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魂斗罗在线玩:七年级上古诗赏析2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08:22

2010新课标34首中考古诗词默写、赏析考题清单

七年上(8首)

 [考点分析]

考点主要是:

1、对诗词内容的理解:⑴对中心思想的理解;⑵对所抒感情的理解;⑶对抒情主体形象的理解;⑷对象征意义的理解。

2、对所用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

3、对诗词语言的理解:⑴对关键词语的理解;⑵对关键语句的理解。

4、对诗词意境的理解。

[解题思路与技巧]

1、从作家、作品的相关背景资料人手,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

2、从作家风格(豪放、婉约等)和语言特征(如简约、含蓄等)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3、从关键词语着手,如抓住诗词中关键的动词的用法、含义及作用去赏析。

4、从关键句(如主旨句、哲理句、情感句)着手,分析概括、推理解答。

5、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着手,品味语言、想象意境。

6、从诗词的具体内容的全面理解着手,把握各类(送别、咏物、爱国等)诗词的思想内容。对于主观性试题的解答,还应注意文字表述应简洁、明了,切中要害。

一、《观沧海》(东汉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澹澹”是形容             的样子,“竦峙”是写               的形象。“丛生”、“丰茂”给人以                的感受。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    )

A 日月星辰好像在沧海中运行。 

B 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

C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

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字统领全篇的写景。写景的十句中,前    句是实写,后     句是虚写,其中总写沧海全景的诗句是“                    ”;分写部分,先写岛上的         ,次写海面上的         ,最后写天空中         。诗中将“大海”称为“沧海”,是因为          

4、这首诗的主旨是                                                

5.《观沧海》中表达诗人博大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观沧海》中描写秋风呼啸、惊涛拍岸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曹操在《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壮志豪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    ;从写景的虚实上看,这首诗前八句写                ,后四句写                    

9、写大海无风时波浪的一句是               ,写大风大浪的一句是:            

10、最能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11、①诗中描写实景的句子是:                          

②诗中抒写想象的句子是:                          

③本诗的感情基调是:                            

④从本诗所写之景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胸怀?

                                      

12、下面是对曹操《观沧海》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篇写的是诗人登山观海的景象。沧海,大海,因海水呈清苍色,故称“沧海”。澹澹,水波动荡的样子。

B、“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极写大海的广阔浩大。星汉,银河。

C、这首诗通过大海的辽阔壮景的描摹,传达出诗人自负雄才大略、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D、结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虽是乐府诗乐章末了因配乐需要所加的,但它也暗示了因东征乌桓胜利而感到的喜悦,不能说与正文无关。

[评析]:曹操的诗词大都气魄雄大、情调悲壮。该诗亦如此。写海景有远有近,虚实相交。“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博大的胸怀。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注释: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何:多么。

澹 澹(dàn dàn):水波荡漾的样子。竦 峙(sǒng zhì):高高地挺立。竦通“耸”,高。峙:挺立。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日月:太阳和月亮 星汉:银河。 幸:庆幸。 至:极。

  幸甚至哉:真是幸运极了啊。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

  咏:歌吟  咏志:即表达心志。  志:理想  海:渤海

  若:如同  沧:通“苍”,青绿色。

  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

  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题解:

《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207)九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

二、《次北固山下》(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馆之内。

B 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 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 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此联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3、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的画面。

                                                                       

                                                                        

4.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中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的两句诗是:

                                                                    。                              5.《次北固山下》写青山绿水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6.《次北固山下》表现作者无限乡思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7.《次北固山下》中既是写景,又是诗眼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__        ______。

8、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9、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句子:                                                    

理由:      

10、       、      点示出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孤舟扬帆,缓行江上。

11、作者从炼意着眼,用“     ”“     ”字,使之拟人化,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蕴含哲理。

12、、下面是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对偶,写“客路”、“行舟”,字里行间已有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之感,与尾联之“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之“两岸阔”与“潮平”,“一帆悬”与“风正”均有因果关系。“风正”是风大之意。

C、颈联表明诗人到江南正是冬末。诗人感到江南不光太阳来得早,好像春天也来得早。“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脍灸人口。

D、尾联与首联呼应,表达了诗人触景生情,怀有无法抑制的思乡之情。

13、本诗的颈联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诗人重在写景,但景中却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同时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

 

14、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什么样的情景?

