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凡马超皮肤:高中 高一人教版历史下册全册教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1:10:08

 

 

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大邑中学  赵洪波整理)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背景、过程,并概括其特征

2、初步掌握从历史传说中汲取相关历史知识的能力

3、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

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阅读法(包括文字资料、地图)、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考古资料、相关历史网站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激发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

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

三、教学过程:

一、“王”的出现和“帝”的传说(略讲)

(一)国家的出现

1、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

     氏族:按血缘关系结成的集团

     部落:若干氏族组成部落

2、出现的时间:5000年前

3、早期国家阶段的突出标志:

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和礼制的初步形成

(二)早期政治领袖——“王”的出现

早期政治权力是一种强权,早期的政治领袖兼有军事首长的身份

(三)城的出现

1、军事防御功能和权力、地位象征

  2、反映阶级对立尖锐化

(四)大规模的祭祀活动

反映社会权力集中,体现出早期政权和神权的集合

(五)社会不平等现象

1、贫富分化的出现

贫富分化与产品积累、交换扩大有直接关系

2、政治压迫的加重

(六)“帝”的传说——神话的史料价值值得重视

二、夏商的政治制度

1、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

【首先,请同学们看这段材料:

材料一:《礼记·礼运》是这样描述远古社会的状况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这就是所谓的“大同之世”。[叫一个学生翻译]。从这段材料中,我们不难看出,在远古社会(原始社会)中,部落成员之间是平等的,有着一种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正所谓“大同之世” 】

老师:大禹治水,为民造福的故事同学们都不会陌生。那是一个兢兢业业、一心为公的大禹。由于他的德高望重,根据传统的禅让制,舜到了晚年,传位于大禹。到禹的时候,夏部落逐渐强大起来,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力也越来越大。禹虽然按照传统的禅让制推举伯益为继承人,但是却不给伯益实权。相反,禹把实权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这时的大禹还会是以前的那个大禹吗?

学生:(回答)

老师:这时的大禹因为自己权势的强大,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夏国王了。禹死后,禹的儿子启凭借自己的威望和权力,继承父亲的位置。又出兵打败对此不服的部落,最后得到了各部落的承认。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王朝的建立、禅让制的废除和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古代史上的一大事件,它标志着氏族公社制的瓦解,从“天下为公,选贤为能”的“大同”社会进入“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的“小康”社会,保护私有制度和剥削阶级的国家机器已经产生。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材料二:而夏朝建立后:“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仪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这就是所谓“小康之世”。[也就是阶级社会]

夏朝建立后,原来的禅让制就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王位的继承不再是“选贤为能”而是只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王位”被看作是国王一家一姓的私产,只有王室家族的人才有王位的继承权,不管这个继承者是否有德、有能;而非王室成员,不管是否有能力,是否受人爱戴,也不能继承王位。原始社会的“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从此中国社会进入了“天下为家”的时代。

2、商代政治的特点

  (1)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2)神权何王权紧密结合

三、西周的分封制

1、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时间始于周武王时期。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实行分封制。那么,何谓“分封制”呢?封:“圭”指“分茅裂土”。指分封时给诸侯一块土地加一把茅草,表示这块土地上的所有都归诸侯所有。周初统治者在军事上征服了广大地区后,派遣自己的亲姻兄弟或异姓贵族勋戚,或臣服的异族首领,带着武装家臣和俘虏,到指定地点去进行统治,把那里的土地和人民赐给他们,建立西周的属国,统辖当地的部落和人民。这些受封地区的统治者就叫诸侯。诸侯在其封国内,又将大部分土地分封给属下的卿大夫,作为“采邑”。卿大夫再把所封采邑的土地分封给属下的士,作为“食地”。这就是西周的大分封,即所谓的“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卫宗周。”史称“封藩建卫”。

自西周建国开始,裂土分封就没停止过。但是大规模的实行分封,是在武王克周后和周公摄政期间。周武王死后,在周初的大分封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人物是周公。史称周公“立七十一国”,其中本家姬姓五十三,奠定了西周的政治格局。

【对照地图】当时主要的封国有:

鲁: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以奄(曲阜)为中心,统治“商奄之民”(当地土著)和“殷民六族”。

晋:成王弟唐叔虞的封国。统治夏墟之地,以唐(今山西翼城、曲沃二县交界处)为中心,控制夏遗民“怀胜九宗”。

卫:武王弟康叔的封国。统治以原商都为中心,包括今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地区,管辖“殷民七族”。

齐:周王的舅舅姜氏师尚父的封国。都营丘(今山东临淄),统治原薄姑的土地和人民(进山东半岛)。

燕:文王庶子召公世的封国。都蓟(ji)(今北京附近),统治河北北部地区。

吴:相传是周王季历之兄太伯、仲雍奔吴所建国家。以姑苏(今江苏苏州)为中心,统治当地土著居民。

受封的大小诸侯,关系有亲有疏,爵位高低不等,疆域大小不一,军队多寡有别,表现了等级隶属关系。

分封诸侯并非仅是周初的权宜之策,而是西周的一贯制度。到西周中晚期的时候,周王室还陆续分封了许多诸侯。如周宣王时期分封的申国和郑国等。

西周的“封建”和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制度不同。这里的封建:即“封国土,建诸侯”。就是我们所说的分封制,指帝王把爵位、土地分赐给亲戚或功臣,使他们在封定的区域内建立邦国。秦废封建,置郡县。封建制度:以封建地主占有土地、剥削农民(或农奴)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2.分封制的内容

【分封制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作为西周的最高统治者周王与被分封的地方诸侯之间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分封制的核心内容授民授疆土。周王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ji),由周王直接统治。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被分封的诸侯,接受周王的册封和礼器,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如果诸侯间发生了争执或冲突,则由周王进行调解和处理。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自称为上天之子,故又称天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对于不尽义务或反抗的诸侯,周王有权进行处罚乃至征讨。

同时,分封制也是一种分级立宗制,不仅仅是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在其封国内也要进行分封,封其子孙或其他贵族为卿大夫,给予一定的土地;卿大夫在其封地内也要分封,封其后代为士,分给采邑;士以下不再分封。

分封制有怎样的作用和影响呢?分封制在当时是进步的。首先,经过大分封,各方诸侯都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形成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统治格局。由于层层分封所确立的天子、诸侯、卿大夫之间有着严格的隶属关系,因而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王权要比夏商集中,这对巩固和扩大西周王朝起了积极作用,它是我国从方国林立走向专制帝国的必经历史阶段。其次,经过大分封,西周的疆域比商代大有扩展。迄今所知,北从辽西,南至长江以南,西从甘肃东部,东到滨海的广大领土都发现了西周遗址和西周铜器。西周的统辖范围和政治经济文化影响都要比商朝广阔。

不过,分封制所建立的诸侯国它们的相对独立性也比较大,书上就说到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等,这就使得周王无法对诸侯势力进行直接地干涉和控制,这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周王权力的集中

老师:西周后期,周王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哪些质的变化?

学生:(回答)

老师: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间力量的发展与差距越来越大,出现了一些力量强大的诸侯国。西周后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逐渐失去了“天下其主”的地位,不仅不能再对诸侯发号施令,反而在政治上、经济上越来越依赖于强大的诸侯。而强大起来的诸侯国则跃跃欲试,力图争当霸主。春秋战国时期,强大起来的诸侯国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争霸中原。社会的发展变化冲击着旧有的政治制度。周王分封命令诸侯的现象已经成为过去式了,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慢慢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四、西周的宗法制

1.宗法制的主要内容

“夏”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一个部落,就是由一群互相有血缘关系的人组成的。这种社会结构在国家诞生以后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因此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其开创建立的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到西周时才最后形成为严密的政治制度。它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宗法制是西周又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与分封制密切相关。

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正妻(大老婆)生的儿子称为嫡子,其他妻室生的称为庶子。天子、诸侯、卿大夫的法定继承人首先是嫡子中的长子,庶子即使比嫡子年长,也不能作为继承者,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前者是针对嫡子而言,后者是针对众子而言。

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作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继承封号,其余诸子分封为士。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分封制下又有大宗和小宗之别。大宗和小宗是相对而言。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又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对于士而言,卿大夫又成为士的大宗。大宗和小宗的划分,明确了下级贵族臣服于上级贵族、全体贵族服从于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

宗法制只适用于同姓贵族之间,但由于周人实行同姓不婚,这样就用婚姻关系把异姓贵族联系起来了,姬姓贵族娶妻应娶异姓贵族的女子,而异姓贵族娶妻也多在姬姓贵族女子中寻找。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这样,国家就宛如一个庞大的家族系统,形成了族权和政权的结合。姬姓贵族与异姓贵族互为姻亲的密切关系,是宗法制的重要补充。

2.宗法制的作用、影响

同学们想一下看,这样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有怎样的作用和影响呢?

宗法制即宗族法规,是一种权力继承制度,将君位的承传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和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宗法制下的等级尊卑观念非常严格,等级森严,尊卑有序,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君臣关系为纲纪,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礼乐制度(略讲)

1、  礼的地位:西周文化的主构架

2、  礼的作用:维护政治安定,保证社会和谐

3、  礼的内容:尊崇上天和先祖,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

4、  礼乐的使用范围是有严格的限制的

小结:

本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夏商周时期的主要的政治制度。夏商周三代,虽然处于我国的早期国家的逐步形成之即,但已经有了较为完备和成熟的政治制度。夏商确立的王位世袭制以及西周确立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对中国社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

教后记:

    本课是高中的第一篇课文,内容较深,讲述了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在课上,我结合相关的地图、事例来讲述抽象的概念。他们在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理解仍然存在困难。主要原因是背景知识不足,这需要他们在课前预习,特别是初中学习过的知识复习,在课上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其余教案,敬请期待。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标要求

1.熟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后果,理解中国战败的原因。

2.认识战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识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后果,

2、技能:理解中国战败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通过问题探究、归纳总结、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侵略、求民主是近代中国人民的两大任务。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后果,中国战败的原因。

教学难点:鸦片战争的起因,中国战败的原因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指导学生回忆第三单元的主要内容。)17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在西欧逐步建立并巩固了自己的统治,西方各国相继建立了资本主义政体。继而,他们为争夺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而疯狂扩张。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命运,也开始了中国一个多世纪的屈辱史。

   一、鸦片战争

    【合作探究】(由鸦片战争的原因引出本目的知识点,提问:林则徐为何要禁烟?(因为鸦片烟的种种危害已威胁到清朝的统治。)鸦片从何而来?(英国走私。)英国为何向中国走私鸦片?(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辨析两组概念:“出超和入超、贸易逆差和贸易顺差”。)

    当西欧各国逐步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并疯狂向外扩张的时候,愚昧的清王朝依然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虽然清王朝已经非常衰弱,但在对外贸易中却一直处于出超地位,以英国为首的新兴资本主义强国久久不能打开中国的大门。于是英国开始采取非正当贸易手段,19世纪初,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造成中国政府的财政危机,军队丧失战斗力以及严重的社会问题。鸦片带来的巨大危害引起了朝野的关注,清政府内部也为如何禁绝鸦片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道光帝决定禁烟,派林则徐前往广州查禁鸦片。林则徐在虎门当众将收缴的鸦片销毁,虎门硝烟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合作探究】(指导学生分组讨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原因。)

中国是一个日趋衰落、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而英国是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世界强国,生产力水平高于中国,武器更先进。在战争过程中,清政府战和不定,几易主帅,派往前线的将领对这次战争既不重视,也不懂战略战术,武器装备落后,军队缺乏战斗力,最终中国战败。

【合作探究】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同英、美、法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指导学生分析这些条约使列强获得了哪些权益?给中国带来了哪些灾难?)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深重的灾难,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传统的朝贡体制被打破,中国从此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鸦片战争的失败并没有惊醒迷梦中的清政府,虽然道光帝感到屈辱,但大部分官员仍旧没有觉醒。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合作探究】(指导学生讨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后果。)1856年,为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扩大在华权益,英法以修约为借口,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中国战败,被迫同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由于对《天津条约》的若干条款双方都不满意,次年战事再起。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城,洗劫并烧毁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给中国古代文化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1860年英法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通过《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列强又攫取了新的权益,中国的主权遭到更大的破坏。(指导学生比较两次鸦片战争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布局和特点。)

     两次鸦片战争虽然都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内部一部分官绅开始改变传统的华夷观念,主张向西方学习,兴起了“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中国的现代化开始起步。

【课堂小结】鸦片战争迫使中国社会转型,在世界发展的潮流面前,中国已不可能维持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面临的新变局也是所有落后国家都面临的问题,只不过中国是一个大国,又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社会变革的道路更艰难曲折。

【作业布置】《立体设计》

【教学反思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标要求太平天国迅速发展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识点: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定都天京;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和意义;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

2、技能:

理解:太平天国迅速发展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

运用: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讲析培养其系统的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的认识。认识到太

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认识到农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重要作用,从而关注农民,关注农村。

【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教学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自然经济在幅员辽阔的古老中国广泛存在,使得几千年来农民一直是中国人的主体。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至今依然如此。如今我国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提到国家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来。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民都是十分重要的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进入近代的中国农民怎样担任起近代反侵略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这一任务的?

