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正安县杨兴乡别墅:价值投资者-- 好公司的标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6:16:53

价值投资说白了,就是找到好公司在股价适当时买入,因此,价值投资需满足两点:选择好公司和确定其内在价值。这事实上非常主观,并没有什么判断标准,不过,还是有一些可以参考的方法,虽不能明确判断对错,但却是必不可少的。不可能有公司是完美的,就像人无完人一样,在分析过程中常常面临判断取舍的问题,很多时候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思考,这时个人判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确定“适当”的股价需要一套符合自身投资思想的估值方法,没有一套标准估值方法可以百分之百准确,更确切说,根本不存在内在标准价值;注意这里说的是一套方法而非一种公式,且是无法精确计算的,估得的价格只是重要参考价,但不应该硬性地执行。

对投资而言,公司好坏第一反应马上会想到十年后还存不存在,可以相对预见十年后它是什么样的,注意是预见而不是预测,其中是存在变数的,在投资上无法完全杜绝变数,但总体上要能够控制。比如贵州茅台、云南白药、招商银行这类企业,我不知道每年的具体情况,但十年后的情况是很容易想象的,投资不需要企业每年增长50%甚至100%,只要业绩平稳增长具有确定性,这样比业绩坐过山车的感觉要好得多。

公司在稳健性上要有所表现,未来五年的发展要相对可预见,在分析这家企业的过程中,未来的发展有相对清晰的脉络,即有明确的盈利方法和营业收益,但不要根据这些未来预期投资;公司从董事会、管理层到基层员工都对发展方向和目标有认同感,一心朝这个可行的方向前进,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对于公司前景,其实这是分析后的看法,并非说将来就一定是如此。准确说是对企业未来心里有底,不会感动前途渺茫,如此而已;对一家还在寻找盈利点,并不断给投资者“画饼”的公司,我们没什么兴趣。

未来五年的发展有相对的可预见性,一方面从现有业务的基本面上看发展思路,另一方面是企业财务数据;有人反对以历史数据说话,理由是过去并不代表未来,从道理上说没错,但要对企业进行分析,避开历史数据将会发现无法可依。如,有两个学生,一个过去考试每次都在90分以上,另一个每次都在及格线徘徊,那基本可判断第一个学生更有希望考上重点大学,而第二个学生还是尽早学一门手艺好;尽管第一个学生可能迷上网络游戏不学习了,第二个学生经过父母的教育后努力学习,这种可能性不是完全没有,不过是小概率事件,不能因为有小概率事件存在,就否定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如,像坐飞机都可能出现空难,从概率上说完全有可能,但不能据此不坐飞机了,国家元首们每天都坐着飞机满世界飞,他们都不怕我们怕什么,若真空难降临在自己身上,那是命中注定的事,心态和平地坦然面对。安全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完全,更何况每只股票只投入五分之一以下的资金,就算选错了也不会致命,在长期持有的成长股面前,一只股票的损失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

以历史经验看,能做到业绩有稳定性和成长性的公司,一般都是行业前三甲,这是价值投资的重要经验,投资行业领头羊企业,领头羊不代表市场份额最大的;例如招商银行(600036)在行业中按“块头”排第六,如果按储蓄量计算,还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也排在前头,但按综合竞争力提名,招商银行在亚洲都是名列前茅,是中国最优秀的企业之一,所以其兼顾了稳定性和成长性,对于其他行业,这样的情况具有普遍性。

好企业要体现在业绩上,就是三大财务报表,加上年终总结,就是公司年报。不考虑财务造假,这两份资料可充分展现企业经营情况,当然,若实地考察企业则更可靠,比文字上更能直观传达信息。企业所有的情况中,最重要的是经营稳定性和成长性,不能某一年快速增长,下一年零增长甚至负增长,这种大起大落让人不放心。在经济低谷时最能看出问题,故长期投资而言,选择非周期行业更佳,对风险的抵抗力也更强。此外还有成长性,比如每年20%的成长速度是较为优秀的,每年保持在3%以内波动,可算同时具备稳定性和成长性。

注意要剔除投资收益,反面典型例子如佛山照明(000541),2007年的净利润为42 37974万元,同比增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2 万元,只占净利润三成不到。这种公司我不喜欢,我要投资的是实业公司,如果想投资炒股机构,不会找佛山照明,会买基金,至少比佛山照明要专业些,尽管基金投资能力同样良莠不齐,不过“现金奶牛”每年可观的分红值得赞扬,在A股这个圈钱成性的市场,佛山照明的分红显得难能可贵。

好公司盈利模式越简单越好,对企业利润来源要加以考察,最好利润来自主业,占净利润80%以上较理想。如贵州茅台(600519),谁都知道做酱香型白酒的,产品不用更新换代,放着不会坏还不断升值,基本无研发费用,百年后卖的还是这产品,有改变也是换个外包装而已;实际上茅台还做啤酒,直接叫茅台啤酒,虽然都是酒可应该说茅台不务正业,很难把茅台跟啤酒联想在一起,甚至破坏了茅台酒的品牌形象。投资就应该选择主业清晰,且贡献企业大部分利润的,当然,多元化的企业并非就一定不好,但这方面分析起来比较复杂。

