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效应3女记者原画:传统中医学与古代哲学的关系及思考(中华医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1:09:56
 
登录/注册/积分 
 期刊: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资料下载 在线书籍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中华系列 国外期刊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肝病 医院 商城 排行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书店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坚信中医 > 中华医道 > 正文编号:11467607传统中医学与古代哲学的关系及思考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30日
     摘要:中医学和中国古代哲学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中医学包含和体现了哲理,哲理指导中医学。它们同源,分属两个体系,但又血肉相连,不可分割。在科学发展多元的当代,中医学要实现自身的发展,我们必须既要十分珍惜中医学的特点,又要善于发扬光大;必须既要善于取现代医学之长,又要与之和谐共进;必须既要厘清自身“知识”与“智慧”的关系,又要努力使传统中医学升华为现代的知识和智慧。    关键词:传统中医学;古代哲学;关系;思考    中医学和中国古代哲学都植根于中国社会这一土壤里,既从中获得赖于生长的各种条件,又受其制约。它们每前进一步,无不与古代社会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更确切地说,中医学和中国古代哲学是一种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它们都是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生长的,是中国古代文化百花园中的两朵奇葩:中国古代哲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理性积淀和内在体现,代表了中华民族理性思维的最高水平;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药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的生理、病理这一特殊领域的规律,为哲学提供了丰富的具体材料;中国古代哲学是研究世界的一般规律,为中医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并直接成为中医思辨的理论基础和治则。因此,中医学包含和体现了哲理,哲理指导了中医学。它们同源,分属两个体系,但又血肉相连、不可分割。    一、传统中医学与古代哲学不可分割    从中国古代哲学发生、发展的历史和对中医的影响来考察,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从《周易》、先秦诸子到宋明理学,几乎历代重要的哲学流派、哲人及其著作均对中医学有过影响,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可以说,两者不可分割。从涉及哲学根本问题和有关的理论分析比较而知,一些本为哲学范畴的学说,却为医家直接汲取、运用和发展,从而成为哲学、医学共有的部分。本文只是选取以下几个最为主要的问题。    一、阴阳说    阴阳概念,是古人对于大量的客观矛盾现象进行长期观察和概括,最早使用具有哲学意义阴阳概念的是西周末年的伯阳父,春秋战国时期,阴阳说日趋成熟。作为一种哲学理论,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观。先哲们把阴、阳视为万物之本,一切运动变化之源,阴阳对立统一,互相渗透与转化,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互根,阴阳消长。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把阴阳视为构成万物的两种物质成分或两个方面。《管子·四时篇》说:“是故阴阳者,大地之大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荀子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易传·系辞上》进一步提出:“一阴一阳谓之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而程颐在论及道家本原时有:“离了阴阳更无道,所以阴阳者是道也。阴阳,气也,气是形而下者,道是形而上者。”把阴阳看作是宇宙的根本规律。阴阳学说渗透到医学领域,与医学的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就形成了中医学独特的阴阳学说,它不但用以解释与人息息相关的自然环境变化,更重要的是用以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并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在中医学方面,用阴阳解释生理、病理、代谢功能、病因、病势等,如《素问》云:“天言人之为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脏腑中阴阳,则脏为阴,腑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中医认为偏阴偏阳谓之疾,阳衰则寒症,阳盛阴衰则热症,平秘阴阳乃中医重要治则之一。《内经》指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    并认为生命的本质就是机体内部的阴阳矛盾,生命机体从自然界“形气相感而化生”出来,并与自然界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自我更新的过程,从而保持其动态平衡和机体的相对稳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化气,阴成形。”