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房姑娘双吉他谱:高中高二历史上册下册全册教案下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3:12:16

6学术思潮和教育

(本节为阅读课文,不列入考试范围)

 

l.20世纪的学术思潮

特点:学术综合化和整体化趋势不断加强,体现出各学科间互相渗透的新特点;新的学术思潮不断涌现。

概况:

名称

时间

代表人物

人本主义哲学

20世纪前半期

 

注意对人本身的研究,包括人的本能、情感、欲望和意志,提倡个体主义

哲学的科学主义流派

20世纪以来

 

反对空洞抽象的哲学理论,注意具体事实,重视经验和实验

存在主义哲学

二战后

萨特(法国)

认为个体具有主观性和个人意志,鼓励人们以自我为中心,进行自我设计,并积极投入社会生活和政治斗争

结构主义哲学

60年代

几位法国学者

利用结构和模式来研究历史、法律、经济、技术、宗教、伦理、社会等领域及其相互关系

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十月革命后

 

以历史唯物主义解释历史的发展,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突出阶级斗争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地位

法国的年鉴史学

 

 

主张进行总体历史研究,即突破传统的政治史窠臼,把经济、社会、文化、心态等都纳入研究范围,进行跨学科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史学

60年代

 

坚持唯物史观,开拓社会生活史、工人史、妇女史、黑人史等下层人民史研究的新领域

进步主义学派

20世纪

彼尔德

《美国宪法的经济观》强调经济因素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新保守主义史学

二战后初期

 

宣称美国史是一部内部利益和谐一致的历史

新左派史学

60年代

 

着重撰写自下而上的历史,关注下层人民的历史活动、社会阶层的变动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凯恩斯学派

2030年代

凯恩斯

反危机经济理论:认为危机的起因是有效需求的不足,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通过一系列经济政策和措施,刺激消费

未来学

50年代以来

托夫勒、奈斯比特

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趋势,特别注重探讨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代表作有《未来的冲击》、《第三次浪潮》、《大趋势》

2.20世纪的教育

(1)当代教育的地位

当今国际竞争的重点在于综合国力,综合国力的强弱又取决于科技,最终取决于教育。所以,教育在新时期战略地位发生了变化,应担负的历史使命更加重要。

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可以根据下列图示和分析,进一步提高认识:

当今,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激烈的国际竞争,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这实际上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归根结底又是科技人才的竞争,因此,教育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发展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大事。决定综合国力的根本因素是提高国民素质,这又取决于教育。

(2)当代教育发展的原因

当代教育随着现代技术革命的展开,和国际间经济、政治、军事的角逐,地位变得举足轻重。这是当代教育受重视而发展的重要原因。

(3)教育发展的特点

①重视普及教育,提高基础教育质量;②重视教育要求的综合性;③教育形式的多样化;④教育手段的现代化;⑤建立终身教育新体制。

 

  

 

6.3  文学艺术

(本节为阅读课文,不列入考试范围)

一、苏联的文学艺术

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

2.“解冻文学”

3.60—80年代的文学

4.苏联艺术的显著成就

二、西方的文学艺术

1.现代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及代表作品

2.现代主义文学、艺术

3.通俗音乐

4.电影

三、亚非拉美的文学

1.亚洲和非洲的民族主义文学                     

2.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

 

单元一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知识体系

阶段特征

俄国十月革命和战后世界革命运动的高涨,反映了战后初期世界局势的动荡和两大世界历史潮流的发展这一时代特征。战后世界局势的动荡表明: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原有的世界秩序已被破坏,而新的世界秩序尚未建立起来和正在建立之中。两大进步潮流的发展,一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具体表现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已进入直接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的新阶段。二是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具体表现为民族解放运动呈现多种类型和不同的发展道路,且一些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取得重大成果,有力地冲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

重点难点

1.关于将十月革命做为世界现代史开端的问题。将十月革命的胜利作做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主要是依据人类历史发展五种社会形态的理论。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这与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道理是相同的。

2.关于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问题。社会主义革命首先爆发于资本主义并不发达的俄国具有其必然性,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过程的必然产物,是国内外各种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关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具体来说有下列四点:

①俄国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组织已经在国家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化生产程度提高。

②俄国是各种矛盾的集合点。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存在,导致垄断资本的剥削和专制制度的压迫同时并存,以沙皇为代表的封建残余势力与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农民阶级的矛盾异常尖锐。沙皇以大俄罗斯主义对国内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压迫,激起了民族矛盾。沙俄不断对外殖民扩张,引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同沙俄的矛盾。俄国的落后造成对外国资本的严重依赖,决定了沙俄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的重重矛盾。各种矛盾的集结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③无产阶级及其革命政党的成熟。俄国无产阶级人数虽少,但比较集中,身受资本主义和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因而组织程度高、战斗性强。经过1905年革命的洗礼,俄国工人运动已处在国际工人运动的前列。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成为指导俄国无产阶级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

④第一世界大战为俄国革命营造了有利的时机。沙俄参加了“一战”,死伤和被俘人数是参战国中最多的;经济也濒于崩溃。“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爆发。

总之,无论从客观条件还是从主观条件看,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都是俄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必然产物。

3.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运用个性和共性关系的原理认识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有利于对十月革命经验的正确借鉴。

首先,它打破了资本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单独取得革命胜利。

其次,它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各地的革命道路,这是俄国革命的特殊性。

第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从而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俄国革命的特殊性,是由其特殊国情决定的,别国不能盲目照搬,否则,有可能对革命事业造成损失。如王明的“城市中心论”,将俄国革命经验神圣化,就给中国革命造成极大危害。向苏俄学习,走十月革命的道路,要把共性与个性结合起来,即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和本国国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为什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被新经济政策取代?

①1918年夏至1921年初,面对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以及极其困难的经济形势,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是在战争环境和经济被破坏的条件下被迫采取的非常措施,它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捍卫苏维埃政权提供了保障,起了重要的作用。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指导思想有重大失误,布尔什维克党试图由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非常措施不但没有收缩,反而加强,引起广泛不满,出现全国范围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遇到的挫折,使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重新思考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最终它被新经济政策所取代,这是苏俄发展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这是列宁对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

(2)怎样“史论结合”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A.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

①从实施的原因来讲: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险恶的战争环境和物资极度缺乏的特殊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的非常措施。所谓“战时”就表明不是常规情况下,因此也不可能按常规办事。“共产主义”,从措施的内容可看出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公有化。

②从实施的成效看:它使苏维埃国家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其历史功绩不可磨灭。

③从其弊端上看:它只是战争条件下的军事统制政策,本身存在许多弊端、过失和错误;它不符合苏俄的生产力水平,严重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对国家经济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严重损害了农民阶级的切身利益。实践表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无产阶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B.  对新经济政策的评价

①为解决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俄共(布)十大决定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所决定的。

②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是恢复、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主要“新”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生产。它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

③新经济政策反映了在苏联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它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④虽然它具有民族特点和某些特殊性,但是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国家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同规律,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和国际意义,它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5.对“斯大林模式”的正确认识。

①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也称为“斯大林模式”。它可以从俄国封建专制的传统方面找到历史根源。

②“斯大林模式”是同苏联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适应的,在30年代苏联大规模集体化和工业化时期以及“二战”后经济恢复时期,都有效地发挥了积极作用。

③“斯大林模式”是在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内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形成的。它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阻碍了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单元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知识体系

 

 

阶段特征

本单元讲述了从1919年巴黎和会起至1939年止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状况,可以把它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1919年到1929年这十年,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矛盾冲突,重新构建国际新秩序的时期,也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时期。二是从1929年起至二战爆发,“大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成为二战前十年的基本特点。在三十年代大危机影响下,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逐步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英、法、美等国凭借经济实力和相对完善的资本主义制度,渡过了危机,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由于各国制度上的差异,各国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德、意、日法西斯结成三国轴心,疯狂扩张。英、法、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企图保住根本利益。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反法西斯的斗争未能有效地遏止法西斯的进攻。法西斯发动的局部战争逐步演变为世界大战。

重点难点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体系是在英法占主导地位、惩治以德国为首的战败国、宰割弱小民族的基础上确立的帝国主义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华盛顿体系则是在美国占主导地位、宰割中国抑制日本的基础上确定的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凡尔赛体系的补充和完善。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西方的矛盾,并成立了一个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作为维系体系的工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民族自决的原则,中欧和东欧出现了一批独立国家,英国的殖民地也获得独立。再加上体系内部的两次大调整(道威斯计划和洛迦诺公约),这一切均为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和平发展的局面创造了条件。

(2)这个体系是极不稳固的,它隐含了许多矛盾:对战败国的掠夺,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如:德国与英法的矛盾);分赃不均,加剧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如:英美矛盾,日美矛盾);牺牲弱小民族利益,深化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列强与中国的矛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依据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势必被打破,潜伏的种种矛盾随着各国实力对比变化而日益尖锐,新的争夺不可避免,这就决定这个体系不可能持久。20世纪30年代,日本于1931年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德国于1935、1936年两次撕毁凡尔赛和约,而国联又无法制止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此时凡尔赛体系名存实亡。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瓦解;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

2.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

(1)爆发原因:①广大人民的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低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扩大。

②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③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掩盖了这种矛盾,使矛盾最后激化到总爆发。导火线是纽约股票市场的暴跌。

(2)这次危机的特点是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范围特别广。美德两国所受影响较为严重,尤以美国为甚。英国受影响相对较轻,日本则由于很快走上了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对外侵略扩张道路,从而较早地摆脱了经济危机。

(3)这次大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造成30年代大危机尤为严重的原因,与各国政府的国内政策失误和国际协调不力有关。在某种意义上,这次大危机的恶化是“一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潜在的经济问题与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恶性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各国政府的政策失误负有主要责任。危机发生后,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这种保护主义政策损人不利己,反而加剧了危机的恶化。

(4)这次大危机告诉人们:繁荣与危机总是密切相关的,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至关重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制度的国家要及时调整内部机制和政策,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也极为重要,一旦危机发生,各国政府和各国际组织要承担起各自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以便有效地遏制危机,防止危机的恶化、扩展、延续。

3.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首先,英法虽为“一战”的战胜国,但经济、军事实力受到极大的削弱,这使得统治集团中部分人不敢同德意日的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试图通过对侵略者作出部分让步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其次,“一战”充分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因此,战后英法等国出现了一种鼓吹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再次,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内阁交替频繁,且忙于应付危机,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进攻面前实行一种坚定和连续的外交政策;第四、英法两国的资产阶级对弱小国家固有的蔑视,对社会主义苏联的仇视,法西斯国家则投其所好,竭力造成惟有共产国际,惟有苏联才是法西斯的敌人的假象。这一切均是促成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因素。但根本原因是英法两国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本国利益。

4.如何认识国际联盟

国联是“一战”的产物,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的国际组织。由于凡尔赛和约的先天不足和国联自身的根本缺陷,致使它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美国没有参加,德国、苏联一开始就被排斥在外,参加后不久又先后退出或被开除,日本、意大利后来也退出国联。由英、法主宰的国联对诸大国并无约束力,不可能具有权威性。但是国联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顺应了整体世界发展的趋势。它在国际关系发展史上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5.关于罗斯福新政

包括:新政措施的作用、新政的积极影响及新政成功的原因;罗斯福新政与德日反危机措施的比较;罗斯福新政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比较;罗斯福新政与新中国两次成功的生产关系调整的比较。

关于新政措施的作用、新政的积极影响及新政成功的原因

(1)新政措施的作用:

①整顿财政金融体系:银行休业整顿,恢复银行的信用,这是一种应急性措施,旨在迅速稳定金融资本市场。真正具有改革性意义的措施则是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用大量的国家赤字开支来扩大就业,实行救济,克服生产过剩危机。正是通过这些赤字开支的用途,缓解了社会矛盾,加强了基础建设,并在保护环境、训练和储备人力资源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可以说新政的货币政策是新政的核心。它实际上是凯恩斯货币理论的具体实践。这一货币政策的推行必然是宣布美元贬值。美元贬值可以提高美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竟争力,从而刺激出口,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地促进美国国内公共工程事业的发展。庞大的工程开支,来自于政府的财政干预,部分开支就是美元贬值造成通货膨胀所得。但是由于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美元贬值必然加剧其它各国的经济困难,推迟了他们的经济复兴。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中心措施是通过工业复兴法,其目的在于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但并未触及企业的所有制。其中有关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的规定,则起了扩大消费、提高生活水平、缓解社会矛盾的作用。③调整农业的政策。实际上是政府通过奖励补偿等手段来压缩农业产量,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这样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利于环境保护。国家收购农产品等措施则起了国家监督调节经济的作用。④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等系列措施,实际上通过扩大内需来刺激生产发展,起到了调节生产与消费矛盾的作用,同时由国家调节再分配。

(2)新政的积极影响:

首先,它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其次,由于经济恢复,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从而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维护巩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再次,新政的政策,开资本主义国家加强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它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它顺应了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现代化的新模式。

(3)新政成功的原因:

新政的成功即国家干预经济的成功,并非只是罗斯福个人的功劳。首先,它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垄断组织的出现,主张强化国家干预经济的职能、放弃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思潮开始涌现。1929年经济危机充分说明,自由放任经济学说并不能挽救资本主义制度,从而迫使各国政府转而探索通过强化国家干预的途径来缓解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向强化国家干预、兼顾自由竞争的政策转变。罗斯福新政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其次,新政的成功与美国国情分不开。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与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政治保障。第三、新政的成功也与借鉴当时社会主义苏联计划经济成功的经验分不开。

关于罗斯福新政与德日反危机措施的比较

(1)相同之处:二者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都将危机转嫁到国外;都是为了维护垄断资本主义统治,都最终摆脱传统经济思想模式。

(2)不同之处: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国家干预,是正常的干预道路,而德日的干预,则偏离了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轨道,走上了法西斯统治经济的轨道,是不正常的发展道路;罗斯福新政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之先河,德日的反危机措施,则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分别形成了欧、亚战争策源地,导致世界大战的爆发。

(3)导致美国与德日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原因:

第一,历史传统的影响:美国没有封建包袱,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比较完善,德日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时,均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缺少深厚的民主传统基础。

第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影响: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在凡尔赛体系中,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日本在华盛顿体系中则是受限制、打击的对象,而美国则是最大受益者,所以,在战后国际关系格局中,美国是要维护它,德日则要破坏它。

第三,经济状况的影响:美国经济实力较雄厚,具备通过改革缓解危机的基础,德国经济发展对外国资本依赖性大,日本经济基础薄弱,国内市场狭小,受危机打击十分严重。

关于罗斯福新政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从表面上看,二者均强调国家干预经济,且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从实施的背景、目的、指导思想、具体措施、影响等方面分析可发现二者存在本质上的差异。新政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属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是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过渡。

关于罗斯福新政与新中国两次成功的生产关系调整的比较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克服危机而进行的政策调整,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新中国有两次成功的生产关系调整,一是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向公有制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二是经济体制改革,使城乡经济全面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极大增强。

罗斯福新政与新中国两次成功的生产关系调整的相同点有:①都是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推动经济发展;②在经济成分中都有国营经济存在。不同点有:①美国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中国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②中国改变生产关系都是政府干预的结果,美国则不全是政府干预。造成这些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两国国情不同。

单元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

 

知识体系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

阶段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法西斯轴心国挑起的、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大战,也是一次世界性的反法西斯战争。战争初期,主要是由于西方大国长期推行绥靖政策,致使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势力占据上风,猖獗一时。丘吉尔就任首相后,英国作为欧洲战场的主力,顶住了德国的压力。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最终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世界进步力量联合起来,改变了双方的力量对比。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成为整个战争形势的转折。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1945年5月和9月,德国和日本相继投降。历经六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以法西斯轴心国的彻底失败而宣告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参战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世界未来的发展。