一、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太平天国兴起的背景

教师补充材料: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指出:“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因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

【合作探究】由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分析上述材料的含义,从而准确理解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包含列强的侵略和封建主义剥削两方面的内容。

2.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851~1853年

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宗教理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文献资料,提炼有效信息,并加以归纳,来分析评议拜上帝会的宗教理论。使学生认识到太平天国的宗教理论已融入“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资本主义时代的基督教义,说明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在政治上从西方寻找救国方案,带有时代的特点。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历史发展过程,指导学生参阅P46《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培养他们读图、识图的习惯,建立正确的时空概念。

【合作探究】要求学生阅读地图,并在下面用箭头表示先后攻占地点:
金田——永安——桂林(未克)——全州(冯)——长沙(未克、萧)——岳州——武昌(50万)——九江——湖口——安庆——南京
    3.太平天国达到全盛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北伐、东征、西征三大军事行动的目的过程和结果。

这里需要强调三个问题:①定都天京之时,太平天国面临的形势,以及北伐、西征、东征的战略目标。②北伐的失败原因与北伐的战略作用。③西征与东征取得重大胜利的意义。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              天京变乱:

教师补充相应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会走上追求享乐、讲究排场、划定烦琐等级之路?这样做的危害是什么?天京变乱分别会给太平天国和清朝政府带来什么影响?

2、              重建核心:

  新领导核心:陈玉成、李秀成主军,洪仁轩主政太平天国新的领导核心形成。

3、积极防御:

着重指明下面几点即可:再破江北大营和三河镇大捷,使天京、安庆转危为安;再破江南大营使天京根本解围;进军苏南,给清朝的打击十分沉重,特别是经济方面的打击最为沉重。在进攻上海的战役中,太平天国勇敢地肩起了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重任;安庆失守和陈玉成牺牲,是太平天国后期极为严重的挫折,太平天国防御中的攻势结束。

4、天京陷落:1864年

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可先指导学生阅读文献资料与相关的课文,掌握它的原则、方法、理想,领会它的基本思想。

(1)       内容:

⑴土地分配原则和方法

⑵产品分配原则和方法

⑶实施目的:大同社会
【合作探究】(2)评价:

⑴具有强烈的革命性: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它以土地为中心全面改造封建社

会建设农民理想社会的方案,前所未见。它继承和发展历代农民“均田”斗争思想,第一次鲜明突出表达了农民要求摆脱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极大调动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是几千来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⑵局限性: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了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损害农民生产积极性,具有空想性。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其纲领只能反映其迫切的现实愿望,追求平等、平均和小私有制基础上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2、《资政新篇》

(1)       内容:

《资政新篇》是洪仁玕为振兴太平天国,于1859年冬提出的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教和外交等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学习、掌握这些主要内容。
    教师补充材料:“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唯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人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

【合作探究】让学生阅读、思考、概括《资政新篇》提出哪些对外交往的重要主张。然后对学生的概括作简单总结。

这段资料提出了对外交往的重要主张有:第一,同外国自由通商,但不准外国人擅入我国内地。第二,同外国交流文化,准许外国人为我国献策。第三,同外国平等往来,不准外国干涉我国的内政。    

(2)评价:
    《资政新篇》由于当时中国社会条件的限制和太平天国面临的严峻形势,没有能够实行,但它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其提出的思想和主张,对后人也起了一定的启迪作用。

【课堂小结】

【习题解答】

本课测评

【作业布置】《立体设计》

【备课札记】

 

 

 

 

 

 

 

 

 

 

 

 

 

 

 

 

 

 

 

 

 

 

 

 

 

 

第12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课标要求

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理解《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及所带来的危害,认识分析战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理解当时中国社会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识点: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

2、              技能:

理解:《马关条约》是自《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一个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运用:《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从此,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重点难点

重点: 《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难点:甲午战争后中国各阶层的探索是难点。面对民族的生存危机,中国各阶层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清王朝进行了军事改革,派袁世凯编练新军;康、梁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则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团体——兴中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纲领;农民阶级则掀起了义和团运动,反抗外来侵略,但最终都失败了。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谈话法、图文教学法、提问启发法、阅读指导法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音乐导入(罗大佑《亚细亚的孤儿》);

         【合作探究】——提问:“今年是纪念甲午中日战争多少周年?”

历史不容忘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段浸透了无数先辈血与泪的历史。

一、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1、              【合作探究】战争背景

(1)       日本:

①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日本国土狭小,

资源匮乏(出示日本地形图)

②经济危机,国内矛盾重重

③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军国主义)

    ④长期充分的战前准备:

政策上,“大陆政策”;军事上,扩军备战,搜集情报

(2)       中国:

①政治上: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材料:慈禧挪用北洋水师军费庆寿与日本天皇皇后捐献首饰作军费对比)

②经济上: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③军事上:有限的近代军事装备

④态度上:认识不足,虚骄自大,“避战求和”,寄希望

于西方列强“调停”

2、战争经过:(动态地图显示)

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爆发标志:丰岛海战(1894年)

重大战役: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

(幻灯片显示部分网址,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下面,让我们再一次重温那个令人难以忘怀的镜头。(播放《甲午风云》片断)

3、              战争结果:签定《马关条约》——最严重、大大加深

1895年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日本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定了《马关条约》。(图片)

 

 

《马关条约》内容

危害

赔二亿

加剧了人民负担,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割三地

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致使台湾和祖国分离半个世纪

开四口

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允设厂(资本输出)

进一步掠夺了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              影响:

①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原来不起眼的小国日本则一跃成为亚洲的强国,中国人也因此被称为“东亚病夫”。同时,日本在《马关条约》中的巨大获利也大大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华民族的危机进一步加深了。(《时局图》)

②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

(将学生分成四个组,分别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清政府;维新派;革命派;农民。通过四个场景表演重现当时历史。)

【合作探究】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课堂小结】

 

 

 

【习题解答】

【作业布置】《立体设计》

【教学反思】

 

 

 

 

 

 

 

 

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标要求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国民国的成立;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三民主义;中国民国的成立;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

技能: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运用:历史转型时期各阶层变化

¤过程与方法:

1、过程讲述图片直观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分组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辛亥革命是反封建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

同盟会建立的条件和性质的分析是重点。一 建立条件:1、经济基础:20世纪出,民族资本主义的比较迅速的发展。2、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3、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4、组织基础: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建立。二 同盟会的性质:它是在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员的基础上组成的,但它不同于以上各团体,从其组织形式、组成人员成分、政治纲领和章程上看,它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难点:

武昌起义的条件是难点。1、经济基础:汉口的自然经济解体早,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成长早,此外这一地区,交通便利,煤铁资源丰富,也便于资本主义的发展。2、阶级基础:随着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形成了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这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3、群众基础:武汉地区帝国主义入侵较早,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压榨,使人民的反抗怒潮不断高涨,这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较好的群众基础。4、起义准备:武昌起义前,革命党人在武汉地区进行了长期的起义准备。5、熊秉坤、金兆龙等人的革命主动精神。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对中国的革命有什么启示?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最终证明了农民阶级不能完成反帝发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革命需要新的阶级来领导,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他们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开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讲授新课:

【合作探究】十九世纪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得到了发展壮大。这时,中国的民族危急进一步加深。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那么,同学们结合教材和千米那学习的内容,分析资产阶级革命能够发生的历史背景使怎样的?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

教师:(1)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其统治危机。(2)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决心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合作探究】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最重要的是成立了革命政党同盟会。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关于同盟会的内容,掌握同盟会的概况和革命纲领三民主义的内容。

学生:阅读思考!

【合作探究】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再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不敢放手发动广大群众,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民生主义不是切实可行的土地纲领,只能是一中空想。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在资产阶级革命派成立同盟会,提出革命纲领三民主义之后,资产阶级改良派与之发生了激烈的论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这场论战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使革命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更多的人开始冲破改良思想的束缚,投身革命。

教师:对,由于更多的人投身革命,也促使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在同盟会的领导下,发动了许多次武装起义。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浙皖起义和广州起义。尽管这些起义都失败了,但是,它们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革命高潮该到来了。

【合作探究】面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浪潮,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清王朝采取了什么措施?

学生:预备立宪!

【合作探究】那么,清王朝采取的预备立宪是否能够挽救它的统治呢?

它的立宪骗局被揭穿,革命高潮到来了!同学们知道革命的高潮指的使哪一次革命吗?

武昌起义使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但是,革命也存在着问题,问题在哪里同学们知道吗?

教师:刚才几位同学说的都很好。

在当时的革命形势下,一些立宪派和旧官僚投机革命,比如旧官僚黎元洪居然当上了都督,说明革命潜伏着严重的危机。在武昌起义取得胜利后,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宣布建立中华民国。请同学们自学关于南京临时政府的内容。思考:南京临时政府是什么性质的政府?

【合作探究】南京临时政府是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位主体的政府。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则是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南京临时政府名义上是中央政府,但是,它并没有实现国家的真正的统一。这就位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提供了机会。1912年3月,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革命果实被篡夺了!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袁世凯能够夺取革命果实?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意味着什么?

【合作探究】袁世凯之所以能够夺取革命果实主要有这样几条原因:1)武昌起义后,同盟会处于十分涣散的境地,成分非常复杂,很多人把推翻帝制的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2)立宪党人和旧官僚害怕革命的发展会危及自己的利益,也希望袁世凯主持大局。3)革命党人的妥协和退让。4)袁世凯手握重兵,又得到了帝国主义的支持。尽管袁世凯夺取了革命果实,但是,辛亥革命毕竟推翻了帝制,在中国的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次,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第三,它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第四,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课堂小结】:

辛亥革命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尽管在最后,它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没有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但是,它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从此,中国人民为了争取民主和共和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所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课堂习题】:

有人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历史命运,是一次失败的革命。你怎么看?

【作业布置】《立体设计》

【教学反思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课标要求使学生掌握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识点:使学生掌握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诞生,民主革命纲领制定;国民党“一大”,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北伐战争;大革命的失败。

2、技能:归纳、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师生对话中循循诱导,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究历史问题,加深对历史实质的理解,总结历史发展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国共两党若干原则的一致性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但是二者的阶级利益不同,又最终导致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风雷;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难点: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谈话法、图文教学法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一、五四运动

(一)、【合作探究】五四运动背景(原因)是什么

1、国际上:

(1)、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道路。

(2)、一战期间,日美加紧侵略中国,民族矛盾尖锐。

2、国内:

(1)、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专制、卖国、混战),加深了阶级矛盾。

(2)、经济基础: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3)、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罢工斗争频繁。

(4)、思想基础: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二)、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

(三)、经过

(四)、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1、迫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职务

3、中国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五)、【合作探究】性质、意义分别是什么?

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

2、意义:

(1)标志着无产阶级独立地登上了政治舞台。

(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3)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中共的诞生

(一)、【合作探究】中共的诞生历史条件有哪些

1、、国际条件:

(1)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2)共产国际的帮助

2、国内条件

(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

(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组织的建立

(4)、五四运动的推动:推动了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二)、诞生:中共“一大”

1、时间、地点:1921.7.23    上海  →浙江嘉兴南湖

2、代表:书本51页表格      (列席):马林

3、内容:

4、意义:

【合作探究】(1)性质: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2)特点: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

(3)意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

(这个“新”体现在新的领导阶级、新的理论武器、新的革命纲领、新的革命基础。)

三、第一次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合作探究】(一)、背景(原因)

1、外因:共产国际的促进作用

2、中共:(1)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必要性)

       (2)中共“三大”的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

3、国民党:孙中山的伟大转变(当时中国现存的各阶级,只有国民党是比较真正的民主派,有威信,又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有合作的诚意。)(可能性)

(二)、实现: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1、时间、地点:1924.1      广州

2、内容:(1)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3)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3、意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三)、意义:全国范围内迅速开展了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

四、大革命运动

(一)、兴起:1、五卅运动:1925年

             2、国民政府的成立:1925年    广州

             3、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巩固)

(二)、发展:

1、北伐战争
 (1)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

(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时间:1926年7月——1927年

(4)结果:①歼灭吴佩孚、孙传芳主力

       ②1926底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③1927年初广州国民政府迁都武汉,武汉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

2、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   

(1)农民运动:湘鄂赣     “一切权力归农会”

(2)工人运动:组织工人运动,举行罢工

3、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合作探究】(三)、失败的标志及原因

1、标志:“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2、原因:

(1)主观:

①年幼的中共,缺乏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

②陈独秀等人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2)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①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破坏

②封建军阀的反扑

③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五、“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

(一)、工农武装起义

1、背景: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使中共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决定用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2、两大起义:

(1)南昌起义

①时间、领导人:1927.8.1  周恩来、贺龙等人

②经过:朱德、陈毅所率一部转入湘南,进行游击战争,另一部分虽进入陆海丰地区

③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湘赣边秋收起义

①时间、领导人: 1927.9  毛泽东 

②经过: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在进攻受挫后果断地决定放弃进攻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防守较弱的山区进军。

③结果: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二)、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时间:1927年10月

2、人物:毛泽东

(三)、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内容: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2、意义:“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从1928年到1930年夏,全国出现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星火,已呈燎原之势。

 (四)、再实践:

1、土地革命

 (1)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2)意义: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生活上有了保障,革命积极性大大提高。

2、根据地建设

(1)经济建设:农村经济

(2)政治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

①时间:1931年冬

②地点:江西瑞金

③内容: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定都瑞金。

【合作探究】3、武装斗争:三次反“围剿”斗争

       从1930年10月起,蒋介石连续三次派重兵甚至亲自坐阵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三次大规模的反革命“围剿”。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连续粉碎了敌人的三次“围剿”,使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六、红军的长征

