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第一暖媳 程东阳:《长寿工程》:近百年数据揭秘长寿之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1:18:26



《长寿工程》:近百年数据揭秘长寿之道

维罗妮卡? 格林伍德

“忧虑对健康有害无益”这句至理名言被一项持续了80年的研究揭穿,证明这种传统智慧不靠谱。

菲利普是一个聪敏但充满焦虑感的孩子。由于他妈望子早日成龙提前一年把他送进学校,所以他比同年级孩子的平均年龄偏小。小时候,飞利浦和爹妈关系亲密,然而这对儿冤家在他13岁那年买了一张9块钱的离婚证离婚了,他跟了生活清贫几乎入不敷出得妈妈。长大以后,他也按部就班结婚生子当了爹,当然烦心事儿也按部就班地到来了,他离婚了。但是他很快又结了婚。他入身行伍,起初自我感觉良好,但越往后越觉得自己的将相之才无从施展,整日郁郁寡欢。六十五岁诞辰的前夕,菲氏利普因心脏病英年早逝撒手人寰。


菲利普只是1500名被追踪观察的孩子中的其中一员,而这项长达八十余载、数据浩瀚的纵向研究肇始于公元1921年,发起人是心理学家路易斯?推孟。虽然推孟比他的大部分研究对象都要早死,但他和他的后继者们还是从研究对象身上收集到了数以百万计的生活细节记录。这些记录包括:儿时是否尽享甘甜母乳、平日是否勤于操练、婚姻是否美满、性生活是否和谐、工作是否如意等等等等。我们是否能从这些海量信息中获知避免菲利普悲催命运重演的方法?

“放松点儿,别那么拼命工作,这样才能保持健康。”这是一个腐朽愚昧老掉牙的建议。因事业上不凡的报负而产生的压力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长寿工程》(企鹅出版社,25.95美刀,3月3日出版)这本书里,心理学教授霍华德?S?弗里德曼和莱斯利?马丁经过二十年的漫长研究、并借助推孟获得的数据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回答。在这项研究上发表了大约50篇学术论文之后,他俩发现:许多承诺能够长命百岁的格言,例如好婚姻、勤锻炼、常乐观、勿过劳等等等等,都不是长寿的捷径,对于一些特定人群,甚至会促其早死。


譬如,天性开朗的人经常会粗心大意忽略细节,这就意味着他们没有谨遵医嘱从而导致不好的习惯,染上不健康的嗜癖。反而是谨慎小心——甚至有时过度苛刻吹毛求疵,但不至于风声鹤唳惶惶不可终日——的人会活得更长久,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员弗里德曼和马丁这样写道。他们的研究还表明,一些我们认为有益于孩子的行为实际上会造成他们以后的寿命缩短。在推孟的研究里,像菲利普一样被提前一年送进学校的早熟且活泼的孩子,可能会导致情绪问题从而形成不良习惯贻害终生,命薄缘悭。

研究发现的东西越来越多,最紧要的是每一个个体,比如菲利普,都有多如牛毛的生活习惯和个人经历,这些都是影响他们生活质量和寿命长度的决定因素。虽然其中的一些因素不可控制——你爹妈离婚了吗?是的话那就太糟了!而另一些因素,比如融入一个能得到朋友帮助同时又能为朋友排忧解难的小集体,会让你非常有成就感。我就我们能从《长寿计划》这本书中学到什么对弗里德曼教授进行了采访。

大部分的心理学研究所采集的数据都存在样本范围过小,测试时间过短的问题。像推孟这样提供海量研究信息数据的研究会产生什么不同效果吗?