如华侨城A(000069),主业有地产和旅游,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综合发展,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算主业单一,只是形态貌似多元化。从营业收入划分属房地产行业,就算公司宣称是旅游公司,同样系周期性行业,相对来说非周期性行业更适合投资,主要是业绩稳定性这点决定的,稳定并可持续的业绩表,相比一时暴利更具吸引力。我们追求财富的稳步可持续增长,而非一夜暴富,当然,周期性行业也并非不能投资,其中不乏很多好公司,只是相对更喜欢非周期性行业。另外,周期性行业分析中时间要足够长,分析以往多年的业绩,特别是经济低谷时的表现,尽可能在任何年份不出现亏损。

行业方面除了航空外,最不喜欢的就是科技行业,不断投入技术研发,不断开发新产品,不断地创新,以求跟上行业的脚步,这种企业很值得让人尊敬,但并非好的投资目标;如IT行业最明显的特色是产品更新换代极快,产品价格大趋势是下跌,新产品刚开始有80%的毛利率,用不到半年可能8%的毛利率也难保。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如果开发一款好产品就可迅速崛起,通常一不留神就会被超越,行业领军企业几年换一代,这完全不符合价值投资的基本要求。

以IT行业为代表的高科技行业,由于准入门槛很低,产品也相差无几,竞争几乎全靠价格,为了生存把价格杀到成本线以下是常事,2009年二三月份的时候,上网本是IT商家的宠儿,认为是继山寨手机之后,能延续山寨辉煌的希望所在,半年后所有工厂都苦叫不迭,别说没订单,就是有也只能维持生存,上网本只用半年就从天上掉到地下。在投资上要对这个行业避而远之,其行业性质决定了不适合价值投资。

只要行业依靠技术、人才、研发都应该回避,对社会的贡献自然不用多说,但是活得并不轻松。有时候为争取人才,两家公司可以对簿公堂,每年在研发上大量投入,还指不定能赚到钱,有时血本无归是很正常的,这点与风险投资差不多。另外,这类行业一般都是全球竞争的,在高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上,国内现在的环境有目共睹,科技工作者都忙着与领导“沟通”,留洋人才基本不会回国搞科研,也不是说他们不爱国,只是国内科研环境不好,在科技领域要在国际与人一争长短为时尚早,如果海尔能打败索尼,比亚迪能打败丰田,金山能打败微软,华为不止靠“狼文化”,而是在技术上胜过思科,比出100位奥运冠军更让民族自豪。话说回来,如果中国移动这种IT行业企业做到“世界第一”,那国人应该引以为耻,因为它们如何取得第一大家都心知肚明,民脂民膏堆起来的巴别塔没什么可让国人自豪的。

坐地经商类防守型公司适合价值投资,典型如港口、机场、高速公路一般毛利率较高,基本都在60%~80%之间,业绩也相对较稳定,行业几无竞争。高速公路是盈利稳定的资产,业绩可预见性强,但缺乏爆发性增长潜力,没有想象空间股价上涨力度也就有限,从长期而言,是不错的价值投资目标。像上面提过的中国移动,也属于坐地经商,只要把基站网络建设好,手机入网就赚钱,通话费用是可以基本算清楚的,受经济周期的影响也很小,业务上属于防守性质。

好企业是有风格、有传统、有文化的,这些自然会在每件事上流露出来,只要去深入研究一家企业,是很容易感受到的,有时只需网站或宣传资料就能感觉得到。最直接地体现不外乎员工,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企业里也一样,什么样的公司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员工;如国企那种官僚文化,上上下下都是溜须拍马的人,不需要会做事,领导认同就可以。当然不能说全部都是这样,但正直的人在这种环境中都很难混下去。也有企业官僚化而面对客户的“窗口”亲切的情况,这类的典型就属中国移动,所以要透过表面现象看清本质。

文化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一家企业的文化最少要十年才能形成,一旦企业文化形成,就是一种强大的潜力量,与此文化协调的或能与之相容的人就留了下来,或是为了留下来,改造自己成为认同这种文化的人,说到底就是一种价值观。这就不得不提管理层的重要性,一般都是对企业文化很认同才会被任用,但有时并不一定这样;特别是国企制度下尤为如此,有些例子就是管理层不认同企业文化,硬生生地想改变它,直到把公司整个搞垮,IT巨头惠普(HP)公司这几年就有该状况。管理者最重要是诚实正直,我喜欢有管理文化的企业,管理层只需诚信可靠履行责任即可,而无论谁离职都不会对企业有实质的影响,企业赚钱靠优质资产,只要自身不行差踏错,就像印钞机一样地创造利润,而不是依靠某位卓越的管理者,一旦少了该人物企业就乱套了,这种企业让人放不下心,比如苹果(Apple)公司就是典型,少不了乔布斯,而IT行业又是风云变幻,今天的优势可能明天就荡然无存了。

最后说说“铁公鸡”,由于历史原因与制度问题,上市公司只知道圈钱,从没想回报股东,有的公司尽管“未分配利润”不少,资金闲置已久,可就是不愿意分红,把股东的钱还给股东,在他们看来是一种“给予”。分红太多导致发展资金不足也不可取,这也是对股东不负责,两者间如何衡量没有计算公式,格雷厄姆与巴菲特的主张是“如果留存利润能创造更多的收益就不要分红,如果得不到用处或收益不能使人满意就应该分红”。作为处理原则很正确,可实际操作中也很难把握,同等条件下,合理分红总比不分红的公司更让人喜欢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