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海微博:间歇性跛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7:25:36

什么是间歇性跛行?

  大家都听说过脉管炎,都知道脉管炎是一种疑难杂症,必须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临床上由于脉管炎早期症状不明显而被忽视,而间歇性跛行就是其早期临床主要表现之一,间歇性跛行形成以后,严重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提到间歇性跛行大家并不了解,什么是间歇性破行呢?

  什么事间歇性破行

  专家解答:

  间歇性跛行就是病人在不走路的时候没有明显的不适,但一走路患病下肢就会出现酸胀不适感,以致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休息一段时间后这种不适感消失,又可以继续走路。在临床上我们把这种症状称之为间歇性跛行。间歇性跛行的严重程度我们通常用跛行距离和缓解时间来判断轻重。跛行距离是从走路开始到出现疼痛时的行走距离,严重的病人走50~100米就可以出现明显的不适和疼痛。疼痛缓解时间是指出现疼痛后,经过休息疼痛缓解,从疼痛到不痛的这段时间称之为疼痛缓解时间。一般病人的缓解时间为2~5分钟。

  通过上述介绍我想大家对什么事间歇性破行有了全面了解,专家提醒广大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严格注意间歇性跛行的症状,一经发现及早治疗,以免病情恶化造成严重编辑本段间歇性跛行是怎么回事?

  间歇性跛行是指患者从开始走路,或走了一段路程以后(一般为数百米左右),出现单侧或双侧腰酸腿痛,下肢麻木无力,以至跛行,但稍许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后,症状可以很快缓解或消失,病人仍可继续行走,再走一段时间后,上述症状再度出现。因为在这一过程中,跛行呈间歇性出现,故称为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在腰椎管已有狭窄的病理基础上,因直立时椎体及神经根的压力负荷增大,再加上行走时下肢肌肉的舒缩活动进一步促使椎管内相应脊神经节的神经根部血管生理性充血,继而静脉瘀血以及神经根受牵拉后,相应部位微循环受阻而出现缺血性神经根炎,从而出现腰腿疼痛、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当患者蹲下、坐下或平卧休息后,神经根的压力负荷降低,消除了肌肉活动时的刺激来源,脊髓及神经根缺血状态得以改善,因此症状也随之减轻、消失。再行走时,再度出现上述症状,再休息,症状再缓解,如此反复,交替出现,形成了间歇性跛行。它是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临床特点之一。

如何鉴别间歇性跛行?

  腰椎管狭窄症表现为神经性间歇性跛行,与血管性间歇性跛行 (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不同,区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神经性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良好,血管性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2)神经性间歇性跛行下肢可有节段性感觉障碍,血管性间歇性跛行为袜套式感觉障碍。

  (3)神经性间歇性跛行步行距离随病程延长而逐渐缩短,血管性间歇性跛行则不明显。

  (4)必要时,可行动脉造影检查,神经性间歇性跛行动脉良好,血管性间歇性跛行可显示动脉腔狭窄区。

如何治疗间歇性跛行?

  物理治疗:关键在控制引起本病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另外,应当彻底戒烟,减少脂肪摄入,避免长时间站立,不交叉双腿,不穿过紧袜或弹力袜。鼓励病人规律地活动,促进患肢侧枝循环,增进肌肉功能。每天走路8~10次,每次步行至出现跛行止,休息到症状消失,然后再行走,逐渐延长步行距离。

药物治疗:可服用血小板抑制剂,如阿司匹林,每日服100~150毫克,能改善血流,减慢肢体动脉阻塞硬化的进展。此外,血栓形成或体循环栓塞引起的急性动脉闭塞,应当用抗凝剂肝素及华法令。该剂可使体内内源性溶解系统发挥作用——溶栓。重症者可酌情用溶栓剂,如溶栓酶激活剂或尿激酶。用药过程需要监测凝血状态,避免出血

 

间歇性迫性跛行

年纪三十多的小陈,常常走路,但是走着走着脚就会疼痛或是感觉无力,尤其是小腿后方的肌肉,会愈走愈痛且症状愈加重,但是通常在休息之后,马上可以获得缓解。

台北市立中医医院内科申一中医师指出,所谓“间歇性跛行”,是指当一走路时,脚就会感觉疼痛或是无力,尤其是小腿后方的肌肉,而且愈走愈痛症状加重,但是通常在休息片刻之后,即可获得缓解。这种情形大部分是代表有动脉硬化所引起之“周边动脉阻塞性疾病”。如果动脉阻塞的位置比较高位,可能也会有大腿及臀部疼痛的情形发生。

申一中医师表示,通常下肢血管病变可分为动脉血管性病变及静脉血管性病变两个原因来讨论。而老年人、吸烟者、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胆固醇病人,较易导致周边动脉阻塞,造成下肢缺血而产生间歇性跛行。

