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现在在干嘛:元刻本的字体?趙体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7:17:03
                                元刻本的字体趙体乎?

 

      大凡講中國書史、古籍版本鑒定的一些專著中,在述及元代刻書時,也必定要說元刻本的几個特點,即黑口、趙体字、不避諱、多簡体字。這几項都是鑒定版本的輔助條件。對于元刻本的字體也都有專門的敘述,諸如葉德輝《書林清話》、孫毓修《中國雕版源流考》、劉國鈞《中國書史簡編》、毛春翔《古書版本常談》、李致忠《古書版本鑒定》等等,都是說元刻本的顯著特點,其一就是趙體字。趙體者,元代著名書法家趙孟頫(子昂)字體也,意思就是說,元代刻書字體類似趙孟頫。

 

      葉德輝《書林清話》有「元刻書多用趙松雪体字」一節,舉例如《歐陽文忠公文集》一百五十三卷,此書字法規仿鷗波,深得其妙。元槧吳澄《禮記纂言》三十六卷,雕刻工整,字皆趙体。元本《稼軒長短句》十二卷,是書舊刻,純乎元人松雪翁書。元刊元印《清容居士集》五十卷,有趙子昂筆意。《曹漢泉集》五卷,字畫端楷,直出松雪手書。

 

      李致忠《古書版本鑒定》鑒定篇「依據風格特點初步鑒定版本」之「元代刻書的特點」有「趙字」一節,在引用徐康《前塵夢影錄》關于元代士大夫競學趙書條後,即云「可証在元代,不僅士大夫競學趙字,就是一般文人也刻意模仿。反映在刻書上,也附庸這種社會風氣,皆以效法趙字為美,所以元代刻書的字体,無論官刻私雕,几乎都是趙字的風貌。這就又形成了元代刻書的另一特點。」

 

      毛春翔說得更明確,「元刻字體,的確都是趙體字。」

 

      看來這是一個定律。然而,我們對元代刻書作一個比較,則定律就成問題了。

 

      一般來說,元人刻書字体有四,其筆畫圓整,與宋本相類者,乃元初承南宋之後之面目。一为寫刻,但不甚工。另一种則为趙體。趙的字體,筆法妍媚,结体淳古,典雅秀丽,每字大小相當,結構平隱,布白清爽。末一种为自由体,任意发揮。我們即以《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圖錄》為例,其第一冊所收元代刻本36種,竟沒有一種為趙体字。如《十三經注疏》三百五十三卷(元刻明修本)、《周易》九卷(元相臺岳氏荊谿家塾刻本)、《伊川程先生周易經傳》十卷(元刻本)、元刻本《晦庵先生朱文公易說》二十三卷、《程朱二先生周易傳義》十卷(元延祐元年翠岩精舍刻本)、《程朱二先生周易傳義》十卷(元後至元二年建安碧灣書堂刻本)、《周易程朱傳義音訓》十卷(元至正六年虞氏務本堂刻本)等,皆非趙体,而為宋体字。

 

      又第五冊,自編號1162至1264,共102種,為金元人集至詩文評、曲類止,其中元刻本56種(含複本)。這些元刻本中,大多為宋体字,如《筠溪牧潛集》七卷(元大德刻本)、《師山先生文集》十一卷(元至正刻明修本)、《中州集》十卷(元至大三年曹氏進德齋刻遞修本)、《葉先生詩話》三卷(元陳仁子刻本)、《國朝文類》七十卷(元至正刻本)、《漁隱叢話前集》六十卷(元翠岩精舍刻本)、《東坡樂府》二卷(元延祐七年葉辰南阜書堂刻本)、《疊山先生批點文章軌範》七卷(元刻本)等。

 

      之所以宋体字多,是因為元代刻書從整体上看,遠遜于宋代,但也仍然承襲前朝的基本特點。南宋的手工业者、技術工人多在新朝各地書坊展示自己的技能,書坊中的寫工,早就熟悉前朝習用字体,所以在字体上不會有什么大的變化。如元姬志真撰《知常先生雲山集》五卷(元延祐六年李懷素刻本),字作方整,的為宋体。

 

