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奴跪候:又到青年愤青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1:22:41

      又到青年愤青时

          愤青与贲青,好像是同义词。 “贲青”是一个现代词汇,不管其用法有多少流变,但“愤世嫉俗”是贲青意识的核心。因青年人大都具有此类心理特质,故自然就有“贲青”之联想。从词源上仔细考察,“贲青”一词可能与宋代学士曾丰“黄纸贲青松”的诗句有关。曾丰自己就是一个贲青,这可从宋朝翰林学士虞集对其“气刚而义严,辞直而理胜”的评价看出。贲青是失意精英的核心精英情结,精英到底是因贲青而失意,还是因失意而贲青,这二者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关系哲学,没有必要深究。有人企图把贲青和精英截然对立起来、严格区别开来,其源盖出于他既不懂得精英又不知晓贲青之缘故。实际情况是,贲青未必真精英,精英何尝不贲青。独立特行意识。失意精英往往具有“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独立特行意识,在这个“我独故我在”的感性—世俗—多元—存在主义时代,失意精英的独立特行意识得到了无限放大,远远超出“世人皆醉唯我独醒”的传统境界,“与孤独同行”、“享受孤独”成为失意精英的一种现代时尚。贲青的四大特征有优越感,不满现实,骂人,断章取义。 愤青这个词,诞生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属于历史遗留产物。文化大革命中的上山下乡运动,导致很多知识青年(所谓的知识青年一般都是高中水平)下放到农村体验生活。到了80年代,这些已经不再“青”的知识青年因为历史原因,无法返城,其中相当一部分产生了一种“厌世”情绪。就是认为整个社会伤害了自己,或者自己被社会抛弃等等。这就是典型的愤青思想。愤青这个词,诞生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属于历史遗留产物。文化大革命中的上山下乡运动,导致很多知识青年(所谓的知识青年一般都是高中水平)下放到农村体验生活。到了80年代,这些已经不再“青”的知识青年因为历史原因,无法返城,其中相当一部分产生了一种“厌世”情绪。就是认为整个社会伤害了自己,或者自己被社会抛弃等等。这就是典型的愤青思想。 一. 贲青是有优越感的。贲青认为自己是有文化、有勇气、懂民主、懂自由的一群人物,比别人更清楚各种事情、比别人更明白追求的方向,他们代表着中国精英的先进性,是中国思想运动的先驱。他们认为你不支持贲青,那么就是支持D,就是WM。在他们看来,这社会只有三种人:G*CD——统治者,贲青——精英(至少是思想的精英),非D非贲青者——脑残(WM)。G*CD是要被推倒的,贲青是要受到重视的,非D非贲青者是要受被嘲笑的。因为一,所以参见二。二. 贲青是不会听别人讲什么的。因为贲青的优越感,所以贲青与人发生争执的时候,贲青是不会静下心来听别人讲什么的,或者是不屑于听别人讲什么的,反正只要是你讲的都是为D说话的,只要你讲的都是有奴性在作祟。贲青只要知道自己要讲什么就行了,贲青只要自说自话就行了。因为二,所三. 贲青是要骂人的。因为贲青是不会听别人讲什么的,所以遇到相左的意见,贲青需要做的、也是最惯常的、最有力的方式就是骂人,只有骂才能显出他们热血沸腾、慷慨激昂、势不可挡的气势来。贲青的职责就是骂醒脑残,如是骂不醒你们,那就骂死你们。所以贲青们比较显本领的方式,就是比较谁比谁更粗鲁,没有最粗,只有更粗。脑残,贱民,走狗,算什么他们已经是心怀慈悲、口下留情了。因为三,所以参见四。四.贲青是擅于断章取义的。因为要骂人,所以为了骂得痛快,骂得有力,骂得有理,贲青免不了断章取义。撇开上下文的背景,撇开给的假设,贲青们只要抓住某个词、某句话,并将其极端化,你就授人把柄了,所以你就有问题了。当然了,这或者不是品性问题,只是手段问题。
    又到青年愤青时,方舟子先生因为打假而红极一时,成为无数粉丝追捧的对象。
    我也成曾经而为之鼓过掌,呐过喊。然而鼓掌之后,呐喊之后,冷静一思考,感觉也有点不对味。特别是在他举报朱学勤先生的论文有抄袭嫌疑之后。朱先生是名人,在文学研究是的成就有目共睹。方舟子先生何以要拿名人开刀,大概是名人容易引起轰动效应的缘故吧。我们姑且假定方舟子先生的动机很纯,目的很良吧,我们姑且说他的确是为了纯洁我们的学术,体现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吧!但是,让我们想不到的是方先生自己竟也后院起火,让人抓住了把柄。自己的文章也有抄袭之嫌,打假英雄也成了造假者,这实在也有点幽默。更为让人觉得有点幽默的是,方先生声称自己那不是造假,那是没有注明。方先生就是方先生,别人没有注明是抄袭,而自己呢,则是因为不小心,这实在是滑稽得很。   
