://dsj.voc.com.cn

  大视界以大视野为核心,立足于华声论坛,内容包括高清图集与深度文章两大部分,融合上千家网站时评分析的精髓,从国内看国外,从国外看国内,广纳时政、财经、文化、外交、军事等诸方面的深度内容。
  ------------------------------
  
  不知道卡扎菲何时知晓拉登之死,收看画面的时候会不会脊背发凉。当年萨达姆被捉,对他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据说2003年卡扎菲向英美交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研制计划,就是识时务之选。

  把卡扎菲与拉登相提并论,有点冤枉。虽然卡扎菲为洛克比空难家属赔过钱(一说利比亚花钱买路,背黑锅而已)、炸过柏林美军士兵舞厅,也不乏资助恐怖活动嫌疑,但卡扎菲毕竟是一个主权国家领导人,拉过布莱尔的手,跟BP签过大单,亦敌亦友。

  可是目前利比亚僵局就僵在卡扎菲不肯走。无论停火,还是政改,北约与反对派武装都设置了一个前提条件——卡扎菲必须离开。

  击毙拉登之前,北约战机已经在卡扎菲住宅周围昼夜盘旋,还炸死了他的儿子。这种做法是心理围困吗,希望卡扎菲自己投降?还是北约没能锁定卡扎菲藏身处?会不会对卡扎菲实施直接打击?

  直接打击卡扎菲从技术上讲,并不容易。首先是他行踪不定,其次他的官邸围墙内住着大量平民。位于巴巴阿齐济耶的绿色大宅,最外层堡垒森严,密布狙击手,一进去却彷如大公园,绿草如茵,游人如织,来自利比亚不同省份的居民“自愿”住在这里,为卡扎菲充当人盾。

  第三,直接杀死卡扎菲,存在法律和道义障碍。美国前总统里根于1981年12月4日签署12333号令,其中第二部分第11款(2.11)规定,美国政府人员不得参与或实施刺杀(“Prohibition on Assassination. No person employed by or acting on behalf of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shall engage in, or conspire to engage in, assassination.” )。

  这一条款最初在1976年福特总统时期颁布。此前一年,中情局在白宫支持下,于五、六十年代密谋刺杀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刚果及多米尼加领导人的情况遭到披露,引起舆论不满,白宫也遭到压力。

  有美国官员认为,除了舆情考虑,刺杀别国领导人“合法化”,也会将美国总统置于险境。

  八十年代,恐怖主义抬头,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遭炸弹攻击,要求修正这一条款的声音四起,特别是如何追杀恐怖分子。国会达成非正式妥协,如果目标恐怖分子在寓所内策划袭击,他应该被拘捕;如果目标人物在准备发动袭击的途中,那么应该杀死他以阻止恐怖活动发生。

  击毙拉登后,美国多次修改行动细节,特别是拉登是否持有武器、藏身处是否有大量武器等,其中都有令行动“合法化”、免落口实的考量。

  12333号禁令后来也被视为只针对“别国领导人”,恐怖分子头目并不在列。但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时期,美国对伊拉克猛烈空袭,老布什班底“每天点一枝蜡烛,希望萨达姆在某个掩体内被炸死”。一名参与行动的美国军官毫不掩饰地说,我们的目标就是杀死萨达姆。

  这不是触犯了12333号总统令?一种解释是,如果美军轰炸一处定义为“军事目标”或“指挥系统”的建筑物,萨达姆恰好在里面,那就是“间接伤害”,算不得“刺杀”。听上去是文字游戏而已,但在国会监督之下,这条法令也并非虚设。

