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名家信鸽眼视频:林永锋:“反美斗士”拉登为何不受世人待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1:23:05

林永锋:“反美斗士”拉登为何不受世人待见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05日08:33  环球网

  “基地”组织头号人物本·拉登被击毙以后,网络上的言论一如既往地快速分化。碎片般的讨论中两个方向清晰可辨:正方认为,作为“9·11”恐怖袭击事件的象征性人物,拉登被击毙是美国反恐事业的标志性事件,也是人类社会抗击野蛮暴力和遏制恐怖主义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他们还拿出中国外交部“国际反恐斗争的重要事件和积极进展”的表态予以佐证。反方则认为,作为先后与苏联、美国两个超级大国对抗过的“军事天才”,本·拉登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反强权斗士、英雄,甚至有人留言对他的遭遇表达了同情或遗憾。相较于正方的观点多出自报纸版面、专家访谈,反方的言论常见于互联网新闻跟帖、微博论坛。

  暂且抛开对错不论,应该说,这两种立场的形成都是有其背景的,尤其是反方的情绪。美国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的对外政策,插手别国内政,引起不少地区和国家政府、民众强烈不满甚至是发生亨廷顿所说的“文明的冲突”,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后果也是有目共睹,最极端的恰是十年前的“9·11”。更为恼人的是,美国在介入国际事务时使用“双重”标准。例如,美国可以以制造1986年“洛克比空难”为由把利比亚送进国家恐怖主义阵营,也可以语调一变,把俄罗斯车臣分离主义分子尊奉为“自由战士”、“人权卫士”。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和举动,背后的依据和目的是什么呢,有人说是美国的战略和利益。

  不讲利害、只问是非(美国式的“是非”)自然到处碰壁了,近年来美国与欧亚大陆阿拉伯国家穆斯林世界的冲突尤甚。据统计,从1968年到1997年,全球国际恐怖主义活动中,针对美国的有5655起,占36.75%。悲剧还在上演:别以为卡尔-文森号航母让本拉登肉体人间蒸发的做法天衣无缝,从世界各大媒体对中东民众这两天反应的报道中,聪明的美国人应该不难读出点真正的伊斯兰表情。这或许是哲学上“自我”与“他者”的认知差异。换句话说,宗教信仰是渗透到血液里面的东西,美国的决策者兴奋之余绝对有必要反思下这句话:当代恐怖主义作为一个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主流社会排斥他者、迷信理性思维及国家垄断暴力使用权的结果。

  美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强加于人。但即便如此,笔者仍倾向于支持正方观点。

  什么是恐怖主义?一个连欧美最权威的国际问题学者都没有办法立即给出标准答案的问题。恐怖主义活动产生已久,但至今对其定义学界莫衷一是。当前,国际社会给这种行为下的定义早已超过了100个。据统计,单单国外1981年以前就有109种,1982年以后又增加了至少50种。可能很多网友还不知道,作为舶来品,“恐怖主义”一开始还是个红色概念:它的起源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当时的革命者雅各宾派为了保护革命政权,对原来的权贵采取了极端残酷的镇压措施,史称“红色恐怖”。不过,到1794年发生“热月政变”,罗伯斯庇尔等人被送上断头台后,这个概念就被赋予了“滥用权力”的含义。不久,这个词开始在英文中流行开来且作贬义词使用。随着时间、空间的转移,恐怖主义的内涵、历史角色和人们对它的态度不断发生变化。

  这就是我们评判本·拉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很显然,在今天,特别是“9.11”恐怖袭击发生后,恐怖主义所表现出和可能表现出的毁灭性(比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使用),已经明显构成一种对全星球的威胁,具有非理性、反人类、反社会的特点。为此,世界各国形成了谴责与反对恐怖主义的一致态度,再没有国家从积极的意义上肯定恐怖主义,这样的价值底线构成了各国协调反恐的认识基础。也就是说,反恐共识来自于人们把恐怖主义看成了类似于气候变化、生态破坏等有可能威胁到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命题,归属到非传统安全领域。从这一点出发才不难理解为什么拉登被击毙后,包括联合国在内的诸多国际政治实体站到了美国一边。

  拉登可以抱怨说不幸生于这个时代,也可以认为他就是大国博弈牺牲品。但实际上早在他的戏剧人生谢幕以前,美国与非西方世界、特别是穆斯林,仇恨隔阂的种子就埋下了。长远来看,要消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发展才是硬道理。就目前而言,美国应该停止向穆斯林世界输出自己的价值观,但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从联邦调查局网站上把“美国最想捉到的人”名单由10人变成9人。(作者:林永锋,环球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