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总裁的替爱妻00:苏州钮家巷古建筑调查记略之三 :钮家巷27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1:20:26

苏州钮家巷古建筑调查记略之三

钮家巷27号钮家巷27号曾为真觉庵,这是一个古代舍宅为庵的示例建筑群,有比较特殊的价值。现庵堂已经荒废,住满了居民,建筑入列苏州市控制性保护古建筑名录,编号131。由现场没有采访到知晓此庵历史演变的居民,因此关于此庵的历史变迁、当年的情况等均无法知晓。当前,真觉庵的整体格局尚存,只是被居民或房管部分为分割居住空间而砌起的砖墙阻挡了,因此很多地方无法进入,自然整体的现状也无法判定。B组对真觉庵的拍摄记录,并非从27号的正门进入,而是从位于东升里的后门部位进入。故,所见也仅为部分建筑物。 关于庵的释义:庵,原是一种草名,叫做庵闾,老了之后可以盖屋。中国僧人在静僻处盖屋时,也常用庵闾,成为一座小小茅棚,日子久了,便称这些小屋子为‘庵’。后来作了区分,女尼所据的统称庵,男僧居处则叫庙,而寺、院等均是对较大的庙的称呼。 关于“舍宅为庵”佛教自传入中国后,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逐渐汉化,到了南北朝时期风头大涨。有钱人、高官等逐渐由供养僧侣转变成让出房舍捐作寺院或僧人住宅。如果没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感觉,真觉庵这类规模不大的庵,从外表的确看不出是一座庵堂,仅能看到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宅院。而且还仅是富户并非官邸。因无资料可寻,暂且把这真觉庵的来历分作两个可能,一是大户为了积功德把现有住宅捐出;二是大户可能为了还愿报恩而捐资购地建庵,只是可能由于这个庵堂非官办或敕建,所以规模小,形制低。 资料记载真觉庵建于道光十一年(1831)。坐北朝南,西两进为韦驼殿、大雄宝殿,东有旁屋三进,末进为楼。共占地975平方米,建筑面积726平方米。大雄宝殿硬山博风造,面阔三间8.7米,进深9.6米,前置船棚轩,外檐桁间牌科。殿前有道光十一年(1831)双面门楼。另有咸丰四年(1854)碑石一方。额“佛即是心”。 现场拍记:钮家巷27号的门牌内,正在大兴土木。一番张望,小小的铁皮门内已经立起了一座混凝土两层小楼,现今已经完全见不到昔日真觉庵的影子了。换句话说,这座曾经还被叫做觉新庵的主体建筑已经不复存在了。绕道东昇里,按照资料来寻找残存的遗迹。 从东昇里内东折,能见到一片较为开阔的地方,有大树几株。面北一个小小的门面,正是曾经真觉庵的残存。老人说,当年真觉庵最后是不开门的,只不过后来27号把前几进用墙拦断后,后几进的居民才在东昇里开个小门。这个小门开在了原先的后殿,现在后殿东西都封闭做了房屋,仅能在留出作为过道的上方才看得出一些曾经的架构。 最有价值的也许就是对着这殿的一面砖雕门楼了,这是一座双面的门楼。门楼保存比较完整,从字牌上可以清晰断代、可以看出题额之人,也能在这不算太好的制作工艺上读出一些其他的信息。门楼上下坊及字牌相当完整,不过雕刻不算精细,而且工匠也似乎没有真正用心来做。或许,这就是主人家舍宅为庵,并改建门楼。自然这种行为在当时归属于善举一类,工匠的收入也微乎其微,甚至仅仅管饭而无劳资;或许是主人家为了赶工抢时吧。如果这样的推论成立,那么雕工呆板略显粗糙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样的门楼在苏州还不算多见,所以还是比较有看头。上下坊两端均带如意纹,上坊中部是缠枝莲,东西各一图饰类似菊花;下坊中部做了一个“琴棋书画”的图案。字牌上有一排挂落,略有残缺。字牌中题“佛即是心”字样,隶书。年份为道光XX年嘉平月,嘉平月也就是农历十二月的别称。 字牌左“长洲诸逢春沐手敬题”正好给出了几个比较重要的信息。题额人是苏州的诸逢春,显然题额时他是知道这个额将会用在庵堂上,自然是件积功德的事情,于是为了表示自己的诚心,在题额之前,用香汤把手洗了一遍。这诸逢春,表字仙根,是当时苏州比较著名的才子,诗书画皆能,尤善隶书。有《行素斋集》等留存于世,以与顾禄合著的《烟草录》而闻名。诸氏在清代的苏州还是出过些名人的:康熙年的褚人获,乾隆年间的翰林侍读学士褚廷璋,以及乾隆朝刑部员外郎,数学家褚寅亮等。 门楼并不高大,也许前后两进的建筑均不宏伟的缘故吧。门楼的南面,是一方字额,上书“得大自在”四字。前为老宅,已无法确认是否当年的韦驮殿。殿内住有居民,非苏州土著,故对真觉庵历史完全无知。入内,所有梁架立柱均被隔断封闭,无法得见。东部有旁屋,已遭大规模改建,难件故迹。