      至於元代大量坊刻本,多密行小字,字與字緊連,間有簡体字,是一種不似趙体的匠体,這種字体上下連接緊密,而趙体字屬偏扁。津以为,如書坊以扁体字鐫刻,行距必然寬廣,而字小可省板,這是符合書坊的多快好省,速見羸利的原則。如《潛室陳先生木鍾集》十一卷(元建安吳氏友于堂刻本)、《宋提刑洗冤集錄》五卷(元刻本)、《新刊補注釋文黃帝內經素問》十二卷(元後至元五年胡氏古林書堂刻本)、《傷寒論注解》十卷(元至正二十五年西圃余氏刻本)、《國朝文類》七十卷(元至正刻本)、《古今雜劇》三十卷(元刻本)、《樂府新編陽春白雪前後集》十卷(元刻本)《梨園按試樂府新聲》三卷(元刻本),其多數皆為建刻。坊刻本中的字体,大多与趙体相去甚远,至少是没有趙字的气息,属仿宋體而略扁。

 

      元代的劉氏日新書堂是一家知名書坊,刻書甚多,其有明確刻書年代者即有二十餘種之多,如《朱子成書》十卷(元至正元年日新書堂刻本)等。該坊在元後至元六年時所刊刻的《伯生詩續編》三卷、《揭曼碩詩集》三卷,即非趙体,前者為手寫体,自成一格,後者為匠体。

 

      非趙体,非宋体,非匠体,而又自成一体的也有一些,如著名的《梅花字字香》二卷(元至大刻本)、《梅花百詠》一卷(元至正刻本)、《稼軒長短句》十二卷(元大德三年廣信書院刻本)皆是寫刻,尚有古拙之氣,有自己的風格呈現,然絕不類趙也。

 

      元代刻佛經大藏,均為仿宋体。諸如元至元間杭州大普寧寺刊《普宁藏》。單刻者也大多仿宋,蓋求其全经精整也。

 

      不可否認的是,趙孟頫作为元代的重要人物,又是宋代宗室,太祖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之后,所以在政治上的地位顯赫,「榮際王朝,名滿四海」。年十四,以荫补真州司户参军。入元,因程矩夫荐,出仕新朝,曾任兵部郎中、济南同知、江浙儒学提举诸职,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生前「被遇五朝,官居一品,名满天下」。卒封魏国公,谥文敏。趙氏博学多才,诗文、书画、音乐造诣均深。书法、绘画领袖当时。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絕古今。《元史·本传》真、行二体,成就尤高,对后世影响巨大。生於宋寶祐二年(1254),卒於元至治二年(1322),年68歲。詳見《元史·本传》。

 

      元代从统一中国至灭亡(1279-1368),前后不过八十九年,由于其時书法兴盛,也产生了不少书家。前期以赵孟頫为书坛盟主,书法上「宗唐」、「宗晋」,又将晋人的飘逸潇洒与唐人的严正法度结合起來,力求完美,终于在楷书上形成了「赵体」。而他的書法,既是「領袖當時」,那在當時也確實引起不少人的興趣,即使是一些文人以趙體为範本,但作品多貌似而神離。徐康《前塵夢影錄》卷下云:「元代不但士大夫競學趙書,如鮮于困學、康里子山,即方外如伯雨輩,亦刻意力追,且各存自己面目。」按,此語不甚妥。鮮于樞(1257-1302),与趙孟頫齐名,二人交往親密,鮮于筆力豪放,清森峭勁。明王世貞説鮮于較趙「往往以骨力勝」。趙曾云:「余与伯机皆学草书,伯机过余甚远。雖極力追之亦不及。」康里巙巙(1295-1345)与張雨(1277-1348)都有自己面目,风格独特,自在野逸,並无「刻意力追」之态。且《元史》有「识者謂得晋人筆意,单牍片紙,人爭宝之。」至於当時有自由书风而成名的,如邓文原(1258-1328)、虞集(1272-1348)、揭傒斯(1274-1344)等,都有自己的书风。

 

      按,趙孟頫书法作品甚多,如《玄妙觀重修三門記》的字体宽博秀润、姿媚圆活最為典型。趙体字的流行与否,实际上是受到流通的限制,因为那个時代,趙的墨迹流落民间,几乎是不可能之事,因此,只能靠他书写的各种碑刻之拓本拓片传至京师以外的地方。然而,一般小民包括在书坊中打工的写字匠人等,应該是很难見到趙氏石刻拓本拓片的。這不似今天,見到自己鍾爱的某书家作品,可以在征得书家同意後,用数码相机拍摄,或是某些印刷品可以复印扫描,或是自书店中購取。今天的条件,是七八百年前的书法爱好者所不能想像的。

 