[评析]:“次”指旅船停泊。颈联:字面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诗人重在写景,但景中却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对比残夜,江春对比旧年,都是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日(旭日东升)"、"春(春回大地)"都是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因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注释】:1.次:路途中停宿。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三面临水,倚长江而立。

  2.风正:指顺风。  3.海日:太阳从海上升起。残夜:夜色已残,指天将破晓。旧年:过去的一年。指旧年未尽,春之气息已到,点明节候已到初春。  4.客路:旅途。

  5.青山:点题中“北固山”。 6.前:向前航行。7.平:涨平,潮水涨得与岸齐平。

  8.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9.风正:风顺而和。 10.悬:挂。

  11.残夜:夜将尽未尽的时候。 12.江春入旧年: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到

  13.归雁洛阳边:希望北归的大雁稍一封家信到洛阳

【主题】:诗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诗句是                                                      

2.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有“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的句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3. 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歌中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

         的心情。

5、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E.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细读下列两首诗,完成7~9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淮上与友人别

           李白                  郑谷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7.两首都是写离愁别绪的诗,但诗的表现手法却不同,李白的诗偏重              ,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郑谷诗则                   ,抒发了友人之间的离别之苦。

8.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即描写景物也是为了抒情。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                     。

9.下面是对两首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生动地表现了朋友分别之苦,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B.两首诗都极力通过描绘景物,渲染离别的气氛。

C.李白诗情感表现热烈奔放,而郑谷诗情感表现则含蓄委婉。

D.两首诗都着力强调分离的“距离之远”,突出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10填空:“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____ ,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____季节的一种_____气氛。

11、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注释】:

①选自《李太白全集》。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实生于中亚的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唐代著名诗人,后人称“诗仙”与杜甫并称“大李杜”。②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低,降职。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黔阳县,唐时这里还是非常荒远的地方。 ③左迁:古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

④杨花:柳絮。⑤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又称布谷鸟。

⑥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⑦五溪:指沅溪、武溪、酉溪、巫溪、辰溪五条溪水,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⑧随风:亦作“随君”。⑨夜郎: 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湖南沅陵县(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四、《钱塘湖春行》(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景色,诗中哪些字是紧扣“早”字来写的?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4、试着从某一个角度对本诗写作上的特点作一点分析。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除了描绘出             

的景象之外,还间接地记述了诗人                 的情景。

(09扬州)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6、7题。(6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6、这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白居易写的是      时的景物,欧阳修写的是      时的景物。(2分)

7、欧阳修诗的三四两句,除用拟人手法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手法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修辞手法:拟人、                          (1分)

表达效果:                                                               (3分)

8、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诗句是                              ,                            。

9.《钱塘湖春行》中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   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   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   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1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

答:                                                                              

                                                                           

1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

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13、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                  

                                                                                  

                                                 

14、诗中最能表现早春特点的景物有                                                 

15、一个“争”字,妙在            ;一个“啄”字,美在                    。

16、下列是对这首诗《钱塘湖春行》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从孤山寺到贾亭,写诗人的行踪;第二句写远望湖水平堤,朵朵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B、三、四两句写诗人一路行来,偶尔可以见到早来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枝头;不知是新到谁家的燕子衔了泥去筑巢。

C、五、六两句写诗人看到路畔的野花已经开得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矮矮的草地,骑马走过,马蹄刚能够被它埋没起来。

D、最后两句写诗人来到绿杨成阴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看也看不够,于是赞叹道:这才是我最喜爱的地方!

17、下列是对这首诗《钱塘湖春行》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是(  )

A、这首诗是歌咏西湖风光的诗,兴趣不在于介绍某一景物,而是从总体着眼,描绘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

B、诗人选取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的写法,中间四句写莺、燕、写花、草、先动物、后植物,写足春色。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渐欲”“才能”两个词语,更是富于动态地表现着“乱花”和“浅草”的勃勃生机。

D、描写“最爱”的湖东的白沙堤,诗人则用最准确最具表现力的词语着力加以渲染,把“绿杨阴里”的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真切动人,历历如在目前。

18、对下面这首诗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评析]:妙处:善抓住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渐”字写出了诗人是骑在马上边走边看渐入佳境的。

【题解】:《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也是一首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言律诗。这首诗写早春的西湖极有特色,读后会同诗人一样,爱上这湖光山色。白居易是在公元822年(长庆二年)的七月被任命为杭州剌史的时候创作了这首诗。

