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整合营销方案: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9:34:14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观点案例资料

1、即使是科学的理论和真理性的认识,也要在新实践中不断发展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的、前进的。全党必须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

 

观点案例点评:    

该观点揭示了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2、哲学史上对认识本质的不同的理解

观点柏拉图的“回忆说”

回忆说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为论证他的理念论而提出的一种认识学说。柏拉图认为,人的感觉只能认识有变化生灭的、不真实的现实事物,而不能认识永恒的、真实的理念,人们关于理念的知识只有通过回忆的途径才能获得。为什么人能够通过回忆来获得知识呢?

柏拉图认为,人在出生以前,灵魂中原本已经具有了关于理念的知识,只是在灵魂和肉体结合出生之时忘记了。在人出生以后,通过对一些具体事物的认识,并加以启发,人们便回忆起和这些具体事物相类似的知识。正如看到一个人的肖像或他用过的物品时就能够回忆起这个人一样,人通过美的花、美的人等具体的荚的事物,便回忆起绝对的完全的美的理念。柏拉图在对话《美诺篇》中以一个童奴为例,说这个童奴虽然从来没有学过几何学和数学,但通过诘难和启发,却能解答几何学的难题,由此证明:这些知识本来就存在于人的心中,只不过是需要通过辩驳和诘难才能回忆起来。

观点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

蜡块说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感觉是感性灵魂的一种机能,它接受的是事物的形式而不是质料,正如蜡块一样,当刻有图纹的金属作用于它的时候,它接受的是印纹而不是金属本身。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灵魂有认识的能力,但自身不会产生知识,感觉和思维都是在外部对象作用下发生的。蜡块说的意义在于它肯定了人类的知识起源于外部世界。

观点洛克的“白板说”

约翰·洛克(John L。cke,1632—1704)是英国经验论的代表人物,然状态说”、“社会契约论”的提倡者,著有《政府论》、《论宗教宽容》、类理智论》等。在认识论上,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

洛克反对当时盛行于欧洲哲学界的天赋观念论。他认为,天赋观念不仅是一个没有必要的理论假设,而且也是不可能的假设。天赋观念论的主要理由之一是认为一些观念和原则是全人类普遍同意的,洛克批评说,即使足以证明一些观念和原则是人类普遍同意的,也不能证明它们是天赋的,它们很可能缘于其他的途径,更何况根本没有什么全人类普遍同意的与生俱来的观念和原则。天赋观念论用以作为根据的上帝观念并非人人都有,也并非是天赋的,而是人们在后天的学习中,在神学蒙昧教育中才获得的。   

洛克认为,经验是知识的惟一来源。他说:“人的心灵天生就好比一块白板(tahularasa)——不是白颜色的板,而是空白的板,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人出生时心灵犹如白纸或白板一样,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印象。”“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洛克把经验分为感觉和反省两类。感觉是观念的外在来源,是通过外物的刺激而产生观念的过程;反省是观念的内在来源,是“内部感官”,是心灵反思内部活动而获得的观念。洛克还将物体的一切性质分为“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前者指物体的大小、广延、可动等;后者指由第一性的质所派生的、使他物发生变化的能力以及在我们感官上产生颜色、声音、气味、滋味和冷热、硬软等感觉的能力。他认为,物体的第一性的质是客观的,是“实在的性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第二性的质是物体在人心中造成的不同于第一性的质的性质,是凭借物体的第一性的质的能力在人的心灵中引起的观念,它在物体中并不存在“原型”。

洛克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表明他坚持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原则,但把反省也视为知识的一个来源,则表明了其唯物主义经验论的不彻底性。洛克 的“白板”说奠定了近代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基础,成为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源泉。洛克的哲学思想对贝克莱的经验唯心主义、休谟的不可知论经验主义以及康德的“批判哲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观点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论”

17世纪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儿认为数学是科学的典范,要求一切科 学知识都要做到像数学那样确切可靠。他从新兴的科学中借来机械方法,对人类的知识进行分析,指出一切知识都是由观念构成的,这些观念一共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通过感官从外界得来的,带着个别性和偶然性,而且常常会欺骗人们,因此单凭感性经验不能形成无可怀疑的科学知识。第二类是人们由理性直观得到的,如数学的、形而上学的公理,一看就知道,清楚明白,无可怀疑,这类观念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第三类是人们凭空虚构的,如飞马、金山之 类,没有客观有效性,当然不能成为科学。笛卡儿认为,第二类观念是普遍必 然的,不可能来自个别的、偶然的感性经验,只能是理性自身固有的“天赋现念”。所以,他认为真正的知识只能来自于人的天赋观念,只有人类先天就具有的这些天赋观念才是知识的源泉。   

观点休谟的“怀疑论”

