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塞豆隆国语高清:五月白糖策略:以守为攻 卧薪尝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4:19:27
 一、行情回顾:4月先涨后跌 纷现分水岭

  4月国内外市场总体上保持了3月的回落态势。与上月收盘价比较,4月原糖跌幅达到10%,郑糖跌幅达到4%。这已经是自2月份创历史高位以来连续第3个月走低。月内走势先涨后跌,月中现分水岭。具体看,3月下旬市场基于供应量同期减少出现反弹,并在4月初得以延续;4月中旬国内外走低,分别跌破7000和25美分支撑位,自此4月市场呈前后两个半月先扬后抑形态。

  把时间窗口放宽,国内外市场表现基本趋势一致,但内强外弱,略有分化,且分化趋势在4月有所增强。与2月高点相比,原糖指数累计回调幅度近30%,郑糖指数累计回调幅度接近10%。显然自2月以来原糖累计跌幅更大,价格走势明显弱于郑糖。

  表一 2月以来,原糖指数走势弱于郑糖指数

  

 

日期

开盘

最高

最低

收盘

涨跌

涨跌幅

郑州白糖指数

02/28/2011

7410

7541

7004

7219

-166

-2.25%

03/31/2011

7251

7321

6709

6999

-220

-3.05%

04/29/2011

7012

7225

6708

6709

-290

-4.14%

原糖11号指数

02/28/2011

31.03

32.64

26.15

28.32

-2.67

-8.62%

03/31/2011

28.21

29.03

23.94

25.57

-2.75

-9.71%

04/28/2011

25.59

26.44

22.27

22.84

-2.73

-10.68%

  来源:中证期货研究部

  二、宏观形势:国际货币环境宽松 控通胀大山压顶

  一方面,市场总体上的货币宽松环境一时难以改观。即便农产品板块在前期价值被低估,即便最近新高是价值的回归;但不可否认,去年至今年年初的历史高位,受益于国际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统计,自美联储去年8月开始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以来,共同基金和交易所买卖基金等机构的大宗商品持仓流入资金达到创纪录的488亿美元,截止三月底,大宗商品持仓总额达到4120亿美元。

  4月26日-27日美联储召开了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并发表会后声明。声明与3月份基本一致:维持基准利率、QE2计划和规模不变;伯南克会后讲话内容也乏善可陈,后期美联储政策将继续保持灵活,以经济恢复情况择机而动,留给市场更多猜想。如果市场继续保持宽松,商品的牛市之途仍将继续。美国基于国内经济复苏乏力印钞机“嗡嗡”不断,大印钞票,并保持国内接近于0的利息率(这已经是世界上最低的名义利率)。资本的天生逐利性导致绝对的流动性,中国自然是吸金的相对洼地。

  另一方面,国内控通胀的压力有增无减。2011年中国央行已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四次和加息两次。具体到物价管理,国家和相关部门加大抛储小麦、食用油、大豆以及对部分粮油食品巨头约谈、暂缓调价,并在4月下旬频频推出对物价进行宏观调控的“新招”。国内控制通胀“组合拳”短期内对市场形成重压,糖市也在所难免。

  针对食糖,25-26日云南召开的2011年食糖形势分析会上,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副司长刘小南在透露,目前我国已进口了相当数量的食糖资源来充实储备,弥补国内产区缺口已绰绰有余,足以保障好本榨季的市场供应。他还表示,有关方面密切关注市场动向,保持调控力度,“如果有必要,随时可以投放市场以保障价格稳定”。  三、基本面:减产成定局 内外仍背离

  基本面上,国内减产定定局,但国际糖市供需紧张格局得到有效缓解,内外呈现背离形态。4月25-26日云南糖会上,各地区糖协通报数据显示,2010/11年度糖总产品预计达到1040-1050万吨,成为自2007/08 年历史新高1484万吨后连续减产的第三年。

  4月估计数最接近最终产量。与2009/10榨季相比,广西、云南两个主产区2010/11榨季的产量变动最大。两省较上榨季分别减少87.2万吨和41.8万吨,占上一榨季的5.27%和10.7%。但由于两省糖产量合计占全国的80%以上,食糖产区高度集中,两省减产对全国食糖供应量的冲击很大。即便是甜菜糖产区均增产50%以上,广东微幅增产,也难改全国糖总量减少的大局。

  但另一方面国际糖市的格局正悄然变动。早在2010/11榨季之初,国际国内机构对食糖的产量作了估计,并预计国际国内糖市依然处于紧平衡格局。进入2011年3月下旬,尤其是4月份,泰国、印度的产量逐渐明朗,增产幅度出人意料。其中泰国由榨季初的减产,到最新数据显示产糖900万吨,较上一榨季增长近30%;而印度也获得丰收,预计产量达到2450-2500万吨,高于国内总消费量2200,除去国内补库存需要,约100-250万吨可用于出口,从而结束了连续2年进口糖的历史,重新回归糖出口国之列,大大缓解了国际糖市的紧张格局。

  至此,国内外食糖市场的格局分化:国外由前期的供不应求,逐步转为供需平衡,甚至供过于求;而国内减产已成定局,供需依然紧张。国内外仍背离的形式在4月初开始显露,并贯穿整个4月,背离程度愈演愈烈。这从国内外比价得变动可见一斑。


  国内外主力收盘价比值在4月居高不下

  目前国际糖价偏低,进口变得有利可图;这里唯一的不确定是,进口的进度和力度。按现货上的介绍,我国目前原糖加工能力较低,约为8000-10000吨/月。预计即便现在进口原糖,到加工上市也要两个月之久。市场能否等待进口原糖上市仍是一个疑问。据海关统计数据,3月当月,我国食糖进口量、额继续保持大幅增长的态势;一季度,我国从韩国进口的食糖最多,其次是古巴、泰国、哥伦比亚、缅甸等国。