(一)、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蒋介石于1933年10月,调集100万军队,200架飞机,向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空前规模的第五次“围剿”,其中半数兵力用于围攻中央革命根据地。博古和李德推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使红军苦战一年,未能粉碎第五次“围剿”。1934年10月,国民党军队推进到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腹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二)、经过:

1、开始: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八万多人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长征开始后,博古、李德又犯了逃跑主义错误,使红军在突破四道封锁线后只剩下三万多人。

2、遵义会议

(1)时间:1935年1月

(2)内容:

(3)意义:①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②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③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结束:

(1)陕北吴起镇  1935.10:中央红军与当地红军会师

(2)甘肃会宁:  1936.10  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三)、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3、使红军主力到达抗日前线,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立体设计》

【备课札记】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课标要求】

了解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历史事实。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识点: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长征

2、  技能:理解长征的原因和意义。

运用:长征胜利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通过问题探究、归纳总结、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八七会议与遵义会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教学难点】长征的原因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所学过的国民大革命,我们也把它称为第一次 原因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年国共两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大革命轰轰烈烈地兴起,但是不可避免地失败了。(归纳失败的原因:主观和客观)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显著变化,从国共合作到分裂,中国历史进入到国共十年对峙的时期。

时间范畴:1927年至今

阶段:十年对峙             1927——1936年

八年抗战             1937——1945年

人民解放战争         1945——1949年

过渡时期             1949——1956年

曲折发展             1956——1966年

十年浩劫             1967——1976年

建设现代化新局面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外交、文化等各方面

【合作探究】.分析说明国民政府只是形式上统一了全国,比较南京国民政府的“北伐”与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的异同,正确分析国民政府政权性质的变化,全面分折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 

2.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概括归纳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内外政策及其特点,并揭示其政策的实质,进而认识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深入理解毛泽东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实践和“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4.结合世界历史背景,联系二、三十年代国内形势,理清日本侵华逐步深入的线索,分析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原因和影响。认识蒋介石“搞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质。 

5.对比“八七”会议与遵义会议的异同,分析说明中共是怎样从幼稚走向成熟的。 

6.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国民党内爱国力量 的抗日活动。 

【合作探究】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与发展 

 (1)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开始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开始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新时期。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三大武装起义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由城市转入农村揭开了序幕。  _教师资格

 (2)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正确道路。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又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 

3)革命形势重新高涨 

    在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指引下,井冈山的星星之火迅速成为燎原之势,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和各项建设也取得巨大成就。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力量10万人。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三次反革命‘围剿”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起来,后来又粉碎了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 

(4)“左”倾错误使革命受挫 

由于共产国际的“左”倾策略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中国革命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5)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长征初期革命形势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召开了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使党、红军和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实现了战略转移的伟大任务。 

【合作探究】4.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1)国民政府建立后,帝国主义列强向中国扩大资本输出,倾销过剩商品,进一步控制了中国金融财政和重工业。 

 (2)美国通过“改订新约运动”’,取得了在华的外交优势。 

 (3)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等一系列侵华事变,中华民族的危机不断加深。 

5.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 

    面对日本的侵略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中国人民掀起了的抗日救亡运动。 

 

(1)中共领导的抗日救亡斗争 

  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发表宣言,提出“发动群众斗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主张。 

    ②中共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后来发展为东北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③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④领导著名的“一二,九”运动,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⑤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东北人民自发的抗日斗争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成抗日义勇军,沉重打击了日伪军。 

(3)国民党内爱国力量的抗日活动 

    日本的步步进退和国民政府的连连退让,引起国民党内爱国力量的强烈不满。 

   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上海成立。 

   ②冯玉样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③蔡廷带等爱国将领在南方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领导抗日斗争。  

   ④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是这一时期抗日**运动的最高潮。  【合作探究】如何理解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①这一理论的核心就是在中共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的建设结合起来。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最重要的条件;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根据地是中国**革命赖以发展的战略基地。 

    ②“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中国革命在城市遭到失败后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丰硕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伟大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合作探究】如何理解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①首先要明确遵义会议是在长征开始后“左”倾错误继续给党和红军造成巨大危害的危急情况下召开的。由于当时形势的制约,它只是从军事上、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而没有全面、彻底地清算党内的“左”倾思想。 

    ②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立体设计》

【教学反思

 

 

第16课    解放战争

【课标要求】:解放军的战略反攻以及解放战争的胜利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识点: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中国土地法大纲》;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刘邓大军等反攻方向;战略决战的胜利;三大战役的胜利及意义。

2、技能:(1)通过对民主革命时期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的能力。(2)通过对解放战争进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对战争进程的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3)通过解放战争中敌我力量变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解放战争进程的教学,教育学生认识人民群众的支持是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过程与方法:

(1)感知→思考→主动参与合作学习

(2)对比探究问题→迁移与拓展

(1)通过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的教学,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土地改革运动,使学生掌握概括、归纳的方法。(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本节图表,培养学生分析图表得出正确历史结论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1)战略决战的胜利是本节重点。随着解放战争进程的发展,敌我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发生很大变化。同时,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国民党政治上十分孤立,后方不稳;而解放区基本完成土改,政权巩固,人民支援解放战争,因此决战时机已经到来。中国共产党抓住时机,展开三大战役,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学习这一内容既有利于学生把握历史发展基本线索,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难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解放战争进程的关系是本节难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广大农民是否能够真正调动起来,投身于革命战争、支援革命战争,是关系解放区民主政权能否巩固,工农联盟能否巩固以及解放战争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而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又有效地保证了土改的进行,保卫了土地改革的成果。要引导学生体会经济与政治的关系,体会民主革命中农民阶级的作用,从而深刻理解人民群众的支持是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谈话法、图文教学法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使国内形势向着有利于人民的方向发展,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合作探究】抗日战争胜利后,以减租减息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政策,已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要求,他们迫切希望获得土地。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并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同学们请回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时期我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依据是什么?

师:(引导学生从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斗争任务去分析)

生:(回忆并回答)

师:在国民大革命时期,因为反封建军阀的需要,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政策,动员农民参加革命,支持革命;在十年国共对峙时期,因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国内阶级矛盾,革命任务要“打倒地主阶级”,采取了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所有的政策;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团结地主阶级共同抗日,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在解放战争时期,国内阶级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因此改变减租减息的政策,实行同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基本相同的土地政策。

《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了土改的方向、方法并在土改总路线中明确了依靠力量,团结对象和革命的目的,请同学们看书(引导学生思考、掌握具体内容)

师: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土地改革中,中国共产党贯彻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合作探究】(引导学生阅读土地改革的意义)经过一年多的斗争,解放区有一亿多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这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了保卫胜利果实,广大农民积极生产,踊跃参军,支援前线。农民的支持,成为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可靠保证。

二、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1.战略反攻的条件

师:(出示敌我双方1947年力量对比表和1947年6月全国形势示意图)

投影片:解放战争敌我力量变化情况

军队名称

1946年7月

1947年7月

人民解放军

130万人

195万人

国民党军队

430万人

373万人

师:经过一年的解放战争,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这一年我人民解放军共歼敌112万,使敌基本丧失进攻能力,战略反攻的时机成熟。

投影片一: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毛泽东《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2.反攻目标和主攻方向

师:引导学生阅读并明确解放战争第二年的任务,(出示《1947年6月全国形势示意图》)

指出:敌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两解放区,如此两个拳头都打出去了,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像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敌中原空虚,机动兵力下降,士气低落。因此,党中央决定主攻方向是国民党军队防守力量薄弱的中原地区。

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引导学生看书)

生:(归纳、掌握具体史实)

师:人民解放军在外线作战情况怎样。(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学生把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

师:(请同学在地图中填入下列内容: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陈赓、谢富治率晋冀豫解放军一部,进攻豫陕鄂边区;陈毅、粟裕率华东解放军主力进攻豫皖苏地区)三路大军呈品字阵势,像尖刀插入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打破了国民党的中原防御体系,威胁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师:解放战争第二年内线作战情况如何呢?

(引导学生读课本并读图,把下列内容落实到图上:聂荣臻指挥华北解放军解放了石家庄,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解放军解放了东北广大地区,彭德怀、贺龙领导西北解放军收复了延安)

通过分析使学生得出结论。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迫使国民党军队由战略进攻转为全面防御,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作用,也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

三、战略决战的胜利

1.战略决战的时机成熟

【合作探究】1948年秋,敌我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阶段,请哪位同学谈一谈决战时机成熟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思考并出示1948年敌我双方力量对比表,从军队数量、军队士气、人心向背等方面回答)

军队名称

1946年7月

1947年7月

1948年7月

人民解放军

130万人

195万人

280万人

国民党军队

430万人

375万人

365万人

师:中共中央经过对形势分析,认为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主力决战时机已经到来,于是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2.三大战役

【合作探究】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三大战役首先在东北发动呢?(出示全国形势图)

生:(思考并回答)

师:通过分析可看出,蒋介石面对人民解放军的反攻,只能采取重点防御的方针,并集中主力于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东北地区是撤是守,国民政府举棋不定。对此,中共中央审时度势,确定战略决战首战东北。这是因为:第一,若先打华北,我华北解放军会受到华北、东北两地敌军的夹击;若首战华东,则会促使敌人下决心撤退东北军队,实现战略收缩。第二,首战东北有必胜把握。东北卫立煌集团仅48万人,且被我军分割于长春、沈阳、锦州为中心的三个孤立的据点,或战或守正举棋不定。东北我军有70万人,加上地方武装30万人,总计有百万之众,占有数量上优势,且土地改革完成,后方巩固。第三,首战东北胜利,会改变敌我力量对比,获得东北大后方,有利于推动全国战争的发展。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引导学生看课本上插图并阅读教材,对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进行归纳)。(出示投影片):

“中心注意力必须放在锦州作战方面,求得尽可能迅速地攻克该城。即使一切其他目的都未达到,只要攻克了锦州,你们就有了主动权,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生:(阅读课本归纳作战方针)

师:同学们归纳得很好,辽沈战役先打锦州,截断了东北敌军向关内的退路,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完成了党中央的战略部署。随后东北解放军在林彪、罗荣桓指挥下,英勇作战,解放长春,攻占沈阳,东北全境解放。辽沈战役结束后,人民解放军人数达300万,而国民党军队人数下降为290万。人民解放军在总数量上取得优势。

师:(放录像片《淮海战役》并请学生思考淮海战役作战的特点)

【合作探究】淮海战役从投入作战的总兵力上看敌军在数量上占优势,但中原和华东人民解放军在总前委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的领导下,采取“中间突破分段歼敌”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首先在徐州以东歼灭黄伯韬兵团十余万人,又将援敌黄维兵团十余万人包围歼灭。到1949年1月发起总攻,全歼敌军,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淮海战役共歼灭和改编敌军55万多人,解放了长江以北中下游地区,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人民解放军抓住战机,适时发动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中,人民解放军采取分割包围就地歼灭的方针,围敌于北平、天津、张家口、新保安等地,切断敌西逃南窜的去路,先打两头,后取中间。攻克张家口、新保安、天津,傅作义率国民党军队在北平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1月底,北平和平解放,至此三大战役胜利结束。

师:三大战役的胜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其意义是重大的(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合作探究】三大战役的胜利,大大加快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请讨论三大战役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党中央、中央军委及时抓住战略决战的时机,正确选定决战方向,并针对各战场不同情况,制定出各具特点的作战方针,有力地确保这场伟大战略决战的胜利。第二,广大人民解放军指战员英勇作战,不怕牺牲,坚决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第三,各解放区人民大量物力、人力支援,以及国统区革命群众在中共地区党领导下开展各种形势的斗争,有力地配合了军事战场的斗争。因此党中央正确决策,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是三大战役胜利的主要原因。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立体设计》

【备课札记】本课教学设计有两点比较突出。第一是对土地改革这一重点问题的处理。教师将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与中国共产党在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相联系,通过引导分析,使学生深刻认识我党的政策是与当时的形势和斗争任务紧密相关的,同时对民主革命时期的土地革命问题有一个综观、整体的认识。以此为基础,再让学生理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解放战争进程的关系这一难点问题就比较容易了。第二是对地图、图表的利用。本节课要讲清战争进程,利用地图才能使学生理解战争的空间状态、理解我军的作战方针和意图。表格用来展示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情况,真切、直观。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单元规划】

工业革命开始后,为了解决社会发展和贫富分化的矛盾,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了。它虽然反映了还不成熟的无产阶级美好愿望,但无法指导工人运动。为了适应工人运动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于1848年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到巴黎公社的伟大尝试;从十月革命在一国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再发展到越出一国范畴形成社会主义阵营及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从起始至今经历了150多年的风风雨雨。其间有成功,也有挫折;有高潮,也有低谷。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在曲折中顽强向前发展。

本单元总体概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现实的历史发展线索,说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是中国国情所决定的。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课标要求

1、  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识点:《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巴黎公社革命;

2、  技能:理解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过程与方法:

(1)感知→思考→主动参与合作学习

(2)对比探究问题→迁移与拓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巴黎公社革命;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教学难点】:空想社会主义。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本单元第1课。独立工人运动兴起与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来指导。反过来,科学理论又极大地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本节课就是从这一角度出发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标志和巴黎公社成立的背景、措施以及失败原因和意义等两方面内容。

【新课讲授】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有哪些

【合作探究】1、历史条件:

  ⑴社会经济基础: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已日益暴露。

   ①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②表现:A 1825年,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次经济危机,此后便频繁发生。