【注释】:选自《白氏长庆集》。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1、孤山寺:南朝陈文帝天嘉(560~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化。孤山:位于西湖的北部,坐落在后湖与外湖之间,孤峰耸立,景色秀丽,为湖山登临胜地。

2、贾亭:即贾公亭。唐贞元(公元785~804年)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潮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3、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初:副词,刚刚。云脚低;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

4、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莺。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指向阳的树木。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5、乱花:各种颜色的野花。渐:副词,渐渐的。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浅草:刚刚长出地面,还不太高的春草。才能:刚够上。没: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

6、行不足:百游不厌。阴:同“荫”。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自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诗人由北而西而南而东,环湖一周,诗则以湖东绿杨白堤结束,以“最爱”直抒深情。

7、暖树:向阳的树.

8、云脚:古汉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脚”,如下落雨丝的下部叫“雨脚”。这里指下垂9、没(mò):隐没。 10、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

五、《泊秦淮》(唐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 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谬误国,表现诗人忧患意识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泊秦淮》一诗中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4、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5.这首诗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6、.杜牧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7、对这首诗文句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寒水"寒冷的江水,指穿过南京流入长江的秦淮河。

B."商女",茶楼酒馆里侍候客人的歌女。

C."隔江"的"江",指秦淮河,商女在岸上酒楼歌唱,诗人从船上听去,所以说"隔江"。

D."后庭",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作的乐曲,历来被人看作"亡国之音"。

8.关于这首唐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笼"字,说出夜色的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作了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图,寄寓诗人的忧愁与伤感。

C.商女热衷歌唱《后庭花》的靡靡之音,诗人意只在批判她们的幼稚无知,沉湎于纸醉金迷的生活。

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语言清新洗练,加上活用典故,是唐诗中的优秀之作。

9、 鉴赏―杜牧《泊秦淮》找出有关解读中说法不妥当的一项—(  )

A.第一句互文见义,"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两个"笼"字连用,将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

B.从第二句中"夜"字可知时间,"泊"字告知诗人是乘船而来停在此处,"秦淮""近酒家"五字晓知秦淮河畔为灯红酒绿之地。

C.第三句批评歌女纵情声色,醉生梦死,沉溺于歌舞升平,不知国之将亡而唱亡国之音,诗人耳闻目睹,心中激起无限的忧愤。

D.第四句里一个"犹"字意味极其深长,令人生发历史的联想,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

10、杜牧《泊秦淮》诗中抒发兴亡之感的句子是:                                  

【注释】:(1)选自《樊川诗集注》。秦淮(河名):即秦淮河,源出江苏溧水县东北,流经南京地区,入长江。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

  (2)笼:笼罩。这句运用的是“互文见义”的写法:烟雾、月色笼罩着水和沙。

  (3)商女:一说商女即歌女,在酒楼或船舫中以卖唱为生的女子。清徐增《而庵说唐诗》云:商女,是以唱曲作生涯者。

  (4)《后庭花》:就是乐曲《玉树后庭花》,以此曲填歌词者,今存数种,而以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所作最为有名。因陈后主是亡国之君,所以后人又把他所喜爱的《玉树后庭花》曲、词当作亡国之音的代名词。

六、《夜雨寄北》(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团聚的句子是        ,                     

2.《夜雨寄北》中设想将来与友人秉烛长谈之情景的句子是:                 

                                        

3.《夜雨寄北》中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 鉴赏――李商隐《夜雨寄北》找出有关解读中说法不妥当的一项—(  )

A.第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B.一个"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出诗人愁思的绵绵深重。

C.后两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以未来想象中的欢聚许诺友人,不仅是暂且宽慰自己,也是安慰友人。

D.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令人的思绪在现实和想象的时空之间徘徊不已,如此表达思"君"的深情,觉得有点累赘。

【注解】: 1、寄北:寄赠给住在北方的友人。

  2、君:你,指作者的妻子王氏。一说是友人。

  3、巴山:也叫大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泛指巴蜀之地)

  4、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 5、共剪西窗烛:在西窗下共剪烛芯。

  6、剪:剪去烛花,使烛光更加明亮。

7、却:副词。还,且。表示轻微的转折。 8、话:谈论。

【题解】:《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

七、《浣溪沙》(北宋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晏殊在《浣溪沙》中慨叹时光流逝,蕴涵生活哲理,被誉为“天然奇偶”,传诵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更为直接抒发寂寞和忧伤,表现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

3、诗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                        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答:                                                                        

                                                                              

5、“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请简要分析此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看似写实,其实实中有虚,有情有理。请问是什么情、什么理?