大卫·休谟(DavidHume,1711—1776)是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温和的怀疑论或不可知论者。休谟从经验论出发,提出了以怀疑论为特色的哲学理论。他写到:“如果我们是哲学家的话,那么我们就应该对一切持怀疑态度。这样才能名副其实。”在认识论上,休谟怀疑感觉的来源。他把经验的对象称为知觉,它分为印象与念两大类,其中印象又分为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观念来源于印象,反省印象来源于感觉印象,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觉印象。至于感觉印象的来源,休谟认为是一个不能回答的问题。休谟声称:“至于由感觉所发生的那些印象,据我看来,它们的最终原因是人类理性所完全不能解释的。我们永远不可能确实地断定,那些印象是直接由对象发生的,还是被心灵的创造能力所产生,还是由我们的造物主那里得来的。”

休谟认为他的怀疑论不同于皮罗的“极端怀疑论”,而是一种“温和怀疑论”,即不是为了怀疑而怀疑,怀疑只是追求确定知识的手段。他的怀疑仅限于思辨领域,在实践中仍然相信健全的常识。

观点皮亚杰论认识的本质

任何关于认识发展的研究,凡追溯到其根源的(暂不论它的生物前提),都会有助于对认识最初是如何发展的这个尚未解决的问题提供答案。如果局限于对这个问题的古典论述,人们就只能问:是否所有的认识信息都来源于客体.以致如传统经验主义所假定的那样,主体是受教于在他以外之物的;或者相反,是否如各式各样的先验主义或天赋论所坚持的那样,主体一开始就具有一些内部生成的结构,并把这些结构强加于客体。但是,即使我们承认在这样两个极端之间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思想史清楚地告诉我们有多少种看法),似乎还是存在着一个为大家承认的一些认识论理论所共有的公设,即假定:在所有认识水平上,都存在着一个在不同程度上知道自己的能力(即使这些能力被归结为只是对客体的知觉)的主体;存在着对主体而言是作为客体而存在的客体(即使这些客体被归结为“现象”);而首先是存在着在主体到客体、客体到主体之间起着中介作用的一些中介物(知觉或概念)。   

然而心理发生学分析的初步结果,似乎是与上述这些假定相矛盾的。一方面,认识既不是起因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业已形成的(从主体的角度来看)、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之上的客体;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发生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途,因而同时既包含着主体又包含着客体,但这是由于主客体之间的完全没有分化,而不是由于不同种类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如果从一开始就既不存在一个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也不存在作为客体而存在的客体,又不存在固定不变的中介物,那么,关于认识的头一个问题就将是关于这些中介物的建构问题:这些中介物从作为身体本身和外界事物之间的接触点开始,循着由外部和内部所给予的两个互相补充的方向发展,对主客体的任何妥当的详细说明正是依赖于中介物的这种双重的逐步建构。

    一开始起中介作用的并不是知觉,有如唯理论者太轻率地向经验主义所作的让步那样,而是可塑性要大得多的活动本身。知觉确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知觉是部分地依赖于整个活动的,一些被认为是与生俱来的或者是很原始的知觉机制(如米肖特的“隧道效应”)也只是在客体建构的某种水平上才形成的。用一般的方式,每一种知觉都会赋予被知觉到的要素以一些同活动有联系的意义(布鲁纳就在这方面说到“自居作用”,见《研究报告》,第六卷第一章),所以我们的研究需要从活动开始。我们将区分出活动的先后两个相继的时期:在全部言语或者全部表象性概念以前的感知运动活动时期以及由言语和表象性概念这些新特性所形成的活动的时期,这些活动在这时发生了对动作的结果、意图和机制的有意识的觉知的问题,或者换句话说,就是发生了从动作转变到概念化思维的问题。

   

案例四月桃花

    817年,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游览江西庐山时,写下一首著名的诗《大林寺桃花》。诗中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沈括看到这首诗,感到非常惊讶,他带着讥讽的口吻评论说:“既然‘四月芳菲尽’了,怎么会‘桃花始盛开’呢?大诗人也会写出这样自相矛盾的句子,可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呀!”后来,有一年春夏之交的季节,沈括去游山,见到了白居易诗中所描写的景象:四月的天气,山下众花已经凋谢,而山顶上却是桃花红艳,一片灿烂。沈括猛然想起白居易的诗来,才领悟到自己错怪了大诗人,也从中发现了海拔高度对季节的影响:由于山上气温低,春季的到来也就晚于山下。沈括又仔细地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才发现这首诗的前面有一篇序。序中写道:“(大林寺)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月  (即四月),如正二月天;梨桃始华(花),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 白居易的这篇序特地对为什么在人间四月众花已凋的时候大林寺桃花却“始盛开”的原因进行了说明。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根据高山气温垂直分布的规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便降低0.6℃。白居易诗中所描写的大林寺位于庐山香炉峰顶,海拔约1 200米,比平地气温约低7 ℃左右。因此,在农历四月上旬,  当庐山脚下的江西九江市已是“芳菲尽”的时候,山顶上的大林寺却是桃花盛开,一片春色。

    无独有偶,冯梦龙的小说《警世通言》中,也有一则《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故事。据说,苏东坡去拜访宰相王安石,恰逢王不在。苏东坡看见书桌上有一纸咏菊的诗稿,只写了两句:“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才高气傲的苏学士心想,这老夫子大概糊涂了,菊花最能耐寒傲霜,如何秋风一吹便落呢?于是提笔顺口续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不久,苏东坡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心情不快,到了当年九月重阳,一夜秋风刚过,苏东坡邀友赏菊。走进花园一看,只见花瓣纷落,铺金满地。这时,他才猛然省悟,原来真有“吹落黄花满地金”的事。

