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旅游必去的景点:《亮剑》为什么这样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5:42:11
《亮剑》为什么这样火      2006-01-17 来源: 中国图书商报

  一部名为《亮剑》的长篇小说,在没有做任何宣传的情况下,已加印了几次。随着同名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的播出,《亮剑》和作者都梁正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据央视索福瑞收视率调查显示,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热播的《亮剑》在播出第一周收视率平均11.42,最高13.7,收视份额28.7,这个成绩已经超过了年中的《大宋提刑官》,创下了2005年央视一套电视剧收视率新纪录。

  现居加拿大、往返于国内国外之间的都梁出身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很小的时候就当了兵。在坦克部队服役几年后回到北京,先是在一个国营单位上班,后来就下了“海”,生意做得不错。写小说纯粹属于偶然。爱看小说的都梁和朋友一起聊天,闲谈中谈到了文学。刻薄的他把目光所及的小说数落个遍。朋友激他,你说人家不行,你写本出来看看。他为了践诺,拼掉八个月的业余时间,《亮剑》出鞘,由朋友介绍给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资深编辑董葆存,该书令董葆存眼前一亮。“小说的语言、内容以及故事结构都让他耳目一新。更让他不可思议的是这居然出自非专业作家之手。”

  《亮剑》:军事文学的突破

  记者:很多人都喜欢《亮剑》,而且说小说比电视剧还要精彩,你分析过它受欢迎的原因吗?

  都梁:我敢说在内容上没有出现过《亮剑》这样的作品。《亮剑》内容的覆盖量大,它的人物故事,它表达的“亮剑精神”,也就是“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相搏的精神,与其他作品有本质区别,它绝不是只简单地布一个战场的景,造战斗胜利的样式剧。其次,它具有其他作品没有的宏观感,《亮剑》表现了整个华北战场,这跟以往只关注一个人物,一个个体的命运是不一样的。

  以前军事题材的戏都是表现战争的情景,我这个小说在创作过程中主要是刻画将军的性格,而且这个主人公身上亦正亦邪的味道很特别,李云龙是一个铁血战士,也是一个将军,作战英勇,而且不拘一格,具有逆向思维,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特点,就是他很狡猾,这是一种农民式的狡猾,是一种没有受过军事、文化教育的人,对军事对战争有自己的理解,他的不拘一格表现在他有时会耍一些赖,跟以往的正面人物不太一样的。

  至于电视剧为什么受欢迎,我认为拍好军事题材的关键是视角的独特。《亮剑》所表达的“亮剑精神”,与其他作品有本质区别,它不是简单地布一个战场的景,造战斗胜利的样式剧。这是一部有历史感的、有史诗感的战争片,不张扬个人英雄主义。

  对主人公李幼斌的表演我还是很满意的。好多人跟我说李云龙是一个比较帅而且酷的人,这肯定是误传了,我创作的人物从来不帅,还有点土,但是很狡猾,长相比较糙的形象才是我心中的李云龙。

  记者:《亮剑》一出版就赢得非常高的评价,这本内容厚重的小说堪称是军事题材小说里的亮点,请详细谈谈这本书的创作思想和经过。

  都梁:我了解《亮剑》中涉及的历史,又接触过不少当年的老将军、老干部,他们的叙述能使我捕捉到很多历史的信息,这些信息非常宝贵,是书本上查不到的。比如,我书中关于八路军和日军进行白刃战的描写,有人认为不真实,有夸张的成分,甚至认为是传奇式的演义,他们认为当年八路军战士的刺杀技能和体能都逊于日军,一个日军士兵能对付三个八路军士兵。这倒也对,当时的确是敌强我弱,但并不是完全如此。若是这样中国恐怕就真亡国了,事实上日军连华北都无法全部占领,华北敌后战场上仅八路军就达几十万之众,八路军的三个主力师都在不同地区与日军发生过较大规模的白刃战,双方的伤亡比接近。譬如1940年9月2日,八路军129师386旅16团、决死一纵队38团于晋中卷峪沟、窑儿里、上葫芦把地区与日军三千余人展开激战,八路军两个主力团数千兵力全部展开,在两小时内对窑儿里主阵地连续发起十三次攻击,双方大规模白刃战,将主阵地夺回,并将日军击退三十余次,激战竟持续十五小时。一位我熟悉的老将军对我说,当时敌我兵力大致相等,双方数千人厮杀在一起,喊杀声,刺刀相交的铿锵声响彻山野,当日军遗退下去时,这位老将军当时的营长环视战场,那尸横遍野、鲜血飞溅的惨烈景象便永久地凝固在脑海中,时隔半个世纪却仍像昨天发生的事一样。据我多方考证,是役,日军遗尸三百余,我军伤亡大致相等。诸如此类的战例还有很多。

  记者:看了您的《亮剑》,对小说里的两个人物印象深刻,一个是主角李云龙,这个悲剧般的英雄最后也不得不举枪自杀。您为什么会这么写?您自己怎么理解这个人物?是不是以悲剧结尾能给读者更大的震撼?