重点难点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理清各种因素对“二战”爆发所起的不同作用。

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矛盾发展。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虽然造就了一个短暂的和平时期,但隐含了诸多不可调和的矛盾。首先是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凡尔赛条约对德国惩罚性的规定,使战后德国民族主义复仇主义情绪蔓延,成为法西斯势力兴起的土壤。战胜国之间同样矛盾重重,意大利和日本不满已得利益,伺机重新瓜分世界;美日之间的矛盾不断发展。同时并存的还有两种不同制度之间的矛盾。

②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对“二战”的爆发起了催化剂的作用。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

③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垄断资本对于利润的追求导致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随着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日益激烈。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局部战争逐步演变而成的。法西斯蓄意发动侵略战争是局部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的主要原因。

⑤“二战”前英法美推行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2.关于“绥靖政策”。“绥靖政策”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以英法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所采取的姑息、退让、妥协、纵容的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牺牲别国的利益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一是将祸水东引,牺牲苏联求得西欧无战事。“绥靖政策”的实质是:以牺牲局部利益和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尽可能把法西斯侵略矛头引向社会主义苏联,缓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绥靖政策”的主要执行者是英法,美国的“中立”,实质也是绥靖。英法推行绥靖政策,有着复杂的历史源渊和时代背景。“绥靖政策”的最大影响是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绥靖政策的主要执行者英法首先遭到德国法西斯的攻击,法国的沦亡是法国统治者长期推行这一政策的直接结果。

3.关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之前,英法和苏联都有联合起来制止纳粹侵略的愿望,于是自1939年4月开始,英、法、苏进行缔结互助条约的谈判。但由于各方互不信任,终于未能结成抗德同盟。为了自身的安全,苏联同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这一条约杜绝了英法与德国结成反苏阵线的可能,并且使苏联赢得了备战的时间,但同时也使德国没有后顾之忧,敢于放手袭击波兰。

4.日本为什么要发动太平洋战争。

①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这种地理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客观制约,使一部分日本人有一种极其强烈的“危机感”,一些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认为只有通过战胜和征服别国,才能表明日本的强大。

②太平洋战争是日、美争夺以中国为重点的亚太地区的必然结果。早在19世纪末,日本和美国就开始了在亚太地区争夺霸权的斗争。1940年,日本正式抛出所谓“大东亚共荣圈”计划,不仅要侵占中国,而且还要向东南亚扩张,建立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日美矛盾恶化。

③战争经济的需要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经济根源。日本的国力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消耗。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日本帝国主义把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在中国战场上,而“南进”则可以获取大量的石油、锡、橡胶等战略物资。英美等国对日本实行的贸易禁运,对战略物资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打击沉重,促使日本下了“对美一战”的决心。

④德国在欧洲战场上的胜利及攻势,客观上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成为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外部动因。

5.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基础。

①德意日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战争,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即使远在西半球的美洲,希特勒也打算在那里建立一个“新德国”。法西斯国家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对英法美等国的利益构成了最大的威胁。这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基础。

②二次大战爆发后,美国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虑,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加强了对英国等国的援助。罗斯福在美国还没有正式参战的情况下,与英国签订了《大西洋宪章》,显示出一个资产阶级政治家的远见。

6.欧洲第二战场的含义及其作用。

①所谓“第二战场”,是指英美在欧洲开辟反对德国法西斯的战场。即以英国为基地,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欧洲西部登陆,开辟一个与苏德战场相呼应的欧洲第二战场,直接对德军作战。

②作用: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事件之一。第二战场的开辟,拖住了法西斯德军的大批兵力,有力地支持了苏军的反攻作战,也消除了德军跨海征服英国的直接威胁;同时,它也鼓舞了欧洲人民的斗志,促进了抵抗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从此以后,德国法西斯陷于东西夹击、腹背受敌的困境之中。

7.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二战”是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对世界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战争,对后世的借鉴作用尤为重大。为了赢得战争,双方调动一切经济力量,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特别是战后的经济在高科技的推动下重新起飞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已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潮流。于是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之时,国际合作也成为绝对必须之事。正是这种相互依存的国际经济关系,形成了抑制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更多地接受了历史的教训,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危机时表现出更多的谨慎。今天,“妥协”意味着任何国家都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意味着各国在捍卫自己核心利益的同时,必须承认和照顾他国的合理利益,达到某种有取有予的平衡;意味着反对和抵制国际关系中的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所有国家应当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8.概括和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后果和影响。

从原因来看:

①决定因素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

②它们都是民族主义恶性发展的结果。19世纪后期,一些国家的民族主义逐渐失去了维护本民族正当权益的进步性,蜕变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利益的极端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并给人类带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一战”之后,这种蜕变的民族主义在意大利、德国和日本进一步发展,并与法西斯主义相结合,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③两次世界大战对战败国的处理不同,结果也不相同。凡尔赛体系对战败国德国的处置是残酷无情的,也是失败的,为日后法西斯势力的兴起埋下了祸根。雅尔塔体系对战败国的处置更多的注重于铲除法西斯势力和战后的民主建设,确保德国、日本不再对新的国际秩序构成危胁,是比较成功的。

但两者的性质不同,“一战”是帝国主义的争霸战争,“二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从大战的后果和影响来看:

①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根本改变了19世纪以来欧洲支配全球的世界格局。

②与欧洲的不断衰弱同步的是殖民主义的步步后退以及最终被迫退出历史舞台。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世界殖民体系的解体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终于得以完成。这是人类历史的极其巨大的进步。

③与欧洲的衰弱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与苏联的不断崛起,这一过程同样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完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它使美苏对峙的国际关系新格局取代了西欧列强主宰全球的时代。这个新的两极格局的基石,就是“二战”后期由“三巨头”──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确立的雅尔塔体系。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雅尔塔体系反映了“二战”以后的世界现实,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

9.关于美日矛盾的发展。早在19世纪末,日本和美国就开始了在亚太地区争夺霸权的斗争。日本提出以“征韩侵华”为中心的“大陆政策”;美国则在美西战争后立即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企图与诸列强争夺和分享在中国的利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美国通过《四国条约》拆散了英日同盟,孤立了日本;通过《五国海军协定》束缚了日本军备竞赛的手脚;通过《九国公约》排斥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行动。到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加紧对华侵略,企图排斥美国在华势力,进而独占中国,美日矛盾逐步激化。1940年,日本正式抛出所谓“大东亚共荣圈“计划,不仅要侵占中国,而且还要向东南亚扩张,建立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日美矛盾恶化。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是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长期争夺霸权的必然结果。

10.关于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图凭借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实现统治世界的野心,对外推行金元外交。在拉丁美洲、东亚、欧洲,到处运用金元施加影响。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对外推行“中立”政策,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中立法》,规定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战争中保持“中立”,不得向交战双方输送军火和战略物资,以防止美国卷入战争。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法西斯侵略的扩大,美国出于自身利益和安全考虑,逐渐放弃了“中立”政策,加强了对英法等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与其他被法西斯侵略的国家联合起来,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参加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单元四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知识体系

 

阶段特征

1.世界政治局势呈现的特征

(1)社会主义运动出现高潮。苏联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发展,东欧和亚洲地区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2)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华约与北约长期对抗。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在两大军事集团之外出现一支新的政治力量──第三世界。

(3)民族独立运动高涨。亚非几十个国家摆脱殖民主义枷锁,取得了政治独立,建立新兴的民族国家。

(4)资本主义社会危机加深,极右势力沉渣泛起。

2.世界经济局势呈现的特征

(1)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后,大都照搬苏联模式,给经济建设带来不少困难,经过经济体制改革后,仍未完全克服困难。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统治政策,改善经济结构,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使资本主义经济获得空前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资本主义发展进入“黄金时期”。70年代中期后,进入“滞胀”状态。

(3)二战后的亚洲纷纷摆脱殖民统治,走上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在70、80年代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西亚石油大国沙特、科威特也迈入世界富国行列。

重点难点

1.对雅尔塔体系的理解。

雅尔塔体系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原则上倡导和平,例如惩治战犯,使德、日完成民主化任务;包容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对战后初期东欧各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加强苏联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都起了积极的作用。这是历史的进步。

雅尔塔体系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实质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划分了势力范围,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例如,罗斯福为了减少美国的损失争取苏联尽快对日作战,背着中国政府同苏联签订密约,同意外蒙古独立,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的铁路、港口等方面拥有特权等。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自近代以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维持以欧洲均势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成为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二战”后,美苏两国因实力大增而在国际关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初步形成。这是国际关系的历史性变化,国际关系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雅尔塔体系下隐藏着诸多矛盾。主要有: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新老殖民主义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美苏争霸的矛盾和斗争。资本主义内部的矛盾主要体现于美国与崛起的西欧、日本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它导致了资本主义内部经济格局演变为三足鼎立的局面。社会主义内部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南斯拉夫与苏联、中苏、苏联与东欧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导致在20世纪60年代初社会主义阵营的消亡,也是八九十年代苏联与东欧剧变的原因之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实质上是意识形态间的对立。殖民主义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最终在亚非拉的独立浪潮中,以殖民体系的崩溃而结束。美苏争霸的矛盾和斗争则是在经历了此消彼长的历程后,以苏联的解体、美国取得当前世界战略的优势地位而结束。

2.欧共体成立的基础及其性质。

成立的基础:战后西欧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与美苏抗衡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惟一的出路在于联合;战后各国都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来尽快恢复和发展经济;西欧各国面积狭小,资源又相对贫乏;西欧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没有多大的差异;有相近的历史传统、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各国都强烈要求他们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

性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3.“二战”后亚洲环太平洋地区经济发展的三次高潮及影响。

第一次高潮是五六十年代由日本经济起飞掀起的巨浪。战后日本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采取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很快使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高速发展。1968年日本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第二次高潮是七十年代以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为主而掀起的巨浪。第三次高潮是八十年代以来,以中国、东盟国家和地区为主体掀起的经济增长巨浪。中国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来,实行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得到了发展。东盟国家在八十年代后,抓住有利的国际环境,调整经济结构,以出口加工为主要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制造业,使得经济迅速发展。

影响:亚洲环太平洋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使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首先,亚洲环太平洋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这一地区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心地区,标志着太平洋时代的来临。其次,此地区迅速完成工业化进程,从而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在国际分工格局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再次,从国际关系来看,亚洲环太平洋地区在当前国际关系中日益显示出了它的重要地位。随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世界格局的变化,在世界范围内欧洲、北美、中东、非洲等地区不是政治动荡、战乱频繁,就是经济萧条阴影的笼罩,而亚洲环太平洋地区却以稳定的政治经济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成为当代国际经济政治关系的中心。

4.经济全球化与多极化进程。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在世界经济特别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统一的市场,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基础。20世纪资本主义前进的历程,尤其是“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巨大推动力。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国间的相互依存,从而为多极化进程奠定了基础,构成了有利于多极化发展的客观社会经济环境。这种相互依存可以起到缓解各国间对抗,增加相互协调与合作的正面作用。经济全球化当前的不平衡状况加剧了世界力量对比的失衡,多极化进程在曲折中向前发展。经济全球化呼唤全球的共同参与,发展中国家完全有可能成为多极化进程中的必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集团化有利于区域共同体成员内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体化,同时在客观上推动着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集团化实际上就是全球一体化的重要过程。

5.“二战”后美国同日本及西欧关系的演变。

美国同日本关系的演变:①战后初期,美国为扩张在东亚的势力,以“盟军”名义单独占领日本。美国占领日本之初的政策是:尽量削弱日本,使之不能再成为美国的对手;同时在日本进行了政治经济的民主化改革,但保留了天皇制。②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向日本订购了几十亿美元的军事后勤物资,使日本经济迅速活跃起来。为把日本变成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据点,美国开始大力扶植日本经济。③从50年代初开始,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日美经济竞争和日本反对美国的斗争逐渐激烈。进入70年代以后,日美经济竞争继续扩大,日本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美国同西欧关系的演变;①战后初期,美国为稳定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出于“冷战”政策的需要,通过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恢复了经济,得以控制西欧。同时,美国策动西欧国家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共同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1949年,建立了包括英法等国家在内的北约组织。②从50年代初开始,随着西欧经济的高速发展,它们再也不愿仰承美国的鼻息,同美国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日趋激烈。③进入六七十年代,欧共体成立和扩大,西欧终于成为能与美国抗衡的重要力量。

战后美国同日本及西欧关系的演变,使得资本主义世界美、日、欧三分天下的局面开始形成。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经济上,日本和欧共体同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并占据了有利地位;政治上,日本和欧共体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三足鼎立的形成使美苏两极格局受到重大冲击,影响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历史 27

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2课时)

一、阶段特征和主要线索

本单元从19世纪7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过渡时期。

教师先要求学生按世界史的四大线索进行归纳,然后教师点拨分析。

(1)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完成了对世界的瓜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世界真正成为一个整体。

    (2)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掀起反殖、反封的新高潮。

    (3)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有了新发展,第二国际建立、列宁主义诞生。

    (4)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围绕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开始了激烈的角逐和斗争,矛盾激化,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二、主干知识整合

1.资本主义继续发展(注意比较)

    (1)经济发展。19世纪70年代起,第二次工业革命迅速展开,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以美国、德国的垄断最为突出,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各国不平衡加剧,国际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缓慢下降,美德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后来居上,俄日等国经济也有较快发展。以科学技术为依据、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手段、以垄断组织为形式的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逐渐形成。

    (2)政治发展。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了政治领域的变化:首先,由于垄断组织的发展及其政治干预能力的增强,国家的经济职能越来越强,垄断资本家也越来越多地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其次,以比较健全的资本主义议会民主制、政党政治和公民自由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大体定型。第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大致可分两种类型,一是比较典型的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道路的国家,如英法美;二是在建立资产阶级议会制度的同时,保留了较多封建残余的国家,如俄日。

    2.民族解放运动的新发展(注意前后比较)

    (1)帝国主义殖民侵略的加强和殖民统治的加深,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在客观上又使殖民地传统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产生了近代资本主义,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并逐步壮大,成为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

(2)亚洲中国、朝鲜、印度、伊朗、土耳其等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新高潮,进入“亚洲觉醒”时期,其主流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革命,也有次要地位的旧式反帝反封建的起义。非洲人民斗争水平相对落后,以武装斗争为反殖的主要形式,埃及抗英斗争、马赫迪反英大起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最为突出。拉美国家独立后,没有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成为实际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反帝反封建是其共同任务,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是突出事例。

3.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

   (1)概况:19世纪晚期,欧美工人运动逐渐走向高潮,工人政党和组织纷纷建立。为适应联合斗争的需要,第二国际成立。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不断发展,形成布尔什维主义,列宁主义诞生。

    (2)特点: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建立,斗争的组织性加强;主要斗争手段从政治斗争,暴力斗争转为经济斗争、合法斗争;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从法国转到德国,又转到俄国;国际工人运动从西方向东方扩展。

    4.国际关系的发展

    (1)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及其根源: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新瓜分世界的争夺,激化了矛盾,形成了三个中心环节:法德矛盾,焦点在于对欧洲霸权的争夺;巴尔干问题,俄奥是主要对抗双方,同时也涉及英德;英德矛盾,矛盾的焦点在对殖民地的争夺,是帝国主义矛盾中最主要的一对矛盾。

    (2)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三对矛盾的斗争逐渐演变为两大军事集团为各自的利益协调矛盾,最终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3)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大战爆发,交战双方是同盟国和协约国,这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交战双方都是非正义的。战争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战争中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力地冲击和威胁资本主义制度,影响世界的国际关系格局;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也造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的不平衡性。

三、重点知识透析

    1.对垄断组织的认识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垄断组织成了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尽管垄断组织作为独占生产与市场的经济联合体,必然会带来停滞和腐朽的趋势,但它的出现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其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就客观条件和影响而言,垄断组织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它不但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其次,从主观动机来看,是为了调节生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实质上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最后,托拉斯等高级形式的垄断组织,对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具有更为有利的条件。

