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太阳能路灯制造商:中国国民性格和精神素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3:47:30

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9级大地震不但引发海啸,而且也引发严重的核泄漏和核辐射。众多乱象之中,有一个乱象值得华人社会反思,那就是当核辐射扩大之际,在香港和中国内地出现抢购食盐的风潮。但实际上按照专家的说法,食用食盐无助于防范核辐射,食用五公斤食盐才抵得上一粒碘片的功效。问题是:香港和内地居民何以做出如此疯狂、无知的举动? 

华人抢购食盐:可笑乱象的原因 

  首先,互联网上有人发放蛊惑人心的消息自然是原因之一;同时无论是香港还是内地有关部门面对网络谣言,未能及时做出反应,释放让公众放心的信息,也是另一个原因。从新闻媒体的角度说,在抢盐风潮出现的第一时间内,即便政府尚未公布信息,也应搜集专家的一手意见并及时公布,以对公众和政府均起到提示和警示作用。

  其次,从香港和内地公众的素质而言,这就是一个更值得探讨的话题。风潮过后,一些舆论认为公众从自我保护的角度出发做出此举,虽略显幼稚,但本意无可非议;也有不少舆论指出两地公众缺乏基本常识,其慌张与日本国民大难当前的镇静相比形成反差,在国际社会贻笑大方。两者都有合理之处,但似乎都未触及问题的本质,那就是中国人的集体性格和精神世界。

  清末大学者辜鸿铭曾用西文出版过一本书,书名为《中国人的精神》,其中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归结为三大特征:“deep, bright, simple”,译成中文是“深沉、聪明、淳朴”。辜鸿铭的本意是希望向西方世界传递中国民族性格中美好、善良的一面,有其准确、传神的一面;但辜鸿铭的这一描述无意间也可让人看出中国民族性格中的另一面。

  就深沉(deep)而言,中国人性格有别于西方人的特征是静水深流,含而不露。但惟其如此,中国的许多事物(包括中国政治)很难用西方的逻辑和实证方法予以解释和预测;深沉和含蓄是美,但也也因此而导致阴气过多,缺乏阳光和阳光之美。而实际上,中国人的深沉只是内敛、含蓄和藏而不露,而缺乏真正的思维深刻和穿透力。

  黑格尔曾指中国缺乏真正的哲学,并称儒家哲学充其量只是一种为人之道而非哲学。这种指责自然有西方中心主义的傲慢,但仔细分析也不无一定道理。相反,从古代的宦官政治到近代的“厚黑学”、人际关系网和“黑箱作业”,都可在深沉的背后找到其集体性格的根源。

  就bright(聪明)而言,无人可以否认华人的智商以及整个华人社会的聪颖、勤奋和内在创造动力,但这种聪明却总让人感到缺乏一种大气,也许这也正是近600年中国几乎没有对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层面有过重大贡献的主要原因。这种大气简单说来就是一种大聪明,而非小聪明;它不是以具体的利益为指针,而是以事物本身的逻辑为遵循对象;在理论上,它愿意探究一些诸如“世界从哪里来,又向哪里去”这样的与周围生活完全不关联的抽象问题,但惟其抽象才显深刻。反映在民众的性格上,它可以让人在闲暇之时,不是仅以娱乐和休闲打发时间,而是愿意坐下来谈话。对,只是谈话,谈一些与自己没有直接关联的事情,谈一些需要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的事情。许多华人电视台无法容纳长时间的深刻谈话节目,抑或即便有也只是肤浅的阵营对决或谩骂,就明显证明了这一点。

  就simple而言,这个英文词一般均译成“简单”,但辜鸿铭将其译成了“淳朴”,以冀展现中国人民族性格中善良、美好的一面。其实,简单和淳朴正是中国人集体性格中的一体两面。淳朴,意味着为人憨厚,虽然其间不乏有些小心思,但整体上是善良的。但无论是憨厚还是善良,其潜台词似乎都是考虑问题不多。这里说的考虑问题不多,不是指小心思,而是指大聪明,大智慧。因此,无论在实际生活还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中国人似乎总难以摆脱情绪,直达问题的核心。

  但同时,中国人的这种性格也时常让人感到性情中人的感性、可爱的一面。因此,许多到过中日两国的西方人士都有体会:初到日本,会对其秩序井然颇有好感,但时间久了就能感到其社会和人情的冷漠;而初到中国,每每不习惯于其秩序的乱象,但时间一久,则会感到到中国人的淳朴和人情。

思想启蒙与大国崛起 

  中国人的这些集体性格特点,有其自身群体基因的先天原因,也有后天因素。所谓后天因素归纳起来就是,中国历史上始终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思想启蒙和精神洗礼过程,因此其精神状态往往呈现混沌未开的处女地或未经雕琢的玉器的特征。

  我们的前人,有人据此写过“丑陋的中国人”,也有人歌颂“可爱的中国人”;有人批中国人“简单,缺乏独立思考”,也有人赞颂中国人“勤劳、勇敢”,包括辜鸿铭先生将中国人性格归纳为“深沉、聪明、淳朴”,其间的合理元素都无法否认。

  关键是,中国正在展开崛起的进程。一个崛起中的国家的国民,不应再让其集体性格或精神状态停留在“未经雕琢的玉器的”的状态,不然未来的道路将会走得很盲目和很充满风险。

  事实上,今天崛起期中国国民精神状态的混沌,早已超出抢购食盐这样简单而感性的层面。笔者曾在文章中指出,崛起期的中国人似乎对军事题材的兴趣远浓于对思想的兴趣,其间的各种似是而非的因素很值得深层探讨。

可爱的中国人还是丑陋的中国人?淳朴的中国人还是简单的中国人?感性的中国人还是骚动甚至危险的中国人?其间距离的跨越可能只要一步之遥。

    作者为香港时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