阳化气的过程,即机体中的形质化为无形的气,类似异化作用;阴成形的过程,即把外界的物质合成自身的物质,类似同化作用。中医学抓住了生命中阴阳化气和成形的对立统一,认为机体在正常状态下,通过主动的调节,使其保持阴阳相对平衡,谓之“阴平阳秘”,体现了阴阳的统一性。    二、五行说    五行可追溯到《尚书》之《甘誓》、《洪范篇》两篇。《国语·郑语》记载西周末年史伯语:“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西周以后,“五行”说被人们广泛接受。许多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及自然科学家都把它作为说理工具,并不断赋予新的意义。五行学说作为一种哲学理论,所要揭示和证明的是宇宙万物都是有一定的结构和结构模式。中国先哲在观察大自然的万物中,归纳出其中最重要的五种物质 (金木水火土),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最起码、最必须、最直接、最不须臾离开的物质条件,《尚书大传》说:“水火者,百姓之求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五行即五材也。”自秦汉起,盛行于宋明把“五行”看为五气,汉末刘熙在《释名》中说:“五行者,五气也,于其方各施行也。”五行之间关系是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行的生克是有条件的。《墨经》云:“五行毋常胜。”中医学就以五行学说作为基本理论,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在五行中、相应于木、火、土、金、水,在五时中相应于春、夏、长夏、秋、冬。由于五行存在着相生关系,中医气功学在修炼五脏时要求的顺序是肝、心、脾、肺、肾,不能随便颠倒顺序。而且保养的重点顺序是春天在肝,夏天在心,秋天在肺,冬天在肾。由于四季变化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的活动规律也应与之相符。五行中存在相克关系,五脏也存在着相应的相互关系。如肝病,则认为肝病可能传之于脾,因为肝克脾,于是在治疗上注意先实其脾气,以防疾病传变,扶土抑木之法调理。如肾虚不能滋养肝阴,称之为水不涵木,用滋水涵木之法治疗。    三、元气说    中国古代哲人认为,气为世界本原,整个世界和宇宙是由气所组成。辽阔浩翰的宇宙,充满了具有生化能力的元气,这就是世界的开端,有形的万物借助元气的生化而合成。五行的循环,六元之气敷布宇空,统摄着万物的新陈代谢。正因为如此,一切事物才生生不息,彰明昭著。中医学汲取了这一思想,在《黄帝内经》中就明确而坚定地认为气为世界的本原,是构成万物的元素,“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古代医家认为气可以分成阴气和阳气两大类,客观世界的天、地、万物就是有阴阳两气构成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积阳为天,积阴为地,”《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大小,日有长短,万物并至,不可胜量。”指出无论月之大小,天之长短,万事万物都不外乎天地阴阳二气交合而成,“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并认为气处于永恒的运动中,气运动的基本形式为升降出入,气运动的根源在于内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素问·六微旨大论》又谓:“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大小,期有远近。四者之有,而贵需守,反常则灾害至矣。”因此,可以说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是产生气运动的源泉,是推动一切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同时,还认为气和形相互转化,“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它聚而成形,散而为气,有气与形、聚与散的转化。    四、天人合一说    “究天人之际”乃古人思考的重点,在《孟子·尽心》中已含有“天人合一” 思想,“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尽其性则知天矣。”而最早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这一命题的是北宋哲人张载,他在《正蒙·乾称篇》中说:“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可以成圣,得天而未遗人。”即人能凭借智慧、聪明认识客观规律,而认识客观规律使人聪明,因而“诚”、“明”相须相成,“天人合一”。至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在批判总结了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分与合、异与同的辩证关系,达到了古代思想家所能达到的最高度。他说“圣学所以天人合一,而非异端之所也。”“惟其本一,故能合;惟其异,故必相须以成而有合。”因此,“天人合一”作为哲学理论,主要在于揭示人与自然统一。    中医学汲取天人合一说,把人体放到自然界中去研究,认为人与自然界不仅同源同理,而且其形象、内涵、变化相互对应,息息相关,因此整个自然界为“大”,人为“小”,“小”是“大”的浓缩,“大”是“小”的展开。《内经》有: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杞,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大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又《素问·脉要精微论》说:“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时之变,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这种脉象的沉浮变化,就是机体受四时气候影响后,气血方面所引起的适应性调节的反映。