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冷风中 二珂歌词:小时候的记忆---游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34:37
             小时候的记忆---游戏   
    我小时候那会村里还没有电,也就谈不上看电视。也没有幼儿园和学前班,也就不会唱歌跳舞。家里的大人们整天忙农活,几乎顾不上孩子,属于我们自己的游戏无非是追跑打闹。遇到天气不好,刮大风,下大雨的天气,就聚在某一家,用"牛牌"玩“拉大车”,或用木棍儿玩"住歪毛","顶棵","憋死猫",遇到大人们有闲空,也会纠缠着大人给讲一些"故事"。后来有了扑克牌,就玩扑克,那时候的年龄也稍大些了,会打“对家”,“升级”,“JQK”,慢慢的学会了不少的玩法。而天气好的时候,差不多整天都在室外活动。
    玩的最多的是“藏没儿”:用抽手指念口诀的办法确定好一人是负责找人的,先把眼睛闭上,其他人快速散开躲藏起来,然后由一个人喊一声:"溜了"。负责找人的人再把眼睛睁开,四处寻找那些藏起来的人。当找的差不多了,再把没找出来的人喊出来。第一个被找到人就是第二次负责找人的。“藏没儿”白天可以玩,傍晚参加的人会更多,已经上小学的孩子在晚饭前也都跑来玩。年龄小的藏的地点少,容易被先发现。年龄稍大些,藏的隐蔽,藏的也远些,敢去那些胆小的孩子不敢去找的地方,譬如土壕外面,房子后面,存放棺材的厢房里面。所以,有的时候必须事先约定好躲藏的大致范围。
    从秋后到第二年的春季,北方的天气很冷,场(宅子)后的芦苇坑里的水冻成很厚很厚的冰,孩子们常去溜冰,我们把溜冰叫做"打滑溜"。再有就是玩“冲棵”的时候也很多,玩的方法是:在平整的土地上(一般是在场院,秋季给庄稼脱粒的土场,有的地方叫做打麦场或打谷场)画一个直径约半米的圆圈,圈内由每个玩的人放入同样多的“棵樃”(玉米秸的一节为一棵樃)。在距离圆圈5-6米远的地方画上一条直线,大家都站在线外,用“单蹦老头”的方法决定出冲棵的先后顺序。然后依次在线外朝圈内的棵樃用预先备好的“冲模”(有的是瓷片,有的是铁片。找到合适的冲模挺不容易的)去冲,冲出去的棵樃就是自己赢的。有时候运气好,第一个冲就把圈内的棵樃冲出绝大部分,圈内所剩无几,待全部被冲出去就是一“卯”或叫一“锅”完了,然后重新开始。与此相似的游戏有“弹球”,一年四季都玩,使用一种玻璃球,大的可以做“母”,母还可以用钢珠,就是轴承里的珠子。在地上划出一个约20X40厘米的矩形做"锅",放入的玻璃球全部碰出锅外叫一卯,也叫做一锅。弹球的参与者基本是按年龄段分组,大一点的孩子不带年龄小的玩,可能是每次汇入的玻璃球数有差别。在冬季,年龄再大些就玩“得(dei)枱(tai)”。“枱”是找较为特别的木棍,譬如一头较粗的,或呈弓形的,重要的是重量要较为重些的。“棵”是较枱细一些的木棍,形状较为直些。玩的时候,先把棵放在“锅”内,用枱去得,只要把棵得出锅外去的就是赢的。锅里的棵都得出去就是一锅完了。如果枱在得的时候不小心落在锅里,枱就成了棵,可以由对方视同棵一样得出去。现在想起来觉得很可笑,用来得枱的时间足可捡一筐的柴,而把赢的棵当做捡来的柴背回家,柴要少的多,但还是觉得挺高兴。儿时的幼稚思维真是不可思议啊。每当冬天来到,家里交给孩子们主要的“工作”就是拾柴,除此之外就是玩。
    那会儿的夏天,雨水较现在要多,村中间的芦苇坑存满了水。坑里的芦苇长得极为茂盛,一片翠绿,风刮过时,芦苇摇曳,苇叶沙沙作响。在苇坑的中间也有一两块没有长芦苇的水面,水底多是硬硬的胶泥,红色的,我们称为“红眼胶泥”,水相对干净些,于是就成了孩子们的游泳池。说是游泳其实只能叫做洗澡,因为水面不大,齐腰深(是孩子的腰。雨水特别大的时候,会没过大人的头顶,就不能进去洗了,只可以在坑外面浅水里洗),在水里面可以扎猛子,可以打卜通,不是象现在正规游泳池那样游泳。当然了,在那里洗完了,回家还要再用井里的水洗一遍,否则,身上有一层的黄泥,很脏,会起疙瘩,也会招蚊子咬的。