  表三 2011年1季度我国进口糖来源国前六名 (单位:吨)

  

 

进口数量(吨)

所占比重%

总量

79323.4

韩国

33783.5

42.59

古巴

30500

38.45

泰国

7493.4

9.45

哥伦比亚

2288

2.88

缅甸

1491

1.88

巴西

1142.9

1.44


  韩国具有地域优势,而古巴是我国传统的原糖来源国;而来自巴西的进口糖仍有很大不确定性。

  一方面,巴西2011/12年度即将在5月开始,但目前巴西国内面临通胀压力,尤其是燃料价格创五年新高。巴西政府为了提高生物燃料的产量,对生产食糖大于酒精产量的糖厂限制国家贷款额度;另外预计巴西还会降低食糖出口退税率,如此的“双管齐下”,糖厂就可能会降低生产食糖的甘蔗比例,并进一步减少巴西糖出口总量。如果巴西新榨季糖出口量降低,这一利多因素在糖市消化泰国、印度增产的利空因素之后逐渐显露,将影响市场对整个市场供需的预期,对糖价无疑是有利的支撑。另一方面,巴西每年出口高峰期恰逢雨季,港口年久失修往往造成出口船的滞留。目前市场在泰国、印度增产的预期下比较乐观,但5月开始巴西糖外运受阻和全球消费的升温形成对比,届时市场的担忧又将重演。  四、云南糖会:行业发展遇瓶颈 糖价平台初长成

  在2010年度白糖无疑是期货市场一颗璀璨的明星。虽然年后辉煌不再,但就食糖本身来讲,还是实现着历史的跨越。食糖批发均价首次突破7000元/吨,并维持了2个月之久。糖价的高调,受到了宏观调控的重点关注。然而糖价高的有道理,糖业也有难言之隐。

  事实上,云南糖会上,各地区的糖协除了例行通报产销情况,更多阐述了行业发展遭遇的瓶颈,对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担忧。

  目前行业实际发展遭遇的瓶颈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水利设施落后。水利设施大部分是上世纪70年代遗留下来的,年久失修,落后中东部地区水利设施20-30年左右。如山东有机井、人工降雨等可实现人工灌溉和降水,而云南仍以自然天成的沟渠为主,丘陵地区甚至靠天水浇地。糖料生产靠天吃饭,这直接导致十年九旱,逢旱必成灾,限制了糖料的稳定增长和供应。二是蔗种品种单一,且严重退化。目前国内80%以上都是台糖蔗种系列,其中70%是新台22号。不仅品种单一风险集中,而且品种退化直接降低了单产。呼吁国家投入资金支持脱毒蔗种的研制。三是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目前国内甘蔗种植基本靠人工,机械化程度不足0.1%。我国甘蔗生产成本是泰国的1.9倍,澳大利亚的1.67倍;糖成本是泰国的1.8倍,是澳大利亚的1.73倍。我国广西、云南甘蔗主产区地貌以丘陵为主,且蔗田多为分散的小块地,从国外直接引进的大型甘蔗收割机并不适用。

  针对以上三个突出的问题,各糖协希望给以“国家政策,财政支持,技术支持”。1.“十二五”期间国家对“三农”的扶持力度继续增大,而相对于对粮、油、棉的在种粮、农资、农机购置和良种补贴方面的优惠政策,对糖的支持措施尚为空白。制糖企业呼吁国家能给与类似良种补贴等政策支持,以解决目前蔗种退化,脱毒良种研发和推广难的现状。2.加大甘蔗收割机的研制投入。3.加快国内蔗种的研制,尽快培育自主品种。

  实际上,行业的发展最大瓶颈是糖料供应不能持续稳定增长。长年的低糖价,制糖厂大多亏损。这样针对糖料供应的扶持,糖厂也是有心无力。近两年来甘蔗首付价和糖价的大幅上涨,可以看作对过去低价格的报复性上涨,是过去几十年诟病的集中爆发。

  甘蔗收购首付价350元/吨,二次结算价480元/吨;有的地区,如湛江,甘蔗收购价甚至达到并超过了500元/吨。虽然对应着前所未有的高制糖成本,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据调查,该价位之下,蔗农就会弃甘蔗而种其它;惟有在此之上,才能保住现有的甘蔗种植面积。

  可以说,制糖行业的发展如今已经到了生死抉择的危机时刻。而据糖协理事长介绍,目前糖的完税成本为6500元/吨,成为糖价新的运行平台。业界普遍的看法,糖价在7000元/吨较为合理,7000以及更高的糖价应该成为常态,惟有此,才能保证糖产业可持续发展,不至于步大豆产业的后尘。危机中暗藏机遇,糖价新的运行平台或正在形成,理想的情况是,6500元/吨成为糖价的有效支撑,而7000元/吨或成为糖价的运行中枢。

  五、五月行情展望:以守为攻 卧薪尝胆

  路漫漫其修远兮;对于糖价,前途是光明的,但过程不乏曲折。

  最大的利多是,国内连续三年减产已成定局,而且现货表现依然坚挺,现货企业对后市也较为乐观;而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原糖的进口进度和冲击力度。在国外增产消息频传的背景下,国际糖价的走低幅度远远大于国内。况且国内宏观控制通胀的大方向未变,5月食糖市场需求依然疲弱。我们认为,糖价在新平台遵循季节规律,以攻为守的概率更大。5月或是一个能量蓄积,卧薪尝胆有待后市的时期,月内仍存在下行风险。具体操作上,主力换月至SR1201,如果有效跌破6500一线,可逢低介入多单。否则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