           B 随着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且公开化,工人同资本家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斗争。使马克思能对资本主义制度有进一步的认识

  ⑵阶级基础:欧洲三大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

①时间:19世纪三四十年代

②原因: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逐渐明显暴露出来,促使阶级矛盾尖锐化。

③事件: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④意义:

A表明广大工人已经觉醒,由经济斗争发展到争取获得政治权利

B表明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使马克思看到了工人阶级的巨大力量。

(3)理论来源: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①空想社会主义盛行时间:19世纪初

②空想社会主义兴起主要原因: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日益暴露。

③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亦称乌托邦社会主义。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就产生了批判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设计改造社会蓝图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其最早出现于16世纪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16世纪,英国思想家莫尔的《乌托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它的产生。

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空想社会主义盛行。19世纪中期,随着阶级斗争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不能正确引导工人斗争,日益失去了它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依据,科学共产主义兴起。 

④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⑤空想社会主义的结果:失败

【合作探究】失败原因是什么 

A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

B不能从理论上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个客观规律

(4)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

①深入工人群众,揭露并分析资本主义制度;

②广泛吸取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特别是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并加以批判继承;

③积极指导无产阶级政党的组建:1847年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并受大会委托起草同盟纲领。

2、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时间:1848年2月

(2)内容:

①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阶级斗争学说)

②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断言资本主义最终必将为社会主义取代。

③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3)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意义:

 (1)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2)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3)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巴黎公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

【合作探究】1、背景(历史条件和原因分别是什么)

(1)阶级基础:19世纪中期的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工人队伍发展壮大。

(2)思想基础:各种社会主义学说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3)组织条件: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其许多成员参与了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

(4)特殊原因: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实行投降卖国和敌视人民的反动政策

1870年的普法战争失败,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但掌权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卖国投降,对内准备以武力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民族矛盾尖锐导致了国内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激化。

(5)直接原因:1871年3月18日凌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军队企图夺取蒙马特尔高地和梭蒙高地。

2、经过

(1)1871年3月18日凌晨,取得革命胜利。

(2)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诞生了。

(3)1871年5月下旬,巴黎公社失败。

3、革命措施→政权性质?

(1)政权建设方面:

 ①摧毁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废除了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建立工人阶级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

②实行公职人员的民主选举。

③赋予选民对权力机关及公职人员的监督权和罢免权。

④取消高级官员的高薪制:规定公职人员的薪金最高不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6000法郎)

 (2)社会经济方面:

   ①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②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③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3)教育方面:实行义务教育。

      政权性质: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

A从巴黎公社产生看,无产阶级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府,通过普选建立新型国家。

B从政权的领导人和阶级成份看,公社委员会成员大多是工人。

C从实行的政策措施看,建设新政权同时,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做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机器的伟大尝试。

4、局限性

(1)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

(2)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联系      造成后来财政拮据,孤军奋战。

(3)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

5、结果:失败

原因:(1)缺乏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

    (2)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3)根本原因:社会经济还没有发展到要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

法国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无产阶级力量弱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还不成熟,即法国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进步的,还没有发展到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程度。

【合作探究】 6、意义是什么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2)巴黎公社的革命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3)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

(4)公社战士在同强大敌人战斗时表现出的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将永垂史册。

【课堂小结】

【习题解答】

本课测评

【作业布置】《立体设计》

【备课札记】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课标要求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识点:经济危机的表现,经济危机的时间、特点, 胡佛经济政策的特点

2、  技能:理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经济危机为什么会引起政治危机?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3、  运用:什么叫经济危机?阅读《历史纵横》,进一步认识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通过问题探究、归纳总结、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经济的虚假繁荣会导致经济的崩溃

2、  经济危机使世界局势变得动荡不安

3、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造成的,胡佛自由放任政策只会进一步激化矛盾

重点难点

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谈话法、图文教学法、提问启发法、阅读指导法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一、虚假“繁荣”的幻灭

【合作探究】1.危机前的美国——背景

师: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美国经济状况如何?

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出现持续繁荣。

师:那么,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扩张了经济实力,为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技术革命是繁荣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师:20年代美国经济虽出现繁荣景象,但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在经济繁荣的背后又潜伏着严重的危机,最终引发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的原因

【合作探究】结合教材分析以下材料:

到1929年,美国政治经济在其他方面也严重脱节。大量美国工业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成为官僚主义企业,并能在萧条开始后一个时期内人为地维持高价格。工业利润之高越出常规,联邦税收政策偏袒富人。这种情形,也加深了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致使1929年国民收入的26%落到5%的人的手中。这些国内的失调,至少在证券市场崩溃两年前,就开始损害经济制度的健康。不过,使金融机构失常并引起连锁性解体反应的,还是酿成1929年10月证券市场崩溃的股票价格涨风。

  师:材料从哪些方面揭示了美国经济大危机的原因?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小结:

(1)贫富差距过大:财富过于集中于少数人和企业,广大劳动人民的日益相对贫困,是导致供需矛盾扩大的主要原因。美国在20年代社会经济虽有较大发展,但资本家为了攫取高额利润,千方百计降低工人的工资,使广大劳动人民的收入增长水平远远赶不上经济发展水平,这就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

(2)股票投机过度,造成经济繁荣的假象:当时美国的股票投机活动异常狂热,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结果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度哄抬,这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为货币和信贷系统的崩溃准备了条件。股票市场的这种投机活动恰好掩盖了生产和销售之间本已存在的尖锐矛盾,使矛盾最后激化,直接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师: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请大家阅读分析81页学思之窗。

生:在经济虚假繁荣的环境下,分期付款的过度膨胀是经济危机的重大隐患。

师:20年代后半期,美国市场日益盛行分期付款,以此来刺激消费,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这种繁荣不是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而是一种提前消费的形式。但随之而来的很可能是消费的疲软。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日益尖锐。

信贷消费过度:过度膨胀的信贷消费,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导致经济各部门、各环节之间失衡。这是第三方面的原因。

师:以上我们分析了这场经济危机发生的具体原因,那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我们再来看两段材料:

1.到1929年,在美国占人口2%的富人的收入几乎占全部国民收入的3/5,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60%,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美元。

 

2.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为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师:这两段材料分别反映什么问题?

生:贫富分化严重

和购买力低下,消费水平不及生产水平,供过于求

 

 

师:人们的消费能力很低,买不起那么多的产品,为什么工厂还在不停的生产

生: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

教师小结: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个别企业的生产是有计划有组织的,但整个社会生产却处于无政府状态,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的比例失调;资本家为了追逐利润,一方面盲目扩大生产,另一方面拼命剥削工人,造成生产巨大增长的趋势同劳动群众有限购买力之间的矛盾。上述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生产过剩。这种生产过剩,并不是绝对的过剩,而是一种相对的过剩,不是说生产出来的东西超过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而是同劳动人民的购买力相比,超过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所以,在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一方面,大量商品堆积如山,卖不出去,资本家叫喊生产过剩,把牛奶倒入大海,把棉花、布匹烧掉;另一方面,日益增多的失业工人家庭正在为得不到必要的食物营养而犯愁。

3.危机的爆发:

【合作探究】播放有关经济危机的影像片断

师:请大家概述经济危机爆发标志。

生:1929年10月,纽约股市崩溃,危机爆发。

师:经济危机有那些具体表现呢?

生: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激增。

读图《卖车》、《美国人排起长队领救济》

师:你如何认识这两幅图反映的现象?

生:这是号称世界首富的美国在1929年经济危机降临时社会的真实写照。股市繁荣带来的人们生活上的富足,胡佛政府当时信誓旦旦的承诺都在瞬间化为乌有。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震撼。

师:这场经济危机又被称为“大萧条”。“大萧条”即商品实际价格下跌、购买力减弱,供给大于需求,失业增加,库存扩大,生产萎缩,公众恐慌,以及商业活动的普遍低迷,那样一种持续时间长、萎缩幅度更大、地理波及面更广、出现频率更高的经济状况。本课所讲的“大萧条”是对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一个特定的称呼。

师:我们了解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情况,那什么是经济危机呢?

学生思考、概括。

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大量商品卖不出去,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工人急剧增多,信用关系遭到严重破坏,物价下降,现金奇缺,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极端混乱和瘫痪之中。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此后,平均大约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经济危机,如1837年、1847年、1857年和1866年。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同程度地爆发了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伴生现象,但是这次危机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也并不多见。下面,我们来试着探索这场危机席卷世界的根源。

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合作探究】1.危机的扩展

师:美国引发的这场经济危机为什么会迅速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生: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又是最大的债权国,美国经济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和世界市场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美国的经济状况对资本主义世界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危机的特点:

【合作探究】师:我们还看到,这场危机并不仅仅发生在美国,它还波及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产生极大影响,请大家讨论这场危机在世界范围内有那些主要表现,或者说它的特点有哪些。

学生分析、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这场危机有三个特点:

3.危机的影响:

【合作探究】师:那么这场持续多年的危机给各国和世界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请大家阅读82页课文分析。

生:经济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三、危机之初美国胡佛政府的措施:

【合作探究】1.政策

师:面对如此严重的危机,假如你是美国总统,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复兴经济呢?

学生讨论、回答

师:面对危机,当时的美国政府――胡佛政府采取了何种对策?

生: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师:自由放任主义是古典经济学的政策药方,对美国及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它最早出现于18世纪的法国,意为“顺其自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这一理论的鼓吹者和坚定支持者,他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足矣。对于政府而言,“只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似乎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危机之初,美国胡佛政府信奉自由放任的思想,对经济采取不干预政策,认为危机很快就会过去。胡佛政府以维护自由放任原则为前提,倡导地方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虽然迫不得已他也曾“干预”经济,如提出了复兴计划大纲,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扩充了农业信贷银行等,但他坚决反对联邦政府出面大规模干预经济,强调不能靠立法和行政命令来解决危机中的问题,坚决避免“极权主义”。

2.结果

【合作探究】师:胡佛政府的这种措施效果怎样?

读123页图《胡佛村》

生:根本无法阻止形势的恶化,危机不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了。胡佛的声望一落千丈,被人们称为“饥饿总统”。

师:那么美国政府最终是如何解决这场危机的呢?

生:罗斯福新政。

【课堂小结】

从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的崩溃为开端,爆发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对危机胡佛政府采取了失败的反危机措施,使形势进一步恶化,由此,胡佛政府失去了民心,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败给了罗斯福。罗斯福上任后大胆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适时根据形势变化进行政策调整,从而促进生产力的恢复,摆脱危机,并最终使美国经济制度发生了最为深刻的变革,下节课我们将就此展开讨论学习。

【习题解答】

【作业布置】《立体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条理清楚,旨在说明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备课时考虑将课文顺序进行一下调整,使学生能从较直观的危机的现象进入本课,较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来分析原因学生也就比较容易接受。在分析原因时通过材料和课文的阅读,使学生自己通过思考逐步得出结论。而关于胡佛政府的措施的讲述,及问题的提出则可让学生先进行预习,为下一课进入罗斯福新政的学习做好准备。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也能使教学活动顺利流畅的进行。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课标要求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项目)和影响

2、  技能:理解:罗斯福新政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重要概念,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运用:运用具体史实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过程讲述图片直观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分组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济危机中的美国需要改革。钦佩罗斯福不怕困难、推行改革的勇气。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和以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难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临危受命——背景

【合作探究】师:当经济危机来临时,胡佛政府虽也采取了一些反危机的措施,但这些措施并没有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到1933年初,美国已有半数的银行倒闭,13万家以上的企业破产,完全失业的人数达到了1 300万,经济危机更加严重,社会更加动荡不安。那胡佛反危机为什么会失败?

生:胡佛总统仍然坚持“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等待经济形势的好转。

师:全国上下不满情绪和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效的政策迅速改善经济状况,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罗斯福以实行“新政”为竞选宣言,在1932年的大选中,赢得绝大多数选民的支持,击败胡佛,于1933年3月就任美国总统。(多媒体显示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的图片)

老师同学生一同探讨总结新政实施的背景(1)胡佛反危机失败;(2)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3)罗斯福就任总统

二、实施“新政”——内容

【合作探究】师:请同学们概括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多媒体图文显示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内容)

(1)救济──指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

(2)复兴──是指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

(3) 改革──是指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

具体措施

(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下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中央银行)的权力;管制证券业。

师:罗斯福对银行和金融业采取的这些非常措施有何作用?

生:这些措施对稳定人心,恢复银行信用起了巨大的作用。

 (2)复兴工业

制订了包括工资、工时、价格水平、生产规模等的行业公平竞争法规,要求工业各行业遵守;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师:国家复兴工业的中心法令是国会通过的《国家工业复兴法》,试图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序状态纳入有控制的轨道,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计划与指导。

 (3)调整农业政策

成立农业调整署;减耕;政府为农业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师:罗斯福新政中“减耕”、调整农产品结构对农民有何好处?