案例天花与牛痘

人类对天花的认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随着人类与天花作斗争的实践不断发展,人类对于天花的认识也月越来越深入。

天花——人类的噩梦。

天花作为一种恶性传染病,是最早被人类记载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早在3 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就曾留下了天花流行的痕迹。在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的木乃伊上,考古学家在其脸部找到了有天花的印记,通过考古学和病理学的研究,证明了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目前所能找到的最早的一个天花病例。   

在人类历史上,天花的大规模流行常常伴随着战争而来,但天花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却远远超过了战争。165年,一场可怕的瘟疫席卷了整个罗马帝国,它整整肆虐了15年,杀死了意大利全国人口的1/3。那些在瘟疫中幸存的人不是眼睛瞎了,就是面部严重变形。846年,在入侵法国的诺曼A中突然爆发了天花,诺曼人的首领只好下令将所有的病人统统杀死。11世纪,罗马教皇组织十字军远征,也是这种可怕的传染病致使十字军几乎全军覆没。1519年,当西班牙军队入侵美洲时,他们带去的不仅仅是枪炮,更带去了天花这种秘密武器。结果,美洲土著人认为这是神的意志,是神站在了入侵者的一方,因此他们放弃了抵抗。

天花在中世纪的欧洲也留下了阴影。18世纪时,天花在欧洲流行了数十年,导致6 000万人的死亡。在当时,欧洲幸存下来的人中平均每5人就有一位是“麻脸”。不仅是平民,许多皇族权贵人物也逃不过天花。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曾经得到了一枚非常名贵的钻石,名为“蓝色希望”,路易十四只戴了一次,不久后便得天花身亡,这枚名贵的钻石从此也成了邪恶的代名词,以至于以后无人再敢去碰它。在那个时期,英国、俄国、德国的几位国王也都死于天花。在随后的几百年间,天花的数次大流行夺去了欧洲3亿人的生命,而20世纪所有的大战死亡人数最多几千万,还不及因患天花死亡人数的1/3。

我国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始于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天花大约是在公元1世纪的战争中由俘虏带来的,所以当时被称作“虏疮”。唐宋以后,天花在中国逐渐流行起来。明代以后,由于交通发达,人员往来频繁,天花的流行范围更广。满族人入关之前,因为没有受过天花的侵袭,不具有免疫力,以至于他们因为害怕得上这种病而不敢出征。据史料记载,清朝的顺治皇帝和同治皇帝都是死于天花。   

案例勾股定理的由来

平面几何中著名的勾股定理是怎么得来的呢?我们得从“5、12、13”这两组数字说起。    在很早的时候,埃及人就利用尼罗河水来进行人工灌溉,这就需要修建水渠、水池和堤坝等工程。同时,由于尼罗河经常泛滥,住在尼罗河两岸的古埃及人不得不在洪水之后又重新划分土地。测量土地的需要导致了几何学的产生。古埃及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现,如果按照边长为3:4:5的比例画一个三角形,那么与边长5相对的角是直角。他们就是利用这个已知的道理在地面上画直角三角形的。从表面上看,古埃及人已经学会画直角三角形,但是他们对直角三角形的理解却是零散、孤立和粗浅的。尽管如此,这毕竟是人们在认识直角三角形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不可或缺的第一步。

继古埃及人之后,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古巴比伦也有一个类似的直角三角形画法,但其边长的比例是5:12:13,与“13”相对的角是直角。毕达哥拉斯借助于古埃及人和古巴比伦人总结出来的这些经验,运用自己的头脑对这些素材进行了分析、对比和提炼,终于找出了规律性的东西:夹直角的两边的长度的平方和与对着直角一边的平方恰好相等。用公式表示,即A2+b2=c2,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勾股定理。因为是毕达哥拉斯总结出来的,所以也叫做毕达哥拉斯定理。

实际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略早于毕达哥拉斯的时候,就从劳动实践中认识到了勾股定理的规律,并有所总结,只是没有形成抽象的表达形式。

案例苯环结构的发现

科学发现不仅仅是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的过程,也是科学家思维创造的过程,要受到人的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化学家凯库勒发现苯分子环状结构的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864年的冬天,凯库勒在比利时的根特大学任教。这时他正在研究苯分子的结构问题,但进展很慢,几子陷入了困境。一天晚上,他在书房中打起了吐睡,眼前出现了旋转的碳原子。在梦中,碳原子的长链像蛇一样盘绕卷曲,忽然看到一条蛇抓住了自己的尾巴,并旋转不停。凯库勒像触电般地猛醒过来,并由此联想到了苯分子的结构,提出了苯环结构假说。后来,凯库勒在1890年的讲演中描述道:“我坐下来写我的教科书,但工作没有进展,我的思想开小差了。我把椅子转向炉火,打起了瞌睡。原子又在我眼前跳跃起来,这时较小的基团谦逊地退到后面。我的思想因这类幻觉的不断出现变得更敏锐了,现在能分辨出多种形状的大结构,也能分辨出有时紧密地靠近在一起的长行分子,他们盘绕,旋转,像蛇一样运动着。看,有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这个形状虚幻的在我的眼前旋转着。像是电光一闪,我醒了,……我花了这一夜的其余时间,做出了这个假想。”对于他的发现,凯库勒说:“我们应该会做梦!……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真理,……但不要在清醒的理智检验之前,就宣布我们的梦。”

