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翔故乡的云mp 3:鲁迅作品绝不是“鸡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1:23:14

前一时期,关于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减少一事曾引起热议,加之媒体推波助澜,一时竟成为文化教育上的一个热点问题,搞得沸沸扬扬、满城飘絮。随之,新时期中学语文中的“鲁迅作品教学”也成为各方讨论的焦点。这不,在刚刚结束的第七批山东省特级教师教学能力考查中,来自天津的专家就向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当前,鲁迅作品的教学中存在哪些较普遍的问题,请您谈一谈《记念刘和珍君》的教学设计。

对前一个问题我早已感同身受,“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但人微言轻,加之能力有限,所以只好选择了“沉默呵,沉默呵!”。现在,再也不逃避了,“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是的,有人说我们的中学校园里早已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有些耸人听闻,但陪伴几代人成长的鲁迅作品在有些地方几成我们学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这是不争事实。在我们这个圈圈里,很多人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股脑地迁怒于鲁迅作品的生涩难懂。其实,这绝对有推脱责任之嫌的。我觉得,鲁迅作品并不过时,表面上尴尬的是鲁迅作品,很失败、很郁闷的而应是我们语文老师!我们都“人在囧途”啊。

             

                                     

有教育专家指出,孩子不爱学鲁迅的文章,是现在教育的出发点出现了问题,是语文教学的理念和模式与社会发展不适应,也与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有关。此语真是精警,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在教学中,我们很多老师忽略语文的综合教化功能,忽略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要么过于关注其时代特征,而忽略了对作品本身的解读,要么过于强调语句的理解,而忽略了对背景的介绍;不注重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却热衷于介绍学习鲁迅的什么“战斗精神”,什么“檄文”“ 革命” ,什么“匕首”“号角”,搞得学习气氛紧张兮兮,剑拔弩张、血雨腥风;有的打着“教是为了不教”的旗号,教师毫不作为,不做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而是一味地强迫学生去读;还有的老师,自己不深入研究鲁迅作品的文化内涵,没有知识与思想的厚度,自己没有情感和美感,只能搞空对空,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照本宣科地讲那些“鲁四爷”“阿义哥”“血馒头” “真猛士” ……凡此种种,学生很难从鲁迅博大精深、意蕴丰富的经典作品中真正读到美感和思想,反而让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一提鲁迅,大家却自然联想到一个“横眉冷对、装横摆酷、睚眦必报、打架骂人”的瘦老头。这就大大降低、削弱了鲁迅作品的魅力,我们没有责任吗?!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有效实施鲁迅作品教学,这是摆在我们语文老师面前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据媒体报道,在上海举行的一届鲁迅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和中学语文老师就这一问题展开过探讨,但众说纷纭、没有达成一致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意见。

我觉得,鲁迅作品带有那个时代的明显特征,语言文白夹杂,确实有些艰涩,比较难读、难教。但如何让学生爱上鲁迅,老师的引导却非常重要,主动权全掌握在我们手里,我们语文老师可是责任重大啊,我们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一神圣而艰巨的任务!

第一,教师要深入研究鲁迅作品,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坚定树立“鲁迅作品绝不过时”的思想。

有专家说,鲁迅作品是学生熟悉中国历史的好素材,是汉语教学的典范。《鲁迅全集》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入选“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南京大学曾发布过《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该报告强调,在中国文学论文引用前10名作者排名中,鲁迅排名第一,其后才是胡适、周作人、马克思等人。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庆东曾引用钱理群教授的观点指出:“鲁迅是语文的灵丹妙药”,非凡是作文的灵丹妙药。学生想写好作文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读鲁迅,读鲁迅可以应付所有的考试、应付所有的作文”。这一观点是有些“激情化”,但你翻翻《鲁迅全集》看看,“鲁迅的文章从来都不会跑题,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主题服务,随便翻开鲁迅的杂文集,每篇文章都非常切题,古今中外正反左右,没有他做不了的题目。学生读鲁迅多了,思路自然就打开了。想写好作文,学鲁迅是最好的办法”。写作如此、阅读鉴赏如此,做人亦如此。让我们语文老师先爱上鲁迅和他的作品吧!

                  

                           

第二、要敢于摆脱当今教育的功利思想,让鲁迅作品教学回归语文教学本源。

要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其实并不难懂。关键是我们一定要要敢于摆脱教育的功利思想,让鲁迅作品教学回归本源。阅读教学不要“脸谱化”,“鲁迅精神” 博大精深、意蕴丰富,而不仅仅是“横眉冷对千夫指”“怒向刀丛觅小诗”!阅读鉴赏不要模式化了,对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甚至连标点符号再也不能都有标准的解释,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历史空间和文化空间,引导学生融合在当时的大背景中个性化地来解读作品,促进他们的人文素养,给他们一种人文支撑;要重视语文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在欣赏和理解鲁迅作品中不要追求一致的见解与表达,要鼓励学生“崇尚民主”“向往自由”“探究创造”,真正实现课堂上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性的解放,这正体现了鲁迅作品的一种人文思想。

如此,我相信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也不只是一堆死了的文字符号,还是情趣盎然的“百草园”;《记念刘和珍君》再也不只给学生留下腥红的血色、血雨腥风和“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悲哀,那里会有美好的人性和哲思……

    呜呼,我说不出更多的话,但以此记念鲁迅及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