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施洞镇图片:黄坚:别让恻隐之心蒙蔽是非之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03:29:39
 别让恻隐之心蒙蔽是非之心  黄坚
        日本广岛长崎备受世人广泛关注是因为这两个城市是目前人类唯一遭受核武器攻击的地区,1945年广岛和长崎十几万人死于原子弹轰炸让人们领教了原子弹的威力,当年广岛的惨状用历史学家的话说是:“一刹那间,广岛这座城市就不复存在了。”冷战时期,世界处于理性的核恐怖平衡中,核战争爆发的危险性反而较低,人们更加关注意识形态的斗争。9·11事件后,恐怖主义成为国际公敌,威胁世界和平,当前核扩散与恐怖主义结合的危险让我们一次次地把恻隐同情之心慷慨大方地洒向日本,深切地关注日本原子弹受害者问题,但人道主义精神滥用的结果是灌溉了日本从未泯灭的军国主义之花。

  如果我们抛弃当前庸俗的人道主义和功利的实用主义观,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已经成为历史的广岛长崎原子弹事件,则事情远没日本人所想的那么复杂。

  首先,当年美军投掷原子弹的目的是向善的,为的是尽快结束战争,避免更多人无谓的伤亡。1945年,二战行将结束,日本必败3无疑,是年 7月,美、苏、英发表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宣言和最后通牒,当时日本只能在生存还是毁灭之间作出选择,可是日本选择了负隅顽抗。为了尽快结束战争,美国在1945年8月6日和9日分别向广岛和长崎投掷了原子弹,原子弹的威慑作用加速了日本投降的步伐,避免了日军和盟军更多无谓的牺牲,这一行为从目的和结果上都是正当的(即体现了为达正义之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之恶这一人类生存法制)。后来被称为“美国氢弹之父”的特勒认为,在日本投下原子弹,不但结束了二战,挽救了不少生命,而且也使我们能在冷战期间维持和平。

  2007年6月30日,日本防卫大臣久间章生在演讲中认为长崎遭原子弹轰炸后的确经历了悲惨灾难,但二战由此宣告结束,这样看来美国在日本投原子弹是结束战争的“无奈之举”。 久间章生的言论是二战以来日本政客对原子弹事件最客观公正的评价,但这一公正的认识竟然使得这位全日本最接近客观真理和历史真相的政治家在日本国民千夫所指的指骂声中下台。事后,美国政府核不扩散特使、前美国副国务卿罗伯特约瑟夫4日就向日本广岛等投下原子弹一事表明美国一贯的立场称:“这使战争得以结束,从结果来看拯救了众多的日本民众的生命”。 他的上述言论立即在日本引发激烈争议。日本人接受不了原子弹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他们为什么不去想想原子弹偏偏只在日本爆炸的原因呢?广岛和长崎的蘑菇云是芦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和珍珠港事件等一系列暴行所酝酿的苦果,这一点日本人为什么不敢正面承认呢?日本人的想像力丰富,他们有没有想过假如没有原子弹的振聋发聩的警醒作用,日本也许会在所谓的“本土决战”中变成焦土呢?日本为什么一直不能原谅美国投放原子弹的态度呢?难道人类悲欢离合之情感真的不相通吗?

  其次,原子弹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被日本无限夸大。原子弹摧毁了广岛,吞噬了十几万日本人的生命,这一触目惊心数字让任何一个有人性的人都会为之难过。但十几万与30多万无辜平民被屠杀的南京大屠杀相比,与五千万人丧失生命的二战相比,哪个更具灾难性呢?更何况十几万是侵略国家的被惩罚的生命,30万与5000万是被侵略国家无辜的生命。

  二战中日本不只是广岛和长崎受到毁灭性打击,同在1945年初,日本本土还遭到美国李梅将军用“火攻日本”行动进行轰炸。李梅将军用燃烧弹在夜间低空轰炸日本,到了6月份,燃烧弹已经毁掉了东京和其它城市的大部分土地,造成近50万日本人的死亡,使800万人无家可归。“火攻日本”行动对日本的战争能力造成毁灭性破坏,加速了日本投降,燃烧弹的威力集合起来比原子弹的杀伤力还要大,日本人为什么不挑个日子每年都好好纪念燃烧弹受害者一番呢?

  另外,原子弹带来的辐射让许多受害者至今还受到病痛的折磨,可那种痛苦是不是比中国黑龙江、吉林、浙江、湖南及江西一些地区的民众在今天仍然受到芥子气、炭疽等病毒折磨的日本细菌战受害者更加深重呢?

  战争远去后,人们的和平、同情、宽容之心自然会占上风,但宽容是为了避免灾难的再发生,今天世界人民对原子弹受害者的同情是建立在人道主义基础上的,出发点是防止核扩散引发的核战争再次荼毒生灵,立足点是人类的未来和前途。可当前日本人利用了世人大慈大悲的宽容心,利用用人们的恻隐之心混淆是非之心,企图用原子弹受害者的形象来替换二战发起国的形象,用宣扬本是罪有应得的伤痛来代替十恶不赦的罪恶,用被惩罚的代价来为野蛮侵略行径狡辩,骨子里透露的仍然是军国主义阴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