方舟子先生因为打假而红极一时,成为无数粉丝追捧的对象。我也成曾经而为之鼓过掌,呐过喊。然而鼓掌之后,呐喊之后,冷静一思考,感觉也有点不对味。特别是在他举报朱学勤先生的论文有抄袭嫌疑之后。朱先生是名人,在文学研究是的成就有目共睹。方舟子先生何以要拿名人开刀,大概是名人容易引起轰动效应的缘故吧。我们姑且假定方舟子先生的动机很纯,目的很良吧,我们姑且说他的确是为了纯洁我们的学术,体现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吧!但是,让我们想不到的是方先生自己竟也后院起火,让人抓住了把柄。自己的文章也有抄袭之嫌,打假英雄也成了造假者,这实在也有点幽默。更为让人觉得有点幽默的是,方先生声称自己那不是造假,那是没有注明。方先生就是方先生,别人没有注明是抄袭,而自己呢,则是因为不小心,这实在是滑稽得很。
      说完方舟子,我们再来看现在的愤青。愤青骂起别人来可以说是痛快淋漓,洒脱得很。他们个个显得都很正义,有满腔的热血,满腔的爱国热情,的确让然感到欣慰的很。但是我不知道有几个人真正是正义的。我曾经这样想过,如果那些愤青一个个都做了官,或者都成了名人,不知道他们又是什么么样子?他们是不是就清正廉洁了?他们是不是就心系百姓了呢?我看也未必。那些现在被骂的可能就是曾经和愤青一样骂过人的。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见得多了。走在大街上,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三个一伙,五个一群走在一起,他们不是在谈论别人的家长里短,就是在背后说别人的不是。他们说起别人的不是来,如数家珍,然而,我们却很少能听到有人说自己的不是。我也常常这样想,那些正被他们说的一无是处的人,也许在背后和别人也在说着他们的不是呢!
      我们看别人的缺点容易看得清楚,我们每个人总有一副显微镜,这个显微镜不是拿来看自己的,而是拿来看别人的。方舟子是如此,那些愤青也是如此。
      社会上的不良现象需要我们去批判,去挞伐。社会上需要一些人来伸张正义,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们的社会就没有正义可言了。对方舟子,对愤青,我是为他们鼓掌喝彩的,但在鼓掌之余,我还是要说,在揭穿别人的同时,我们应该也多反思自己。
       前几年,有人对鲁迅多有微词,特别是一些现代派的文学家,他们高举着旗帜,高喊着要打倒一切,当然也包括鲁迅。鲁迅没有打到,倒是他们现在逐渐的有点淡出人们的视线。高喊政治的文学家,看不到文学的非政治性,高喊艺术至上的艺术家,看不到文学与政治的牵连不断的关系。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最后受伤的还是文艺。
       我们说鲁迅的思想很深刻,毛泽东也对鲁迅作出了很高的评价,说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鲁迅何以会有如此深刻的思想,我们看看鲁迅的作品就知道了。鲁迅的刻毒不仅仅是针对别人的,其实他也是针对自己的。鲁迅的思想是在他的反思自我中的得到彰显的。鲁迅确实有很多论战的文章,有很多是在批判别人,而且下手很狠。但是我们却很少有人能看到,他的这种论战,不仅仅是对别人的,很多时候也是针对自己的。这在他的小说中表现的很明显。《一件小事》在责怪完车夫后,紧接着就是对自己的责怪。在《祝福》中,作为知识分子的我因为不能回答祥林嫂的有关灵魂有无的问题因而陷入一种忏悔之中,在《伤逝》中,涓生也陷入了深深的忏悔于自责之中。鲁迅说,他时时在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更无情面的是在解剖自己,正是这种自我解剖精神,使得鲁迅对社会人生看得比较透彻,认识得比较清楚。反思自我,到反思社会人生,这就是鲁迅。因此,当下,我们需要像方舟子一样的打假英雄,像愤青一样的热血青年,然而,更需要像鲁迅一样的能够从自我出发来反思社会人生的具有高度智慧的青年,这样的青年,才能肩起改造社会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