案例昂贵的旧石板

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南唐时,江宁府(今天的南京市)  已是客商云集的繁华京畿之地。一天,一个来自西域的胡商在漫步郊外时看见一户农家门前有块石板,这块石板是个浑然天成的大圆盘,胡商开了很高的价钱想买下它。农夫见这个胡商衣着雍容华贵,头戴一顶镶嵌着五光十色宝石的帽子,面貌白皙、鼻梁高耸、瞳仁碧蓝,显然是个外族人,于是顿生戒心,说这石板是他家的传家宝,不卖!那个胡商只好悻悻地走了。实际上,这块石板并非农夫的传家宝,而是他在耕田时偶然发现的,由于觉得这块石板还有些用场,农夫就从泥中把它抠出来搬回了家,用几块砖头支在门前当饭桌用。当农夫见胡商竟然肯出十两银子买这块石板时,就暗自思忖,既然这个胡商肯出十两银子,想必这玩意儿会值更多的钱,于是就不肯轻易出手了。胡商走后,农夫立即和妻儿将这块石板抬进院子支起来。除了继续用它当饭桌,农夫再也想不出可以有其他的用场。

第二天,胡商又登门来商议购买这块石板,农夫开价要一斗黄金或一升珠宝才肯出卖。虽然胡商没有想到农夫会如此抬高价格,但他还是答应了,只是要回去筹措这笔钱。胡商走后,农夫非常高兴,终于要发大财了。他赶紧把石板从院子抬进了屋里,点起灯盏连夜清洗石板上的泥迹油污,并且很起劲地用沙石把石板打磨得非常光溜。他考虑等明天胡商来时,可以将这块打磨一新的石板的价钱再抬高一倍。

第三天,那个胡商果然带着许多珠宝又来了。农夫抬出石板想要向他索要更高的价钱,但还没等他开口,胡商便大叫可惜。原来,这块石板是一个天然日晷,石板上原来排列着十二个小孔,分别表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每交一个时辰,小孔里就会爬出一只红蜘蛛在孔周围布一个六角形的网,到了下一个时辰,另一个红蜘蛛也会从下一个小孔出来布同样的网,然后上一个时辰的蛛网就会自动消失。如此交替进行,人们就会准确无误地判断出现在是几时几刻。普通的日晷只能以太阳光的投影来判断时刻,而这个天然日晷无论天晴下雨、白天黑夜都能使用,这就是它的奇妙之处。但现在石板已经磨损,再也不会有红蜘蛛出来布网了,石板也就一文不值了。农夫听完胡商的解释,叹息不已,后悔莫及。

 

观点案例点评:

对于认识的本质,在哲学史上历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本专题列举了西方哲学史上几种著名的观点。观点1中,柏拉图认为知识为人先天固有,对外界的感受只是起到促进知识回忆的作用,外界并不是知识的来源。这样,在柏拉图看来,认识就是回忆人先天就具有的知识。观点2中,亚里士多德把人的感觉比作蜡块,把作为事物的本质的形式比作金属的图纹,就像只有金属的图纹作用于蜡块,蜡块上才会产生印记一样,只有外界事物的形式作用于人的灵魂,人才会产生知识。尽管亚里士多德的形式不完全等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客观事物,但他肯定了认识来源于外界。经验论是哲学认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派别。案例3介绍了英国经验论哲学家约翰·洛克的“白板说”。洛克反对当时盛行的天赋观念论,把人的心灵比作上面没有任何东西的白板,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印象,认为经验是知识的惟一来源,正是经验在心灵的白板上留下了痕迹。洛克的白板说在哲学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观点4介绍了法国唯理论哲学家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论。唯理论与经验论相对立,笛卡儿是唯理论的著名代表人物。笛卡儿根据当时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成就,把“清楚明白”、“普遍必然”作为知识的衡量标准,认为从经验得来的观念不符合这一要求,只有来自于理性自身的才是真正的知识,所以知识的来源是人先天就有的天赋观念。在西方哲学史上,经验论与唯理论之间的争论非常激烈,双方的观点各有长短,于是怀疑论出现了。观点5介绍了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的怀疑论观点。休谟认为,经验论与唯理论之间争论不休,其根源在于它们都想超出人类的感觉印象,而实际上,我们能确定的是人类的知识来源于感觉印象,至于感觉印象的来源,则是人类理性所不能认识的。这样,休谟就把认识的直接来源确定为人的感觉印象,而不管认识的最终根源。实际上,休谟的怀疑论回避了认识的来源问题。案例6介绍了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观点。皮亚杰是当代著名心理学家,他的发生认识论在当代哲学认识论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传统哲学认识论不同,皮亚杰认为,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认识主客体的说明依赖于认识中介物的“双重的逐步建构”。在皮亚杰看来,认识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是主客体的共同“建构”。这表明,皮亚杰既注意到了认识主体的作用,也注意到了认识客体的作用,而不再像传统的经验论或者唯理论那样过分强调和扩大其中的一方。