    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开始成熟的一个新阶段,也意味着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剥削性和侵略性的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垄断组织之垄断市场、价格,势必降低广大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垄断组织的形成,意味着加强对劳动人民的掠夺。

    第二,垄断资本的形成,就是大生产吞噬小生产的结果,其间充满了暴力、欺诈的行为及种种卑鄙丑恶的手法。

    第三,垄断的形成,伴随着食利者阶层的出现,成为游手好闲的寄生虫阶层。

    第四,垄断组织的形成,推动了殖民扩张,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有更多的国家、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第五,垄断资本是战争的根源,殖民扩张必然导致争霸,不可避免地发生战争,如“一战”就是明证。

    2.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类型

    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各国开展的状况千差万别,由于各自不同的历史、现实条件,六大帝国主义国家在19世纪晚期经济发展方面呈现三种类型。一是经济飞速发展的美国和德国。这两个国家在该时期内科技发明的成果都相对较多,又应用及时,资金、资源、市场的条件都较充分,所以发展迅速。二是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下来的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在19世纪中期还处在资本主义各国的最前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较好,海外市场较广阔,在机器更新、采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扩大投资规模上不够迫切;经济发展的速度仍然比不上美、德两国。三是俄国和日本,相对前面四国、经济基础薄弱是显而易见的。两国同时在60年代实现了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但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由于两次工业革命在两国几乎都是同时开展起来,所以其工业生产发展的速度都十分迅速。

上述三种类型产生的直接影响是改变了这些国家的力量对比状况,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斗争。

    3.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国家政治发展趋势

    第二次工业革命造成的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表现出两类不同的趋势。

    一类是美英法等国,资产阶级民主制较为充分发展。这些国家都经过激烈的资产阶级革命,对前封建主义制度、传统,打击和消灭比较彻底,使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化进程得到顺利发展的条件。美、英是典型的两党制国家。法国维护了共和政体,这有效地保持了资本主义的政治上的稳定。

    另一类是封建专制色彩较浓的德、俄、日等国,在政治上较多地保留了旧的封建残余,奉行专制主义和高压政策,并逐渐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德国具有军国主义传统的容克地主是帝国政权中主导力量,军国主义精神渗透到各个政治领域。俄国以沙皇专制为特征的整个官僚机构和官吏队伍一直完整保留,成为专制主义政治的中枢。对内的专制主义和对外的军国主义是19世纪末俄国政策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浓厚军事封建性。日本在进入帝国主义时期的特点,可简单概括为:垄断、专制、侵略三位一体。

    4.怎样看待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民主运动?

    (1)从运动性质看,旧式的民族运动演变为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与革命。列强侵略,客观上促进了当地民族工业的产生,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阶级力量,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民族资产阶级成为领导力量,这就使旧式的由农民或封建王公领导的民族运动,演变为新式的由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或革命。

    (2)从斗争纲领和口号看,描绘出了发展资本主义前景的新蓝图,如印度国大党提出了民权和独立的要求,中国的三民主义、墨西哥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宪法。

    (3)从参加运动的主要力量看,新的阶级力量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体,改变了过去以农民为主体的状况,如印度盂买工人政治总罢工。

    (4)从运动发展趋势看,经过了从改良到革命的发展过程,如中国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和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

    (5)出现了以新式民族运动为主导,新旧民族运动同时并存的状况,朝鲜义兵运动、中国的义和团运动、非洲人民的反抗斗争,都没有超过旧式民族运动的范畴。

    5.19世纪晚期欧美工人运动的特点及成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工人运动的特点有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①自发性斗争少了,有组织的斗争增多子。随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的文化素质和组织程度大为提高,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得到迅速传播,工人政党和组织相继建立,这就使工人运动由自发性向组织性增强的方向发展。②由暴力斗争为主向合法性斗争为主发展。一方面是因为资产阶级民主的扩大,进行合法斗争有了可能;另一方面是因为工人政党和工会的普遍建立,比以前更讲究斗争策略。③由政治斗争为主向经济斗争为主转变。随着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发展,工人阶级取得了过去不曾有的许多政治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已取得的某些合法的政治权利进行斗争,争取经济待遇上的改善成为大多数工人的要求,所以,这一时期的工人罢工多以缩短工时、改善待遇、提高工资福利为目标。

  6.主要交战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

    大战爆发后,交战各国的政府和拥护战争的政党纷纷发表声明,鼓吹本国进行的战争是“保卫祖国”的正义战争,而谴责敌方是侵略战争,事实上,从交战双方来看,都是帝国主义战争。

    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企图建立“中欧帝国”,还要摧毁英国的海上霸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

    奥匈帝国要奴役巴尔干,把塞尔维亚变为附庸国。

    英国要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在西亚肢解土耳其帝国。

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

意大利则要瓜分北非沿岸和阿尔巴尼亚等国家和地区,在地中海地区建立霸权。

美国则是为了捞取战利品,夺取战后世界霸权。

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首要标志是

  A.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B.新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C.电力取代蒸汽动力广泛应用于生产

  D.人类跨人了电子训算机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引起资本上义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是

  A.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在工业资产阶级手里

  B.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适应其发展的垄断组织

  C.对商品生产,价格和市场的控制加强

  D.形成跨国组织的国际垄断组集团

3.下列关于垄断组织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技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B.其主要形式有卡特尔、托拉斯、辛迪加

  C.促使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侵略扩张

  D.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4.1900年,人类可使用的最新交通工具应是

  A.汽船    B.飞机    C.汽车    D.火车

5.19世纪末,德国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其根本前提是

  A.国家统一的完成    B.国外市场的扩大

  C.资本的积累    D.是后起资本主义国家

6.19世纪晚期,导致英法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是

  A.国内市场狭小    B.资源贫乏

  C.劳动力不足    D.资本大量投向国外

7.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完全沦为殖民地的亚洲国家是

  A.伊朗    B.缅甸    C.土耳其    D.中国

8.进入20世纪初,俄国、德国、日本三国在政治上都呈现出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特征,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根源在于

A.  三国都是后起的且通过自上而下改革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

B.  三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C.  进入帝国主义后三国资产阶级走向全面反动

D.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转移到这三国

9.19世纪末促进美德日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A.国内市场广阔    B.大量的战争赔款

  C.政府的干预经济    D.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10.第二国际建立与第一国际建立相比,其显著的区别是

A.组织松散,是没有中央领导机构的联合

B. 活动形式以召开代表大会为主

C.中坚力量是著名的工人领袖和活动家

D. 国际内部存在着不同派别的斗争

11.下列关于19世纪末加世纪初英国经济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逐渐丧失了世界工业的垄断地位

  B.造船业在世界上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C.发展速度明显低于美国、德国

  D.经济出现停滞趋势

12.德国被称为“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其中“容克”是指   

  A.封建贵族地主    B.斗封建型贵族地主

  C.封建军阀    D.资产阶级

13.“一战”期间加入同盟一方作战的有①意大利②奥匈帝国③保加利亚④罗马尼亚⑤希腊⑥土耳其⑦英国⑧法国   

  A.①②⑥⑧    B.①②③⑥    C.②③⑥    D.①④⑥

14.最早有条件用无线电报与大西洋对岸取得联系的美国总统是

  A.约翰·亚当斯    B.林肯    C.门罗    D.西奥多·罗斯福

15.19世纪末,法德矛盾的实质是

  A.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B.争夺世界霸权

  C.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    D.法国企图复仇

16.近代欧洲工人运动中心转移的先后顺序是①英国②法国③俄国④德国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巳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17.下列对英国在欧洲大陆的斗争中所奉行传统外交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英不参加欧洲军事集团,不用固定的军事义务束缚自己

  B.英国为的是保持中立,以图自保

  C.目的是使欧洲大陆列强互牵制,以便向海外扩张

  D.英德矛盾的激化是放弃这一政策结果

18.独立后的拉美国家经济政治局面的特点是

  A.普遍建立共和国制度    B.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C.大地产经济与军事独裁统治  D.英美列强经济军事入侵

19.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下列同盟或协约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德奥同盟②法俄协约③英日同盟④英法协约⑤英俄协约

  A.①②⑤③④    B.②①⑤④③

  C.③④①②⑤    D.①②③④⑤

20.关于《朴茨茅斯和约》说法不确的是

  A.在美国的斡旋下签订

  B.涉及朝鲜和中国的问题

  C.俄国战败被迫签订出卖国家主权的条约

  D.使日本的势力扩张到中国东北南部

21.19世纪末,在非洲和拦美的反帝斗争中取得胜利的是

  A.埃及的抗英斗争    B.苏丹马赫迪起义

  C.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D.墨西哥资产:阶哪丫

22.一战中,使德军在西线速决战计划破产的战役是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

23.19世纪末助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殖民地和霸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根本原因是   

  A.对市场的需要

  B.对原料产地的需要

  C.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

  D.帝国主义本性使然

24.关于亚洲觉醒的本质含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反映

  B.它是一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帝反封建民族运动

  C.它的宗旨是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D.进入了无产阶级的新时期

25.19世纪末,俄日两国的不同点是

  A.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工场

  B.建立了半封建的资产阶级君主产宪政权

  C.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D.都带有浓厚的封建军事性

26.第一次世界大战,被摧垮的四大帝国是①英国②法国③德国④奥匈⑤奥斯曼土耳其⑥俄国⑦意大利⑧美国   

  A.②④⑤⑧    B.③④⑤⑥    C.①②⑦⑧    D.②④⑥⑧

27.19世纪印年代,日本垄断组织产生的特点是

  A.特权商人在政府的保护下产生    B.通过联合方式产生

  C.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D.国际贸易发展的结果

28.在第二国际中,修正主义派别是由下列哪一个派别发展而来的?

  A.马克思主义    B.无政府主义    C.列宁主义    D.改良主义

29.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

  A.帝国主义战争

  B.民族解放战争

  C.具有一定民族解放性质的帝国主义战争

  D.无产阶级革命战争

30.“国家在任何时候皆有权对私产加以限制……应采取必要措施以分散大地产,小土地所有制保障工人权利。”此话应出自

  A.《人权宣言》    B.《拿破仑法典》

  C.《1917年墨西哥新宪法》    D.《1791年宪法》

(二)材料解析题(12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意志放弃她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马尔……英国把海利哥兰岛让给德意志……德意志……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

                  ——摘自1890年7月1日《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

    材料二  “我们德意志人相信我们的力量……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办法,努力争取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继续只是欧洲大陆的强国,并偎依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限在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

                    ——摘自1911年4月  本哈第将军《我们的前途》

    材料三  “……德国要求法兰西共和国把……广大地区(注:这里指刚果)让出。……法国放弃它在那块土地邻近区域享有的权利,而由德国控制这一区域,这将会……使英国的北非与南非分离开来。德国当政人士……必须明白:任何一个英国政府……也不会容许在分配非洲政权上有这样大变更!”

——摘自1911年7月14日《泰晤士报》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英国反德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材料二中,本哈第的态度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为什么?(2分)

(3)材料三中,英国对德关系政策的实质是什么?(3分)

(4)综观上面三则材料,帝国主义国家关系有何特点?(3分)

  (三)问答题(28分)

   3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大致可分几类?产生这些状况的原因分别是什么?(12分)

   33.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如何?这种趋势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欧美工人阶级以及亚非拉人民反抗斗争状况如何?以史实加以说明。(16分)

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C  5.A  6.D  7.B  8.A  9。D 10。A  11。D  12。B  13。C  14。D  15.A  16.C  17.B  18.C  19.D  20.C  21.C  22.A  23。D  24。D  25 B  26。B  27。A 28.D  29.C  30.C

   (二)材料解析题

   31。(1)由勾结德国反对俄法到支持法国反对德国,

    (2)德国不再满足于欧洲大陆强国的地位,也不在满足于英国在殖民地方面的“恩惠”,而要求成为世界帝国,夺取英国的殖民地,因为随着德国实力的增长,超过英法,从而要求争取适合他们“实际情况的政治权威”,对外扩张的野心急剧增强。

    (3)表面维护法国殖民地,实际上是勾结法国抵制自己的劲敌德国,以维护其既得的殖民霸主地位。

    (4)既勾结又斗争,关系的不稳定性是由各自侵略利益决定的。

   (三)问答题

    32.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经济发展迅速,以美德为主。原因:两国都有迅速发展的政治前提和条件。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德国完成了统一,有统一的国内市场。两国都有大量资本,在美国,有欧洲大量“剩余资本的涌入”;在德国是法国50亿法郎的赔款。两国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易于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

    第二种类型,经济发展缓慢,以英法为主。原因,两国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企业设备陈旧,又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更新设备,另外,大量资本投在非生产领域,或者大量投在国外。

    第三种类型,经济发展较快,但同时存在大量封建残余,以日、俄两国为主。原因是两国都通过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改革都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33.趋势:①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②垄断资产阶级由控制国家经济命脉,进而控制国家政权。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强化国家机器,对内镇压人民对外侵略扩张。

    影响:①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侵略亚洲和非洲,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形成  ②帝国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形成重分世界的局势。在争夺过程中形成帝国工义矛盾的三个中心环节,进而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对峙,它们疯狂扩军备战,制造事端,大战危机迫近。

斗争:①欧美工人运动高涨,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②亚洲人民掀起反帝反封建斗争高涨,进入亚洲觉醒时期。③非洲的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人民掀起反帝斗争高潮。④拉丁美洲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高涨,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是最突出的成就。

  

单元六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知识体系与阶段特征

1.本章内容主要涉及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包括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学术、教育和文学艺术等方面。首先,在学习过程中,要重点注意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它是由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所决定的,因此各时期的文化都带有该时期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又反作用于这一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其次,文化本身又有其连续性和继承性,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这一规律又促进了科技自身的发展。

2.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随着社会生产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但反过来科学技术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如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是社会的需要,特别是“二战”期间和战后各国对科技迫切需要的结果。战争的需要加速了对原子弹、电子计算机和远程火箭的研制,为战后新技术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反过来,这次科技革命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为社会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3.现代文学艺术更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出现了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学。各具特色的亚、非、拉美文学也迅速发展。在西方文学艺术中,除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外,现代主义成为主流。文化有其特殊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反映苏联社会巨大变革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苦难的历程》《静静的顿河》;20世纪的西方文学、现代主义美术和音乐等都表现了西方人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

4.当前国际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决定综合国力的根本因素是国民素质,这又取决于基础教育。因此,教育的战略地位受到重视,出现了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

重点难点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影响。

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往,人们主要是依靠提高劳动强度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主要是通过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者素质和机能的不断提高、劳动手段的不断改进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

②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它造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第三产业也不仅限于传统的服务业、商业、运输业、通讯业、文化教育等,扩大到与信息业相关的部门。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强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大加强了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的投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劳动方式发生了变化,脑力劳动者增加,传统的体力劳动部门也采用了新技术新设备。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发生了变革,向多样化和高级化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现代观念迅速取代传统观念;对事物的观察从单一角度转向多维角度;评价事物的标准也在不断变化。

③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和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联系的日益紧密,科学技术的竞争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同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一些发达国家着重致力于新能源、新材料、微电子、现代通讯等新兴产业,而将那些劳动密集型、耗能大、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利用这些国家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以获取高额利润,另一方面则减少了对发展中国家原料、能源的依赖。一些发展中国家则抢抓机遇,利用本国的资源和人力,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自己进入工业化社会,进而跻身先进国家的行列,参予国际竞争。所以,科技革命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2.战争及军备竞赛对科技革命的促进作用。

①“二战”对第三次科技革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战争的急需,各国不惜血本,增加军事科研经费,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原子弹、电子计算机、火箭的试制成功都是出于战争的需要。

②20世纪30年代是新兴科学大发展时期,不少成果在“二战”前夕已经发芽、开花,正待结果,由于战争催化,新的成果一蹴而就。

③一些国家在科研领域建立了通过民主讨论调动各方科技人员积极性的体制,如英国科学家可以与政府高级官员、将军平起平坐地研究问题。

④“二战”时,大批科技人员流入美国,增强了美国的科技竞争实力。

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刺激了科技的发展,空间技术、导弹、氢弹、激光、遥控等都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3.认识近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兴起阶段:17世纪近代数学建立、牛顿力学体系创立、近代化学创立、近代生物学创立等,都体现了这个阶段的特点。