 

7、“小园香径独徘徊”与词中的哪一句相呼应?为什么?

8.《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的诗句是

【注释】:

①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②去年天气旧亭台: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已秋日伤感》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③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④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3]

八、《天净沙·秋思》(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小令中“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2、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对这首小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气氛,暮鸦归巢,使游子动了思乡之情。

B “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记忆中的故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越发感到孤独。

C “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描写了伫立于寒风之中诗人孤独、寂寥的形象。由马的“瘦”可以联想到诗人的疲惫、困乏。

D “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在前几句“景”的渲染下,诗人的思乡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4.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        

                       。

5.、马致远在《天净沙 秋思》中写道:“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崔颢在《黄鹤楼》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境相似,这两句是               ,                。

6.《天净沙 秋思》中,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被《中原音韵》誉为“         ”,为历代所传诵。小令仅 28 字,写了十种景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       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8、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欣赏下列诗歌,完成9、10、11题。

【甲】                           乡 愁(节选)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乙】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有天涯。

9.“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甲、乙两诗都把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物象。甲诗寄托在邮票、船票、              等对应物上,乙诗则寄托在枯藤、老树……对应物上。甲、乙两首诗都抒发了思乡之情,但甲诗已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       

10.品读甲、乙两诗,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谈谈欣赏的理由。

最欣赏的句子:                                                            

欣赏的理由:                                                              

11.放飞思绪,想像甲诗中的“我”,跪在母亲的坟前会想些什么?乙诗中的“断肠人”,一旦与“亲人”相聚会说些什么?

“我”的心理活动:                                                         

“断肠人”的倾诉:                                                        

秋词  刘禹锡                 秋思 马致远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评析]:“秋思”“秋天的愁思”之意。开头四句写景极力渲染冷清凄凉的气氛,为下文作铺垫,景中带有“悲秋”色彩。以“断肠人在天涯”点题,表明游子思乡之情。

12、同是写秋,两首诗表露出诗人的心境有何不同?

                                         13、两首诗相比较,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14、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03 无锡市中考题)

A.《秋词》的作者刘禹锡是唐代人,《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元代人。

B."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大致意思是:我认为秋天的景致胜过明艳美丽的春景。

C.《秋词》中"排云上"的鹤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一形象冲破了秋天的萧杀之气;《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等形象,则写尽了秋天的萧杀之气。

D.这两首诗同是咏秋之作,所写之景虽不同,但均没有摆脱"悲秋"的情调。读完后,使人悲情顿生。

15、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断肠人”并没有宿在“小桥流水人家”。)

A、用具有特点的景物写秋,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

B、景与情结合,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悲凉感情。

C、“夕阳”、“天涯”交代了时间地点。“断肠人”今夜宿谁家?在“小桥流水人家”。

D、读者是随着秋思满腹的主人公的脚步、视线、思绪进入这幅画卷的。

16、选出对下列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  )

A."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山水的活泼多情。

B."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先写近景,再写远景,对仗工整。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了春风吹来后塞外梨花在雪中盛开的景象。

D."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通过"争渡,争渡"的反复,表现了主人公快速划桨的急切神态。

17、“天净沙”是      名,“秋思”是      名。点明全篇主旨的句子是                         

18、前三句在写景抒情上的突出特点是                                           

19、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首散曲中的散套,B、它用寓情于景的写法具体而C、生动地表现了一个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哀。

D、这首词的句法也很别致,E、前三行全由名F、词性词组构成,G、一共列出九种景物,H、使整个画面颇像一幅笔法潇洒的水墨画,I、十分耐人寻味。

C、“断肠人在天涯”,此句使前面的自然环境染上了一层浓浓的感情色彩,情思与景物和谐一致,画面感鲜明,充分体现了因情设景、情景交融的创作意图,极具艺术魅力。

D、《秋思》通过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的描写,E、表达了作者的羁旅之思。

20.读《天净沙·秋思》(马致远),说出理解欠妥的一项( )

A.前3句全由名词性短语构成,一共列出九种事物,堆砌的意象太多,让人主次莫辨。

B.前3句的句法尤为别致,使整个画面颇像一幅笔法潇洒的水墨画,十分耐人寻味。

C.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流落异乡的游子,他独自牵着一匹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的马,步履艰难地行走在西风劲吹的古道上。