申一中医师进一步说明,在冬日季节,由于气温较低,通常为了保持体温,人类的血管会自然反射性的缩小血管管径以减少散热。而人类的下肢本来就距心脏较远,局部血液循环速度也较缓慢,因此在冬季时,间歇性跛行会有更严重的趋势。
在临床表现方面,此种周边动脉阻塞性疾病之初期,刚开始症状可能不明显,会有走路时小腿酸胀、乏力、足部发冷、麻木、疼痛。接着可能会有下肢血流不足而出现间歇性跛行,因为休息一下症状就缓解了,所以常有许多患者忽略了本病。若病情逐渐加重,到了休息也无法缓解疼痛的时候,严重的病人会有肌肉萎缩、下肢冰凉、麻木、发绀,下肢容易出现瘀斑或紫褐班,甚至下肢红、肿、热、痛,若伤口溃疡将不易愈合,甚至造成截肢。而糖尿病病人之血糖若控制不良,因下肢动脉阻塞及感染而需截肢的比率会较非糖尿病患者高许多。

申医师说,中医在治疗方面依据本病之病程分四证论治:,常见的治疗中药多为活血化瘀、辛温通阳类药物,包括:当归、赤芍、川芎、牛膝、桂枝、、丹参、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等。
一、“寒凝经脉”:下肢发凉,皮肤温度降低,肤色苍白,酸胀麻木疼痛,或有间歇性跛行,不耐久行,舌体暗胖,苔白,脉沈而细。
方剂使用桂枝加附子汤或当归四逆汤。
二、“瘀血阻滞”:肢体麻木、发凉,持续性疼痛,夜间症状加重,间歇性跛行严重,肢端有瘀斑或呈紫红色褐斑,或见肌肉萎缩,中、小动脉脉搏减弱或消失,舌青紫或绛,有瘀斑或瘀点,脉沈紧、沉细或沈涩。
方剂使用桃红四物汤或血府逐瘀汤。
三、“湿热下注”:下肢发凉较轻,间歇跛行,红肿、灼热、疼痛,有明显之触或压疼痛,足背动脉弱或消失,或患肢已有感染,发红、肿胀,疼痛。全身症状有身重,腹胀,口苦而干,小便黄浊,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而大。
方剂使用四妙永安汤。
四、“火热毒盛”:严重肢体坏疽感染,高热红肿热痛,或溃烂脓多,或渐见肢节坏死,自行脱落,久不收口,严重者伴见全身症状如发热,口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质红绛,苔多黄燥或黑苔,脉弦细数。
方剂使用四妙永安汤加十味败毒散。
若平日病人症状不严重时,须注意下列事项:
一、减轻肥胖体重。
二、注意高血脂。
三、治疗糖尿病。
四、治疗其他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
五、戒烟。
六、适度运动,最好每日都有运动,但若出现下肢疼痛时就停下来休息。

 

老年人为何易出现间歇性跛行

  一、饮食要合理老年人日常的饮食应以低热量、低脂肪的清淡食物为主,可主要吃一些豆制品及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若吃荤食应以吃鱼为主,以降低血管内脂肪的含量。

  二、要经常参加运动运动可以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有防治血栓、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因此老年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参加适宜的体育运动。

  三、要戒烟限酒,因此老年人应戒烟限酒。

  四、生活要有规律,因此老年人要尽量做到生活有规律。

  五、要注意下肢的保暖老年人下肢的血液循环大都不好,因此老年人要多注意下肢的保暖,以保证下肢血液循环的畅通。

  六、老年人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地服用一些有降低血脂、软化血管和扩张外周血管作用的药物,并要积极地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疾病。

运动--治疗间歇性跛行的好方法

  运动疗法对周围动脉闭塞症所致的间歇性跛行有良好的疗效。它可以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各组织及器官的功能活动,提高和发展身体的代偿功能,使外周血流重

新分配,增加缺血肌肉组织中的毛细血管数量,增加血流量,降低血液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降低疼痛敏感性,减轻跛行症状。

  运动疗法的具体实施:

  1、Buerger运动:患者仰卧,患肢抬高60度,保持3分钟;然后坐起,使小腿下垂于床边,持续5分钟;再仰卧,下肢平放于床上5分钟。每次练习10次Buerger运动,每天练习3-5次。

  2、步行:先进行慢速(70-100步/分钟)行走,待适应后改为中速行走(100-120步/分钟)。出现跛行后再坚持行走100步、休息。跛行患者运动应达到接近最大疼痛时停止最好。

  3、运动强度:运动时心率100-110次/分钟,运动时心率比安静时心率不超过30次。

  4、运动时间:30-60分钟/次。

  5、运动频率:每日2次。

  6、禁忌证:发热、感染、血栓性静脉炎、深静脉血栓形成、动脉瘤患者。

  当然,戒烟、控制血糖、控制血压、控制血脂也很重要。每天吃进去的东西要想办法排出去。

  运动疗法目前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操作简便、费用小、可靠的方法

运动疗法的作用

 

    许多大型前瞻性的临床研究证实,运动疗法对于间歇性跛行患者有明显获益。Gardner等荟萃研究表明,运动疗法能够使得每周至少运动3次、每次至少30分钟、持续6个月或以上的间歇性跛行患者的无痛行走距离增加180%,最长行走距离增加120%。Leng等荟萃了包含1200例患者的22个随机临床研究亦表明,运动疗法能延长最大行走时间150%,明显优于服用西洛他唑等药物治疗。截至目前,运动疗法的标准时程仍未确立,但疗效在初始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