生: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场主收入

师:通过政府的奖励和津贴,以缩减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从而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场主收入,(运用经济学的知识商品供求状况与价格的关系解释此现象),这些有利于摆脱农业危机,缓和农民的斗争。(引导学生看教材【历史纵横】)

 (4)社会福利

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推行“以工代赈”;兴办筑路、市政、水利、军用设施及田纳西河流域改造等公共工程;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引导学生看教材插图,多媒体展示通过“以工代赈”兴建的大型工程的图片)

三、摆脱危机困境——作用和意义

【合作探究】教师提出讨论的问题:“如果罗斯福不实行新政,当时的美国将会出现什么情况?罗斯福实行新政又会起到什么作用呢?我们应当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呢?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学生的意见,参与学生的讨论,给予具体的引导和帮助。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表本组的讨论意见。最后,教师对各小组学生讨论的意见,进行综合归纳,并根据教材的观点进行总结性的评价。这是教师引领学生客观评价罗斯福新政的重要一步,也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体现的重要表现。

1.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

师:新政初期以尽快复兴经济为首要目标,“新政”虽未能完全消除危机,却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到1940 年国民收入恢复到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的水平。从1939年开始,国际局势日益紧张,德意日法西斯势力的向外扩张与战争威胁,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罗斯福便集中全部精力应对战争和国际事务,新政渐告结束。

2.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合作探究】师:经济危机会引发哪些其他方面的问题?

生:社会危机、政治危机等

师:经济危机引发了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据记载:到胡佛上任的第四个年头,出现了失业工人示威、农民骚动、退伍军人要求发放补助金的游行。新政为美国广大的普通百姓提供了最低限度的经济安全保障,广大公众的生活处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受到了美国绝大多数人的赞许和欢迎,从而缓和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

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合作探究】师:罗斯福新政的一个更为重要的影响,那就是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第一,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

第二,罗斯福新政的结果是最终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4.美国经济制度上的这种变化,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课堂小结】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是资本主义国家面对危机自我调整,干预经济的一个成功案例,这种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作业布置】《立体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是本单元的中心内容,在组织教学时,为让学生深刻理解罗斯福新政,在讲述相关内容时应联系学生以前所学知识,知识的前后贯通有利于学生形成牢固的知识体系。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标要求】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识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技能:理解: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

运用: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努力学习、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通过问题探究、归纳总结、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评价的根本标准。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概况及原因。

【教学难点】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技术:

第一次——纺织机器的发明(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瓦特改良蒸汽机;汽船、蒸汽机车的发明;

第二次——电力的广泛应用(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发明(汽车、飞机)、化学工业的产生、新通讯手段的使用(电话、电报);

第三次——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等。

⑷推行比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以保障社会的安定。

——罗斯福新政中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

2、20世纪70年代,经济的“滞胀”

⑴特点

——生产停止和通货膨胀并存,互相交织

⑵矛盾

——要刺激经济增长,就要冒通货膨胀的危险;要抑制通货膨胀,就有加剧经济衰退的危险。

⑶原因

A、由生产过剩而引发的;

B、石油危机的诱发下,1974~1975年爆发了战后资本主义最严重的一次世界经济危机。

〖知识补充〗

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1960年建立。

⑷表现

——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物价上涨

于是。“滞胀”成为困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顽症,影响到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不断寻求解救危机的对策,但似乎都未见成效。这种情况直到80年代初,里根上台后,才稍有改变。

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包含了一系列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合作探究】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1、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是战后最主要的变化;

当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争论集中于干预的程度问题上;

自由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自由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一战后;

              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产生,二战后普遍实行;

                  凯恩斯,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2、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

概念: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公认的高标准的社会服务。

实质:国家对社会财富分配的干预。

问题:政府财政不堪重负。

⑶制约因素

——受到经济周期性波动等规律及其他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制约

【课堂小结】

【习题解答】

本课测评

【作业布置】《立体设计》

【备课札记】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标要求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了解“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识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2、技能:理解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农业集体化的弊端、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和评价;

运用:认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对中国的影响;斯大林模式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影响及现实意义。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外的资料,从多角度地认识、解释历史事物,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历史资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通过对斯大林模式的探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性;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被迫性、必然性和不彻底性;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2)结合所学的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比较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重点难点

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作用;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难点: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新经济政策为什么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的探索?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谈话法、图文教学法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学生根据图片回顾必修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的相关知识:

1、十月革命的直接原因

——一战激化俄国的各种矛盾

【合作探究】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结果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3、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俄国面临着一系列函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迫切的任务是什么?

——巩固新生政权

【资料补充】1921年,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说:“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91周年的今天,我们将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破解列宁这句话的含义,总结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坚冰已经打破”

1、背景

【合作探究】

思考:“坚冰”指的是什么?用什么去打破“坚冰”?

“坚冰”——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一方面:

国内:被推翻的剥削阶级企图通过武装暴乱恢复其失去的政权。

国际:帝国主义集团英法美日一方面派军队侵犯苏维埃俄国,一方面扶植俄国国内反革命力量,使内战更尖锐化和复杂化。

——导致俄国被迫进行了三年战争(1918——1921)

另一方面:

经过四年世界大战,俄国的经济极为糟糕,燃料、原料和粮食供应困难,40%的工厂停产,红军战士和城市居民得不到最低限度的食品。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俄国有一部反映俄国十月革命后严峻形势文学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自问世以来60多年长盛不衰。究其原因,除了该书真实而深刻地描绘了十月革命前后娥国的生活外,还塑造了保尔·柯察金执著于信念而坚韧不拔的崇高人格,其形象超越时空,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就它对读者影响的力量和深度来说,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2、措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

苏维埃政府实施过一种特殊政策,由于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征,我们称之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合作探究】思考:你如何理解“战时”和“共产主义”两大特点?

“战时”:措施具有非常性的特点,主要满足战争的需要;

“共产主义”:生产资料高度公有制;实行按需分配。

               实行基础——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

(1)内容

A、余粮收集制:

利: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成为扭转战局的重要因素;

弊: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尽管余粮收集制存在着弊端,但在当时严峻的形势下还是获得了广大农民的理解和支持的。

B、全面工业国有化,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利:统一对企业实行管理,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工业生产的能力,满足战争的需要;

弊:完全按国家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企业没有自主权,缺乏积极性。

C、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

利:使极度匮乏的物资得到最高效的使用,稳定国内的秩序;

弊:取消商品贸易,否定了市场价值规律,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D、普遍劳动义务制

(2)评价

从战时共产主义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经济政策具有明显的"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征。列宁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俄罗斯同它的主要产粮区隔绝了……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

【合作探究】根据列宁的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是苏俄理想的政策?为什么?

解题思路:肯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积极作用;抓住该政策的弊端,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损害了农民、工人的利益,挫伤了生产积极性;取消商品贸易,否定了市场价值规律,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按国家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企业没有自主权,缺乏积极性。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新经济政策”——“道路已经指明”

1、背景:

【合作探究】思考:“道路”是指什么?什么政策指明了这种“道路”的方向?

“道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政策”:新经济政策。

当时燃料原料和粮食供应十分困难,工厂停产,一些工厂的工人开始骚动,举行罢工,要求改善生活;

广大农民反对余粮收集制,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

海军基地发生兵变。

——这些说明了什么?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严重,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法适应社会需要。

2、内容:

实施标志: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思考: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在何处?

比较分析: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背景、内容、特点、作用)

关注一:新经济政策是否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苏俄的大型企业?

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允许国内外资本家投资开发。

关注二:中国改革开放与苏俄新经济政策比较。

【问题深化】

结合史实,从背景、内容和作用等方面概括说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共同之处。

共同点(概括)

背景:当时都面临经济困难、社会动荡

内容:①都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②都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作用:都使经济得到恢复,社会得到稳定。

苏俄新经济政策(说明)

背景:三年战争结束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了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内容: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放开商品市场;允许部分企业资本家经营,还允许外国资本家到俄国经营;实行按劳分配。

作用:苏俄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发展起来,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说明)

背景:十年"文革"使经济濒临崩溃,社会一片混乱。

内容: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多种经济成分,鼓励私人开办企业;90年代,国企改革进入以产权制度为中心的改革阶段;同时,对外开放。

作用:农村经济全面振兴,国民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3、特点:

①经济管理方法和手段:

高度集中,行政管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②经济体制方面:

单一的公有制体制——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4、作用:

①积极方面:

a、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到1925年,苏俄的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b、起到了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

c、是列宁对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②消极方面:

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加之领导人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

问题探究:

通过对俄国经济政策变化的学习,你认为对中国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指导意义?

1、任何政策都不能永保不衰,必须审时度势,积极应变。

2、要根据本国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政策,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3、经济改革要以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

4、在目前的我国生产力水平下,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是必然选择。

“新经济政策“使苏俄向社会主义国的正确途径”,那么何为斯大林模式?它有何特点?斯大林模式为什么会取代新经济政策?它有何作用?)

三、“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又名苏联模式

1、特点(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分析)

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乏必要的民主监督,忽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个人崇拜风气盛行;

经济——在生产资料形式上实行完全公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

【作业布置】《立体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课标要求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识点:经济危机的表现,经济危机的时间、特点, 胡佛经济政策的特点

2、  技能:理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经济危机为什么会引起政治危机?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3、  运用:什么叫经济危机?阅读《历史纵横》,进一步认识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通过问题探究、归纳总结、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经济的虚假繁荣会导致经济的崩溃

2、  经济危机使世界局势变得动荡不安

3、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造成的,胡佛自由放任政策只会进一步激化矛盾

重点难点

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谈话法、图文教学法、提问启发法、阅读指导法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一、虚假“繁荣”的幻灭

【合作探究】1.危机前的美国——背景

师: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美国经济状况如何?

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出现持续繁荣。

师:那么,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扩张了经济实力,为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技术革命是繁荣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师:20年代美国经济虽出现繁荣景象,但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在经济繁荣的背后又潜伏着严重的危机,最终引发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的原因

【合作探究】结合教材分析以下材料:

到1929年,美国政治经济在其他方面也严重脱节。大量美国工业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成为官僚主义企业,并能在萧条开始后一个时期内人为地维持高价格。工业利润之高越出常规,联邦税收政策偏袒富人。这种情形,也加深了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致使1929年国民收入的26%落到5%的人的手中。这些国内的失调,至少在证券市场崩溃两年前,就开始损害经济制度的健康。不过,使金融机构失常并引起连锁性解体反应的,还是酿成1929年10月证券市场崩溃的股票价格涨风。

  师:材料从哪些方面揭示了美国经济大危机的原因?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小结:

(1)贫富差距过大:财富过于集中于少数人和企业,广大劳动人民的日益相对贫困,是导致供需矛盾扩大的主要原因。美国在20年代社会经济虽有较大发展,但资本家为了攫取高额利润,千方百计降低工人的工资,使广大劳动人民的收入增长水平远远赶不上经济发展水平,这就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

(2)股票投机过度,造成经济繁荣的假象:当时美国的股票投机活动异常狂热,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结果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度哄抬,这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为货币和信贷系统的崩溃准备了条件。股票市场的这种投机活动恰好掩盖了生产和销售之间本已存在的尖锐矛盾,使矛盾最后激化,直接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师: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请大家阅读分析81页学思之窗。

生:在经济虚假繁荣的环境下,分期付款的过度膨胀是经济危机的重大隐患。

师:20年代后半期,美国市场日益盛行分期付款,以此来刺激消费,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这种繁荣不是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而是一种提前消费的形式。但随之而来的很可能是消费的疲软。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日益尖锐。

信贷消费过度:过度膨胀的信贷消费,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导致经济各部门、各环节之间失衡。这是第三方面的原因。

师:以上我们分析了这场经济危机发生的具体原因,那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我们再来看两段材料:

1.到1929年,在美国占人口2%的富人的收入几乎占全部国民收入的3/5,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60%,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美元。

 

2.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为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师:这两段材料分别反映什么问题?

生:贫富分化严重

和购买力低下,消费水平不及生产水平,供过于求

 

 

师:人们的消费能力很低,买不起那么多的产品,为什么工厂还在不停的生产

生: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

教师小结: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个别企业的生产是有计划有组织的,但整个社会生产却处于无政府状态,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的比例失调;资本家为了追逐利润,一方面盲目扩大生产,另一方面拼命剥削工人,造成生产巨大增长的趋势同劳动群众有限购买力之间的矛盾。上述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生产过剩。这种生产过剩,并不是绝对的过剩,而是一种相对的过剩,不是说生产出来的东西超过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而是同劳动人民的购买力相比,超过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所以,在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一方面,大量商品堆积如山,卖不出去,资本家叫喊生产过剩,把牛奶倒入大海,把棉花、布匹烧掉;另一方面,日益增多的失业工人家庭正在为得不到必要的食物营养而犯愁。

3.危机的爆发:

【合作探究】播放有关经济危机的影像片断

师:请大家概述经济危机爆发标志。

生:1929年10月,纽约股市崩溃,危机爆发。

师:经济危机有那些具体表现呢?

生: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激增。

读图《卖车》、《美国人排起长队领救济》

师:你如何认识这两幅图反映的现象?

生:这是号称世界首富的美国在1929年经济危机降临时社会的真实写照。股市繁荣带来的人们生活上的富足,胡佛政府当时信誓旦旦的承诺都在瞬间化为乌有。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震撼。

师:这场经济危机又被称为“大萧条”。“大萧条”即商品实际价格下跌、购买力减弱,供给大于需求,失业增加,库存扩大,生产萎缩,公众恐慌,以及商业活动的普遍低迷,那样一种持续时间长、萎缩幅度更大、地理波及面更广、出现频率更高的经济状况。本课所讲的“大萧条”是对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一个特定的称呼。

师:我们了解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情况,那什么是经济危机呢?