    芦苇坑里一旦有了水,青蛙就出来了。我们把青蛙又叫做蛤蟆,蛤蟆的颜色不一样,称呼的名字也不同,有花鲤宝,青蛤蟆,土蛤蟆,蚧蛤蟆,在水边和陆地常见的个头稍小些的蚧蛤蟆叫蚧喇嘎子。青蛙的叫声不一样,发出的都是单音,公的“嗯(eng)”母的“啊(a)”,青蛙一合唱就成了“嗯啊”。尤其是在大雨之后,成千上万的青蛙齐声欢唱,嗯啊之声在数里之外可闻,夜间的叫声显得越发的宏亮。平时,青蛙大多趴在水边等待蚊虫蚂蚱的出现,以便捕食。人一走近,青蛙听到脚步声,在陆地的会迅速的扑通一声跃进水里,而在水边的会马上悄无声息的缩进水里。
    那会儿的水多,青蛙也就多,孩子们没有保护动物的概念,作为玩的游戏去扎蛤蟆,钓蛤蟆或套蛤蟆。青蛙很机敏,不好逮,好像没有一次逮过十几个的纪录。即使逮住了也就是把青蛙放在陆地上,用芦苇赶着它跳,或跟在青蛙后面模仿青蛙跳,玩累了,不理睬它,它会很快逃到水里。在记忆里好像也吃过一次蛙腿,有十几个吧。逮青蛙的时间大多是午饭后,家里的大人们睡午觉,我们就偷偷的溜出来。扎蛤蟆使用特制的钎子,用大约三四十厘米长的8号铁丝,将一头砸扁,在石头上磨出利刃,象矛。将铁丝另外一头弯成钩,然后把钎子有鈎一端绑在竹竿儿上或木棍儿上。钓蛤蟆需要将缝衣服的针在煤油灯上烧红,把针尖弯成钩,和钓鱼钩差不多,但没有倒钩。在针孔里穿一根结实的线,线的另一头拴在竹竿儿或木棍儿上,在钩上放蚂蚱作钓饵。还有简易的工具,是用芦苇的尖作一个活扣,拴上蚂蚱就可以了。套蛤蟆的工具则是最简便的,在芦苇地里挑选一颗长得粗壮又长的,大多是特意跑到东街(东段村)南面的苇地里去选,因为那里的芦苇品种和西街的不一样,长的像竹竿一样又粗又长。先去掉叶子,再把芦苇的尖拴成活套,直接去套蛤蟆,不用钓饵,但不容易套住的。套的时候要注意出杆的方向,要把自己先隐蔽起来,不能惊动青蛙,小心翼翼的,甚至是大气不敢出,不像有钓饵可以引诱它,也不像钎子瞄准了迅速扎过去就行了。
    和芦苇有关的玩的游戏还有一些,像抽出芦苇尖吹笛(bi)儿;把芦苇叶卷成喇叭,也能像唢呐那样吹,音调控制不是捏眼而是用手掌捂喇叭口的多少与松紧;把芦苇叶去掉,将最上面的一片叶子撕成很细的条状,就成了一柄带穗的“红缨枪”,几个孩子分成“敌对”双方,刺来刺去如同戏台上演的武打戏。
    那会儿常玩打仗的游戏。使芦苇玩是在夏天,其他季节里没有芦苇就用柳条,木棍儿当枪。因为有危险,会伤人,所以,大多时候是不分拨(没有假想敌),在土壕里面先隐蔽,再翻过土壕,边跑边喊冲啊杀啊的。跑一阵以后再撤回壕内。有时候要预备好多的土坷垃,在冲锋之前,把土坷垃当手榴弹投出去。现在回想,玩这种游戏的时候可能已经上小学了,因为大多是模仿电影里的画面。年龄再大些的时候,就不再跑了,先选定一个目标作靶子,比赛看谁投中的多或远。这对后来在学校上体育课投掷手榴弹,标枪,铁饼,铅球都有了基本功,而且对后来在部队搞投弹训练也有基础了。在入伍后的新兵投弹训练时,不少的新兵投弹或是姿势不对,或是用力不当,或是投不远,或是弹着点不准。而且大多数新兵把胳膊都练肿了,吃饭拿不起来筷子,很痛苦。我没有这个苦的过程,很轻松的通过了投弹考核,也许与儿时游戏有关吧。
    儿时还有其他的游戏像嗑房子,踢卷子,抓子,大都是女孩子玩的游戏,男孩子有时候也参加玩,但差不多是输,或者纯粹是去捣乱的。
    儿时的游戏一直延续到上小学时期,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了,但留在脑海里的画面如同不久前才发生的事情那样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