而人体之所以患病,具体原因数不胜数,北宋的陈言就提出了“三因”说,但从“天人合一”的观点看,都可归结为天人关系失常,因此,防治疾病必须法天则地。《灵枢·师传》说:“夫惟顺天而已矣。”若“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当然,人并非是一个被动之物,正如张景岳说:“天之所毓(育),惟人最灵。故造化者天地之道”,“欲补天功,医其最能”。另外,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地理环境有关。《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南方者,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月付,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因此,中医在治疗疾病时,提出了因时因地的重要治疗原则。    总之,“天人合一”说,既是古代医家的世界观,即视天、地、人为一体,统一于一气,具有共同的规律;又是方法论,即把人体的生理、病理置于世界万物的总体联系中加以考察和认识,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总原则--整体观。    二、几点思考    传统中医学与古代哲学血肉相连的关系,决定了中医学的特征特点,也决定了中医学的自身的弱点和不足。因此,在传统中医学发展和走向复兴的今天,笔者作以下三方面的思考:    1、中医学具有自身的特点,在今天,我们既要十分珍惜,又要善于发扬光大。由于传统中医学与传统哲学,它们在共同的发展过程中互相沟通、互相交织,所以古代哲学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思想渗透和融化到中医理论体系之中,成为中医学的指导思想。在整体上,中医学注重从整体上把握人的健康和疾病;在诊断疾病时注重医患的直接接触;在治病和用药上注重辩证施治、整体调节;在治病之药的来源上为自然药物,大多是生物药材,靠采集和耕种获得。在整个过程中,又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把人体当作一个黑箱来研究……所有这些构成了中医学自身的特色特点。一百多年来,随着西方医学逐步昌明于世界,埃及、印度、阿拉伯等国的传统医学都相继衰落,惟独中医学在理论和临床实践上还在继续向前发展。不仅东方国家如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等地区人民喜爱中医,而且随着中西文化交流,中医也正在逐步进入欧美世界。中医学具有如此魅力,就是因为一方面中医学能够从整体上考虑辨证治疗疾病,避免西方的那种“头疼治头,脚疼医脚”的现象;又服用的是自然药物,可避免因化学药物所带来的毒副作用;另一方面我们时代的科学思想正在从近代的机械论转向现代的有机论和系统论,这种认识模式的变化,使中医学中所蕴涵的东方智慧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光彩引起了世界的普遍重视。正如李约瑟说:“中国文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富有生命力。”美国科学史家萨顿大声疾呼地说:“伟大的思想很可能有机会悄悄地从东方来到我们这里,我们必须伸开双臂欢迎它。”因此,我们绝不可对传统中医药妄自菲薄,而是要倾心打造,发扬光大。    2、中医学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必须善于取现代医学之长,并达到与之和谐共进。在科学发展多元的当代,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应当是和谐共进的关系。与现代哲学相比,中国古代哲学显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狭隘性,传统中医学也不可避免地有着它自身的不足和弱点。因此,中医学需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科学的辨证理论思维。正如林德宏所阐述的那样:“人是一个矛盾体。人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是一个有机活体,又具有一定的机器特征。人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人又有他自身的运动规律。人体的运动是复杂的生命运动,又包含大量的物理运动和化学运动。对人的健康与疾病我们可以作出生物学、社会学的解释,也可以作出物理学、化学的解释。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的各种器官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人体是黑箱,又是白箱。……人体结构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变易性。诊断疾病时既要对病人进行直观,又要借助各种工具。”因此,中医学和西医学这两种医学应当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真正达到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和谐共进。    3、中医学人要推动中医学的发展,必须既要厘清自身“知识”与“智慧”的关系,又要努力使传统中医学升华为现代的知识和智慧。    一是传统中医学是古代知识和智慧的结晶。中医学作为一门具体的研究人的科学,包含着丰富的知识。而由于中国古代哲学渗透和融化到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中形成不可分割关系的缘由,传统中医学又闪烁着东方智慧的光辉,反映并体现着中华民族理性思维的水平和特点。因此,传统中医学实质是古代知识和智慧的结晶。    二是知识和智慧密切相关,但并不同一。在医学领域里所谓智慧的问题,主要是指既认识世界,又认识人自身。也就是基于知识理论而认识天道和人道的根本原理。知识和智慧两者密切联系,但不非是一回事。