学生思考、概括。

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大量商品卖不出去,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工人急剧增多,信用关系遭到严重破坏,物价下降,现金奇缺,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极端混乱和瘫痪之中。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此后,平均大约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经济危机,如1837年、1847年、1857年和1866年。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同程度地爆发了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伴生现象,但是这次危机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也并不多见。下面,我们来试着探索这场危机席卷世界的根源。

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合作探究】1.危机的扩展

师:美国引发的这场经济危机为什么会迅速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生: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又是最大的债权国,美国经济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和世界市场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美国的经济状况对资本主义世界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危机的特点:

【合作探究】师:我们还看到,这场危机并不仅仅发生在美国,它还波及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产生极大影响,请大家讨论这场危机在世界范围内有那些主要表现,或者说它的特点有哪些。

学生分析、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这场危机有三个特点:

3.危机的影响:

【合作探究】师:那么这场持续多年的危机给各国和世界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请大家阅读82页课文分析。

生:经济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三、危机之初美国胡佛政府的措施:

【合作探究】1.政策

师:面对如此严重的危机,假如你是美国总统,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复兴经济呢?

学生讨论、回答

师:面对危机,当时的美国政府――胡佛政府采取了何种对策?

生: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师:自由放任主义是古典经济学的政策药方,对美国及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它最早出现于18世纪的法国,意为“顺其自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这一理论的鼓吹者和坚定支持者,他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足矣。对于政府而言,“只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似乎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危机之初,美国胡佛政府信奉自由放任的思想,对经济采取不干预政策,认为危机很快就会过去。胡佛政府以维护自由放任原则为前提,倡导地方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虽然迫不得已他也曾“干预”经济,如提出了复兴计划大纲,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扩充了农业信贷银行等,但他坚决反对联邦政府出面大规模干预经济,强调不能靠立法和行政命令来解决危机中的问题,坚决避免“极权主义”。

2.结果

【合作探究】师:胡佛政府的这种措施效果怎样?

读123页图《胡佛村》

生:根本无法阻止形势的恶化,危机不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了。胡佛的声望一落千丈,被人们称为“饥饿总统”。

师:那么美国政府最终是如何解决这场危机的呢?

生:罗斯福新政。

【课堂小结】

从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的崩溃为开端,爆发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对危机胡佛政府采取了失败的反危机措施,使形势进一步恶化,由此,胡佛政府失去了民心,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败给了罗斯福。罗斯福上任后大胆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适时根据形势变化进行政策调整,从而促进生产力的恢复,摆脱危机,并最终使美国经济制度发生了最为深刻的变革,下节课我们将就此展开讨论学习。

【习题解答】

【作业布置】《立体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条理清楚,旨在说明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备课时考虑将课文顺序进行一下调整,使学生能从较直观的危机的现象进入本课,较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来分析原因学生也就比较容易接受。在分析原因时通过材料和课文的阅读,使学生自己通过思考逐步得出结论。而关于胡佛政府的措施的讲述,及问题的提出则可让学生先进行预习,为下一课进入罗斯福新政的学习做好准备。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也能使教学活动顺利流畅的进行。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课标要求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项目)和影响

2、  技能:理解:罗斯福新政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重要概念,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运用:运用具体史实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过程讲述图片直观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分组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济危机中的美国需要改革。钦佩罗斯福不怕困难、推行改革的勇气。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和以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难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临危受命——背景

【合作探究】师:当经济危机来临时,胡佛政府虽也采取了一些反危机的措施,但这些措施并没有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到1933年初,美国已有半数的银行倒闭,13万家以上的企业破产,完全失业的人数达到了1 300万,经济危机更加严重,社会更加动荡不安。那胡佛反危机为什么会失败?

生:胡佛总统仍然坚持“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等待经济形势的好转。

师:全国上下不满情绪和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效的政策迅速改善经济状况,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罗斯福以实行“新政”为竞选宣言,在1932年的大选中,赢得绝大多数选民的支持,击败胡佛,于1933年3月就任美国总统。(多媒体显示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的图片)

老师同学生一同探讨总结新政实施的背景(1)胡佛反危机失败;(2)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3)罗斯福就任总统

二、实施“新政”——内容

【合作探究】师:请同学们概括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多媒体图文显示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内容)

(1)救济──指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

(2)复兴──是指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

(3) 改革──是指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

具体措施

(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下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中央银行)的权力;管制证券业。

师:罗斯福对银行和金融业采取的这些非常措施有何作用?

生:这些措施对稳定人心,恢复银行信用起了巨大的作用。

 (2)复兴工业

制订了包括工资、工时、价格水平、生产规模等的行业公平竞争法规,要求工业各行业遵守;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师:国家复兴工业的中心法令是国会通过的《国家工业复兴法》,试图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序状态纳入有控制的轨道,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计划与指导。

 (3)调整农业政策

成立农业调整署;减耕;政府为农业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师:罗斯福新政中“减耕”、调整农产品结构对农民有何好处?

生: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场主收入

师:通过政府的奖励和津贴,以缩减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从而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场主收入,(运用经济学的知识商品供求状况与价格的关系解释此现象),这些有利于摆脱农业危机,缓和农民的斗争。(引导学生看教材【历史纵横】)

 (4)社会福利

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推行“以工代赈”;兴办筑路、市政、水利、军用设施及田纳西河流域改造等公共工程;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引导学生看教材插图,多媒体展示通过“以工代赈”兴建的大型工程的图片)

三、摆脱危机困境——作用和意义

【合作探究】教师提出讨论的问题:“如果罗斯福不实行新政,当时的美国将会出现什么情况?罗斯福实行新政又会起到什么作用呢?我们应当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呢?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学生的意见,参与学生的讨论,给予具体的引导和帮助。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表本组的讨论意见。最后,教师对各小组学生讨论的意见,进行综合归纳,并根据教材的观点进行总结性的评价。这是教师引领学生客观评价罗斯福新政的重要一步,也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体现的重要表现。

1.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

师:新政初期以尽快复兴经济为首要目标,“新政”虽未能完全消除危机,却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到1940 年国民收入恢复到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的水平。从1939年开始,国际局势日益紧张,德意日法西斯势力的向外扩张与战争威胁,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罗斯福便集中全部精力应对战争和国际事务,新政渐告结束。

2.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合作探究】师:经济危机会引发哪些其他方面的问题?

生:社会危机、政治危机等

师:经济危机引发了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据记载:到胡佛上任的第四个年头,出现了失业工人示威、农民骚动、退伍军人要求发放补助金的游行。新政为美国广大的普通百姓提供了最低限度的经济安全保障,广大公众的生活处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受到了美国绝大多数人的赞许和欢迎,从而缓和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

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合作探究】师:罗斯福新政的一个更为重要的影响,那就是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第一,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

第二,罗斯福新政的结果是最终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4.美国经济制度上的这种变化,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课堂小结】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是资本主义国家面对危机自我调整,干预经济的一个成功案例,这种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作业布置】《立体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是本单元的中心内容,在组织教学时,为让学生深刻理解罗斯福新政,在讲述相关内容时应联系学生以前所学知识,知识的前后贯通有利于学生形成牢固的知识体系。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标要求】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识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技能:理解: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

运用: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努力学习、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通过问题探究、归纳总结、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评价的根本标准。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概况及原因。

【教学难点】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技术:

第一次——纺织机器的发明(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瓦特改良蒸汽机;汽船、蒸汽机车的发明;

第二次——电力的广泛应用(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发明(汽车、飞机)、化学工业的产生、新通讯手段的使用(电话、电报);

第三次——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等。

⑷推行比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以保障社会的安定。

——罗斯福新政中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

2、20世纪70年代,经济的“滞胀”

⑴特点

——生产停止和通货膨胀并存,互相交织

⑵矛盾

——要刺激经济增长,就要冒通货膨胀的危险;要抑制通货膨胀,就有加剧经济衰退的危险。

⑶原因

A、由生产过剩而引发的;

B、石油危机的诱发下,1974~1975年爆发了战后资本主义最严重的一次世界经济危机。

〖知识补充〗

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1960年建立。

⑷表现

——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物价上涨

于是。“滞胀”成为困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顽症,影响到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不断寻求解救危机的对策,但似乎都未见成效。这种情况直到80年代初,里根上台后,才稍有改变。

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包含了一系列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合作探究】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1、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是战后最主要的变化;

当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争论集中于干预的程度问题上;

自由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自由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一战后;

              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产生,二战后普遍实行;

                  凯恩斯,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2、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

概念: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公认的高标准的社会服务。

实质:国家对社会财富分配的干预。

问题:政府财政不堪重负。

⑶制约因素

——受到经济周期性波动等规律及其他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制约

【课堂小结】

【习题解答】

本课测评

【作业布置】《立体设计》

【备课札记】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标要求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了解“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识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2、技能:理解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农业集体化的弊端、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和评价;

运用:认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对中国的影响;斯大林模式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影响及现实意义。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外的资料,从多角度地认识、解释历史事物,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历史资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通过对斯大林模式的探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性;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被迫性、必然性和不彻底性;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2)结合所学的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比较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重点难点

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作用;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难点: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新经济政策为什么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的探索?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谈话法、图文教学法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学生根据图片回顾必修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的相关知识:

1、十月革命的直接原因

——一战激化俄国的各种矛盾

【合作探究】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结果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3、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俄国面临着一系列函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迫切的任务是什么?

——巩固新生政权

【资料补充】1921年,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说:“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91周年的今天,我们将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破解列宁这句话的含义,总结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坚冰已经打破”

1、背景

【合作探究】

思考:“坚冰”指的是什么?用什么去打破“坚冰”?

“坚冰”——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一方面:

国内:被推翻的剥削阶级企图通过武装暴乱恢复其失去的政权。

国际:帝国主义集团英法美日一方面派军队侵犯苏维埃俄国,一方面扶植俄国国内反革命力量,使内战更尖锐化和复杂化。

——导致俄国被迫进行了三年战争(1918——1921)

另一方面:

经过四年世界大战,俄国的经济极为糟糕,燃料、原料和粮食供应困难,40%的工厂停产,红军战士和城市居民得不到最低限度的食品。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俄国有一部反映俄国十月革命后严峻形势文学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自问世以来60多年长盛不衰。究其原因,除了该书真实而深刻地描绘了十月革命前后娥国的生活外,还塑造了保尔·柯察金执著于信念而坚韧不拔的崇高人格,其形象超越时空,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就它对读者影响的力量和深度来说,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2、措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

苏维埃政府实施过一种特殊政策,由于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征,我们称之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合作探究】思考:你如何理解“战时”和“共产主义”两大特点?

“战时”:措施具有非常性的特点,主要满足战争的需要;

“共产主义”:生产资料高度公有制;实行按需分配。

               实行基础——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

(1)内容

A、余粮收集制:

利: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成为扭转战局的重要因素;

弊: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尽管余粮收集制存在着弊端,但在当时严峻的形势下还是获得了广大农民的理解和支持的。

B、全面工业国有化,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利:统一对企业实行管理,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工业生产的能力,满足战争的需要;

弊:完全按国家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企业没有自主权,缺乏积极性。

C、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

利:使极度匮乏的物资得到最高效的使用,稳定国内的秩序;

弊:取消商品贸易,否定了市场价值规律,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D、普遍劳动义务制

(2)评价

从战时共产主义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经济政策具有明显的"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征。列宁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俄罗斯同它的主要产粮区隔绝了……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

【合作探究】根据列宁的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是苏俄理想的政策?为什么?

解题思路:肯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积极作用;抓住该政策的弊端,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损害了农民、工人的利益,挫伤了生产积极性;取消商品贸易,否定了市场价值规律,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按国家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企业没有自主权,缺乏积极性。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新经济政策”——“道路已经指明”

1、背景:

【合作探究】思考:“道路”是指什么?什么政策指明了这种“道路”的方向?

“道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政策”:新经济政策。

当时燃料原料和粮食供应十分困难,工厂停产,一些工厂的工人开始骚动,举行罢工,要求改善生活;

广大农民反对余粮收集制,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

海军基地发生兵变。

——这些说明了什么?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严重,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法适应社会需要。

2、内容:

实施标志: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思考: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在何处?

比较分析: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背景、内容、特点、作用)

关注一:新经济政策是否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苏俄的大型企业?

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允许国内外资本家投资开发。

关注二:中国改革开放与苏俄新经济政策比较。

【问题深化】

结合史实,从背景、内容和作用等方面概括说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共同之处。

共同点(概括)

背景:当时都面临经济困难、社会动荡

内容:①都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②都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作用:都使经济得到恢复,社会得到稳定。

苏俄新经济政策(说明)

背景:三年战争结束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了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内容: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放开商品市场;允许部分企业资本家经营,还允许外国资本家到俄国经营;实行按劳分配。

作用:苏俄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发展起来,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说明)

背景:十年"文革"使经济濒临崩溃,社会一片混乱。

内容: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多种经济成分,鼓励私人开办企业;90年代,国企改革进入以产权制度为中心的改革阶段;同时,对外开放。

作用:农村经济全面振兴,国民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3、特点:

①经济管理方法和手段:

高度集中,行政管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②经济体制方面:

单一的公有制体制——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4、作用:

①积极方面:

a、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到1925年,苏俄的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b、起到了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

c、是列宁对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②消极方面:

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加之领导人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

问题探究:

通过对俄国经济政策变化的学习,你认为对中国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指导意义?

1、任何政策都不能永保不衰,必须审时度势,积极应变。

2、要根据本国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政策,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3、经济改革要以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

4、在目前的我国生产力水平下,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是必然选择。

“新经济政策“使苏俄向社会主义国的正确途径”,那么何为斯大林模式?它有何特点?斯大林模式为什么会取代新经济政策?它有何作用?)

