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公安局局长政委:我看“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51:29

我看“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孙明霞         近期一直在关注张志勇老师发起的“究竟什么是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讨论,脑子里始终有个问题在萦绕着:“队”是指什么?谁在给孩子排队,拿什么排队,什么标准属于掉队了,什么标准是没有掉队?



  (一)教育的终极目标

  无论用什么标准排队或者不排队,我以为,我们必须要思考的是教育的终极目标问题。什么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作为一名教师,你心目中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很多年来,我们的教育一直就在为“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着,教育的指向是社会主义事业,无论是课程的设置还是教学目标要求,都是紧紧围绕着“社会主义事业”而进行的。

  从教学目标上看,由强调“双基”,到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再到现在的三维目标,可以说逐渐把教育的功能由纯粹的为社会服务逐渐转向了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和探寻人生价值上来。教育的终极目标究竟是什么?我以为是人的幸福。那么,人的幸福有什么标准?怎样才算是幸福,怎样才是不幸福?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有的人认为挣大钱就是幸福,可以随意挥霍金钱、衣食无忧,享受物质所带来的满足和快乐,可以说现在有不少成年人、年轻人甚至学生都有这样的观点。当学生看到有些基本属于文盲的人比大学教授正的钱还多的时候,他们现实的看法就是读书无用,尤其是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有人认为能够吃饱喝足不受冻,或者有一份稳定的工作、长命百岁就是幸福;有人认为能够当一个农场主、拥有一片美丽的花园和农田,过一种恬淡的、自然的生活就是幸福;有的人认为活着能够为他人做些有价值的事情,让别人幸福的人就会感到幸福,比如雷锋,他帮助别人从不愿留姓名更不要报酬,有人说他傻,但他是在享受幸福;也有人认为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受任何干扰也不干扰他人,自由自在的,只要自己轻松愉悦,就是幸福。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观。假如我们要求所有人都具备同一种幸福观的时候,不知道我们的社会将会成什么样子,恐怕要有大部分的人都掉队。我的理解是,社会本来就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我们的教育,应该使人性更富有人性的尊严与价值,在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中传递给学生的是文化、文明,让学生在接受教育中体悟生命成长的快乐,形成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正确地认识人生、认识世界、认识自然,将来可以健康的生活,拥有健康的心理、乐观的心态,挫折面前不屈服、荣誉面前心静如水,同时还能不断地发展自我、追求卓越,这才是真正的幸福,也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但在教育现实中,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却成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也就使得教育更多的变成了追求功利的工具,却还偏偏要披上“素质教育”的外衣,嘴里喊的是素质教育,实际上却进行着非素质的教育,使得本该尊重生命发展规律、开启人的智慧、丰富人的情感的教育变成了纯粹的为分数而战。于是,师非师、生非生,全都变成考试的机器,这难道不是教育的悲哀?杜威在差不多一百年前就说“教育即成长”,单单从儿童来说,他们是处于未成熟状态,他们的发展与成长需要教师的帮助。未成熟,并不仅仅是说生理的未成熟,而是表示有向前生长的潜力和力量,绝不是简单的能装多少知识的容器,作为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给他创造条件激发其潜能,调动起力量,使之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将来的成长或者说是终身的发展奠定基础。那么,所需要的肯定不仅是知识,还有除了知识之外的很多很多。但知识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文化、文明的载体,这个知识不仅指文本的知识,还有生活知识、实践知识等等。我们的教育,应该要把人放在首位,从人的终身发展和生命愉悦、幸福的角度来实施教育和教学。但我们的教育偏离了这个轨道,才使得老师、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漠视生命的现象屡屡发生。所以,当一切都为了分数的时候,老师和学生都变成了分数的奴隶,排队自然也是根据分数来排,如此一来,什么样的队伍才算是整齐、没有掉队的?平均分还是及格率?假如学生的语文学科没有掉队,是否就能保证他数学或者物理、生物等科目也不掉队?只追求分数的教学,到学生离开学校进入了新的领域后,作为老师,是否应该思考:除了分数,我还给学生留了什么?