  同样在布什时期,部分巴拿马军官寻求美国的政治及武器支持,驱逐当时的巴拿马领导人诺列加。方案拿到白宫和国会讨论,不少声音质疑这些军官会不会杀死诺列加,而美国的参与将有违12333号法令。中情局最终撤回支持,政变流产(后来美国活捉了诺列加)。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并未要求废除这一束手束脚的法令。总统有权修改,但需重新颁布总统令,或只能在“本土遇袭”的极端情况下破例。不要求废除的原因,美国法学专家纳森.卡内斯塔罗认为,一是目前美国军事行动没有遭遇到真正的障碍,二是美国在反恐战争、拉拢温和穆斯林国家的同时,不能丧失“道义地位”。拉登已死,卡扎菲还能活多久?【华声大视界收录】
战术大湿 发表在 辣眼时评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forum-76-1.html
发表时间:2011-5-6 08:22


该文已被【华声大视界】收录 http://dsj.voc.com.cn

  大视界以大视野为核心,立足于华声论坛,内容包括高清图集与深度文章两大部分,融合上千家网站时评分析的精髓,从国内看国外,从国外看国内,广纳时政、财经、文化、外交、军事等诸方面的深度内容。
  ------------------------------
  
  不知道卡扎菲何时知晓拉登之死,收看画面的时候会不会脊背发凉。当年萨达姆被捉,对他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据说2003年卡扎菲向英美交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研制计划,就是识时务之选。

  把卡扎菲与拉登相提并论,有点冤枉。虽然卡扎菲为洛克比空难家属赔过钱(一说利比亚花钱买路,背黑锅而已)、炸过柏林美军士兵舞厅,也不乏资助恐怖活动嫌疑,但卡扎菲毕竟是一个主权国家领导人,拉过布莱尔的手,跟BP签过大单,亦敌亦友。

  可是目前利比亚僵局就僵在卡扎菲不肯走。无论停火,还是政改,北约与反对派武装都设置了一个前提条件——卡扎菲必须离开。

  击毙拉登之前,北约战机已经在卡扎菲住宅周围昼夜盘旋,还炸死了他的儿子。这种做法是心理围困吗,希望卡扎菲自己投降?还是北约没能锁定卡扎菲藏身处?会不会对卡扎菲实施直接打击?

  直接打击卡扎菲从技术上讲,并不容易。首先是他行踪不定,其次他的官邸围墙内住着大量平民。位于巴巴阿齐济耶的绿色大宅,最外层堡垒森严,密布狙击手,一进去却彷如大公园,绿草如茵,游人如织,来自利比亚不同省份的居民“自愿”住在这里,为卡扎菲充当人盾。

  第三,直接杀死卡扎菲,存在法律和道义障碍。美国前总统里根于1981年12月4日签署12333号令,其中第二部分第11款(2.11)规定,美国政府人员不得参与或实施刺杀(“Prohibition on Assassination. No person employed by or acting on behalf of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shall engage in, or conspire to engage in, assassination.” )。

  这一条款最初在1976年福特总统时期颁布。此前一年,中情局在白宫支持下,于五、六十年代密谋刺杀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刚果及多米尼加领导人的情况遭到披露,引起舆论不满,白宫也遭到压力。

  有美国官员认为,除了舆情考虑,刺杀别国领导人“合法化”,也会将美国总统置于险境。

  八十年代,恐怖主义抬头,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遭炸弹攻击,要求修正这一条款的声音四起,特别是如何追杀恐怖分子。国会达成非正式妥协,如果目标恐怖分子在寓所内策划袭击,他应该被拘捕;如果目标人物在准备发动袭击的途中,那么应该杀死他以阻止恐怖活动发生。

  击毙拉登后,美国多次修改行动细节,特别是拉登是否持有武器、藏身处是否有大量武器等,其中都有令行动“合法化”、免落口实的考量。

  12333号禁令后来也被视为只针对“别国领导人”,恐怖分子头目并不在列。但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时期,美国对伊拉克猛烈空袭,老布什班底“每天点一枝蜡烛,希望萨达姆在某个掩体内被炸死”。一名参与行动的美国军官毫不掩饰地说,我们的目标就是杀死萨达姆。