D.这首诗寓情于景,具体而生动地表现了一个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哀。

21、(2008·广东梅州)欣赏诗歌,回答下列问题。(4分)

(1)一切景语皆情语。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           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           的情绪。(2分)

(2)“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2分)

我的分析:

【注释】:【天净沙】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词牌名;秋思,题目。

【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元大都(现在北京)人,著名戏曲作家

【昏鸦】黄昏时的乌鸦    【瘦马】:骨瘦如柴的马:

【人家】:农家,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天涯】:名词,这里指天边。

 

 

答案:一、《观沧海》

1、水波动荡   山岛巍然屹立  生机蓬勃  2、B3、观   六  四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百草   秋风洪波  日月星辰  海水呈青苍色4、通过勾画大海的壮观景色,抒发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6.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8、观  实景 虚景  9、水何澹澹, 洪波涌起  10、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1、 ①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③苍凉慷慨 ④博大12、D

二、《次北固山下》

1、A   2、C3、示例:江水浩淼,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顺和的江风中,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广阔无边的江天上。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5.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6.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7.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8、D   9、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入旧年”;回答中要扣住”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来表述原因。10、正  悬  11、生 入 12、 B13、【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14、【“阔”表现出江水浩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乎与岸相平,江面显得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一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2.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3.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4、悲苦哀怨  5、拟人,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6、B  C7、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8、杨花落尽子规啼  9、B10、(离散、漂泊;暮春;哀伤、惆怅)前一问2分,后两问各1分。11、(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2分)

四、《钱塘湖春行》

1、初、早、新、渐、浅2、对钱塘湖早春景物的喜爱之情

3、描绘了钱塘湖畔旖旎的早春风光,表达了对大好春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提示:一要点出特点,二要写出具体的句子或词语并作适当分析。

(自制: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写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5、钱塘湖初春     在湖边骑马春行(1)早春(或“初春”),暮春(或“晚春”“季春”)

(2)修辞手法:夸张。表达效果:诗人用拟人手法写鸟语花飞,生动表现出春光的迷人、充满生机等;用夸张手法说酒醒春已归,感叹春天的短暂,暗含着诗人浓厚的惜春之意(或“暗含着诗人对春光的留恋”)6、早春(或“初春”),暮春(或“晚春”“季春”)

7、修辞手法:夸张。表达效果:诗人用拟人手法写鸟语花飞,生动表现出春光的迷人、充满生机等;用夸张手法说酒醒春已归,感叹春天的短暂,暗含着诗人浓厚的惜春之意(或“暗含着诗人对春光的留恋”)8.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9.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10、D  11、开放题。例: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浅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12、C13、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

14、草莺   新燕   浅草等   15根据实况评改16、C 17、D18、C

五、《泊秦淮》1.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2.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3、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4、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5、秦淮河水边夜色朦胧(或“迷蒙”)和冷寂的景象。

6、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或“国事”)的关注与忧虑。

7、C  8、B9.C10、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六、《夜雨寄北》1.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2.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3.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4、D

七《浣溪沙》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2. 小园香径独徘徊。3、夕阳 落花 归燕4、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不要求面面俱到,学生能从某个角度作较深入赏析即可) 5、 答:抒发了词人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惜年华将逝的情思。  6、答:首句写词人对“花落去”而终究无力挽回的叹惋,次句借“燕归来”抒写因美好事物归来而欣慰。所包含的哲理是,人事兴衰,无往不复。7、答:呼应的句子:无可奈何花落去。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八、《天静沙·秋思》

1、深秋晚景图   2、游人孤寂悲苦的心情   3、B4.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6.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7、“秋思之祖”  思乡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8、C9、坟墓  海峡  家国之思10、最欣赏的句子示例: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理由:“浅浅的海峡”和人们渴望早日团聚的愿望形成强烈的反差,抒发了浓浓的思乡思国之情。11、 “我”的心理活动示例:妈妈,原谅不孝的儿子,我回来迟了,我多么想念你呀!  “断肠人”的倾诉示例:回家的感觉真好!12、刘禹锡的《秋词》是颂秋,表达了乐观豁达、昂扬向上的心境;马致远的《秋思》是悲秋,表达的是失意、凄苦、思乡、感伤的心境。13、可以从写法、语言、主旨、情感等方面选择一点或多点进行阐述,言之有理即可。14、D15、C 16、C17、曲牌  曲  断肠人在天涯 18、用九个细节(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现天涯游子的惆怅之情  19、A20、.A