在所提供的实际案例中,案例1、案例2、案例3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案例1中,白居易的诗得自于他的游山所见,他在诗序中的分析也是源于他对于实际情况的观察。沈括起初嘲讽和批评白居易的这首诗,是因为他没有真正到这个地方去观察,只是凭想当然的推测就下结论。他后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是由于他看到了实际的情况。同样,苏东坡否定王安石的咏菊诗是因为没有亲身经历,  等到亲眼所见,才知道是自己错了。这正是古人所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否则,就容易犯错误,  闹笑话。案例2介绍了人类对天花病的认识和防治的历程,说明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早期,  由于对天花的了解甚少,人们认为这是一种可怕的神秘疾病。随着人类对天花的研究和探索,中国唐朝的时候,人们已经把天花视为一种“毒”,鼻苗种痘的医学根据就是以毒攻毒。18世纪,英国医生琴纳通过自己的长期研究和多次实践,终于发现了防止天花的根本方法——接种牛痘。可以看到,人类对于防治天花手段的认识正是随着人类防治天花的实践不断发展的,如果没有这些实践,人们对于防治天花手段的认识就不会发展。案例3说明;著名的勾股定理并不是人类天生就知道的,而是在古埃及人和古巴比伦人的实践中,通过毕达哥拉斯的研究,才发现的。案例4、案例5说明,人的认识不仅来源于实践,  同时也受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的素质、情感等因素的影响。案例4“苯环结构的发现”说明了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的影响和作用。凯库勒正是从他的梦出发,联想到了苯环的建构。其实,认识是认识主体的认识,而认识主体并不是一个仅仅具有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能力的理性动物,他还是一个具有意志和情感的主体,所以人的认识必然要受到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案例5中,对于同一个破旧的石板,农夫认为除了当饭桌没有其他的用途,而胡商则视为至宝,愿意出巨资高价购买,两者的看法有天壤之别。原因在于,农夫的生活经历和知识背景使他认识不到这个旧石板的真正用途,而见多识广的胡商则了解旧石板的精妙之处。同是认识主体,面对同样的事物,  由于其自身素质不同,形成的认识也就不同。也正是因为如此,农夫才把旧石板打磨一新,认为这样能够卖个好价钱,而胡商则认为打磨一新的石板一文不值。

 

3、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的哲学派别的真理观

观点1托马斯.阿奎那的“双重真理论”

托马斯.阿奎那是13世纪意大利多米尼克修会修道士,欧洲中世纪最重要的经院哲学家。他提出并论证了著名的“双重真理论”。托马斯·阿奎那把真理划分为世俗真理和神学真理,肯定神学真理高于世俗真理,信仰高于理性。他说:“为了使人类得救,必须知道一些超出理智之外的上帝启示的道理——至于人用理智来讨论上帝的真理,也必须用上帝的启示来指导。凡用理智讨论上帝所得的真理,这只能有少数人可得到,而且费时很多,还不免带着许多错误。但是,这种真理的认识,关系到全人类在上帝那里得到拯救,所以为了使人类的拯救来得更合适、更准确,必须用上帝启示的道理来指导。因此,除了用人的理智所得的哲学理论外,还必须有上帝启示的神圣道理。”(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人的自然理性可以是真理,但是往往出错,而且只能认识较低级的事物。关于上帝的更高的真理,只能来自上帝启示,依靠对神的信仰。他进一步认为,神学探究的对象高于理性探究的外部世界;神学的原理是凭借启示直接由神而来的,不需要凭借其他科学;神学的确实性来自神的光照,不会犯错误,而其他科学的确定性来自人的理性,可能犯错误。

观点2  实用主义真理观

实用主义最有特色的就是它的真理观。实用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思维是经验的一种方式,是人的适应行为和反应的机能,它并不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认识不是要探寻什么客观真理,而是为了求得令人满意的适应环境的效果,使生活愉快、安宁和满足。

实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提出,人的认识并无“先存的原型”,真理不是客观事物的“摹本”,只是经验与经验之间的一种关系。詹姆士认为,一种观念只要能把新、旧经验联系起来,给人带来具体的利益和满意的效果就是真理。詹姆士说:“理论的真理性不是我们心灵与原型的实在之间的关系,它只是心灵之内的事情。”“如果有一个概念,我们能用它很顺利地从一部分经验转移到另一部分经验,将事物完满地联系起来,很稳妥工作起来,而且能够简化劳动,节省劳动,那么这个概念就是真的。”詹姆士否认真理的客观性,他认为“纯粹的客观真理是哪里也找不到的”。他说:“真理是从经验中产生,并随时随刻代表我们各个人的最有利的反应”。因而,真理也是随环境和个人利益的变化而随时变化的。詹姆士指出:“我们今天只能按照能得到的真理去生活,并且准备明天把它叫做是假的。”