推孟的研究是一个包含人数众多,且有持续时间长达80年的丰富资料档案记载的大工程,这本身就是一件史无前例的壮举。在这之中我们发现一些重要的关联,比如皈依宗教的妇女貌似比没有宗教信仰的妇女活得更长。我们深入这些档案资料,对我们发现的现象做进一步研究,找出原因。(在这个事例里,有宗教信仰的妇女之所以比无宗教信仰的妇女活得长,主要得益于她们在教堂里能参与更多的社会交往活动。而有益于长寿的社交活动,无宗教信仰的妇女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


举个例子,当我们发现一些工作勤勉,学识渊博,并且活得很长的人,我们当然得去找出究竟是那些特定的习惯致使他们健康长寿。我们也能回头过去翻看他们的档案,仔细研究他们生活方式中更大的交集,从而找出让他们既事业有成又长命百岁的因素。后续的研究可能会耗费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但我们找到了一种以前被认为不可能的深入思考的捷径。

相比那些所谓无聊的档案数据,这才是令我激动到浑身战栗的东西。我不在乎核桃比胡桃含有更多的欧米茄-3脂肪酸,我只想知道什么样的基本生活模式能够健康长寿。

你发现了一些和长寿有关的特定习惯和个人特质,但是还有哪些些看起来与直观判断相悖的关联你没有发现呢?


长寿秘诀中的一条是“结婚使人长命”,但是科学数据告诉你这基本属于扯淡。

结婚有益健康主要是对那类适宜结婚和有美好婚姻生活的人说的,而对于剩下的人,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棘手问题。

譬如,离了婚的女人日子会过得很红火,即使寡居的孀妇也能过得令人发指地好。女人摆脱了懒惰难缠的丈夫能保持通体舒泰——大部分的女人看起来都会找到可依靠的朋友和其他可依赖的社会关系。相比之下,离了婚并且没有续弦的男人群体则有非常高的死亡率。其实如果这些男人一开始没有结婚的话,他们会过上童话般令人羡慕的幸福生活。

“放松点儿,别那么拼命工作,这样才能保持健康。”这是一个腐朽愚昧老掉牙的建议。因事业上不凡的报负而产生的压力更有利于身体健康。“忧虑对健康有害无益”,这是胡说八道。我们发现的许多实例都证明忧虑是有益于健康的,尤其对于男性而言。

那么,从另一个角度看,哪些才是直观感觉呢?


我们的一些发现即使在过去也是显而易见的,只可惜一直被健康科学工作者们给无视着,直到我们把这些发现公布出来这种状况才有些许好转。我们的一个具有重大突破意义的发现是:小心谨慎的人,无论处于儿童阶段或是已经成年,会明显有更长的寿命。这一发现已经被其他科学家广泛接受,并成为举世瞩目的当代研究焦点。

小心谨慎的人能保持健康活得更长有以下三点原因:第一,也是最显而易见的,小心谨慎的人为了保持健康会去做更多的防护。他们通常很少从事有风险的活动,例如抽烟,酗酒,滥用毒品,或者超速驾驶。

第二个原因不易被察觉,小心谨慎的人对自身的良好品质和健康保护有先天倾向,这实际上是生理性的。他们绝少靠近有害健康的群体,当然这个群体不仅限于有不良习性的人群。似乎小心谨慎的人和粗枝大叶的人在脑部特定化学物质——包括可能涉及的血清素——的含量上都有明显区别。

第三,也是最有意思的原因,小心谨慎的人之所以能活得更长是因为他们有谨小慎微的性格特质,这一特质让他们处于更健康的环境和更友好的关系当中。他们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去获得更幸福的婚姻、更好的友情和更健康的生活环境。而这些东西也正是我们发现的长寿秘诀。


我们发现的一个特别有趣的关联:事业成就能使人活得更长,而不是带来更多的压力和减少寿命。这一发现会对人们在选择、对待事业上有什么启示呢?