三、“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又名苏联模式

1、特点(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分析)

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乏必要的民主监督,忽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个人崇拜风气盛行;

经济——在生产资料形式上实行完全公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

【作业布置】《立体设计》

【教学反思】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课标要求

了解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识点:赫鲁晓夫上台;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

过程与方法:

2、技能: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戈尔巴乔夫改革与中国改革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通过问题探究、归纳总结、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不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重点难点

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谈话法、图文教学法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赫鲁晓夫改革(经济)

1、背景

【资料补充】⑴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1953年9月,赫鲁晓夫正式就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

此时,苏联斯大林模式引发的问题已日益显露。例如:工业发展很快,1913年~1950年增加12倍。农业却徘徊不前,1953年全苏人均的粮食低于1913年。

⑵1956年,苏共二十大

——《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揭露斯大林的严重错误,全盘否定斯大林

2、内容

农业(中心):

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撤销全国的机器拖拉机站,把所有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

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

工业: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将中央的一部分权力下放到地方,扩大地方和企业的权限;

精简机构;

大量压缩国民经济计划指标。

【合作探究】 3、结果及原因

一方面: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急于求成,小修小补),无法从根本上破除这一模式。

对斯大林的一味否定,又引起思想的混乱。

另一方面:

在客观上看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经济)

⑴内容

把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工业方面

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扩大企业的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⑵结果及原因

改革的结果,前期取得一些成果,但最终失败。

原因:仍然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

加上这一时期苏联推行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到1975年以后,国民经济进入停滞时期。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合作探究】⑴背景

"……国家情况不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在它们的后面"。这种形势用十二个字概括"步履蹒跚,内外交困,危机四伏"。

经济方面,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虽拥有发达的宇航兵器和生物技术等,但整个现代技术领域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15~20年。民用工业品技术非常落后,质量低劣。工业生产中浪费惊人,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不断下降,农业生产长期落后等等。

政治方面,在长期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干部任命制、职务终身制使苏联形成了一个官僚精英集团,他们中很多人思想僵化,贪污受贿,骄奢淫逸。人民群众对共产党不满的情绪日增。苏联社科院一次关于苏共性质的调查显示。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只占4%;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只占7%;认为代表全体党员的占11%;而认为仅仅代表党的官僚、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竟达85%。由此看来,苏共已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和信任。

民族关系方面:俄国历史上靠扩张起家,民族众多,但各民族发展极不平衡。无论是沙皇,还是苏联都对少数民族实行同化的高压政策。斯大林时期采取镇压和强制迁徙的政策,造成很多问题。斯大林之后,高压政策被怀柔政策所取代,民族问题日益显露,地方民族主义倾向日益明显。

国际关系方面: "二战"后出于与美国争霸的需要,以非理性方式进行军备竞赛,致使军费开支达到国民收入的四分之一,背上沉重的包袱。同时四处伸手,1979年入侵阿富汗,每年花掉几十亿卢布,还使苏联的国际形象大大受损。当1981年美国里根总统上台后,采取强硬的态度,苏联再也无力应付,被迫进行全面收缩。

【课堂小结】

1.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改革?解题关键: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客观地评价。思路引领:肯定赫鲁晓夫正确的,起积极作用的一面;同时指出他失误的,错误的方面。答案提示:肯定:赫鲁晓夫是第一个敢于向社会主义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否定:在许多具体问题上强调主观意志,急于求成,忽视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

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造成了什么后果?解题关键:造成苏联的解体。思路引领:改革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错误导致恶果。答案提示:戈尔巴乔夫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模式改革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一个世界性大国消失,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消失。

【作业布置】《立体设计》

【备课札记】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单元规划】

这一单的元内容具有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和现实意义,是全书内容的总结与升华展望。本单元阐述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全球化这一历史现象,其核心之一便是制度、规则的全球化,而这正是本课内容的着力点。

作为本单元第一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二战后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二战后,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这三大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构成了战后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这既是对本书前面第6单元第3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内容的呼应与深化,又启领本单元第2、3课即《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内容,因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上承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般规律,下启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的总趋势。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课标要求】:了解《布雷顿森林协定》,《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2、技能: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世界贸易发展的作用。理解美国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目的。

运用:探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美国为中心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感知→思考→主动参与合作学习

(2)对比探究问题→迁移与拓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待历史事物,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随着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中国也应当适应这一趋势的发展,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国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形势。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背景、过程、作用)

依据: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以及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逐渐形成的基石。

【教学难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依据: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这两个问题具有相当的难度,学生必须掌握相关史实,依据现有的认识水平,来深层次探究历史现象,既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     

【合作探究】多媒体展示材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所占比重(%)

学生结合材料和P126页“历史纵横”,思考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什么变化?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以历史的辩证的观点洞悉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为什么要设立新的国际经济组织?纵横向联系史实得出共识:①协调世界经济②稳定经济秩序③防止战争的悲剧重演2.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过程:分析美国的“怀特计划”和英国的“凯恩斯计划“各有什么企图?最终是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哪个计划?这标志着什么?学生看书后回答。讨论:分小组讨论“怀特计划与凯恩斯计划”,阅读教材P155[历史纵横]和P157 2.阅读与思考,分析美国“怀特计划”和英国的“凯恩斯计划”各有什么企图?美国:主张筹措50亿美圆基金各国以黄金、货币认缴,根据分额决定投票权。英国:发行共用货币,没有以认缴货币来决定投票权。 在二战后,美国为何能战胜英国,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运用对比的方法探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

学生看书归纳出美国为首的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什么方式来保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和世界银行的成立

4.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产生的什么样的影响?

展示材料: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美元的霸权地位是如何取得的?

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合作探究】播放:2001年12月在卡塔尔多哈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的情景,龙永图、石广生感叹:“为了这一天,黑发人谈成白发人”。

引出问题:世贸组织的前身是什么?何时成立?其宗旨是什么?关贸总协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当年中国为什么要力争复关?

探究:关贸总协定的作用

关贸总协定的作用,是本课的难点。精心设计层层递进的一系列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以谁为主导的?从纵向看对世界贸易的作用如何?从横向看又能看出些什么?它十全十美吗?会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

结合《学思之窗》讨论:你认为,这项规定对世界贸易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迁移与拓展:在三足鼎立局面和一超多强世界格局下,美国力图主导、控制世界经济体系的表现

延伸一、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背后的经济根源

 

延伸二、美国在世贸组织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及对世贸组织的影响

由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点评。

【课堂小结】“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关贸总协定”的签订,为战后世界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标志着一美国为首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这一体系主要包括:

金融:世界银行

                       货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贸易:关贸总协定

【习题解答】

本课测评

随着西欧、日本经济的发展,这样一个以美国一枝独秀方式存在的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向着什么方向去演变呢?什么又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呢?新课改倡导“存问题”教学,通过承上启下的小结引导学生作出一些理性思考,同时又带着更多新的问题,走出课堂。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立体设计》

【备课札记】

 

 

第23课 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课标要求

了解欧洲联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

了解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情况。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识点:欧共体成立;欧联成立;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亚太经合组织成立。

2、  技能:欧联成立的背景与影响

3、  运用:分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联合的影响与意义

¤过程与方法:

探究在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下,各国应如何面对历史与现实消除隔阂、加强合作;各国应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程。

【教学难点】经济区域集团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谈话法、图文教学法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欧洲联盟

 1、欧共体的建立和发展

(1)原因

【合作探究】思考:为什么积怨极深的法、德两国能携手合作?在欧盟东扩的历史性一刻,法、德两国领导人热烈拥抱的一幕使我们有何感想?

(2)过程

西欧的联合从经济领域开始,,1951年,欧洲六国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7,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1967年,三个共同体机构合并,统称欧共体。

(3)意义

大大增强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欧共体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形成,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欧共体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欧盟的建立

(1)过程

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2)意义

3、欧元的问世

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1、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1)背景

80年代中后期,欧洲一体化的发展非常迅猛,日本实力急剧增强。

(2)目的

(3)建立

1992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4)宗旨:协定在15年内逐步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等的自由流通。

【合作探究】(5)影响

加强了三国间的 经济合作和交往,促进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

三国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国间通过自由贸易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增强区域集团的实力。

三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后,无疑会对该地区的经济和贸易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会抑制由贸易壁垒、非关税壁垒为主要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诞生,将牵动着整个拉美国家很快仿效,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由最富有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贸易集团。这将促进美国与拉美国家的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的谈判,为实现美国"所有拉美国家贸易自由化",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倡议计划,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合作探究】了解地理概念,指太平洋沿岸各国,包括南北美洲濒临太平洋的国家、太平洋内岛国、大洋洲及亚洲东部各国和地区。

1、背景

随着亚太地区的经济迅速崛起和世界经济发展重心的逐渐东移,以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快了实现亚太经济区域合作的步伐。

2、建立

1989年,在澳大利亚总理霍克的提议下,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东盟、韩国等12个国家的27位外交部长和经济部长在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的首次会议,标志着亚太经合组织问世,APEC的产生,使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很快。

1991年,亚太经合组织汉城会议,正式确定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

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并发挥作用。中国台北和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

1994年,茂物会议。

3、成就

【合作探究】多媒体手段播放2001年10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精彩片段,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重大意义和启示。其中最重要的启示是:在机遇和困难面前,我们必须加强合作,善于利用机遇,勇敢迎接挑战,推动各成员国不断向着发展繁荣的目标迈进。

【课堂小结】

本课测评

你认为中国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有什么重大意义?

解题关键:亚太地区是中国对外经贸和融资引资的主要依托,维护并支持一个繁荣、开放的亚太地区,对中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思路引领: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积极参与对促进中国、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的繁荣,维护政治的稳定有着重大的意义。答案提示:1.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向世界表明,我国改革开放的决心是坚定的。2.有利于加强我国对外融资和经济交往与合作,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的前进步伐,提高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3.进一步完善我国外经贸管理体制,促进外经贸事业的稳步发展,这对于确保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4.有利于加强反恐合作,为本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创造和平与安全的环境。

经济合作组织,并将其作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

【作业布置】《立体设计》

【备课札记】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标要求】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识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技能:理解: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

运用: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努力学习、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通过问题探究、归纳总结、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评价的根本标准。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概况及原因。

【教学难点】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技术:

第一次——纺织机器的发明(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瓦特改良蒸汽机;汽船、蒸汽机车的发明;

第二次——电力的广泛应用(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发明(汽车、飞机)、化学工业的产生、新通讯手段的使用(电话、电报);

第三次——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等。

⑷推行比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以保障社会的安定。

——罗斯福新政中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

2、20世纪70年代,经济的“滞胀”

⑴特点

——生产停止和通货膨胀并存,互相交织

⑵矛盾

——要刺激经济增长,就要冒通货膨胀的危险;要抑制通货膨胀,就有加剧经济衰退的危险。

⑶原因

A、由生产过剩而引发的;

B、石油危机的诱发下,1974~1975年爆发了战后资本主义最严重的一次世界经济危机。

〖知识补充〗

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1960年建立。

⑷表现

——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物价上涨

于是。“滞胀”成为困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顽症,影响到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不断寻求解救危机的对策,但似乎都未见成效。这种情况直到80年代初,里根上台后,才稍有改变。

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包含了一系列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合作探究】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1、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是战后最主要的变化;

当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争论集中于干预的程度问题上;

自由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自由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一战后;

              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产生,二战后普遍实行;

                  凯恩斯,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2、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

概念: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公认的高标准的社会服务。

实质:国家对社会财富分配的干预。

问题:政府财政不堪重负。

⑶制约因素

——受到经济周期性波动等规律及其他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制约

【课堂小结】

【习题解答】

本课测评

【作业布置】《立体设计》

【备课札记】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标要求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了解“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识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2、技能:理解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农业集体化的弊端、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和评价;

运用:认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对中国的影响;斯大林模式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影响及现实意义。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外的资料,从多角度地认识、解释历史事物,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历史资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通过对斯大林模式的探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性;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被迫性、必然性和不彻底性;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2)结合所学的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比较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重点难点

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作用;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难点: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新经济政策为什么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的探索?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谈话法、图文教学法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学生根据图片回顾必修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的相关知识:

1、十月革命的直接原因

——一战激化俄国的各种矛盾

【合作探究】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结果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3、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俄国面临着一系列函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迫切的任务是什么?

——巩固新生政权

【资料补充】1921年,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说:“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91周年的今天,我们将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破解列宁这句话的含义,总结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坚冰已经打破”

1、背景

【合作探究】

思考:“坚冰”指的是什么?用什么去打破“坚冰”?

“坚冰”——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一方面:

国内:被推翻的剥削阶级企图通过武装暴乱恢复其失去的政权。

国际:帝国主义集团英法美日一方面派军队侵犯苏维埃俄国,一方面扶植俄国国内反革命力量,使内战更尖锐化和复杂化。

——导致俄国被迫进行了三年战争(1918——1921)

另一方面:

经过四年世界大战,俄国的经济极为糟糕,燃料、原料和粮食供应困难,40%的工厂停产,红军战士和城市居民得不到最低限度的食品。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俄国有一部反映俄国十月革命后严峻形势文学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自问世以来60多年长盛不衰。究其原因,除了该书真实而深刻地描绘了十月革命前后娥国的生活外,还塑造了保尔·柯察金执著于信念而坚韧不拔的崇高人格,其形象超越时空,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就它对读者影响的力量和深度来说,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2、措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

苏维埃政府实施过一种特殊政策,由于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征,我们称之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合作探究】思考:你如何理解“战时”和“共产主义”两大特点?