      今天我們所能看到的元代刻本中,屬于趙体的,或類趙体的卻不多,真正被後代學者所稱道的僅有數十種而已,如《張文忠公文集》二十八卷(元至正十四年刻本)、《漢泉曹文貞公詩集》十卷(元後至元四年曹復亨刻本)、《清容居士集》五十卷(元刻本)、《蒲室集》十五卷(元後至元四年刻本)、《樂府詩集》一百卷(元至正元年集慶路儒學刻本)等,而且多为官刻及家刻,徐康《前塵夢影錄》卷下云:「其時如官本刻經史,私家刊詩文集,亦皆摹吳興體。至明初吳中四杰高楊張徐,尚沿其法,即刻板所見,如《茅山志》、周府《袖珍方》,皆狹行細字,宛然元刻,字形仍作趙体。沿至匏庵家藏《東里文集》,仍不失元人遺意。至正德時,慎獨齋本《文獻通考》細字本,遠勝元人舊刻,大字巨冊,僅壯觀耳。」

 

      趙体书的一些集子,後人多有評述,如鄧邦述題元刻本《松雪齋文集》,云:「鷗波人品不足論,而書畫文字照耀一代,固自斐然。此《松雪集》十卷,乃元花谿沈伯玉手寫付刻者,其結体與鷗波正同,有元風,尚如鮮于伯幾、鄧文元、俞紫芝輩,書法皆與文敏相類,學者風行,下至刻書,亦各摹其體格,如《樂府詩集》及此書,皆精妙。又如《茅山志》,則相傳為張伯雨書,亦皆瓣香文敏者也。」(群目二P。17)葉德輝云:《漢泉曹文貞詩集》十卷《後錄》一卷,元刻本,書法韶秀,摹仿松雪,雕鏤亦精。徐康《前塵夢影錄》卷下又云:「昔在申江書肆得《黃文獻公集》二十二卷,狹行細字,筆筆趙体。」有意思的是,連趙孟頫自己的《趙子昂詩集》七卷(元至正元年虞氏務本堂刻本),竟非趙体,而是當年福建書坊流行的一種匠体。

 

      上个世紀的1960年,津拜顾廷龙先生为师,习流略之学,顾师要求我每天抽一个小時去臨摹名家书法,当年所臨的有褚遂良、欧阳詢、米芾、黄庭坚等人,也臨写过顾莼书小楷(潘师景郑先生家影印本)。臨慕各家书法,对鉴定抄校稿本或名人题跋是大有裨益的。至1963年,我也是一時性起,找來了趙孟頫的《胆巴碑》,臨了几天,顾师見了,告我趙字媚美无骨,晚年不保,你还是临其它的吧。我也知道,趙字不易临,尤其是轉折处很难掌握,所以马上就停了。

 

      津五十年来,经眼之元刻本应在五百部上下,其中典型的趙體極少。據筆者所見,上海圖書館藏的元後至正五年司農司杭州路刻明修本《農桑輯要》,那確是循規蹈距、字體秀逸的趙體字。又台北「國家圖書館」藏元後至元二年沙門明悟刻本《梵網經盧舍郁(有改舟)佛說心地法門品菩薩戒本》一卷,也可看到趙字的点畫圆润、遒媚灵动,真是開門見山。

 

      值得注悥的是,元代私宅家塾刻书多都不惜工貲,延請书法家写成清样,再鳩集良工名匠,选用上等紙墨刷印。如至正二十六年刻《渊穎吳先生集》,就是請宋璲书写,璲,字仲温,为宋濂次子,工篆隸真草。《书史会要》说他:「大小二篆純熟姿媚,行书亦有气韻。」

 

      实际上,元刻本在刻本图书中是最难鑒定的,這不仅是因为時间短,且上接南宋,下接明初,前后也就那么七十多年,二三代人的時间,所以要在刊刻图书上字体有什么大的突变,則是有困难的。趙死時为元至治二年(1322),年69岁。离开元代灭亡又经历了泰定(四年)、天曆(二年)、至順(三年)、元統((二年)、至元(六年)、至正(二十七年)六朝,共四十三年,方为朱元璋所推翻,宣布了朱明王朝的开始。

 

      固然,限于圖書館或其它收藏單位的局限性,要找出數十種以上的元刻本進行比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翻閱一些1949年前後所出版的一些版本圖錄或各家善本書影,稍加比對,就可發現媚美多姿的趙體少之又少,有的幾乎沒有。而字畫方整,頗似宋時浙本之體則時常可見,有的甚至棱角鋒露。可見如果僅憑書本知识,迷信書本,听凭專家人云亦云,不去作一些實踐,則不免會出現偏差。在鑒定版本中,字體是一個方面,但不是主要因素。

                                                                      2009/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