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电脑版官网下载:袈裟为什么这样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16 03:12:45
袈裟为什么这样黄?
黄建平 文/图
南传上座部佛教流传西双版纳上千年,至今不衰。今天,行走在西双版纳,依然随处可见到身披金黄色袈裟的佛爷或小和尚。
袈裟为什么都是金黄色呢?
传说,佛教初兴于印度之时,并没有颜色与样式统一的袈裟,而且袈裟都由修行者自己准备,因此颜色与样式各不相同,甚至有的都不能与普通大众的穿着区分开来。
有一天,佛祖释迦牟尼命已修成得道的弟子阿难陀前往斯里兰卡等地传扬佛法。
阿难陀受命,纵上云头,直飞斯里兰卡。在空中,阿难陀俯视斯里兰卡某地,发现这里土地广阔,水田平坦,沟渠阡陌整齐有序,条理分明,由此颇受启发。待传法结束,回到佛祖释迦牟尼身边,阿难陀用白布很快就做出样式整齐、美观威严的袈裟,并交给一位信徒去漂洗。
这信徒并非普通人,乃当地一位公主。公主笃信佛法,亲自动手漂洗袈裟。就在漂洗袈裟过程中,公主心想:佛光普照,金光闪闪,袈裟也应该是金黄色的,可怎样才能把袈裟染成金黄色呢?
公主急中生智,就近取材,就在佛祖释迦牟尼打禅讲法的地方寻找,就在旁边找到了一种根茎金黄色、香味浓郁的植物,并取它的汁液将袈裟染成了金黄色。
后来,佛祖释迦牟尼见到这袈裟,认为很不错,而且很容易与普通大众的穿着区分开来,于是就要求后世佛徒都将袈裟做成这种样式,并一律染成金黄色。
这种根茎金黄色的植物 ,就是后世人们所谓的姜黄。


直到今天,仍有傣家人在用姜黄根茎染制袈裟,其具体做法为:将姜黄根茎与酸味较重的生柚子或柠檬混合,一同樁烂,加入凉水,制成染液,再将白布浸入这样的染液,浸泡一、两天,取出晾干,袈裟布料就算准备好了!
其实,漂亮的姜黄花序不仅可让人赏心悦目,一饱眼福,也可让人胃口大开,大饱口福,如果将其花序洗净,用小刀划些口子,洒点食盐,直接放在木炭火上慢慢烤熟,那保准吃起来香甜可口,不失为众多野生蔬菜中的一道美味佳肴。

在西双版纳,少数民族对姜黄的利用早已驾轻就熟,物尽其用。傣族称之为“毫命嫩”,直译为汉语:毫即米饭,命即姜,嫩即黄色,联合起来可以说:可用来做米饭的黄色姜。原来傣家人常常用姜黄根茎将糯米饭染成金黄色,送进寺庙供赕佛之用,其名也许来源于此吧!
偶尔,我们在傣族村寨里还能见到,人们用姜黄叶片包裹食物,诸如猪肉、生鱼等进行烧烤,以取其香味。
此外,哈尼族和基诺族人们都爱食用姜黄根茎,他们要么直接煮熟姜黄根茎食用,要么提取其中淀粉以供食用,且提取方法很简单:直接把新鲜姜黄根茎洗净,然后樁烂,加水浸泡成浆状,再用纱布滤除残渣,最后慢慢晒干即可。??
在傣家庭院里,尤其在民间傣医家的庭院里,少不了要种上几丛姜黄。傣医常以姜黄根茎入药,主治胃病、跌打损伤、皮肤生疮、疱疹等病症。长在自家庭院里的姜黄,随取随用,自然方便。
哈尼族人家也以姜黄入药,可用法却不同:取其根茎泡酒,外用治疗皮肤搔痒、发炎。
小知识:
姜黄为姜科姜黄属植物,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多国,国内则盛产于南方多个省区,花期七、八月份,花小兜状,金黄色,不育苞片洁白宽大,边缘呈不规则淡红色,十分美丽可人,作为一种野生花卉,极具开发潜力。
作者简介:
黄建平,男,云南景洪人,三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姜科植物的园林园艺工作。
zhaojinli14 一月 20102009年第2期, 专题, 植物故事, 现刊浏览
走近国内外姜科植物学的权威专家(一)——采访W. John Kress博士拒绝近亲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