②综合化阶段:19世纪前期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综合了电和磁的关系,并取得了电磁关系研究的飞跃。分子-原子结构学说的确立、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提出、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等,都是各学科发展过程中综合化的表现。

③飞跃阶段:20世纪四五十年代新技术革命兴起,科技的各个领域都有突破性的进展,而且整体化、综合化的程度更高,出现了许多新科学。

4.分析、比较三次科技革命的异同点,并从中得出基本理论认识。

相同点:①三次科技(工业)革命都受到本国政府的重视。②都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变。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国家机构开始和垄断组织结合;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以及人类日常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变革。③都对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列强的殖民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④从经济上看,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

不同点:①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有一个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二战”期间,延续至今。②从发明者看,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劳动者凭借经验和技能,发明成果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驱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各种发明无一不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之上取得的。③从发源地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约半个世纪后才在各国真正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是多源的。④从突破口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军事工业为突破口。

认识:三次科技(工业)革命的后果表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5.从原因和结果两个方面概括说明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市场的关系。

市场的扩大促进了科技革命的扩展:①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②19世纪中期前后,美德日俄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同时由于殖民扩展的加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竞争激烈,又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③“二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新一轮的市场竞争开始,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

科技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同时也加剧了各国对市场的争夺:①第一次工业革命迅速提高了生产力,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途径,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殖民扩张加剧,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③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加速了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导致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间争夺市场的斗争加剧,同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围绕市场的垄断和反垄断斗争也日趋尖锐。

6.正确认识三次科技(工业)革命时的中国。

(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

①中国处于清朝中后期,受专制政治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社会经济没有发生大的变动。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灾难:欧美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列强的商品输出市场和原料产地。

③客观上也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自然经济瓦解,近代工业产生,中国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

①中国仍然是清朝封建统治,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主权进一步丧失。

②资本主义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③中国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得到了初步发展,但极其缓慢。

④中国人民面对帝国主义瓜分狂潮,掀起了救亡图存运动。

(3)第三次科技革命时:

①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敌视、封锁,中国没有发展科技革命的和平环境,也缺乏正常的交流;建国后受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影响,“左“倾思潮泛滥,没有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教育发展受冲击,失去发展科技的好机会。

②但科技革命还远没有结束,世界各国都在本国生产力发展的战略中把科技摆在第一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实行改革开放,紧密结合国际形势,制定一系列发展生产力的大政方针,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正取得历史性飞跃。

第一章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俄国二月革命和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国内外敌人向苏维埃政权的进攻及其被粉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制定的历史背景、内容、实施的意义;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

2.能力要求:(1)分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2)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及作用。(3)分析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比较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同。

3.情感目标: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国家政策的制定,必须符合国情、符合人民利益,才能够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够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由此苏俄的经济很快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课时安排  2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是重点。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发生在俄国不是偶然的,认识它发生的历史条件,对理解十月革命的重大意义,由此认识中国革命的发生、胜利都是非常重要的。

2.难点分析: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难点。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可能是偶然的,只有通过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国内战争中战胜协约国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叛乱,这次革命才能说是真正取得了胜利。要让学生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十月革命的作用,对巩固苏维埃政权的作用。认识这一政策对此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影响。这并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而是布尔什维克党在非常情况下为战胜国内外的敌人实施的必要的经济政策。

课堂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的是世界现代史,即从1917年开始到现在的世界历史。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上学期最后学的重要历史事件是什么?(稍停,请一位同学回答)

生:(回答)

师: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还记得一战是怎样结束的么?

生:(回答)

师:是的,它以德国的战败投降而结束。德国投降仅仅是因为被英、法、美打败么?

生:(回答)

师:对,德国国内爆发革命,战争打不下去了。德国爆发的革命历史上被称为“德国十一月革命”。其实德国的革命只是一战末期开始到战后初期,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一系列革命运动的一部分,这次革命以发生在俄国的十月革命为突出的标志,十月革命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它使世界历史进入现代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次革命运动。

一、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

师:毛泽东说过:“革命总是从那些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地方首先开始,首先发展,首先胜利。”列宁在分析沙皇俄国的时候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也就是说,俄国首先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1页到第2页的内容,分析归纳一下俄国具备了哪些革命的条件?(稍停)请一位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回答)

1.俄国已具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师:(学生应能归纳出:俄国是一个已具有帝国主义基本特征的国家)大家想一想,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和革命的历史条件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学习的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内容,学生回答略)

师:(概括)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产物。世界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垄断和竞争的交互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经济大发展。经济的发展使工人阶级队伍壮大,这极大地有利于革命。此外,帝国主义时代的资产阶级走向全面反动,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有利于革命的到来。(请学生继续回答俄国革命的历史条件,学生应能分析回答出: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俄国的落后和革命有什么关系呢?

生:(回答)

2.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

师:(概括)20世纪初的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等国。资本主义工业既要依靠沙皇政府的庇护以求得发展,又因实力不足而处于对西方强国的依赖地位,不够独立。上述政治经济状况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即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我们知道,革命最容易在最薄弱的环节打开缺口。上述两方面情况,构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客观历史条件。俄国革命还具备哪些主观条件呢?

生:(阅读课本第2页的内容回答)

3.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

师:俄国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错综复杂的矛盾,极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形成。俄国无产阶级深受沙皇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又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力。俄国工人阶级开展斗争比西欧各国晚,受机会主义危害较小。经过1905年革命洗礼,俄国工人运动已处在国际工人运动前列。俄国无产阶级有农民作为自己的同盟军,从而形成了强大的革命力量。更为重要的条件是俄国无产阶级有坚强、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有杰出的革命领袖列宁。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资本主义相对不很发达的国家和一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关于工农联盟和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的策略原则,关于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成为指导俄国无产阶级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

生:(理解)

师:上述三点俄国革命的历史条件,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中唯一具备成熟的革命条件的国家,其它国家或是主观条件不具备,如德国;或是主客观条件都不具备,如英、法、美。

除了上述三点条件外,同学们想一想,当时正在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革命有没有关系呢?

生:(指出一战有利于革命的成功)

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1.二月革命

师: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俄国革命提供了有利的国内外形势。在国内,1500万壮丁被强征入伍,饥饿席卷全国,沙皇统治日趋虚弱,资产阶级也左右不了局势,各种社会矛盾都集中到沙皇专制制度上。在国际上,有力量镇压俄国革命的英、法、德三国正厮杀得难解难分。正如列宁所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1917年3月,二月革命爆发,沙皇专制制度被推翻。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年)结束了。大家想一想,二月革命是什么性质的?

生:(回答)

2.二月革命后的复杂形势

师:二月革命后俄国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是:形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苏维埃得到武装工农群众和革命士兵的支持,管理国家事务,这表明它是新生政权的萌芽。但是,在苏维埃中占多数席位的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反对社会主义革命,他们支持资产阶级成立了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是主要政权,只是一时还没有掌握镇压工农革命的武装。

到底谁掌权?针对两个政权并存的复杂情况,列宁回国后发表的《四月提纲》给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因为武器在人民手中,列宁认为可以和平地剥夺临时政府的权力。但是,临时政府制造七月流血事件,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政权完全落入临时政府手中。

3.十月革命的胜利

师:(请学生打开地图册,看第1页右上角,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形势图,教师结合地图讲)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战争政策使国内局势不断恶化。10月,布尔什维克党中央确认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决定在近期举行起义。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在列宁亲自领导下,从11月6日晚开始到8日凌晨攻占冬宫,取得胜利。到1918年春,各地苏维埃政权相继建立。(教师可向学生展示有关十月革命的图片、照片、幻灯片)

师:请同学们思考,列宁在十月革命中起了什么作用?

生:(回答)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总结出:列宁①《四月提纲》为革命指明方向;②为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③亲自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④担任苏维埃政府主席,领导了捍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

根据以上介绍,我们可以把这场革命的过程简单概括为:“二月革命掘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

4.苏维埃政权最初的革命措施

师:请同学们看书回答,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政权?

生:(回答)

师:第一点,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将银行、铁路、大工业等收归国有;在农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将土地分给农民。请同学们思考,这些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生:(回答)

师:对,掌握国民经济的主要命脉,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第二点,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结束同德、奥集团的交战状态,退出帝国主义战争。由于红军刚刚建立,无力抗击德军,苏维埃政府接受了十分苛刻的条件,丧失了大片领土,但赢得了巩固政权的宝贵时间。

5.共产国际(1919年3月)

师: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各国共产党纷纷成立。在新的形势下,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组织来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应运而生。共产国际成立于何时?在什么地点成立的?共产国际又是什么性质的组织呢?

生:(参阅教材回答)

师:(强调)共产国际是各国共产党的联合组织,是统一的世界性的共产党组织,各国共产党都是它的支部,接受它的领导。

6.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师:请同学阅读课文来回答十月革命对俄国有什么影响?

生:(思考、回答)

师:它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改造成为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创造了重要前提。

师: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有什么影响呢?

生:(思考、回答)

师:它使世界进入了一个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它把国际无产阶级的斗争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连为一体。

师:十月革命对人类历史有什么影响?

生:(回答)

师: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但是,帝国主义国家不会允许在他们身边出现一个红色政权。苏维埃政权为捍卫革命成果,进行了三年艰苦战争。

三、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1.形势:国内外敌人勾结起来进攻苏维埃政权

师:苏维埃俄国的建立和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引起协约国帝国主义的恐惧和仇恨。他们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出兵苏俄,支持苏俄国内反动势力,妄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把俄国重新拉入大战泥潭。请学生阅读,了解都有哪些帝国主义国家参加了对苏俄的公开武装干涉。

生:(阅读、了解)

师:到1918年秋,3/4的国土和4/7的人口在各种敌对势力控制下。许多重要的粮食和原料产地被敌人控制,莫斯科、彼得格勒的工人每天只能得到1/8磅面包。这时列宁被刺,身受重伤。(1918.8.30)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及其成效

师:残酷的战争环境,经济破坏,物资极度缺乏,迫使苏维埃政府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采取果断措施,将全国转入战争轨道。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领域实行的一系列非常措施。统称“战时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1918年夏开始推行,1919年形成一种特殊经济体制,1920年发展到高潮。主要内容有:第一,实行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其余粮食以极低价格交售国家。余粮收集制体现了无产阶级在特殊条件下同农民结成的军事政治同盟。第二,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宣布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第三,取消商品贸易。第四,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统一分配。第五,强制劳动。请同学们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视时间允许,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讨论一下,然后找学生回答)

生:(思考、回答)

师:对,它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但是,请同学们思考: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是就可以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呢?这种政策是不是共产主义的经济政策呢?

生:(思考、讨论)

师:这种政策是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为战胜国内外敌人而采取的应急措施,并非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必经阶段。它也不利于调动工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师:从1919年到1920年,红军粉碎了协约国策划的三次大规模武装进攻,捍卫了十月革命的成果。从一定意义上说,三年国内战争是十月革命的继续。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干涉下,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苏维埃政权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如有时间给学生几分钟讨论)

生:(思考、讨论)

师:胜利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几条:①事业的正义性,得到人民的支持;②红军的英勇作战;(阅读课本插图中的夏伯阳)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④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⑤各国无产阶级的支援。红军中就有中国支队。

四、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新经济政策制定的背景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回答,1921年苏俄的国内形势如何?

生:(思考、回答)

师:第一,连年战争使苏俄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日用物品严重缺乏,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第二,经济破坏造成严重的政治后果,由于缺乏粮食和原料使多数工厂无法开工,许多工人迫于饥饿,离开工厂跑回农村。工人阶级队伍涣散,农村形势更为严峻,广大农民不肯再接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他们强烈反对余粮收集制,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农民的不满影响到军队,1921年2月,波罗的海舰队的主要基地喀琅斯塔得发生水兵兵变,被迅速平息下去。可是,苏维埃政权的处境仍十分危急。列宁说:“我们在1921年春天遭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在这种形势下,1921年3月列宁主持召开俄共(布)“十大”,制定了新经济政策。

2.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比较)

师:列宁在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根据列宁的报告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从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新经济政策包含多方面、多层次的广泛内容,它是在探索过程中逐步制定,不断完善的。第一,农业方面:规定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到市场交换物品。粮食税的税额比余粮收集制大为减少,1921~1922年度全国税额比上年度减少43.3%。1922年,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第二,工业方面: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国家把一部分小企业发还原主经营,又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合作社或个人。这些租让和租借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承租者必须接受国家监督指导。遵守苏维埃法令,按期交纳租金和一定比例的利润,到期把企业完好地交还苏维埃国家。第三,流通方面(商业方面):废除国家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制。在坚持国家计划领导的前提下,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1921年5月通过关于交换的法令,宣布实行产品交换。后因实物交接在实践中行不通,遂放弃产品交换的作法,并取消商业的地区范围限制,允许私人自由贸易。为了促进市场贸易,1921年10月政府重建国家银行,统一管理货币流通事务。第四,分配制度的改革:废止平均主义的实物分配制,实行以工人技术熟练程度和生产效率为标准的劳动报酬级差制。为了更好地贯彻物质利益原则,采取了多种分配形式,如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励制、提成制、分红制等。

3.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

师:给同学们几分钟结合内容讨论、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是什么?

生:(讨论)

师:新经济政策实施的主要意义是:第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第二,它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第三,它的一些原则和经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同学们再思考一下,由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你有什么认识?(给学生几分钟讨论)

生:(回答)

师:(在归纳、评价学生的回答的基础上,简略谈几点看法)①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社会主义不抓经济建设,政权就不可能巩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苏俄为什么建立之后不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呢?客观条件不允许。当时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战胜国内外敌人,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③我们还应认识到执政党制定政策,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实事求是,否则就要犯错误。

4.苏联的成立

师:苏联成立之前,约有20个苏维埃共和国和若干自治州。进入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经济、文化建设和国防、外交斗争在客观上要求各苏维埃共和国联合起来结成正式的同盟。1922年12月,召开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苏联成立。最初加入苏联的有四个加盟共和国。统一的联盟国家的成立,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地位和声望,加强了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合作,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事业的发展。

生:(阅读第七页地图)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俄国的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俄国的各种矛盾趋于尖锐化,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成熟了。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抓住有利时机,发动广大人民进行革命,一举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布尔什维克党又领导人民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叛乱,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课后记:

2.2  20世纪2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本节不列入考试范围,仅提供阅读提纲)

 

一、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法国

1.英国

(1)经济衰退

(2)殖民统治削弱

2.法国

(1)经济状况

(2)对外政策

二、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1.原因

2.建立

三、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日本

1.美国

(1)掌握经济霸权

(2)金元外交

2.日本

(1)经济增长

(2)残酷统治

(3)对外扩张

四、德国赔款问题

1.鲁尔危机

2.道威斯计划

3.杨格计划

五、洛迦诺公约

1.签订

2.内容

3.影响

2.3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和影响;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标志及内外政策;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及其内外政策。

2.能力要求:(1)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以及对社会生产力的恢复促进作用。(2)探讨美国、德国和日本资产阶级为摆脱危机采取了不同方式的原因。(3)分析、比较德国和日本在建立法西斯专政方式上的异同。

3.情感目标: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发生经济危机的根源。罗斯福新是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的,尽管新政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但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法西斯政权对内残酷镇压人民,疯狂扩军备战,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具有反动性,法西斯是人类共同的敌人。

课时安排  2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是重点。这一问题是本课的基础。20年代,美国的经济趋于繁荣,但在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危机:一是市场的虚假繁荣掩盖了贫富的差距和供求的矛盾;二是狂热的股票投机,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地爆发了。而产生这些因素的根源,正是资本主义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经济危机必然引发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内部阶级矛盾的尖锐以及法西斯势力的抬头,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同时,各国为改善本国的经济形势,加紧了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以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造成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2)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是重点。罗斯福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由于经济的恢复,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从而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特别是新政中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的政策,加强了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它许多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3)德国、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内外政策是重点。德、日法西斯政权建立以后,对内残酷镇压人民,疯狂扩军备战;对外发动侵略战争。

2.难点分析:(1)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是难点。这一问题涉及到新政对美国产生的积极作用和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特别是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的政策,容易简单地认为新政可以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对此,应该强调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政府为应付危机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局部的改变,以使其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2)美国、德国和日本资产阶级为应付危机和采取不同对策的原因是难点。

课堂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20年代是资本主义繁荣、稳定的时期,也是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发展时期。1926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达到战前水平。尤其是美国,这一时期出现了“柯立芝繁荣”,使很多人陶醉,以为进入了千年盛世。1929年初,新总统胡佛在就职演说中宣称“我们对国家的未来毫不忧虑,它光辉灿烂,充满希望”。然而,好景不长,随着1929年10月24日华尔街股票市场的崩溃,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了。(板书第三节课题)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师:关于经济危机,同学们并不陌生,我们在世界史上学习过哪几次?

