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班克斯:港刊:中国“外交盛宴”超越美国势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26:16

  4月14日中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海南省三亚市亚龙湾结束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巴西总统罗塞夫、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印度总理辛格、南非总统祖马出席联合记者招待会时眺望亚龙湾美景。中新社发 任晨鸣 摄

4月15日,2011博鳌亚洲论坛在海南开幕。中新社发 杜洋 摄

  最新一期的香港《亚洲周刊》刊文《中国外交盛宴超越美国势力》。文章说,海南同时举行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和博鳌亚洲论坛,从三亚到博鳌,官方高层外交和民间外交、公共外交交错融合,海南椰风中的这一“中国外交一周”,被舆论称为构建“无须得到美国点头应允的世界”。由中国搭建的这两个平台不是中国独舞,倡导的是包容精神,和而不同,共谋发展。

  文章摘编如下:

  天涯远眺,波兴涛涌。四月中旬,中国海南“两地两会”引起亚洲和世界瞩目。在三亚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力图求同存异,就解决全球问题凝聚共识;博鳌举行的亚洲论坛围绕“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和全新挑战”这一主题,展开多方位讨论。如果说三亚会晤上,金砖五国达成出人意料的一致共识,那紧接着举行的博鳌论坛,表达有差异的观点,正是其吸引力所在。

  包容的平台,共识的摇篮。由中国搭建的这两个平台不是中国的独舞,倡导的是包容精神,和而不同,共谋发展。从三亚到博鳌,官方高层外交和民间外交、公共外交,交错融合,闪亮登场,海南椰风中的这一“中国外交一周”,被舆论称为构建“无须得到美国点头应允的世界”。

  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会议通过的成果文件《三亚宣言》包括32条共识和一个行动计划,成为金砖国家合作从政治意愿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标志。三个多月前,金砖国家智库会议,没有预计到今次领导人会晤会有行动计划,可见会议成果超出预期,开始从务虚到务实,从政治意愿转为实际行动。

  “金砖四国”(BRIC)包括拉美地区最大国家巴西、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以及中国。BRIC恰好是上述四国英文名称的首个字母组合,因其发音类似英文“砖块”一词,故得名。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奥尼尔于2001年提出,用以描述最有投资潜力的国家或地区的概念,如今成为国际合作平台,2009年“金砖国家”领导人首次会晤。2010年12月,“金砖四国”扩阵,吸收南非加入合作机制,今届是扩阵后的首次峰会。这一机制已初步形成以领导人会晤为主管道,以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外长、财长、央行行长、常驻多边机构使节会晤等为辅助,以金融、科技、智库、工商界等各领域务实合作为支撑的多层次合作框架。

  “金砖”五国分处全球四大洲,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五国各扬其长、互利共赢的包容潜力大。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面积三成,人口占世界的四成二。五国中两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三国是非常任理事国。2010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一成八,贸易额占世界的一成五。金砖国家共同面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持经济发展、应对国际经济新秩序等一系列挑战,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等领域有共同而迫切诉求。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建立,反映了当下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的客观现实。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研究所巴西研究中心秘书长周志伟认为,机制化建设是今届首脑峰会的中心议题,这反映金砖国家深化合作的共同愿望,但要注重合作的有效性,避免空洞泛化的合作。目前探讨的合作涉及广泛,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是否有效尚需进一步论证。协调在国际重大事务上的立场,是金砖国家最可能实现合作目标的领域所在。不管是双边范畴,还是多边领域,合作最重要的永远是质量,金砖国家应突出包容性。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认为,金砖国家力图成为发展中经济体同发达经济体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强化南北对话合作,希望透过渐进式改革,而非革命式推翻,推动国际秩序朝更合理方向发展。

  以“包容性发展”为主题的今届博鳌亚洲论坛共有五十多场活动,包括23场分论坛,150多人演讲,探讨世界热点问题。这个在中国定期寻址举办的非营利性、标榜为“非官方”国际会议,已走过10年风雨历程。10年前,论坛由一批亚太地区国家前政要倡议,由26国共同发起建立。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总结论坛10年历程时指出,博鳌论坛对亚洲问题的讨论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学术研究,而是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涉及亚洲一体化的实现机制、路径选择及重点突破等诸多问题。据悉,2002年论坛首届年会举办时,出席企业家为11人,而211年举办时,在全部1400百名代表中,企业家代表有1100百人。

  “包容性发展”成为博鳌论坛今届年会最热词汇。“包容性”由联合国为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提出,强调合作和共赢。包容性就是减缓国家与国家间的矛盾,减缓一国之内的社会矛盾而和谐增长。包容性发展,就是要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包容性发展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内涵。201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实现“包容性增长”,而后在多个场合,他一再倡导“包容性增长”,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包容性增长”已成为中国十二五规划时期主导的发展理念。中国是包容性发展、包容性增长的实践者。

  同美国打了三十多年交道的前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去年出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他对论坛未来发展提出两个目标:未来要使论坛成员更具地区代表性,还需增加南亚国家的参与度;希望论坛能走出亚洲,面向世界。他透露,下半年论坛秘书处将在国外举办两项活动,其中一项是在澳洲举办博鳌亚洲论坛资源环境发展会议。周文重说,博鳌论坛是民间机构,是经济论坛,定位不会变,民间论坛需要官方支持,论坛重点研究亚洲区域合作,也离不开政治。今后将围绕提高参与度开展工作,鼓励更多国家企业参与博鳌论坛。(江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