 实用主义哲学的另一个主要代表人物、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认为,思想、理论等等只是一些有待证明的假定,是人们行为的工具,可以由人们根据对自己是否方便、省力而任意选择的。杜威说:“所有的概念、学说、系统,不管它们怎样精致,怎样坚实,都必须视为假设,它们都是工具。与其他一切工具一样,他们的价值不在它们自身,而在于它们所造成结果中显示出来的效果。”杜威认为这种“工具”不具有客观实际的意义。

案例点评:

以上观点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的哲学派别对于真理客观性的看法。观点1介绍了基督教神学家、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观点。阿奎那把真理分为神学真理与世俗真理,肯定神学真理高于世俗真理,认为神学真理来自于上帝的启示,尽管他也认为神学真理的内容是不可更改的,但实际上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观点2介绍了实用主义特别是其代表人物威廉·詹姆士和约翰·杜威关于真理的看法。实用主义把真理视为一种经验或者工具,就这种经验或者工具而言,重要的不是是否反映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而是是否能够给人带来满意的效果。这样,也就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不过,也应当指出,实用主义真理观对于真理的价值性的认识还是具有一定启发意义的。

 

二、典故

1.比萨斜塔试验(真理的客观性 实践 解放思想

    传说:1589年的一天,在意大利比萨城的斜塔下,人影浮动,议论纷纷。只见年轻的科学家伽利略带了两个铁球,健步登上了五十多米高的斜塔,这是做什么呢?这是在进行科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较量!原来,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一千多年来,在书本里,在课堂上,一直把这个说法当成不可更改的真理来讲述,没有人敢去怀疑它。可是二十多岁的伽利略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大胆地向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说法提出了怀疑。他想,同样是一磅重的东西,自然以同样的速度下落;如果把十个一磅重的东西捆在一起,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下落的速度就应该比原来快九倍。然而,这是可能的吗?于是,他决定亲自做实验来辨别亚里士多德这个理论的对错。大家望着伽利略的身影,有的沉思,有的嘲笑。嘲笑者大声他说:"他一定是疯了,让他去胡闹吧!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还会错吗?"这时,伽利略到了塔顶。只见他两手各拿一个铁球,两个铁球大小一样,重量不等,一个是十磅重的实心球,一个是一磅重的空心球。伽利略高声喊道:"大家注意,铁球落下去了。"他把两手同时张开。大家看到,两个铁球平行下落,同时落到了地面上。实验的结果无情地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有力地证明了伽利略所发现的自由落体定律,即:在真空中不同重量的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是一样的。

  这个科学史上的传说告诉我们,地位、权力、威望以及多数人的承认,都不是判定人的认识正确与否的尺度,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牛津大论战(真理 进化论)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发表后,科学与宗教的斗争异常的激烈。由赫胥黎为首的进化论的拥护者和以大主教威尔伯福斯的宗教势力,在牛津大学进行了一场大沦战,就是一个突出的事例:

    这是1860年6月的一天,牛津大学的讲演厅里座无虚席,威尔伯福斯气势汹汹地首先质问赫胥黎:"你是从猿祖父还是从猿祖母那一方面出来的?"

    这句刻毒而俏皮的话音刚一落,坐在会场前面,呐喊助威的教徒们就嚷嚷起来。那些被主教老婆拖来看热闹的太太、小姐们也如疯似狂地挥动着白手帕呐喊助威。这时,赫胥黎并没有被这气势所吓倒,他毫不犹豫地站起来,大声反击说:

    “人类没有理由因为他的祖先是猴子而感到羞耻,与真理背道而驰才是真正的羞耻。只有那些游手好闲,不学无术而又一心要靠祖先牌头的人,才以祖先野蛮而感到羞耻。”

    赫胥黎刚说完,会场上响起了一片掌声。这时不少学者纷纷站起来讲话,宣传进化论。当年贝格尔号舰的船长也站起来说:

    “我们在航行中看到的无数事实可以证明'上帝造人说'的谬误,我们和达尔文在船上就批判过《创世记》。”

由于站在进化论一边的人越来越多,声势越来越大,天主教徒布留斯特夫人当场就昏了过去,还有一个牧师的妻子,听到这个消息后,气急败坏地忙问牧师:“现在都说人是猴子变来的,是真的吗?”