“战时”:措施具有非常性的特点,主要满足战争的需要;

“共产主义”:生产资料高度公有制;实行按需分配。

               实行基础——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

(1)内容

A、余粮收集制:

利: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成为扭转战局的重要因素;

弊: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尽管余粮收集制存在着弊端,但在当时严峻的形势下还是获得了广大农民的理解和支持的。

B、全面工业国有化,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利:统一对企业实行管理,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工业生产的能力,满足战争的需要;

弊:完全按国家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企业没有自主权,缺乏积极性。

C、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

利:使极度匮乏的物资得到最高效的使用,稳定国内的秩序;

弊:取消商品贸易,否定了市场价值规律,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D、普遍劳动义务制

(2)评价

从战时共产主义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经济政策具有明显的"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征。列宁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俄罗斯同它的主要产粮区隔绝了……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

【合作探究】根据列宁的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是苏俄理想的政策?为什么?

解题思路:肯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积极作用;抓住该政策的弊端,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损害了农民、工人的利益,挫伤了生产积极性;取消商品贸易,否定了市场价值规律,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按国家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企业没有自主权,缺乏积极性。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新经济政策”——“道路已经指明”

1、背景:

【合作探究】思考:“道路”是指什么?什么政策指明了这种“道路”的方向?

“道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政策”:新经济政策。

当时燃料原料和粮食供应十分困难,工厂停产,一些工厂的工人开始骚动,举行罢工,要求改善生活;

广大农民反对余粮收集制,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

海军基地发生兵变。

——这些说明了什么?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严重,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法适应社会需要。

2、内容:

实施标志: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思考: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在何处?

比较分析: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背景、内容、特点、作用)

关注一:新经济政策是否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苏俄的大型企业?

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允许国内外资本家投资开发。

关注二:中国改革开放与苏俄新经济政策比较。

【问题深化】

结合史实,从背景、内容和作用等方面概括说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共同之处。

共同点(概括)

背景:当时都面临经济困难、社会动荡

内容:①都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②都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作用:都使经济得到恢复,社会得到稳定。

苏俄新经济政策(说明)

背景:三年战争结束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了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内容: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放开商品市场;允许部分企业资本家经营,还允许外国资本家到俄国经营;实行按劳分配。

作用:苏俄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发展起来,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说明)

背景:十年"文革"使经济濒临崩溃,社会一片混乱。

内容: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多种经济成分,鼓励私人开办企业;90年代,国企改革进入以产权制度为中心的改革阶段;同时,对外开放。

作用:农村经济全面振兴,国民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3、特点:

①经济管理方法和手段:

高度集中,行政管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②经济体制方面:

单一的公有制体制——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4、作用:

①积极方面:

a、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到1925年,苏俄的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b、起到了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

c、是列宁对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②消极方面:

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加之领导人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

问题探究:

通过对俄国经济政策变化的学习,你认为对中国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指导意义?

1、任何政策都不能永保不衰,必须审时度势,积极应变。

2、要根据本国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政策,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3、经济改革要以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

4、在目前的我国生产力水平下,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是必然选择。

“新经济政策“使苏俄向社会主义国的正确途径”,那么何为斯大林模式?它有何特点?斯大林模式为什么会取代新经济政策?它有何作用?)

三、“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又名苏联模式

1、特点(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分析)

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乏必要的民主监督,忽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个人崇拜风气盛行;

经济——在生产资料形式上实行完全公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

【作业布置】《立体设计》

【教学反思】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课标要求

了解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识点:赫鲁晓夫上台;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

过程与方法:

2、技能: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戈尔巴乔夫改革与中国改革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通过问题探究、归纳总结、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不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重点难点

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谈话法、图文教学法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赫鲁晓夫改革(经济)

1、背景

【资料补充】⑴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1953年9月,赫鲁晓夫正式就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

此时,苏联斯大林模式引发的问题已日益显露。例如:工业发展很快,1913年~1950年增加12倍。农业却徘徊不前,1953年全苏人均的粮食低于1913年。

⑵1956年,苏共二十大

——《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揭露斯大林的严重错误,全盘否定斯大林

2、内容

农业(中心):

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撤销全国的机器拖拉机站,把所有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

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

工业: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将中央的一部分权力下放到地方,扩大地方和企业的权限;

精简机构;

大量压缩国民经济计划指标。

【合作探究】 3、结果及原因

一方面: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急于求成,小修小补),无法从根本上破除这一模式。

对斯大林的一味否定,又引起思想的混乱。

另一方面:

在客观上看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经济)

⑴内容

把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工业方面

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扩大企业的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⑵结果及原因

改革的结果,前期取得一些成果,但最终失败。

原因:仍然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

加上这一时期苏联推行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到1975年以后,国民经济进入停滞时期。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合作探究】⑴背景

"……国家情况不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在它们的后面"。这种形势用十二个字概括"步履蹒跚,内外交困,危机四伏"。

经济方面,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虽拥有发达的宇航兵器和生物技术等,但整个现代技术领域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15~20年。民用工业品技术非常落后,质量低劣。工业生产中浪费惊人,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不断下降,农业生产长期落后等等。

政治方面,在长期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干部任命制、职务终身制使苏联形成了一个官僚精英集团,他们中很多人思想僵化,贪污受贿,骄奢淫逸。人民群众对共产党不满的情绪日增。苏联社科院一次关于苏共性质的调查显示。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只占4%;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只占7%;认为代表全体党员的占11%;而认为仅仅代表党的官僚、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竟达85%。由此看来,苏共已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和信任。

民族关系方面:俄国历史上靠扩张起家,民族众多,但各民族发展极不平衡。无论是沙皇,还是苏联都对少数民族实行同化的高压政策。斯大林时期采取镇压和强制迁徙的政策,造成很多问题。斯大林之后,高压政策被怀柔政策所取代,民族问题日益显露,地方民族主义倾向日益明显。

国际关系方面: "二战"后出于与美国争霸的需要,以非理性方式进行军备竞赛,致使军费开支达到国民收入的四分之一,背上沉重的包袱。同时四处伸手,1979年入侵阿富汗,每年花掉几十亿卢布,还使苏联的国际形象大大受损。当1981年美国里根总统上台后,采取强硬的态度,苏联再也无力应付,被迫进行全面收缩。

【课堂小结】

1.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改革?解题关键: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客观地评价。思路引领:肯定赫鲁晓夫正确的,起积极作用的一面;同时指出他失误的,错误的方面。答案提示:肯定:赫鲁晓夫是第一个敢于向社会主义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否定:在许多具体问题上强调主观意志,急于求成,忽视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

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造成了什么后果?解题关键:造成苏联的解体。思路引领:改革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错误导致恶果。答案提示:戈尔巴乔夫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模式改革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一个世界性大国消失,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消失。

【作业布置】《立体设计》

【备课札记】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单元规划】

这一单的元内容具有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和现实意义,是全书内容的总结与升华展望。本单元阐述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全球化这一历史现象,其核心之一便是制度、规则的全球化,而这正是本课内容的着力点。

作为本单元第一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二战后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二战后,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这三大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构成了战后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这既是对本书前面第6单元第3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内容的呼应与深化,又启领本单元第2、3课即《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内容,因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上承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般规律,下启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的总趋势。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课标要求】:了解《布雷顿森林协定》,《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2、技能: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世界贸易发展的作用。理解美国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目的。

运用:探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美国为中心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感知→思考→主动参与合作学习

(2)对比探究问题→迁移与拓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待历史事物,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随着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中国也应当适应这一趋势的发展,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国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形势。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背景、过程、作用)

依据: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以及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逐渐形成的基石。

【教学难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依据: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这两个问题具有相当的难度,学生必须掌握相关史实,依据现有的认识水平,来深层次探究历史现象,既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     

【合作探究】多媒体展示材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所占比重(%)

学生结合材料和P126页“历史纵横”,思考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什么变化?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以历史的辩证的观点洞悉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为什么要设立新的国际经济组织?纵横向联系史实得出共识:①协调世界经济②稳定经济秩序③防止战争的悲剧重演2.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过程:分析美国的“怀特计划”和英国的“凯恩斯计划“各有什么企图?最终是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哪个计划?这标志着什么?学生看书后回答。讨论:分小组讨论“怀特计划与凯恩斯计划”,阅读教材P155[历史纵横]和P157 2.阅读与思考,分析美国“怀特计划”和英国的“凯恩斯计划”各有什么企图?美国:主张筹措50亿美圆基金各国以黄金、货币认缴,根据分额决定投票权。英国:发行共用货币,没有以认缴货币来决定投票权。 在二战后,美国为何能战胜英国,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运用对比的方法探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

学生看书归纳出美国为首的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什么方式来保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和世界银行的成立

4.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产生的什么样的影响?

展示材料: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美元的霸权地位是如何取得的?

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合作探究】播放:2001年12月在卡塔尔多哈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的情景,龙永图、石广生感叹:“为了这一天,黑发人谈成白发人”。

引出问题:世贸组织的前身是什么?何时成立?其宗旨是什么?关贸总协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当年中国为什么要力争复关?

探究:关贸总协定的作用

关贸总协定的作用,是本课的难点。精心设计层层递进的一系列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以谁为主导的?从纵向看对世界贸易的作用如何?从横向看又能看出些什么?它十全十美吗?会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

结合《学思之窗》讨论:你认为,这项规定对世界贸易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迁移与拓展:在三足鼎立局面和一超多强世界格局下,美国力图主导、控制世界经济体系的表现

延伸一、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背后的经济根源

 

延伸二、美国在世贸组织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及对世贸组织的影响

由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点评。

【课堂小结】“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关贸总协定”的签订,为战后世界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标志着一美国为首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这一体系主要包括:

金融:世界银行

                       货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贸易:关贸总协定

【习题解答】

本课测评

随着西欧、日本经济的发展,这样一个以美国一枝独秀方式存在的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向着什么方向去演变呢?什么又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呢?新课改倡导“存问题”教学,通过承上启下的小结引导学生作出一些理性思考,同时又带着更多新的问题,走出课堂。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立体设计》

【备课札记】

 

 

第23课 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课标要求

了解欧洲联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

了解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情况。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识点:欧共体成立;欧联成立;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亚太经合组织成立。

2、  技能:欧联成立的背景与影响

3、  运用:分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联合的影响与意义

¤过程与方法:

探究在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下,各国应如何面对历史与现实消除隔阂、加强合作;各国应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程。

【教学难点】经济区域集团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谈话法、图文教学法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欧洲联盟

 1、欧共体的建立和发展

(1)原因

【合作探究】思考:为什么积怨极深的法、德两国能携手合作?在欧盟东扩的历史性一刻,法、德两国领导人热烈拥抱的一幕使我们有何感想?

(2)过程

西欧的联合从经济领域开始,,1951年,欧洲六国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7,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1967年,三个共同体机构合并,统称欧共体。

(3)意义

大大增强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欧共体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形成,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欧共体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欧盟的建立

(1)过程

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2)意义

3、欧元的问世

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1、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1)背景

80年代中后期,欧洲一体化的发展非常迅猛,日本实力急剧增强。

(2)目的

(3)建立

1992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4)宗旨:协定在15年内逐步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等的自由流通。

【合作探究】(5)影响

加强了三国间的 经济合作和交往,促进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

三国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国间通过自由贸易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增强区域集团的实力。

三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后,无疑会对该地区的经济和贸易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会抑制由贸易壁垒、非关税壁垒为主要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诞生,将牵动着整个拉美国家很快仿效,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由最富有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贸易集团。这将促进美国与拉美国家的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的谈判,为实现美国"所有拉美国家贸易自由化",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倡议计划,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合作探究】了解地理概念,指太平洋沿岸各国,包括南北美洲濒临太平洋的国家、太平洋内岛国、大洋洲及亚洲东部各国和地区。

1、背景

随着亚太地区的经济迅速崛起和世界经济发展重心的逐渐东移,以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快了实现亚太经济区域合作的步伐。

2、建立

1989年,在澳大利亚总理霍克的提议下,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东盟、韩国等12个国家的27位外交部长和经济部长在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的首次会议,标志着亚太经合组织问世,APEC的产生,使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很快。

1991年,亚太经合组织汉城会议,正式确定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

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并发挥作用。中国台北和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

1994年,茂物会议。

3、成就

【合作探究】多媒体手段播放2001年10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精彩片段,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重大意义和启示。其中最重要的启示是:在机遇和困难面前,我们必须加强合作,善于利用机遇,勇敢迎接挑战,推动各成员国不断向着发展繁荣的目标迈进。

【课堂小结】

本课测评

你认为中国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有什么重大意义?

解题关键:亚太地区是中国对外经贸和融资引资的主要依托,维护并支持一个繁荣、开放的亚太地区,对中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思路引领: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积极参与对促进中国、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的繁荣,维护政治的稳定有着重大的意义。答案提示:1.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向世界表明,我国改革开放的决心是坚定的。2.有利于加强我国对外融资和经济交往与合作,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的前进步伐,提高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3.进一步完善我国外经贸管理体制,促进外经贸事业的稳步发展,这对于确保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4.有利于加强反恐合作,为本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创造和平与安全的环境。

经济合作组织,并将其作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

【作业布置】《立体设计》

【备课札记】

 

 下半部教案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106/11/1705697_670539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