 
钮家巷民居这些民居,现均为多家住户分住宅院,均未能访得熟知其历史者,故这些民居的历史演变无法得知。仅发掘探寻值得保护的或者尚未破坏的历史遗迹。 钮家巷12号门厅改建,轿厅格局改变,三进大厅分割仅能见部分梁架,四进为民国青砖平房。有后院,余水井一口。三进有一光绪年间门楼,比较完整。









钮家巷29号张宅,旧地主家庭,百年历史。门厅轿厅已毁,大厅带两厢,有船篷轩一个,东侧厢房已被改建。厅内部分方砖完整,顶部及后部尚存部分屏门构件。后厅面宽三间带两厢,中部长窗及东厢半窗较完整,西厢已改建。门楼已毁。







 
钮家巷30号建筑格局大部改变,门楼已遭破坏。但从门楼形制来看,等极并不低,从下坊包袱锦看,疑为乾隆后期所作。

 
钮家巷志恒里志恒里传说以定居于此的钮姓状元名号为名,南北走向,南口于钮家巷,北口通萧家巷。现整个里弄均为民国青砖建筑,但经修缮后,基本所有的墙面均被水泥抹平,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民国风味。弄口墙内嵌有花岗石弄名。在其三个角上发现界碑,均名“冬荣堂曹三房界”。可以认为,此建筑群为曹氏冬荣堂的第三房子孙所建。





 
钮家巷东昇里5号东昇里5号,缩进在东昇里这条南北走向支弄的西北一角。如果不是刻意留心,极容易就此错过。这里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带有强烈民国风情的建筑。一座主体建筑,两座配属建筑,带有一个较大的花园,甚至有游泳池等设施。据说日军占领苏州时期,这里被其征用,作为了某部的军人俱乐部使用。现在,三个建筑均保存良好,但花园早已不复存在,泳池等地现在不规则地建起了小平房。






 
钮家巷西大园民居西大园江宅,主人为上海资本家,颇有资产。此宅原面积极大,涵盖了此处原先的状元府和道台府邸。原整个宅院共9亩地,宅内有大小厅堂、魁星楼、廊桥、池塘、假山等多处,均毁于文化大革命。现仅存两进,靠近钮家巷的原为末进堂楼,是民国仿明建筑,楼内带鹤颈轩、花篮头,故名花篮厅。厅二楼挂落、木栏皆全,檐下有弓形轩一处,且带牛腿,有花饰。花篮厅南有一民国西式小楼,为江氏后人居住。主人非常惋惜地告知,在不久前的托管维修中,花篮厅内大量雕花构件被盗,厅内原有装饰已基本无存,仅剩连着梁架的花篮头也有一半被砌进了墙体。看来没有文管单位指导监管的维修,对于古老建筑的本身会产生好心办坏事的反面效果。此宅虽然大部分建筑已经湮灭,但是尚存的花篮厅与民国小楼还是相当有价值的,但愿此地能尽快入列控保名录。











下篇将是钮家巷内清代四朝元老,位列三公的苏州状元潘世恩故居,敬请关注。