生:(回答)

师:大家都知道,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存在,使资本主义经济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每隔十年左右爆发的根本原因。那么引发这次危机的具体因素有哪些?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先阅读下面的材料。(投影)

1.到1929年,在美国占人口5%的富人的收入几乎占了全部国民收入的1/3,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60%,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

2.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3.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前的4倍。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由268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

生:(结合教材中的文字、注解以及材料分析概括本次危机爆发的原因)

师:(概括总结)经济危机的实质是供需矛盾扩大,生产的相对过剩。 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发展的本身就潜伏着严重的危机。首先,这种繁荣的基础极不稳定,国家经济被控制在华尔街“金融巨头”手中,这就造成了国民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继而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因此,产品并非出现了绝对过剩。这是导致供需矛盾扩大的主要原因。其次,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这种繁荣不是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而是一种提前消费的形式,“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随之而来的很可能是消费的疲软。而资本家为了眼前利润的驱使,盲目扩大再生产,使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日益尖锐。第三,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一方面掩盖了生产和市场的尖锐矛盾,另一方面又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直接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2.经济危机的爆发

师:这次危机开端于纽约股市的全面崩溃,继而波及到美国经济的各个方面。这主要是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引起的连锁反应:产品的滞销、积压导致物价下跌;物价下跌导致商业、企业利润减少,经济衰退;商业、企业利润的减少导致股价下跌和证券交易的无利可图,于是出现了抛售股票的现象以至达到狂潮,而证券交易所一时拿不出足够的现金,就使金融货币和信用出现危机,一时间大批银行倒闭。 1929~1933年美国共有 10 500家银行破产,占全国总数的49%。银行的大量破产导致工业因缺乏贷款而生产大幅度下降。1932年与1929年相比工业产值下降了46.2%。工业生产下降又导致了农业的衰退,农民大量破产,农用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需求更加减少,反过来又加深了工业危机。同时,农业衰落、工业萧条导致失业人数达到创记录的水平,1933年工人失业率为24.9%,这使商品市场更加狭小,周而复始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此外,这场危机很快波及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影响世界各国,演变成一场空前规模的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插图、相关小字,想象危机的来势凶猛和严重性并投影表格)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1/3

贸缩减

70%

69.1%

50%

 

50%

2/3

失业人数

1700万

600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3000万

 师:请同学们思考由美国引发的这场经济危机为什么会迅速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生:(思考回答)

3.经济危机的特点

师:依据我们上面所讲的内容以及提供的材料,同学们能否归纳出这次危机具有哪些特点?

生:(归纳)

师:正是由于上述特点,这场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损失价值2 500亿美元,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物质损失还多800亿,成为到目前为止资本主义世界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4.危机的影响

师:世界经济危机带来了普遍严重的政治危机,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激化,整个西方世界出现了社会大动荡。(指导学生从局部和整体两个方面归纳危机的影响)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师: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经济制度和社会体制是一次大的冲击。在危机的打击下,资本主义各国都采取各种经济的、政治的措施,以求摆脱危机带来的种种困境。由于各国经济条件和政治传统不同,所采取的应急措施也不尽相同。

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1.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

师: (投影材料)

1932年美国的国民收入从1929年的874亿美元下降到417亿美元,工业生产1932年比1929年下降46%,财政金融一片混乱,银行存款下降,货币供应量锐减,全国 6 000家银行倒闭,13万家工商业公司破产。失业工人成几何级数上升,达到 1500万,工人工资降低 40%。

1932年农业收入仅等于1929年的1/2,有近百万个小农场被迫拍卖,破产的农民大批流入城市。

工人、农民起来斗争,参加罢工的人数超过了350万,参加农民运动的约有200万人。

生:(阅读材料)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造成美国1932年危机达到顶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生:(结合教材有关大字回答)

师:正是由于当时胡佛政府采取的是依靠市场自行调节和政府自由放任的政策,致使经济濒于崩溃,社会动荡不已。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民主党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1932年7月2日,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身残志坚的罗斯福(他的座右铭是“无所畏惧,除了畏惧本身”)在他接受提名的演说中,提出了“新政”。他说:“我向你们保证,也向我自己保证,美国人民今后一定可以有一种新政……这并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宣传,这是一种进军的命令。”演说对于无精打彩的美国公民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们在恐惧与失望中看到了一线希望。1932年末,罗斯福以绝对的优势击败胡佛,当选为美国第32届总统。(补充投影材料)

“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

——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

生:(阅读材料感受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对美国人民的激励作用)

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师:罗斯福上台后和团结在他周围的热心于新政事业的专家智囊团的顾问们的指导思想达成共识,即经济发展形势、生产及市场结构的变化已使古典的自由放任主义理论过时,现代经济的管理的出路应该由政府来进行有组织的规划。因此,必须放弃胡佛的自由放任主义政策,加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那么,新政具体有哪些主要内容呢?(出示投影材料并让学生依据材料归纳内容)

《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对个别银行进行审理,凡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才允许开业,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 5 000元以下的小额存款实行保险;宣布停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约30%。

成立“全国复兴署”,由它协调国家、企业主和劳工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拟定公平竞争法规,……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全国劳工关系法》规定:不公平地对待劳工的行为为非法,工人有组织工会的权利,雇主不得干预控制劳工组织,不得拒绝与工人集体谈判合同。

1938年国会又通过了关于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立法,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七年后每小时工资不得少于40美分。

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并以增收面粉厂、纺织厂和屠宰厂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加工税,来补贴减耕农民的经济损失。

通过公共工程和保护自然资源法案,1933年成立了民间资源保护队,组织18岁到25岁的男青年种树,建水坝,扑灭森林火灾,种植防护林。每批25万人,每期半年。

1933年成立的田纳西工程管理局成为联邦政府的永久性机构,该工程修建了许多水坝和电站,不仅使300万英亩农田免遭水灾,而且使当地350万居民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

从1935年到1942年,为协调整个工程计划而设立的“工程进展署”花费了大约130多亿美元,雇佣了约850万工人。修建了12.2万幢公共建筑,66.4万英里新道路,7.7万座新桥梁,285个新机场和2.4万英里地下水道。

生:(阅读材料,具体了解新政的主要内容)

师:通过了解新政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罗斯福新政是通过什么方式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的?换句话说就是罗斯福新政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统治政策相比,有什么显著的不同?新政中采取的各项措施的目的是什么?这些措施对于缓和美国的经济危机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生:(思考并回答)

师:(总结)罗斯福政府对国家经济的全方位干预,是区别于以往资本主义统治政策的显著特征。首先,下令银行暂时停业整顿,淘汰丧失支付能力的小银行,扶持实力雄厚的大银行;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克服了资本主义金融体系的无政府状态;扶持了大金融资本家。其次,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的各项措施,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纳入有控制的轨道,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调整了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另外,对工人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的规定调整了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再次,对农业政策的调整,有利于缓和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最后,积极推动“以工代赈”,通过兴办公共工程,一方面减少了失业人数,刺激了消费和生产;另一方面也缓和了阶级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

3.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综上所述,新政以国家干预经济的调节职能,调整了资本主义金融体系,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调整了生产和销售的矛盾;调整了垄断资产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调整了垄断资产阶级和工人、农民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请同学们结合下面教师提供的材料,联系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进程以及这次危机发生的背景,讨论一下,罗斯福新政对美国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新政能否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罗斯福自己说的“新政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投影材料)

1.在罗斯福执政的12年间,工业指数到1937年,已超过1929年的3.4%。国民收入1937年已增加到715.1亿美元。国有企业资本1939年比1929年增加近一倍。美国工业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量的比重,由1929年的48.5%上升到1945年的60%。到1940年,美国已基本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居世界首位。

2.威廉·福斯特在所著的《美国共产党史》一书中指出:“美国资本主义在财政上还有办法来实施像新政这样的改良方案,而不必采用法西斯主义这样攸关命运的武器。”

生:(阅读材料讨论后说出自己的见解)

师:在此应该特别指出的是从历史的角度看,新政继承了美国民主主义传统,并代表了改革的趋向,在灾难性的经济危机面前,一改以前美国历届政府所信奉的自由放任主义,开国家政权大规模干预经济活动之先河,局部地调整了原美国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中不适应现代经济运转的环节,限制资本主义生产与分配过程中的某些负面效应,这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继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三、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

师:与美国继承民主传统,实行新政不同的是,在经济危机的严重打击下,德国、日本却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思考、回答)

师:我们可以按照远近程度将其分为历史原因、现实原因和直接原因。(1)历史原因又可分为两点。第一,缺乏民主传统。从历史上看,的国长期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1871年,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道路,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魏玛共和国只是德国战败后成立的一个民主制度不健全的共和国,基础薄弱。第二,德国战败后,协约国强加给德国的制裁性的《凡尔赛和约》,激发了德国的民族复仇情绪。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对德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生:(思考并回答)

师:(2)经济危机的打击是现实原因。由于德国战败,既丧失了全部殖民地,又不能以关税壁垒保护自己的国内市场,因此,危机对德国的打击特别严重。(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小字,了解德国危机的严重)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师:面对日益萧条的德国经济和深刻的社会矛盾无能为力。因此,统治阶级越来越倾向于建立一个独裁政府,以巩固统治,这就为纳粹党夺取政权创造了良机。

(3)纳粹党的兴风作浪是直接原因。纳粹党正是利用了人们对现实和《凡尔赛和约》的不满,打着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招牌,进行蛊惑人心的宣传,煽动民族复仇的情绪,骗取了社会各阶层日益广泛的支持,势力大增。(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及材料并补充投影材料)

①《农民纲领》提出取缔土地投资,禁止土地抵押和土地拍卖,给农民以减免税款提供借贷等经济帮助。

②《迅速提供就业——战胜危机的纲领》向广大失业工人作出扩大公共工程,提供广泛就业,国家资助中小企业的许诺。

③《二十五点纲领》提出废除《凡尔赛和约》,建立大德意志帝国。

生:(阅读并加深理解)

师:在此基础上,希特勒又乘机向对他夺取政权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垄断资产阶级靠拢。1931年下半年,他跑遍整个德国,同企业界的重要人物会谈,争取他们的支持,使处于危机震荡中的德国垄断资产阶级把支持希特勒看作是既可以扼制来自共产党左派的威胁、稳住动荡不安的国内政局,又可以对外夺取更大的生存空间、扩大原料来源和产品市场的一种不错的选择。从此开始了纳粹法西斯同垄断资产阶级的直接联盟。据估计,1930~1932年,纳粹从垄断资本家那里获得的资助达7000~9000万马克。对于政权武装力量的支柱——国防军,希特勒也极尽争取拉拢之能事,最终换取了他们的支持。(指导学生阅读了解德国法西斯独裁政权建立的简单经过)

生:(按教师的要求了解建立过程)

2.法西斯政权的内外政策

师: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总理,从此,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积极扩张的道路,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了。(指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和军事、文化思想、对外关系诸方面进行了解,并通过本目材料和小字加深认识)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

四、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建立的原因

师:与德国一样,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历史原因。其次,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内市场狭小,资源紧缺,再加上原有的经济基础薄弱,这次经济危机对它的打击就更显严重。这是日本法西斯建立的现实原因。在这种形势下,法西斯势力趁机发展。日本法西斯主义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以军部为核心力量。(解释注①)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化的主要决策者和推动者,军部要求在天皇的名义下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实行对外扩张。这是日本法西斯建立的直接原因。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对纳粹党能够在德国夺取政权的原因进行了探讨,那么我们能不能通过比较找出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方式与德国有什么不同呢?

生:(阅读了解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过程并与德国比较)

师:(归纳总结)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与德国相比有其不同之处。它不是像德国那样通过一个法西斯政党篡夺政权来完成,而是军部法西斯势力通过一系列政治的、军事的行动,不断扩展自己的势力和影响,逐渐把握政权,从而实现日本政权向法西斯独裁政权的转化。

2.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内外政策

师:1936年3月,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为军部控制政权提供了合法手段,从此,军部可以操纵内阁,使之沦为自己的傀儡。(指导学生阅读整理法西斯政权的内外政策以及相关的小字内容,特别是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引用的《基本国策纲要》的原始材料,加深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本质的认识)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师:学完全课内容以后,我们能不能再探究一下20世纪3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大危机的影响下走上两种不同的发展道路的原因呢?

生:(思考回答)

师:(归纳)导致美国与德日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原因:第一,历史传统的影响:美国没有封建包袱,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比较完善,德日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时,均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缺少深厚的民主传统基础。第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影响: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在凡尔赛体系中,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日本在华盛顿体系中则是受限制、打击的对象,而美国则是最大受益者,所以,在战后国际关系格局中,美国是要维护它,德日则要破坏它。第三,经济状况的影响:美国经济实力较雄厚,具备通过改革缓解危机的基础,德国经济发展对外国资本依赖性大,日本经济基础薄弱,国内市场狭小,受危机打击十分严重。

小结:1929~1933年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又一次引起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大震荡。在大危机影响下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了两种不同的政治发展道路:以美国为代表的坚持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道路,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摆脱危机,从而使国家政权同垄断资本相结合,开始了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而德、日等国则建立起了法西斯专政,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帝国主义国家间的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再一次加剧。

课后记:

3.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慕尼黑阴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静坐战争”;“东方战线”;法国投降;苏德战争的爆发;莫斯科保卫战;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2.能力要求:(1)分析慕尼黑阴谋、“静坐战争”的原因、本质。(2) 归纳、概括及评价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3)分析绥靖政策的表现、原因及后果。

3.情感目标:(l)通过对莫斯科保卫战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抵抗外侮的民族精神。(2)通过对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扩大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慕尼黑阴谋”是重点。慕尼黑阴谋是30年代英法对法西斯绥靖政策的继续和顶峰,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加速了世界大战的到来。 (2)莫斯科保卫战是重点。莫斯科保卫战是大战开始以来德军遭受的第一次大失败,它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重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提供了有利条件,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的根本因素。

2.难点分析:(l)慕尼黑阴谋的概念是难点。30年代,英、法、美帝国主义国家为避免战争爆发对自身利益的损害,又希望能把法西斯这股祸水引向苏联,出于自私的目的,出卖他国利益,纵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行为,被称为绥靖政策。1938年英、法、德、意《慕尼黑协定》,出卖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使德国的侵略公然受到鼓励。这种做法,是绥靖政策目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因此是绥靖政策的顶峰,被称为“慕尼黑阴谋”,并成为以后同类政策的代名词。(2)在世界大战爆发后和战争扩大的过程中,英、美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转变的原因是难点。

课堂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我们先共同回忆一下30年代中期日、意、德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和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家的反法西斯斗争。(师生共同回忆)再回忆,面对法西斯的扩张,英、法等西方大国采取了什么态度。

生:(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20世纪30年代,面对法西斯的扩张,英、法采取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板书第三章和第一节的课题)

一、慕尼黑阴谋

1.希特勒提出对捷领土要求

师:(电脑演示二战前夕欧洲形势图)1938年,德国兵不血刃吞并奥地利,冲破了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束缚,竟然没有受到英、法、美的干涉。(屏幕显示奥地利疆域并变成与德国同色。以下地图演示同理)希特勒便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以武力相威胁,要求割占苏台德区。(教师用电脑显示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的位置。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了解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原因和借口)

生:(阅读教材)

2.《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及影响

师:德国武力威胁要求割占苏台德区。但是,英法不仅不支持盟国,反而逼捷克斯洛伐克让步,满足德国的领土要求。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在德国的慕尼黑召开会议,而当事国捷克斯洛伐克被排斥在会外。会议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慕尼黑会议的时间、主要参加者,强调会议的结果)

生:(阅读教材,按教师要求学习)

师:经过慕尼黑会议及其协定,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被英法出卖了,这种做法在历史上被称为“慕尼黑阴谋”。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材料教师事先印发或投影),想一想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的侵略,是否能被制止,为什么?