    牧师不得不吞吞吐吐地答道:“是这样”。

    这位妻子一听,十分沮丧他说:“我的上帝呀,但愿这不是在我们国家里,至少不是在我们这个城市里。”

    由于牛津大辩论,进化论得到广泛的传播,很多阐述进化论的著作陆续出版。真理在斗争中愈辩愈明。

3.第谷、刻卜勒和行星三定律(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用了三十年的时间精细地观察行星的位置,做了详尽的记录,还把古代流传下来的星表上的错误一一纠正,积累了大量既丰富又可靠的感性材料。可惜由于缺乏理论思维,他始终没有能从这些材料中发现行星运动的规律,却错误地认为行星围绕太阳转,太阳又绕地球转。后来第谷的助手刻卜勒,对第谷积累的感性材料进行了艰苦地连贯起来的思索和认真的分析,提出了许多假设。起初,他假设太阳绕地球转,所得的结果误差很大,与观察资料不符。后来改用"日心说",假设火星绕太阳作圆周运动,计算的结果仍不理想。于是,他大胆地假设"火星的运动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结果与观察资料相符。就这样,前后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经历了多次尝试和失败,运用了一系列的推理和计算,终于从第谷积累的感性材料中引出行星三大定律,被誉为"天空的立法者"。

    这一事实说明,没有大量的感性材料固然不能凭空产生科学的理论,但是单纯的感性材料的积累,也不能自然而然地形成科学理论。任何一个科学理论的提出,就是对于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的结果。

4.对牛弹琴(客体 对象)

大演奏家公明仪为牛弹奏了一支很高雅的琴曲,牛照样趴在地上吃草。

  公明仪一连彈奏了好几支高雅的曲子,牛仍然无动于衷。

  公明仪猜想到了很可能是牛听不懂他弹的曲子。

于是,公明仪又改弹蚊虫和牛虻的嗡嗡声,弹奏小牛犊离开母牛的哀鸣之声,那只牛才从草地上站立起来,它摇着尾巴,竖着耳朵,踏着小碎步,认真听起来了。

5.井底之蛙(实践 经验 认识)

一口枯井了住着一只青蛙。有一天,青蛙出来玩耍,在井边碰上了一只从海里来的大鳖。

  青蛙就对海鳖跨口说:“您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边跳越一阵;玩累了,就回到井里休息一会,或者只留出头和嘴巴,安安静静地把身子泡在水里;或者在柔软的泥地里玩一会儿,也很舒适。那些蟛蜞和蝌蚪,谁也比不上我。而且,我是这个井里唯一的主人,在这里十分自由自在。请您到井里来参观一下好吗?”

  那海鳖听了青蛙的话,倒真想进去看看。但它的左脚还没有整个伸进去,右脚就已经被井栏绊住了。它连忙后退了两步,才站住脚,然后把大海的情形告诉青蛙说:“你见过大海吗?海的宽阔,哪止千万里;海的深度,哪止千来丈。古时候,十年有九年大水,海里的水,并没涨了多少;后来,八年有七年大旱,海里的水,也不见得浅了多少。可见大海是不受旱涝影响的。生活在大海里,才是真正的快乐呢!低见的世面矿小了。”

    井蛙听了海鳖的话,吃惊地呆在那里,再没有话可说了。

6.“海王星”的发现与理论指导(理论的能动作用)

1781年发现天王星后,人们注意到它的位置总是和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不符。于是有人怀疑引力定律的正确性,但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受另一颗尚未发现的行星所吸引的结果。当时虽有不少人相信后一种假设,但都缺乏勇气去寻找这颗未知的行星,因为这是一种非常困难的工作。只有一位年方23岁的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敢于承担这项任务。他利用引力定律和对天王星的观察资料,反过来推算这颗未知行星的轨道。经过两年的努力,他终于在1843年10月21日把计算结果寄给格林威治天文台台长艾利,可惜艾利的保守思想非常严重,他不相信"小人物"的工作,把它扔到一边,置之不理,两年以后,幸亏法国也有一位青年勒维烈从事这项工作,1846年9月18日,他把结果告诉柏林天文台助理员加勒,23日晚,加勒果然在勒维烈预言位置上发现了海王星。“天公斗巧乃如此,令人一步千徘徊”。这一伟大胜利使那些最顽固的保守派也不得不相信日心说和万有引力定律。

海王星的发现,说明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能够取得重大成就。

7.道士“仙方”与人痘西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天花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因此,人类在很早就已经开始研究和摸索防治天花的方法。据中国古代医学文献的记载,北宋真宗年间,天花流行比较严重,当时的丞相王旦担心自己的小儿子感染天花,  当听说四川峨嵋山有一位道士有预防天花的仙方时,便派人将道士请到府中。这位道士拿出一些药沫,倒在一个小竹管里,拿起小竹管将药沫吹到小孩的鼻孔里,并说种了这个以后,过十天大概会发烧,然后会出现一些红色的皮疹,再过几天,烧退疹消,小孩今后就不会再得天花了,后来果然如此。

其实,所谓的“仙方”并不是什么神丹妙药,而是用天花病人身上的干痂研磨制成的粉末。将这种含有天花病毒的粉末吹入小孩的鼻内,他就会染上轻度天花。这样,体内有了抵抗力,就不会再得天花了。我国古代将天花称为“痘”,将道士的这种预防方法称为“种痘”。古代医学家的基本思想就是以毒攻毒,也就是取已经得过天花人的天花种植在没有得过天花的人身上。由于它带有毒性,人接触了一定量的有毒物质后就获得了对毒物的抵抗能力。可以说,这其中包含了比较朴素的免疫学思想。