 

 

 

 

 

 

 

 

 

 

 

 

 

七年上(8首)

一、《观沧海》(东汉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二、《次北固山下》(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四、《钱塘湖春行》(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五、《泊秦淮》(唐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六、《夜雨寄北》(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七、《浣溪沙》(北宋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八、《天净沙·秋思》(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1、(1)萧瑟苍凉(凄凉);孤寂愁苦(悲伤)               

(2)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离人思乡的愁绪

 五《夜雨寄北》

  ①  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

  ②  表达诗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诗句是:

  ③  设想未来相逢景象,表达深沉离情的句子是:

  ④后来成为离情的代用语的词是:

  ⑤盼望有朝一日与友人相聚的欢快场景的语句是:

  ⑥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

  ⑦诗中蕴含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

  ①-2-4-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③巴山夜雨

  ⑦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六《泊秦淮》

  ①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借古讽今)的诗句是:

  ②鞭打沉溺酒色,醉生梦死的统治阶级,告诉他们将重蹈南朝亡国覆辙的诗句是:

  ③讽刺上层人物不顾国家艰难,只顾吃喝玩乐的语句是:

  ④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一句是:

  ⑤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句是:

  ①-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七《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①  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

  ②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 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

  ③给人以哲理性启迪的名句是:

  ④构成“新”与“旧”“来”与“去”对比的词句是:

  ⑤追忆难忘欢聚,感叹流光易逝的句子是:

  ⑥表现诗人沉思形象的句子:

  ⑦时光流逝,不能倒流,人们无力挽回,经常用晏殊的“                ”这两句诗表示慨叹。

  ①-4-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⑤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⑥小园香径独徘徊。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背诵》填空整理

  一《龟虽寿》

  ①以高亢的语句,后人, 常用来励志的名句是:

  ②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的句子是:

  ③表达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④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句是:

  ⑤运用比喻表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句子是:

  ⑥比喻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时,常用的成语是:

  ⑦表现了英雄人物老当益壮的胸怀的句子是:

  ⑧配乐所加与内容无关的句子是:

  ⑨表现出人虽到暮年但雄心壮志尤存的诗句是:

  ⑩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的诗句是:

  ⑾抒发诗人年老雄心在的诗句是:

  ⑿最能体现曹操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的,采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⒀表现诗人越到晚年越思进取的诗句是:

  ⒁表现曹操要老当益壮,积极进取,完成统一大业的诗句是:

  ⒂流露出诗人要利用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的想法的句子是:

  ⒃我们比喻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时,常用的句子是:

  ①-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④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⑤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⑥老骥伏枥

  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⑧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⑨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⑩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⑾-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二《过故人庄》

  ①  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②借树、山来表现夏景的诗句是:

  ③描写乡村秀丽景色的诗句是:

  ④写出农家劳动生活的句子是:

  ⑤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①-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④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⑤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三《题破山寺后禅院》

  ①描绘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

  ②以动显静,因情生景、含蓄隽永的诗句是:

  ③写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启示的句子是:

  ④比喻探寻幽远盛景乐趣的句子:

  ⑤被誉为千古名联的句子:

  ⑥写景的句子是:

  ⑦表明入寺时间的句子:

  ①3-4-6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②-5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⑦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四《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①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②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③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

  ①-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八《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①  登山、下山这一日常生活现象中总结哲理的句子是:

  ②李玉同学刚升入初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感觉学习没有什么困难,于是学习有些松懈了。请你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的两句诗告诫他:

  ①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②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九《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①  写瞬间美的享受的句子是:

  ②  表现对往事的回忆的句子是:

  ③  写回舟迷路的句子是:

  ④  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诗句是:

  ⑤起承上启下的诗句是:

  ①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②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③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④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⑤兴尽晚回舟。

  十《观书有感》

  ①表现作者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

  ②借水之清澈是因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的句子是:

  ③我们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时,常引用《观书有感》中的句子是:

  ④成语“源头活水”的源出句是:

  ⑤运用比喻的方法作比书及书中内容的句子是:

  ⑥形象地描述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的句子是:

  ⑦富有哲理的句子是:

  ⑧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表现作者这种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

  ⑨蕴含“想要学问深,必须不断努力,常学才能常新新境界”的名句是:

  ⑩表达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