  这不是触犯了12333号总统令?一种解释是,如果美军轰炸一处定义为“军事目标”或“指挥系统”的建筑物,萨达姆恰好在里面,那就是“间接伤害”,算不得“刺杀”。听上去是文字游戏而已,但在国会监督之下,这条法令也并非虚设。

  同样在布什时期,部分巴拿马军官寻求美国的政治及武器支持,驱逐当时的巴拿马领导人诺列加。方案拿到白宫和国会讨论,不少声音质疑这些军官会不会杀死诺列加,而美国的参与将有违12333号法令。中情局最终撤回支持,政变流产(后来美国活捉了诺列加)。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并未要求废除这一束手束脚的法令。总统有权修改,但需重新颁布总统令,或只能在“本土遇袭”的极端情况下破例。不要求废除的原因,美国法学专家纳森.卡内斯塔罗认为,一是目前美国军事行动没有遭遇到真正的障碍,二是美国在反恐战争、拉拢温和穆斯林国家的同时,不能丧失“道义地位”。

  如果说,北约设立禁飞区的初衷是“保护平民免受卡扎菲打击”,帮助反政府武装是为了“推动利比亚民主进程”,那么直接打死这个国家的领导人似乎令这一切变得丑陋难堪。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资深制片人Ben Plesser认为,如果卡扎菲直接遭到美国打击而死,那么一定会有人遭到国会盘查。不过,“美国可以叫别人去做。”

  可是,美国不想出头的时候,谁愿意弄脏自己的双手呢?美国与英国曾经在谁去干掉前南领导人米洛舍维奇的问题上发生分歧。美国说禁令在身,英国说不愿双手沾血。这一次,英法外交人士在不同场合表态,卡扎菲本人不是打击目标,北约军事行动的目的是摧毁卡扎菲的战斗力和指挥力。

  不过,当局势演变到“一个人阻碍所有进程”的时候,这颗钉子的命运就很难有保证了。

  从突尼斯到埃及,改变的发生有模式可循:一个人(或一特殊事件)——街头抗争-乱局难收-上层内讧-总统出走。 利比亚显然已经是“乱局难收”,但据消息人士透露,卡扎菲身边的核心圈子尚未初现裂痕,仍然有能力支撑下去。

  可以肯定的是,失去卡扎菲,这个政权不会挺太久。

  如果要达到这个效果,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用了两个虚拟语态猜测卡扎菲的结局:北约盟军可以不改变“卡扎菲并非目标的说法”,但是一旦(间接伤害?)发生,不会有谁抱怨。

  是吗?



  如果说,北约设立禁飞区的初衷是“保护平民免受卡扎菲打击”,帮助反政府武装是为了“推动利比亚民主进程”,那么直接打死这个国家的领导人似乎令这一切变得丑陋难堪。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资深制片人Ben Plesser认为,如果卡扎菲直接遭到美国打击而死,那么一定会有人遭到国会盘查。不过,“美国可以叫别人去做。”

  可是,美国不想出头的时候,谁愿意弄脏自己的双手呢?美国与英国曾经在谁去干掉前南领导人米洛舍维奇的问题上发生分歧。美国说禁令在身,英国说不愿双手沾血。这一次,英法外交人士在不同场合表态,卡扎菲本人不是打击目标,北约军事行动的目的是摧毁卡扎菲的战斗力和指挥力。

  不过,当局势演变到“一个人阻碍所有进程”的时候,这颗钉子的命运就很难有保证了。

  从突尼斯到埃及,改变的发生有模式可循:一个人(或一特殊事件)——街头抗争-乱局难收-上层内讧-总统出走。 利比亚显然已经是“乱局难收”,但据消息人士透露,卡扎菲身边的核心圈子尚未初现裂痕,仍然有能力支撑下去。

  可以肯定的是,失去卡扎菲,这个政权不会挺太久。

  如果要达到这个效果,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用了两个虚拟语态猜测卡扎菲的结局:北约盟军可以不改变“卡扎菲并非目标的说法”,但是一旦(间接伤害?)发生,不会有谁抱怨。

  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