材料一 (捷克斯洛伐克)同法国有牢固的同盟关系,……它又同苏联结盟,而苏联是按照法国盟友所起作用的大小来提供援助的。……捷克斯洛伐克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有重要的军火工业,还有防御德国的坚固工事。……这些工事正好设在……苏台德区。

——引自(美)帕尔默.科尔顿著《近现代世界史》(下册)

材料二  德军当时只能部署五十五个师,而且其中五个作战师和七个后备师必须放在西线,因而只有四十三个师可以部署在捷克斯洛伐克等地。而当时捷克斯洛伐克有四十五个师,拥有数达百万人的武装力量……加上当时法国有一百个师的兵力。捷、法加在一起,兵力超过德国人一倍以上。在兵力对比上,德国实际上处于劣势。

9月27日,德军参谋本部给希特勒送了一份备忘录。……得出结论说:“纵使小小的捷克斯洛伐克单独作战……也能抵抗三个月;假如它得到外援,则德军实在无力两线作战。”

——引自朱忠武等编著《德国现代史(1918~1945)》

材料三  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斗的话,那也必须为了比这更为重大的问题。

——1938年9月27日张伯伦发表的广播讲话

生:(阅读理解材料,回答教师的问题)

师:那么,英法为什么不支持自己的盟国(捷),反而纵容德国侵略呢?(引导学生阅读材料)

生:(阅读并回答)

师:捷克斯洛伐克被出卖,实际上是英法为了自私目的,“阴谋”策划的结果。它是绥靖政策的集中体现,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此后,凡是这种为了自私目的,出卖它国的行为,都被称为“慕尼黑阴谋”。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使法西斯的侵略公然受到鼓励。(教师用电脑地图软件演示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其它地区,介绍德国因此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增的情况,引导学生理解它对波罗的海、东欧、西欧和巴尔干地区造成威胁,以及加速世界大战爆发的严重后果)

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习)

3.《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师:面对德国的扩张,苏联政府曾一再强调建立集体安全体系,与英法共同抗击侵略者。随着英法阴谋的日益暴露,特别是《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后,苏联对英法更加不信任。1939年8月,苏联为了自己国家的安全,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使苏联赢得了备战时间,客观上也使德国避免了两线作战,而英法的绥靖纵容更使德国毫无顾忌地进攻波兰。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西线形势

1.德军突袭波兰(1939.9)

师:(用电脑演示德军进攻波兰,华沙陷落。引导学生了解二战爆发的时间、标志)

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师:此时的西线,英法的优势兵力隐藏在坚固的工事中,却按兵不动,坐视波兰亡国。(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注解和插图,明确“静坐战争”的含义和实质)

2.苏联建立“东方战线”

师:苏联在德军入侵波兰的同时,向西扩展疆域,建立了一条“东方战线”。(教师用地图软件显示“东方战线”的形成,引导学生思考“东方战线”形成的目的和后果)

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并思考)

师:在“静坐战争”期间,德国完成了对西线进攻的军事准备。

3.德军在西线的进攻

师:(教师用地图软件显示德军占领北欧两国和西欧三国,引导学生思考英法的绥靖政策是否能避免战争)

生:(掌握德军进攻西线的时间、结果,并思考)

4.法国的溃败(1940.6)

师:(用地图软件显示法国地图,演示德军绕过马奇诺防线,攻占色当,敦刻尔克大撤退,巴黎沦陷,维希傀儡政府建立。引导学生思考法国败亡的原因)

生:(思考并掌握法国败亡的原因)

师: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自食其果,加上法国战术指导思想的陈旧落后,导致了法国的灭亡。当德军进攻西线时,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丘吉尔演说的材料,请学生思考英国对战争的态度发生了什么转变)

生:(阅读思考并回答)

师:放弃了绥靖政策的英国,走上了与法国不同的道路。

5.英国坚持抗战

师:(引导学生看相关投影片,了解英国人民在强敌面前英勇斗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生:(在教师指导下观看投影片)

三、苏德战争的爆发和日军偷袭珍珠港

1.苏德战争的爆发(1941、6)

师:(用地图软件演示德军分三路进攻苏联,引导学生了解苏德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世界大战开始扩大化。苏联的“中立自保”不能避免战争,“东方战线”也不能阻挡敌人。苏联军民只有为保卫祖国战斗到最后一滴血。并引导学生了解苏德战争初期苏军的失利及原因)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并思考)

师:中路德军直逼苏联首都莫斯科,形势非常危急。莫斯科军民在斯大林的亲自指挥下,展开了莫斯科保卫战。(演示影片《为祖国而战》中莫斯科保卫战的相关录像:莫斯科居民参加修筑防御工事;十月革命纪念日时莫斯科红场依旧举行阅兵式,斯大林进行鼓舞人心的演说,红军由红场直接开赴前线。强调苏联军民英勇顽强的精神。教师通过具体感人的历史场景,加深学生对莫斯科战役是德军在大战中遭到的第一次大失败,标志着闪电战的破产的认识。明确该战役也改变了英美对苏政策,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生:(观看录像)

2、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1.12)

师:法西斯在欧洲的扩张,刺激了日本的野心。日本偷袭珍珠港,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正文,并结合“华盛顿体系”的有关内容,思考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原因)

生:(阅读并思考)

师:(引导学生观看投影片或录像,了解太平洋战争爆发过程)

生:(观看)

师:(地图软件演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占领区域,以及美国、英国、拉丁美洲各国、中国等国家对法西斯国家正式宣战的史料。请学生思考并掌握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后果)

生:(思考并回答)

四、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1.《大西洋宪章》和《联合国家宣言》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掌握《大西洋宪章》发表的背景、内容,请学生思考在世界大战爆发和扩大的过程中,英美对法西斯侵略扩张态度发生什么变化,概括变化的原因)

生:(阅读、思考并回答)

师:法西斯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敌人,英美等国先后放弃绥靖政策,加入到反法西斯的行列中。为了共同的目的,被侵略的国家日益走向联合。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掌握《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目的、时间、参加国和内容。明确《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生:(按教师要求学习。了解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之后,又有21个国家加入这一同盟,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进一步扩大了)

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意义

师:(指导学生根据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背景,教材中有关《联合国家宣言》内容的材料,分析、讨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意义)

生:(按教师的要求分析材料,互相讨论,发表意见)

师:(肯定学生的参与精神,在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从此,不同社会性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民紧密团结,形成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形成了正义和平力量对邪恶战争势力的大包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以后,反法西斯的国家和人民,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在政治上互相磋商,求同存异;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相互援助。它最终迎来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伟大胜利,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因素之一。

小结: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之间争夺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矛盾。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加剧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促成了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课后记:

3.2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掌握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之战;阿拉曼战役;西西里登陆;意大利投降;《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雅尔塔会议;德国法西斯投降;波茨坦会议;日本法西斯投降。

2.能力要求:(1)分析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的对打败法西斯国家所起的作用,认识合作与斗争的辨证关系(2)讨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历史启迪,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并增进学生对历史的深层次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正义与邪恶、壮烈与残酷的较量,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对二战的胜利结束所作的积极贡献。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斗争、浴血奋战的结果。反思战争,我们应珍惜和平,树立和平发展的全球意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斯大林格勒战役是重点。斯大林格勒战役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巩固并发展了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的瓦解,推动了整个战场形势的转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2)雅尔塔会议是重点。雅尔塔会议是反法西斯盟国首脑一系列会议中最重要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德国失败已成定局的形势下由苏、美、英三国首脑召开的,不仅要解决战争胜利的问题,而且也要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事实证明会议所作出的关于三方面的决定,为尽快结束战争起了积极作用,尤其对战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美苏两国在雅尔塔会议上进行了激烈的争夺,决议的内容事实上已显示出美、苏主宰世界,两分天下的意图。(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对于人类世界发展的各个方面都产生深远影响。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面总结二战的影响,并能从二战的灾难破坏与积极作用方面把握是反思战争的基本内容,是评价战争的重要方面。

2.难点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启迪为本课难点。从知识方面看,问题本身所包含的内容广泛而复杂。二战以来,各国无数的政论家、军人、记者、作家、艺术家等出于各种原因对于二战作大量的反思。角度不同,观点各异,众说纷纭。因此要获得比较全面合理的认识有一定的难度,容易对二战的破坏性灾难认识不足,而只看到二战的积极影响。这样就影响对“如何避免战争,争取持久和平”主题的引申。

 

 

课堂教学设计

师:(播放如苏联的《喀秋莎》、南斯拉夫的《朋友》等相关主题音乐,营造教学氛围。时间以课前2分钟预备为宜)

生:(“课前预备”时看电视,听音乐。)

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它的建立有何意义?

生:(回忆、回答)

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基本保证,从此这些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反法西斯的旗帜下联合起来,在各个战场同法西斯敌人进行了殊死斗争,推动战争向有利于反法西斯力量的方向转折,走向胜利。1942年和1943年,三大战场都发生了具有转折性的关键战役。

一、转折

1.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苏胜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2.中途岛之战(太平洋战场——美胜日)——太平洋战场的转折

3.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英胜德意)——北非战场的转折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希特勒为何要重点进攻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战役战况如何?

生:(思考、回答)

师:中途岛海战美国何以能以少胜多?

生:(阅读课本、思考回答)

师:下面我来简单介绍一下北非战场的阿拉曼战役。1941年初,德军进入北非。纳粹名将隆美尔指挥德意军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之后,在1942年6月逼近阿拉曼,英军如果不能取胜,就可能丧失包括埃及在内的整个中东的势力范围,英国同海外殖民地的联系就会切断。英军在蒙哥马利指挥下反攻,取得了胜利,改变了北非战场形势。

这三场战役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斯大林格勒战役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巩固并发展了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的瓦解,推动了整个战场形势的转折。在太平洋战场上,中途岛之战以前,日本几乎没打过败仗,而以后日本没打过胜仗。阿拉曼战役以后,丘吉尔曾说:阿拉曼战役以前,我们战无不败;阿拉曼战役以后,我们战无不胜。以这些战役为代表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人转折阶段。

同学们体会一下转折的含义是什么?

生:转折是指,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来看,法西斯国家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的过程,即反法西斯力量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过程。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其中最重要的转折。

4.意大利投降

师:1943年,北非的德意军队投降,美英盟军乘胜追击,在西西里登陆,攻入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1943年底,反法西斯战争出现胜利的曙光。(投影:《墨索里尼暴尸米兰广场》照片)

生:(了解专制魔王墨索里尼的下场)

二、胜利

1.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画面演示)

师:动画演示:开罗会议“中美英首脑照片”;德黑兰会议“苏美英首脑图片”。

尽快打败德日法西斯,夺取战争胜利是反法西斯盟国的首要目标。为此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会晤协同对日作战。会后发表《开罗宣言》,确认中国在战后收回台湾等被日本侵占的领土。苏美英在德黑兰会议上通过了三国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的宣言,而且决定在1944年5月以前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说明美英“先欧后亚”战略,解释第二战场的含义)

2.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动画演示:诺曼底登陆地图,登陆路线,登陆战斗的图片;东西夹击德国进军路线。

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从西线逼近德国。苏军也在东线发动猛攻。从此德国便陷入盟军东西夹攻之中。1945年初,两线军队相继攻入德国本土,德国法西斯败局已定。为加快战争的最后胜利和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苏美英三国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

3.雅尔塔会议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雅尔塔会议内容包括哪几部分?有什么作用?

生:(阅读、回答)

师:内容包括三部分。这些决议协调了盟国的行动,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为夺取最后胜利和建立战后和平作出贡献。但苏联参战是有条件的,它提出的条件包括:(出示资料)

(l)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简要介绍“外蒙古的现状”)

(2)日本在1904年日俄战争中,从沙俄手中夺取的“权益”须予恢复,即:

甲、……

乙、中国大连商港国际化,保证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恢复租用中国旅顺港为海军基地。

丙、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由中苏共同经营

——摘自雅尔塔秘密协定

请同学们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这些条件损害了谁的权益?

(2)这些条件对谁有利?有什么利?

(3)美苏这种做法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结合材料、思考回答)

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全面评价雅尔塔会议?即一方面进一步协调了盟国的行动,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另一方面,又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生:(阅读小字)

4.德日法西斯无条件投降

师:1945年5月,德国法西斯溃灭,欧洲战事胜利结束。7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德国波茨坦会晤,重申对德国问题处理精神。并以中美英三国名义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在反法西斯力量打击下,9月,日本签定投降书。这样,一场人类文明史规模空前的战争结束了。反法西斯同盟一方取得彻底胜利。

三、影响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原因又是什么?

生:(看书、回答)

师:(归纳)二次大战是一次伟大的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对敌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正义之剑斩断了战争的恶魔,和平重新降临。几千万人为之流血牺牲,无数财富被销毁,给人类留下说不尽的话题,道不完的启迪。在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仍可见二次大战的影子。那么它到底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请同学们围绕二战的影响自由讨论。

生:参考课前印发的资料(开罗会议宣言,德黑兰会议内容)及教材,分组讨论。

师:二战的硝烟散去已经五十多年了。有的同学会问,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学习这段内容?我想,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从中汲取经验,避免战争,争取世界和平发展。就二战能不能成为人类最后一次大战,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做了大量反思。曾经有这样一本书《我所认识的鬼子兵》比较畅销。在这本书的扉页上就可见日本鬼子兵对当年侵略中国的不同认识,我建议没看过的同学,去看看这本书。接连打破票房收入的好莱坞大片《拯救大兵瑞恩》,说明斯皮尔伯格以美国的方式在反思战争。那么如何避免战争,同学们对此有何看法?

(出示报纸“江泽民访日演讲标题”,东史郎败诉新闻,《拯救大兵瑞恩》讨论版)

生:思考并回答。

师:铃声打断了我们的讨论,不能再请其他同学发言了。刚才我们对二战影响的讨论,已经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至于能不能避免战争,显然我们的讨论是个开始,但我们已经有了一点共识,这就是要避免战争关键在于人类本身。人类要争取持久和平发展,就要正确对待发展中的矛盾,既要彼此协调,又要与自然与社会协调,共同创造光明的前景。

全章小结:

1个性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个原因:(1)二战爆发的原因;(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原因

3次偷袭:德军偷袭波兰;德军偷袭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

4次会议: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前两次是在1943年,后两次是在1945年。简记“4345,开德雅波”

5个战争进程点:爆发、进一步扩大、最大规模、转折、胜利

课后记:

 

第五章  世界格局的变化

51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东欧剧变的实质和方式;东欧剧变的的主要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八·一九”事件;“独联体”的成立和苏联解体。

2.能力要求:(1)比较波兰、民主德国和罗马尼亚剧变的共同点。(2)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3.情感目标: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虽然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受重大挫折,但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我们要对帝国主义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保持高度警惕。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苏联的解体是重点。苏联解体,使以美苏对峙为特征的两极格局中的苏联一极垮台,这标志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支配了国际关系长达40多年的两极格局最终结束。此后,世界加速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难点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这就要运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分析方法,在诸多因素中找出决定性因素。另外,学习了这部分内容,可以引出相应的历史教训。

课堂教学设计

师:上一章第四节“美苏争霸”提到,20世纪70年代时,苏联在军备竞赛和对外扩张方面咄咄逼人。但实际上,苏联的军事大国地位缺乏相应经济力量的支撑,是不稳固的。1981年,里根担任美国总统后,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逼着苏联进行核军备竞争,企图以此来拖垮苏联经济。到80年代中后期,苏联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遇到了重重困难。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发生剧变,苏联走向解体,世界的两极格局崩溃。

一、东欧剧变

1.东欧剧变的发生、实质和方式

师:从1989年起,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波兰和民主德国在剧变的过程中有哪些共同特点?