  都梁:李云龙的自杀是性格所致,若是换个人,也许会忍受侮辱,活到平反那一天,但李云龙不会,他只能选择毁灭自己。当作者赋予主人公如此刚烈的性格时,他的悲剧命运就已经注定了,这一点连作者也无法改变。

  记者:另外一个主人公赵刚,一位旧时代的大学生,投笔从戎。从抗日战争到国内解放战争,为新中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最后不得不与妻子在文化大革命中自杀。您怎样理解赵刚这个军人?

  都梁:赵刚这个人是理想主义者,他当年参加革命时是抱着一腔热血,救国救民的抱负,和李云龙等人由于生活所迫参加革命是完全不同的,不过,赵刚的死和李云龙的死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为捍卫尊严而死,他们都是有血性的汉子。关于这方面,书中已经说得很详细了,仔细看看书就清楚了。

  记者:电视剧、电影剧本毁了很多作家,唯独你受影响不大,你是怎么保持创作状态和自我的?

  都梁:影视是门综合艺术,而不仅仅是文字叙述上的功夫,如果只注重文字上的叙述功能和写作技巧,忽略了其他艺术领域的自我修养,那么写影视剧就会显得枯燥,比如说,一个作家不懂得欣赏音乐和绘画,那么他在艺术品味方面便有些先天不足,写小说也许能应付,但落实到画面和音乐效果方面就会显得捉襟见肘,因为他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美学观。

  不当专业作家

  记者:看您简单的经历,以世俗的眼光来看,您一直处在不断放弃的过程:教师、公务员、公司经理、石油勘探所所长、自由撰稿人,您为什么不断改变?最后选择文学创作呢?

  都梁: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完全不是出于我们的本意,我们没有选择的可能,一个人的一生无论多么辉煌,结局也会和所有的人一样步入死亡,所以说生活中的过程很重要,我们经历过青春的燥动,中年的成熟,晚年的沉静,我们爱恋过,忧伤过,欢乐过,痛苦过,这就是生活,这就是过程。所不同的是,对于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来说,他可以有意识地设计自己的生活,因为他知道自己喜欢过什么样的生活,所以我认为,经过设计的生活会变得非常有趣,可以避免枯燥。我的生活也是这样,是经过了某种设计。至于为什么选择了文学创作,这大概是因为我的谋生手段很有限,就像旧时代的天桥说书艺人,拉洋车没体力,当老板又没资本,最后只好靠讲故事为生。

  记者:说实在的,您的作品一出手就具备专业作家的水准,甚至超过许多专业作家。您为什么不想当专业作家,为什么“陷下去之后才发现水太深了”?

  都梁:不敢当,一部作品问世总有人夸有人骂,我必须要有挨骂的心理准备,至于夸奖,我只能说那是您看得起我,我自己就别太当真了。我认为专业作家和业余作家之分无非是你是否把全部时间用于写作上,你是否写不出书也有人养着,除此之外没什么区别,主要是看你有多少精力。达·芬奇算是什么“家”?谁说得上来?人家是一流的画家,又是机械工程师,又是建筑师,又是男高音歌唱家,据说还是个体育健将,连动手打架都是好手。我相信,这位老兄若是写部小说也会是传世之作。关键是此人够聪明,还有过人的精力和创造力。我不大想当专业作家是出于比较庸俗的想法,或者说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还远远不够。

  记者:一不小心成了作家,你自己怎么看待这个职业?

  都梁:我对文学的态度是,小说未必要“文以载道”,一个普通人写了一篇小说,首先是他喜欢以写作为生的生活方式,就像一个厨师打算以炒菜为谋生手段一样,不过是谋生方式不同而导致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如果你在谋生的过程中又生出一些自认为是伟大的抱负,想去教化社会,当什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就有点儿吓人了,也很可笑。因为很多人一辈子也不看一本小说,精神世界像沙漠一样贫瘠,只对作用于感官的享受感兴趣,这也并没有妨碍他们度过愉快的一生。看来人们只要遵守法律和公共道德准则,你愿意寻个什么样的活法完全是自己的事,用不着别人去教化,作家干吗要上赶着去当人家“灵魂的工程师”?你凭什么?因此,我不过是给我的读者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特殊年代的故事,仅此而已。如果有些读者看了我的书,有了深刻的感悟或引起什么联想,那我恭喜您,这说明您的悟性很好,也许您本来就是个极有天份的人,根本不是出于我作品的教化。

  记者:您的下一部小说据说是以上世纪30年代抗战时期的北京城为背景,讲述老北京的民俗故事。您对北京这个城市和北京人在这几十年来的变化有什么看法?

  都梁:是正在写一部小说,经完成了一大半,不过现在又暂时扔下了,因为我得去挣些生活费用,有了饭吃才能更好地写作,为人民服务也要有一定的生活保障,您说是不是?再一次拜托侵权的网站,能否给我这业余作家留碗饭吃?你们的点击率很重要,但我的肚子也同样重要。真的,拜托了!我对北京这个城市和北京人在这几十年来的变化有什么看法?好像没啥看法,大家都在挣钱过日子,我也一样,仅此而已,谁让我也是个俗人呢,你们可千万别真拿我当钟跃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