我们还发现无论你是否找到梦寐以求的工作,这都无关紧要。年轻人需要牢记这一点。

许多身为推孟研究样本的人觉得自己没有找动理想的工作,但仍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和满足,而且他们越做越红火。很明显,努力工作冲破逆境或者吞下超出你咀嚼能力范围之外的分量——然后慢慢反刍消化——一般不会形成健康风险。拼尽全力完成既定目标,当一个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功快要到来之前确定更高的追求,这样的紧张忙碌有所作为是长寿之路上必须保持的良好状态。长寿女神并不回避铆劲工作的人,但她不眷顾懈怠工作的人倒是一定的。

另一方面,如果你痛恨周匝的同事,又有许多工作要求,但是苦于没有充足的资源供你完成你认为值得一做的事业,那么你是时候考虑跳槽了。

你所发现的一些联系,它们不仅与你所期望的自我改善有关,而且涉及到下一代健康习惯的培养问题。


是的,正如研究得出的结论,过早被家长送进学校读书,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并非好事。孩子们需要无拘无束地玩耍,并在玩耍的过程中学会和同龄小伙伴相处。但是年龄偏小的孩子总会有被大孩子群体疏离之虞。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那些提早入学惶惑终日的孩子遭受了生命最初的一阵痛,但若他们在成年时能调整适应满状态原地复活,那么就极有可能对以后生活中的各种健康威胁产生抗体,进而获得长寿。但是话还得再说回来,这也得看具体环境和遭遇,一些心灵重创——比如父母离异——很可能让孩子在一个漫长的时期情绪沮丧压抑紧张,除非这孩子骨骼惊奇神经粗壮短时间内能迅速自我抚平心灵创伤。

你发现生活中许多自我强制的应急之举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奏效,那么哪些才是我们应当弃之如敝履的——比如造谣蒙事的长寿格言——而哪些才是我们应当奉之如圭臬的?


健康指南早已成为威胁公共健康的公害。约翰?F?肯尼迪就任总统之后,马上敲锣打鼓大肆宣扬强健体魄的重要性,美利坚政府华丽转身成为全民健康促进会,枉顾人性的50英里徒步远行成为时尚。就在同一年,安塞尔?凯斯博士,一位杰出的医生,凑巧也是推孟的1500个研究对象之一,登上了《时代》杂志的封面,他向美国父老疾呼:不是每双脚丫子都能忍受50英里的长征!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大部分的美国人口较之当年更加肥胖,健康状况堪忧。这并不意味着这单纯就是肯尼迪总统当年的误导所造成的悲剧,但是可以充分说明那些传统的方法——开列健康推荐清单、许诺新年减肥计划等等等等——在漫长的岁月里总是不起作用的。

你需要制定一个自己能长期坚持的计划,避免盲从潮流徒步50英里客死异乡的惨剧发生。我们是说,如果你不喜欢慢跑,那就千万别慢跑!强扭的瓜不会甜。你应当找到既能持之以恒又能当下享受的锻炼方式,比如午饭之后和朋友出去散步聊闲篇儿,或者干脆在自家花园里拾掇花草健身怡情两不误。推孟研究的对象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虽然他们从小在运动场旁边长大,但并不曾因为跑步而磨破过一双运动鞋。这样的健康的模式值得参考:无论用什么方法,务必让屁股和床或者椅子保持一定距离。

我谨希望《长寿计划》这本书中介绍的这些发现和观点能修正人们在就保持健康这一问题讨论时所犯下的常识性错误。我们的研究表明,一个社会中小心谨慎、目标明确且能在社区内融洽相处的人越多,那么这个社会就更有希望成为一个健康且长寿的社会。

诚然,社区内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源、安全的食物、良好的教育机构和完备的安保设施等物理环境对身处其中的人的健康长寿大有裨益。但是很少人会深入想到,心理、社交方面的健康其实和身体健康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的,以至于不能准确抓住健康社会模型发展的要点,即个体需要找到适合自身的方法,并且一步一步付诸实践,持之以恒。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既强调每个个体的独特性,又强调健康行为模式的普遍性。总之,若想到达罗马长寿之城,你得在错杂的阡陌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条路。

图片: Alex Hoyt                封面:Hudson Street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