生:(阅读教材有关波兰和民主德国剧变过程的小字内容,进行思考并作答)

师:不仅波兰和民主德国在剧变的过程中像刚才同学们说的那样经历了三个阶段,而且东欧其他国家也同样经历了这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执政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出现了反对派;第二阶段是执政党被迫妥协退让,实行政治多元化,反对派势力不断扩大;第三个阶段是反对派向执政党夺权,实现政权更迭。共产党和工人党丧失执政地位。

师:东欧各国剧变的实质是什么?

生:(思考并作答。然后教师再次强调)

师:东欧剧变的实质是指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政治方面实行多党制为基础的议会民主制;在经济方面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剧变后的各国,已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师:东欧各国剧变的方式是什么?

生:(思考并作答。然后教师再次强调)

师:那么,人们不禁要问,这使得举世震惊的一连串“多米诺骨牌”式的东欧剧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生:(思考)

师:请同学们看一段资料(打出钱其琛谈话的投影片)

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摘自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杂志记者问题时的谈话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钱其琛把东欧剧变的原因分为几个方面?分别是什么?

2.东欧剧变的原因

生:(进行讨论。此时,教师可提示学生从内、外两方面去考虑)

东欧发生剧变的原因从内部来讲,既有经济、政治的原因,也有历史、文化的影响;既有共产党内部的原因,也有政治反对派的作用。从外部环境来看,西方国家对东欧实施“和平演变”战略,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渗透,苏联外交理论、对外政策的变化也起了相应的作用。因此,东欧动荡是这些国家内部与国际背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教材上把东欧剧变的原因做了更加细致的分析。请同学们看书,书上总结东欧剧变的第一个原因是什么?

生:(看书回答)

师:第一是历史原因。东欧各国在二次大战期间,完全处于法西斯国家军队及其傀儡政权的控制之下,多数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的力量还不够强大,像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是在苏军的帮助下获得解放的。因此,这些国家的共产党执政后,其政治、经济、外交,甚至领导人的任命和更替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制于苏联,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1949年初,苏联与东欧其他国家建立了“经互会”,在这个组织中也存在着某些不符合平等互利原则的现象。如果说在东西方冷战的背景和国内外阶级较量十分尖锐复杂的情况下,维护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政权是东欧国家的第一任务,那么这种强调政治上、经济上的一致性,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各国国情和经济利益的做法还是能够被接受的,但是,随着和平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这种一致性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因此,各社会主义国家相继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

师:东欧剧变的第二条原因是什么?

生:(看书回答)

师:第二是内部原因。大多数东欧国家解放后在经济上照搬苏联的模式和管理体制,实行高积累、高投资,追求高速度,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后来各国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成效不大。自70年代后期以来,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矛盾日益加深,是东欧剧变最深刻的社会根源。

师:东欧剧变的第三条原因是什么?

生:(看书回答)

师:第三是苏联因素。戈尔巴乔夫建设“民主的社会主义”纲领,推动了东欧各国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关于这方面的情况,下面讲苏联解体时再进行分析)

师:东欧剧变的第四条原因是什么?

生:(看书回答)

师:第四是西方因素。西方国家以贷款、贸易、科技等各种手段诱压东欧国家,促使它们向西方靠拢,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按照尼克松的解释,“和平演变”战略的一个基本思路是“寻找一种办法越过、潜入和绕过铁幕”,在两种制度之间进行一场“和平竞赛”,“这种竞赛将会促进他们的制度发生和平演变”,以使“共产主义从内部解体”。从以往的实践来看,和平演变大致有以下几条途径:

第一个途径是进行以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思想渗透。美国在西欧设立两个专门对东欧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政治和文化渗透的大型广播电台——“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这两个电台公开承认,其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从美国利益出发,通过向苏联、东欧国家的人民特别是青年“传播国际以及苏联、东欧国家内发生的重大信息”,介绍西方社会的成就、生活及价值观念,促进苏联、东欧的“言论自由”和“人权原则受到尊重”,即“尊重人权和民主原则、尊重言论自由”、“促进自由交流思想”。

第二个途径是分化瓦解,诱压兼施,煽动民族情绪,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对派,并且运用经济手段来诱压社会主义国家接受西方条件,动辄以“经济制裁”相威胁。美国等西方国家随时密切注视着东欧、苏联等国的内部动向,例如,当1980年波兰团结工会成立以后,“美联社”、“路透社”、“自由欧洲电台”等都大加吹捧。1982年,波兰宣布取缔团结工会之后,美国立即宣布对波兰采取如下措施:

——同其他贷方政府商定不谈判关于1982年到期的官方债务延期偿还的问题。

——中止波兰官方航空公司在美国的民航特权。

——中止波兰在美国水域捕鱼的特许权。

——停止颁发向波兰出口高级技术项目的特许证。

——中止波兰的贸易最惠国待遇。

1987年7月,美国总统批准了国会关于为波兰前团结工会的基层组织提供100万美元津贴的决定,使资助团结工会的行为从暗地里变为完全公开化。在波兰发生剧变的过程中,美、英、法等西方国家都对波兰社会主义政府施加了巨大压力,而对团结工会则给予巨大支持,从这里我们可看出,西方对社会主义实行“和平演变”战略是东欧剧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东欧剧变是这些国家内部与国际背景诸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是什么呢?

生:(讨论。在讨论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内、外因关系和理论联系实际等角度去分析,得出结论)

师:最根本的因素是他们没有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二、苏联的解体

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师:教材在第四章第三节“战后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提到勃列日涅夫在苏联掌权时进行过一些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和后果怎样?

生:(回忆并作答)

师:勃列日涅夫时期,由于与美国争霸,不断加大国民经济军事化程度,加剧了经济困难,助长了国内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也增加了通过改革来医治国内各种弊病的难度。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病逝后,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相继执政,但他们两人都很快病逝。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担任了苏共中央总书记。从此,苏联开始按照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进行全面改革。

从1986年3月至1988年6月,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改革时期。但是由于对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对农业体制的深入改革未予重视,对企业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以致各项改革效果不佳。

从1988年6月至1989年底,是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重点的改革时期。1988年6月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概念,随后正式变成苏共的行动纲领和基本方针,并把社会主义“多元化”、“民主化”和“公开性”作为三大“革命性倡议”。在政治体制方面,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实行西方式三权分立;在经济体制方面,向市场经济过渡;在党的建设方面,要建立一个“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党”,放弃民主集中制,“放弃政治上的意识形态上的垄断主义”。在此期间,戈尔巴乔夫还担任了苏联的总统。

对苏联历史的全盘否定,造成了否定十月革命、丑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严重后果,引起了人民的思想混乱;国民经济开始大滑坡;潜伏已久的民族矛盾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1990年3月,立陶宛宣布独立,更改国名、国旗和国徽。随后,波罗的海沿岸另两个加盟共和国——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也相继独立。

1991年,苏联就是否保留苏联举行全民公决,大部分公民表示赞同保留联盟和原国名。此后,戈尔巴乔夫与一些共和国领导人,就签订新的联盟条约进行磋商。8月,《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条约将苏联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并把它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这激起了党内一些高级干部的强烈不满,党内外的斗争急剧尖锐化。就在条约即将签署的时候,爆发了“八·一九”事件。

2.“八·一九”事件

师:什么是“八·一九”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然后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阅读教材上的有关内容并作答)

师:在苏联即将要被改成一个松散邦联的情况下,一些党的高级干部为控制局势,发动了“八·一九”事件。“八·一九”事件大大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叶利钦及其支持者迅速掌握了国家大权。苏联共产党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发生了根本的质变。

3.“独联体”的成立和苏联正式解体

师:1991年12月,叶利钦与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签署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定,宣布苏联已不复存在,并将此消息先报知美国总统布什,然后才通知戈尔巴乔夫。1991年12月21日,原苏联11个共和国最高领导人在哈萨克首府阿拉木图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的协定书》(即《阿拉木图声明》),宣布苏联已不复存在,苏联总统的设置已停止,由俄罗斯代替苏联占有联合国安理会席位。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至此,社会主义的苏联经历了69年之后正式解体。

由列宁创建的、拥有1900万成员的苏联共产党毁于一旦,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超级大国之一的苏联的瓦解,这一现实令世界瞩目和震惊,并引起世人的议论和深思。那么,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一下。

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思考并作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分析小结)

师:(1)历史原因。苏联从  20年代中期至  80年代中期,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体制上有许多弊端,政策上也有许多错误。斯大林时期经济方面的缺点是:过于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另外,一贯侧重发展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失调;政治方面的缺点: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严重,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尽管从50年代赫鲁晓夫上台起,苏联几任领导人都曾对旧体制进行改革,但成效甚微。进入80年代,长期积累的经济恶果导致苏联经济急剧恶化。由于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问题和矛盾,并且逐步激化。

(2)内部原因。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导致了苏联的直接解体。(关于这方面的情况,在讲苏联解体的过程时已详细讲述,这里不再重复)

(3)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战略。

小结:

师:请大家阅读课本108页材料,讨论两个问题:第一,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历史教训?第二,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否意味着整个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为什么?

生:(进行讨论并发言)

师:通过对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原因的分析,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得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受到了很大挫折。但我们知道,从历史上看,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1871年,当仅仅存在70多天的巴黎公社被镇压的时候,资产阶级的刽子手梯也尔曾兴奋地宣布:共产主义从此消灭了;1917年当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崛起的时候,资产阶级政治家丘吉尔曾高喊要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1941年,不可一世的希特勒向社会主义苏联发动闪电战的时候,也曾经信誓旦旦地宣称:要从地球上把苏联抹掉。然而,这一切都没有阻挡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是在波澜起伏中前进的。每一次大的挫折,带来的必然是一次大的反思,随后必然是一个大的发展。如果把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放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历史长河中去考察,可以推测,这只不过是社会主义运动实践中的又一个曲折,它将激励人们在新的探索中将这一实践推向新的高潮。

 

     5世界政治的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要求

    1.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

    2.国际力量新的分化和组合

    3.美国的霸权主义

    4.世界各地区之间的冲突

    5.国际裁军和军控进程

    6.朝鲜半岛的缓和进程

    (二)能力要求

    1.形成树状知识结构,提高综合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

    2.分析两极格局结束后界形势的基本特点、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

    3.分析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根源。

    4.分析、比较20世纪国际格局几次变动的历史条件和结果。

    (三)情感目标

    1.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坚定为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

    2.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增强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难点

(一)重点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特点和多极化趋势

(二)难点

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

    教学设计

复习提问,导人新课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历史原因:体制的弊端和政策的失误;有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的路线和政策;有外部原因:即西方长期对苏联实行的“和平演变”战略;而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苏联在长达69年的统治中,未能推动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导致东西方实力对比失衡,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以两极格局为特征的世界政治格局随之结束,之后的世界政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呢?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和解体的过

程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和重新分化组合,终于从量变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

   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各种政治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新的变化。

   讲授新课

一、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出现了严重的经济政治问题,但它继续做为一个统一的拥有足以毁灭美国的军事力量而存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企图称霸世界;日本则因抢占了高科技制高点,异军突起,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并要求进一步成为政治大国;随着欧洲—体化进程的加快,欧洲的地位和实力进一步提高和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力量对比的变化,决定了当今世界暂时形成的国际格局,即“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其实,多极化的趋势早在70年代已初见端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平衡,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后,在世界市场上与美国激烈竞争,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第三世界崛起并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见,经济力量是政治、军事力量的基础。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请同学们比较—下,多极化的“极”与两极格局的“极”在内涵上有何不同?(与两极格局的“极”相比,多极化趋势中的“极”的内涵出现两大变化:①吸引力、影响力、作用力和协调功能取代控制力和支配力成为“极”的主要内涵。两极中的“极”是同控制力和支配力联系在—起的,多极化的“极”则主要表现为吸引力、影响力和作用力。也就是说,堪称—极的主要不是通过政治、军事手段控制和支配其他国家,而是凭借先进的科技,雄厚的经济实力,通过投资、贷款、技术出口和转让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协凋作用,对其他国家、地区乃至全球产生影响力和作用力。②两极格局中的“极”的载体是美苏两个国家。而构成多极化中的“极”既有国家,也有国家集团,在—定意义上还包括某些影响较大的世界性或地区性国际组织。)

    20世纪,国际格局曾有过哪两次变动?(—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二次大战后建立的雅尔塔体系。)当前世界格局的变动与上个世纪两个大的国际格局的变动有何不同?(其一,它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其二,这种格局的变动,不是通过将战胜国的意志强加给战败国,导致各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其三,新的国际格局的建立,要通过各国之间的斗争和妥协来实现,这取决于各国、各集团、各组织的综合国力、实力的强弱。而实力对比相对稳定局面的形成,需要经过—个较长的时期。因而,新旧格局的交替过程,也必然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

    所以,“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但从长远看,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在“一超多强”——多极化的格局中,中国面临怎样的挑战?(机遇:使中国获得经济建设的有利外部条件;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挑战:中国的对外经济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改变科技落后的局面,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能否顶住新的强权政治,坚持社会主义。)

在“—超多强”的国际格局中,世界形势有何新的特点呢?