因为,由知识到智慧还有一个过程,即需要打通和转化。那么,传统中医学又是如何实现把知识转化为智慧的呢?其归根结底是长期的医疗临床实践。传统中医学正是有着智慧这一更高层面的东西,且这种智慧现在又极富生命力,因此,即使在科学技术发展飞快的今天,中医学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    三是在推进中医学发展过程中注意知识与智慧的关系十分重要。回顾几十年来推进中医自身现代化的过程,尽管熟知应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才能更好地继承的原则和要求,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却常常遇到一些难点,引发争论。笔者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对知识和智慧的关系认识并不透彻。知识可以通过学习掌握,而智慧仅仅通过学习是无法很好掌握的,它除了需要认真学习外,还必须要善于“悟”。因此,现代知识要代替古代知识这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但现代知识要代替古代东方智慧就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这种古代东方智慧又是能打破西方传统“机械论”思维局限的思想、反映着当代新浪潮的走向,要想代替它就更不容易了。回顾过去,有的想用现代知识直接代替古代的智慧,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虽然,有的也有所成绩,但终究又变得无法继续深入,因此,有的发出所谓的“中西医结合,结而不合”的感叹;有的用知识这一层面的眼光来审视和探讨传统中医学智慧的内容,结果也难于深入。可以看到在探讨中医现代化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争论,实际是一个用“知识”与一个用“智慧”的争论,由于两者不在同一层面,所以虽然争得不可开交,但到最后根本无法有共识。    四是传统中医学的现代化需要知识的现代化和智慧的现代化。我们说,古代的知识为现代知识更替相对较易,古代的智慧要变为现代的智慧相对较难,而把知识和智慧密切关联起来,这需要我们作出极大的艰苦努力。当然转化的途径可以有多条,不可能有一个定式。但有一点应该肯定我们讲现代、现代医学,不可能只讲现代知识理论,还必须讲现代智慧学说。从静态看,古代中医学的一些东西可以通过研究和努力整合为现代的知识,如利用中医治病的经验和处方,形成今天的药物去治疗相关的疾病,但这仅仅是静态的表现。今天,关键是如何在治疗疾病和保健上动态地表现智慧?并切实使古代的智慧变为现代的智慧?这是我们在发展中医学、推进中医现代化必须要考虑、研究和回答的重要问题,并需要倾注力量,聚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针对的对象都是人,所追求的目标都是为了人的生命和健康,因此,可以说,当古代的知识变为现代知识,古代的智慧变为现代智慧的时候,那时实现的将是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的融合,而不是现在所说的结合。    http://www.100md.com/html/DirDu/2007/07/30/46/77/60.htm  推存给朋友,获取积分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相关文章】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低血糖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地位——从现代中医学的健康心理视角解析
分子中医学研究家系病证结合双生子研究范例
甲亢在中医学中属什么病?
评马伯英“中医学是优质的生态医学”
中医学的十个数字
什么人开创了中医学的先河?
天津中医学院校园网的构建
中医预防历史
中医特点及中医现代化之浅见
循证医学对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研究的作用
李中梓对吴中医学的影响
请看历史上反对中医学的都是什么人?
慧眼识英才 甘作嫁衣裳——访中医学家朱良春
中医哲学和中医学及中国生命科学
证素的八项基本特征
经络研究是中医学全面现代转化的突破口
对中医学属性的思考(6)
中医学中的汗证
中医人员必须学好中医理论
中医学对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是如何认识的?
发挥中医药治疗疑难病优势
道教哲学与中医学的发展(1)
中医学(第五版).pdf.rar
科学辨证法与中医学的发展
徐定超与中医药
冠心病中医治疗述评
中医学精气理论的逻辑建构
中医药理论流淌着《易经》的“血液”
论心身医学与中医学
“杏林传薪” ——访中医学家朱良春
血海,足三里配合中药治疗黄褐斑
对中西医结合高等本科教育的思考
“海派中医”诠释
中医学概要-第四章诊断方法和辨证纲领
当代中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意义、现状及建议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及基本规律
中医学反佐配伍的哲学依据
针灸、经络与能量学理论
中医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中医药科研思路的思考
1.11、中医学巨大潜能新发现与新突破之偶然的必然
葛乾孙与吴中医学
全球医学新思维创造医学的未来
子宫全切术对女性不良影响的中西医认识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道德观
董氏中医学原理之三:肿瘤的临床治疗
百年考古发现与中医学
中医学对其他类头痛是如何辨证治疗的?  -©Copyright 2010中国.北京 百拇医药网  京ICP备05059430号 推荐给朋友
广告服务 电话:010-61764700 15901000170 QQ: 495820112   本篇文章来自百拇医药网 原文链接:http://www.100md.com/html/DirDu/2007/07/30/46/77/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