  (二)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美国政府布什在2001年以立法的形式出台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规定,他们希望学生在阅读和数学方面能够得到尽快地提高,并通过一定的检测手段来衡量。他们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实际上就是指在阅读和数学方面不能掉队,因为他们的教育在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已经远远的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为了使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得到较快的提高,以弥补教育中的不足,而提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我们现在所谈的“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同样也是基于考试成绩而言的,假如不考虑到学生将来的发展和身心的健康,只是一味的强调“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必然会带来很多的负面效应,并且其副作用已经开始显现,“只见分数不见人”的教育越来越显示其所带来的危害。

  思考到这里,我突然觉得,“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提法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或者说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衡量,只要有排队,就一定不会是齐步走的,势必有前有后,学生个体是有差异的,而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又各不相同,怎能让学生都不掉队?

  一是从学生生命个体来看,不同的学生,从遗传学来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基因型,表现在他们的智力、特长、学习、活动等各方面,加德纳用多元智能理论很好的诠释了这个差别,我们现在要无视这个客观事实而坚持“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恐怕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就是摧残了。比如说考试成绩,任你是神仙也不可能把一个班60个学生全都教到100分或者90分。但成绩不高的学生不等于就一无是处,弱智的周舟能够登上国际级的舞台出色指挥了世界级的乐团,郭沫若数学成绩不及格也不影响他成为文学家、诗人;反过来说,你让袁隆平去研究核物理,让刘翔去举重,让潘长江去跳芭蕾,我们都会觉得这是笑话,因为那不是他们的专长。同样道理,学生的性格爱好各不相同,智能发展也不相同,可以说,有些不同是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瞬间就决定了的,你无法让他们都步履一直向前走。所以说,无论是道德的、性格的、知识的、文化的,只要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必然有掉队的,可以说,掉队是必然的,不掉队是不可能存在的。既然如此,“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就基本上不成立。

  但这样分析绝不是说要对学生放任自流,允许他们不思进取,而是更多的思考如何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参与,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在知识的传授中传递给学生幸福成长的能力和智慧。我曾经到某个农村学校与校长交流的时候,他们提出的“不让一个孩子厌学”、“让每一个孩子都愿学习”深深的震撼了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掉队是有参照物的,假如相对于自己来说,能够不断进步就不能说是掉队,尽管他(她)可能还没有达到平均分的标准。

  二是从一所学校来说,教师的性格爱好品质等也是各不相同,在教育教学能力、风格、艺术上也是有差别的,所表现出来的魅力也大小不一,也就导致孩子上学的时候,每一个家长都千方百计要托人将孩子送到好的学校、好的班级里。同一所学校,何谓好的班级?当然是管理、教学水平高的老师所带的班。既然老师有差别,也就不可能让学生不掉队。学生在多大范围内、在队伍的什么位置上才算是不掉队呢?难道仅仅是在自己的班级里达到平均以上,还是在全校达到平均以上?既然老师不一样,却要求学生一样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使是在同一班级,60个人怎么样才能始终齐步走呢?

  第三方面就是从我们整个国家和社会来说。我们是个教育大国,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非常严重,无论是资金、设备、环境、师资等差别甚大,所以家长才会不惜重金择校。虽然我国提出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也有数年了,但真正的均衡是根本不存在的,名校越来越名,带来的经济条件的改善是巨大的,但薄弱学校愈加薄弱,优秀教师流失严重,怎能保证一个不掉队?再进一步来分析,我们的教育可以说从幼儿园开始就有了等级差别,小学、中学、高中、大学都分类明显,难道我们要把所有的学生都送到重点中学,再都送进清华、北大才叫做不掉队吗?很明显,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们只有一个清华一个北大,除了极少数能进入清华北大之外,相当多的还要进另外的大学,还有的什么大学也进不了。比尔盖茨大学都没有读完就自己创业了,能不能说他掉队了?肯定不是。社会需要各阶层的人士,需要不同的职业人员,要是都当公务员了谁来当老师,要是都当干部了,他们该指挥谁呢?

  所以说,成功与不成功,幸福与不幸福,不是排队能排出来的。教育最重要的,不是“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而是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幸福的生活,让生命更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