二、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二次大战后的两极世界格局,主要要是由美苏两家的军事力量来支撑的。在两极格局下,美苏的对峙和为争夺霸权而全力以赴进行的争斗,及军备竞赛,使世界处在新的世界大战甚至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两霸在第三世界的争夺,也不断地加剧着世界的紧张局势。随着华约组织宣布解散,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紧张对峙的局面消失,美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转向对话和缓和。这使得维护世界和平的可能性明显增长。但与此同时,由于两极格局是建立在东西方军事力量均衡之上的,东西方力量的失衡,势必会导致国际关系中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冲突。但比较起来,新的矛盾和冲突是局部性的,世界形势的总趋是走向缓和。

    1.缓和与和平

    两极格局解体后,国际形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原因何在?(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补充)要点如下:

    (1)苏联解体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全球军事对抗的基础已不复存在,两极格局下以美苏对抗为背景的世界大战隐患随之消失。

    (2)冷战后,欧美大国在争夺过程中,表现出既竞争对立,又彼此依存的特点。如,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俄罗斯在很大程度上对美国经济存有依赖;美国则千方百计地将俄罗斯的雄厚的科技、特别是军事技术为已所用。

(3)冷战后,大国的争夺和角逐.以两极格局时期的东西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和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对抗,转向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与此相应,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对上升,军事因素在国际关系中地位和作用相对有所下降。

缓和的表现:

(1)国际裁军的进展

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国际裁军和军备控制取得积极的进展。199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该条约的签署对在全球范围内促进核裁军、防止核扩散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把国际裁军与军备控制推向—个高潮。但是,近年来的国际裁军与军控进程却阴云笼罩。美国国会不仅不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还执意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并大量增加军费。1998年春夏之交,南亚地区出现了新一轮的核军备竞赛。印度在短时期连续进行了两次核装置爆炸,巴基斯坦立即还以颜色;尔后印度又率先炫耀其火箭导弹技术,巴基斯坦不甘示弱。这种种举措,令世人瞩目,令国际社会不安,给南亚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稳定带来了严重后果。令人欣慰的是,不久前,电台、电视台的新闻栏目中报导了一则消息,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坐到了谈判桌上,商淡停止核竞赛,我们翘首期待南亚和平进程的发展。

    (2)朝鲜半岛的缓和进程

    朝鲜半岛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北部,地处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边缘地带”。作为亚洲大陆与日本列岛之间的“桥梁”,朝鲜半岛具有双向流通的战略地位。这种东北亚核心战略地位,使朝鲜半岛成为大国势力竞相渗透和争夺的场所;朝鲜半岛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和平统一进程一波三折。

    请同学们回忆,朝鲜的分裂状态是何时出现的?(1945年,美苏军队分别进驻朝鲜南部和北部,其分界线是北纬38度线。1948年,朝鲜南北分别建国,分裂局面形成。)

为什么朝鲜的统一进程会一波三折?其内因有:①南北双方严重军事对抗的存在;②南北双方在政治上的分歧,如在统一的步骤、方法以及统一

后的国家机构设置等具体问题上;③双方经济实力的悬殊;④双方有成效的沟通的不足;等等。从外因角度讲,美、日、中、俄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和力量角逐,影响和制约着朝鲜半岛的稳定、安全与和平统一。

    但是,朝鲜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对本民族浓厚的认同感和亲和力,加上冷战后国际形势缓和趋势的影响,日前在刻鲜半岛出现了走向和解的大好形势。20世纪80年代起,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开始对话,经济往来增多。2000年6月,韩、朝两国领导人在平壤举行首脑会晤,发表共同宣言,承诺为实现朝鲜半岛的统一和开展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而努力。这次首脑会晤进一步推动了朝鲜半岛的缓和进程。我们坚信,朝鲜的南北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除了上述事例外,同学们是否还能指出当前国际形势走向缓和的事例。(如巴以和平进程等。)

    2.紧张与动荡

    虽然冷战后国际形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和矛盾,局部性的、区域性的、小规模的冲突比起冷战时期甚至有所增加,原因何在?

    (1)一些地区和国家的固有矛盾

    两极对立的旧格局被打破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以来抑而不发的深层矛盾。如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随即爆发。如1991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如科索沃危机。科索沃是南联盟的自治省,居民中以阿族为主体,他们要求更大的自治权,从而与塞族当局产生冲突。(放幻灯片)

    (2)美国的霸权主义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力量为显示它们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往往打着“建立民主”、“保护人权”、“维护和平”的旗号。不断插于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力图影响控制地区局势,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平衡秩序,导致一系列局部战争。例如,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借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机,企图一举打掉伊拉克的军事强国地位,以利于控制海湾这一世界重要战略区。

    又如,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和塞尔维亚族的民族矛盾和民族自治权问题,都属于南联盟的内政,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却赤裸裸地武装干涉,非要控制这个地区不可。目的何在?第一,南联盟是北约东扩、南扩的最大障碍。近几年来,中东欧国家改变政治制度后,在北约的诱惑下争先恐后欲加入北约,惟有南联盟没有提出这个要求。北约就以科索沃危机为借口,企图消灭南联盟,拔掉这面坚持“独立自主路线”的旗帜。第二,南联盟是俄罗斯在巴尔干地区仍具有影响的最后一块阵地。北约侵犯南联盟,就是要把俄罗斯挤出欧洲,削弱它的大国地位。第二,北约要把科索沃变成它的新武器、新战术,特别是“新战略概念”的试验场,开创了不需要联合国授权和欧安组织同意而对北约防区外的国家采取军事行动的先例。总之,是美国要充当“世界宪兵”和全球霸主。最不能让人容忍的是,1999

年5月8 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公然对我国主权进行挑衅。(放幻灯片)

请同学们说出当今世界政治形势中比较突出的紧张与动荡的例子。(阿富汗战争)

小结:

    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政治形势的特点是?(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其主流是?(和平与发展是主流。)总趋势是?(走向缓和。)

本节课我们通过讲述冷战后的世界政治形势的发展,分析了两极格局的解体对世界政治产生的影响。

    5世界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世界贸易组(WTO)、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经济多极化;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

    2.能力要求:(1) 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 分析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二者的关系。(3) 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利弊。

    3.情感目标:

    (1)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二者之间是矛盾的统一体,既有相互矛盾的—面,又有相互促进的一面。可见在—段时期内,二者将同时存在,并行发展。

    (3)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同时,知识经济也促进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4)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难点

(一)重点

1.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2.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

(二)难点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二者的关系

课堂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先看—段录像。(教师用多媒体插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历史片断)地点:卡塔尔多哈,时间:2001年11月10日晚18时39分,随着WTO第四届部长会议主席卡迈斯手中的一声本槌响,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决定》。13亿中国人翘首以待的梦想瞬间化为现实,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轮回。请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体现了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体现丁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趋势。正当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展与冲突并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节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冲突。(板书课题)

讲授新课

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1.经济全球化

(1)定义

    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经济发展有两个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请同学们依据教材内容给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下定义。(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阐述)“全球化”一词最早于1985年提出,用来概括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竞争和制约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20世纪末叶,人类历史发生了重要变化,人类处在—个前所未有的科技革命之中,信息技术革命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通讯、生产和生活方式,网络的运用使生产的组织和管理及创造财富的方式有了变化。信息网络技术降低生产成本,使高增长、低膨胀的新的经济增长形式成为可能。全球通讯网络的出现,使地球上的很大—部分人共享经济资源和文化知识。信息网络的全球分布使各区域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全球信息的支配,产生了超越国界的影响。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在90年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从目前来看,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主要表现在:①国际贸易的绝对量和相对量迅速增长。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外向型经济的行列,世界贸易有增无减。贸易往来的大幅度增加,把世界各国经济有机地联系起来。②生产国际化程度大大加深。生产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跨国公司的发展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只有少数发达国家在其他国家利用当地资源和劳动力投资建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现象开始普通化,跨国公司遍及世界各地。近年来,—些发展中国家由于民族经济的发展壮大,也纷纷积极对外投资,兴办自己的跨国公司。请同学们看教材第112—113页的一段小字。(指导学生看书,以加深对跨国公司的理解)③金融国际化程度大大加强。二战后,—些新型的国际借贷资本市场出现。这些借贷资本市场的活动完全脱离了各国的借贷资本市场和外汇法的管理;而且出现了多国银行资本的联合,加速了全球范围内的吸收资金和贷款能力。④经济管理制度与经济习惯的国际化。当代许多国家认识到,要保持本国经济的活力,就必须学习和吸收他国合理的经济管理制度,使本国的经济运行有效程度尽可能地接近国际水平。根据以上分析和所学知织,请同学们归纳经济全球化在90年代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

    (2)90年代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

    (学生回答后归纳)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请同学们讨沦,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呢?

    (3)评价   

    (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经济跨越出自身疆界的显著变化,是生产力要求越出自身疆界的产物。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它不同于资本主义早期那种把一种社会制度从某个政治经济中心向全球推进的扩张。在这样一个似乎自然的进程中,那些在经济和信息上处于优势的国家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和风险必然是不均衡的。例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通过因特网将销售、管理成本和总成本至少降低了20%。成功地运用因特网使许多公司获得最大优势,摆脱了大量存货和从订购到付款的漫长周期所带来的财务负担。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可谓—把双刃剑,虽然为它们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机遇,但由于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等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它们的社会稳定、地区和平也受到威胁,1997年下半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一个例子。(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东南亚金融危机历史片断)1997年一场金融风暴袭击了东由亚,先是泰国,以后波及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日本、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金融危机给这些国家和地区造成了巨大损失。东南亚金融危机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世界各地区经济的相互依存和—体化,使一个地区的经济波动往往影响到另一个地区的国家,国家不再是控制本国经济的单一力量。虽然当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正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在这样的历史趋势下,只有顺应潮流,才能争取主动,获得发展。如果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会有出路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贸易自由化体系逐步建立。1995年1月1口,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运转。它的前身是1995年以前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其宗旨是削减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世贸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经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建立起来了。这—体制的确立大大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

    2.区域经济集团化

    世界经济为什么会出现区域集团化?(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出现,是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达到绝非一国所能驾驭的程度,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和客观上存在的分工,促使一些国家和地区在相互之间建立起一种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组成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区域经济集团化在50年代是初创时期:60年代至70年代是发展时期:80年代是较高层次时期。90年代有了进—步的发展,形成了三大区域经济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可谓“三足鼎立”。请同学们看教材第113—114页的小字,回答区域经济集团化与世界经济多极化有何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世界经济的多极化是区域集团化的基础,区域经济的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多极化的特定表现形式。

    3.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关系

    请同学们讨论,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闭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生讨沦回答后,教师指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在发展中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从矛盾的——面看,区域经济集团是具有排他性,虽然有利于经济集团内的贸易自由化以及成员国经济的加速发展,但仍带有浓厚的集团色彩的贸易保护主义,它使统一的、联系日益密切的世界经济在某种程度上被人为地割裂了。因此,集团化趋势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呈现出矛盾与冲突的一面。从相互促进的一面看,经济集团也具有开放性,任何—个区域经济都是世界经济不可个割的一部分,经济集团化是最终实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步骤和途径,是世界经济走上全球化的—个阶梯,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区域集团化发展的最终结果。但在可见的一段时期内,二者将同时存在,并行发展。

二、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

1.知识经济的兴起

  冷战结束后,经济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从而加速了经济知识化的步伐。90年代中期以来,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农业和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即知识经济,开始在美国首先形成。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叫知识经济?(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关于知识经济,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权威性的定义。1996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了一份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指出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基础上的经济。我们可简单理解: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己大为降低,知识己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这就是知识经济。《泰晤上报》2000年在一篇讨论新经济和信息时代的专文中调查了14个在1999年一年内成为亿万富翁的人后发现,这些人都是依靠新观念和对信息时代的卓越知识,以及几台电脑和少量资本创业的。凭借少量资本和少数员工,主要依靠新知识和新技术去创造财富的公司还在不断增加。在发达国家的新经济部门中,基本的经济资源已不再仅靠资本、劳动或自然资源,而是靠知识创新。这是因为全世界急剧增加的财富使资本不再成为稀缺的资源。阿尔温·托夫勒在他出版的新书《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三次浪潮的政治》中断言,在信息社会中,知识正成为所有创造财富所必需的资源中最为主要的要素,是一切有形资源的最终替代。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具有低失业、低通货膨帐、低财政亦字、高增长的特点。知识经济促进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2.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概念始于20世纪70年代,由于视角不同,可持续发展的界定也难以统一。例如,生态学家们强调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属性,生态属性,即强调生态持续性、生态系统的支持能力:社会学家们则突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属性,即倡导社会公平和提高生活质量。这些界定从特定角度看都有道理,但显然不够全面。1987年以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公布的著名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比较系统地阐明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权威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定义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它不仅指明了“需要”与“限度”两个基本要素,而且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严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大会通过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21世纪议程》,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类发展的主题,标志着可持续发展从理论的殿堂走向实践的洪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有何现实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①可持续发展第一次自觉地把自然生态系统纳入影响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变量。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独立因素被重视,甚至具有比经济系统基础性更强的地位,这一点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着难以估量的影响。②可持续发展要求并体现着人类实践方式的历史性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对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的改善及其对人口的控制,为人类实践创造可持续的条件。③可持续发展内含着一种深刻的文化自觉感,从而提升了人类的精神生活,导致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功在当代、利在于秋的战略思想。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曾警告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他指出,人类每一次对自然界的胜利都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今天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世纪前伟人思想的回音,今天的天人之约更是人类如何面对未来的世纪抉择。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在今后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迫切和艰巨的任务。请问:“世界各国为什么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选择?(学生回答后,教师进——步阐述)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和工业文明负效应的不断聚集,全球问题以更尖锐、更鲜明的形式冲击着人类,致使各国必须正视并设法解决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短缺、人口膨胀,以及深层次的民族主义、唯物主义、经济主义等问题。这些挑战的全球性、急迫性危及到每一个国家、民族乃至个人的生存,所以应对这些挑战,必然成为21世纪人类的共同选择。而应对挑战的最佳方略与出路,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这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转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中国与经济全球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在新的国际格局的建立过程中,中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政治大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为摆脱在世界经济分工中的不利地位,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除了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合作组织外,还积极为加入世贸组织而努力,并终于在2001年11月10日实现这—梦想。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利与弊?(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利大于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就意味着我们抓住了经济全球化这个最重要、最宝贵的机遇。在享受WTO权利方面,如果利用得好,我们就可以更进一步扩大出口,更多地吸引外资,更恰当地保护和支持国内产、业发展,更有效地对付某些WTO成员的贸易歧视。利用得不好,以上利益就难以充分获得,有的甚至会丧失。同样,在履行义务方面,如果我们能变开放压力为改革动力,变外来挑战为自身机遇,切实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大胆实行科技创新,不断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可以减失增得,兴利除弊。总之,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任何国家已很难保持封闭的经济模式,只有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国际环境和自身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将自己的优势和国际环境中的有利条件结合起来,确定自己在国际分工中的合理位置,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单元五   世界格局的变化

 

知识体系

阶段特征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苏联和东欧各国在改革进程中出现了重大转折。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发生剧变,苏联走向解体,社会主义力量遭受重大挫折。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也存在动荡。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两大主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知识经济出现。

重点难点

1.两极格局结束后,新的世界格局的发展方向。

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美苏两极格局随之结束。

②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主题。

③“一超多强”,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俄罗斯虽然受到国内政治经济危机的困扰,但仍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时地与美国处于对抗地位;美国企图独霸世界,但遭到包括西方大国的反对;日本因经济实力的增长,提出建立日美欧三方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并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在加快,欧洲的地位提高,实力增强;中国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建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都将促进新的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的方向。

④一些地区性的军事强国的扩张愿望增强,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领土纠纷等问题日益暴露,甚至发生武装冲突,这严重地影响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

⑤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还在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主义力量从挫折中不断吸取教训,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⑥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两大主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各国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因为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还不成熟;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还相当薄弱;西方资本主义势力敌视、遏制甚至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国家,因此,社会主义的发展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苏联模式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失败,是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一大挫折。关于苏、东剧变,以教材内容为准,不必过于深究。

3.经济全球化。全球化最初是指人类经济活动突破国界和地域的限制而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一种趋势。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推动下,以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运作为载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一场深刻的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于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的认可和接受、新科技革命和国际金融的发展、跨国公司的运作,经济全球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先导,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经济全球化是双刃剑,一方面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世界经济的增长,传播科学技术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会削弱国家主权,侵蚀当地传统文化,威胁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用得好受益,用不好则受损。

4.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由于各地区在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一些区域性经济组织便应运而生。90年代,形成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区域经济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区域经济集团存在一定的保护倾向,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一时间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产生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迅速发展,又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因为,区域经济组织的出现,使世界社会生产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各区域组织通过谈判并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政策,使各国逐步参与并融入世界经济关系中,从而推动世界范围内经济的进一步联系和融合。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和步骤,经济全球化则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归宿。

5.20世纪的三次世界格局的变动。

20世纪世界格局的变动主要是指:“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取代战前的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格局;“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取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的多极化格局趋势取代苏东剧变前的雅尔塔体系。

第三次世界格局的变动与前两次相比,具有不同之处:①它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②它不是将战胜国的意志强加给战败国,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世界格局;③多极化格局的建立还需要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④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新的世界格局确立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6.朝鲜半岛的统一与中国海峡两岸统一之比较。

共同点:都是同一民族内部的统一与团结;都属于不同社会制度的统一;都将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稳定产生巨大影响;统一都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不同点:朝鲜统一属于两个国家之间的统一,中国则不同,因为台湾始终是中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不是独立国家;朝鲜的分裂主要是由外国干涉所致,而中国海峡两岸的分离主要是内战所致;朝韩谈判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主权国家之间的对等谈判,而中国的统一则是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进行平等协商,是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和平解决祖国统一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