鼻苗种痘的方法到了唐代已经趋向成熟,但主要还属于在民间秘传,并没有广泛应用。到了明代以后,人痘接种法开始盛行起来。在清代,康熙皇帝十分重视人痘预防天花的推广,有关幼儿种痘的方法也被收入了钦定的医学教科书,官方的提倡和推广使得接种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人痘接种法的发明,不但有效地保护了我国儿童的健康,而且不久就传到了国外。清康熙年间,俄国医生到北京来学习种人痘的方法,以后便由俄国传入土耳其。18世纪,一位英国驻土耳其的公使夫人,先后给她3岁和5岁的孩子接种了人痘,并致信英国王妃,希望推广这样一个技术。这一年人痘接种在英国也获得了承认。

人痘接种法无疑是中国人民最伟大的历史创造之一,它造福于全人类并促进了医学的新发展。这种方法曾经有效地预防了无数次天花流行,也使许多人免于麻子、残废等天花后遗症的困扰。 

8.挤奶女工与牛痘东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英国的牛痘接种法是人痘接种法的一次重大革新,它最终完全降服了曾经肆虐全球的天花。18世纪,欧洲天花横行,人们因天花难以遏制的传染而陷入惶恐。而当时从中国传去的人痘法并没用被广泛采用。同时,人痘接种还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在古代人们对于病毒的特性还不太了解,对于减毒的效果也不能确定,有时候由于人痘没有完全被减毒,接种以后反而可能就感染天花了。那么,能否找到一个更有效、更安全的办法来杜绝可怕的天花呢?英国的一位乡村医生爱德华·琴纳开始了对这个难题的艰难探索。

有一天,一位姑娘到琴纳的诊室看病,琴纳判定姑娘患的是天花,但姑娘却坚决地肯定自己得的不是天花。因为在她们的奶牛场,几十个女工从来都没有得过天花,只不过是在手上长过小痘疮。牛痘是牛的一种轻微传染病,发病时在牛的乳房附近会长出脓疱,挤奶时会通过伤痕而传染到人的手指。有意思的是,凡是患过牛痘的人就不会再患上天花了。这次意外收获让琴纳产声生了灵感;挤奶女工身上的小痘疮和天花到底有什么关系?通过仔细观察发现,牛身上长出的牛痘水疤和天花病人身上的症状十分相似。这使他进而想到是不有可能给人接种牛痘呢?

1796年5月14日,琴纳在自己47岁生日的这一天给一位8岁的男孩接种牛痘。琴纳用小刀在小孩上臂的皮肤上轻轻地划了一道刀痕,然后十分小心地将他从牛奶女工那里获得的出痘的浆液轻轻地涂抹在男孩皮肤的刀痕处,完成了牛痘的接种。随后的一段时间,琴纳对这个接种了牛痘的男孩进行了严密的观察,从种痘到结痂、长脓包到最后脱痂,牛痘接种成功了。   

但同时一个新的问题又摆在了琴纳的面前:种了牛痘的人是不是就一定不会得天花呢?为此,琴纳又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他给种了牛痘的男孩又,接种了天花,半个月过去了,被接种天花的那个小男孩安然无恙。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试验终于成功了。这是人类数千年来向天花病毒发起的最大反击,被医学家们称为“死神的帮凶”的天花终于被人类征服了。    试验成功后,琴纳为附近的村民们免费接种牛痘。但在当时,教会认为琴纳的发现违背了上帝的旨意,因为这意味着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的命运居然要取决于牛脓疤疮。伦敦上流社会的人们也对此不理解。面对这一切,琴纳选择了保持沉默。他回到家乡,继续为村民们免费种牛痘。1798年,英国、法国、俄国等地区又流行天花,这时经过琴纳接种牛痘的人已达到2 000多人。在这次天花流行期间,这2 000多人没有一个人被传染天花,琴纳牛痘接种法的成功再一次得到了印证。由于琴纳的牛痘接种法简便、安全而且高效,十几年间迅速传遍欧洲各国和美洲大陆。1803年,西班牙还特地派遣医疗船队向所有海外属地推广实施牛痘法。1805年,牛痘接种法传入中国,逐渐取代了人痘接种。随着接种牛痘法在中国的不断推广,1961年中国全面消灭了天花。1979年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已经从地球上彻底根除。   

天花的消灭让我们记起了琴纳在两百年前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只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虽然我没有十足的信心,但请容许我祝贺国家和普通大众,一种方法将能使一个每小时都夺走人命的疾病,一个被视为人类最严重灾祸的疾病,从地球上永远销声匿迹。”

 在人类历史上,天花长期以来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一个最严重的疾病,但经过不懈的努力,从18世纪起人类用了170年的时间,通过接种牛痘,最后战胜了天花。这是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上用人工方法消灭的惟一疾病。战胜天花是人类医学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作为牛痘接种法的发明者,琴纳并没有看到这一天。不过,在他去世后,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这样一句话:向母亲、孩子和人民的恩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